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分析与思考
浅析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7-18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龙罡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国际贸易 市场信息 发展活力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据此,我国中小企业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抓住机遇与化解危机。文章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增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活方的几点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65%的发明专利为中小企业获得,80%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创造。尽管中小企业在创新人才和开发资金方面与大企业相比存在有明显的差距,但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企业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等。然而,融资贷款困难、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方式落后、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需求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抓住调整机遇,化解危机。
1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特征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特征
从创新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市场创新,我国中小企业多数着眼于成本降低型能力和同质性生产规模扩大能力的获取,而产品质量提升型或产品差异化创新能力缺失;从创新的合作角度来看,追求“小而全”的单打独斗式创新,缺乏分工合作的网络式创新;从创新的战略角度来看,普遍采取市场跟随和产品复制、模仿的渐进型创新战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创或突破性创新远远不足。总之,我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普遍呈现出一种低端化、模仿化、同质化、个体化、偶然化的共性特征,普遍依赖于技术获取的“拿来主义”及技术发展的复制性模仿战略,追求产品的短期竞争力和成本降低型的规模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出自主创新能力的普遍缺失。
1.2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传统经济运营体制束缚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
传统的经济体制在两大方面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造成重大影响。一是大量的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被政府过多干涉,企业无法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的企业法人,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二是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科技研究与产业化脱节,大量科研成果闲置浪费,与中小企业的技术短缺并存。
1.2.2融资困难,资金短缺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变化大、风险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易受到冲击,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融资渠道过于狭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风险投资基金尚未建立,缺乏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而中小企业的成长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这就使其快速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
1.2.3技术、设备、人才、信息遗乏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设备的技术水平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处
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有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甚至以下的有58 %;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的评价不高,企业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往往同时意味着在信息方面的缺乏,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方面的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
1.2.4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模仿、套利一低成本竞争”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一家企业通过大量研发投人开发出一种新产品或者通过设备引进消化吸收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后,在能够获取先人利润和较为明朗的市场前景条件下,大量后发企业或跟随企业迅速一哄而上,模仿性引进设备甚至是更先进的设备,这就为跟随企业提供了低风险或者无风险的套利机会,而跟随企业甚至通过挖先人企业的关键技术人员,来获取先入企业的隐蔽技术知识和技术诀窍,或者是通过产品介质的反向工程渠道来获取先人企业的显性技术知识和产品工艺流程。这样,通过模仿一套利机制与这些特殊技术溢出介质的紧密结合,后发企业或跟随企业无需高昂的前期研发投人就获取了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乃至市场销售渠道,使得其具有低生产成本竞争优势,与进行大量研发投人的先入企业进行低成本、低价格的恶性市场竞争,导致进行大量研发投人的先人企业无法实现创新投人的充分补偿和收回,甚至造成“先创新找死,不创新等死”的博弈结局。
1.2.5面临各种国际贸易壁垒的威胁
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为了将我国中小企业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增加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成本,并减少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积累,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设置了许多障碍。如,各种国际贸易新壁垒:①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提出非常苛刻的产品检测标准来阻碍我国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②环境壁垒,通过ISO 14000等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来限制我国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③社会壁垒,利用SA 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道德规范国际标准来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这些壁垒往往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人类健康、安全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仅是边境措施,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增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几点建议
2.1建立完善的公共市场信息平台
目前,竞争情报已经继产品、营销、服务之后,成为企业的第四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风险承受力较低,政府为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公共市场信息平台是有必要的。中小企业可以在该平台上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对于市场形势的分析和把握,熟悉市场,在技术研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做到知己知彼,减少创新风险,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信息支撑。
2.2发挥科技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中小企业应采取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全方位吸纳优秀人才,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留住现有人才(特别是本土人才),引进关键性优秀人才,为人才创业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加快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和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技术人股、股票期权、年薪制等以知识、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真正使一流人才、一流贡献获得一流回报,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
激情和活力,把人才和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创新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3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渠道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策略联盟。这种合作可以有效借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实力,联合攻关,共享研究成果;可以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全社会的科技创新。
2.4大力优化各种发展环境
政府是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系统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桥梁,其政策导向对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意愿尤为重要。政府的作用应该体现在政策制定、实施保障、提供辅助、组织与实施等4个方面。具体表现为:①优化科技投人环境。完善公共科技投资机制,积极探索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手段,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增加科技投人,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人体系,确保科技投入稳定增长。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改善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为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证。③优化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贯彻落实上下工夫,切实用好相关金融、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④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市场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垄断,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真正促成有效创新机制的形成。
2.5建立良好的市场渠道关系
我国中小企业是否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取决于2个方面的因素。①内部因素。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决定它们在国际化道路上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优势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努力提高国际竟争力。②外部因素。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外部因素是市场渠道。当我国中小企业在许多方面不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时,渠道关系便成为它们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因为,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完全竞争市场当中,它们在各个方面都大同小异,外国渠道对它们的选择成为它们其中的一个或者一部分国际化的契机。稳定的渠道关系将保证它们稳定长久的发展。
2.6加强沟通与合作,突破障碍与壁垒
2.6.1扩大沟通与合作
中小企业要扩大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彼此信任。通过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和政府外事机构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建立联系,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构筑相互信任的关系网络,从而降低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避免陷人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并以此弥补中小企业获取信息能力差的劣势。
2.6.2联合创建自主品牌
突破进人中高端国际市场壁垒的方法就是建立自主品牌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与其他企业以相互参股、合资、战略联盟或并购等方式,联合创造自主品牌,开发国际中高端市场,以此打破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高端市场的垄断。
2.6.3联合提高国际市场法律维权能力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遭遇到不公正待遇时,我国中小企业可以联合其他同行业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和法律手段积极应对这种联合通过共同出资降低了解决争端和纠纷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增加了国际商务谈判的势力,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成功率,以此突破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为我国中小企业设
置的国际贸易新壁垒。
3结语
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非都是成功的企业,但是成功的企业必定有自己核心的技术。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当前已经到了要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进行,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这是一个涉及环节较多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由此共同构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外围环境,使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篇: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新生企业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有如驿路上的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众多的企业开业时张灯结彩,朝气蓬勃,大有前途无量之势。可是短短几年过去,等你回眸搜索时,绝大多数企业以烟消云散,难觅影踪。只有区区几个企业还在运营,还在寻找“不老之药”。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风起云涌般地发展起来,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等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各 „„(快文网省略44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更多相关文章: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民政局2011年发展思路和工作安排
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2010年县民政局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物价局“十一五”物价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体育局关于十年体育工作总结及未来5—10年„
工商局扶持帮扶中小企业汇报材料
会计论文:中小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机电一体化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问题
部门工作的重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改革开放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制造了麻烦,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形势更加严峻,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有:
2.1 管理方式陈旧
陈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差不多”的管理理念,不是准确、科学的管理,很多企业领导张口就是企业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有说明力的依据。这种“差不多”的管理在措辞中往往带有差不多、大概等字样,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却对产品合格率、每道工序的能力和成本等情况如何都知之甚少。陈旧的管理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短暂的管理,企业事先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长期规划,企业政策往往是朝会夕改,不稳定性极大、抗风险能力低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4年,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采取陈旧的管理方式,在精细化方面做得不够。近几年,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样一来就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陈旧的管理方式的诸多弊端和其对企业发展的不良后果,所以都加强了对企业的管理,纷纷向更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转变。
2.2 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企业发展资金非常难
由于非公正性的证券市场准入制度,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受到限制,证券市场上的资金很难流向中小企业;另外,随着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步迈进,政府资金由于保“吃饭”、保正常运转的压力而难以继续对中小企业扶持。金融信贷资金由于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强化以及中小企业旧的政府担保体系破败,新的信用担保体系未建立起来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由于政府对民间资金缺乏有效动员和筹集不力,加上近年来农民收入下降导致民资增长减缓以及中小企业的自身能力差,难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这些因素都导致中小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资金极度短缺,直接影响着
中小企业存量资金的流转与效益的发挥。
2.3 人才缺少,企业难以进行革新发展
早期的时代背景造就了现今的企业格局,加之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思想 „„(未完,全文共4782字,当前只显示115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本文来源于:http:///1w/52/103011.htm
本站为您免费提供“一站通服务”(即帮您下载其它任何收费网站的文章!)
第三篇:关于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容城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形势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服装业主业支撑,毛绒玩具、食品加工、汽车灯具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发挥产业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强化扶持引导,全县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一是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共有中小企业2800多家,从业人员11万多人。1-9月份,完成总产值178.4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销售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7.0%;上缴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19.0%;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37.2亿元,同比增长18.5%。
二是服装产业态势良好。容城服装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服装名城”。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20家,服装加工户1800余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其中,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10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2家,产值超过5000万元企业21家,已经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服装加工户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
三是优势产业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县在做大做强全县中小企业开始由单一的第三产业向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渗透发展,其中工业企业81户,占全县中小企业总数的45.3%;批发零售企业19户,占企业总数的10.6%;建筑企业10户,占企业总数的5.6%;交通运输企业11户,占企业总数的6.1%;商贸餐饮企业18户,占企业总数的10%;农业龙头企业6户,占企业总数的3.4%。按照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划分,国有企业14户,占企业总数的7.8%;集体企业34户,占企业总数的19%;个体私营企业131户,占企业总数的73.2%。
三是就业渠道得到拓展。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城乡居民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对于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职工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无可厚非的。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累计达到9278人,约占全县城镇就业总人数的35%;有30%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被安排在县属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成为增加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四是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以华亭工业园区和东华、安口、西华、策底、砚峡等重点乡镇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集群效应。以石堡子工业园区为例,园区自2002年组建以来,至目前,已入驻企业19户,园区企业就业人数达到643人。2006年,园区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480万元、利税1673万元,分别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5.3%和2.3%。园区企业上缴税金达到893万元,占到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6.4%。
二、存在问题和差距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小、资金周转快、经营决策程序简便、市场反应灵敏度高等特点,但是也面临着融资困难、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才缺乏、综合风险高等问题。
从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极为强劲,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实现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根据中国中小企业网数据资料显示,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出口创汇占到95%以上)。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差距更大、面临问题更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仅占全县GDP的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多达125户,占全县中小企业总量的68%。从投资领域看,工业主导型特征明显,中小企业中工业企业占到45.3%,而农业、三产服务业、旅游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少,造成了少数大型垄断企业与多数中小企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全县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偏小,而且投资相对集中,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完全适应“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社会融资困难。我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始发展阶段,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信档案缺失、信息透明度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等问题,直接造成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能力也比较弱,社会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极为欠缺。目前,我县还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金融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信任,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不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扩大再生产。安口成秭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企业改制后,由于债务包袱沉重和生产设备落后,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维修设备,很难实施技术改造,现有设备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出现了产品有市场而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不良现象。
三是技术力量薄弱。现有中小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占有较大比重,企业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家族式”、“作坊式”管理方式为主。由于长期缺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内部管理混乱、经营方式粗放、运行效益低下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全县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现有的技术力量,大多数属于经验型、探索型技术人员。长期受发展资金的制约,企业对技术人员培训不到位,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大,部分产品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缩减了企业的市场占有额,培育“拳头”产品、发展品牌企业的宏伟目标难以实现。华煜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统计,全县中小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56人,仅占企业从业人数的6%。县境内绝大多数企业注册形式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而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的屈指可数。
四是政府职能缺位。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既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也没有明确的扶持措施,发展方式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出现了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等问题,中小企业的集群优势还不够明显。部门管理职责相互交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管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使部分企业对政策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同时出现了维持现状、疲于应付等不良现象,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加快发展,而且对于营造发展环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的特有殊性,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力军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一体两翼”工作部署的深入实施,我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按照“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扶持引导,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县推动发展转型、建设和谐华亭的一支主力军,项目开发、招商引资的重点应在中小企业发展上,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也在中小企业发展上,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快慢。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切实发挥政府“加强联系指导、制定发展规划、研究政策措施、协调各方关系、帮助企业发展”的职能作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待遇,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增强服务,营造和谐政企关系。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不设障”的要求,营造和谐政企关系,积极改进服务中小企业的方式。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人和事的查处力度,规范部门管理行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帮助中小企业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实现政策优惠最大化、政策享受最优化。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企业办证审批时效。加快建立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指导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参照县级领导抓建大项目的办法,努力形成“服务制度化、帮扶具体化、联系经常化”的工作格局。
3、加大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中介辅导”的原则,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一要建好基地。我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实施煤电化运产业开发,发展药材、核桃、肉牛农村特色产业,开发莲花台风景名胜区均要立足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的做大、做强,有赖于资源的优先发展,建好基地尤为重要,要把重点乡村建成特色产业原料基地,把西华、马峡等4个农业园区建成原料初加工基地,把华亭工业园区建成绿色能源精加工基地。要根据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种植业,以群众集资投劳为主,走规模化发展路子,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的新优势。二要培育市场。加快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现货交易、系列产品展示、商贸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市场体系。通过规划专业市场,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工贸企业、物流企业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市场,通过共同参与、联合开发、先建后租、商业地产等模式,充分利用民间资金,解决市场招商的后顾之忧,加快市场建设步伐。三要扶持龙头。行业龙头企业不是“从头做到尾、包揽打天下”的大而全的模式,而是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发形成互补、建立联结关系。要按照“中小企业供原料、龙头企业搞加工,中小企业搞加工,龙头企业建网络、打品牌”的思路,出台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借助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设快捷、高效的销售网络。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逐渐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带动力大、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四要加大支持。要切实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从业行为,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商务局、民营局、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重点行业协会加快发展,以集体的力量进行同行业整合,协调行业内部事务,规范行业市场和竞争秩序,维护行业利益,共同开拓市场,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拓宽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政企、银企对接洽谈、联席会议等制度,进一步密切政企、银企关系,引导金融部门把中小企业作为服务、支持的重点,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加大贷款供给份额,提供更多金融信贷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组建成立同行业担保机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主的金融知识教育,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档案,增强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断提高自我融资能力。要积极引进更多的金融企业参与我县的信贷市场竞争,增强全县信贷业的活跃度和高效率。
5、强化引导,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科学制定我县中小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小企业园建设规划,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类配套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鼓励中小企业牢固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超强的市场意识,不断加强与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系,切实从新技术推广应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引进等领域不断加强交流与协作,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长效机制,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品开发,打造知名品牌,抢占市场先机,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6、注重宣传,激发企业创业激情。宣传舆论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上级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中小企业在加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中小企业主的创业信心。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和表彰中小企业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勇于拼搏的创业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担责的社会公德,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主的形象,不断增强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使中小企业在公众理解和支持中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县乡两级政府要坚持对发展快、纳税多、贡献大的中小企业进行通报表扬或者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中小企业主的创业决心,全面激发中小企业主的创业激情。
第四篇:企业文化与中小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与中小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与中小企业发展 摘 要 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定义及企业文化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塑造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关键词 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遵循的企业精神、价值观、理念、习惯、准则等,它是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一个毋庸质疑的事实摆在企业家面前,那就是,当人们去认真分析一大批优秀企业的成功时,发现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的多样化、多元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整合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 企业文化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 有利于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占据市场份额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形成企业巨大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这种效果,是单纯的硬件设施和工资福利手段所达不到的。以小天鹅公司为例,1989年还是个亏损97万元的小厂,1991年产品质量获得行业第一,1992年无故障销售是3年前的3倍,1995年以4 300万元国有资本控制18亿元的社会资本。小天鹅的崛起,得益于深入企业每个员工心髓的“末日管理”的企业文化。小天鹅这些年尽管取得了许多成就和荣誉,但从不开庆功会,相反每年不定期地从上到下进行反思、自查,变传统的纵向比较为横向比较,从而比出一份危机来。小天鹅忧患而起,谈“末日”并不是要末日,而是要努力消除诱发“末日”到来的隐患。使顾客的反映和需求在其技术创新、个性化设计的延伸服务上体现出来;从而把人与人之间的钱与物的交流转化为情感的交流,有了情感交流,就有可能进行情感销售,才有可能卖出小
天鹅的信誉,传播小天鹅文化,增加用户对小天鹅品牌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最终扩大市场份额,产生名牌效应。1.2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形象,实施科学的企业形象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形象管理的成果又会凝结成企业文化,融化在员工的思想中,支配着员工的行为。成立于1988年的深圳华为公司,到今天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只用了十几年时间。集团总裁任正非认为:是强烈的企业危机感意识造就了今天的华为:危机迫使我们谋求独立,谋求独立又需要依靠科技,于是,技术成为企业的发展根本。为此,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10%以上作为科研投入,在硬件和软件技术上都采用当时的最新技术,使公司发展有了一个高起点。1996年6月,华为技术代表团在美国受到了AT&T贝尔实验室的热情接待,其希望与华为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华为还参加了Telecon95日内瓦展览和1996年莫斯科展览,在国际上树立了L&c08通讯网络平台的形象。在辉煌的成绩面前,华为没有就此满足。相反,任正非说:“十年来,我每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正是秉承“危机意识”理念,华为才有了今天中国通信行业领头羊地位,也使得欧美一些电讯公司刮目相看。1.3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在决定未来成功或失败方面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一般分析而言,可以得到较为普遍的结论:企业经营业绩与其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比例关系,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越大,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反之,则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差。优秀的文化帮助企业取得高绩效,这是因为这种文化能产生不同寻常的激励效果,能使员工感觉到为公司工作是有益处的,同时,员工对公司更有责任心、更为忠诚,员工会觉得他们的工作更有回报。2 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中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文化,各有其自身的特色。只有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中小企业文化现状,发现不足之处,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的出发点,才能使企业被顾客所认同,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以特色取胜。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有下列三种情形。2.1 有些企业根本无企业文化可言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起步于简单的手工作坊,企业生产规模小,机器设备少,生产模式上基本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很多中小企业是在经过被消灭的历史背景下再生出来的;求生为主、见缝插针、小巧起家、乘势发展是他们的目的和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板或企业主无暇顾及“文化”的概念,对他们而言,有了良好的生产管理,有了效率,那么企业也就拥有美好的未来。殊不知,要想走出作坊,将企业做强、做大,除了生产管理方式外,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必不可少。2.2 有些企业的文化有了进步,但尚未健全我国中小企业,经历的风风雨雨不多,其企业文化的兴起,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企业的文化潮流涌现相同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文明竞争和空前开放的世界,导致各国相互学习管理经验,这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一股“文化热”。《中国企业精神》大全记载,“团结、求实、创业、争先、和谐”等是诸多厂家的口号。可见,他们已经注意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脱离实际,千篇一律的修饰反而产生“作茧自缚”的结果。2.3 对企业文化较为重视,且循序渐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小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更深刻、更具体。目前,诸如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哲学、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形象等内涵已深入肺腑;而且,中国的中小企业力求个性化发展,努力使自己适合于各自的市场环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成长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过程中,很快由公司的缔造者任正非提升出一套先进的理念,并以此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任正非认为:物质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思想和文化应该是民主的,必需经过广泛、持续的讨论,通过不断地推出各种假设系统和目标,我们就能不断牵引公司向前发展。华为公司内部不是用矛盾的、激化的斗争方式贯彻这些东西,而是用“温吞水”的方式。企业文化的推动也要有张有弛,不能总是张着,这是受不了的,否则,人就成了假人,说的也全是套话了。此外,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家长制决策文化、任人为亲文化、随意性文化是家族企业成长发展的致命伤。对这些局限性,除了要在产权制度上有所创新外,文化建设更应该是改变这种局限性的重要方法。3 如何因地制宜地塑造中小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小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企业文化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价值标准的界定正确的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基础,如行业特点,企业成员的构成,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意识等,选择适当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否则,企业不被他人所认可。同时,要把握好价值观与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使价值标准与企业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相统一,要摒弃家族企业文化中的既得利益和小富即安的思想,虚心听取社会的建议,从而定位出独具匠心、令人诚服的企业文化模式。
3.2 深入推广企业的价值观及其文化模式确定后,要策划好一套相关活动,使其观念深入人心。这包括,充分利用新闻媒介这一工具,广泛宣传所定位的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之家喻户晓。要树立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是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浓缩体”。要大力宣扬典型者的“先进事迹”,通过他们特有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影响、同化、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价值观,让全体员工都意识到他们的言语代表着企业,他们要以主人翁姿态对待企业,有着与企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思想境界。3.3 丰富发展在建立起文化模式的氛围后,还需要去粗取精,剔除那些不为成员所认同的内容。把经过科学论证、实践检验的企业精神、价值观,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载入手册。由于企业文化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不失时机地调整、更新、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由此循环往复达到更高的层次。3.4 积极强化,持之以恒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即使在企业文化已经成熟的企业中,个别成员背离企业的行为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用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作为后盾很有必要。另外,企业
领导要身先士卒,在日常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号召广大企业员工,真正担负起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重任。当前,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它们所处的形势更加严峻。中小企业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急需通过企业文化找到精神支柱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以提供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在经济浪潮中迎头而上。
第五篇:中小企业发展
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解决五个问题
中小企业在未来的10年中能不能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是一件关系到人民能否安居乐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观念滞后、体制限制、政策不到位,环境不宽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几大制约因素。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方面,要处理好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全都放在大企业上,还是要有一部分放在中小企业上?目前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如停息挂账、债转股、贴息技改、呆坏账核销、上市融资、贷款投向、下岗职工补贴等,大都偏向于大中型国有企业。但是,这些大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还要向社会下岗分流富余职工。因此,如果不从数量上发展中小企业,就很难安排大量劳动者就业。
第二,主要精力是放在调整传统产业结构、治理重复建设、实现产业科技进步和“入世”竞争上,还是放在发展大量拥有适度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就要将劳动力的传统就业结构扭转过来,将职工从传统产业中大量减下来;治理重复建设,要关闭一些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也要向社会推出许多过剩劳动力;产业的科技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用技术代替劳动力,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会向社会推出大量过剩职工;“入世”竞争是成本和质量的竞争,首先需要改变我国企业中人多效率低考试,大收集整理的局面,也将使许多企业通过减员增强其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向社会推出大量的过剩职工。如果不同时注重发展中小企业,结果可能是我们的产业得到了调整,重复建设得到了治理,产业有了理想的技术升级,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也会形成数量巨大的失业劳动力,积累大规模的城镇贫困人口,威胁到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稳定。第三,中国的比较优势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和市场?要想超常规发展,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劳动力便宜,市场容量较大,是我国竞争的优势。只有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使其产品凭借劳动力成本较低和人力技能密集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才能将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劣势转化为真正的比较优势。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只有就业率提高,收入水平逐年上升,才会形成市场容量,产业才能有规模化发展和升级的足够条件。第四,按照中国劳动力多的国情,如果在私营个体中小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 85%,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业方面的所有制结构?1999年国有和集体企业减少了60万户,而私营企业增加了近30万户,个体户增加了40万户。实际上,从这两年就业结构的变化看,解决下岗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处是私营和个体经济。在增加就业、居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方面,它们起了国有经济起不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怎样认识和依靠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中小企业发展越来越多,如果到2010年城镇中小企业真要发展到6600万户,中小企业主将会成为一个数量巨大并有经济实力的社会阶层。实际上,中小企业主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服务,为国家创造税收,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对于他们中可能会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应当由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新闻舆论、工会力量等制度去规范和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