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7期 江鑫岭试议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

时间:2019-05-12 02:4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遗产7期 江鑫岭试议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遗产7期 江鑫岭试议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

第一篇:建筑遗产7期 江鑫岭试议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

试议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

江鑫岭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广东518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新的思想及理念去考虑,且要从人们的利益去建设城市,这样城市道路的优化设计才能更贴切于人们,体现当今“以人为本”的主题。为此,本文主要就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小城市;交通规划;道路优化设计

引 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一样面临着来自交通拥堵与环境恶化的压力,但是由于在发展背景与客观条件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小城市如果照搬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则效果欠佳,甚至可能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探讨

1.1 出行特征

中小城市受城市用地范围的限制,居民出行规律同大城市相比较就有以下几点不同:

(1)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在2~5km范围内,且以步行、自行车(包含电动车)和摩托车为主。这几类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70%以上,公交出行所占比重约10%。

(2)学生出行占据公交客流较大比重。此外,由于工作距居住地近,午间易出现回程高峰,因此,一般会出现早、中午下班、中午上班、晚4个高峰时段(午间高峰有两个时段),并且中小城市人均出行次数要高于大城市。

(3)周边村镇出行比例突出,然而农村客运需求增长与城乡公交建设之间、城乡公交一体化与交通管理之间的矛盾突出。在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后,消费、看病、出游等生活性出行大大增加,城乡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农村公交开始得到发展。

1.2 中小城市客运交通模式分析

(1)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从国外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看,个人交通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从自行车——摩托车——私人小汽车的过程。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WTO的加入,私人小汽车的大景出现已见雏形。国家已明确将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以培育国内市场。

对中小城市,虽然政府鼓励和扶持公共交通发展,以提高城市土地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但客观上由于这类城市规模较小,公共交通难以吸引大量乘客而形成规模经营。因此,中小城市未来必然而且合理的客运交通模式是公共交通方式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私人小汽车等个人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且以个人交通方式占优。私人小汽车的拥有率和使用率将大大高于大城市。

(2)城市公共交通的位置

在中小城市,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等个人交通工具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其中的一部分会转化为私人小汽车,一部分应考虑引导到公共交通上。中小城市限于自身的条件,公共交通可能不会成为人们出行选择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于人口超过10万人、半径超过2km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应仍然作为一种重要交通设施和手段加以建设和发展。

(3)自行车交通的作用

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经济、方便的门到门的个人代步交通工具。当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又低时,自行车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自行车适宜的出行距离为0—5 km。中小城市的半径一般在1.5—4 km,最适合于自行车使用。从我国国情出发,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人民生活需要的多样性,中小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将会长期存在。它既可以解决城市居民出行的交通需要,又可以减轻对城市道路和停车场的使用压力,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因此,自行车交通在未来的中小城市交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对步行空间的需要

行人也是城市道路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步行在我国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是仅次于自行车的一种交通方式(占居民出行总量的30%—50%),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也许是唯一的交通方式。

1.3适应小汽车时代的路网规划

随着城乡经济高速发展,小汽车正悄悄走近寻常百姓。中小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从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小区建设、道路网规划以及停车场的布置等方面,全而系统地研究考虑。尤其是城市道路网及停车场的建设方面,要求能够适应小汽车时代交通的需要。

(1)大型公建布局模式

大中小城市习惯上都将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大型公建集中布置在道路交叉口四周,形成所谓“四大金刚”。中小城市的交通几乎完全是平面交通,机动车流、自行车流、行人流都在道路的同一平面空间内流动。到了交叉路口,各种交通流汇集在同一平面内穿插、交织、冲突,形成难于疏解的“结”。这种情况下,商业(文化、娱乐、餐饮)功能与交通功能重叠,使本已十分紧张的交叉路口交通状况

雪上加霜。如果将传统的交叉口点式集聚模式改为路段集聚模式,则可大大减轻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又有利于大型公建增加营业和活动空间,集散更多的顾客。

(2)道路网布局模式

如前所述,中小城市可能而且合理的交通结构是各种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以个人交通为主,同时必须有公共交通辅助的模式。其交通系统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互不干扰。为此,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路网设施。

(3)道路网密度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小汽车交通道路宽度不一定要很宽,但道路的密度一定要大。各类车辆能够进得来出得去,运行畅通,才能真正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流。

发达国家中小城市道路密度均较密,道路的间距一般在100 m左右,从而能很好地保证道路的交通顺畅。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小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和设计时,应提高城市道路的密度,道路间距可在100—200 m之间。在建设时,则可根据交通发展的需要及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分期、分阶段地逐步实施。

1.4 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目前中小城市普遍面临的交通问题,因而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城市道路的建设。但目前的交通状态,尚未进入小汽车时代,所以也不可能立即按小汽车时代的路网体系和道路标准进行现阶段的道路建设。但是,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在建设的道路在今后进入小汽车时代的适用性。因此,在现阶段建设的城市道路,在横断面的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好将来用作机动车道路的非机动车道的位置空间。

可以考虑三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三块板形式,用于主干道,设置一定宽度的分隔带,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开,今后可调整作轻轨、公交车辆专用道。这将有利于今后交叉口的渠化改造。另一种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布置在同一红线路幅内,但非机动车道不与机动车道同一平面,而与人行道同一平面。这种横断面形式的道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不需要设隔离墩或隔离栏,同时便于设置人行横道线。这种横断形式的道路在荷兰的中小城市中相当多,值得我们借鉴。支路则可采用普通的一块板的模式。

道路设计应以人为本,为行人提供舒适安全的步行空间。在未来道路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行人步行的舒适方便,既要有舒适宽敞的人行道供行人使用,还要能使行人安全地穿越道路。

1.5 交叉口的规划处理

目前,我国广大中小城市由于现阶段道路交通量或城市建设资金的限制,道路交叉口一般均为简单的平面交叉。

在未来进入小汽车时代后,道路的交叉口能否保证各类车辆的行驶畅通,将

会影响整个道路网的服务水平。所以,在现阶段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时,应考虑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将来作渠化交通组织或设地道、天桥或其他形式的简易立交,保证车辆的顺畅通行。对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今后难以改造的交叉口,则可考虑采用信号灯来控制交通。中小城市道路的优化设计分析

2.1 道路特色设计

(1)反映城市特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2)反映功能特色

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

2.2 道路线形优化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3道路交通工程的优化设计

(1)交通性道路

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炉栏、候车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

(2)生活性街道

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地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利用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这些设施主要包括:将道路的平面线性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低车速,也○

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从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

2在道路的中间或边缘种植一些树木,○减少驶入一些不必要的车辆。与此同时,这种树木还可以起到改善道路景观的作用,对居住区的环境起到美化的作用。

3在道路交叉口的地方对道路进行特殊的设计,可以有抬高,可以有降低,○

这样可以使车辆在行驶的时候产生振动的感觉,能很好的警示驾驶人员。在保证车辆正常通过的基础上对车行道的宽度进行间断性的缩小,能给○

人带来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把不同的材质与颜色铺设在道路上,不但可以提醒驾驶者减速慢行,还○

可以给道路增添更多的趣味。在道路交叉口的地方设置一些斜路障,可以对车辆的前行与转弯起到限○

制的作用。在道路的交叉口或居住区入口设置一些交通标志,用于对交通信息的限○

速与禁转。在住宅区的支路系统中,行人的行路安全与舒适是最重要的。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4 道路设施的相关设计

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就是人,而街道设施就是服务于人的,所以,在规划设计街道设施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感受都要给予高度的关注,让人们感觉到方便、舒适、美好、自然。例如:在一些人流较为集中的步行商业街的周边设置停车场,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把高大的乔木与休息座椅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人们在休息的时候与大自然亲近,当然,以人为本除了要对正常人的需求考虑以外,还要考虑到老人、小孩以及伤残人群的特殊要求,争取创造出的社会环境是公平的。例如:在街道上设计一些残疾人的坡道或盲道,为儿童提供一些专用的坐具与设施,为老年人与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一切从细节做起,才能把对人的关心与关怀体现出来。另外,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路面的设计,传统的路面结构透水性不够,所以,在降雨季节容易引发内涝与道路上的积水,给正常的交通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所以,在设计路面时要采用透水性强结构。结束语

总之,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又一阵地,应认真总结各大城市的经验教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和建设经验,跳出传统思维的设计圈子,重新对城市道路进行优化设计,科学引导交通出行。

参考文献:

[1] 赵峰.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探讨[J].交通科技,2012(6).[2] 张光平.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浅探[J].中国市政工程,2007(2).[3] 王谷.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公共交

通,2009(5).

下载建筑遗产7期 江鑫岭试议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遗产7期 江鑫岭试议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