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雪凝冻雨天气下灭火救援工作思考看法
近期以来,**大部发生了50年不遇的雪凝冻雨天气灾情,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公安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军事化、专业化的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着昼夜执勤,闻警出动,及时开展执勤战斗行动的神圣使命。在这次气象灾害中,广大消防官兵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抢险救援第一线,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笔者结合雪凝冻雨天气参加的灭火救援实际,浅谈几点雪凝冻雨天气中的灭火救援看法。
一、雪凝冻雨天气概念
冻雨和冰冻、雪凝这三个词在气象上常用的是冻雨这个概念。冰冻是降水或者说是下雪以后转化为冰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天气现象,而是一种固体降水的转化形式。雪凝是方言,气象专业术语很少讲,同冰冻概念相似。
冻雨是气象上的一个大气现象或天气现象,在3000米高空以上的气层中的大气或者空气的温度都是在零度以下,在冬季一般都是在零下十几度的温度,在3000米气层上有一定的厚度,这个空气温度是在1—4度之间,温度高于零度,相对比较暖和,这一气层当中水分不会冻结成冰,到3000—2000米一直到地面温度又降到了零度以下的空气层,发生冻雨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天气结构。在3000米以上如果出现了下雪的情况,那3000米以上下来的雪片或者雪花,到经过1—4度气层过程中雪花融成了水滴,水滴再往下温度又降到零度以下,这些非常小的水滴落到地面上或者树枝上或者是一些附着物上马上就冻结起来形成冰,这种情况就被称作为冻雨。
二、雪凝冻雨天气灾害事故特点
一是火灾发生频率高,贮存物资干燥,易燃烧、蔓延快。雪凝冻雨天气往往出现在冬节,天气寒冷,昼短夜长,居民生活用电用火用气量大,用火地点范围广,致使着火因素增多且易成灾。室内贮存干燥可燃物多,遇明火易燃烧;火场气温相对较低,室内外温差大,易形成强烈的气体对流,受天气的不良影响,着火后一时不易发现,助长了火势蔓延。岁末年初,各类庆祝活动频繁,安全易忽视,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居民住宅楼阳台、木屋草顶和柴草堆等易发生火灾。工业用火量大、时间长,复杂的输热设备易产生过热造成火灾。
二是各类灾害事故增多,易造成人员滞留和伤亡。雪凝冻雨致使道路、电网、给水管网等结冰,造成供电、供水、供气和交通中断,居民不能正常生活,流动人员滞留,影响了社会秩序。各类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和群众遇险事件频频发生,易造成人员伤亡。
三是灭火救援行动困难。指战员穿着棉装厚度大,遇水易结冰,影响行动速度和操作的灵活性;雪凝冻雨雾大,影响视线,路面结冰湿滑,人员和车辆行动慢,易发生交通事故;消防车水泵出口、水箱、输水器材和手抬机动泵、市政给水管网、消火栓等易冻结,不利于火场出水,影响灭火战斗进程;建筑表面和其他室外设施设备易结冰,不利于指战员依托行动,易发生滑落跌伤事故;单位和居民住宅门窗和通道防寒封闭较严,灭火与疏散困难等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了灭火救援行动。
三、雪凝冻雨天气对灭火救援不利影响
长时间的雪凝冻雨天气,会使水、泡沫等灭火剂不能正常使用。消防水源结冰,消防车水泵、出水口和水带中的水可能会冻结。固定消防设施被冻坏,如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池等内部结冰而无法使用,甚至冻裂而毁坏。泡沫灭火剂因低温而使黏度增加、流动性能降低,不能按规定的比例吸入泡沫比例混合器,影响发泡效果,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为4至55℃,温度太低,灭火器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而不能正常喷射。
参加雪凝冻雨天气下的抢险救援工作,消防车行驶受到限制,部分抢险救援器材不能正常工作;寒冷天气易冻伤人体的手、足、耳、鼻等部位,增加了救援难度;消防员接触水枪、水带会加速散热,增大了对人体的伤害。
四、雪凝冻雨天气灭火救援措施
(一)加强辖区情况熟悉,搞好调查摸底和归类整理。消防中队要认真开展责任区基本情况和重点单位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对辖区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重点单位的使用性质、数量、分布分类情况,重点单位内部消防设施的防寒保暖、水源位置、取水形式和管理情况等,要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根据雪凝冻雨天气的风向、风力规律和气温变化等现场调查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造册,逐一归类整理建档,使官兵对雪凝冻雨天气中辖区内各类灾害事故特点、处置程序、技术措施、战术原则、注意事项等做到进攻路线清楚、技战术明确。如在雪凝冻雨天气中的高层建筑火灾、商场火灾、化学危险品泄漏、可燃气体火灾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等,要认真熟悉,掌握周边水源情况、内部消防设施及其运行情况、主要储存的物资及其性质、重点部位情况以及可利用的灭火资源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强化消防水源管理,搞好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对辖区消防水源情况的管理,能直接影响雪凝冻雨天气下的灭火战斗成败。消防中队应当高度重视雪凝冻雨天气中的消防水源管理工作,保证出警能就近使用消防水源,力争火场供水快速不间断。对市政消火栓、人工水池、天然水源等要全部进行一次详细、彻底地排查摸底,合理分工,准确定责,派专人负责管理,尽可能的保
证消防水源不被冻结。对可利用的、冻结了不可利用的消防水源信息,应当及时制作消火栓编号、型号、所在道路等基本情况卡片,发放到指战员手中,让参战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三)加强执勤战备工作,搞好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加强执勤力量及各类器材的防寒防滑准备工作,要对执勤、备份装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对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补足补齐灭火救援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做好装备器材上勤前检查制度、战后恢复备勤制度,落实车辆防滑、防冻、防漏措施,尤其是注意柴油车油箱及供油管路的防冻保暖工作,保证车辆油、水、电、气、灭火剂充足,各类器材装备完整好用。还需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对安全行车路线和行车技术作出规定,提高部队雪凝冻雨气象灾害下的作战能力。
(四)丰富理论学习,掌握灭火救援战斗要点。消防官兵要加强日常的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技术、战术要点。根据灾害现场的不同情况,按照“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地运用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封堵等战术措施,有序展开各种战术行动。雪凝冻雨天气必须加强第一出动力量,打近战,打速决战,战斗员应迅速准确接近火点或燃烧区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努力缩短外部战斗时间。合理安排机动力量,做好增援确保重点和扑打新火点的准备。
(五)提高处置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能力,优化作战效率。在灭火战斗行动中,参战人员在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具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火情侦察,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果断迅速采取准备展开、预先展开或全面展开的战斗行动,把主要灭火力量部署在人员受到火势威胁的场所、可能引起爆炸与毒害的部位、可能引起建(构)筑物倒塌和造成重大损失的方向。在夜间或者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扑救火灾时,应当采取照明措施。在可能发生爆炸、倒塌、毒害物质泄漏和原油火灾沸溢、喷溅,以及浓烟、缺氧等危险情况下进行火灾扑救时,应尽量减少现场作业人员,严禁擅自行动。战斗结束后,应当全面、细致地检查、检测火场,彻底消灭余火,防止复燃复爆;同时,应当责成着火单位或者相关单位的人员监护火场。撤离火场时,必须清点人数,整理装备,办理移交手续。归队后,迅速补充油料、器材和灭火剂,调整执勤力量,恢复战备状态。
在抢险救援战斗中,应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作用,加强与公安相关警种、武警以及安监、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完成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任务。参战官兵应根据各类灾害事故的不同特性和处置措施,采取相应对策。始终把侦察检测工作贯穿于抢险救援的全过程,查明灾害事故的种类、程度和波及范围,遇险遇难人员的数量、位置及救援途径,有无发生爆炸、倒塌、毒物泄漏、触电等危险和妨碍救援行动等情况。根据侦检结果,科学、合理划定警戒区域,进入灾害事故现场的参战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危险等级落实防护措施。现场救生时,要充分发挥器材装备性能,科学运用各项措施进行施救,同时稳定被救者情绪,尽可能做好保护和提供生命体征所需条件,尽快排除险情。
在疏散和抢救人员时,应当组织精干人员进行疏散和抢救人命,搞好防滑、防冻措施,防止发生拥挤、踩踏和中毒事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强攻近距离作战,夺取灭火救援战斗主动权,进攻人员可以借助各种掩体,接近燃烧或泄漏区域,设置攻击阵地。参战人员应当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消防给水系统,在外部供水时,宜采用单车直接供水,线路越短越好。在斜坡面设置攻击阵地时,应依托相关建筑物合理安排攻击人员,防止滑倒。
五、雪凝冻雨天气灭火救援注意事项
消防官兵在雪凝冻雨天气条件下实施灭火救援战斗行动,要坚决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严格做到服从命令,恪尽职守,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发扬连续作战、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危害。同时,参战官兵要注意雨雪凝冻天气容易引起冻伤和疾病,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在灭火救援中,要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寒能力。
一是参战部队灭火出动要确保雪凝冻雨路面的车辆行驶安全。消防车上了防滑链后,在雪凝冻雨天气中也不是绝对安全的,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控制好行驶速度,按照规定路线往返,防止路滑造成交通事故;跟车干部要严格观察和监督,时刻提醒。
二是加强战斗人员的防寒保暖,安排好替换力量,防止战斗人员过度疲劳和冻伤。消防人员要穿着防寒服装,戴防寒手套。必要时,可在皮肤上涂防冻药。战斗服被水浸湿,要及时更换,并服抗感冒药及维生素,预防疾病。灭火救援战斗时间较长,火场指挥员应及时组织力量轮换,并及时供应开水、食物和御寒服装。
三是科学合理用水,减少水渍损失。雪凝冻雨天气会使水迅速结冰,影响灭火救援战斗行动。水枪手要结合火场灭火进程和扑救的实际,正确选用水枪(炮)的种类、数量和射流,尽量接近火点射水,避免将水射到人的身上。对因灭火用水过多可能造成建筑物、堆垛倒塌和水渍等危害的,应当及时进行防排水作业,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四是合理部署供水线路。供水线路要派专人负责巡视,检查车泵、出水口、分水器、水带等过水情况,防止结冰影响供水。在收水带时,应放净带中的水后收卷,对冻结的水带应在化冻后收卷,防止折断水带。消防车进出水口要及时关紧,防止水罐里的水向外流淌结冰。
五是在斜坡、高空或屋面作业的灭火救援人员要采取防滑措施。可利用安全绳挂靠在建筑物构件上稳固身体,也可用倒放的梯子和消防腰斧移动前进,必要时还可以在作业面上铺麻袋、撒锯末、炉灰等,以防滑落伤人。
第二篇:对加强当前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当前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研究和强化适应时代发展的灭火救援工作,是解决新时期消防灭火救援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制约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一些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是消防灭火救援行动的行为主体,灭火救援行动的成败,取决于消防人员的素质。消防指挥员驾驭火场的能力,以及战斗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对器材装备应用的熟练程度,都是行动中的重要环节。全民的消防教育水平也关系到灭火救援行动的成败,虽然我们在不断加强消防宣传力度,但是我国消防教育程度还不够,群众消防意识淡薄,许多人不知道如何救灾、防灾、保护自身安全,以致酿成大祸。
(二)社会的因素
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各种行业不断蓬勃发展,但我国城市规划意识淡薄,公共安全规划水平普遍很低,导致一些地方建设缺乏前瞻性,出现了大量诸如安全、污染等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问题。湖南省衡阳市在半年内发生的两场大火就烧出了城市消防安全建设中的欠账:仅市城市规划局对建筑消防通道安全隐患进行的清查中,就查出301处隐患,需要开通消防通道而拆除的建筑71085.7平方米,围墙3029米。
同时,随着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大型商场、歌舞厅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生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进几年,歌舞厅、大型商厦发生的火灾呈直线上升趋势,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些单位从建设、装修、功能、安全设施的配套往往不能满足消防安全需求,出现事故时盲目应对,不知道如何组织群众撤离,紧急预案制定和落实不健全,不能迅速动员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处置,是发生危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自然因素
大自然发生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水灾、山体滑坡等不可抗拒灾害时,都会伴随发生一些次生灾害,使道路、交通、水源、装备使用条件复杂化,通讯调度指挥困难,并且受灾人数多,范围广,会对灭火救援行动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
(四)技术装备的因素。
火场如战场,但火场又有着其特殊的一面。其受技术装备的制约比较大,在战争年代我们可以通过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而在火场上如果没有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灭火器材就很难控制火灾的蔓延和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其对技术装备的依赖程度比战场要高。
二、消防灭火救援工作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上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了“燃烧的美国”,随后又有了“燃烧的俄罗斯”。现在,我国也开始进入了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事故点多,涉及面广、类型增加、救援难度增大”的新特点。
(一)“鸟枪”对“大炮”,消防器材装备发展严重滞后
当前的灾害呈多元化发展,比如毒气泄露、化学火灾等等,但相应的消防装备却比较落后,装备依然不足,距公安部“消防装备配备标准”差距仍然很大,无法满足频发的救灾、救援等社会需要。各基层中队配备的呼吸器、隔热服、防化服、抢险救援服等严重不足,还有其他特勤、防化、侦检、反恐等器材的短缺,在恶劣高危环境下远距离灭火的遥控灭火设施、倒塌、爆炸事故现场用的防爆消防车更是望尘莫及。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发挥,可以说是用装备落后的“鸟枪”对付复杂灾害事故的“大炮”。
(二)灭火救援机构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效率却越来越低
当前我国沿袭的仍然是前苏联“条块分割”的消防分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火灾事故救援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救火机构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效率却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山上和山下着火由不同部门救援,水上与岸上救火也由不同部门负责的局面。这种分工模式效率很低,造成了救火单位忙闲不均。改革现有的消防灭火救援组织机制已经迫在眉睫。以开县井喷事故为例,事故发生时,紧急调来了一个防化营,但却因为不懂压井技术,其装备又无法防范硫化氢气体,还没搞清楚井喷现场位置就被迫撤走了。
(三)灾害涉及面广,救援难度高,危险性增大,对人员素质要求更加严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各类高层建筑、塔式建筑、地下建筑、复杂化工工业、核工业、冶炼工业、加工工业、运输业、旅游业、服务业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各类火灾事故也随之变得复杂多样,且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因此,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对消防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知识面更广,不仅涉及到建筑构筑、化学工艺流程等内容,还涉及到冶金、制造、核工业等等。要牢牢把握火灾事故的规律,控制并消灭灾害事故,仅凭我们的经验之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针对不同灾害的特点加强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消防宣传不断深入,群众法制意识增加,对部队期望值高。随着近几年消防宣传的不断深入,群众消防法制意识有所提高,我们部队也对社会做出了许多承诺,但个别企业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或者由于资金等因素造成对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当发生灾害时才想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期待消防灭火救援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不过往往因为其在消防上的欠帐太多而不能达到他们希望的效果,因此在事后产生的纠纷也时有发生,这要求消防部队要在平时要加强关于灭火救援方面的接警出动、组织指挥、作战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做到依法灭火,依法执勤。
三、提升当前灭火救援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一)继续加强消防指挥人员素质,学习先进的灭火救援理念
实战经验是通过对消防部队在日常训练或以往参与的灭火战斗及抢险救援行动而所总结出成败原因的方法与教训,需要指出的是其必须是发生过的方法和教训,对未曾发生过的灾害事故没有预期性,一旦出现较以往不一样的事故情况时,经验往往是无从着手,以致显得力不从心。现代火灾事故的突发性及多样性,同样决定了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救援思路,应当拓宽视野,形成灭火救援理论,丰富多种救援途径。
(二)引进先进的消防技术装备,进一步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六熟悉”等活动 消防装备是消防官兵进行灭火救援行动的有效载体,我国的消防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无论是装备量和科技含量都与现在的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称。因此,加强国家在消防科研领域的经费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消防技术装备是迅速提升消防灭火救援战力的一条捷径。
强化“岗位练兵”“大比武”“六熟悉”等活动,打牢战术基础对灭火救援行动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指挥员必需依靠对灾害事故的性质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事故的现行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根据本部队作战实力合理进行力量调度、阵地设置等战斗决策,有效控制灾害事故的发展,减少灾害损失,大力开展责任区情况“六熟悉”等活动,则是实现消防指战员知已知彼的最可靠途径。
(三)深入开展集成协同作战和跨区域作战演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应该通过深入开展集成协同作战和跨区域作战演练来提高部队的紧急调动集结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大范围灭火救援中,往往会出现属地增援力量的距离远于周边邻近增援力量的距离的情况,这在县级大队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应打破属地概念,建立周边邻近联防,总队利用力量调集系统在属地支队调集增援力量的同时,可就近调集周边邻近的增援力量。
(四)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素质
安全意识淡漠,安全教育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层面的安全意识淡漠和社会层面的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有关安全经济学家认为,一元的事前预防等于5元的事后投资,超前预防性应该成为现代安全生产的主要特征,但是许多地方往往在经济建设中省略了这个本不该省略的安全成本。所以应该加强全民的消防宣传教育,通过开设消防教育专栏、开放队站以及消防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利用新闻报纸、开设消防培训班等途径,全面提高公民的消防自防自救减灾能力,为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创造良好的全防全控氛围。
(五)完善消防灭火救援组织机构,形成最佳力量编成组合
在我国,矿山、水上、化学工业等部门都设有自己的救援机构,由企业自己建立管理,主要负责处置本企业的灾害事故,一旦事故蔓延到社区,企业救援队伍就很难处置。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的救援机构受企业效益影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战斗力大打折扣。所以应该依照发达国家处置灾害事故的经验,以消防为主体组建综合性的火灾救援队伍,形成通用性的常备救援力量。比如欧洲消防就要承担救火、救灾,救护、救助等职能,方便了统一管理、统一装备,提高了救火救灾效率。
第三篇: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的思考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安消防部队所承担的任务由原来的防火灭火向社会抢险救援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方向拓展,这给广大消防官兵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象的发展,任务的扩展,使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在急、难、险、重灾害事故中能否打得赢的严峻挑战。
一、目前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各级灭火指挥员是指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灭火指挥员,构成了公安消防部队自上而下的灭火指挥体系。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是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但从近几年灭火救援的实践来看,在支队、大队、中队三个灭火指挥层次上,因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灭火救援的需要。从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目前基层指挥员主要是以消防学校中专毕业的干部为主,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的干部在消防部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从地方大学毕业的从事灭火指挥或相关理论研究的干部更少,因此干部的生长培养体系上有待于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而一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学历较高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因受服役年限规定的限制又不得不退出现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基层消防部队目前是车多人少,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较重,又缺乏抢险救援的专业人才,而抢险救援范围广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如医疗救护,消防部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承担。再如腐蚀性气体和剧毒气体的泄漏,目前凭消防官兵的知识结构和简单的设备来完成检测、处置也是有困难的。处置核泄漏事故,公安消防部队更是缺乏基础。如建筑物倒塌和生化等恶性灾害事故,一线基层指挥员也是缺乏化工、建筑学等方面知识,很难胜任。
二、兵员结构不合理,灭火救援一线士官缺乏
消防队员在执行灭火及抢险救援任务时不仅对体力有较强的依赖,而且对技术技能的依赖更是必需的。消防队员的综合素质与承担的急、难、险、重灭火救援任务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公安消防部队警力严重不足,消防人员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九,而像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政府消防人员的比例均在万分之十以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在万分之三至五以上。以我省为例,全省人口约为7500万,而消防现役制人员编制为6216人,占全省总人口不到万分之零点八三,分布在全省13个支队机关、142个消防大队、157个消防中队、13个修理所、13个轮训队及13个卫生队等单位,除炊事员、通信员、门卫岗哨等外,有的执勤中队一线战斗员不足10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抢险救援和处置其它各类灾害事故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据统计,江苏省消防部队2002年一年扑救各类火灾14533起、参加社会抢险救援和处置其它各类灾害事故6002起,抢救受灾群众320人,而实行两年义务兵役制后,人员的流动速度加快,特别在补兵退伍期间执勤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从人员角度来讲,根本不能满足较大规模的灭火和抢险救援需要。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目前各基层中队的执勤实力不但没有得到增强,反而有所削弱。主要原因是兵龄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基层中队主要以两到五的兵为主体,作为基层作战的主要力量,业务技能相对较好,也积累了一定的扑救火灾经验,在处置各类突发事故中作用比较明显。虽然目前选配士官的比例加大,可以多服役几年,但士官中驾驶员、通信员、卫生员等占多数,担任灭火救援一线任务的士官由于种种原因占很少比例,只有班长由士官担任,战斗员几乎没有士官,难以胜任面广量大,而且处置难度也越来越大的灾害事故的需要。从江苏省消防部队来看,全省现有士官2300人,其中担任灭火救援参与直接战斗的仅800人左右,只占35%。有相当一部分士官在基层中队担任给养员、文书、炊事员。消防部队现行的两年义务兵役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不利因素,当兵两年,在部队还没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就已经面临着退伍了。一般来说第一年主要是以学习为主,从入伍到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业务技能这就差不多花去了半年的时间,再从能熟练掌握消防业务技能到在实战中积累一定灾场经验,快者半年慢者一年,这样等到能真正发挥作用时已经面临退伍。所以说大多基层单位领导普遍感到现在救火越来越提心吊胆,往往在处置灾害事故时容易出现混乱的场面,从指挥效果与队伍配合上不能够得心应手。
三、消防车辆器材装备不适应灭大火、打恶仗需要
目前,江苏省消防部队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已基本满足常规灭火救援的需要。近几年建立特勤大(中)队进一步提高了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但是由于消防部队面临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形势越来越严峻,单从消防装备性能上来看,还不能完全适应灭大火打恶仗的要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消防经费投入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了各地消防装备发展不平衡、特种消防车辆器材装备配备种类不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一是装备的配置水平不高。近几年,消防部队特勤队装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实战需要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普通消防站器材装备条件虽有改善,但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不大,部分执勤车、个人防护装备和破拆救援工具仍停留在扑救一般火灾和对付一般灾害事故的水平上。甚至还有县(市)消防大队车辆器材装备存在欠帐现象,滞后于扑救急、难、险、重恶性火灾事故。二是现配备的一些特种器材装备尤其是进口的器材装备尚不能达到熟练操作。其原因是缺乏类似器材的替代训练产品,反复使用会导致这些器材损坏,这就降低了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效益。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消防部队配备的抢险救援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灭火救援的需要。战斗力的提高是人和装备的最佳结合,而现今的抢险救援工作以官兵发扬大无畏的勇敢精神为主,这非但不能成功处置灾害事故,反而会损兵折将,带来严重后果。车辆器材装备是公安消防部队参与抢险救援的重要武器,随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特勤装备投入的加大,消防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变,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全国特勤装备的分布来看,还远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的特勤装备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特勤大(中)队,而其它普通消防站的装备还没有达到标准消防站器材装备配备的标准,用于抢险救援方面的器材更是严重缺乏。三是装备管理制度不完善。少数基层中队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重训练轻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装备维修技术水平较低。存在一种依赖思想,装备坏了上报上级机关,由厂家负责维修,导致许多装备未能及时修复使用,降低了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效益。
四、消防训练分得太细过散,组织困难,效果欠佳 一是强调战术训练,技术训练有所弱化。目前部队大多数训练项目不再以秒数来评定成绩,这样使参训人员失去了以往争分夺秒的竞争意识,导致消防队员对技术动作标准下滑。二是消防队员少、人员结构层次多、分课目训练多、训练气氛差、训练效果低。有的项目训练只有1至2人,营造不出训练气氛,参训人员训练热情不高。三是机关训练仍未摆上重要位置。近年来,虽然已经注意到了机关的训练,规定了机关训练的课目和时间,但机关各级各类干部以种种工作忙为借口,使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得不到保证。司令机关是组织训练的职能部门,但缺乏应有的权威和协调措施,使机关训练考核不能正常开展。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担负着多种抢险救援任务的特殊部队,官兵需要训练和掌握的技术、战术和业务理论繁多。据初步统计,基层中队执勤器材装备有100余种,需要训练和掌握23类177个技术训练课目和80类160个战术训练课目等。繁多的训练课目与有限的训练时间矛盾突出,在开展训练中,如不能合理安排、科学施训,势必会造成顾此失彼的不良现象。
五、没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抢险救援联动机制
近年来,消防指挥中心受理业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消防部队面向社会的应急求助、抢险救援的任务日趋繁重。而消防部队自身警力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术装备数量少、技术含量低,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一种能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装备等资源为灭火、抢险救援服务的联动协调机制已成为拓展消防部队职能的客观需要。目前江苏省各市可利用的抢险救援力量不同,主要有供水、供电、供气、电信、医疗和建筑等部门。但由于各自的职能的不同、投入资金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兼容、配合、支持,导致现有的人力、信息、技术、装备等资源不能共享,从客观上造成了降低对抢险救援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战训干部队伍结构,促进灭火救援工作
针对灭火与抢险救援任务日益繁重,而战训干部紧缺的现状,应通过外引内调等方式,尽快配齐配强各级战训干部队伍。江苏省消防部队战训干部编制为60人,现只有40人,缺编20人,现在战训干部中有本科20人,占50%,大专15人,占38%,中专5人,占12%。可谓是人少质差,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战训业务培训,优化战训干部结构,全面提高部队灭火救援工作。一是选调地方大学生补充战训岗位,主要是招进化工、给水、建筑专业人才;二是委托地方院校代培,提高战训干部文化基础;三是举办培训班,重点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四是合理调配,正确使用战训专业人员。对于长期从事战训工作,具有较丰富的灭火救援实战经验,又能热心战训工作人员,要尽量安排在战训岗位工作,不要因提职、晋升等非工作需要因素调离战训部门或随意转业。近几年调入部队战训部门的院校毕业生严禁随意转岗,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战训干部可考虑提前晋职晋衔;五是改革战训人员技术职称评定有关规定,从优解决战训人员技术职务晋升,对担任参谋长、副参谋长职务及基层大、中队干部都应放宽政策给予评审技术职务,同时对因学历、外语影响技术职务晋升(初评)的战训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其获得文凭,提高外语水平,战训干部的初、中级技术职务规定比例可适当突破,有利于培养和保留灭火救援专业人才。
二、优化兵员结构,改革训练模式
消防部队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要让基层一线的执勤实力增强,士官除了从现役义务兵中挑选外,也可采用从地方院校应征入伍,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和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装备操作人员。细化对士官的考核制度,优化兵员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士官队伍的专业作用和主体作用。一是增加一线战斗班士官的编制比例;二是增加编制,解决人员太少的问题;三是地方政府出资解决合同制民警。同时要改革训练模式,训练要创新,要采取综合训练模式,即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消防技术、灭火救援战术集于一体,开展综合性灭火救援训练,通过综合训练,把多项业务知识、技能、战术连接起来。同时,通过综合训练把各级指挥员和各类战斗员连接上。这种训练模式可以激发不同人员的学习、训练热情,可以解决灭火救援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可以真正做到有什么装备就练什么,可以节省时间、节约经费,可以提高综合实战水平。当然,实战这种模式要遵循循序渐进进行,也就是说,以班为基本单位,中队为主体单位,支队为综合单位,班要练熟练活,中队要练实练精,支队要练配合变化,做到练为战,提高训练效益。
三、不断加强车辆器材装备建设和增配抢险救援的专勤装备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重视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围绕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的任务需要,坚持“科技强消”和“向装备要战斗力”的指导思想,按照“精配置、严管理、重效益”的原则,加快装备现代化建设水平。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规模,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置消防经费,并做到逐年增加比例,建立城市消防经费的保障机制。各级消防部队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拓宽消防经费的来源渠道,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消防事业的支持,加大消防经费的投入,扭转当前消防经费不足,消防装备落后的现状,不断提高城市消防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二是配置现代化的精端装备。今后配置灭火救援装备,应立足于“高、精、尖”,要有超前领先意识。与时俱进,超前发展,提高装备质量,特别是特勤装备和关系到官兵生命安全的个人防护装备一定要可靠和齐全,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时没有。在质量保证上,应该是从优选择,宁缺毋滥,对每一件装备器材都不可掉以轻心。三是加强官兵对装备应用的技术培训。要强化官兵对装备新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建立官兵定期培训的制度和体系。提高官兵使用、保养、维修器材装备的能力,做到人人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特勤队员要实行岗位考核,注重提高特勤队员的待遇,保证技术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四是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加强装备管理。应建立和完善支队、大队、中队三级管理网络,尽快制订和完善《消防器材装备管理规定》和《消防器材装备操作规程》,加大器材装备的管理力度,规范器材装备的操作程序,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益。支队、大队、中队应建立详细的装备档案,对器材装备的型号、产地、性能、购置时间、使用情况、损坏情况等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快捷准确地调阅器材装备的使用、备份情况,切实掌握器材装备的情况,使管理者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装备使用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培训工作,尽快提高各级灭火救援指挥员素质 强兵必先强将,灭火救援指挥员是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领导者、决策者、指挥者。灭火救援工作能否取胜,指挥员的业务素质合乎指挥水平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对各级灭火救援指挥员要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指挥技巧,提高指挥水平。一是突出灭火救援工作在消防部队的中心地位。各级指挥员都要把灭火救援组织指挥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之一,结合今年公安部消防局的灭火资格考核,规定提拔到各级指挥员领导岗位的干部必须通过灭火资格考试。从而在部队内部形成学业务,钻指挥的良好氛围,促使各级灭火指挥员素质的提高。二是定期组织新装备、新技术的轮训,并组织考核。新器材、新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应以支队为单位组织各级指挥员定期组织新装备、新技术的轮训,从理论上掌握其技术性能和运用。从实践中熟练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轮训结束组织考核,确保轮训的效果和质量。三是加强辖区情况的“六熟悉”。各级灭火指挥员都应对辖区情况做到“六熟悉”。四是强化战术、战法研究。要针对各类型灾害事故特点,组织各级指挥员学习国内外灭火抢险救援方面的新成果,从典型战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五是强化实战演练。磨练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进行实战灭火演练,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中队主要对辖区重点单位演练;大队主要组织所属中队开展联合灭火演练;支队、总队主要开展跨地区,多警种配合的大型灭火演练。通过灭火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各级指挥员的实战组织指挥水平。六是建立奖励考评机制。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福利待遇,特别是中队以及经常组织指挥灭火救援的指挥员,通过奖励考评机制来充分调动各级指挥员学理论、钻业务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各级指挥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建章立法,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为灭火救援提供保障
灭火救援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政治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是尽快制定与灭火救援工作相关的法规。我国消防部队现已承担了大量抢险救援任务,取得了很大成绩,百姓受惠,政府默许。但这种局面下,掩盖了一些隐忧:在作为、不作为以及作为后果认定、善后处理上没有明确规定,到了真正需要说清楚时,拿不出站得住脚的法律法规依据,特别是抢险救援行为将会遇到尴尬和诘难。目前,仅凭《消防法》上“可以参加抢险救援”的一句话,将不能给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行为在面临这类纠纷时提供足够的法律支持。当务之急,是尽快修订法律法规,解决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的法律法规定位问题。明确规定哪些救援必须完成不得拒绝,哪些可以酌情完成,明确救援义务和权利,以便依法行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法律法规同时应明确建立抢险救援人员组织编制、执勤训练纲要以及可靠的政府投资机制,经常性、制度化地增置、更换救援器材装备等,确保社会应急救援能力的不断提高。二是打破我国现行的救灾体系,逐步建立一个以消防部队为主体的社会抢险救援紧急联动体系,势在必行。公安消防部队相继配置了抢险救援车、举高车、破拆工具、救生器材、防毒防化、侦检器材等抢险救援装备,以及有、无线等现代通信设备,无疑为消防部队承担抢险救援任务奠定了物质基础。消防部队在各地主动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其整体的素质、快速反应能力和装备明显优于其他救援队伍,其地位和作用已日趋显现出来。建议成立由政府领导担任总指挥,公安消防部队领导担任现场总指挥,公安有关警种、驻军、武警、民兵、医疗急救、交通运输、城建、卫生、环保、地震、水利、安全监察等部门,以及市政工程、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联动指挥部。负责统一调度指挥,形成统一指挥的社会联动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能快速反应,迅速有效处置灾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六、大力发展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伍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发展地方专职消防队伍,制定出台政策性措施,为专职消防队伍发展解决后顾之忧。搞好乡镇专职队和志愿消防队(站)的建设,充分发挥专职队和志愿队在扑救和控制初期火灾中的作用。当前,可以抓住各级公安机关重视消防工作的有利时机,把灭火救援工作向派出所推开,派出所是个稳定的单位,有较好的管理手段,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建议在派出所里增配消防车、泵,部分人员担任灭火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