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调查报告(行业历史数据)
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调查报告(行业历史数据)
冷藏冷冻食品每年10%的产销量增长,生产商更倾向于物流外包,这成为冷藏物流快速发展的动力,也为专业的3PL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冷藏物流市场发展调查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约10%。2002年预制食品销售额占冷冻食品销售总额42.44%,在我国收入较高的发达城市,冷却肉已占到人均年消费肉量的10%-15% ,而尽管目前冷藏蔬菜的消费总量仍较小,但随着保鲜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消费也呈上升趋势。
3PL将成为供应商首选
运输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想要有效运作冷藏物流,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冷冻物流链。严格P2P(点到点)的温度控制包装,货物由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应暴露在空气中,亦不应承受温度转变环境。同时,货物放置在一个地方上也要严格控制温度,这些都需有构造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来保证。
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藏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藏物流业务,以避免自营冷藏物流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网络及人力上的高投入。
通过调查分析,乳制品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厂商出于产品质量控制的考虑,更愿意自营冷藏物流业务;冷饮、速冻食品厂商大部分希望部分和全部外包物流业务;肉制品厂商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行业要求,更愿意全部外包其冷藏物流业务。下面对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以及乳制品冷藏物流情况进行分析。
冷饮物流市场分析
我国冷饮市场的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
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计划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冷饮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个大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将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和路雪、光明、美怡乐、雀巢、蒙牛和美登高等品牌在主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基于以上分析,开展冷饮物流业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象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龙头企业;二是立足重点地区,分别以上海、北京及广州、深圳为中心,在华东、华北、及华南区域开展业务;三是实施精细化运作,降低物流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开展冷饮物流业务有其优劣势。优点在于,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业务操作相对简单,随着冷饮产量稳步上升,物流需求持续增加,企业本身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操作经验和客户渠道。而劣势在于,增值服务需求少,必须承担生产厂家转嫁的物流成本风险,收入随需求增加,利润却逐渐降低。且目前行业正处于盘整期,前景一般,还得考虑淡季运输资源如何充分利用。
肉制品冷藏物流市场分析
据预测,国内肉类消费将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国内肉制品消费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Y%Jnz"W~~x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GDP增长,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在世界平均水平,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 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有效需求充足、国际实际需求大是肉类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肉制品加工业的利润率为2.93%,经济效益比较好。2002年肉制品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超过2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山东大龙实业公司和山东华盛集团总公司。超过10亿元的有4家,有近1/2的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大型企业。-
山东、河南两省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2002年山东省肉类加工企业162家,占全行业总数量的16%,其次是河南省有139家。2002年山东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40%,达263.64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省约占20%,为126.96亿元,两省合计超过全行业60%,行业集中度比较高。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以肉制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主营业务,建议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企业,如:双汇、金锣等。另外还须立足重点地区,使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山东、河南成为企业冷藏物流的控制中心和肉制品集散中心。而且,冷鲜肉制品增值服务较多,要充分挖掘,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业务创新,增加除冷藏运输以外的冷藏物流收益。
速冻食品冷藏物流市场分析
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25℃以下迅速冻结,然后在-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1999年起的连续3年,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速冻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龙凤占据三甲位置,并均以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团。三全更以5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速冻食品市场的龙头企业。第二集团品类众多,但每一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
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18℃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藏配送体系尚未形成。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以速冻食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主营业务,建议应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大企业,如:三全、思念等。立足连锁超市和大卖场,利用其店面渠道,建立起自己的配送网络。另外可开展增值服务,速冻食品的分类包装和标签粘贴等增值服务需求较多。
目前物流企业开展速冻食品物流业务的优势在于其物流需求持续增加,增值服务需求较多,行业利润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不足之处在于,速冻食品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客户渠道缺乏。
乳制品冷藏物流市场分析
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器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正因为如此,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多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物流企业以乳制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 主营业务,建议应锁定重点客户,以区域性运输配送为主要业务。输出管理和运作模式,与生产商建立合作联盟,利用生产商现有冷藏物流资源,开展相关服务。
三种可行的发展模式
冷藏物流与普通第三方物流一样,只有专业化和集约化才可能获取最大利润。在冷藏物流市场有待开拓,企业基础设施缺乏状态下,物流企业独自开展专业第三方冷藏物流,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目前整合与合作是开展冷藏物流的两大法宝,在整合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是物流企业开展冷藏物流业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模式1:与生产商结盟,按条块开展冷藏运输服务。
冷藏物流企业可与各类生产商结成联盟,先期按条块提供冷藏链分割的冷藏运输环节功能服务,输出有针对性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现在从事冷藏运输的多数企业,如:速冻食品运输、冷饮运输以及冷藏乳品运输等,多是采用此种方式。随着合作的进展,与客户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趋向稳固,以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通过对生产商自有冷藏资源、社会资源和自身资源的不断整合,建立起科学的、固定化的冷藏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该模式优点是易于进入,客户容易锁定,能充分利用现有车辆资源,获得短期收益明显等。而缺点在于短期内无法提高操作和组织水平,品牌影响作用较小,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开展受制于生产商,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建议物流企业考虑与生产商建立起完全意义上的外包合作关系,或共同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冷藏物流服务企业。
模式2:与同业进行合作整合,开展第三方冷藏物流业务。
目前,现有的冷藏物流服务商多为小企业,资金、经验以及管理运作水平到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积累了一定的冷藏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和特定的客户群。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资金、管理和网络优势,与他们开展多方位的合作,特别是在冷藏物流项目的不同环节上,在双方不断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自身能力整合合作伙伴的现有资源,共同壮大。
该模式的优点是业务处理灵活,特别在项目合作方面,而缺点在于,灵活也是对运作管理的挑战,对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方式都是挑战。建立独立的合资物流服务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在共同成长的同时往往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所以物流企业应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客户网络的培育特别是品牌的塑造,在时机成熟时,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冷藏物流服务企业。模式3:与连锁商业业态的流通商结盟,开展区域性冷藏物流配送业务。
鉴于冷藏物流市场的区域性和时效性特点明显,物流企业可以考虑在沿海发达城市,面向连锁超市、卖场等企业,以已经运做普通物流配送项目为基础,实施专业冷藏物流区域配送服务。目前,全国首家以生鲜食品为主要特色的冷藏物流企业——上海新天天配送已经在上海地区站稳了脚跟。
该模式优点是操作模式固定,技术要求相对简单,多为区域内短途运输;公司积累了一定的运作经验,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可以有效调动区域公司积极性;不打乱现有操作和管理模式;比较容易建立起区域性冷藏配送网络。而缺点在于区域性特征明显,区域公司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现象;统一管理、全国性品牌塑造较难;客户开发困难。所以物流企业应尽快形成自身特有的专业技能优势;建设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如:冷藏配送车队和低温分拨配送中心等。
当前综合物流企业实际开展冷藏物流业务时,可以综合以上三种模式,取长补短。从冷藏食品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以独立的冷藏物流事业部形式或成立专业的第三方冷藏物流企业是未来综合物流企业参与冷藏物流市场竞争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第二篇: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标题: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时间:2010-04-23 11:49:32
关键词:工艺、信息、技术
字号:中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冷链物流泛指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和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为保障产品品质而采用相关技术或设备进行温度控制的全过程,是以冷冻工艺、上海到重庆物流制冷和保温技术为基础的物流过程。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始于早期的进出口贸易,多用于跨国、跨地区的长远距离运输过程,应用领域有限,当时的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也较为恶劣。时至今日,冷链物流已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的发展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冷链物流在工业生产、民众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
一、发展冷链物流的政策环境发展冷链物流有利于减少农产品、食品等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食品等的安全性,y2yu3c 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善民众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近年来均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政策,以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1)冷链物流产业规划政策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2006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农业部、科技部发布了《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要重点发展速冻小包装、冷冻调理水产食品,大力发展冷却、分割和熟制品、扩大低温制品、功能性制品的生产;重点发展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蔬菜等;鼓励企业建设包括预冷、分拣、包装、储运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2008年商务部制定《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保障生鲜食品消费安全”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工作内容有:加强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制订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立冷链物流业绩评价指标、冷链物流环境的监控办法等,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生鲜配送中心,推动产地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低温冷链系统建设,实现冷链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2)冷链物流产业扶持政策除了在大行业政策方面的规划外,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学术委员会也积极在行政、财政、法律、行业标准方面对冷链物流行业给予支持。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颁布了“冷藏工国家职业标准”,为在食品冷冻、冷藏行业内从事冷藏商品的搬运、堆码、保管和对库房内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人员制定了职业标准;上海到昆明物流2009年全国物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存储标准》和《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存储标准》。2005年发布的《商务部、、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指出对试点企业建设的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可以实行加速折旧的办法进行财政支持;2006年商务部安排5亿资金,启动了“双百市场工程”用于扶持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建设和改造。
二、发展冷链物流的社会环境冷链物流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的有效运行,而且还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和质量,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后者的不断变化促使着前者的不断发展。1)食品质量和安全备受关注新中国成立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和民众生活的主题一直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生活步入小康的民众才普遍开始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近年来连续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都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作为食品生产重要环节的冷链物流也频频出现在政策议题和民众话语中。2)鲜活食品成为消费新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蔬菜产量占全世界的49%,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427公斤;2007年我国水果产量超过1.8亿吨,人均水果占有量达到138公斤,十年间增长了3倍;2007年中国水产品产品达到4,747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20%,人均占有量达到44公斤。瓜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食品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青睐,如何将这些新鲜的农产品从产地快速输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冷链物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为冷链物流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3)速冻食品和冷饮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以冻水饺、冻汤圆为代表的冷冻、速冻食品和以牛奶、乳制品为代表的冷饮产品正逐渐成为都市白领们的最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至2007年间,中国速冻食品工业总产值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达到197亿元,成为食品工业发展最快的子行业;而根据冷饮行业协会统计,2007年全国冷饮生产总量达到200万吨,5年间年均增长28%。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相比,我国速冻食品和冷饮行业未来提升空间还很大。2007年我国冷饮人均消费量为2.3公斤,而澳大利亚为17公斤、瑞典为16公斤、日本为11公斤、荷兰为18公斤;2007年我国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为9公斤,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60公斤和20公斤。
三、发展冷链物流的技术和设备环境与冷链物流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包括冷库建设技术、制冷设备、冷藏车和信息系统平台等,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1)冷库建设技术发展状况冷库按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土建冷库和装配式冷库。前者的主体和墙面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而后者的墙面采用隔热板材拼装而成。如果按冷库大小来分又可以分为大型冷库(容量10,000吨以上)、中型冷库(1,000吨-10,000吨)和小型冷库(1,000吨以下)。冷库建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内外温差而引起的冷桥问题以及降温后引起的汽桥问题,通过加入隔热夹芯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早期的冷库隔热板材主要采用软木、珍珠岩等天然材料,80年代后聚氨酯材料和聚苯乙烯材料得到迅速推广,目前仍然是冷库墙体的主流材料。国内专业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冷库建设技术也很成熟。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已经可以建造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冷库,其他如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也都有较为成熟的技术。2)冷库制冷设备发展状况制冷设备是冷库的心脏。制冷设备的主体是制冷机,按制冷剂不同可以分为氨机和氟机。制冷机和冷凝器等设备组合在一起常称作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又分为水冷机组和风冷机组,上海到乌鲁木齐物流风冷机组具有简单、紧凑、易安装、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制冷机组类型。冷库制冷设备通常归类于空调/制冷设备制造行业。中国的空调/制冷设备行业在20世纪末开始迅速发展,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80亿增加到1080亿,产品产销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已经达到800多家,是2000年的4倍。行业内较为知名的企业如大连冰山、烟台冰轮、深圳大冷王、上海开利等,企业多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一带。3)冷藏车行业发展状况冷藏车泛指运输易腐货物的专业汽车,是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和食品饮料的运输。根据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冷藏车3069辆,其中中型冷藏车和轻型冷藏车占总冷藏车数量的80%。国内专业生产冷藏车的厂家不多,只有20多家,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河南冰熊、山东中集和郑州红宇三家企业产量占据整个
市场的60%。4)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发展状况目前国内常见的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有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国内仓储管理系统软件主流品牌多来自于国外,使用方多为跨国公司或国内少数先进企业;国产品牌则占据中低端市场,代表品牌如唯智、上海超算、今天国际等。上海到成都物流 上海到沈阳物流 GPS技术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2003年仅宇达电通一家,但是到2008年生产企业数量就达到300多家,2006到2008年间销量年均增长率超过50%,预计到2009年销售额接近100亿元,代表品牌有纽曼、中恒、新科和宇达电通等。RFID技术是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利用RFID技术,可以将温度变化记录在RFID标签上,以此来对产品的生鲜度、品质进行实时管理。目前国内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RFID产业链,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频RFID标签生产国之一,2008年整个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5.8亿元,代表品牌有易迈、优频科技、欧姆龙等。
第三篇:冷链物流调查报告
关于对冷链物流建设的调查报告
随着低温食品需求量持续增长,落后的冷链物流影响食品工业的发展,落后的冷链物流势必会引发社会问题。为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促进我镇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冷链物流 和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通过进行实地调查集中总结如下:
我镇主要的农产品品种有蔬菜、肉类、禽蛋等。2013年果品蔬菜产量为326000公斤,肉类产量为736137公斤,禽蛋产量为379400公斤。
辖区内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有四家,分别为绿韵果蔬保鲜库、顺兴恒温库、众发恒温库、蒙阴第二肉联厂冷库。冷藏冷冻设施、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冷链设施以及使用管理都比较落后,比较传统。
1.辖区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
冷链链条不完整,“断链”是一种常态,冷链物流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冷链物流建设不能完全等同于冷库建设与冷藏车的普及;冷链物流的市场化尚未形成,第三方物流不占主流。冷链技术水平、规划设计能力落后,设备设施的统筹能力落后,观念落后。冷链物流宣传不够,消费者对冷链物流认识不深,冷链基础设施还相对比较薄弱。
2.冷链物流建设需要的政策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规划与指导,并对重点设施、关键环节、骨干企业
1的发展给予各方面的政策扶持。其次,行业协会应该在科技攻关、技术交流与操作标准、人才培训、各类企业间的业务合作等方面发挥组织与协调作用。再次,各类大型批发市场大型流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承担起冷链物流的主要组织者责任,要通过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将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与零售门店销售衔接起来,以商业模式和创新带动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创新,加强相互合作,逐步建立健全冷链物流系统。
3.对我镇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建议:
首先,运用供应链先进管理理念规划食品冷链物流。其次,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和冷链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建设。最后,要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力资源的培养。
我镇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和相关行业应高度重视,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规划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行业。
第四篇: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调查总结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调查总结 冷链物流是指为了保持药品、食品、危化品等产品的品质或过程安全性,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始终使产品保持和处于低温或温控状态的特殊物流。冷链物流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药品,特别是生物制剂和血液制品,以及部分危险化学品等。
冷链物流的对象特性决定了冷链物流与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比如,一些必须冷藏蔽光储存的活菌制剂,如果不能严格按照冷链物流标准执行,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对于事故单位则更是致命打击。还可能因此诱发群体性重大事件的发生。虽然法律法规对于医药行业、食品行业、危化品行业的约束和控制极为严格,在研究生产环节上,我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在低温运输上温度得不到保障,常常断链,使得产品在最终使用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从维护我国人民权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角度也需要冷链物流。生鲜易腐产品等冷链物流配送的货物通常会在运送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等原因会使货物品质逐渐下降,甚至一些产品品质达不到食用标准时,由于不具备快速检测手段等原因,人们在购买时从表面上仍然无法鉴别,这就造成人民生活品质的下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我国人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步加强,隐藏在背后的冷链物流逐渐透明化也成为必然。
对冷链物流涉及范围的基本认识,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产品标准、技术或管理标准,包括已经公布的和正在制订的,全部加起来也仅仅有11项。其中,超过10年的1项;超过5年的1项;最近两年公布的4项;正在制订的有5项。标准工作基础处于空白阶段。关于什么是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如何分类等基本内容还没有搞清楚,根本谈不上标准体系。
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需求。在一个行业相对成熟,或者说有了需求以后,就要抓紧制订或修订。我国有关行业统计显示,由于冷链物流不完善,造成我国在初级农产品方面的损失巨大的现实。但是到目前为止全面的统计工作还没有开始。特别是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方面的统计还没有。这是非常重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冷链物流不同于其他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问题,以及节能和环保等多个延伸问题。但是,冷链物流因为隐藏在消费者所能接触的产品背后,一直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可能是已经接近腐败的程度了,但是我们可能无法觉察。孩子打的防疫针可能由于冷链系统的断链而已经失效,很长时间之后孩子出现问题了,我们却无法追寻问题出在了那里!这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社会难以形成真实的需求。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淹没了真实需求。
由于物流的核心是服务。所以,冷链物流的核心是冷链物流服务。冷链物流标准是服务链上的相关标准。这里就涉及冷链物流的基础标准,包括:技术、管理、信息、服务等。服务标准则与冷链物流过程密切相关,也和冷链物流企业的密切相关。由于冷链物流以保证产品品质为目标,最后的标准就会分解到具有类似品质和环境要求的产品大类或小类了,甚至可能到单品。我国冷链相关企业要成为我国冷链物流相关标准的直接参与者和制订者。因为标准的执行,实际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也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
行业标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逐步发展的。一是要从现有的标准推广做起,不能等都出台了再做。二是尽快展开行业研究工作。特别是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和行业急需的标准项目的制订工作。
从冷链物流的过程和冷链物流服务的对象范围看,冷链物流标准推广工作涉及我国国家计划管理(发改委)、商务管理(商务部)、行业管理(农业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检验检疫(国家质检总局)、市场管理(国家工商总局)等多个领域。
产业链上的利益调整,可以靠市场化的方式,企业会从中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而政府部门之间可能会困难一些。但是,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则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会更多的尊重社会整合的结果。
标准是一方面,当前我过冷链物流方面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一是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二是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我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国内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很高。
三是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个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第二个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四是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发展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立足长远稳步推进。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包括税收政策,对易腐食品因非冷链造成的垃圾收取高额环保费用等。尽快建立冷链食品标准和食品冷链标准,将其纳入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中。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易腐食品在冷藏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引入信息系统,既可保证冷链食品和物流方向正确,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冷藏链设施,最大限度降低冷链食品成本,使其尽快达到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水平。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对冷藏链本身提出发展规划,推进冷藏链设备完善和提高。对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食品冷藏链受制的原因之一,是广大消费者对冷链食品的认可程度。欲解决此问题,就要加大对冷藏链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争得市场的认可。
第五篇:农产品冷链发展调查报告
一、我市农产品冷链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冷链的关键环节冷冻冷藏骨干企业发展较快。目前已有三家上规模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包括三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强盛冷冻食品公司、枝江市荣昌肉联厂,分别具有储藏、加工、销售蔬菜、水产品和猪肉一条龙产业链初步功能。二是冷链关键基础设施已经具有一定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已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总储藏量为2万多吨的冷冻冷藏库容,冷库建设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三是储存结构由单一的猪肉开始扩大到多元化。除了生猪养殖、交易、屠宰、储藏、运销具有完整产业链外,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也开始向种养、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分销一条龙方向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冷冻冷藏能力,对平抑市场物价、打击过分投机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农产品冷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大量农产品堆积压库,无处存放和运销;一方面加工能力不足,深加工高附加值配套不够,推销渠道不畅,农民往往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值,农产品严重卖难。二是贮藏容量与现实生产能力反差大。一方面,各种肉禽蛋和水果水产品蔬菜及其加工品批零销售市场看好,但收获季节高峰因运力和销售速度影响,大量需临时冷藏的鲜货,因储藏设施不匹配烂掉坏掉,损失巨大。三是现有冷库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不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名优产品的质量,使优质产品大打折扣,影响了农产品声誉。
三、“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市场前景及其特点
枝江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和湖北省确定的优质肉禽蛋和水果、水产、蔬菜生产基地,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体特点是:一是农产品资源丰富。先后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70万头瘦肉猪、7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5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8万亩速生丰产林等10大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成规模。二是农产品质量闻名中外。全市有近40件农产品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培育出“百里洲砂梨”、“白洋柑桔”、“七星台大蒜”、“董市白瓜”、“银山白桃”等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柑橘和大蒜等还远销世界各地。三是上下游产业包括粮食、油脂、水果、蔬菜等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世联公司、湘宜水产品加工,鸿新、隆华等柑橘加工等企业,均已成为我市规模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四是我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水、公、铁、空运输及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农产品资源丰富,2009年全市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30.31、30.12、8.84、0.95、6.25万吨,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物质基础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四、“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与长江经济带大物流相对接,将我市富有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容进一体化,实现取长补短、优势共享;二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养殖)、交易、加工、冷冻冷藏、运输、批发零售等一条龙大市场,形成跨行业跨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三是实现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快物流速度,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产品变质,确保农产品质量,降低费用,让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四是加快与现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规模相配套的储藏设施,在我市交通便利和运载吞吐量大的地方新建、扩建冷库,同时在农产品产量大和具有相对产业化规模的地方建加工厂,就地加工。
五、“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规划的项目
一是在城区建设大型肉禽蛋冷冻区和生鲜品冷藏区。以现有荣昌肉联厂冷冻设施为基础,扩大容量,使之承担起供应市区10几万市民日常生活肉食品的重任,同时也起到加强储备,保障供应、打击投机,平抑物价、稳定市场肉价的蓄水池作用;集中城区周围几个乡镇的农产品,包括虾、鱼水产品,梨、瓜、菜等水果蔬菜,进行集中进库保管,保质保值,平衡供给。二是适当扩大七星台冷库容量,使之成为该镇大蒜和油脂品等特色农产品的大本营。三是在我市与城区交界的安福寺,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以该镇拥有省级食品加工工业园为依托,以该镇内拥有铁路编组站、高速公路道口、国际机场和高速铁路等大运量载体为优势,以该镇柑橘、桃等水果产量最大,其他生鲜食品品种多为基础,建成与新火车站地区大物流一体化的、融生鲜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冷藏、加工、装卸、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区。四是在顾家店镇以现有强盛冷冻厂为基础,以该镇仔猪交易中心为辅助,扩大强盛冷冻规模,使其成为乡镇肉品生产贮藏区域中心,以调剂市区市场。
六、“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把该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要站在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政治高度来看待农产品冷链物流。二是各个部门要大力扶持。出台扶持农产品冷链的优惠政策,利用各级部门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投资,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仓库群、冷冻冷藏室、冷冻冷藏设备、专用运输工具和与销售配套的信息网络等。三是要结合市内冷链现有基础条件和物流要素优势,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或不顾现实条件“拉郎配”(即把冷库建在冷链农产品量小的地方),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冷链物流。四是主管部门要加强跟踪优质服务,做到规划到哪里服务到哪里;项目建设到哪里,哪里就有方便,项目建设不受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