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反思之一
教师反思之一
授课教师:
在分式的乘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法法则与分数的乘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学生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法法则。由于师生不太熟悉,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研修小组:
整个教学,她是分两块分别进行。在分式的乘法中,举了两个例题,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找出公因式约分化简;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先分解因式,然后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再找出公因式约分化简。
在例题的探究中,学生自己探究,寻求解决途径;特别要求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把分式积中的分子与分母分别写成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形式。这样就避勉了分子是“1”时出错的问题。
不足和改进:
在结果的化简上存在问题,化简意识不够,应该在复习分数的乘法时复习分数的约分,通过对分数的约分类比分式的约分,加强化简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错误的处理方法欠科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在本次教学探索中,课前预习太不充分,使课上的内容好像很多,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课上的很多内容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独立预习完成,来节省课上的时间,使课堂较为宽裕。
在引入新课时,类比源中没有出现能约分的分数乘法的例子,导致新授课中学生在计算中没有采用先约分后计算的步骤,使得计算过程混乱。授课完后,小组准备在二次备课、授课中添加能约分的分数乘法的例子。把预习任务再细化。
第二篇:教师反思
教 师 课 堂 反 思(英语)
教师:张兆燕
我们把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主张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和亲自实践;二是:“10+35”,即老师只能讲10分钟,其余时间充分留给学生;三是分组合作:以小组合作方式组织教学,分别以自学、交流提高、展示评价为小组主要任务,所用时间或长或短,前后环环相扣。
要真正领悟杜郎口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改进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应该结合我们职教特色、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学科特色、结合学生实际,我在原来尝试的“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我回想起开学第一周,我针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让我倍感无奈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反思:50%以上的学生不习惯于全英教学,反映出基本听不懂老师上课在讲什么,20%的学生根本听不懂,只有近20%的学生比较适应我的教学方法。而且近6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根本不感兴趣,认为上英语课就是多余的。针对这种现状,我尽量给自己一个乐观的答案:毕竟还有20%的学生在积极主动地跟着老师学习,而且这些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和主动的学习态度,还具有灵活的思维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这就给我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线生机:我要充分发挥这20%学生的优势,以好带差来影响其他的学生,改变目前的课堂现状。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小组竞争、小组评价的机制,将“英语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在活动课上,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准备,以及活动的总结。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发挥主体性,真正成为活动课的主人。渐渐地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说英语,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的实效性一点点地凸显出来。教 师 课 堂 反 思(地理)
教师:邓兰
将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运用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和岗位的需要。同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人人参与其中体现在“我学,故我示,我学,故我说!”,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达到了教学的实效性。
“杜郎口模式”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领地转让”恰恰相反,而是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的课堂看似教师轻松了,其实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一节课前,应当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以及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随便给一个话题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要认真分析每次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形式,活动参与的对象,以及活动后的评价方式,活动中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点拨和开悟的作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及时总结成绩并将之时进行提升,由此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很荣幸自己能够作为一线教师站在教学的最前沿,能够亲身感受学生的苦与乐,能够尽其所能帮助学生进步。教无止境,教学就应该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在我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学习,反思、尝试和提高,使我的教学不断成熟和完善。
教 师 课 堂 反 思(英语)
教师:李文惠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利用“画”、“唱”、“演”、“玩”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画”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能提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且可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也十分好。具体方法是:(1)首先教师举着自己的画边问边答,倒如:要教学“小汽车”这个单词,教师就可以指着画提问“What’s this”?“It’s car.”反复指着画多说几遍“car”,这时学生一看就会明白,然后教师又可要学生们拿出自己先画好的“小汽车”卡片来进行两人间的问答练习。(2)边画边操练。就是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画一步步地进行口头操练。
二、“唱”的运用。英语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如:知道有学生过生日时,教师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给他(她)唱生日歌,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再如:“The Spelling Song”这首歌,教师可叫学生改唱自己同学的名字;当学生们唱“The Number Song”这首歌,教师还可告诉学生配上动作,师生边唱边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0-10这几个数字的读音。
三、“演”。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和课文,增强运用学过词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有效活动。
培养和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每次表演的内容是根据所学课文的句型灵活自由地表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 师 课 堂 反 思(物理)
教师:王金龙
杜郎口中学成功地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成长环境。他们的很多做法,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学习有关杜朗口模式的资料、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改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我逐渐对自主高效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怎样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想,照搬套用恐怕不行,应先静下来思考。课桌的组合方式、课堂教学模式、增加黑板的数量、放手给学生都可以进行尝试,但关键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提高。大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做。这是一种气魄和胆量,更是一种高水平的体现。学生的精彩的背后永远离不开老师的精彩。正如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所说:“给我一片蓝天,我一定能展翅遨翔”,“我参与,我成功,我自信”。
我想,既然是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提高我校的成绩,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是要彻底地改变过去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主动地学的做法,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是教改实践告诉我们,教改要有条件,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勇敢的开拓精神。
我们要利用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每一个人的能量,利用每一个人的权利,在每一节课堂上,用心去发现,用心反思,用心去行动,探索我校教育的未来。
教 师 课 堂 反 思(语文)
教师:谢凤开
学校进行了1个月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惑太多了,面对存在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靠自己的实践智慧来解决是根本出路。我们潜心改革,尽管我们很努力,但金无足赤,课无完课。尤其是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新课程理念的摸索时期,有许多不足和漏洞,因为我们仅仅是开始。
如何才能使自己课不断完善呢?我觉得反思在形成教育智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去掉课堂上无意义的形式包装,节约时间,以提高课堂效率。
2、广泛阅读书籍,扩大积累,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认真备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3、加强对朗读知识的关注,切实提高自身朗读水平的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
4、潜心研究“如何使语文课堂的挖掘具有深度?”如何使语文课堂活动具有有效性。
5、拿到一篇课文,语文老师首先要把文本理清理透,要把文章读透读深,要增强辩词析句的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把学生深深地带入课本,以此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最后,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教师都应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放在首位,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要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是终生受用的。一个学生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地表达思想,表明这个孩子有强烈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在社会上,没有自信心,就难有真正的竞争力。同时力求使课堂教学不雕琢、不粉饰,使每个学生都能发自内心主动参与,真心投入。教 师 课 堂 反 思(数学)
教师:李金勇
首先学习他们的一种信念,这就是千方百计地把教学质量搞上去。杜郎口人不争论什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但他们坚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办学特色是学校的风景线。一切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一切为教学质量服务。正是这种信念促使他们狠抓教学质量,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我们学校有和杜郎口中学相似的局势,那就是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出路,才能生存,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我校师生中形成这样的生存意识—一切为教学质量而奋斗。
假期中根据学校要求,我认真学习杜朗口中学的有关材料,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杜朗口中学的课堂真地那么开放?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还是形式呢?这样的课堂老师在做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在观看了有关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片之后,不由地思绪绵绵,感慨万千,更不由地审视他们课堂教学同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随感与反思如下:
1、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参加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我认为,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第一、教师必须要分工明确,目标明确,指导到位。第二、学生要有深厚扎实地基础知识。因为学生要进行充分合作交流,需要充实的内容,扎实的知识,没有这一点是做不到的。第三、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他们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正是说明这一点。可见,老师深研教学相关资料的重要性;预习的重要性;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杜朗口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实际上都做到这一点。而我们课堂呢?有时正是缺少以上这些问题,所以,课堂活不起来,效率低下。
2、课堂是个“大舞台”。是学生的舞台,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这是看学生展示时,我的感悟,老师既是观众更像是“主持人”或“裁判员”。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人。所以学生愿学,乐学。而我们的课堂,教师自己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学生只是观众,偶尔当一次演员也是配角,根本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何谈学生的主动性?怎么体现学生是“主人”这一理念?
3、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杜朗口中学的课堂之所以“乱”而有序,这与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主动参与教学的习惯;积极展示自我的习惯;严格自我约束的习惯;相互激进的习惯等。例如课上积极回答问题时,一般不需要老师叫,而是,主动的争抢的回答问题;同时,别人回答时,其他人在积极准备抢答或是在思考答题(对还错),或是正在研讨问题。整个课堂没有一个“闲人”。而我们的学生正是缺乏这样好的习惯,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或根本不愿意回答问题,老师启而不发,双边活动尴尬。其后果,学生厌学,老师疲惫。
4、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课堂,相对学生来讲,老师的话语很“少”。因为,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只是在点拨、引导、指导、拓展、表扬、激励。但是,点拨中衔接了知识,引导中开发了学生智力,指导中学生认识真理,表扬激励中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更达到了师生的共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但是,老师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这需要老师精心的备课,钻研教材,深研学生。只有这样,课上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一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教 师 课 堂 反 思(政治)
教师:王静
课堂是个“大舞台”。是学生的舞台,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这是看学生展示时,我的感悟,老师既是观众更像是“主持人”或“裁判员”。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人。所以学生愿学,乐学。而我们的课堂,教师自己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学生只是观众,偶尔当一次演员也是配角,根本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何谈学生的主动性?怎么体现学生是“主人”这一理念?
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杜朗口中学的课堂之所以“乱”而有序,这与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主动参与教学的习惯;积极展示自我的习惯;严格自我约束的习惯;相互激进的习惯等。例如课上积极回答问题时,一般不需要老师叫,而是,主动的争抢的回答问题;同时,别人回答时,其他人在积极准备抢答或是在思考答题(对还错),或是正在研讨问题。整个课堂没有一个“闲人”。而我们的学生正是缺乏这样好的习惯,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或根本不愿意回答问题,老师启而不发,双边活动尴尬。其后果,学生厌学,老师疲惫。
教 师 课 堂 反 思(政治)
教师:王兴
我认为,杜朗口中学的教学特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二是:教师真正的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而学生动的前提是教师先动。只有教师先动才有真正学生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主动去学习、去研究教材教法,去研究学生学情,去研究试题,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让学生在蓝天下自由地展翅飞翔;健康成长。事实上,教师只要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探究教学,积极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嫁接、创新。无论在哪里,还是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初一的新课程改革,通过这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新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奠定了基础。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教 师 课 堂 反 思(历史)
教师:周秀琼
“我自信,我成长”——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自信。每个人的人格都受到尊重,得到健全发展,人人充满自信,是杜郎口中学的追求。回答问题不理想会遭到其他同学嘲笑,感到难为情,是抑制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心理机制。但是,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同学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等,每一名学生的人格都会受到尊重。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都是自主的、积极大,不会受到任何的压抑和束缚。在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不怕出错,就怕不作(为),每一个独立见解都会赢得教师和同学的尊重。说错了、做错了得到的是大家的集体帮助和鼓励,说对了做对了得到的是大家的肯定和更高期望。
笔者在听课观摩时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大胆地、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有时一个同学否定了另一个同学的正确答案,也不会招来非议和嘲笑。在一堂数学展示课上,一名口吃的学生结结巴巴地讲解自己与众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时,本人毫无羞怯,其他同学也听得认真,没有任何不耐烦的情绪。反观在许多学校的教室里,有口吃的学生总是担心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教师也往往善解人意,照顾迁就,一般不让这样的同学回答问题。这看似是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实际上则是对这样的学生的不尊重和不平等。在杜郎口中学的校园里,肢体有明显残疾的同学与其他同学一样快乐相处,毫无身残带来的郁闷和自卑。不善于与陌生人说话和交往是农家孩子的通病,但是在杜朗口中学,每一名学生都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充满自信。当校外客人到课堂听课时,他们旁若无人,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学习上;一旦下了课,学生就非常大方地与来宾交流,有的采访市长,有的用英语向专家请教。学生所表现出的自信不仅有利于减轻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而且还有利于他们持续的发展。
教 师 课 堂 反 思(数学)
教师: 罗文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数学的习惯都较差,这势必大大影响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效果,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对如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用心探索。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通过一些方面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及激发和保持学习动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优化课堂教学当成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景,指导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有人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教 师 课 堂 反 思(语文)
教师:马德芝
反思我个人的课堂教学,虽然也试着把新课改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是仍摆脱不了教师讲为主导,对学生不放心,学生被动地听,使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还是被动的接受者,无论你设计的课有多精彩,有多新颖,学生还是在你的引导下步入你所设的陷阱之中,你所设计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为主体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杜郎口中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样板。学校组织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的目的,就在于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教改之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勃勃生机。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全体老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努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转变为现实。
1、把“课堂”这个大舞台还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2、精彩、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全“动”起来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具体落到实处且行之有效
4、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激励学生,课堂效益稳步提高
我想,既然是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提高我校的成绩,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是要彻底地改变过去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主动地学的做法。
二、是教改实践告诉我们,教改要有条件,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勇敢的开拓精神。
第三篇:教师反思
总结点。
1,“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2,“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3,“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4,“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作为老师本着对学生好的方式,不强求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生活中得到知识。
第四篇:教师需要反思
教师需要反思
我从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要给学生付出更多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和宽容,自己的言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要全体学生。我相信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如,2008年3月,我爱人犯了重病在区医院治疗,用了十三万多元。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们知道后,纷纷以电话、短信、来人看望等形式慰问。同时,全校师生还为我爱人捐款将近上万元。特别是已毕业的学生,他们有的在读高中,有的在上大学,有的出来工作已十多年,他们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发组织捐款送到我家中。这一幕幕,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让我得到巨大的安慰。因为他们懂得了做人——尊师!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30当中,本人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 ”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理”的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进修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第五篇:教师师德反思
教师师德反思
邱艳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是的,作为教师,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深深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在我看来,师德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也不是什么丰功伟绩,最主要的还是饱含教育的激情,用最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用最炽热的心爱学生,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真正完成教育育人的任务。
结合新时期赋予师德的新内涵,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作反思。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只面向少数的尖子生,忽视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今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教好少数尖子学生,而且要教好全体学生;不但要教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不但要对学生当前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而良好的师德是激励教师学政治、钻业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
其次,加强师德建设是更好地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良好的师德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榜样导向作用,特别对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作用更大,影响更长远。他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所以,教师的为人师表显得更为重要。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道德是一面旗子,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教师的高尚品质如春
风细雨,潜移默化地培育着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努力完善自己,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三、新时期搞好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好的。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学生,忠于职守,勤勤恳恳,辛勤耕耘,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而呕心沥血。但是,不可避讳,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严重地偏离了师德的原则和规范,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将会给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在部分教师身上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师德问题:
(一)“人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
前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经商”“下海”热,一些意志薄弱又有门路的教师纷纷效法,“跳槽”下海了,这是教师队伍的显性流失。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隐性流失”。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教师“人在曹营心在汉”,他们捧的是教师的铁饭碗,打的是个人的小算盘;八小时内养精蓄锐,八小时外满头大汗。例如有这样一位教师,上课心不在焉,把主要精力用于为老婆采购材料,推销产品,拉接客户,社会影响极坏。又有这样一位外语高级教师,一星期四个晚上在外兼课,搞得精疲力尽,而对所任学科却不备课,不批作业,不辅导,甚至连考试卷也不批改,只把标准答案往墙上一贴,还美其名曰,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
(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
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有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文件,教育教学理论,有意识地获取教改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有的教师,自从跨进了教师队伍以后就好比进了保险箱,不思学习,不求进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例如有的教师除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从来不关注教育方面的报纸和杂志,几年来,没有买过一本教育方面的书籍,也不看有关少年儿童的电视片,知识贫乏,观念陈旧,教法呆板;站在三尺讲台上,凭“教参”念经,缺乏进取心,缺乏成就感,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三)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缺乏爱心。
学生是教师的工作、服务对象,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师偏爱尖子生,冷漠中下生,歧视后进生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有的教师认为后进生影响了班级的名次,丢了教师的面子,不是从正面加以教育和耐心辅导,而是对他们放任自流,冷漠忽视,有的甚至采用讽刺挖苦,心理施暴和体罚、变相体罚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诚然,后进生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转变后进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精力,但这些学生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更需要阳光和雨露。那种“太阳穴一戳或后脑勺一拍,——呆爹呆娘生,还读什么书”,以及罚晒太阳,站墙
角等行为,都是与师德相悖的。
(四)经不起金钱诱惑——物欲熏心。
有的教师由于受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换等不正之风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以教谋私,以校谋私。例如有的教师拜倒在“孔方兄”脚下,利用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挖空心思赚学生的钱。有的甚至故意把课内的教学任务,留到课外,来吸引学生参加家教;更有甚者,任意泄露考试的内容,以博取家长、学生的欢心;还有个别教师利用学校的课间餐和午餐,以次充好赚昧心钱。
四、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矢志不渝。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一个不忠于教育事业的老师,是不会安心教育工作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所以,抓师德建设,首先要抓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志向,特别对青年教师来讲显得更为重要。
(二)热爱每个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更是教好学生的前提。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学生也一定会热爱教师、信赖教师,把教师的教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喜欢听话的、聪明的、漂亮的学生是容易的。但要热爱淘气的、不够聪明的、有这样或那样过错行为的学生却不是很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三)教好功课,一丝不苟。
学校完成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认真教好功课,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好功课的内涵更丰富。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科课程,而且要教好活动课程,不但能认真上好必修课,而且要积极上好选修课,这是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需要。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不但要做到“五认真”,而且要根据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渊博的知识和现代教学技术,并积极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圆满完成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作出表率,它是约束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也是影响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甚至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对中小学生影响更大。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做到用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五)团结协作,共育新人。
团结协作、共育新人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其他人员相互关系的师德要求,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辩证
统一;从教师的劳动方式来讲,是个体式的心智劳动。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只有靠教师集体的共同劳动才能完成。同时,教师的个体劳动也需要在教师集体的支持和配合下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新时期的教师既要有竞争意识,更需要有团结协作、共育新人的精神。
(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师德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教书型”教师与现代的“教科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面对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那种墨守陈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旧思想、旧方法已不适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也难以培养出思维敏捷的创造型人才。为了培养具有锐意进取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们要努力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只要我们能够把德育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坚持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必定能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反映出师德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