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典印象公司介绍
古典印象公司介绍
古典印象装饰设计(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古典印象,是中式装饰设计领域最权威最资深的中式装饰公司,公司于2008年经北京市工商局注册。其前身成立于2000年12月30日的古典印象中式设计工作室,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万元。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CBD商圈金长安大厦C座。是一家,以中式装修、中式设计为主的古典中式装修公司。公司主要以高端中式会所、高端中式酒店、高端中式别墅、古典中式会所、古典中式酒店、古典中式茶楼茶馆、古典中式四合院、中式文化馆等的设计和装修工作。企业文化
公司成立多年以来,古典印象众多资深设计师,凭借对中式装饰文化的深悟和对中式古建元素的精通,将中式古典建筑及装修把握的炉火纯青,经典设计施工案例涉遍全国,设计面积已达百万平米。成为中式装饰设计行业的领航者。为更好的服务与广大客户,公司分别成立:古典印象别墅家居设计机构、古典印象公共空间设计机构、古典印象古建园林设计机构。多种风格满足个性需求,古典中式装修、简约中式装修、现代中式、中西结合,在设计中融入传统与现代、审美与实用、科学与环保相结合的理念,传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装饰文化。打造中式装修典范,引领中式设计潮流。
中国古典印象已经在全国开展多项大型工程,其中以星级中式酒店、中式会所、中式茶馆茶楼、中式展厅店面等作为主题:代表作有:慈禧太后娘家桂公府中式会所酒店修缮配饰方案,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案例;山东烟台御膳酒店、广东佛山中式会所酒店等上榜案例;徐州锦鸿轩红木家具展厅为华南区最大的红木家具展厅;大连家宝轩香道馆;宁波七星中式会所酒店;河南灵宝虢州会馆;正定中式大酒店;福州贡品轩红木家具会馆,为当地市政府关注重点项目;国内最大的徽派古建酒店——古风皖韵园林酒店等…… 经营理念
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国古典
传汉唐风韵承明清精髓
企业价值观
以客为先
人才理念
公司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完善的晋升制度凡有激情、想努力开拓自己人生的精英人士在古典印象皆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航标,同时公司系统的培训体质也是创造精英的摇篮。
企业目标
古典印象中式装修设计-打造中式装修典范,引领中式设计潮流
用人理念
古典印象装饰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一流的软硬件设施舒适古典的办公环境先进的经营理念高素质管理的团队。公司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完善的晋升制度凡有激情、想努力开拓自己人生的精英人士在古典印象皆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航标,同时公司系统的培训体质也是创造精英的摇篮。
公司提供公平高效的职场环境,系统全面的培训体质、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欢迎有志之士加入共创美好未来!
我们的优势
典印象以中式装饰风格作为设计主基调,以匠心独具创意现代中式设计,古典中式设计,简约中式设计,中西结合风格设计,以专业的品质,精诚的服务,精湛的施工,成为公共空间中式设计装修的领行者。在公共空间中式装修设计领域中独占鳌头。
古典印象立足于北京,服务于全国,以一流品牌、一流设计、一流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良好口碑和广泛赞誉,在全国成功设计了多处精美别致的样板,有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内蒙,福建,山西,广东等省、区,有北京,上海,天津,厦门,无锡,苏州,珠海,青岛,包头,邢台,秦皇岛等城市。作品从文化中攫取灵感,在继承中追求创新,糅合诗、书、画、印之古意,融含琴、棋、礼、乐之蕴籍,尽显富贵祥瑞、华丽典雅的古朴气息。
服务承诺
我们会以最优秀的服务、最优质的产品换取您的信赖,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先进的设计设备,精湛的设计技术,良好的信誉保证,是我们回报广大客户支持的最好方式。
古典印象
第二篇:古典名曲介绍
中国民乐名曲介绍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梅花三弄》
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梅花三弄》又称《三弄梅花》
《妆台秋思》
古曲,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后改编为箫独奏曲、古筝曲等版本。
《阳关三叠》
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目前所见的是一首琴歌。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
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目前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阳关三叠》原诗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谱入琴曲后又增加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原系古曲,现在流传的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又名《醉太平》,又有说以江南丝竹八大套中的《欢歌》发展而成,此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
30年代,吕文成于中秋时节畅游杭州西湖,西湖美丽的景色,使他感慨万分,触景生情,遂创作了这首描写月夜西湖景色,赞美大自然好风光,曲调轻柔秀美的作品,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感受。
这是广东音乐抒情乐曲中的佳品。该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洁秋月清辉下的西湖幽静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静谧,晚风轻拂、素月幽静。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描绘出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
全曲一气呵成,酣畅抒情,被誉为中国器乐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之一。
《空山鸟语》
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 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全曲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慢速带装饰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进,恰似空谷回声,刻划出一种幽渺、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第一、二段的音乐清新活泼,气氛活跃。第三、四、五段运用各种拟声的表现技巧,生动形象,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情赞颂。尾声部分再现一段旋律,末句采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这首曲子是刘天华先生十大名曲里技巧最难的一首,发表于1928年。刘天华先生的故乡江阴有一座山叫黄山,满山都是竹林,鸟语花香,非常美,这首曲子就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创作而成。
《阳春白雪》
又名《阳春古曲》。作为一首广泛流传的琵琶古曲,《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流畅,节活泼轻快,冬去春来,万物繁荣,好一派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仿佛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 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之意。
《二泉映月》
二胡独奏曲,无锡有惠山泉水,被称为“天下第二泉”。小桥流水,景色优雅,一派祥和,但著名二胡演奏家华严均却以其饱经风霜、历经艰辛的身世出发,把感受的人世之悲苦谱于该曲。该乐曲的意境深沉,含蓄凄凉,形式朴素自然,平静的外表难掩内心的哀怨;柔婉的形象体现气质的刚毅。全曲以变奏曲的形式,将音乐主题不断展开,推至高潮。之后又回到原来的情绪之中。
乐曲一方面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画卷,另一方面以旋律中柔中带刚的情绪,表现作者对坎坷人生的不平与怨恨,深刻地揭示出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有荡气回肠之感。
《彩云追月》 民族管弦乐曲,创作于1935年。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定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编制重新配器。乐曲以具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通过各种乐器的细腻编配,以轻快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曲调悠扬而抒情。
《苏武牧羊》
公元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扣后坚贞不屈,被放逐到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边牧羊。但他不畏强暴,抗争十九年后胜利回国,成为千古不朽的爱国英雄。
根据学堂乐歌改编的埙曲《苏武牧羊》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原歌产生于民国初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泛流传。埙旷远幽怨的音色,使它更适合于阐释《苏武牧羊》这样历史题材的乐曲,那苍凉凄楚的阵阵埙声,仿佛是一个流落塞外苦寒之地十八年的老人在倾诉生活的苦难和对故土的思念。
《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为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细腻深远的幽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汉宫秋月》很可能与《汉宫秋》有一定的关系。而《汉宫秋》是一出元末杂剧,作者是马致远。《汉宫秋》讲的是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
又说相传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幽居长门宫,以千两黄金,求得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期重获汉武帝的宠幸。于是,有《长门怨》古乐曲,《汉宫秋月》为其一。
《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韩王》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关于此,蔡邕《琴操》记述得较为详细。《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倍受人们关注。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嵇康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招来了祸端。公元262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时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并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有极高的天赋。他精于笛,妙于琴,还善于音律。嵇康所弹奏的《广陵散》是这一古代名曲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正因 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一定程度上,《广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来的。
《渔舟唱晚》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关于这首乐曲的来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古琴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的素材改编而成。娄树华(1907—1952)筝演奏家。河北玉田人。1925年在北京师从河南魏子猷学筝。1935、1936年随中国音乐旅行团赴欧洲各国介绍中国筝艺术。同年录制《天下大同》、《关雎》等筝独奏乐曲唱片。
《渔舟唱晚》是十三亿人最熟悉的音乐,二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CCTV央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十面埋伏》
后人根据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虽然反映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出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雄悲壮,又凄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乐府名曲。〖概述〗汉代乐府琴歌,“鼓乐横吹曲”之一。当时戍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唱奏此曲。现行歌词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填写,揭示了古代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带来的痛苦,借以抒发作者对唐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感慨。这首歌曲纯朴自然,曲调舒展、宽广,既有琴歌的特色,又贴切地抒发了感伤的情怀。
《凤凰台上忆吹箫》
古曲《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根据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篇谱写的曲子,充分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关山月》
第三篇:古典管理理论介绍
古典管理理论
产生背景:
1、思想准备: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
2、产业准备:人类进入近代科学时代,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逐步建立
3、实践准备:工厂制度的产生,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危机及其对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
理论准备: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 人性假设:经济人 基本特征:
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使企业在市场的时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把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作为最终目的。最终以组织为整体,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名称: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 3.韦伯,行政集权组织理论 评价/历史贡献:
1.奠定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2.对提高产量、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对当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仍有指导作用 局限性:
1.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
2.管理的对象没有被上升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 3.没有把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和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 4.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非常少 人类的管理思想发展三大阶段: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 古典管理思想阶段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早期管理思想: 基本上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的管理思想,是辅佐君王以获取个人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以此取得统治者恩宠为主要目的一种管理思想。当然,其中也包含有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期望。古典管理思想: 以工业化大生产为主要背景,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思想。主要特征是使企业在市场的时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把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作为最终目的。最终以组织为整体,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准备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资产阶级必须拿起自己的思想武器,找到向封建势力进攻的突破口,进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这个思想武器的来源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
精神解放,政治宽松,经济自由,科技进步——工业文明
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
资本主义精神建立背景: 工业革命需要的科技发展
文艺复兴——解放人——科学、文学艺术发展 新航线新大陆发现——商业革命
封建内部革命——资本主义精神来源三大理论的产生
1.文艺复兴解放人的思想:
资本主义精神产生先决条件是:人,必须要从奴性走向自由 最先强调人的解放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歌颂世俗,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祗。当时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在文化上也必然开始反映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即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神权,提倡人权,争取政治和经济的自由。
2.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科技发展与新航线的发现——商业革命——封建内部革命——资本主义精神三大伦理产生 文艺复兴运动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发展。在自然科学上,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仑布和麦哲伦在地理上的伟大发现,伽俐略在数学物理上的发现和发明,使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这一系列的发明和发现成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基础,为工业革命后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在这时期中由于新的航线的开辟,商业革命的兴起,因而使得正在崩溃的封建主义社会内部的革命的因素迅速的发展。”这一发展直接导致了作为资本主义精神来源的三大伦理的产生。
亚当·斯密:
进一步提出了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制,并发挥最大的效能。个人国家可以使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他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为例,提出了分工的理论。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取得最大的利润。分工理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支柱,也是工厂制度的基础。
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国富论》标志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完成 全书以资本主义财富为中心,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做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分析。
三种伦理观对工业革命爆发的促进:
工业革命的爆发是人们在三种伦理观的综合作用下获得的精神方面的突破,进而在科技上不断获得突破的结果。
概括起来说,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新时代的到来,是由于新教伦理对教会中央集权的挑战,要求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个人自由伦理在反对铁板一样的政府形式的斗争中获得政治上的解放;市场伦理在反对重商主义思潮中获得经济上的解放,再加上科技这个加速器的助跑,使得四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大进步。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的精神上的解放,以及政治上的宽松、经济上的自由和科技上的进步,就不会有工业文明新时代的到来,也就不会有现代管理思想的出现。
詹姆斯·斯图亚特:分工、国家干预、刺激工资思想(计件工资制)斯图亚特是最早研究分工的,是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政治经济原理研究》出版于1767年,早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9年。在这部书中,斯图亚特阐述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先于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获得灵巧性。
1.经济人观基础上的自由市场思想: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的观点,认为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即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而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就是经济人。他的经济思想的中心是自由市场经济,他在著作中涉及到许多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2.分工思想
亚当·斯密特别强调分工带来的经济利益。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分析了国家的财富和分工的关系,亦即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他认为一个国家财富的多少,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民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而劳动的数量又取决于二个因素,一是参加劳动人数的多少,二是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又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技巧(技术),而技巧又取决于在生产上的分工。他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第二,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第三,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
亚当·斯密所讲的分工有二种:一种是按产品分工,即专业分工;另一是按工种分工,即职业分工。
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管理思想
一、尼尔·麦卡勒姆 1.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其原则如下: ①适当的职责划分,进行明确的分工; ②授予充分的权力以便能够执行充分责任;
③要有能够了解是否切实承担起责任的手段;(知道是否职员承担责任的手段)
④极其快捷的报告制度,对于一切情况能即时地进行反馈,如果出现疏忽和偏差,能及时地得到纠正;
⑤通过每日的检查和报告来反映上述各种情况。这种制度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不应增加主要负责人的麻烦,也不应该减少主要责任人对下属的影响,而要使得他不仅能及时发现情况,而且能找到失职的人员。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泰勒:
把磨洋工分为两种:
本性磨洋工:天生懒惰——激励方式改变; 系统磨洋工:担心导致他人失业——制度改变
科学管理原理
三个前提: 1.劳资矛盾产生于社会资源非充分利用:当时,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而如果能通过科学管理将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则劳资双方都会得到利益,这些矛盾就可以解决。
2.经济人假说:对工人方面来说,其基本的假定,即人是“经济人”,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货币收入,或者说只要能使人得到经济利益,他愿意配合管理者挖掘出他自身最大的潜能。
3.单个人的效率观: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率的,但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两个基本原理 :
1、作业研究原理 :作业分解要素—分析要素—保留合理要素—合理要素的整合和改进—形成标准作业方法。
(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就应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的动作,并把动作细分为动素,即动作是由哪几个动作要素所组成。然后,再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据此决定去掉那些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必要成分,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这就是作业研究原理。)
2、时间研究原理: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分析动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得出合理工作量
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这就是与作业研究原理相对应的时间研究原理。三个基本出发点 :效率、方法、协作 一是,效率至上。
二是,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三是,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
从上面的3个基本出发点可以看出,泰勒自身是站在资方立场上的。尽管在其著作中和听证会上他作了一番声明,说其与工人有共同的利益,但是在科学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中,总是以牺牲工人的利益来达到他所讲的共同利益的,这也是在他的晚年之际被许多人称为对待工人象野兽的原因,尽管他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动作分析,确定合理定额;工人的挑选、培养与教育;
协作;劳资分工,区分管理职能与一般作业职能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身工作的做法,并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己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与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进行分工,资方做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几乎将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们身上的管理方法。
这4项科学管理的任务,第一条讲的是对作业进行科学研究,以便于制订合理的工作定额;第二条,则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将视野投到了工人身上,试图从工人素质上找到管理赖以发挥长久作用的基础;
第三项,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高度统一起来,以便管理的各项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第四项任务,实际上已经将企业中管理的职能与一线工人的作业职能区分开来,并且,强调了由于这种分工,导致管理者和工人之间承担的责任不同。
五、科学管理内容: 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管理哲学(心理革命)
(一)作业管理 :
1.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2.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3.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职能工长制;管理例外原则
1.他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是直到本世纪上半叶为止,欧洲贡献给管理运动的最杰出的大师,被后人尊称为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三个方面:
1、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2、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 3、14条管理原则
这三个方面也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法约尔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以下6种: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付债表,成本、统计等);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的十四原则: 劳动分工
实行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提高效率。这种分工不仅限于技术工作,也适用于管理工作。但专业化分工要适度,不是分得越细越好。权力与责任
权力与责任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权力是 “指挥他人的权以及促使他人服从的力 ”;责任是随着权力而来的奖惩。法约尔明确区分了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职位权力是由个人职位高低而定,个人权力则是由个人的智慧、知识、品德等个性形成。纪律
纪律实际上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纪律对企业取得成功是绝对必要的。任何社会组织,其纪律状况取决于领导人的道德状况,不良纪律来自不良的领导。高层领导人和下属一样,必须接受纪律的约束。统一指挥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下属都应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双重命令对于权威、纪律和稳定性都是一种威胁。上级对下级可越级检查但不能越级指挥;下级向上级可越级申诉但不能越级汇报。统一领导
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都仅应有一个领导人和一套计划。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不同,统一指挥是针对下属而言的,统一领导则是针对组织或者活动而言的。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个人的私心和缺点常常促使员工将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因此,身为领导者,必须经常监督又要以身作则,才能缓和两者的矛盾,使其一致起来。合理的报酬 法约尔认为,薪酬制度应当公平、适度,对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优良者应有奖励。但奖励不应超过某一适当的限度,即奖励应以能激起职工的热情为限,否则会出现副作用。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就是分权,降低这种重要性的做法就是集权。就集权制度本身来说,无所谓好与坏。集权与分权是一个比例问题,对每一个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优比例,但这个比例也会变化。适当的集权程度是由管理者及员工的素质、企业的条件和环境决定的 跳板原则
企业中存在的等级制度要求各种沟通都应按层次逐级进行,但这样可能产生信息延误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约尔提出了跳板原则。如下图所示,按照传统的等级制度,F要和P沟通,就必须沿着等级路线攀登到 A,然后再从A下到P。所谓跳板原则,就是允许F和P直接沟通(横向沟通)。但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F和P都要得到上级的授权,二是事后要向上级汇报。这样既维护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大大提高了组织的工作效率。秩序
所谓秩序是指“凡事各有其位”。法约尔认为这一原则既适用于物质资源,也适用于(11)公平(≠人均)
公平是由善意和公道产生的。善意即领导者以善意对待雇员。公道就是要执行已订立的协定,说话算数。保持人员稳定
一个人要有效地、熟练地从事某项工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管理人员的工作更是如此。所以,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是稳定的,要尽可能避免人员的流动 首创精神
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一项计划的动力。除领导人要有首创精神外,还要使全体成员发挥首创精神。高明的领导人可牺牲自己的虚荣心来满足下级的虚荣心。团结精神
全体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所以,领导者应尽一切可能,保持和巩固人员的团结,努力在内部建立起和谐与团结的气氛。培养团结精神的有效方法是严守统一指挥原则并加强情况的交流,多用口头沟通。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理想的行政组织特点:
(1)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机构是根据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组成的,并具有确定的组织目标。人员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2)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组织为了达到目标,把实现目标的全部活动进行划分,然后落实到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在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合法化的,在组织工作的每个环节上,都是由专家来负责的。
(3)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挥链。这种组织是一个井然有序且具有完整的权责相互对应的组织,各种职务和职位按等级制度的体系来进行划分,每一级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其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下级服从上级。但是他也必须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这样,作为上级来说必须对自己的下级拥有权力,发出下级必须服从的命令。
(4)在人员关系上,他们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由个人决定,而是由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所决定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影响到工作关系。
(5)承担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也就是说必须经过考试和培训,接受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的资格,由需要的职位来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承担。人员必须是称职的,同时也是不能随便免职的。
(6)该人员实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委任的,而不是选举的(有一些特殊的职位必须通过选举的除外)。
(7)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或其他组织,但他不是这些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
(8)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的升迁是完全由他的上级来决定的,下级不得表示任何意见,以防止破坏上下级的指挥系统,通过这种制度来培养组织成员的团队精神,要求他们忠于组织。(9)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而适用于一切情况。组织对每个成员的职权和协作范围都有明文规定,使其能正确地行使职权,从而减少内部的冲突和矛盾。
韦伯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才能实现其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有序。如果没有这种形式的权力,其组织的生存都是非常危险的,就更谈不上实现组织的目标了,权力可以消除组织的混乱,使得组织的运行有秩序地进行。
韦伯对权利的三种划分:
第一种是理性的、法定的权力。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
第二种是传统的权力。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
第三种是超凡的权力。它是指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对人的研究,古典理论涉及的非常少 ●“经济人”假设受到置疑 ●发展更加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需要心理学的帮助 ●古典管理理论:
以工作为中心
特点:封闭、集权、稳定 ●行为科学理论:
以人为中心
特点:开放、分权、参与 ●现代组织理论:
以系统和环境为中心
特点:动态、系统、权变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一)霍桑实验与行为科学的建立
1.梅奥与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的背景
◆泰勒科学管理引起的劳资纠纷=>是什么因素决定工人的劳动效率?
霍桑实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霍桑实验:(1)照明试验(1924-1927)
(2)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福利实验”(1927~1936)(3)大规模访谈(1927~1936)
(4)继电器绕线组工作室的实验——“群体实验”(1927~1936)
●这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实验证明,监工对工人士气和劳动生产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更善于倾听、更关心工人,这对于完成组织的目标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由此,梅奥发展了人际关系学说。
霍桑实验的意义:
它启动了西方管理思想的一次转折,为管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使西方管理思想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进入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由霍桑实验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梅奥提出:现代大工业的管理必须解决3个基本问题:(1)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2)系统化地建立生产经营活动的秩序
(3)组织工作,其实质是在工作集体中实现持久的合作与协调(第三条几乎被忽视;它实际上是人们要寻找的一个和谐的相处环境)
人际关系学说的要点:
(1)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人
●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利益外,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
●人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
●管理者不应只注重工作,还应把注意力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舆论环境,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必须注意与正式组织保持平衡 ●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一般来说是和正式组织的目标相异的,如果管理者不能很好地管理这种组织,就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
(3)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的满足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生产效率就越高。
●领导者要尊重员工,信任员工,要从员工的精神上下功夫,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让他们真正感觉受到尊重,得到信任。
●领导者还要重视与员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消除双方的误解,适时、充分地激励员工,使他们工作更加努力。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X理论:
麦格雷戈称传统的管理观点为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条件是: 1.人天生是懒惰的 2.人不愿意负责任
3.人缺乏理智,易受他人影响 4.人是经济人,将选择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情来做 5.个人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的,因此,组织对员工必须严加管制 Y理论:
1.工作于人而言可能是种享受,也可能是种惩罚,因此,人并非天生一定就不喜欢工作,而是要看环境而定。
2.没有人喜欢外来控制和惩罚,人们希望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3.人在解决组织难题的时候,大都充满活力、想象力和创造性。4.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在追求不断满足的同时,不仅不逃避责任,反而会谋求重任。
5.人和组织的目标在适当的机会,会融合为一。
行为科学理论总结 1.行为科学理论的特点: ①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 ②重视非正式组织
③主张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转向民主
2.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
①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
◆古典管理理论: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强调使生产操作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而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目标,甚至把人看成是机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行为科学:强调要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②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方法的转变
◆古典管理理论: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权力、监督管理,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在管理活动中施以强大的外界压力,严格的监督,造成工人心理上的压力而产生对立情绪,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和感情因素的作用以及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行为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如“以职工为中心的”、“弹性的”管理方法、“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等各种新的管理方式。这对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影响。
3.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 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对组织的结构及其制度、规则的重要性研究不够,对人与制度、人与组织的结合问题探讨的不多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经济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历史阶段中形成的西方管理理论。)
科学技术背景:原子能、计算机、新材料、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迄今仍在向纵深和横广两个方面发展。)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深层原因: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变化;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强化市场观念,导致内外协调的管理思想;自然科学的渗透 方法论准备: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方法论准备:
随着管理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多变性,对管理方法的要求也就越来越科学化、定量化,这就需要管理理论要有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要有科学工具来支持。 “老三论” :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
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 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
第四篇:古典诗词中的故乡印象
古典诗词中的故乡印象
班级:11级汉本二班
姓名:钟龙海
学号: 110302100 古典诗歌中,思乡是一大的话题。下面我就主要从乡关之恋产生的原因,思乡诗歌常用的意象来谈一谈我的看法,再举两首诗歌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为何故人易产生乡关之恋?
(一)社会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什么样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文学上反映出来就形成了这种文学的特征。古代社会经济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信息传播困难,因此远在他乡的迁客骚人往往极易产生思乡情结。
(二)古代游学之风兴盛。士人阶层受儒家思想影响,希望治国平天下,正所谓:男儿志在四方。而儒家又有尽孝的思想,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这就是尽忠和尽孝的矛盾。当这种矛盾反映在士人头脑中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特别是迁客骚人,既仕途失意,又没能尽孝,而自己还羁旅在外,一事无成,只能像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样发出空谷绝响的悲叹,随后就是像孟浩然“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想回归故里有不能的思乡之愁了。
(三)艰苦的戍边生活往往让人想起家乡的美好。“山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四面楚歌的典故也是因为思乡而导致的败绩。
(四)国破家亡乡关之思里面夹杂的痛苦已经不是什么仕途失意这种牢骚满腹了,而是再无所依附的悲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二、常有意象和情境
(一)家书、鸿雁、西风、霜、雪、月、残花败柳落叶、夕阳、昏灯暗烛、寒鸦、夜雨、白发、孤舟、羌管胡琴、寒江、夜钟声等。
1.家书鸿雁。那是获得所思念的人的消息的希望。但家书寄去,总是难候佳音,鸿雁南飞,并不会在我脚下驻足。所以家书鸿雁总是渲染悲伤情绪的
2.秋风或是西风。西风所去的是家乡,所以总是勾起人们的思乡情绪。而西风归,我又不能乘风归去,所以西风过处总是离人泪。
3.月是思念最好的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是思乡之情得以缓解。然而月圆而人不圆又常常心生悲凉。
4.昏灯暗烛、夜雨淋漓、羌管胡琴、孤舟、白发、寒江、寒鸦、钟声、霜雪都是渲染孤寂氛围的景物,孤寂的诗人往往怀乡。这些是怀乡诗常用意象。
5.落叶归根,根是家的象征,落叶尚能归根,而人却沦落天涯,所以容易触景生悲。
(二)思乡的感情往往需要情境的触发。
1.登高是容易产生思乡情结的。如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远处的树木,进出的花草都尽收眼底,历历在目,而故乡却无论如何都看不见,这是多么使人遗憾愁闷呀!今国民党著名元老于右任先生绝命诗《国殇》里说:“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故乡不可见习兮,唯有痛哭!”。登高望远你,虽然有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有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情,但更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怅惘。
2.分别的离愁别绪里往往夹杂着乡愁。特别是送人还乡时的感情更加复杂。送人还乡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只能在分别的路口停止相送的脚步,和友人依依道别。与其说是朋友情深依依不舍才长亭复短亭地相送,还不如说是本来就很想能和友人一起回家去。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相思。有些诗歌独具匠心,往往通篇写妻子家人对自己的深切思来反衬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仕途受挫,尤其是被贬他乡。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三、举例分析
(一)苏轼《水调歌头之明月几时有》分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圆之时,而人却天各一方,本来中秋月圆就是难得的美景,但有景无人,能不叫愁煞人心!于是只能移情来缓解这种遗憾与愁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月是思念最好的寄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天涯海角,但是月圆之时,我们所仰望的都是同一轮明月。所以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没有飞机,没有火车,连鸿雁传情也不可得,只能唱一句:就让秋风带走我的思念带走我的爱······把祝福带给远方的你吧。
(二)张籍《秋思》分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思念亲人的时候,家书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是连络彼此的唯一纽带。好不容易有人还乡,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让他带一封信寄给他。我写的信内容很多很多,但那也难以道尽我对你的思念,所以当还乡人临走的时候,我又拆开信件,看看有没有什么没有提及的。从写信到送行,送信人的心理、动作的刻画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通篇不言一个思字,而处处是思念之情。
四、总结。
思乡之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而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即思想文学。他们所创造的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因为我们现代人因为思念而产生如此浓重而复杂的情感了。交通发达了,信息交流快捷又方便,地球都可以被称为村庄了。孕育思乡之情的土壤是越来越贫瘠。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静下心来去想象去感受这些诗篇所创造的美的世界,这是古人欣慰的,也是我们幸运的。
第五篇:公司介绍
信德高公司简介
陕西信德高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100万元,是陕西省农产品粗粮深加工技术企业。是专业从事陕北年糕系列地方特色粗粮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涉农企业之一。以“弘扬老区精神,提升粗粮品质”为经营理念,以“真诚、务实、精进”为企业核心文化。经过四年的发展,公司现有企业职工20余人,解决劳动力就业累计达150多人次,建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2000多平方米,平均每年采购陕北糜子原料200多吨,增加农民收入近300万元。截止2013年,公司实现主营产品销售收入500多万元。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陕北传统糜子年糕、原味型陕北小米年糕、糜子红枣年糕、陕北酒糕等系列具有浓厚革命老区地方特色的粗粮产品,销售覆盖陕西省,并辐射到西北各省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取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在拉动和规范陕北年糕产业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目前,我公司先后年被政府主管部门评定为陕北年糕产业化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公司信德高品牌陕北年糕被认定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产品,陕西省★★★级诚信单位,陕西省产品质量诚信双满意单位。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陕西信德高食品有限公司也已经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在传统年糕的研发创新的基础上,逐步走加强产学研联合科技研发和外包式市场运营之路。公司已经先后申请了陕北年糕创新
型发明专利一项,陕北年糕生产加工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