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 第十五章练习题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B)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知识分子D、民主人士
2、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A)的问题。
A、生死存亡 B、领导地位 C、兴衰成败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B)。
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是(ABD)。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和民族团结阵线
D、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
E、中国人民的最高权力机关
2、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考验,使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就是(ABE)。
A、党的建设本身的考验B、面临着国内大局发展的考验
C、面临着一方面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一方面巩固国防的考验
D、面临着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的考验
E、面临着国际大局的考验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E、技术领导
4、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C)。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批评和自我批评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E、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05年第28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B、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C、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D、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三、辨析题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答:正确。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2、中国共产党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答:错误。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十六大对党章作了部分修改,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答: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家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应的地方。
3、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的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第二、这是历史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第三、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4、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民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新时期,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就是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认真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从整体上提高党建设工作的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党深刻把握时代条件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第一,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五、论述题
1、论述为什么和怎样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答:(1)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把完成党的个项工作与实现人民统一起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会被人民群众抛弃。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制度和与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第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
第二篇:毛概练习题
一、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在马克
思主义名义下加上中国化从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B)
2、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B)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的重要讲话上。(A)
4、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A)
5、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A)
6、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A)
7、毛泽东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领导人。(A)
8、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B)
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不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B)
10、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A)
11、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A)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行政企分开。(B)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
15、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A)
16、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上不能陷入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
(A)
17、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A)
18、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A)
19、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性转变。(A)
20、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A)
二、单项选择题
2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3)。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2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2)。A.苏联东欧国家改革的实践 B.我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3、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是(3)。A. 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国内新背景是(4)。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
2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3)。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26、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3)的重要性。
A.改革开放 B.反对教条主义 C.解放思想 D.破除迷信
27、邓小平指出的“解放思想”是指(1)。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除姓“资”、“社”抽象理论争论的干扰
28、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革命的任务还在继续,在这个时期不具有民主革命性质的事件是(4)。
A.土地革命
B.公私合营 C.供销合作化 D.大跃进
29、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2)。
A.服从指挥 B.党指挥枪 C.加强政治教育工作 D.游击战争 30、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2)。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3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时期”是指(3)。A.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阶段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3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是(2)。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B.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C.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D.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3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2)。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4、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1)。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 C.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社会 D.完全实现现代化
3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先较为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4)。
A.马克思与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36、“三个有利于”标准是(2)。A.是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B.是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是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 D.是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37、邓小平认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的立足点都应该是(2)。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对外开放,与时俱进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4)。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机制对
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39、发展循环经济,是(1)的重要途径。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实现可持续发展 C.开发新型资源 D.资源循环利用 40、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4)。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C.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客观题部分]
一、判断题(第1—30题。每题1分,共30分。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用A表示,判断为错误的选项用B表示,并在答题卡相应处填涂。)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A)
2、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主题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根本指针。(A)
4、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B)5、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遵义会议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6、1941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B)
7、中国大资产阶级历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不可能将其包括在内。(B)
8、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B)
9、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先建设后改造的总路线。(B)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A)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B)
1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之后才实际开始的。(B)
1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A)
1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A)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A)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B)
17、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是国家权力高于一切。(B)
18、在改革开放的性质上,没有必要去问姓“社”姓“资”问题。(B)
19、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A)20、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B)
21、当代中国,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A)
22、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共同发展。(B)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B)
24、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内容。(A)
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A)26、2005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实际上是将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A)
27、“九二共识”就是海协会与海基会都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
28、在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中,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A)
29、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人才。(B)30、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
二、单项选择题(第31—6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题干后所附的四个备选答案选项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请把它选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字母处填涂。多选、不选、不填涂均不得分。)3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首先提出了(A)的命题。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统一战线 C.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
D.加强党的建设
3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核心是(A)。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经济发展 C.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D.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3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C)。A.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4、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给予马克思主义正确解释的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35、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都要特别重视(A)。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36、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C)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必须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必须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7、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内容和最主要特点是(D)。A.加强党内组织建设
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C.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D.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
3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B)。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是(D)。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农民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D.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40、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D)。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41、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C)。A.无偿没收
B.和平购买
C.和平赎买
D.无偿调拨 4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D)。A.新民主主义社会
B.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C)。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消灭阶级差别
44、社会主义时期,解放生产力要通过(D)这一根本途径实现。A.社会革命
B.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 C.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D.社会主义改革
4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根本和关键是(C)。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4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要求,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形成全民
学习、终身学习的(A)。
A.学习型社会
B.法制化社会
C.文明化社会
D.进取 型社会
48、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提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包括(A),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A.建设生态文明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C.加强文化建设
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49、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主要的标准是(C)。A.人民利益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5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C)。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吸引外资、对外贸易
5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C.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
D.不断推进经济建设
52、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C)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
C.效率和公平D.公平和正义
5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B)。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宏观经济调控制度
D.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54、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协商
55、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公民统一体中,居于核心和精神支柱地位的是(A)。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5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57、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朋友时,阐述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C)。A.九条方针
B.八项主张
C.六点构想
D.三个立场
58、当今国际社会最普遍关注的焦点是(C)。A.反对恐怖主义
B.反对种族主义
C.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D.人权问题
59、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B)。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 D.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60、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D)。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始终坚持党的执政党地位 C.积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D.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多项选择题(第61—7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题干后所附的四个备选答案选项中,有二至四个备选答案选项是符合要求的,请把它们选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字母处填涂。多选、少选、不选、不填涂均不得分。)61、之所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因为(BD)。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62、近代中国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AC)。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63、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了(ABCD)。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C.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64、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因而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D.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具有普遍性
65、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我国在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三步走”战略是(BCD)。
A.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B.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到2020年建党100年时,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D.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66、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BD)。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多渠道
D.宽领域
67、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富裕程度的差别是(ABCD)。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B.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结果
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必然结果 68、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主要体现在(ABCD)。A.拥有行政管理权
B.拥有立法权
C.拥有独立的司法和终审权
D.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69、下列(ABCD)属于参与社会主义分配的生产要素。A.劳动力
B.土地与资本
C.技术
D.管理与信息 70、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所包涵的科学涵义有(ABCD)。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相信群众
C.一切依靠群众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主观题部分]
四、论述题(第71—72题。每题10分,共20分)
71、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7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什么?
第三篇:毛概练习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A.消灭富农经济 B.限制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3.1953年到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
A.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5.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议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1951年至1952年“五反”运动开展的领域是()A.国营企业 B.私营企业 C.党政机关 D.合作社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1、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A.经销代销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加工订货 13.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4.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心任务是()
A.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 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C.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 D.合理调整工商业 15.中国在对资本主义改造中在利润上采取的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6.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拥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临时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17.建国之初,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土地采取的政策是()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 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18.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B.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 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 D.消灭个体经济
19.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错误的说法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结束
C.以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
D.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
20.社会主义改造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贡献最大的是对()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5 CCBDB 6-10 BBDBB 11-15 CBDBD 16-20CCADA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4.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使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B.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C.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前提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
()
()
()
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实行和平赎买,和平地实现了和平关系的深刻变革
B.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
6、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主要是()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有利的国际因素 7.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A.消灭资本家 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
A.委托加工、计划定货 B.委托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赎买政策有()A.“四马分肥” B.定息 C.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10.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稳步前进 D.积极领导 1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12.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红利 E、资本家的定息
13.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D.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1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 B.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 C.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
D.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1.ACD 2.ABCD 3.ABC 4.ABCD 5.ABC 6.ABCD 7.BCD 8.ABCD 9.AB 10.CD 11.ABC 12 ABCD 13.ABCD 14.ABCD 15.AD
三、辨析题
1.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本命题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两个不同分抽的概念。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其性质却有很大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2.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本命题错误。
(1)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2)1953年起,我国才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四、简答
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名族资产阶级即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名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供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再次,我国已经有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经济的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改造。
五、论述题
1.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国家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中共中央根据当时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而在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1)中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专家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也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主要依靠。
(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土改后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有过几次大的较量,工业化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引起这些矛盾的加剧,使党考虑加快农村的互助合作运作,在城市采取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3)经过新中国诞生后头三年的实践,党已积累了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在农村建立的各种生产互助合作组织,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造的最初步骤。在城市,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步骤。
(4)从国际环境看,当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封锁禁运,在国际事务上采取敌对立场。这时只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援助我国。这些对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有重要影响。
2.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二次历史巨变?
(1)从国家性质上说,是一次巨变,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政权覆灭了,代表人民的国家政权诞生了。这是中国从未有过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2)从社会性质上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主义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产生了,此后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今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国家和民族方面说,它标志着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且已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从历史发展方向上说,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可以不经过资产阶级专政府的历史阶段进入社会主义。
(5)从社会主义革命上说,已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平改造道路,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极大地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6)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仅完成了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而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上述六个方面说,它无疑是20世纪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二次伟大的历史巨变。
六、材料分析
下面是一组20世纪50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材料2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1956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2)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3)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是谁作的?材料2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4)参照材料3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而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的一面,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所以称为中间阶级。
(3)刘少奇所作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4)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依据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内的剥削”。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1953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1)在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不能采取没收的政策,而必须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因为中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在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中国建立后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政策,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国计民生起有积极的作用。
在建国初期在财政经济上国家面临着严重困难,因此合理调整工商业是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按照统筹兼顾的方针,合理调整工商业,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才有利于发展生产,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增加税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2)随着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在全国的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性和盲目经营,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相矛盾。
第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存在,与国家对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相矛盾。
第三,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内部职工与资本家的矛盾日益突出。第四,资本主义剥削与扩大社会主义积累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
这些矛盾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日益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只有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惟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第四篇:毛概练习题
第十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B)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马克思主义
3.中共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B)
A.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致的B.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C.同思想道德建设是一致的D.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4.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中,关键是指:(D)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C)
A.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B.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问题
C.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的智力支持问题
D.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A)
A.集体主义为原则B.国家利益为原则
C.爱国主义为原则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原则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C)
A.实现四个现代化B.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B)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A)
A.培养“四有”新人B.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D.弘扬科学精神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A)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12.道德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道德,二是反映人类共同性的道德,下列选项中属于前者的是(A)
A.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
13.讲集体主义,就是不讲(D)
A.个人利益B.物质利益C.按劳分配D.个人主义
14.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C)
A.抓物质文明B.抓精神文明
C.两手都要硬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A.思想道德建设B.科学建设C.教育事业D.文化建设
1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C)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17.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C)
A.重要内容 B.重要基础C.重要标志 D.重要范畴
18.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是(B)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9.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B)
A.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
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
20.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21.“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22.社会公德是(B)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准则D.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
23.精神文明(C)
A.与文明是同一概念
B.是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的总和
C.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包括思想建设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
D.与物质文明相互对立
24.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D.增强人民凝聚力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D)
A.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繁荣文学和艺术
B.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使中国文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C.洋为中用,古为今后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多选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BC)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C.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D.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
2.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ABCD)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ABCD)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B.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D.家庭美德教育
4.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内容包括(AB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BCD)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C.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D.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BCD)
A.解决好文化建设为什么人的问题
B.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包括(ABCD)
A.时代性B.民族性
C.开放性D.科学性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是指:(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ABD)
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D.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三、判断题
1.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消极影响。(T)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T)
3.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T)
4.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F)
5.新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开拓进取。(F)
6.“八荣八耻”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T)
7.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T)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T)
9.经营性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F)
10.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T)
第十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BBBDC6--10 ACABA11--15 AADCA16--20 CCBBC 21--25 ABCAD
二、多选题
1.ABC2.ABCD3.ABCD
8.ABCD9.ABD
三、判断题
1.√2.√3.√ 4.× 5.× 4.ABD5.BCD 6.√7.√8.6.BCD7.ABCD9.×10.√√
第五篇:毛概第九章练习题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
1.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A.外交问题 B.国际政治问题 C.内政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2.台湾问题的核心是().A.祖国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国两政府 D.“三通”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B.祖国统一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 D.两岸三通
4.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的方针是().A.力争和平统一,放弃使用武力 B.力争和平统一,拒绝使用武力 C.力争和平统一,承诺使用武力 D.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
5.两岸和平统一拥有的文化基础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长期形成的台湾区域文化 C.当前融和现代世界文化 D.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多项选择
1.“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包括().A.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C.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民主自治和繁荣稳定 E.香港高度自治
2.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独立的外交权 D.行政管理权 E.军队
3.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台湾独立” D.“外国插手”
4.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大陆人民可以自由出入特别行政区 D.特别行政区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府机关 E.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5.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C.我们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E.台湾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B4D5D
二、多选择题
1ABCD2ABD3ABCD4ADE5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