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讯逼供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读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时间:2019-05-12 20:5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讯逼供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读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讯逼供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读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第一篇:刑讯逼供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读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刑讯逼供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读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作者:路聪 栏目:法学之窗 添加时间:2010-7-30 10:41:2

5摘要: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以无畏的勇气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残酷而又野蛮的刑事制度。其中,关于废除刑讯的呼声,振聋发聩,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触动着多少代法学人的灵魂。笔者拟通过对刑讯的危害、成因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难题,并最终提出关于刑讯防治的一些个人见解。关键词:刑讯逼供;刑讯逼供成因;刑讯逼供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7-0000-02

1764年是应被历史镌刻的一年。被伏尔泰称为“人权法典”的《论犯罪与刑罚》就诞生在这一年,其博大的刑法思想不仅为西方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全世界的刑法改革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论犯罪与刑罚》的作者贝卡里亚,在书中深刻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认的三大刑法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刑罚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并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在这不朽的巨著中,关于废除刑讯的呼声,振聋发聩,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触动着多少代法学人的灵魂。本文拟通过对刑讯的危害、成因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难题,并最终提出关于刑讯防治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刑讯逼供的概念及其现实危害

刑讯逼供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追诉者对被追诉者采取肉刑或变相肉刑的方法,逼取其供认犯罪的行为。刑讯逼供已经成为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顽疾,屡禁而不止。由于其严重损害了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妨害实体真实的发现、极易造成冤假错案等一系列的危害,极易侵犯甚至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自由,与

刑事诉讼民主、文明的世界潮流相背离。因此,认清刑讯逼供的成因,对症下药,有效的遏制刑讯的发生,是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二、刑讯逼供成因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刑事诉讼中,刑讯逼供一直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为遏制刑讯逼供的泛滥,整全社会都在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刑讯逼供仍然屡禁不止。那么,刑讯逼供,缘何屡禁不止?

(一)“有罪推定”和宗教蒙昧主义——从《论犯罪与刑罚》中寻找答案

“法律折磨你,因为你是罪犯;因为你可能是罪犯;因为我想你是罪犯。”司法工作人员采取野蛮的手段,通[1]

常是将刑罚看作是对犯罪人的简单报复和对已然发生罪行的赎罪,基于有罪推定,认为对一个“犯了罪”的人提前予以打击,是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的和正义的,可以使他更好的得到报复。然而直到今天,有罪推定的思想痼疾仍然支配着采用刑讯的司法工作人员。“采用刑讯的另一个可笑的理由是:洗涤耻辱,也就是说,被法律认为可耻的人,应该用骨位脱臼来证实他的口供。”[2]“作为一种感觉的痛苦可以洗刷纯粹作为一种道德关系的耻辱。”[3]“一条不可动摇的教义向我们断言:人类的怯懦所招致的污点不配领教上帝的永恒怒火,而应当由一种莫名其妙的火来清除。耻辱就是一种世俗的污点,既然痛苦和火可以消除无形的精神污点,为什么刑讯中的痉挛就不能消除作为耻辱的世俗污点呢?”[4]用施加于受害人身上的刑讯作为一种耻辱,去洗涤他可能因犯罪获得的耻辱,以听取人们的忏悔作为定罪的主要证据,这些旧的刑事制度的理念都是蒙昧时代遗留的产物。

(二)人性中的功利对刑讯逼供现象的影响——从功利主义的视角

1、关于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简言之,是提倡追求“最大幸福”。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法学家、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功利主义”原则。他指出,功利主义原则的核心是指,对于某

种行为的评价,取决于该行为是否能够增进涉及切身利益的当事人的幸福。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与古典社会契约论相对立的学说,意在为国家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合法性提供一种新的、实在的基础,以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与福祉。

[5]

2、功利主义与刑讯逼供

由上文可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和政治民主为功利主义所明确主张,尤其是社会政策和制度安排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人的选择和欲望。若是考虑到个人自由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一般来讲,刑讯逼供应为功利主义所否定。但是,为何结果却恰恰相反呢?

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功利主义属于结果主义的范畴。正确的道德行为只能通过对行为结果的收益成本分析来决定。我们要通过对行为利弊的全面的分析,最终做出是否实施行为的选择。倘若利大于弊,则行为在道德上是恰当的。在刑事法律方面,功利主义为威慑理论奠定了基础。

我们所言的刑讯逼供,在现今社会主要是一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的一种公务行为,属于国家暴力,而非个人复仇。这样一种“公”的性质,导致刑讯逼供获得道德上的宽宥乃至纵容。在功利主义者看来,刑讯逼供是通过对痛苦和放任罪恶的选择来谋求社会功利。

三、刑讯逼供对策分析

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重点对于废除刑讯的理由进行了论证,但未就实践操作进行说明。通过对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刑讯逼供之所以存在如此长的时间而屡禁不止,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缘由,只要不能完全的客观化和固定化人们的行为,那么口供作为证据就不会消失;进而,刑讯逼供就不会得到彻底根治。所以,在现行口供仍作为证据的背景下,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的构建,尽最大的努力遏制实践中刑讯逼供的行为发生。

1、适当引进沉默权制度

关于沉默权的论述国内有很多,而且态度不一。[6]笔者认为,强迫一个人充当自己的掘墓人是不道德的,若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权,讯问者将无法得到口供,从而逼迫侦查人员去寻找口供之外的其他证据,因此,沉默权制度的建立必将对于刑讯逼供产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权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言论自由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沉默权正是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具体表现。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基本的权利保障机制,是促进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的必然选择。

2、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对刑讯逼供的遏制

《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属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刚刚于今年5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对于明显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予以排除,其中包括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突出了非法证据的排除对象为非法言词证据以及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这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创新和突破,对于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但遗憾的是,我国立法虽然对于非法言词证据予以明确的排除,但对于非法获取的实物证据有没有证据能力的问题仍然没有作出详明的规定。同时,对于除口供之外的、以刑讯逼供为线索获得的其他证据,并没有明确的予以排除。

而在国外,无论是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以违法程度轻重为标准,而非以证据种类为依据对非法证据进行排除。[7]也即,只要是严重违法、侵犯公民基本权利而获得的证据,即便是物证也必须排除。因此,对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进行限制,将从一定程度上对刑讯逼供形成有效遏制。

3、树立程序公正和人权保障的法治理念

产生刑讯逼供的根源在于片面注重打击犯罪、忽视人权保障的司法理念,因而,树立人权保障与程序公正的法治理念是治理刑讯逼供根本之所在。现代刑事诉讼的价值理念中,准确的追诉和惩罚犯罪人而不伤及无辜、侵犯人权是一国刑事司法活动的最高利益选择和最高理想。在追究犯罪人与保护无辜、保障人权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冲突而必须作出惟一选择时,必须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无辜、保障人权,这是现代人权观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明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由此可见人权保障在我国已有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因此,一定要深刻认识刑讯逼供的严重危害,牢固树立程序公正和人权保障的理念;同时,提高人权意识和法治意识,鼓励公民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正当权利。如此,刑讯逼供才能最终得到根治。

4、结语

上文所列的防治刑讯逼供的对策,没有哪一项能够独立的发挥作用,它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只有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制度已不同于传统制度,而的确是以现代刑事司法理念为内核而设计的。但是,这种内核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光辉尚未完全照亮刑事司法的实践,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正是明证,因而改革的步伐仍将继续。正如培根在《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书的卷首语中所说的那样,“对于一切事物,尤其是最艰难的事物,人们不应期望播种与收获同时进行,为了使它们逐渐成熟,必须有一个培育的过程”。读罢《论犯罪与刑罚》,仿佛看到一位刑法学的巨人站在历史长河的畔边,他在思考着自己的学说,同时也在注视着百年后的法治进程。这本书是现代刑事司法理念的灯引,法律人需要认真阅读,让这个灯引点亮自己的心灵,以人为本位去实践,以怀疑的精神去思考,让自己的思想散发出人性和理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作者简介:路聪(1988.06—)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意]贝卡里亚,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39.[2]吴晓明.刑讯逼供的法理思考[D].湖南大学,2008.[3]李云昭.论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2教师专刊.[4]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161.[6]王亚洲.从人权保障的角度谈刑讯逼供[J].华章,2007(8).[7]邓训民.刑讯逼供产生原因以及防治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30).

第二篇:读贝卡利亚之《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犯罪学

读贝卡利亚之《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贝卡利亚是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26岁时出版《论犯罪与刑罚》,被推崇为现代刑法学的鼻祖。贝卡利亚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抨击了封建社会以罪刑擅断、司法专横为主要特征的刑法制度,阐述了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宣告了近代刑法学的诞生。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用简短的篇幅论述了刑罚的起源、刑罚的目的、衡量犯罪的标准、刑罚与犯罪相对称、刑罚的适用手段、死刑等系列的刑法思想,对刑法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透过《论犯罪与刑罚》,我们可以发现贝卡利亚的思想。

首先,“罪刑法定”的刑法原则。贝卡利亚深受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影响,认为个人只有通过同意才能受社会约束,应当签订契约,个人对社会负责,社会对个人负责,需要限制国家的刑法权。认为法律的最大目的,是使最大多数人获得幸福。本书以社会契约论为蓝本,提出了“罪刑法定”的刑法原则,要求法官、特别是刑事法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官唯一的责任就是判断是否违反法律。他指出:“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他还积极呼吁法律必须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规定,而且尽可能的具体和详细,使刑法被大家所了解和熟知。同时,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行使又必须在一定的限度内,因为他的刑法思想是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刑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市民社会公民自由和权利,而不再是中世纪及以前那样镇压被统治阶级。所以刑罚要改变,由过去的把犯罪人当成奴隶、动物对待,转而提升为人,在处罚的同时亦尊重和保障他们的权利,不对其违反义务范围外的权利和自由构成侵害,这就要求刑罚要以必要为限度。

其次,“罪刑均衡”思想。“罪刑均衡”思想也是《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的亮点,书中指出,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应当是平等的。在刑事犯罪中,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准就是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在定罪量刑时,重点考虑的是行为人在客观上的行为,也就是对人的客观行为进行刑法上的评价。一般来说不考虑人的主观因素,但不是完全不考虑,也会考虑到故意、重过失、轻过失、无辜等情形。正是通过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刑法上的评价后,将其犯罪行为与相应刑罚充分对应,从而展现刑罚与犯罪的均衡。贝卡利亚用一句话言之:“犯罪的动机愈强烈,阻止人们犯罪的阻力就应当愈强大,这就是说,刑罚同犯罪应当相当均衡。”

再次,“刑罚人道主义”思想。贝卡利亚在本书中还体现出了浓厚的“刑罚人道主义”思想。该书在死刑一节中提出了“死刑在良好的管理制度下是否是真正有益的和公正的呢?人们所拥有的杀害同类的权力又是什么权力呢?”两个问题,并用了大量的笔

犯罪学

墨去论证死刑是不公正的,用死刑来证明死刑的严峻是没有好处的。真正对人的心灵发生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和严苛性,而是刑罚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严苛的刑法,强烈而短暂,但时间一长就被遗忘了。如果,将人关押在监狱中,则可以慢慢地接受教育,可能更能起到刑罚的目的。认为即便对于不可能改造的犯罪者,也不应死刑。

领悟贝卡利亚的刑法学思想,思考我国的刑法体系,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可以拿来探讨。

第一、有关死刑。贝卡利亚在本书中提出废除死刑的观点,贝卡利亚认为只有根据两个理由才可以把处死一个公民看做是必要的:

一、某人在被剥夺自由之后仍然有某种联系和某种力量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安全或者他的存在可能会在既定的政府体制中引起危险的**。

二、处死某人是预防他人犯罪的根本的和惟一的防范手段。据此结合我们现在的刑罚体系,我们可以探讨在一些有关我国死刑的存在是否必要。

一种正确的刑罚,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了。而死刑是一种正确的刑罚吗?它能有效的阻止人们犯罪吗?我国刑罚的主刑由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组成。在废除死刑的情况下,如若某人实施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或政府体制的行为,那么在对其处以无期徒刑的情况下能割断他这种对社会恶劣影响的延续吗?或者它的效果会差于死刑的实施吗?本人认为无期徒刑完全能达到死刑的效果,并且其有利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贝卡利亚认为,“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因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的,与其说是一种强烈而暂时的运动,不如说是一些细小而反复的现象。”反对废除死刑的人认为中国目前的国情不允许废除死刑,因为 “杀人偿命”已是一种传统,对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处以死刑才能平民愤,才能获得老百姓的认同。贝卡利亚认为:“习惯是一种主宰着一切感知物的王权,一个人说话、走路、寻求生活需要,都离不开习惯的帮助;同样,道德观念只有通过持续和反复影响才会印入人的脑海。”所以要人们接受无期徒刑是最严厉的刑罚,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在着手废除死刑,而刑法修正案八已从经济犯罪,财产犯罪方面减少了死刑,以后我们也可以在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直至最后侵害人身权的犯罪逐一废除,因为我觉得只有一个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越大,人民感受到得恐惧性越大,他对犯罪分子处以极刑的欲望才越强烈,而不是从国家、社会、个人的三层利益结构出发。另外,就像贝卡利亚所说,“用死刑来向人们证明法律的严峻是没有益处的”,“体现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恶并惩罚谋杀行为,而自己却在做这种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杀人犯,却安排一个公共的杀人犯。我认为这是一种荒谬的现象。”

犯罪学

第二,有关法律解释中的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指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说明。虽说法律需要解释,法律的生命在于解释,而“对于刑法而言,就像营养对于生物,至少可以延长其生命,使其适用成为可能”,因此,我不反对法律解释,因为法律解释是法律的生命源泉,我反对的只是司法解释。我认为司法解释是变相的法官造法。贝卡利亚认为:“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因为他不是立法者。”立法者才有解释法律的权力,从罪刑法定的角度来看,同样是为了维护严格罪刑法定思想,解释权归于立法者。法官只能是法律的传言者。所以司法解释的滥用,会出现司法解释取代法律的现象,有违罪刑法定原则。因此,要区别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要在法律的应有意义之内进行解释。

第三篇: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仍然记得,进入福州大学法学院上的那第一课精彩纷呈的刑法课,翻看当时王玲老师评论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的笔记,那些字迹里仿佛也透着我当时的愤懑与不解,当初的我一定是不理解的吧,凭着满腔热血一身正气毅然选择了法学,梦想着可以扫尽天下不平事,让所有的罪犯都落入法网,总觉得对于那些罪大恶极之人不实行死刑,法的正义公平不能得到声张,情理难容!经过法学院3年多的学习,我对法学的认识不再如当初一样的肤浅,法不仅仅是正义是公平,也是程序是制度是经济基础当代国情下的产物,了解了牺牲个案的正义为的是司法整体的正义,就不会再为辛普森杀妻案而愤愤不平,不会再为一些明明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因为疑罪从无原则而无罪释放而觉得法律不公正,也渐渐懂得诉讼并非可以解决一切事,渐渐的接受,法律的真实并不一定是事实的真实„„但凡了解和领悟到立法者的用意所在,便会明白和接纳现有一些制度的设计和改革。从大一时一知半解的阅读《论犯罪与刑罚》到法学课程完成后的重新阅读,反复地回味,以下是对《论犯罪与刑罚》的些许感悟和理解。

《论犯罪与刑罚》初版于1764年,是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的经典著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影响极为深远。全书洋谥着人道主义关怀的光辉,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主张刑法改革,奠定了近代刑法罪刑相适应的量刑原则。本书的精神与思想对多国的刑法改革产生了具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无论是

在法学初学时还是受过正统法学教育之后品读,都会感觉思想接受强烈的冲击与洗礼,让初学者领悟,让法律人再次警醒并有更深的感触,仿佛聆听伟大的法学家的尊尊教诲,历久弥新。

《论犯罪与刑罚》中,我看到的是作者对法律弊端振聋发聩的指责,对鼓舞人心的宽和人道刑法原则的大力提倡。作者言语犀利简洁,小专题单独成篇短小精悍,但都极具说服力,发人深省,经典的思想与论述层出不穷,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读完觉得醍醐灌顶,对刑法及刑法原则的精神所在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领会。

引言中,贝卡利亚认为,人们只有在亲身体会到关系着生活和自由的最重要事务中中已充满谬误之后,并在极度的灾难把他们折磨着精疲力竭之后,才会下定决心去纠正压迫他们的混乱状况。因此他主张利用优秀的法律促进过渡,而不是等待缓慢的人类组合更迭运动在坏的极点上开创好的开端。这是对法律是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具有滞后性这一理论的颠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有时候,适当的法律革新也能给社会带来进步。

贝卡利亚对作为刑法起源的惩罚权进行了阐述,他把社会契约的理论运用于刑法学说,认为:人们为了享受自由才割让出自己的一部分自由;人们割让出的自由的总和,组成国家最高权力。每个人都希望交给公共保存的那份自由尽量少些,只要足以让别人保护自己就行了,正是这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成惩罚权,一切额外的东西都是擅权,而不是公正,是杜撰而不是权利。在此基础上,贝卡利亚认为,刑事法官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且法律解释需持久而稳定,“法律的精神需要探寻”是危险的公理,因为法律解释飘忽不定会给与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进而导致法律的不公正。接下来,贝卡利亚通过对具体的法律制度弊端的批判,主张刑罚的宽和和人权的保障。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刑讯,刑罚的宽和以及死刑这三章节的论述。关于刑讯,贝卡利亚认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这一理念在我们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已被采用。贝卡利亚认为在罪与非罪尚有疑问时对公民苛以刑法是没有根据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与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刑讯让痛苦称为真相的熔炼炉,它会造成这样一种奇怪的后果:无辜者处于比罪犯更坏的境地,尽管二者都受到折磨,前者却是进退维谷:他或者承认犯罪,接受惩罚,或者在屈受刑讯后,被宣布无罪。但罪犯的情况则对自己有利,罪犯只要强忍痛苦,就可能获得无罪或较重的刑罚改变成较轻的刑罚,而无辜者却可能承认了犯罪,即使最后被宣布无罪,也受尽了屈刑。所以,无辜者只有倒霉,罪犯则能占便宜。贝卡利亚一直在强调刑法的宽和,他从刑法的目的为突破口,他认为刑法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已犯下的罪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只要刑法的恶果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处,刑罚就可以受到它的效果。”

废除死刑是贝卡利亚最重要的观点之一。这一章节也写的尤为精彩,开首,贝卡利亚提出“人类可以凭借怎样的权利杀死自己的同类”的问题,他认为,如果人们可以把生杀予夺大权交给整个社会,那么说明人原本就有这种权利,这与无权自杀的理论是矛盾的。一种正确的刑罚,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犯罪就足够了。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如果说死刑的作用在于威慑的话,苦役比死刑更具威慑力,因为死刑只是瞬间的痛苦,而苦役则是长期的折磨,每次以死刑为国家树立借鉴都需要一次犯罪,但是终身苦役,只要一次犯罪就为国家提供无数长存的借鉴。用死刑来向人们证明法律的严峻是没有益处的,体现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恶并惩罚谋杀行为,而自己却在做这种事,它阻止公民去做杀人犯,却安排一个公共的杀人犯,这是何等的荒谬。

贝卡利亚强调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他认为,惩罚犯罪的刑罚越是迅速和及时,就越是公正和有益,它减轻了捉摸不定给犯人带来的无意而残酷的折磨。再次,对于罪犯最强有力的约束力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法律应确定,法官应根据法律无私公正的判决,不能有过多的自由裁量,因为“仁慈是立法者的美德,而不是执法者的美德”。贝卡利亚把犯罪分为了三类,有些直接毁伤社会或社会代表的,有些犯罪从生命财产或名誉上侵犯公民的个人安全,还有一些犯罪属于同公共利益要求每个公民应做和不应做的事相违背的行为。

贝卡利亚认为一切优秀立法的主要目的应是预防犯罪,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刑罚价值问题上持双重预防价值说,在刑罚的双重预防目的中,贝卡里亚更强调一般预防的价值。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把法律制定的明确和通俗,国家集中全

力去保护这些法律。再次,是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还有就是激励美德和完善教育。

贝卡里亚阐述的最终结论是:要使刑罚不成为一个人或许多人对个别公民的暴力行为,它就应当是公开的、及时的、必要的,是在该种情况下可能判处的刑罚中最轻的、同所犯的罪相适应的、并在法律中有明文规定的。

《论犯罪与刑罚》篇幅短小精悍,却寄托着深远的立意,尽管多次阅读,每次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但我深知自己的认识还很浅显,名著的阅读使得我得以聆听法学家的思想并从中汲取一些一些精神,我相信但凡可以摄取一二,已是受益匪浅,若是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能领悟一些刑法的精神,这些经典的论述对一个法学学习者是弥足珍贵的,正是这些理念,这些精神使得我们在未来职业中可以有一个法律人的视野和思维,使我们在做职业生涯中无愧于法理,无愧于法的精神所在。

第四篇:读 论犯罪与刑罚 有感

读《论法的精神》有感

《论法的精神》是19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最主要的著作,这也是孟德斯鸠影响最大的著作。

本书主要讲述法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诸如法律与政体性质,原则,人口,传统习惯,社会观念,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的关系,是一本伟大的著作。我主要的看了孟德斯鸠关于亚洲和中国的篇章,感触颇多。

本书的第七章以《政体原则与限制奢侈的法律、奢华以及妇女身份的关系》为题目,对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在这一章节里,孟德斯鸠对经过长期艰苦革命后取得政权的开国皇帝们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然后强烈批判的了开国三四个以后的皇帝,他说:“皇室也日渐衰败;权贵兴起,宦官获得宠信,人们只把小孩推上王位宝座;皇宫成为国家的仇敌;皇宫中游手好闲的懒汉使辛勤劳作的人民遭受破产,皇帝被篡位者杀死或被驱逐。”我觉得,这对中国古代的专制社会做出了精准的评价。

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时代末和18世纪前叶,此时正值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统治阶级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压迫广大人民,宫廷和贵族极尽奢侈,民众却在饥寒中挣扎,长期的战乱、苛政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愈演愈烈。所以在当时的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只有《论法的精神》中多对中国的专制有批判。孟德斯鸠曾与一位滞留的中国海员交谈,本着严谨的态度得出了自己的认识。尽管他的见解不免偏颇,但相对于同时代的人是较为接近事实的,也丰富了《论法、的精神》的材料。在第八章中,孟德斯鸠详细的描述了中国的腐败、贫困和混乱的时局。但是局限在于孟德斯鸠也没有正视中国的盛世,在中国的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饶。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一个以恐怖为原则的专制主义的国家。或许在最初的朝代,帝国的疆域还没有如此广大,政府的专制主义倾向稍逊;而如今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其实在古代,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的年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封建制度其实是比较先进的制度,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孟德斯鸠也谈到了中国的礼教问题。他认为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都用在学习这些礼教上,并用终生来实践这些礼教。文人用之于育人,官吏用之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当人们找到使他们严格遵守的办法时,中国便得到很好的治理。也就是说,中国的统治者用礼教来麻痹愚弄人民。的确,中国的儒家礼教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对破旧出新也造成了不少障碍,但是中国的礼教也不是一无是处。这对也有利于形成良好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从书中看来,我感觉作者似乎对亚洲有偏见,在书中强调北方比南方好,认为北方的人种品质较好。对中国也有没有较好的看待当时中国的优点。

看了《论法的精神》后,我感觉对法学的知识更加有了系统的认识,并且加深了我对我专业的喜爱,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我的专业课。

第五篇:论高校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

论高校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

陈真平

【摘要】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愈加严重,在所有刑事犯罪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司法实践显示,当代大学生犯罪具有罪名相对集中,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等特点,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在社会层面,主要是社会不良风气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家庭层面,是家庭错位,家庭教育缺位;在学校层面,是学校在学生心理教育、犯罪预防机制不完善;在个人层面,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待提高。基于上述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本论文在对高校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详细论述的同时以求提出预防高校大学生犯罪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 成因 对策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University Student Crim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CHEN Zhenping

Abstract:Since the college enrollment, college students' crim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all criminal in a growing proportion of.Judicial practice show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rime has the charges a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subjective malign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relatively small, the cause of the crime of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ocial level, mainly is the social bad style especially adverse impact o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at the family level, is the family dislocation, absence of family education;at the school level, school students i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rime preven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on a personal level, is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s, outlook on life to be improved.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based on the criminal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and detailed discusses the cau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commit a crime; contributing factor; countermeasure

引言

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案件频频见诸新闻媒体。在校大学生犯罪不但案件数量日益增多,而且一些刑事案件的作案手段极为残忍,使人不敢想象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所作所为,因此,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发展。那么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能否成为社会所需之才,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 1

革的推进和高校的扩招,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犯罪数量日益上升,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的校园秩序和人才培养,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提出预防高校大学生犯罪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的概念及其犯罪特点

(一)“大学生”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的界定,从学历上看,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从培养方式上界定,包括统招生(并轨生)、新高职、成人教育脱产班,不包括函授生、远程网络教育、短期培训班等学员;从时间上界定,从入学报到到毕业离开学校期间是大学生的整个期间,包括各个学期、假期,以及部分特殊的学生,比如休学的大学生;从资格上界定,大学生必须有学校正式的学籍,包括统招生(并轨生)、新高职、成人教育脱产班。

(二)大学生的犯罪特点

1.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主要表现为财产性犯罪和故意伤害犯罪

从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检察院五年来受理的案件来看,涉及抢劫的案件有20人,占总数的54%;涉及故意伤害的案件12人,占总数的32%;其他涉及盗窃、故意杀人和强奸的犯罪为5人,占总数的14%。

2.以男性居多,犯罪年龄集中

调查统计后发现,在37件兰州市安宁区高校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女性只有2人,占5%,其余的都是男性,占总数的95%;其中19岁到22岁的有30人,占总数的81%,犯罪年龄非常集中,且年满18周岁,已成年。

3.犯罪动机简单,目的单一;主观恶性较小,突发性犯罪较多

以故意伤害案为例,多为临时性起意的突发性犯罪,常常只是为了一些不起眼的小纠纷,有时甚至仅因为看不惯对方的言行举止而发生的侵害。如2012年安宁区某高校体育学院一小伙子在出租屋喝酒和房东发生矛盾,为了发泄一时气愤而纠结了同宿舍及同班同学共13人去打群架,不幸造成被害人一重伤、一轻伤和一轻微伤的严重后果。另据安宁区检察院的统计,在大学生所实施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中,突发性犯罪占到70%左右。而且在案发被抓获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口供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出现翻供现象,在看守所内犯罪态度较好,能够遵守监狱纪律。

4.社会危害总体较小

从具体案件的前置措施适用情况与量刑情况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据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检察院2007年至2011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公安机关未经报捕程序直接移送该院审查起诉的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五年内共计122件151人,约占总数的72%。其中,2007年,移送审查起诉38件45人,未经报捕程序直接移送起诉的25件26人,约占此类案件总数的57%;2008年,移送此类案件39件45人,其中不捕直诉26件28人,约占总数62%;2009年,移送此类案件共41件45人,其中不捕直诉33件35人,约占总数的78%;2010年移送此类案件51件52人,其中不捕直诉39件41人,约占总数的79%;2011年,移送此类案件24件24人,其中不捕直诉21件21人,约占总数的88%,不捕直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5.结伙作案,有多样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各大高校以同乡同学居多且大多住在学校,其中有未成年或刚步入成年的学生,因而在作案时往往呼朋引伴、纠集成群,以相互壮胆,结伙实施犯罪。

如前述故意伤害一案的犯罪嫌疑人当问及为什么大大出手时,回答说只是为了哥们儿意气,同班同学叫不能不去。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知识面广,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因此在实践中大学生犯罪的多样化、智能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如安宁区某高校一学生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利用步话机、手机等答案传输作弊。

二、高校大学生犯罪成因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追求理想的年代,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专业、兴趣、社会需求、就业现状等存在巨大的落差,大学生又难以在短期内自我调节和释放压力,长期积压导致行为偏差,甚至心理疾病。这种种的心里问题,具体而言即是消极情绪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行为人就会情绪发作,产生犯罪动机,最终产生犯罪行为。

(一)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不良风气与严峻的社会现实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及思维方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时下社会网络信息膨胀,虽然大部分的信息发布者都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发布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但是某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信息发布者,放弃了社会道义与社会责任,发布色情、迷信、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便成了少数大学生犯罪的催化剂,一旦受到外部条件的强烈刺激,已经存在心理暗示,就很容易转化为具体行动,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如安宁某高校一男生和一起的三个同伴喝酒,约自己前女友出来一起喝,最后在一个叫“福娃”的出租屋内两人发生性关系,与此同时他酒后乱性,允许和帮助三个同伴对其女友实施了强奸行为。

(二)从家庭层面看,家庭教育不到位是在校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一是家庭残缺,由于父母离异外出打工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从小就缺失家庭关爱和有效管教,任其“自由发展”,从而染上种种不良风气,导致孩子小时无暇管,长大后想管却管不了的尴尬境况。二是家长和子女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许多父母对孩子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以单一的学习成绩来评价他们。三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之一些家长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而助长了孩子的不良风气。如安宁区某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2009年春节的一天和初中的两个好友对一路人实施了抢劫,从安宁区公安局的询问笔录上可以看出,该学生自幼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外出打工,疏于管教而酿成此悲剧。

(三)从学校层面看,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与在校生犯罪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高校的大肆扩招,降低录取标准以至于生源质量难保证。学生进校后又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和训练,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对不良因素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受不良环境、歪风邪气的污染和影响,从而出现违法犯罪。从安宁区高校大学生的犯罪案例来看,一些学校的公安院、体育学院学生的犯罪占总数的70%左右。在这些学生群体中往往充斥着“武力至上、靠拳头说话”的错误观念。学校对学生抽烟、酗酒、早恋、打架斗殴、拉帮结伙等问题或放任不管或管教不力。对学生行为不注重正确引导,加速了这些学生厌学逃学、自暴自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的心理抵御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也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中小学时代,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缺失;另一方面,在离开父母家庭进入到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大学生活后,由于在中学阶段过于依赖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心理上延续着对家庭和师长的依赖,在新的环境里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来应对独立生活和独立学习,而且大

学实行学分制,其管理环境又较为松散,心理教育和培训并不如就业率那样受到大学的重视,因此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实施过激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如2010年4月间,安宁高校一名在校学生因其弚在一所高职院校被同学欺负,遂邀约本校的一名同学一起去弟弟所在学校帮忙打架,结果导致对方一人被刺为重伤的惨痛后果。

三、高校大学生犯罪预防对策探究

(一)社会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安全立法

大学生犯罪与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同,犯罪的危害性明显的大于违反规章制度,犯罪不仅危害学校及校园秩序,而且还严重的危害社会。其社会大环境就当下来说,主要包括我国社会深度转型、西方思潮、市场经济三个方面。社会转型时期,必然是各种价值观充斥社会,对社会主导价值观、传统价值观产生冲击。而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犯罪是很多因素导致的,社会环境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故不能将责任简单的推给学校。所以,社会上也要对大学生犯罪采取相关措施,使社会环境建设和立法同步跟进。

一是社会要立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净化社会环境,抵制、消除可能导致犯罪的亚文化,如反动、淫乱、消沉思想的传播一定要杜绝。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二是在立法层面上,为加强校园安全提供法律保障与支持,例如及时出台《校园安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效防止校园犯罪。司法机关在处理大学生犯罪的过程中,尤其应该重视,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犯罪行为在进行严肃处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犯罪情节和矫治需要,突出刑罚的教育功能。

(二)家庭方面,改善家庭环境并与学校建立交流沟通机制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要把家庭作为教育、培养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子女沟通,对他们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要扬其长避其短,不能轻易的否定他们。

因此,家庭教育一方面要求家长要注意改善家庭环境以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大学生树立行为典范与道德范例,使大学生的心理渐渐受到熏陶,潜移默化中形成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最初体会。尤其是要改变一味溺爱或者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客观辩证的看待孩子的错误,用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思想和引导。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这就要求家长应积极主动的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过激等情绪问题,及时向学校进行反映,以便学校适时介入,提供心理帮助,消除犯罪隐患。

(三)学校方面,建立综合性预防机制并理性对待学生犯罪

一个是学校应建立综合性预防机制,主要从法制、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手和构建,毕竟刑罚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预防犯罪。另一个是学校需要理性的对待大学生犯罪。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出于管理需要,对于有过犯罪的大学生一般都采取开除或劝退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校内不良风气,但是对于犯罪的大学生而言,可能会使其丧失重新融入社会的信心,继续滑入犯罪的深渊。因此,学校要和司法机关积极协调沟通,对于相对不起诉、判处缓刑和管制的大学生允许复学。

此外,学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要走出误区,不能仅仅开设法律基础课传受法律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法律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对犯罪和刑事法律知识要有针对性的突出普及,让法制教育能够切实应对不良环境和犯罪心理挑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的行为总是在其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正确的观念往往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为,否则,必然是错误的行为。大学生犯罪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其思想观念有问题,以我为上、不顾他人利益和忽视生命价值等等。所以,要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犯罪,高校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以及情感、交往、经济、家庭、就业等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他们切身感受到学校、老师、同学的温暖与帮助,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公民意识,培养自尊自爱以及互爱意识,能够正确的看待和处理社会问题,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四)学生方面,学业、身体和心理同步良性发展

大学生自身要积极配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措施,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以求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学生要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等,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积极参加球类、辩论、诗歌、征文、文艺晚会等比赛,使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发挥特长,锻炼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大学课余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变他律为自律,把犯罪的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注重学业进步与身体健康的同时,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对于社会的不良风气,提高辨别是非与选择对错的能力;对于网络空间,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积极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生活、人际关系、恋爱、学习等众多压力,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实施暴力性犯罪的大学生多数是心理存在障碍。所以,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预防暴力性犯罪有关键作用。故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辅导资源,一有心理问题就去心理咨询,去除自己思想的负面性,不因自己贫困或者成绩差就心理消极,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困难告诉自己的老师、同学,让大家共同分担自己的压力,携手共进。

四、结语

综上,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在总结和探讨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即在社会层面,主要是社会不良风气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家庭层面,使家教错位,家庭教育缺位;在学校层面,是学校在学生

心理教育、犯罪预防机制不完善;在学生层面,是大学生的心理抵抗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待于提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对策,即在社会层面上,在净化社会环境和加强校园安全的同时,司法机关在处理大学生犯罪的过程中,应注重惩罚于教育结合的原则,突出刑罚的教育功能;在家庭层面,要建立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在学校方面,学校一方面要建立起犯罪预测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理性地看待有过犯罪的大学生,防止其进一步滑入犯罪的深渊;在学生个人层面,大学生也需要自己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预防大学生犯罪不仅必要且意义重大。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也是我们必须为之付出努力、奋斗不止的任务。相信,只要掌握了高校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成因,综合运用大学生犯罪预防对策,那么就可以更明显的增强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圆满完成大学学业,顺利走出高校大门,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 姚东.西安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J].探索与实践.2012,(5). 张亮、舒丽君.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周振杰.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育法制.2012,(04). 张秋.高校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12). 邹国正.论高校大学生犯罪预防机制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郑景光.高校大学生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下载刑讯逼供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读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讯逼供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读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