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发展历程以及科学性,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探索和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体系,是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意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大跨度跃升,社会繁荣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实践,解决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不断的发展,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先是由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三个重大问题。当时,我们国家刚刚经过拨乱反正、进行了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人民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疑虑,诸如: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都期待着回答。邓小平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人民坚决地选择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邓小平同志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指出,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或者更长的历史阶段,而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邓小平同志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今后一百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步骤。我们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同政治、文化全面建设,为今后的前进方向竖起了一面旗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掌握和应用。通过学习,我深深意识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时代、实践和历史意义,必须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才能在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我们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丰硕成果,坚定不移地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和掌握重点,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实践性。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加强对各方面知识的运用以及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清晰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发展战略是立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三步走”战略,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是坚持改革开放,始终把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刻苦学习,并且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只有这样,在如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才能激流勇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这段时间,我集中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参加了多项专题辅导,并自学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著和讲话,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保持边学习边思考的做法,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去思考目前自己的管理、技术和学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很多以前迷惑不清的问题,找到了应对各种新问题、新形势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下面将学习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马
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富于理论创新。我们只有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和品格。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是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是党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提,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的。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不排斥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如果我们不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我们就很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讲,如果我们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争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问题上,我们就会贻误发展战机,很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进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治在我国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会赋予《反垄断法》某些中国特色。一穷二白、落后挨打,历史让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世
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们的社会能够尽快学会按照反垄断法的内在要求来实施《反垄断法》,以此为契机,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进程,使之获得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四、努力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软实力”
要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国家的发展就会失去支撑,民族的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只有充分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追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文化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文化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等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才能做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开展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方面,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两个部分。思想道德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先进文化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来提高人的境界。因此,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当作大事来抓,努力使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同时,要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它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纠正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和填充了我以往空洞的理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共产党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薪火相传、艰苦探索,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标志着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达到新境界,新时期以来党在理论认识上的三次伟大升华,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解决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问题,解答了人们的许多思想困惑。新时期以来,随着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随着新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在培训党
员干部,推进科学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过程中,表述上的困难成为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现实问题,也给受教育者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大家一直有整合新时期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要求,以使之统一于某一科学的理论旗帜下,以便于更好地推动学习、指导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的理论表述,满足了人们的期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架构更加清晰、更加概括、更加系统,也使我们的学习运用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这对我们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
我有幸聆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的精彩报告,通过讲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内涵、发展历程,以及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有了几点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探索和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怎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三者有机衔接,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
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是人类根本的心理需求。社会主义是一种旨在追求全体社会成员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想、思潮、运动和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理想与追求,是切合人类根本需求的,因而是科学的,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因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不断满足人类的根本需求,就是社会的发展方向。
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20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之所产生了左倾偏差,就在于在探索中过于注重社会主义原则,不切实际地追求“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而忽略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断切中要害。文革时期的“假大空”之所以可笑,就在于贫穷也不是广大人民的根本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树根是“实事求是”,土壤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树干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繁荣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构建,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成功实践,和平的世界环境,是经过三十年的实践探索,结出的累累硕果。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大跨度跃升,社会繁荣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已提前实现了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实践,解决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不断的发展,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