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情况的汇报
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在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工作中,把工作重心放在全局性大事、要事的研究和谋划上,放在重大决策、重点部署的推进落实上,放在重要问题的解决上,有效保证了市委、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转。
一直以来,满洲里市委、市政府注重健全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使市委、政府的决策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统筹兼顾、高效务实的决策制度体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为切实提高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能力,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办公厅下发了《中共满洲里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厅发〔XX年〕87号),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对市委、政府的决策事项进行了科学分工,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市委常委会集体领导制度,明确和落实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建立和健全了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工作协调机制,要求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要严格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凡按规定应由常委会议事决策的事项,必须由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或少数人无权做出决定。凡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须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涉及多个部门职能和权力的事项,必须经过充分协调会商,确保市政府决策的顺利执行。以上规章制度的制定从行政决策的范围、权限、程序、效能、反馈、评价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了我市行政决策的体制和机制,为推进我市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XX年和XX年年,市委共召开了36次常委会议,政府共召开97次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议题包括: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换届选举,完善财政体制,干部任免,“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为民办实事工程,招商引资,大额资金使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扎煤公司退休职工工资问题,XX年我市重点工作、国庆节期间有关工作部署,XX年年建设任务安排及城市基本建设项目、造林绿化、城市新功能区规划,XX年年中国北京—满洲里国际青年节,俄罗斯中国年筹备,工业重点项目,查干湖旅游景区项目及扎赉诺尔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全市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及出口加工园区环境污染治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扎区XX年年弱势群体脱贫,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筹建,解决南区居民饮用水、成立满洲里市航空产业发展管理局等重大事项。在决策过程中,始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充分保证了决策层每一个成员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决定权,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重大决策的实施和召开常委会的过程中,要求人大和政协领导同志列席会议,同时,市委定期向市人大、政协通报工作、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重大项目的实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都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研究咨询机构论证评估,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参与重大决策,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实行决策责任制,落实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为规范重大决策行为,提高重大决策效能,我市下发了《关于实行贯彻落实重大决策责任制的规定》(厅发〔XX年〕91号),明确和落实了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市委书记主持市委全面工作,对市委作出的各项重大事项决策负总责,各常委对其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决策负责,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部门的决策负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责任制落实到实处。市委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处级以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市政府印发和转发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说明。
近年来,市委牵头做好全局性的工作,并按照工作和职能的分工,将贯彻落实重大决策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提出要求,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市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也按照责任范围内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深化和具体化,制定可操作、易落实的实施方案。在制定方案的同时,市委书记及各常委能够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工作,XX年和XX年年,共召开书记现场办公会议21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推动了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此外,市委对落实重大决策的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以市委督查室名义组织,组成四大班子联合督查组,对重大决策及重点项目的实施进行定期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促进决策的落实。
政府逐步健全行政问责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等重要行政行为进行重点监控。特别是针对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以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经营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行政决策行为,建立了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性和不当性的审查认定等制度。对因违反决策程序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三、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和机制,努力实行专家咨询制度
XX年年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的通知》(厅发〔XX年〕94号),明确规定了论证范围,即凡使用我市战略性资源,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都事先进行专家咨询。建立了咨询论证专家库,明确定位了专家顾问组为市委实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咨询机构。借助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确定了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专家咨询论证的事务性工作。专家论证制度,就是把专家对决策方案的意见作为可行或不可行的重要依据,使决策形成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专家顾问组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为领导决策搜集和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成为市委、政府重大工作决策程序的重要一环。如南区改造、污水处理厂等各部门提请市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建议,都是以全市发展规划为依据,经过专家或研究、咨询、中介机构的论证,由政府法制机构作法律分析,为保障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推进决策监督,大力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
社会听证和社会公示制度既是决策公开制度的要求,也是提高行政决策质量的保证。因此,市委十分重视决策的公开,并下发了《中共满洲里市委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试行)》(厅发〔XX年〕98号),规定了市委在制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出台重大政策规定的决策阶段,为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应采取听证的办法。
一是要求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决策前深入基层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行政决策的群众参与度,增强决策的民主性。
二是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从群众那里汲取营养和智慧,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思路。政府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作用,通过他们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政府在每次重大决策之前,都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保证决策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三是认真落实市政府领导公开接待日制度、信访包案制,面对面地听取群众意见,及时采取对策化解矛盾和问题。四是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阳光作业、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责成执法执纪部门公开向社会作出服务承诺。五是为切实落实社会公示制度,市委、政府充分发挥我市综合网站的作用,设立市委信息公开栏,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需要领导机关做出选择或者决定的事务、决策的规定和制度、决策的权限、决策程序等都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及信息公开栏向社会公示。XX年和XX年年两年来共发布了9份公告,对54名同志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任职公示。社会听证和社会公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行,不仅起到了社会监督的作用,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实行了政务公开,完善了群众参与和市委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六是对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收费、水电气暖收费、行政处罚等,按惯例通过邀请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群众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公示并举行听证会,五、加大监督制约力度,保证民主科学决策的贯彻执行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加强了同级的横向监督、下级的逆向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一是强化了强化社会监督网络建设。政府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各界群众的社会监督,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机制,把监督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为便于群众对市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一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全部实行公开,为群众参与监督提供条件,有效保证了市政府决策的贯彻执行。三是建立督办落实制度。市委市政府为了保证决策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在班子内部实行了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者和完成时限,加大督办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只争朝夕、苦干实干、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不断改革和完善市委、政府决策机制,确保把握正确的决策方向,不断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第二篇: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加快健全以下制度:
(一)依法决策制度。决策的合法性,是决策的第一要件。违法决策、越权决策,决策的合法性就无从谈起。对于重大决策,必须实施决策者资格审查制度和依法备案制度。对已经作出的重大决策,要进行复查,与现行法律法规有抵触的,要及时修正或撤销。现在,在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决策中流行的“一支笔”审批等现象,有一些明显不合法,必须加以改变。
(二)调查研究制度。调查研究是领导决策活动的前提、依据和基础性环节,贯穿于决策活动的始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不应有决策权。要把不深入调研不决策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在进行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之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制度。
(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调查研究制度的经常化、制度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是对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受理机构、处理方式等作出规范。这项制度有助于党政机关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群的思想动态、活动趋势。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是要把各级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完善提案议案制度。二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联系不同社会阶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发挥信访作为社情民意晴雨表的作用。四是发挥大众传媒表达群众意愿、交流社会信息、执行社会监督的功能。五是完善社情民意调查网络,不断整合和培养民间调查力量。
(四)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通过民主程序决定重大事项,保证决策层每一个成员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决定权。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都要经过领导集体内部充分讨论才能作出决策,有的还要经专家和研究机构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平等讨论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特别注意倾听少数人的意见。建立投票表决制度,按表决意见形成会议决议。未经集体讨论,任何个人不得作出决策,要坚决杜绝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五)专家咨询制度。现代社会是分工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现代社会又是信息社会,科技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决策者不可能样样精通。为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一要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作用。二要加强党政机关内部研究机构建设。三要重视培育和发展民间咨询机构。此外,在进行专家咨询过程中,要保证专家组成的全面性,尤其是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的作用。应改变现在一些重大决策很少经过人文社会科学论证的状况。还要保持专家咨询的独立性。杜绝领导先下结论、然后专家论证的不良现象出现。
(六)决策公开制度。决策公开的本质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护。要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凡属重大事项,除重要机密外,属于党内的,应向党员公开;属于国家和政府的,应向社会公开。完善决策公开制度,一是决策事项要公开。凡是需要领导机关作出选择或者决定的事务,都应当向社会公开。二是决策依据要公开。决策的规定,包括有关决策权限、决策程序等规定都要公开。三是决策结果要公开。
(七)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这既是决策公开制度的要求,也是提高行政决策质量的保证。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社会公示的范围和原则,制定社会公示的具体程序,选择社会公示的有效形式。对公示期间群众和利益相关者反映的问题、情况、信息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并把其纳入到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实行社会听证制度要保证听证参与者的利益相关性、听证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避免走过场和搞形式主义。
(八)重要决策评估制度。主要是对决策评估的标准、组织、方法、技术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样做既有利于衡量决策的实效,也有利于总结经验、改进决策、落实责任,保证决策执行。要将决策评估贯穿于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决策前评估重点是在调研、论证、咨询的基础上,对决策事项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风险。决策执行中的评估主要是对决策实施的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随时收集和掌握决策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反馈到决策机关,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及时补救错误或停止执行错误决策。决策后评估主要是对重大决策事项的实施结果,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九)决策监督制度。主要是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依据、方式和结果,保证监督有效和客观公正。监督的核心是制约权力,重点是对遵守决策制度、程序、规则情况以及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目标和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保证决策得到正确和有效贯彻执行。
(十)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是从利益的层面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制度形式。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决策责任追究的程序、范围、形式,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一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重大决策失误,给党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就是领导干部的失职,必须追究责任,该惩的惩、该罚的罚。二要建立健全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每个决策者在决策中的作用和权限以及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哪个环节发生决策失误,就在哪个环节追究责任。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决策行为,要严肃决策者的党纪责任、政纪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三篇:城管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南通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局重大问题
集体决策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本局行政决策行为,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依照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局重大决策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决策。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到现 实性和前瞻性结合,使决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二)民主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党组决定相结合,体现和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依法决策。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第三条 本局重大决策应当兼顾个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四条 本局重大决策包括以下事项:
(一)重大事项决策。
1.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2.本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的代起草,城
市管理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本局各项工作计划和方案的制定。
3.系统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系统职工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重要工作。
4.本局机构及人员编制的设臵和调整方案的确定。5.本局人员的奖惩、各类先进的评选及上报上级有关奖惩事项的确定。
6.本局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修订与废除。7.局属单位改革改制方案的审定。
8.重大责任事故、突发事件、法律纠纷的处理。
9.工资待遇等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二)重要干部任免。1.干部聘任工作方案。
2.局机关及局属单位重要人事任免、调整、调动。3.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及正、副书记的审批。4.后备干部推荐、选拔。
(三)重大项目安排。1.投资项目。
2.房屋修缮、装璜项目。3.对外合作合同的审核、签订。
4.总投资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的规划、招投标、工程报建各类手续的审核。
(四)大额度资金使用。1.经费的预决算。
2.干部职工的各项津贴和奖金的发放原则和标准的制定。3.财务预算中未列出的具体项目或不可预见的临时性特殊支出、大额机动资金使用的审定。
(五)领导班子认为应当集体研究决定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三章 决策形式
第五条 本局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形式为局党组会议,一般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替代会议议决。第六条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其他紧急事项来不及集体议决的,相关领导向主要领导报告后可临机处臵,事后应及时向局党组报告。
第七条 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党组重大决策活动,并提供综合服务。
第四章 决策程序
第八条 本局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具体程序:
(一)提出议题。
1.决策承办单位(科室)应当深入开展决策调研,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有关情况,初步拟定重大问题决策的方案和说明报送局办公室。
2.局办公室对承办单位(科室)报送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提出意见报局分管领导审核是否列为重大问题。涉及法律事务或规范性文件制定的送局法制科审查,经审查符合有关规定后报分管领导审核。
3.对涉及面广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采用公示、座谈会、征求意见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对所提事项的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法律规定应举行听证的决策事项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的,应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将意见采纳情况及存在的争议形成书面报告。
4.经分管领导审核认为应列入局党组会议决策的重大问题,由局办公室汇总呈党组书记审定同意后,列入党组会议议题。
(二)会议研究。
1.局党组会议一般由党组书记主持,特殊情况下可委托党组副书记主持。研究决策事项先由承办单位(科室)负责人报告情况、主管局领导作提议说明,然后由参会人员充分讨论并对决策建议逐个明确表示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的意见及理由,最后由会议主持人综合参会人员的意见作出决定。2.集体决策事项,一般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于带有实质性的有争议事项,如无时限要求,一般应推迟议决,重新调研,待意见成熟后,再提交会议议决。
3.会议出席人数超过应到人数的2/3,会议表决有效。会议表决事项,以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1/2为通过。重大议题或重要人事任免事项表决,可采取票决制。
4.会议决定的事项,必须明确实施单位和负责人。对尚未正式公布的会议决定和需保密的会议内容,与会人员不得外泄。
(三)记录纪要。
本局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议事记录由局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后由局办公室负责整理并形成会议纪要,呈党组书记审定签发。会议通知、议程、记录、纪要、决定、备忘录等文字、音影资料,应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四)决策公开。
重大问题(除涉及保密事项外)决定后应按有关要求、相关程序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监督。
第五章 决策执行
第九条 局党组集体决定事项,由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组织实施,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拒绝执行。班子成员个人对集体决策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但在没有作出新的决策前,应无条件执行。
第十条 局党组决定事项,由办公室负责督办,并及时将落实情况向班子主要负责人汇报,遇到疑难重大问题应及时请示研究。
第十一条 各责任单位(科室)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因不可抗力或决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决策目标全部或部分不能实现的,应及时汇报情况并提出相应意见建议。第十二条 局党组根据局办公室和责任单位(科室)的建议,作出是否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方案的决定。紧急情况下主要领导可直接作出决定,但必须记录在案。
第十三条 局党组作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重大决策决定的,决策执行单位(科室)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六章 决策监督
第十四条 局党组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市委报告,自觉接受上级党委的监督。
第十五条 局办公室负责全局重大决策执行的检查、督办等工作,根据决策方案和工作部署采取跟踪检查、督查督办等措施,确保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局所确定的重大决策应当停止执行或修正的可以向本局党组或决策执行单位(科室)提出质疑或建议。局党组和决策执行单位(科室)应予认真考虑,科学评估,积极回应。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一日
南通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局重大决策事项
调查研究制度
第一条 为切实提高本局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重大决策事项调查研究,是指有计划地围绕全局重大决策事项所进行的各项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旨在避免或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使重大决策事项的确定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
第三条 局党组在提出重大决策建议前,应组织相关单位(科室)就确定此重大决策事项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在系统调查研究、周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决策议案。决策议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重大决策事项的现状。
(二)实施重大决策事项的必要性。
(三)实施重大决策事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可供参考的资料。
(五)实施重大决策事项的可行性。
(六)实施重大决策事项的措施。
(七)实施重大决策事项的利弊分析。
(八)其他需要补充的内容。
第四条 开展调查研究的单位(科室)人员在进行重大决策事项调查研究过程中,应当贯彻实事求是、科学化的原则,讲求时效性和可行性。
第五条 调查研究工作的组织实施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调研方案。承办单位(科室)根据决策事项的要求,提出调研方案。调研方案应包含调研指导思想、调研内容、调研方法、调研范围和调研提纲及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二)调研方案审核。调研方案制定完成后应及时送交局长办公会审核讨论,必要时应送专家咨询委员会,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三)组织调研工作人员。承办单位(科室)根据调研方案的要求选调有关人员组建调研工作小组。调研人员主要从本局抽调,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和用人单位代表参加。
(四)组织实施调研。按照调研方案确定的指导思想、调研内容、调研提纲等,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开展实地调研,收集有关材料。
(五)研究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研究分析应深入、全面、科学,研究结论应切合实际、准确、客观,调研报告应主题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论断鲜明。
第六条 对重大决策事项的调查研究应及时形成有明确的结论性意见的调研报告,与有关原始资料一并整理成册,报局领导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审阅,供决策参考。
第七条 重大决策事项调查研究按工作内容由局党组或党组书记确定的负责人指定相关单位(科室)、相关人员具体承办。
第八条 承办单位(科室)和工作人员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调研过程中,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明确决策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并拟制备选方案,择优选用。第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一日
南通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局重大决策
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重大决策的质量,规范重大决策程序,建立科学论证决策体系,促进本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局重大决策事项的专家咨询论证活动,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决策事项包括:
(一)制定城市管理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
(二)确定本局重大项目资金的安排。
(三)局党组认为需要进行咨询论证的其他事项。第四条 重大决策事项,在提交局党组会议决策前,由局党组指定、委托或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局属单位的申请,先交由专家进行咨询论证。
第二章 咨询论证组织
第五条 设立局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局党组设立的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为重大决策服务的非常设决策咨询论证机构。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由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局专家咨询委员会联络处负责人,具体负责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咨询论证的组织与联络等日常工作。
第六条 局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局党组决策的需要,组织咨询专家围绕重大决策事项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理论论证,提出科学的咨询论证意见,供局党组决策参考。第七条 咨询论证的内容。
(一)重大决策的可行性研究。
(二)重大决策的合法性研究。
(三)重大决策的经济社会效益研究。
(四)重大决策的执行条件研究。
(五)重大决策对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
(六)其他必要的相关因素研究。第八条 咨询论证的程序。
(一)局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相应的专家对咨询论证事项进行咨询论证,并根据咨询论证事项的性质和特点确定论证的程序和时间。
(二)咨询论证工作由市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或委托副主任主持,局专家咨询委员会联络处负责会议记录和材料收集、整理工作。
(三)专家咨询论证意见,由局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交局党组作为决策参考。
(四)局党组决策吸纳专家咨询论证意见情况,由局专家咨询委员会联络处向相关专家反馈。第九条 咨询论证的方式
(一)聘任专家论证方式。就是根据指定或委托组织聘任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活动。
(二)临聘专家论证方式。就是对一些特殊决策事项或专业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可以决定邀请咨询专家库以外的专家参加咨询论证。
(三)公开招标论证方式。就是根据需要,对特别重大的决策事项,面向国内外专家或中介咨询机构公开招标征集咨询论证意见或建议。
第十条 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所需经费由局专家咨询委员会联络处据实提出详细预算,报局党组审定后列支。
第三章 咨询专家
第十一条 本制度所称咨询专家,是指经局党组聘请的参与重大决策事项咨询论证工作,并提出咨询论证意见的专家。第十二条 局党组建立咨询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咨询专家库由办公室负责建立和联系。按照不同的专业分类,专家库可分若干咨询小组。
第十三条 咨询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学术造诣高,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热心咨询论证事业,责任心强,在时间和精力上能够保证参加委托的咨询论证工作。
(四)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公正诚信,敢于直言不讳提出咨询论证意见。
第十四条 咨询专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采取个人申请和单位推荐两种方式。属单位推荐的,应事先征得被推荐人的同意。
第十五条 咨询专家实行聘任制,由专门小组从自荐和推荐人中筛选并提出建议名单,报局党组研究确定,聘期3年,由局党组颁发聘书。聘期结束后,由局党组根据需要决定续聘或解聘。
第十六条 咨询专家应独立自主开展咨询论证工作,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应为专家咨询论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第十七条 咨询专家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咨询论证工作章程。
(二)以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咨询论证。
(三)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咨询论证的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情况,不得丢失、外传参与的重大决策事项资料。
(四)接受局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咨询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局专家咨询委员会报请局党组同意后解除聘任:
(一)不能客观公正履行职责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接受咨询论证工作任务,影响论证工作进行的。
(三)经考核不能胜任咨询论证工作的。
(四)因客观原因不能继续从事咨询论证工作的。
(五)本人提出申请要求解除聘任的。
第四章 咨询论证反馈制度
第十九条 建立咨询论证后评价制度。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每一位咨询专家建立咨询论证工作档案和信用评价记录,记载专家咨询论证意见的可靠程度和决策实施效果,并进行定期考核。
第二十条 设立局级决策咨询奖,对有重大贡献、带来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决策咨询成果予以奖励。
第二十一条 建立咨询论证问责制度。对局党组确定需要进行专家咨询论证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对需要进行专家咨询论证的重大决策事项,未组织专家咨询论证,或对专家咨询论证意见不予吸纳的,必须说明原因并得到批准,否则,由此造成的工作失误和损失要追究决策者的相应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局属各单位可结合各自实际,参照本制度制定本单位重大决策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一日
南通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局重大决策
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
第一条 为增强本局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防止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依照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局作出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等重大决策事项前,应征求并听取社会各界团体的意见建议,必要时可直接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第三条 听证是社会公众参与本局决策的特定形式之一,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的决策及行政行为,原则上应进行听证。听证的主要形式是听证会。
第四条 决策听证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客观和事先听证的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证过程应当接受社会监督。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会一律公开举行。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举行听证:
(一)对重大决策事项的必要性有较大争议的。
(二)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及对社会公共利益有较大影响的。
(三)涉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明显利益冲突的。
(四)涉及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
(五)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重大决策事项。
第六条 对重大决策事项是否进行公示、听证,由局党组会议决定。局法制科会同相关科室、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第七条 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应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示的时间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
第八条 局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前,承办科室、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基本情况。
(二)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可行性说明。
(三)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有关统计数据、调查分析资料。
(四)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论证经过,即听取意见的范围、人数,尤其是利害关系人、专家所占的比例及意见。
(五)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法律分析意见书。
(六)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利害关系、行政成本。
(七)收集反馈信息的渠道。
(八)需要公示的相关内容。
第九条 公示中收集的信息,应如实、全面、及时形成公示报告。公示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示的基本情况。
(二)收集的主要意见、建议及理由。
(三)对主要意见、建议的处理意见。
第十条 拟作出重大决策事项需要听证的,应在公示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在听证会举行20日前向社会公告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参加方式、参加人数等。
第十一条 举行听证会,应设听证主持人,负责组织听证会。听证主持人由一名分管领导担任。
第十二条 听证会代表应当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一般由相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及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举行听证会的相关科室、单位根据听证内容,合理确定代表的人数及构成,其中群众代表不得少于7人。公民向主持单位提出旁听申请的,经批准后可以参加旁听。
第十三条 确定听证会代表后,要在听证会举行7日前通知听证会代表,并提供重大决策草案文本和听证内容说明,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听证会代表有权提问和发表意见,可以向主持单位提出质询,查阅听证笔录和听证纪要。第十四条 听证会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主持人宣布听证事项和听证会纪律,介绍听证会代表。
(二)决策单位说明决策方案、依据和理由。
(三)听证会代表质询、提问和发表意见。
(四)主持人陈述意见并作听证会总结。
(五)听证会代表对听证会笔录进行审阅并签名。第十五条 听证会后,应如实、全面、及时形成听证报告,作为本局决策的重要依据。公示、听证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意见,决策中未采纳的,应说明理由,并及时向社会公告。听证会绝大多数代表不同意决策方案,决策单位应修订决策方案,再次进行听证。
第十六条 相关科室(单位)将决策方案报上级机关审批时,凡举行了听证会的,应将听证会笔录同时报送审查。第十七条 遇有特殊情况,经局党组会议决定,听证会可以延期举行或终止。但要及时通知听证会代表,并说明理由。第十八条 对应当公示、听证而没有公示、听证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局党组会议不予讨论。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一日
南通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局决策监督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本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确保决策执行落实到位,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局重大决策事项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自觉接受党委、政府的监督。
第三条 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以及市人大执法检查所提要求的整改,凡涉及本局重大决策事项的,要认真办理和及时整改,并及时反馈办理、整改结果。
第四条 高度重视人民法院通过案件审理,针对本局管理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瑕疵,以书面形式发出的建议书,凡涉及本局重大决策事项的,要认真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第五条 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工作,自觉接受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对在专项监督中发现的与本局重大决策有关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到位。第六条 设立监督电话和城管网站投诉专栏,为人民群众监督本局重大决策行为创造条件。对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局党组和决策执行单位(科室)应予认真考虑,科学评估,积极回应。
第七条 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局办公室负责全局重大决策执行的检查、督办等工作,根据决策方案和工作部署采取跟踪检查、督查督办等措施,确保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第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一日
南通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局
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决策责任,是指本局机关、局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其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因决策错误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条 本制度规定适用于本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具有决策权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 决策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过责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决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因决策错误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产生恶劣影响的,应当追究决策过错责任:
(一)决策人未按决策程序进行决策的。
(二)决策人超越法定职权实施决策的。
(三)决策人明知决策错误,未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的。
(四)决策人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实施决策的。
(五)对应由本人做出的决策进行推诿或者拖延,不做决策 的。
(六)重大决策实施后,决策者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调整、纠正的。第六条 决策责任追究的方式:
(一)责令做出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诫勉。
(四)调离工作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
(五)责令辞去或建议免去领导职务。
(六)给予行政处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根据过错情况单处或者并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条 决策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第八条 承办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负直接责任;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予纠正,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审核人负主要领导责任,批准人负重要领导责任。
第九条 审核人改变承办部门负责人的正确意见,导致主要领导发生决策过错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审核人应报请而不报请批准人批准直接做出决定,导致决策
过错后果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
第十条 未经承办人拟办,审核人审核,批准人直接做出决定或者改变承办人、审核人正确意见,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第十一条 本局领导干部违规指令、干预,导致决策过错后果发生的,指令、干预的领导负直接责任。
第十二条 集体研究决定导致过错后果发生的,决策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十三条 本制度所称承办人,一般指具体办理决策事项的科室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人,一般指局机关主抓决策事项的负责人;批准人,一般指局机关主要负责人及有批准权的主管领导。依照内部管理分工规定或者经授权,由其他工作人员行使审核权、批准权的,具体行使审核权、批准权的人员,视为审核人、批准人。
第十四条 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决策过错分为一般过错、严重过错和特别严重过错。
第十五条 对决策责任人员的的追究,依照《张家界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三十五条之规定执行。涉及违反《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行为的,依照其规定给予相应处理。第十六条 局机关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组织协调机构(由局领导成员和专门负责行政监察、法制、人事等工作的人员组成)
负责组织实施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工作。
第十七条 决策责任追究机构经调查,对过错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应当做出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决定;对事实不清或者无过错的,不予追究。
决策责任追究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做出,并送达责任人和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对检查、执法监督机关要求调查或者上级机关指令、责令调查的,应当将结果报送该机关。第十八条 责任人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
决策过错责任追究机关在调查、处理中应当听取责任人的陈述和申辩。
第十九条 责任人对责任追究机关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决策过错责任追究机关及其上一级机关或者同级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申诉处理机关应当在30日内做出决定。
第二十条 对责任人的处分,应当向上一级主管机关、同级监察和人事机关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正确决策是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机制和制度,提高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一、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民主决策。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例如,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建设等重大决策,就是科学民主决策的生动范例。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主要成效是:
(一)明确了科学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要做到以下四个“必须坚持”:一是必须坚持扩大民主。不断拓宽民主渠道,切实落实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必须坚持依法决策。通过宪法、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决策主体、决策行为、决策程序,实现决策于法有据,决策行为依法进行,决策违法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必须坚持按规则和程序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实现领导决策与群众参与、专家咨询相结合,集体决策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四是坚持做到决策权责统一。决策权力有多大,就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这些认识,既是以往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也是今后长期必须坚持的方针。
(二)形成了科学民主决策的一套制度。多年来,科学民主决策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并逐步形成一套制度。包括: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级政府、48个国务院部门和70%以上的市县政府出台了规范行政决策的专门规定。
(三)科学民主决策的规则程序逐步规范。许多地方党委和政府不断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在决策事项的提出、论证、确定、执行、反馈和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四)科学民主决策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各地区普遍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公用部门和单位办事公开正在形成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普遍开展了电子政务建设,通过网上信息发布、政务论坛、新闻发布会、听证会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信息。普遍设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公开电话、信箱、接待日以及投诉热线等,拓宽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
(五)党中央、国务院带头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及各民主党派中央的关系,坚持在重大决策前进行协商。近些年来,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就有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邀请知
名专家开设讲座,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拓宽视野,广泛掌握决策信息,提高领导水平,实现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国务院多次修订工作规则,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基本准则。国务院每季度都要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定期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通报工作。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十一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都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研究咨询机构论证评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参与重大决策,推动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决策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不少地方都发生了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败家子”工程。各类开发区、大学城、高新园区遍地开花,大量圈占了农民土地而又“开而不发”,成了撂荒地。一些地方盲目建设行政中心、豪华办公楼、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大草坪、大广场、主题公园等,严重超越了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不仅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反感,也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当地政府的信用蒙上了阴影,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危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出现如此多的决策失误,与部分领导干部不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有关,也有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突出表现在:
一是民主渠道不畅通。党务、政务公开透明度还不高,致使党员对党内事务、群众对国家事务了解不够,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在重大事项决策方面的民主权力难于行使。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政府网站,但发布的信息少、更新慢,时效性、针对性差,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不能有效回应,形不成互动。
二是行政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中央与地方的不少事权和决策权限没有界定清楚,存在上面决策包揽过多、下面越权决策的现象。一些中央部门垂直管理和地方块块管理,在决策权限和工作分工上也存在突出矛盾。一些政府部门集决策权和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导致错误决策得不到及时纠正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合法化现象比较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三是决策制度不完善。多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在决策方面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总的看,这些制度还比较原则,缺乏细化,有些制度在执行中走样。例如,就专家咨询制度而言,选什么样的专家都由有关部门确定,有些专家不敢讲真话,迎合领导意图讲违心话。听证会也是如此,什么人参加听证,听证的过程公开性如何,听证结果与决策的关系怎样,都没有明确的、硬性的规定。这些都容易使好的制度流于形式。
四是决策权责不明确。不少地方、部门党政决策的权力集中于党委领导班子,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往往又集中于“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弊端很大。有的领导干部不搞调查研究,往往在没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就由个人拍板说了算,导致决策失误。
五是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者的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特别是对同级机关决策的监督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决策权责不清,决策过程没有详细记录,决策失误很难追究责任,名为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实为有人决策、无人负责。现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现象”屡见不鲜。
二、健全决策的机制、规则和程序
健全决策的机制、规则和程序,是做好决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就必须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一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决策。人民群众参与决策既是决策科学化的保障,也是决策民主化的体现。要通过公示、听证等制度,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过程,充分表达决策意愿。二要强化专家在决策咨询论证中的作用。加强研究咨询机构建设,注意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和专长,通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等方式,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做到尊重实际、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三要提高行政机关的决策能力和水平。行政机关是行政决策主体,是行政决策的最终决定者。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防止久拖不决。在作出决策后,必须坚决执行,防止各行其是。
第二,健全行政决策规则。依法科学、合理界定决策权,建立分级自主决策的决策体制,实现事权、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坚持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和决策后的责任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以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坚决杜绝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领导者个人独断专行。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还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等。
第三,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科学严密的程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按程序决策,才能有效防止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美国法官法兰克弗特有一句名言:“自由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遵守程序保障的历史。”要坚持把合法性审查、科学论证、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过程的必要环节,明确决策的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对分离。提请会议讨论和决定的重大决策事项要附加研究报告、专家咨询论证报告。应当事先向社会公示的决策事项,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
三、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加快健全以下制度:
(一)依法决策制度。决策的合法性,是决策的第一要件。违法决策、越权决策,决策的合法性就无从谈起。对于重大决策,必须实施决策者资格审查制度和依法备案制度。对已经作出的重大决策,要进行复查,与现行法律法规有抵触的,要及时修正或撤销。现在,在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决策中流行的“一支笔”审批等现象,有一些明显不合法,必须加以改变。
(二)调查研究制度。调查研究是领导决策活动的前提、依据和基础性环节,贯穿于决策活动的始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不应有决策权。要把不深入调研不决策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各级领导机关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进行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之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抽出一个月时间、市(地)县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抽出二个月时间深入基层调研。
(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调查研究制度的经常化、制度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是对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受理机构、处理方式等作出规范。这项制度有助于党政机关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群的思想动态、活动趋势。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是要把各级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完善提案议案制度。二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联系不同社会阶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发挥信访作为社情民意晴雨表的作用。四是发挥大众传媒表达群众意愿、交流社会信息、执行社会监督的功能。五是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网站建设,使其成为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与各级领导直接对话的平台。六是完善社情民意调查网络,不断整合和培养民间调查力量。
(四)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通过民主程序决定重大事项,保证决策层每一个成员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决定权。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都要经过领导集体内部充分讨论才能作出决策,有的还要经专家和研究机构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平等讨论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特别注意倾听少数人的意见。建立投票表决制度,按表决意见形成会议决议。未经集体讨论,任何个人不得作出决策,要坚决杜绝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五)专家咨询制度。现代社会是分工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现代社会又是信息社会,科技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决策者不可能样样精通。为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一要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作用。二要加强党政机关内部研究机构建设。三要重视培育和发展民间咨询机构。此外,在进行专家咨询过程中,要保证专家组成的全面性,尤其是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的作用。应改变现在一些重大决策很少经过人文社会科学论证的状况。还要保持专家咨询的独立性。杜绝领导先下结论、然后专家论证的不良现象出现。
(六)决策公开制度。决策公开的本质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护。要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凡属重大事项,除重要机密外,属于党内的,应向党员公开;属于国家和政府的,应向社会公开。完善决策公开制度,一是决策事项要公开。凡是需要领导机关作出选择或者决定的事务,都应当向社会公开。二是决策依据要公开。决策的规定,包括有关决策权限、决策程序等规定都要公开。三是决策结果要公开。
(七)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这既是决策公开制度的要求,也是提高行政决策质量的保证。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社会公示的范围和原则,制定社会公示的具体程序,选择社会公示的有效形式。对公示期间群众和利益相关者反映的问题、情况、信息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并把其纳入到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实行社会听证制度要保证听证参与者的利益相关性、听证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避免走过场和搞形式主义。
(八)重要决策评估制度。主要是对决策评估的标准、组织、方法、技术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样做既有利于衡量决策的实效,也有利于总结经验、改进决策、落实责任,保证决策执行。要将决策评估贯穿于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决策前评估重点是在调研、论证、咨询的基础上,对决策事项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风险。决策执行中的评估主要是对决策实施的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随时收集和掌握决策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反馈到决策机关,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及时补救错误或停止执行错误决策。决策后评估主要是对重大决策事项的实施结果,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
(九)决策监督制度。主要是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依据、方式和结果,保证监督有效和客观公正。监督的核心是制约权力,重点是对遵守决策制度、程序、规则情况以及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目标和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保证决策得到正确和有效贯彻执行。
(十)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是从利益的层面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制度形式。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决策责任追究的程序、范围、形式,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一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重大决策失误,给党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就是领导干部的失职,必须追究责任,该惩的惩、该罚的罚。二要建立健全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每个决策者在决策中的作用和权限以及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哪个环节发生决策失误,就在哪个环节追究责任。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决策行为,要严肃决策者的党纪责任、政纪责任和法律责任。
四、建立健全决策支持体系
现代决策是由信息、咨询、讨论、决断、执行和监督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信息支持和保障系统。
第一,建立服务于决策的高层次参谋团队。党政机关可根据需要,适当配备经济、科技、金融、法律、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智囊团或顾问委员会,还可以选聘一批优秀企业家参与决策咨询工作。
第二,健全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准确、全面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决策的突出问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资料。
第三,改进统计制度和方法。要建立健全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统计制度、体系和方法。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国家基本数据库体系,对党和国家决策需要而尚不健全的统计指标体系,应优先健全起来。
第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改进行政决策手段。要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调查方法,如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收集和处理决策信息。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方法、预测与评价方法、计算机仿真方法等,对决策资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证。
第五篇:民主决策制度
民主决策制度 医院为进一步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医院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管理,健全和完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
一是制定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原则。二是明确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范围与内容,规范了决策程序与规则。凡属“三重一大”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院办公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三是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工程项目建设,药品采购,医疗设备、器械、耗材采购,这些职权全部交由医院副职管理,建立起“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四是决定了重大基建工程、修缮工程项目、大宗材料、设备采购,按国家规定需要招标的,必须严格按照招标程序进行。五是加强了决策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六是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项的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