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厅局长访谈切实提高我区新闻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突出发展重点,提高新闻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访自治区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杨红岩
“十一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区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我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我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自治区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杨红岩。
记者: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打造合格市场主体和骨干企业,这是比较引人关注的问题,我区将如何加快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杨红岩:我区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意见》要求,全力打造市场主体,把扶持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出版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蒙汉文两个出版中心的基本框架。积极推动两大集团在发展载体建设上有重大突破,在有形载体建设方面,通过打 1
造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园等,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积极构建展览和交易平台,逐步形成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多媒体兼营,出版、印刷、发行多业并举,产业链相互衍生、配合、发展的大出版格局,提高新闻出版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层次。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加大对民营工作室的扶持力度,将政府引导资金投向最具活力的领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记者: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我区新闻出版业将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一些民生指标能否跨入全国前列?
杨红岩:“十二五”期间,我区新闻出版业要抓好5个工程建设,也就是5个发展重点。一是抓好中国蒙古文出版基地建设工程,这是繁荣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蒙古文出版基地建设、中国少数民族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等;二是抓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建设,通过实施出版物免费赠送、蒙古文字出版翻译和出版资助、蒙古文数字出版建设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推动新农村新牧区文化建设,提升各民族农牧民素质;三是抓好蒙古族历史文化经典出版
工程建设,《蒙古族历史文化经典文库》和《蒙古学文献大系》相继出版;四是实施好旨在提高我区出版监管能力、加强出版业基础建设的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新闻人才队伍建设是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区将重点培养和从国内外引进创意策划编辑、网络出版、版权贸易、营销、管理、翻译(蒙汉兼通及英语翻译)人才,打造内蒙古优秀记者、编辑、出版家、出版商队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五是抓好农家(草原)书屋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区将争取建设7000个农家(草原)书屋,实现每一个行政(嘎查)村都有一个农家(草原)书屋的目标。
到“十二五”末期,新闻出版业成为自治区的重要产业,人均年消费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等民生指标跨入全国前列。
记者:目前,我区新闻出版业还面临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等许多突出问题,要完成下一个五年的发展目标需要哪些保障措施?
杨红岩:首先,要继续深化改革,切实抓好经营性出版单位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深化印刷、发行单位体制改革,联合重组一批大型出版、报刊、印刷、发行集团公司,努力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提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能力和水
平。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第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品机构、产业结构、资金结构调整,推进传统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产业。提升我区新闻出版产业的集中度,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第三,加强依法监管,推进行政职能转变,规范工作程序,丰富工作方法和手段,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第四,积极推动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已出台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文化单位转制和文化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争取国家对我区印刷业实施与新疆同等的税费优惠政策。第五,加强队伍建设,以内地挂职、定向委培、国外学习等方式培养“三个一批”蒙汉兼通新闻采编、出版编辑、经营管理人员等高端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第二篇:关于切实提高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建议
关于切实提高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提案
民盟张掖四中支部
侯兴龙
近年来,我区民办幼儿园得到长足发展,办园条件全面改善,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保教质量不断提升,撑起了甘州学前教育的半边天,为缓解“城区入园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看,民办幼儿园教育理念陈旧,保教质量不高,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而造成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待遇问题。
今年以来,张掖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民办幼儿园招用教师的工资原则上按不低于公办正式教师同等级别人员70%的标准发放,并且逐年增长。同时规定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自行招用的在职在岗且签订劳动合同的专任教师,依法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这显然是一个惠及民生的利好的政策。然而,这两项规定在实践中造成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方面,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水平;一方面,要求为教师购买社会保险的政策,规定单位和个人每月缴纳社会保障金约790元。在执行中单位缴纳部分都包含在工资当中,教师实际领到手的工资反而低于政策出台之前。据了解,今年秋学期,我区民办幼儿园在推行此项政策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教师人人希望工资全额发放到手,用来解决现实的养家糊口,并不考虑长远的养老和保障问题。许多教师坚决不愿购买社会保险,并以此为条件决定去留,或考虑转行、或考虑转园,教师和幼儿园发生激烈争执,执行政策的用人单位也是苦不堪言。可以断言,民办幼儿园新一波教师大流动已经开始,为今后教师队伍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鉴于以上原因,建议区政府参照正在实施的为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每月补助650元的政策,为民办幼儿园教师落实同等补助,尽快实现公、民办教师同工同酬,确保市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地生根,支持民办幼儿园稳定教师队伍,努力培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稳定可靠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促进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为满足我区城乡居民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