第一篇:1、试述“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辉煌成就?“十二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三周的课,在各位实时与政策老师的精心讲解下,我了解了我们国家现在的一些
基本情况和周边环境安全的问题,对我们国内与国际的实时有了更撤的认识。下面就老师所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目
前,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但是相对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影响东
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危险因素比较多。
一、维持东北亚安全的战略意义
维持东北亚安全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是对世界影响重大的国家之一,当然也是
对东北亚影响最重要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
依赖诸多有利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和平发展的世界、和平发展的亚洲,特别是相对
稳定的东北亚环境。今后,中国要继续发展,更需要一个和平的世界环境,更需要非常安全、稳定的东北亚环境作为重要保障。
维持东北亚安全关系到全亚洲的安全。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亚洲并不稳定。科
威特战争、伊拉克战争、印巴导弹试验问题、伊朗核浓缩问题、朝核问题等等,都极大地影
响到亚洲的安全。作为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处于重要地位的东北亚,如果能够保持长期的相对安全和稳定,就将对整个亚洲的安全、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维持东北亚安全关系到全世界的安全。可以说东北亚安全问题是整个世界状况的全面反
映和巨大缩影。东北亚地区位于欧亚战略中轴线的东部,是世界主要大国美、中、日、俄势
力并存与矛盾交汇的地区。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上,东北亚局势的任何变动往往都影响整个亚
太地区,触及大国敏感的利益神经,从而牵动整个世界。如果能够保证东北亚的安全,就可
以为全世界的安全提供一个标准范例,从而极大地促进整个世界的安全和发展。
二、我国关于维持东北亚安全局面的应对措施
稳定地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人民生活
水平、生产力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由于各方面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
地位也得到提升,这也反过来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今后,中国一定要保持持
续的发展势头,向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坚定地迈进。只有这样,中国才有能力维护发展的和平
环境;才能为东北亚、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积极的外交:高举和平旗帜。近年来,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诉求使得东北亚地区出现了越
来越多的积极因素。然而,对目前的东北亚整体发展来说,并非没有困扰因素。在外交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对俄,坚持睦邻友好,保持与加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日,不忘历史,开辟未来,妥善解决现实问题;对朝,不断充实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内涵,把两国
友好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对韩,开展务实经贸,努力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
前瞻性构想:构建东北亚发展共同体——这是保证东北亚安全的长远战略。东北
亚地区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也无法独自确保地区安全,必须加强合作,对等安全,合作发展。在经济上要“互利”,在安全上也要“双赢”。如果采取
积极、达观的友好合作态度,通过富有成效的努力,求同存异,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干扰,减少摩擦和冲突,营造共赢局面,建立一个“东北亚发展共同体”,将会整合东北亚的丰富资
源,确立共同发展目标,无疑会实现东北亚的和平、和谐、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虽然经历了一些波
折,但总体是稳定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有四个主要特点。布置几方面的问题以在网上收集的一些信息和我个人从课堂上学到的论述一下。
一是两国的对话沟通非常密切。在过去的两年中,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7次会晤,并
经常通电话、通信。两国还建立了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战略与经济
对话机制。
二是两国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现在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
3853亿美元,是建交时的160倍。
三是两国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现在每年两国人员往来约300万人次,每周有110多次客
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西岸。目前,有12万中国人在美国留学,两万多美国人在中国学习。
四是两国的合作领域非常广泛。两国不仅在一系列双边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而且在很
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有效沟通与协调
如何建立中美互信?首先是通过对话机制,建立中美军事互信。相互信任是两国军事积极互
动的基础。而互信的建立其前提是消除双方战略不清晰。虽然说中美两国近几年有些军事方
面的交流,但中美军事双方对相互的战略底牌并不清楚,相互猜忌。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近些
年军备发展透明度颇有微词,认为中国的军力发展有其隐蔽性目的。而中国也颇有人指责美
国的战略是要遏制中国崛起。此次军演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甚至还有人大喊美国军演
是“狼来了”。可以说,中美军方由于缺乏制度化的交流与对话,尚未达成一种基本军事互信。
而军事互信直接关系到中美两国是否能发展一种双方可以共谋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合作关
系。
第二,中美军事互信的发展,是和中美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密切关系。要建立
这一互信机制,就要重启中美军事对话和交流。应该说这些对话,交流机制的建立已经有了
良好的开端,如中美军方互派官员访问,包括军方领导人互访,中美双方互相邀请观察员参
加军事演习,再如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等。当然,这些交流和对话还有待于进一步制
度化。问题在于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往往受制于中美两国之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影响。
也就是中国军方常说的影响中美军事关系的“三大障碍”:即2000年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中
所提的中国“威胁论”,美国对南海和东海的军力侦查,以及对台武器出售。这三大障碍中的前两条可以通过对话和建立军事互信加以解决。最关键的是对台军售。要推进中美军事互信
机制的建立,中美政府就一定要在对台军售上达成谅解。在这一问题上,中美两国政府应该
积极互动,利用外交智慧来消除这一中美关系中的重要障碍。以最终停止对台军售换取中美
军事互信的深入发展。这将全面推进中美两国军事关系正常化,中美军事交流和对话常态化
和制度化。
中美可互相确定各自军事战略目标
第三,通过恢复中美军事对话和交流,以及中美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中美两国可以互
相确定各自的军事发展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建立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两国的军事战
略目标可以不同,但不能让对方摸不清其意图。只有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战略底牌,提高各自的战略目标透明度,才能建立战略互信,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可以说这次中美黄海军演
对峙,中美双方并没有摸清对方的战略意图。美国最初的军演计划没有考虑到中国反对的双
层战略意图,即维护中国的核心安全和防止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升级。而中国也有人认为黄
海军演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讹诈”,其意图就是“遏制中国”。这种对各自战略底牌的不敏感
和猜忌是中美两国政府和舆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两国战
略目标透明度:中美两国通过高层对话机制,清析表述和确定各自的军事战略,对各自的战
略目标达成一定的谅解,建立起真正的战略互信。比如,中国政府可以明确表态,承认美国
在亚洲军事存在的积极意义,尊重其与亚洲国家的军事盟国的关系,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亚
洲的军事地位。美国也应当理解和容忍中国的“蓝色海军”战略,无意阻挡中国海军走出第二
岛链,去维护中国的全球经济利益。类似这样的战略清晰,从而达到战略互信,是需要通过
中美两国军事交流和对话建立起来的。
中美关系一直在全面发展,并深入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中美之间没
有建立起根本的战略互信。这才是制约中美两国关系有根本性发展的软肋。而这种战略互信的建立,应该从军事对话和交流开始,建立军事互信,然后逐步升级到两国政治领导人的战
略对话,通过战略对话,消除战略模糊,明确各自的战略目标,然后根据相同或不相同的战
略目标,协调双方和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这样,中美两国可以消除猜忌,避免碰撞,加强
合作,共同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关于民生问题:民生永远是每个朝代,现在的中国一样,都首先摆在第一位的问题。
个人认为,教育,医疗,居民收入与消费,税收。。都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要重视发
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上得
好学,尤其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
步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项建设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在农村。要抓住
这个重点和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
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持
续较快增加就业,是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
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要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政府在就业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建设覆盖
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提高劳动者岗位转换能力,努力
把改善民生、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与增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竞争性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尤其要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
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强化服务为抓手,通过一批见效
快的惠民便民服务措施,尽快让群众从公立医院改革中得到实惠,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
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
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研究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一步合理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认真执行劳动合同
法等相关法律,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税收对居民
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责,增加财政支出用于改善
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比重,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地方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保
障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最后,谢谢老师们在百忙之中牺牲休息时间给我们上课,我们知道老师们一定花费了
大量的时间在收集资料,道一句老师:你们辛苦了。还希望老师能够满意这篇论文,里面有
一部分是参考网上的信息。
第二篇: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我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 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十一五”规划一开局,“三过”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就开始考验国民经济。此后,通货膨胀以及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第登场。最严峻的考验在“十一五”的第三个年头出现。2008年,近百年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猛烈冲击着正在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快车。一时间,外贸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百姓就业压力陡增……从“过热”到“过冷”似乎没有过渡,中国发展的势头急转直下。接踵而至的困难,把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速度与质量,通胀与通缩,消费与投资……一对对矛盾轮番凸显,考验着中国经济会不会陷入大起大落的困境,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不能把国民经济成功带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更考验着全党上下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
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这就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统筹东中西部共同发展,我们取得巨大进步 科学发展就要统筹协调。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无疑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东部毫无疑问是领跑者。但是,东部的一花独放换不来全面的小康社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5年来,统筹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展现了百花齐放的春光。在满园春光中,西部大开发是最美丽的风景。承继了“十五”发展好势头,西部大开发加速向前推进。5年中,近70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工,投资额1万余亿,项目覆盖交通、能源、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加上“十五”,西部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一个崭新的西部在崛起。在西部大开发迎来10周年的时刻,中共中央召开了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为西部的下一个10年描绘了宏伟蓝图。占中国版图2/3的西部在巨变,中部和东北也紧随其后。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及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东北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振兴的高度和起点。中部也没有落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2009年,国家又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工作目标和进度。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像“十一五”时期这样精彩纷呈。2009年以来,国务院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先后将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中国经济三大引擎,沿海有串串明珠,西部有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中部有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有长吉图、沈阳经济区……一时间东西呼应,南北互动,区域经济网络越编越密,协作形式越来越多。“十一五”区域经济硕果累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一步步在缩小。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速一举超过了东部,这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走在东部的前面。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付出真诚努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5年里,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攀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就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亿人。随着一批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改善。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超过4亿、新农合8.3亿,覆盖面超过12亿。也许数字是抽象而枯燥的,但它确实记录着进步:2006—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45.5%下降到41.0%。毕竟生活是彩色的,它能让我们把总量还原到个体: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自己的“轿车梦”,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5年翻番毫不费力;手机几乎成为各个阶层居民的生活必备品,移动电话用户2006年末为4.6106亿户,到今年上半年已突破了8亿户。尽管许多城市居民饱受高房价的困扰,但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在扩大、市民居住环境在改变,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离环境友好型社会差距还甚远,但5年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取得巨大的综合效益,为我们争取了越来越好的水环境和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走过“十一五”,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即将走进“十二五”,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还要继续艰难前行,实现“国富民强”的美好未来还要继续努力奋斗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与此同时“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国家在这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各地政府也在政策、资金方面加大了力度,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民生得到有效改善。2007年,我国开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一老一小”有了医疗保障。随着居民医保的迅速推开,以及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在全国普遍实施,我国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2009年,新农保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我国农民在60岁后首次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我国还全面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制定实施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展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了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以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主干、以银行及各类定点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基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并逐步向乡镇、行政村延伸。目前,全国县和县以上政府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达到7000多个。随着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保制度的推进,社保经办服务网络快速向城镇的街道社区、农村的乡镇及行政村延伸,目前已建立的基层服务站所超过19万个。到2010年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7亿,与2005年相比,增长46.8%;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2亿,比2005年增长213.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加上新农合,总人数超过12.6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1.43亿人。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服务的参保总人数已超过12.5亿人次。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十一五”时期,我国还着力解决了一批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安排509亿元资金,用3年时间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600万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统筹解决了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200多万人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国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再就业政策,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企业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养老、医疗、失业3项社会保险补贴及适当的岗位补贴。国务院决定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为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也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加。2010年底,5项社会保险基金总结余22785亿元,比2005年增加16711亿元,增长275%。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职工养老、职工医疗、工伤保险和居民医保、新农保、生育保险的补助合计873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6401亿元。我国在13个省份开展了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推进现收现付模式向部分积累模式转变。社保基金规模的扩大,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举例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①经济上: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②政治上:继续完善了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村民自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③文化上: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人口素质明显提高;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世界第一、京沪高铁线路最长标准最高……。④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初步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⑤生态文明:制定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重大措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保定的太阳能利用、张家口的风能发电、世博场馆的环保设施 ⑥其他方面:有效应对玉树强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世博会、奥运会、亚运会;外交工作走上新台阶,积极参与联合国行动,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十二五期间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总之,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第三篇:1财政法基本原理的理论依据及其基本内容二.、试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财政职能观念上的转变及财政立法的应[最终版]
一、试述财政法基本原理的理论依据及其基本内容 财政法基本原则,是指财政法中体现法的根本精神、对财政行为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和普遍约束力的基础性规范。其理论依据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我国现阶段国家与财政的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们国家的这种社会主义民主性质,决定了我国的财政也只能以社会主义的民主财政作为其目标模式,从而也决定了我国财政法必须把民主的要求贯穿于其全部内容,即将财政民主作为我国财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从民主和法治的内在联系来看,财政法治原则也应当是我国财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的《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理财,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财政法治,既是我国国家和财政基本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宪法中法治原则的必然要求。(财政民主和财政法治的依据)
2、我国现阶段财政的职能
确定我国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必须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财政的职能。从总体上说,我国政府及财政以下几方面的职能:一是资源配置职能,即将一部分资源配置给政府,使其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是收入调节或公平分配职能,即通过财政手段使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三是经济稳定职能,即通过政府财政收支政策的引导和调节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和稳定增长。我国财政的上述职能,要求对财政关系的法律调整必须贯彻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其中的效率原则,主要是针对财政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而公平原则,主要是针对财政的收入调节职能。
3、我国的基本国情与财政关系的主要特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使我国的财政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对财政关系的法律调整,必须贯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以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地区发展和国家发展统一和协调起来。财政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在我国财政法制度的各方面。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民主主义
从法理上看,财政民主主义来源于现代国家普遍认可的国民主权原理。既然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那么,人民就应该有一定的渠道和途径从法律上参与授权的过程。具体到财政权力而言,它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人民权利的自在物,相反,它来源于人民主权,受制于人民主权。正因为如此,财政应否支出、如何开支,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种类,等等,都应该由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加以决定。从制度上看,代议制是现代社会贯彻人民主权原则的一个理想模式,在我国则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改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受制于选民意志,保证人民代表对重大财政事项的最终决策权,也就成为财政民主主义的首要内容。
2.财政法定主义
财政法定主义是财政民主主义的具体体现,它以财政民主作为基础,同时也是财政民主非常重要的实现途径。财政法定主义一般表现在:(1)财政权力法定。财政权力法定的主要目的在于督促政府在法定的授权范围内行事,防止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是为了明确财政关系中利益分配的法律界限,保护财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2)财政义务法定。和财政权力一样,财政义务种类也是十分复杂的。由于在财政法领域权力与义务不一定完全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各个相对主体的财政义务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财政主体只需承受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超出法定义务范围的事项可以拒绝。(3)财政程序法定。需要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程序主要有财政立法程序、财政行政程序、财政监督程序和财政救济程序。财政程序法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财政权力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有效运作,保障财政行为的透明度、公正性和规范性,为财政民主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4)财政责任法定。财政责任是一种督促财政主体合法行使财政权力,切实履行财政义务的外力保障机制。
3.财政健全主义
财政健全主义所关注的是财政运行的安全稳健,其核心问题即在于,能否将公债作为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随着财政平衡被打破,公债的规模日益扩张,财政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强调财政健全,防止财政突破最大承受能力,引发财政危机。
4.财政平等主义
从法学的角度看,财政公平包含着对正义的价值追求,从制度上则主要体现一种平等的对待,它既包括财政收入方面义务人的平等牺牲,也包括财政开支方面权利人的平等受益,还包括在财政程序方面的同等条件同等处理,等等。在我国目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财政平等主义的确立和有效发挥作用,有助于将社会的矛盾控制在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内,有助于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竞争环境,有助于最低人权的法律保障,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试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财政职能观念上的转变及财政立法的应对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职能观念上转变: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财政职能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成为过去,符合及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财政职能观念正在转变(产生)和培育。即从“两职能说(分配和监督职能)”→“三职能说[分配(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调节与监督职能]”→“四职能说(分配、配置、调控和监督职能)”的转变过程。从新定位财政职能,努力建立公共财政。
财政立法应对:
1、依法加强收入管理,健全完善税收法规,堵塞税收漏洞。依法强化税政,健全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使依法治税做到有法可依。(税收)
2、建立财政支出约束机制,确保支出管理工作依法进行。近年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法律、法规,但是财政支出法规仍然不健全,缺少一个系统的、完善的财政支出法律体系。(支出)
3、依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政部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管机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强化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国有资产立法,这是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国有资产)
4、依法加强会计管理,维护财政纪律和财经秩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也必须坚持法制化管理。健全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完善国家有关的会计基础法律、法规,同时研究地方性会计法律,切实抓好会计管理和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会计管理)
5、依法加强财政监督立法,确保财政工作顺利开展,有法可依。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财政监督法律,加强财政监督部门的职权,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财政监督)
三、我国财政立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我国的财政立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财政法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法制建设不够完善,在财政法体系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财政法规的滞后性。(1)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原本陈旧的法律体系已经不能再有效的保护现有的经济环境,庞大的财政法体系还不能及时的更新和完善。
(2).现有的财政法体系中,还存在一些空白,我国目前还缺乏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3)我国地方政府的立法还比较薄弱,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还将地方管理局限在行政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财政立法和管理,这种情况已经不能在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2、财政法规层次低。我国现有财政法体系层级较低,现阶段的财政法还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主要是由财政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还有一部分是由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真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则很少。
3、财政法规质量不高。现阶段我国财政法制定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关财政法政策法规的出现形式不规范,条文内容,文字的拟定不明确,法律漏洞明显等问题,如有些突击立法或应急立法在制定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依照实际情况考察和检验,缺乏具体的研究和论证,最后导致缺乏执行力和约束能力。
综上:一些财政法的规定没有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以致于我国缺乏有依据的财政法;有的法规没有创新,观点陈旧,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这类法律颁布后没多久就不能再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了;有的法规忽略了对违反财政行为的惩罚规定,一味的体现权利和义务,无法保证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这些问题,又制约了我国财政法的发展,是财政法体系中的缺陷。
解决的对策:
1、提升财政立法层级。要完善我国财政法体系,首先要解决财政立法层次低的问题,其根本途径在于健全财政立法体制,依照《宪法》的规定,财政立法应包含在基本立法的范围里,有关的立法机关应该是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尽快由人大常委会出台一部财政基本法。
2、建立和完善分税制。分税制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分税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承载体,它要求各政府之间要规范财政支出,实行分割税制,并利用转移支付进行辅助。为完善财政法体系,我国需要从分税制着手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相适度的财政体制。
3、提高财政立法质量。提高财政立法质量是完善的财政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加快财政法制化的动力。提高的财政立法质量,要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即把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预算追加、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过错责任追究以及财政审批等内容规范到财政立法中去,建立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法,完善财政法体系。
4、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立法权限。统一财政立法原则的情况下,应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和范围,鼓励地方政府也参与财政立法,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中央在制定财政立法是应当考虑到各地方的利益,当然,地方政府立法时也要综合考虑国家的利益,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
四、我国现行财税法体系有何缺陷?
我国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严重不相适应。例如如财政部以前的机构设置,就是与计划经济管理方式配套的,中央各个部门几乎要与财政部每个业务司局打交道,这不仅影响了中央预算的严肃性,更主要的是妨碍了各部门和单位严格执行预算,妨碍了更好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与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是非常不适应的。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1、增强预算改革的完整性,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体质内。
2、规范预算的执行。经人大批准的预算,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必须完善人大对于预算的监督。
3、增强预算监督的严肃性。对于预算的监督程序和内容、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预算预算法应当承担的何种处罚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
4、推行预算公开。财政取之于民,自然需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本身就是财政立法的应有之义。我国当前对于预算公开立法规定的不足,应当对于预算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对于违法预算公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处以何种处罚,都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推行预算公开。
5、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财政预算编制包括预算、预算周期,人民在预算中参与的有效性等。预算法应当结合我国两会召开的时间,建立合理的预算周期制度,保证人民参与预算的有效性。
6、推进预算的程序性。对于预算应当加强程序控制,立法保证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以及对于预算的监督管理等程序顺利完成,在程序中应当兼顾各个利益、保证充分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