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察出庭作证一些基本问题研讨
文章标题:警察出庭作证一些基本问题研讨
一、警察出庭作证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有关证人资格问题的规定不甚明确,导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警察是否具备证人资格的理解各持一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则明确规定,曾担任过本案证人的侦查人员应适用回避,实际上否定了承担侦查任务的侦查人员作为本案证
人的资格。
不过,“两高”的司法解释则明确规定了警察的证人资格,即警察有义务对其收集证据的相关情况向法庭予以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第150条规定,当庭出示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应当先由出示证据的一方就所出示的证据的来源、特征等作必要的说明,然后由另一方进行辨认并发表意见。控辩双方可以互相质问、辩论。《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340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并且《规则》第343条明确规定,公诉人可以建议合议庭通知负责侦查的人员出庭陈述有关情况,以澄清控辩双方就笔录等诉讼文书发生的争议。《解释》第138条也规定,经审判长准许,公诉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都有提请审判长传唤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的权利。显然,在这里警察的证人资格已经得到了确认。
由于“两高”的司法解释未能在《刑事诉讼法》中寻求到有力的支持,公安机关对其解释又缺乏积极的反应,因此刑事司法实践中警察出庭作证的情况并不普遍。如果《刑事诉讼法》现有的规定不修改,警察出庭作证率将不会有显著的提升。
二、警察出庭作证问题的立法动向
近几年法学理论界和立法机关一直致力于证据立法,而证据立法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法律体例则经过了一个探索过程。国外证据法律体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制定涵盖刑事诉讼证据、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统一的证据法典;二是分别制定三大诉讼证据法典;三是像大陆法系各国一样分别在三个诉讼法典中加大证据立法的成分。经过论证,我国证据立法将采用第三种形式。刑事证据立法将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形式予以颁行,此前,相关条款已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意见。(注:樊崇义等《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P309-319。)警察出庭作证问题就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一项重要立法内容。酝酿中的各项立法内容,将随着论证的不断深化或得以通过,或暂缓实行,或遭到否定,但可以预见的是,警察出庭作证问题将会得以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将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删除《刑事诉讼法》第28条关于曾担任证人的侦查人员适用回避的规定;确定警察的证人资格,规定其在必要时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作证的义务;确认检察官指令警察出庭作证或法官传唤警察出庭作证的权力,并赋予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向法官申请警察出庭作证的权利;明确规定警察出庭作证的范围;如果确立证人拒证制裁条款,警察也将同普通证人一样对拒证承担法律责任,警察出庭作证的保障机制亦将确立……。一旦《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颁行,出庭作证将成为警察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警察出庭作证的法理依据和诉讼价值
之所以说警察出庭作证问题将会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得以确立,是因为,一方面,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警察出庭作证在诉讼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一)警察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构造重构的必然要求。重构刑事诉讼构造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和司法改革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和重点。重构的核心就是逐步推进“流水作业”的诉讼构造向“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的转变。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之前的中国刑事诉讼构造是典型的“流水作业”的诉讼构造,这种诉讼构造是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构造,它根植于追求实体真实的、传统的一元诉讼目的观,即公检法司几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承担着揭露犯罪、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共同职责。基于这样一种追诉型的诉讼构造,审判实际上就是对侦查机关获取的、由起诉机关移送的证据资料的一种确认,对诉讼活动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侦查环节。公安“做饭”、检察“端饭”、法院“吃饭”、律师“要饭”的比喻虽然失之粗俗和简单化,但基本反映了在“流水作业”诉讼构造之下不同角色的诉讼参与者在诉讼中的功能作用。在这种诉讼构造之下,警察一方面是证据的获取者,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是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能力的重要评判者,当庭质证、特别是将警察作为质询的对象显然会被视为是多余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些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诉讼理念和国际社会通行的诉讼规则、诉讼模式,已逐步为我国所接受和推行。1997年起实施的新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扩展了辩护律
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辩护权,改革了强制措施制度,改革了第一审审判程序,实行了对抗式诉讼模式。“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已具雏形。而正在积极运作中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推进与完善“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为主要目标,将进一步完善证据立法,确立一系列证据规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辩护
权将会进一步扩展,未来的审判活动将具有更强的对抗性。在“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之下,审判机关充当着超然、中立的仲裁者的角色,高居控辩双方之上。侦查对于起诉、尤其对于审判不再具有支配作用,反过来,侦查阶段获取的证据要经受来自于法官和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实体性与程序性的质询、审查和评判,一旦其真实性或合法性受到质疑,其证据价值就会受到否定。在此诉讼构造之下,警察出庭作证就成为无可置疑的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没有警察出庭作证的对抗式诉讼模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抗式诉讼模式,“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中如果没有警察出庭作证,就不能称其为“以裁判为中心”。
实际上,包括警察出庭作证问题在内的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已构成制约庭审方式向纵深改革、刑事诉讼构造向深度重构的瓶颈。这就是说,警察出庭作证不是一项孤立的制度,其是否确立及其确立的急缓亦不能就事论事。尽快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是法制现代化和司法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二)警察的职务行为是他们作证的最大资源,警察出庭作证也是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在由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的侦查中,警察是案件的受理者,他们或目击了犯罪过程,成亲自抓捕了犯罪行为人,或是自首、检举、控告的接受者;同时,警察又是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侦查实验、拘留、逮捕、讯问等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警察既可以是某些实体法事实的见证人,又是某些程序法事实的不可替代的见证人。特别是承担特定侦查任务的侦查人员,是了解案件特定情况的不可替代的见证人。他们的职务行为是他们作证的最大资源,而这种资源或这种资源中的相当一部分不可能由其他证人所获得,所以他们在法庭上作证,既是支持公诉人的控诉的需要,也是满足辩方行使质证权的需要;既是证实犯罪的需要,又是保障人权的需要;既是实现实体正义的需要,又是实现程序正义的需要。因此,英国有“警察是法庭的奴仆”的著名谚语,英美法系的司法实践中,警察通常作为控方证人出庭作证,辩方也可根据需要提请传唤特定警察出庭作证。在美国,半数以上的法庭证人是警察。大陆法系国家,尽管依据传统理论,警察不得在同一案件中兼有侦查和作证的双重身份,但一些国家早已突破了传统理论的禁锢,在司法实践中确立了警察出庭作证的制度。在前苏联、日本及我国台湾,司法警察出庭作证都得到了法律的确认。
(三)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是直接言辞原则或者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要求。直接言辞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确立的一项证据法原则,它是直接审理原则和言辞审理原则的合称。这一原则的一个重要要求是:法庭上提出的任何证据材料均应以言辞陈述的方式进行,或对感知的事实当庭作出陈述,或以口头方式对实物证据发表意见。任何未经在法庭上以言辞方式提出和调查的证据均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注:樊崇义等《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P47。)英美法系国家尽管没有确立直接言辞原则,但确立了实质内容与之大体一致的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注: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P133-134。)无论是直接言辞原则还是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均要求证人亲自出庭。显然,警察出庭作证是直接言辞原则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必然要求。
(四)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促进司法公平与正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和《解释》第58条都明确规定了对出庭作证的证人,必须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其证言经过审查确实的,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如果警察不出庭作证,就等于剥夺了被告人、辩护人对相关证据的质证权,使其无法充分地行使辩护权,从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甚至会导致冤假错案。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确立后,有利于被告人对警察实施的非法取证行为的揭示,使法庭及时排除对被告人不利的非法证据,使被告人的防御能力切实得以提高,使其合法权利切实得以保护。警察出庭作证,兼具接受事后司法审查的功能作用,可以克服警察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的片面的执法观念和特权思想,可以比较有效地遏制非法取证行为,尤其对于根治刑讯逼供这一顽症意义重大,这对于促进司法文明,保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合法权益将发挥积极作用。
(五)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公诉,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警察出庭作证,可以及时有效地揭穿被告人、证人恶意翻供的谎言,如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辩称警察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也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澄清。这既是对公诉的有力支持,又提高了诉讼效率,避免审判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延期审理、甚至久拖难判的现象。
(六)警察出庭作证将对提高证人出庭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确立后,将有助于转变社会舆论对证人的偏见,警察的出庭作证行为将以其积极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公民出庭作证,提高证人出庭率,推动对抗式庭审方式的完善和“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的深度重构。
当然,在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问题上学术界亦有不同见解,但持异议者拿不出比较充分的富于理性的论据,去阻挡这一已形成广泛共识的必然的立法选择。他们从法理上否定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种种观点,不仅已为许多国家警察出庭作证的实践证明是缺乏说服力的,同时在理论上的根据也并不充分。
1.有人认为,证人身份具有不可替代性,承担侦查任务的警察是可以替换的,因而不符合证人的特征。事实上,就警察证人作证的内容看,其具有确定无疑的不可替代性,因为其一旦承担了某项侦查任务,他就成为了解和掌握特定案件特定情况的不可替代的特定人,对这些情况不可能由亲历侦查活动的警察以外的人员代为作证。
2.有人认为警察出庭作证是“自我证明”,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其实,警察出庭作证,不仅具有支持公诉的功能,并且还承担接受辩方质证的义务,并不是警察说什么法官就自动采信什么,警察出庭,给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的辩方律师一个当面就有关证据的收集情况进行质询的机会,有瑕疵的证据将会在辩方律师的步步进逼下露出破绽,同时有助于查明控辩双方就有关证据所发生的争议的症结所在。因此,如果说警察出庭作证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证明”的过程的话,其又何尝不是一个“接受审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不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且有助于促进案件的公正处理。
3.有人认为警察出庭作证,有悖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原则。对此,笔者的观点是,警察出庭作证的全面执行,必须以废止《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即担任过本案证人的侦查人员应当适用回避的规定)为前提,并明确规定警察的证人资格。从实质上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并没有发生身份竞合,其侦查在先,出庭作证在后,在其出庭作证时,其身份已由侦查过程中的侦查主体转换为审判过程中的证人,并且其所需要证明的仅仅是其在侦查活动中亲历的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换言之,其在法庭上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其在侦查中收集的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作出说明,回答质询。对于这样的作证内容,承担侦查任务的侦查人员不仅没有回避的必要,而且其必须因此承担不能推卸的作证义务。
四、警察出庭作证的范围
警察出庭作证的范围,即警察就什么问题在法庭上作证,实际上是指警察出庭作证的证明对象。无论从国外司法实践的通行做法看,还是从我国有关专家学者的立法主张看,警察出庭作证的证明对象应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
(一)实体法事实。实体法事实,主要是指警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亲自感知的有关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以及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有意义的犯罪情节或其他法定情节。其中包括:1.目击犯罪发生的事实;2.当场制止、抓获正在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的过程;3.受理案件情况,包括有无自首情节等;4.拘留,逮捕过程;5.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其中包括供述态度、有无立功表现等;6.其他实体法事实。
警察就实体法事实出庭作证时,主要是就自己感知的案件情况和情节,以言辞的方式向法庭陈述,并接受交叉询问。这时出庭作证的警察的诉讼地位同普通证人相比并无两样,不同的仅仅是其作证内容来源于其职务行为。
(二)程序法事实。程序法事实,主要是指有关警察在侦查过程中采取专门调查手段与措施,收集、固定、保全、检验、鉴定证据,采取强制措施等活动过程的事实。其中包括:1.警察实施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侦查实验等活动的过程;2.讯问的手段与过程;3.特定证据收集、固定、保全、检验、鉴定的过程;4.其他程序法事实——其中有关技侦、卧底侦查和所谓诱惑侦查过程的问题在本文的第五个问题中将予以专门探讨。
警察就程序法事实出庭作证的目的在于证明其侦查、取证行为的合法性。通常是在辩方对相关程序法事实提出异议,或对警察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提出指控,并导致法官产生合理怀疑的情况下,由法官决定侍唤警察到庭作证,接受法官和辩方的质证。这里的质证活动实质上具有对侦查行为的程序性进行司法审查的性质,属于事后司法审查。
基于如上所述的警察出庭作证的范围,通常出庭作证的警察包括侦查人员,侦查人员以外的进行现场先期处置工作的其他警察,具有警察身份的鉴定人员。
五、警察出庭作证对公安机关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一)警察在出庭作证过程中,将承担起证明其讯问过程合法的责任,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将失去其赖以存在的法律土壤,侦查工作必须强力开拓揭露、证实犯罪嫌疑人的新途径、新措施。警察出庭作证的证明对象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而程序法事实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有关获取口供的程序合法与否的事实。此前,虽然刑讯逼供早已为法律所明文禁止,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也已初步确立,但由于刑讯逼供的举证责任实际上由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被告人承担,因此,刑讯逼供、特别是变相刑讯逼供仍有其赖以存在的空间,禁而不止。目前,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践部门围绕获取口供的程序及讯问的规则问题提出了种种立法主张,诸如: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自证其罪的基本权利和讯问中的沉默权;废止《刑事诉讼法》有关犯罪嫌疑人如实陈述义务的条款;确立刑讯逼供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由讯问主体承担起证明其讯问过程合法的责任;确立讯问中的律师在场权;实行讯问过程的同步录音录像。笔者预测,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将上述立法主张全部予以确认,与口供问题相关的立法问题将可能在调和各种观点、兼顾现代法制理念和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跨出较大的一步,其结果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如实陈述义务的条款将被删除;拒绝自证其罪的规则将得以确立(这是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必须履行的承诺);刑讯逼供与否的举证责任将由讯问主体承担;讯问中律师在场权及讯问中同步录音景像的问题未必能得以通过,充其量只能规定其适用部分案件或某种特定的情况。即使如此,警察在出庭作证时,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未强迫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更未实施刑讯逼供,否则,一旦被告人指控警察在讯问中强迫其自证其罪或进行了刑讯逼供,相应的口供将会作为非法证据被排除。这就使得在目前的侦查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依赖口供、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刑讯逼供或变相刑讯逼供必须彻底画上句号,在未来的侦查中,对案情的揭示和对犯罪嫌疑人的揭露将不得不依赖于物证和技术手段,侦查办案的法制化程度必须尽快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破案率和有罪判决率的大幅度下降及治安秩序的恶化,侦查人员必须彻底抛弃根深蒂固的口供本位观念,树立物证本位观念,不断探索依法侦查的新途径、新模式;同时,国家财政对侦查的技术投入、装备投入、经费投入必须超大幅度的增长。
(二)警察出庭作证,将使有限的警察人力资源显得更为匮乏,公安机关在配置警力资源、立法部门在设计警察作证内容时,均应对此有所考虑。警察出庭作证,意味着警察在刑事诉讼中的活动范围由庭审之前延伸到了庭审结束,警察尤其是刑事警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出庭和作证之中,从而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警力显得更加短缺,在总警力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到庭审前侦查活动中的警力的有效工作时间必将大大减少。一方面,犯罪发案数在增加,另一方面侦查的人力投入将减少,这必将导致破案率和破案数量的下降。因此,实行警察出庭作证,应首先对警力投入进行匡算,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警力编制,特别是应增加刑事警察的编制。同时,公安机关应积极参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立法论证,力争在设计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时,规定一些警察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警力资源浪费。
(三)警察出庭作证势必增加诉讼成本,加大相应的经费开支,因此必须有财政上的相应保障。警察出庭作证必将加大警方的经费开支和整个诉讼成本,使得公安机关办案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雪上加霜。比如,警察为了在法庭上成功地证明讯问过程的合法性,即使法律不强行规定讯问中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及讯问中律师必须在场,他们也会在一些案件的侦查讯问中主动地进行同步录音录像或邀请律师到场。那么,录音录像设备和大量的消耗材料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足够的律师人数及其相应的报酬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再比如,警方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侦查结论的正确性,还可能在相当数量的案件中聘请专家证人出庭,对警察自身的证言形成呼应,而聘请专家证人必须支付高额的报酬。因此,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必须有一系列配套制度作保证,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程序正义不可能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经费则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基石。
(四)短期内警察自身素质不适应出庭作证要求的问题将会凸显出来,公安机关应采取超常措施提高警察特别是刑事警察的素质。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警察要对自己行为的合法性承担责任。“警察在带着镣铐跳舞”就是从这种意义上而言的。
警察自身素质不适应出庭作证要求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总体上看,警察受自身法律知识和专业素质水平及办案客观条件的限制,短期内很难保证侦查办案质量普遍达到较高的水准,在作证过程中证据的瑕疵必然会在质证的过程中暴露出来。其二,中国警察缺乏出庭作证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巧培训,必将在法庭上表现出诸多问题。出庭作证的侦查人员在未来的庭审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两个方面的强劲对手:一是具有良好法律素养和丰富诉讼经验的律师。从国外的审判实践看,诱使警察证人出现技巧性错误,“尽量使职业警官在法庭上的表现像一个笨蛋或者不能胜任其工作任务”是大多数辩护律师在法庭中的一个近乎本能的选择。二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熟悉侦查、勘查、检验、鉴定工作并洞悉其中漏洞的专家证人。在庭审中,证人不仅包括作为相关事实感知者的目击人、知情人,还包括对相关证据的科学性、证据能力、证明能力进行阐释和评断的专家证人,控方可以聘请专家证人,辩方亦可聘请专家证人。
确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对警察队伍而言,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提高警察队伍特别是刑事警察(这里是指包括从事经济犯罪侦查,毒品犯罪侦查、狭义刑事犯罪侦查等侦查任务的广义刑事警察,即司法警察,下同)队伍素质的绝好机遇。它将推动公安机关从改革人事制度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督促警察个体自觉增强素质意识,提高侦查办案质量,从而激活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真正实现严进宽出的人事管理目标。笔者认为,承担犯罪侦查、参与刑事诉讼的刑事警察除了必须具有精湛的侦查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同检察官、法官、律师水平相当的法律知识及综合素质。因此,刑事警察应有不同于其他警种的特殊任职资格要求、特定的管理序列、专业化的晋级晋升条件、高标准的培训与考核办法、优厚的工资待遇。1.高门槛的学历任职资格:刑事警察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原则上应是公安、法律专业的毕业生,非公安、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侦查工作应经过相应的培训。2.高标准的业务经历资格:刚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除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外,原则上不能直接从事侦查工作,应从事一定时期的其他性质的警务工作,刑事警察部门应具有从基础性警种选调人员的优先权。或者对初任侦查员实行见习期制度,见习期工作不合格者不得从事侦查工作。3.高水准的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应实行全国统一的侦查人员岗位任职资格入门考试,考试在难度、规范性、严肃性上应同司法考试相对应。4.实行等级侦查员制度:对从事侦查工作的侦查员应实行等级侦查员制度,见习侦查员只有通过严格的培训和高水准的、严格的晋升考试方能升任初级侦查员。初级侦查员的一步步升级亦应经过相应的规范化的培训和考试。5.高薪制度:侦查员的工资待遇应与其任职等级挂钩,其等级补贴应参照检察官、法官等级补贴确定。鉴于侦查员素质上的高标准,及其工作内容的高风险与极度的艰苦性,因此对侦查员的工资待遇,在等级补贴之外还应有较大幅度的倾斜,真正体现优质优酬的原则。上述改革将使刑事警察在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上与主诉检察官和主审法官制度相配套,并最终使刑事警察的素质能同检察官、法官、律师的素质相匹配。为了适应出庭作证的需要,在警察培训特别是刑事警察培训中,应设置出庭技术培训项目,强化相应的培训。
(五)在警察出庭作证的过程中,通过技侦等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也将面临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质疑和质问,因此,相应的立法活动和制度建设亟待进行。
1.加快立法步伐。积极建议有关立法机关同步进行技侦立法,否则,一旦技侦活动的法律根据在法庭上受到质问,警察将难以应对。
2.规定警察出庭作证的豁免内容。积极建议在设计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时规定作证内容的豁免事项,涉及秘密取证手段的内容,警察只接受检察官和法官庭外质询,不当庭接受质证,以免暴露侦查机密。有学者认为,警察通过秘密手段获得的证据,也应包括在其出庭作证的范围内,理由是,在庭审阶段,警察的秘密侦查行为已经完成。已无继续保密的必要。其实不然,对通过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保密的目的不在于案件本身,而在于保证实施秘密手段的方法和途径不为外界所了解,同时保证实施秘密手段过程中涉及到的、仍需在未来的侦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特殊场所和情报提供者不会暴露,为此,规定警察出庭作证豁免事项是必要的。
3.建立相应的证人保护制度。在一些极为特殊的案件中,如果警察在作证中必须暴露采取秘密手段中涉及的人员,并且该人员也必须出庭接受质证,那么,为了保证特殊证人尤其是“线人”的安全,应启动证人保护机制。证人保护制度应明确规定适用的对象、条件、保护措施,并且所需费用应由国家财政无条件地予以保障。
4.探讨证据获取手段的转换机制。公安机关应积极探讨秘密手段所获证据的转换机制,依法通过秘密手段获取相关证据或证据线索后,尽可能通过公开的取证措施将其再次“获取”,这样警察在出庭作证时就不至于暴霹秘密侦查手段。
《警察出庭作证一些基本问题研讨》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警察出庭作证一些基本问题研讨。
第二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
编者按:第二阶段第一单元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已告一段落。全体学员在授课和自学过程中坚持围绕原著提前预习,认真听课,深入思考,写好心得体会;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坚持紧密联系实际,总结提炼理论精髓,积极踊跃发言。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与研讨,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化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此,以全体学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期通讯的核心内容。
侧记之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立足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的。那么,在当今世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选择了《资本论》里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用于分析、回答这一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现状和严重性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的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到2009年,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倍,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大。三是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在上海为26675元,而在新疆只有11432元,前者是后者的2.33倍。四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而2008年为10:1,如果加上各种隐性福利,这一比例还会更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带来的危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阻碍改革与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
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从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分析收入分配矛盾产生的原因。1)财富谁创造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什么创造财富会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的巨大作用。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造成收入分配会有差距。
3)高财富的创造理应在分配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脑力劳动者以较高的待遇。
(二)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如何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矛盾?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指出: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价值规律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矛盾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原理来看,价值创造出来后,要经历至少两次分配过程,一是社会财富按照生产关系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二是由政府出面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
展,平衡国民收入的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问题。
1)第一次分配中的问题。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我国第一次分配就不平等即居民收入占比过低,而且居民内部分配不均,是导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2)第二次分配中的问题。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失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行为的缺位以及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是造成现阶段收入分配矛盾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另外,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极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我国的行政成本过高,政府在一般公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4.7%,在各国当中最高。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成果提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收入,也就是工资性收入,这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核心。二是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运用税收对分配的调节等经¬济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新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应该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
以上分析使我们依然感觉到: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已有150多年,当今时代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引发诸多思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杨旭东)
侧记之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对分配的思考
一、剩余价值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就容易让人造成一种认识误区:即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的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存在剩余价值。但是,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没有将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具有一般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根本前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必然物化为剩余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剩余价值,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化,而且目的也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本质区别。
二、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表明我国目前财富分配非常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决定了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搞的社会主义照搬了前苏联模式,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得不是很完善,导致了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存在权力寻租、资源寻租等不公现象;市场进入机会的不公正,不均等的交易自主权,市场化分配的不公正,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也就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生产要素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导致了分配不公。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
一些关键问题无法突破,导致我国经济转型时间增长;各城市、各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的起点不同,国家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同,以及干部素质观念的不同也造成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从而增大了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财富分配占优势的群体是:第一种私营企业主。他们是剩余价值(社会财富积累)瓜分最强势的群体。第二种身份姓公的群体,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下工作的企业、商业等部门的人员,共同的特点是不拥有姓公资产的具体所有权,虽然主要收入是工资性收入,但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如垄断大企业(如石化、电信等),和其他行业相比,享受了高工资、高福利等待遇。第三种城市周边拥有土地、房屋的农民、居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一旦被征用就会得到大笔补偿费。弱势群体则是一般产业工人、土地很少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等。
三、解决分配不公是提高公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平正义、有自我发展空间是每个公民活得有尊严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也是公民幸福感的标志之一。既然存在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尽快加以解决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认为首先是要从分配体制、机制上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一是大胆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对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由劳动者创造积累的资产进行量化,比如用股份制的办法来明确个人对公有积累资产的所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二是在完善税费方面下功夫,加大税务制度的改革力度。调高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比例,同时对平均收入水平及以下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实行减免税和适当补贴,进一步缩减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分配调节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事业保险与退休保险制度,使其成为风险集中和转移支付的实体。三是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搞好“二次分配”。国家的投资应尽可能地投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和与农业有关的项目上,以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找到适当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防止其“边缘化”。“二次分配”要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切实解决特困人员的生存问题。对城市中吃低保而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政府也要强化就业培训并促使再就业,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好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容易的多了。(赵建新)
侧记之三:
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
——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心得体会
一、领会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阅读原著和聆听讲座。俗话说,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很多,内容丰富,而我们的精力又有限。因此,我们应选择性地学,做好三个结合:把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把读原著与老师讲解结合起来、把学的理论与自身实践结合起来。
(二)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总结提炼就是对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进行适当梳理,把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比如,马克思关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价值规律的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对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辟论断。应用过程把握三点:一是不钻“牛角尖”。对马列著作一时还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回避”。因为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领会不透;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其局限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二是关键学思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相当严密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其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可资本家为什么还抢着买他的《资本
论》,他们就是想从中取经,取经就是取方法。三是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继承、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和归宿是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目标方向完全正确。
二、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把握区分不同主义的本质特征。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其性质而言是有明显本质区别的。封建主义它是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皇权至上,官贵民贱,专制集权;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追求推崇的是以资本为本位,为核心价值,以追求资本增殖或剩余价值为依归的社会形态的信仰。而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楚这一点。
(二)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没有资本主义过程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排除某种情况下个别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同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应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要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等。列宁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的论述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马克思当时条件下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学习它不能从本本出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伟人邓小平一定程度上正是借鉴和应用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5年,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对非洲领导人的谈话时说:“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我建议你们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只要经济搞上去,人民生活改善了,满意了,叫什么主义都可以”。邓小平同志的这番话,可谓高屋建瓴。给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林木种苗经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举两个最实用的例子。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握好生产、流通及分配的各个领域。否则,企业的生存就会出问题。二是必须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马克思说,价值规律是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通过竞争、供求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调节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两极分化。2009年,全国桉树苗木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价格严重下滑,许多桉树苗圃倒闭,损失惨重。今年一些地方的蔬菜也不例外,一望无际的优质蔬菜无人问津,菜农叫苦连天。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受到了它的惩罚。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只有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对市场要有充分认识、科学判断和预测。政府、企业协会应加强科学引导,坚决避免市场炒作和盲目跟风。
第三篇:论监狱的几个基本问题犯人、警察与人本
论监狱的几个基本问题 ————犯人、警察与人本 高 文 内容提要:毫无疑问,人文关怀应当是监狱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从监狱如何对 待罪犯观念的探讨入手,鲜明地提出了 “对待罪犯的理念决定着不同的监狱类型” 的观点;对监狱警察的定位,则既着眼罪犯权利保障,又充分考虑对警察的切实 关怀;监狱的标准化的论述同样以对犯罪人的关怀为根基。监狱警察、犯人及监 狱的标准化,诸基本要素无不充满人文关怀的观念,也许这正是监狱存在和发展 的“哲学”基础。关键词:监狱 罪犯 警察
建立公正有效的司法环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按照我们国家的体 制,司法部及其所属各部门应当为之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里,监狱扮演的 角色尤其重要。事实上,我国监狱的改革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进程发展到今日,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这中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完善的地方,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没有解决好监狱本身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如何对待罪犯 监狱改革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如何对待罪犯。因为如何对待罪犯是 决定监狱一切工作的核心,对待罪犯的理念不同决定着构建监狱的先进类型不 同,就如同如何看待犯罪决定国家的刑事政策一样。虽说近些年来,无论是理论 界,还是监狱实际部门,都在探讨罪犯的权利保护问题,但是,如何对待罪犯和 罪犯的权利保护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不过,在更多的时候,人们却将二者 混淆了,以为对罪犯权利保护了,就表明了对待罪犯的问题解决了,其实,这是 将本末倒置了。
(一)关于监狱思想 监狱到底何时产生?很难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是画地为牢,还是 洪桐县衙的监牢,设计的第一理念就是囚。把人给囚住,这当然还不够,还有报 应,结果就是一个惩字。有了这样的对待罪犯理念,罪犯的苦辱就可想而知了。《资治通鉴》上记载,连汉朝大将周勃蒙冤入狱时都惨遭狱吏羞辱。成语“请君 入瓮”的始作俑者周兴、来俊臣为囚犯设计各种酷刑,任意滥杀囚犯。还有明朝
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更是经常冤杀无辜。以至于到了清朝末年,我国的监狱成 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竞相攻讦的一个主要目标。尽管这以后,监狱在沈家本等人 的倡导下进行改良,从我们现在收集的资料来看,清末也好,民国也好,各种各 样的监狱法规相当完备,而且也出现了一些像提篮桥监狱这样建筑别致的模范监 狱,可以说,在许多方面,几乎是将西方的那一套建筑监狱的模式完整地借鉴了 过来。但到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的监狱与整个国家一样,与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相 比,落后依然是全方位的。为什么?根子就在于对待罪犯的理念没有多大的进步,只是建立了一个现代监狱的空壳而已。新中国监狱是在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解放全 人类最后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在建立之初与西方的 那些制度是根本对立的。迫于当时国内国际恶劣形势的压力,新中国需要的是安 全稳定。所以,尽管一直高举改造的大旗,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按照 敌我矛盾对待罪犯的,这在当时的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在已 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平等、公正、自由正在成为构建我们社会的价值理 念时,而在我们的监狱系统,依然习惯用阶级斗争的眼光看待监狱里发生的大小 事件的观点却还大有市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监狱的一种悲哀。1994 年 12 月,监狱法颁布实施了,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国监狱工作进 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监狱法制定的很不完善,i[1] 归咎起来,有一个很深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倾向是重 器物轻精神,反映到监狱立法及监狱实践上,就是着重于从技术层面上加以改进 和完善,比如说监狱硬件方面的建设,各种管理手段的运用等等,有关监狱的思 想观念的变革却没有跟上。
(二)监狱的角色与职能 从监狱的实际状况而言,监狱法第 2 条规定:“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 关。这里姑且不论这条规定是否妥当,” 单就这条规定的本身而言,它告诉人们: 监狱是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对国家制定的法予以适用的地方。我们首先应当搞清 楚,在未来的社会进程中,我们的监狱应当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监狱法是这 样规定的:监狱的任务就是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这一任务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就变成了一个目的,即确保监狱长治久安。我认为,切不可以将惩罚罪犯作为监狱的一项重要职能。谁都知道,刑罚本身就是一种宣
告的惩罚,执行刑罚事实上就是已经将这种惩罚付之实施,对于罪犯本人而言,失去了人身自由就已经意味着失去了包括人格名誉以及其他诸如就业娱乐等等 一系列物质和精神上的收益,损失是巨大的,给罪犯和其亲属造成的痛苦是长远 的,尤其在我们这个有着重刑主义传统的国度里,这种刑罚惩罚的程度就更大一 些。更何况,除了执行刑罚,法律似乎并没有赋予监狱其他惩罚罪犯的权力。但 是,监狱法将惩罚作为监狱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为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大量的 惩罚罪犯的措施出台开了方便之门。比如在行刑方式上刻
刻意地追求严厉地管束和 控制,以增大监狱的威慑力和惩罚力。如果缺乏平等,单以拥有公权者为标准,以为拥有了权力就拥有了公众的意志,就很难说会出现什么后果。苏格拉底就是 被自诩为城邦民主制度的公众宣判的死刑,还有丹东、罗伯斯庇尔,不也是被大 多数人举手送上的断头台吗?在“文革”中,类似的事件就更举不胜举。因此,千万不能乱施什么国家意志。惩罚的理念是很可怕的,它造成的结果就是对抗,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社会。生物力学在解释人体骨骼发育的时候,认为受到外界 压力越大,人体产生的反抗就越强。生物界的这一自然法则,可能同样适用于我 们的社会。作为监狱的改革,切不可以设立重度戒备监狱,除非你将罪犯关押到 死,否则,他们仇视社会的程度可能会远远大于一般的罪犯,一旦回归社会重新 犯罪,制造的危害将会是十分严重的。至于说改造罪犯的提法,就更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用我们目前教科书上 比较通行的解释,改造罪犯就是改造罪犯成为新人,或者曰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 的公民。这里就比较模糊了,无论是新人也好,还是守法的公民也好,都要求罪 犯实现一个转变,这个转变是指的思想还是行为?换言之,改造罪犯是指改造罪 犯的思想,还是改造罪犯的行为?我们知道刑罚处罚是根据罪犯的犯罪行为而确 定的,而不是根据罪犯的思想,因为思想是不能够惩罚的。现在也有观点说思想 是不能够改造的,我这里并不想就思想能不能改造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我想说的 是,如果是指改造罪犯的思想,那么,我们所需要改造罪犯的思想指的是什么? 是他的犯罪思想,还是他的落后思想?如果是后者,我以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 具有先进思想的人往往只能是社会的少数优秀分子,苛求将罪犯的思想境界普遍 提高到超过普通公民的认知程度是不现实的。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 假如法院将所有判决的罪犯都释放回去了,而不是关进了监狱,是不是所有的罪
犯都还会犯罪?我想真正会再次犯罪的也是少数,这一点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也 得到了印证。即便是在犯了罪的罪犯中间,在受到了刑罚处罚以后依然不悔改其 犯罪思想的人也是极少数。我们不应该将用于极少部分罪犯身上的改造犯罪思想 的措施用于所有的罪犯,那样对于绝大多数罪犯是不公平的。如果是改造罪犯的 行为,那么除了他们践踏法律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 为和社会上的普通公民应该别无二致,我们从事监狱实践工作的警察都可以感受 得到这样一个事实:真正经常性违反
监规纪律的人也是很少的。这种现象与监规 纪律制定的是严还是松无关,因为,无论你监规纪律制定的有多严,其严厉程度 都不可能超过刑罚,否则,就是违法。实际上,就绝大多数罪犯而言,除了法院为他贴上罪犯的标签这一点外,他 的日常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应当说和普通公民没有多大的差别,否则的话,监狱 秩序不可能那样稳定。这里,我绝没有否定我们监狱警察的作用。几年前,有一 部火暴荧屏的电视剧叫《黑洞》,剧中刑警队长的原型在现实生活中被诬告入了 狱,关押了几年,待他平反出狱,《黑洞》的作者看到他的时候,惊诧地发现原 本精明强干的刑警队长,坐了几年的监狱,竟然一言一行俨然是一个罪犯的样子,这不能不令我们监狱工作者反省:一个并不是罪犯的人经过我们监狱的改造,变 成了罪犯的样子,那么,对于那些本身就是罪犯的人,结果会怎么样呢?所以说,对于罪犯的行为,更多意义上应该是一种管理,而非改造,否则的话,不仅仅是 对绝大多数罪犯的不公平,而且极有可能对罪犯的心理造成伤害,使其难以适应 社会。需要声明的一点,我绝无丝毫贬低改造的意义,改造这杆大旗是我们监狱的 魂,什么时候也不能丢。但既然是大旗是魂,就应该把它摆到它应有的位子上,它所针对的应该是罪犯群体,而不应该面对着罪犯个体,不然的话,就是将它与 管理等同起来了,与具体的管理措施等同起来,其结果就是使改造庸俗化了。
(三)平等地对待罪犯 我们现在常说,罪犯在监狱中是弱势群体,为什么在社会上横行霸道的人,一旦犯了罪进了监狱就成了弱势群体呢?这主要是历史传统和观念这两方面因 素造成的。自从有了监狱以来,罪犯被视为是社会的渣子,是丧失了独立人格的 社会弃儿。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罪犯就是阶级敌人,罪犯和人民属于敌我矛盾,
原先狱情被叫作敌情,
ERROR: undefined OFFENDING COMMAND: di STACK: 256 19 0.140625-1.0 0-mark7094
第四篇:基本问题精选
1、学校周边环境如何?
答:学校的成都校区位于成都高新西区,成都母亲河府南河源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距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18公里,紧邻地铁2号线、羊西线(蜀西路)、西华大道(沙西线)枢纽、老成灌路、金丰高架快速路、成都至都江堰轻轨等交通干线。这里高等院校林立,周围有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等20余所高校;有远近闻名的清真美食、散落于民间的大千墨宝;还有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云集的成都现代工业港。
学校的眉山校区,地处“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眉山市。校园与眉山市区一桥相连,交通便利,有四条快速公路及高铁与成都市中心相连。这里处在“成都-三苏祠-乐山大佛-峨眉山”国际旅游线上,是旅游的好去处,也是最宜于读书、生活、成才、就业的好地方。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北接省会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自贡,西接雅安,是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段重点地区及“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市城区距成都70余公里,距峨眉山80余公里,距乐山大佛60余公里;北临成都双流机场40余公里,南距乐山大件运输码头70余公里。著名景点有: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滩,彭祖山等。
2、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如何?
答:学校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校内设有综合实验大楼,艺术大楼、教学楼群、行政楼、实训楼、多个食堂、学生公寓楼群(公寓每间住宿6人,内有衣柜、电脑学习桌、宽带网络接口、阳台、独立卫生间、电风扇、热水系统、饮用水直供系统等);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演播厅、图书馆、标准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学校还设有超市、生活服务小区、洗衣房、医务室、邮局代办点、自动提款机等生活服务设施。这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3、学校各专业学费的收费标准如何?
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新生报到入学时须缴清学费和住宿费,方能注册。学校学费收费标准为:理工类本专科(含外语、广告类)每生12000元/年、文
史类本专科每生11000元/年、艺术类本专科每生15000元/年。未经学校批准而不缴纳学费的新生不予注册。
4、纸质档案是由学生自己带来,还是学校去提取?答:学生档案问题,按照学生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执行。有两种提取方式:一是由学生自己凭入学通知书到当地招办提取,然后带到学校;二是由当地招办统一邮寄到学校。
5、学生毕业时是否可以报考研究生?
答:当然可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报考任何高校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校鼓励支持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报考硕士研究生。学校图书馆设置了专门的考研自习室,为这部分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每届毕业生中,都有许多同学考上了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部分同学赴英、韩、日、泰等国攻读硕士研究生。
6、请问专科层次学生进校后有无“专升本”?
答:有“专升本”。三种渠道:(1)专科毕业生在毕业的当年,按规定程序和条件,可升到我校相关的本科专业继续学习;(2)我校继续教育中心举办有自考本科专业,专科层次的学生在校期间可套读自考本科相关专业;(3)参加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出国深造,取得本科及硕士文凭。
7、请问学生进校后可以转专业吗?
答:按照我校2014年招生章程的规定,新生报到入学后,在同层次同科类的前提下,提供一次调换专业的机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根据教育部对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的规定,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8、如何填报贵校志愿?填报了志愿录取希望有多大? 答: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志愿填报步骤,在相应批次填报我校即可,其中院校代码、招生专业代码及招生计划数以各省级招办公布为准。根据我校往年录取情况,建议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我校,同时选择专业服从调配,这样填报志愿录取希望会更大。学生进校后还可根据自身需求申请调整专业。
9、听说学校新建了眉山校区,请问今年的新生都是
到眉山新校区就读吗?
答: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学校在“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眉山市岷东新区征地1000亩,新建了眉山新校区,将于2014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根据学校的安排,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四个学院的本、专科新生将在眉山新校区就读,其余五个学院的新生仍然在成都校区就读。2014年具体到眉山新校区就读的本科专业有13个:工程造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广告学、学前教育、英语、日语,专科专业有10个:工程造价、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
10、请问学校今年招生新增加了哪些专业? 答: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校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大了专业设置和建设工作的力度,经四川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批准,2014年我校新增专业7个,其中本科专业3个:人力资源管理、学前教育、数字媒体技术,专科专业4个:会计、财务管理、应用英语、工程造价。这些新批准设置的专业将于2014年开始招生。
11、学生毕业后如何就业?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如何?
答:学校设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该中心从新生进校开始至毕业,专门针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推荐、服务工作,每个学生均建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能力档案。学校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多种类型双选会,建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双向选择,与本校有人才培养协议的众多知名企业将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学校十三年办学硕果累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企业评价满意率达99%。中央电视台CCTV-
4、《中国教育报》、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及校地企合作创新的模式进行
了报道。2013年,我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12、学校是否招收文艺、体育特长学生?
答:我校十分重视招收这类学生。对文艺、体育有特长考生,凡投档中的这类考生,可按照我校录取规则优先录取。
13、学校位置在哪里?
答:学校拥有“天府之国”成都、“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眉山两个校区,人杰地灵、环境优美,生活、交通便捷。其中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郫县团结镇学院街65号,邮政编码:611745;眉山校区位于眉山市眉州大道岷东段1号,邮政编码:620036。
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什么?
答: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统一招生、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的应用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独立学院。
第五篇:鉴定人出庭作证
鉴定人出庭作证
我国现行法律虽然对于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有明确规定,但在目前的审判实践中,鉴定人出庭难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制约了法庭庭审功能的发挥和诉讼任务的实现,鉴定人出庭作证。而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都较为完善,这在立法和实践中均有体现。应该借鉴国外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并结合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在深入分鉴定人不出庭原因的前提下完善我国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一、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出庭作证难的原因
在现代诉讼制度,尤其是诉讼双方当事人向法庭举证的诉讼情景中,鉴定人出庭作证才能具备基本的诉讼条件。因为只有鉴定人到庭,才能实现当事人对鉴定人的询问和反询问权,才能有效地对鉴定证据进行质证,并防止因角色限制以及在诉讼对抗中取胜愿望的驱动,造成鉴定证据客观性的失真。但根据我国各地提供的资料估计,鉴定人的出庭率不会高过目前刑事案件中证人的出庭率5%。作为鉴定主体,出庭都是其应尽的义务,鉴定人不出庭将会导致鉴定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等一系列后果。我国目前鉴定人不出庭,法庭仅仅通过宣读书面鉴定结论,对这一极为重要的证据进行法庭调查,不仅使鉴定证据的客观性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对庭审的公正性,包括程序的公正性和实体的公正产生重大影响。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法上的缺陷是鉴定人出庭难的主要原因。我国没有制定关于鉴定人应当出庭的法律法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义务不清。我国目前一方面作出鉴定人应当出庭的规定,另一方面又规定鉴定人经法院传唤或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理”,法院可以开庭审理,宣读未到庭的鉴定人的鉴定结论,直接对鉴定结论的效力进行书面审查,这无疑为鉴定人不出庭大开方便之门。对未到庭的鉴定人的鉴定结论不加限制性条件地使用,这是实行现代诉讼制度的各国所没有的。不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国家普遍对应当出庭而不出庭的鉴定人所作的鉴定报告的证据能力持怀疑态度。鉴定人不出庭的后果规定不明确。我国法律虽然规定鉴定人应当出庭,但却无不出庭的具体责任规定,鉴定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不致受到法律的处罚,因此,鉴定人缺乏出庭作证的法定义务感,使得鉴定人出庭作证难以落实。而应当出庭而不出庭的鉴定人会受到一定的处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是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做法。
(二)能力上的不足是鉴定人出庭难的另一重要原因。对法院和当事人而言,存在支付能力的不足的问题,使鉴定人的一些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就法院而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财政并不宽裕,很多地方一般的办公、办案经费都不能充分保障,如果要求鉴定人出庭,尤其是地域较远的鉴定人,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在民事案件中,对当事人而言,不论是胜诉还是败诉,都会可能因要求鉴定人出庭而增加额外支出。鉴定人出庭,除宣读书面的鉴定报告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接受对立和冲突的当事人交叉询问,特别不利一方当事人的反询问,这需要具有能够接受质询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因为鉴定人出庭作证,不仅是要求对专业知识心知肚明,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常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让法官的当事人心悦诚服。对鉴定人而言,目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出庭作证经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不足,使其难以胜任出庭作证的活动。
二、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几点建议
(一)规定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同时对鉴定人出庭例外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现行法律在强调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义务的同时,并没有明确鉴定人不出庭的条件,也没有就违反该项义务的法律责任和后果作出明确规定。这就为鉴定人逃避出庭义务提供了方便。为兼顾实际需要和可能的诉讼公正,应明确规定: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质询,未能质询的鉴定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但为了降低诉讼成本,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在司法公正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应该规定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况,即经鉴定证据出示,双方当事人对其无异议的,或虽然有异议,但经鉴定人作出合理解释后,被双方当事人认同的,鉴定人不需要出庭;在法庭宣读鉴定报告后,双方当事人对鉴定证据无异议的,鉴定人不需要出庭;因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的,鉴定人不需出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的,鉴定人不需出庭;经合议庭认可的其他特殊原因,鉴定人不需出庭,在适用过程中,应对“特殊原因”加以谨慎对待,不宜作出过于宽泛的裁量,鉴定材料《鉴定人出庭作证》。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鉴定人强制出庭制度的规定,明确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对于鉴定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或拒绝出庭的,可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并责令其到庭质证;经训诫后仍不到庭或仍不质证者,法庭可以采取传唤、拘传等措施,强制其出庭作证;对仍不质证的鉴定人或被拘传到庭的鉴定人仍拒不质证者,应视具体情节追究其行政责任,并建议取消其司法鉴定人资格或从司法鉴定人名册中删除;鉴定人作虚假咨询,或因严重过失或故意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了实际的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对于经过法庭多次传唤仍不出庭参与质证的鉴定人,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健全与完善鉴定人出庭的权利保障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健全与完善鉴定人出庭的经济补贴制度。在规定鉴定人出庭义务的同时,应赋予鉴定人相应的权利,权利与义务应是对等的,并有保障权利得以落实的相应制度。鉴定人对于因出庭而支付的费用以及因作证而影响的正常收入有权要求司法机关给予或通过司法机关要求当事人给予适当补偿。我国法律对有关鉴定人因出庭作证而受到的经济损失如何补偿问题,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5条有相应规定外,尚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为了鼓励鉴定人出庭作证,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建立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
在民事诉讼案件中,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补偿费用,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5条的规定,鉴定人同普通证人一样,由提供鉴定人或申请鉴定人出庭质证的一方先行支付,最终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请鉴定人出庭质证的,有关费用先由法院支付,最终由败诉一方承担。
在刑事诉讼中,鉴定人的出庭补偿费用应由国家支付。国家应当设立刑事诉讼案件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基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由法院统一负责管理,用于对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补偿。在刑事自诉案件中,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可参照民事诉讼案件及行政诉讼案件中鉴定人出庭质证费用的规定处理。
2、完善鉴定人出庭的司法保护制度。对鉴定人出庭作证而言,司法保护措施可以认为是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基本条件。鉴定人不出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我国缺乏有效的司法保护措施,面对威胁、侮辱、恐吓鉴定人的行为,难以为鉴定人提供有效的保障,使他们出庭的心理障碍难以消除。有鉴于此,许多国家或通过专门的立法规定鉴定人权益保护制度,或在诉讼法典中设专章规定,并把对鉴定人的保护视为诉讼法制度健全与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在立法上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对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法律保护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追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保护鉴定人及近-亲属方面的渎职行为,以强化其保护鉴定人的司法意识。
在制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司法保护制度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工作:(1)在保护对象上,不仅要保护鉴定人本人,还要保护鉴定人的近-亲属。(2)在保护范围上,不仅要保护鉴定人的身体及其财产权不受侵犯,而且还要保护鉴定人的名誉权、荣誉权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应明确实施保护的司法机关,在侦查阶段由侦查机关负责保护;在起诉阶段由检察机关负责保护;在审判阶段由法院负责保护;终审后,若需继续保护,由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所在的辖区的公安机关负责保护。
(三)建立和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程序规则设置,重视鉴定人出庭能力培训。我国法律法规对鉴定人出庭作证设置的程序规则比较缺乏而且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则设置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鉴定人应作好出庭作证的预备工作;鉴定人必须准时到庭,遵守法庭纪律,如实回答各方的质询;核实鉴定人与当事人及案件之间是否存在厉害关系;鉴定人应当履行宣誓义务;质证应遵循发问的先后次序和讲究发问的方式,发问的先后顺序应当遵循交叉询问规则。
我国在鉴定人培训问题,历来偏重于鉴定人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鉴定人出庭能力的培训。然而,鉴定人除撰写书面报告外,还需要出庭对鉴定方法、鉴定过程等进行说明,并接受双方当事人及他们的专家顾问的质询。鉴定人出庭除需充分作好与鉴定工作直接相关的准备而外,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应具有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辩论能力等,只有同时具备这些能力和了解相关的知识才能胜任出庭的义务。因此,我国今后在对鉴定人进行培训时,注重鉴定人专业知识培养提高的同时,要强化鉴定人出庭能力的培训,对鉴定人出庭能力的培训方式可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经常进行实战演练。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鉴定人出庭作证是直接言辞规则的体现,是裁判活动的必备程序。而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率很低,这严重损害了司法鉴定的权威,给司法公正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削弱了鉴定人出庭制度在诉讼中的作用。完善我国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已成为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