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冷却水回收最新材料
动力分厂党支部“冷却水回收”
——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综述
根据中盐吉盐化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在基层党组织开展“创新创效、双向培养、三级协同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指示精神,动力分厂党支部立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对标管理、节能减排、扭亏增盈任务”的总体思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通过组织开展以“节能、降耗、增效、降成本”为主题的“冷却水回收”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周密安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断推进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此项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前现状:
制碱事业部原有18口井,厂区有1口井负责清水池补水、氯化钙生产用水、生活区用水。冬季用水量小,水源地供水富裕,夏季用水量大时用水偏紧,2009年氯化钙投产后用水紧张,尤其夏季,有时会制约生产。制盐事业部向制碱事业部供卤水后用水趋于平衡。
2010年9月制碱事业部脱硫除尘投入运行后,一度引起化工用水紧张,制碱生产负荷下调。
脱硫风机轴承、液力耦合器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及空气压缩机冷却水,夏季约50m3/h,冬季35 m3/h,全部回收到工艺水箱,作为消化水和脱硫增湿用水,多余的水通过溢流管回收到锅炉集水池,作为除尘冲渣用水。
锅炉引风机、送风机冷却水直接排放到灰沟,进入灰浆池。
锅炉各取样器冷却水、制粉系统冷却水、锅炉给水泵冷却水排至锅炉吸水池,作为锅炉除尘、冲渣用水。
二、项目论证
1、改造投资小,回收期短,并能解决生产用水紧张,制约生产的问题。
2、回收水量可以达到90m3/h。
3、锅炉冲渣除尘用水使用的是锅炉给水泵、制粉系统、化水取样冷却水、脱
硫风机和空压机冷却水的部分回水、自流渣水和带压渣水。若经过改造,锅炉除尘、冲渣用水全部使用渣水,这样将增大渣水用量,缓解渣场库容压力。
4、回水水质经过一个月的跟踪分析,并取样送至阿拉善盟环境监测站,经检
测水质合格,完全符合化水用水要求。
5、冷却水回收后可以减少原水池直流水补水量,直流水每小时减少90 m3/h
后,直流水泵运行方式两台大泵改为一台大泵或一大一小两台泵运行(大泵额定流量400 m3/h,小泵额定流量100 m3/h),从而降低了供水电耗。
6、回收水质发生异常时,可将水排到锅炉吸水池,作为冲渣用水,保证了化
水用水安全。
7、改造后可节约地下水,保护水资源。
通过以上分析,改造是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活动主题、目标和小组的确立
活动主题:冷却水回收再利用 节约水资源 增加渣水用量
活动目标: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节能降耗,保护水资源
成立了由8人组成的主题实践攻关小组,由副厂长柴金锁亲自挂帅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主题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实施过程
1、管线改造: 利用现有管线和集水池,只增加部分管线和一台水泵加压将回收的冷却水送至化水原水池。
2、保证水质的措施:
2.1 在回水收集槽上加装防尘盖,防止杂物及灰尘进入水系统影响水质。
2.2 清理并冲洗集水池,注水后在置换,直至池内水质合格。
2.3 冲洗管线:在进原水池之前管线冲洗,水质合格后送至原水池。
2.4 水质分析:试运行期间每半小时分析一次,一个月内未发生一次水质不合格现象,由于水质稳定,一个月之后改为两小时分析一次,两个月之后改为四小时分析一次。
3、制定运行保障措施
3.1 编制锅炉、汽机辅机冷却水回收运行须知。
3.2对相关岗位进行技术培训。
五、效益分析
1、投资:投资总额2.3万元,详细如下:
1.1、φ57*3.5管子100M
1.2、108*5管子170M
1.3、159*5管子10M
1.4、Dg100pg1.6蝶阀3个
1.5、Dg25球阀3个
1.6、利用厂区采暖循环水泵(闲置)一台。
1.7、投入人工4000元
2、维修费用全年1000元
3、节水分析:
每小时回收的直流水90m3/h,则全年回收直流水量90*358*24=773280M3。每吨直流水1.33元,则全年节约水费773280*1.33=1028462元
4、给生产带来的效益:由于冷却水的回收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使得制碱
事业部的生产任务不会因为水的问题而影响产量。
5、社会效益
5.1每年回收使用773280M3冷却水(直流水),即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5.2多使用773280M3渣水,可以腾出773280M3的渣场库容,同时废水的二次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既保护了环境,又保护了水资源。
以上分析,单纯经济效益,全年可节约1028462-23000-1000=1004462元。
六、双向培养的方法及效果:
1、在集团公司和制碱党总支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经过动力分厂党支部成员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分厂党支部在党组织的建设、党员的培养、员工思想动态的把握以及“四好促三创”、“双向养培”等工作得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双向培养”过程中对于既是党员又是骨干的人员,针对这部份人员提出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不断壮大队伍的同时,持续提高党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使我们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2、健全组织大力宣传
在不断总结往年 “双向培养”环节中的经验的前提基础上,巩固优良传统,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及时成立双向培养联系组,明确各培养联系人的职责。具体落实、指导、开展“双向培养”工作的上情下达、推荐教育、培养考核等工作。加大“双向培养”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通过分厂橱窗、板报向员工宣传“双向培养”的目的、目标及具体要求、标准。在橱窗内张贴“双向培养”的一些考核结果和评估等,使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明确目标 确定对象
本着关键、艰苦岗位有党员,党员在关键、艰苦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目的。由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筛选三种形式相结合,将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道德品行优、思想素质好、入党愿望高的王磊确定为党员培养对象;将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工作作风扎实的党员徐先才确定为优秀技术骨干的培养对象。
4、狠抓落实措施 有序推动进行
为抓好培养对象的理论学习,给两名双向培养人员制定了培养联系人,明确联系人的职责和任务,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给培养人发放学习资料,组织培养人观看党的各类宣传片,参加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定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定期进行思想分析。要求他们每季度上交学习心得,以便组织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对取得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帮助和提高。
5、为了更好的配合“创新创效双向培养三级协同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分厂相继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系列 活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及“节约从我做起”学习型班组交流会等,旨在营造“快乐学习、快乐工作”的氛围,共同打造“四个一流”员工队伍和“五先锋”的党员队伍,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制碱事业部动力分厂党支部
二0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第二篇:车间冷却水系统技改工作总结
车间冷却水系统技改工作总结
7-8
一、改造前状况
1、***车间冷却水采用山顶总水池的循环系统进行供水。该循环水是***车间冷却水、煤气站和制盐合成中和产生的污水混合后,经过4级沉淀沉降,由132KW的水泵从下方4级沉降池向山顶水池供水。
2、由于多年使用,沉降池沉渣已经很多,要对水池彻底清理很难,所以沉降效果也不好。
3、***车间使用该冷却水,造成冷却用的换热器严重堵塞,2007-2008年初,我们对为改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多次停机对换热器进行疏通清理,但效果不佳。同时公司几次扩建,分配到各反应炉的用水有所减少,冷却效果达不到生产要求。4、2007-2008年期间部份冷却器严重堵塞无法修复只能 放弃使用,共计划6台冷却器进行更换,冷却器寿命过短。基本2--3个月清理一次
5、因冷却效果不佳,以至年初刚刚选用的9-19-8D衬胶风机温度过高衬胶层变形脱落,动平衡变差后振动而频频出现故障,造成停机停产次数不少,据统计,在短短2个月内就用了6台9-19-8D衬胶风机叶轮。
二、改造方案
要改变这些严重影响生产正常的状况,经公司领导指示和组织,生产技术部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得出结论:生产用水要做到清污分离,***车间冷却水必须使用干净的冷却水,将反应炉吸收冷却水独立出来可以解决。因此提出了吸收系统冷却水自循环的技改方案。
1、清理***车间前废弃的回收小水池做为一个缓冲水池。同时另建一个小自循环水池。
2、采购2台200M3/h低扬程大流量的清水泵及相应管路阀门,2台处理量为200M3/h的凉水塔,建立***车间内部用水自循环系统。
3、将***车间所有的冷却用水全部由自循环系统供给,损耗的水用自来水进行补充。制盐用水循环系统由现行用水系统不变。
4、***车间内部用水自循环系统同时与山顶用水循环系统用个总阀门进行隔离。当***车间自循环系统的用水设备需要检修时,则打开该阀门做为应急用水。检修完毕则关闭该阀门,将两个水系统再次隔离。可保证***车间自循环水的正常运行。
5、同时将山顶供水的132KW水泵改装为45KW的多级小水泵。经计算该水泵能满足动力车间和制盐车间两个车间的供水。
三、技改项目投资
1、设备费用:清水泵3台(修旧一台,共4台)1.8万元,冷水塔2台共11万元,循环水池设备基础等1.1万元。
2、管道阀门及安装费用2.5万元。
3、总计投资15.9万元。
四、2008年5月两套自循环系统安装完成投入使用,改造后结果如下
1、解决了生产用水不足的状况,真正实现了清污分流的作用,使车间能用上相当于自来水的冷却水质。
2、初步测量正常生产时,自循环系统冷却水温低于室温3℃,为27℃,比原来用山顶水池的用水温度从42℃下降15℃。1#槽循环液温度从原来的90℃下降到60℃,吸收效果明显提高,观察尾气排放明显减少,氟化氢的收率有一定提高。
3、能满足设备的运转要求,换热器堵塞程度下降明显。到2008年底为止再没有清理过换热器,吸收塔填料结料大大减少。4、9-19-8D衬胶风机从水自循环系统改造之后,部分风机2#、6#使用到目前没有出现故障,其余的风机均是由于加工的缺陷和轴承的损坏、正常腐蚀而进行的检修。
5、节约用电估算:技改前供水水泵功率为132KW,扬程72M。其水量最高仅在350m3/h左右,正常生产需要用水450m3/h。要达到全公司用水满负荷运行尚未足够,故用电按132KW计算,淘汰山顶凉水塔电机18.5KW,以15KW计算。技改所用动力为冷水塔5.5KW--2台,水泵15KW--2台(2台备用),扬程22M,动力总计41KW。经测量未满负荷运行,在30KW左右。山顶水池供水泵动力改为45KW,实际每天仅开12小时,以功率为25KW计算。该水循环改造后节约用电(132+15-30-25)×24×320=70.68万度电/年,以每度电为0.5元计,节支35.34万元/年。
6、企管部的能源消耗报表显示,2008年与2007年同比电耗减少30度/吨,水耗减少1.83M3。但根据该工作原理,自循环水系统对节约用水并不明显,故不予计算。中国设备管理网版权所有 www.sbgl.net 请不要复制,>中国设备管理网版权所有www.sbgl.net!
第三篇: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我公司负责对焦化厂化产车间四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进行水质稳定化学处理和现场技术服务。自投入运行以来 循环水系统运行正常,各加药设备完好,可保证正常进行系统加药工作,所加药剂中**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质;水质状况良好,理化检测中心对各循环水系统水质检测数据,均符合国家标准和沙钢数据标准;每月打开换热器时,热交换器设备** 明显的腐蚀及结垢现象,换热器和循环水设备表面**腐蚀现象,各系统管道未出现堵塞情况,水中菌藻控制良好,未出现菌藻暴发现象。循环水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因循环水系统控制不力而影响焦化厂的正常生产。日水质报告、月度总结报告、季度总结报告按时提交。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我公司也十分重视现场服务的安全。自进厂施工以来我公司根据沙钢集团有关文件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现场服务安全工作规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断的健全、修订各项制度及规程。为加强现场服务安全管理,落实现场服务安全责任制,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专题会议或例会,会上在对前一段安全工作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检查现场服务安全情况,研究解决现场服务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现场服务安全工作,集中研究,制订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做到有问题提前发现、提前预防、提前解决。
第四篇:定子冷却水系统操作及优化建议
定冷水加药系统优化建议
通过对“神华集团花园电厂1号机组9月10日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非停事件分析报告”的学习并结合我厂定冷水加药系统及操作特提出以下几点整改建议:
1、提高对参数变化异常的敏感度及重视程度。
通报中该电厂定冷水导电度异常,其实前一天已经发生过,并且运行人员将电导率异常事件记录在了值长日志内,但未引起各专业重视。暴露出运行人员及专业管理人员对参数变化异常缺乏敏感度和重视程度。
具体整改措施:针对类似于定冷水导电度、PH值、定冷水水箱水位等这种重要参数的异常变化一定要加强重视程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专业,并加强分析,专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切实起到技术指导及监督作业。
2、加强相关设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完善运行规程及操作票。
通报中该电厂定冷水加药系统属于新系统,运行规程中无定冷水加碱装置规定,装置投入运行后相关设备技术资料没有及时发放到各运行值,同时运行技术培训不到位,导致在离子交换器退出后未及时将加药系统停运,致使碱液进入离子交换器至定子水箱回水管间,由于离子交换器停运后该管段为死水,导致该管段碱浓度大。
我厂在机组停运期间也出现过定冷水系统停运后未停加药系统的事件,此次事件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有效整改,类似的非停事故极有可能在我们这发生。具体整改措施:在新的规程修编中增加定冷水加药系统的投运前检查、投运(停运)详细操作步骤、运行中参数控制范围等内容。建立和完善定冷水换水操作票、离子交换器投停操作票(加药系统包括在内)。
3、就地巡检项目中增加离子交换器投运情况及加药泵运行情况的巡检项目,力争及时发现异常,并第一时间处理。
4、远方DCS画面中增加离子交换器流量显示、加药泵运行(停运)信号,便于运行人员监视。
5、更新现有的2011版《内冷水加药控制管理规定》及2013版《发电机内冷水PH值控制措施》,给运行人员操作提供可靠依据及技术指导。
6、规程中规定“定冷水导电度控制在“0.5~1.5μS/cm”,≥1.5μS/cm报警,应切除离子交换器并联系化学置换离子交换器内树脂。”我厂DCS内定冷水导电度超过2.0μS/cm才发报警,建议立即进行整改。
集控运行五值
2016-3-28
第五篇:关于发动机冷却水正确使用研究论文
【【摘要】根据发动机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结合工作实践,对发动机冷却水的正确使用作以简要介绍。供同仁借鉴。
【关键词】发动机;冷却水;正确使用
建筑工程机械大多采用水冷式发动机作为机械的源动力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水冷式发动机是依靠冷却水的循环将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使发动机工作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冷却水作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工作介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进行加注、更换和排放。根据发动机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结合工作实践,对发动机冷却水的正确使用作以简要介绍。供同仁借鉴。
1.正确加注冷却水
1.1加注清洁的软水。发动机的冷却水应选用雨水、雪水和河水等软水,雨水、雪水和河水等软水含矿物质少,适宜发动机使用。井水、泉水、自来水等硬水中含多种矿物质(如多种盐类等),这些矿物质受热后易沉积在水箱壁、水套壁、水道壁上而形成水垢和锈蚀物,使发动机散热能力变差,导致发动机过热。同时,加入的软水必须保持清洁。否则,水中的杂质会造成水道堵塞或加剧水泵叶轮等机件的磨损。如条件不允许,没有软水加注而需要使用硬水时,必须先采取“加热法”或“加入碱液法”对其进行软化处理,再加入发动机,确保加入的冷却水适合发动机使用。
1.2冬季尽量加注热水。在寒冷冬季,发动机机体温度较低,机油粘度较高,起动阻力较大,发动机起动困难。如果起动前向发动机冷却系统加注冷水,很易在加水过程中或在加完水未能及时起动时,造成水箱下水室及迸水管处发生冻结,致使冷却水无法循环,甚至导致水箱胀裂。因此,发动机在寒冷冬季起动前应尽量加注热水。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前述的冻结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注热水并反复循环更换,使机体温度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帮助发动机起动。
1.3起动前加注冷却水。在寒冷冬季,为便于发动机起动、避免发生冻结现象或因水源较远,有些建筑工程机械使用人员常常采取“干起动”的方法起动发动机。采取先起动后加水的“干起动”方法起动发动机,因发动机机体内没有冷却水,发动机起动后各部件温度上升极快,尤其是缸盖水套、喷油器水套等处升温更快且温度特别高。此时,如果突然加入冷却水,由于温差变化大,缸盖及水套易因骤冷而产生裂纹或变形。例如,一部ZL50C型装载机在冬季起动时采取“干起动”的方法起动发动机后,发现1、2缸喷油器处向外“嘶、嘶”喷气,拆检该处喷油器水套,水套均出现了裂纹,更换水套后故障排除。
1.4忌“开锅”时急于加水。发动机因缺水而温度过高,造成水箱“开锅”时,不要急于加注冷却水。发动机水箱“开锅”时,发动机各部件温度均较高。此时,如果突然加注冷却水,发动机缸盖等部件会因骤热激冷而产生裂纹或变形。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卸去发动机负荷,怠速空转几分钟;其次,用毛巾或擦机布盖在水箱盖上并拧开水箱盖,再次,待无蒸汽喷出时再取下水箱盖;最后,当水温达到正常时,加注冷却水。
2.正确更换冷却水
发动机冷却水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矿物质已经析出,除非冷却水已经很脏,可能堵塞管路及散热器外,不要轻易更换。因为,新更换的冷却水,尽管是软水或经过软化处理的硬水,仍然会含有一些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又会沉积于水套等处而形成新的水垢,水更换的越勤,析出的矿物质也越多,形成的水垢就越厚,发动机散热能力就越差,使发动机时常温度过高,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的方法步和骤更换冷却水。
在更换冷却水时,应采用“碱洗法”或“酸洗法”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清洗。“碱洗法”是采用750克火碱、150克煤油、10千克软水调制成清洗液对冷却系统进行清洗的方法。“碱洗法”是采用2.5%的盐酸清洗液对冷却系统进行清洗的方法。清洗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步骤为:首先,拧下水箱盖,放净冷却水;其次,拆下节温器座,取出节温器,重新装复节温器座;再次,将清洗液加注到冷却系统中,起动发动机后先怠速后中速运转,待清洗液温度达到80℃左右时,将发动机熄火,待清洗液温度降至50℃左右时,放出清洗液;再次,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对发动机水套、散热器等机件进行冲洗;最后,装复节温器,安装好连接水管,加注符合要求的冷却水。
3.正确排放冷却水
3.1放水时应打开水箱盖。水箱盖主要用于严密盖住水箱的加水口,使发动机冷却系形成与大气隔绝、完全封闭的循环冷却系统。在排放冷却水时,如果不打开水箱盖,冷却水虽然可以流出一部分,但因水箱盖密闭,随着散热器内水量的减少,系统内产生一定程度的真空,从而使水流减慢或停止放水,造成发动机冷却系内的冷却水无法彻底排放干净,导致零部件冻裂损坏。
3.2高温时不应立即放水。发动机熄火前,如果发动机水温很高,不应立即停机放水,避免与水接触的缸体、缸盖、水道外表面因突然放水而使温度骤然下降,造成内外温度差异大而导致缸体、缸盖产生裂纹。正确的做法是:先使发动机卸荷,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几分钟,待水温降至40℃~50℃时再熄火放水。
3.3烘干残余水份后熄火。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如果发动机冷却水不能彻底排放干净,极易造成发动机机体、水泵、水封等部件因存水冻结膨胀导致部件冻裂。因此,必须按照正确的放水方法,将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水彻底排放干净。正确的做法是:在发动机放完水后,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几分钟,用发动机温度烘干机体、水泵等处的存余水份。在特别寒冷时候,可以在发动机水温降至40℃~50℃时,怠速着火放水,防止边放水边冻结的现象发生,造成冷却水排放不净,导致零部件冻裂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