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人社函〔2010〕1042号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创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通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创建以创业带动
就业的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通知
(粤人社函„2010‟104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保障、人力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和省政府《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9‟9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择具备条件的城市(县)开展省级创建工作
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创建工作,既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又有利于通过以点带面,为全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供经验和示范。
创建城市(县)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环境较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积极性高,组织领导体系健全,社会氛围良好;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完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成效较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创业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创业服务发挥积极作用;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进展良好。
首批省级创建城市(县)原则上每个地级以上市选择1-2个市(县)开展创建工作,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创建城市(县)的基本条件确定创建城市(县)名单,对开展创建工作的城市(县),省厅将协调有关部门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工作指导。
广州、深圳、肇庆三市被列入国家级创建城市,要依据《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87号)和《关于印发创业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304号)的要求全面开展创建工作,不参加省级创建活动。
二、创建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1.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下,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有关方面参加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县)工作领导小组。
2.市(县)设立创建办公室,配备2-3名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办公场所,同时,将工作人员职责、检查、登记、统计、考核等工作制度上墙公示。
3.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会议议题明确,研究工作具体,实施措施细致,会议记录完整。
4.制定总体工作及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5.建立由工商联、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共同参与创建工作的协调机制。
6.组织开展宣传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系列活动,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营造良好氛围。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以政府名义制定并出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性文件。
2.制定并实施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行政管理、拓宽融资渠道、落实税收优惠、明确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3.在财政支出中安排创业专项扶持资金。
4.健全并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和操作办法。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
1.建立符合条件的定点创业培训机构,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对有培训要求的新创业者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
2.建立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在培训创业中发挥主导作用。动员各类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参训人员创业培训合格率和参训人员创业成功率有明显提高。
3.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对登记失业人员、广东省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按规定提供创业培训补贴。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1.成立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设置专门场所负责对本地创业工作的综合管理、指导、服务以及创业指导技术的开发。
2.建立一支不少于30人、由在创业和经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成功企业家、经济学者、法律专家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和服务队伍。
3.建立创业服务公共平台,为创业者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推行联合审批、限时办结和“一站式”办公服务;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4.根据本地经济基础、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建立创业项目库,入库创业项目创建市不少于300个,创建县不少于200个。多渠道开发新的创业项目,并建立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以及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
5.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开展远程创业培训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跟踪指导。
6.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设置工作站点,将创业服务延伸到乡镇、社区和村,逐级开展政策宣传、项目指导和培训、小额担保贷款推介等服务工作。
7.开展创建信用社区活动,建立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和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
8.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组织一批创业者进入基地(园区)创业。
(五)健全工作考核体系。
1.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统计制度,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
2.开展创建工作责任制考评,将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纳入当地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绩效纳入政府对各有关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各职能部门要定期汇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创建创业型城市(县)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各部门创建工作
进行督查,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建立以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应达到的基本标准
省级创业型城市(县)以下五项指标达到一定标准(具体标准和评选办法待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标准出台后另行制定),可评为省级创业型城市(县)。
一是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反映辖区内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占城镇劳动者的比例。创业活动是指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和自主创业等。二是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反映辖区内新增创业人数及其带动就业人数之和占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比例。三是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主要反映通过创业活动促进的创业企业增长率、创业企业存活率(1-3年)等。四是创业环境满意度。反映社会各界对当地创业环境和创业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指标包括小企业平均创业成本、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创业服务满意率、创业带动就业率以及创业政策、制度完善和落实程度。五是其他指标。主要包括整体反映城市创业活力、创业效率以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的指标。
四、时间安排和程序
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创建时间为两年。2010年6月底前,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保障、人力资源)局将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名单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7月份,省公布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名单。9月底前,省级创业型城市(县)以政府名义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全面开展创建工作。期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2011年9月底前,省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县)进行评估验收,统一颁发牌匾。
五、其他事项
(一)创建城市(县)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以及部门职责和分工,确保完成创建工作。
(二)实行创建工作信息专报制度。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县)的日常工作情况和信息每季度向省厅报送一次,重要工作进展情况、信息和成果要及时报告。省里将对各地好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以宣传和推广。
(三)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创建工作方案应包括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等主要内容。
联 系 人:张 琦、俞剑峰
联系电话:(020)83177824、83398570
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发布部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26日
实施日期:2010年04月26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关于呈报《祁门县人社局2011年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的报告
关于呈报《祁门县人社局2011年创建省级
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的报告
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现随文上报《祁门县人社局2011年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祁门县人社局2011年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
工作总结
县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活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立足本局职能,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努力为我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提供经济动力和社会保障。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就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2011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059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9.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23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8.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73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1%;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669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2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5户,计72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3%,其中妇女52户,计202万,直接扶持198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并带动760余名各类人员再就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33万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98.5%,征缴失业保险金186万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9%。
2、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完成情况。全年共培养新技师17人,全额完成了目标任务;高级工培训17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组织再就业培训522人, 完成目标任务的104%;组织创业培训270人,全额完成了目标任务;职业技能鉴定165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农民工技能培训100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5%;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目标任务。
二、主要举措
1、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目标考核责任制。上半年,我局召开了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1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制订下发了《祁门县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工作考核办法》和《祁门县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工作考核办法》,对考核优秀、超额完成指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我局将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各乡镇、社区及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2、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积极扶持自主创业。我县从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
训等方面,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人性化服务,并为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就业创业。针对今年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进度缓慢问题,于9月7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方少宜主持召开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会。县财政局、人社局、人行、农行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现已圆满完成2011年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工作。
3、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使更多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和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定技能,尽快实现就业,我局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就业依托培训、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方针,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推动培训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我局在全县各个乡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业培训班,送培训到乡,送技能到家,为创业者加油充电。
4、稳步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加强了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领导,多次就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调整了农民工技能培训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立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相关科室具体抓的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企业自主培训班9期,培训农民工631人,同时,我县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昇辉驾校)也已培训农民工驾驶员374人。为扎实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生工程的政策知晓率,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我中心还认真开展了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在宣传活动中,紧紧围绕(“四个突出”)即“突出政策措施,突出实施过程,突出典型事例,突出基层平台”,深入开展民生工程“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镇”活
动。今年共在市级以上平面媒体刊登稿件7篇,其中安徽经济报1篇,安徽人力资源保障1篇,《培训天地》刊物2篇,黄山日报3篇。通过宣传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晓率。
5、加大政策宣传,全力推进失业保险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我县失业保险工作加大宣传,多措并举,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以全市金保工程上线工作为契机,开展了失业保险基础数据清理工作。我中心克服了数据量大,时间跨度大,人手紧张等实际困难,基本完成了清理工作,为失业保险征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深入各企事业单位,宣传失业保险政策,发放失业保险宣传材料,努力使各类企事业单位了解失业保险,认识参加失业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经过大力宣传和细心讲解,工作得到了很多单位的支持。三是加强管理,我中心对各单位参保人员全部录入电子台帐,并且同时制定纸质台帐,保证了信息的完整和安全。截至目前,我县享受失业保险的人数共有118人,享受金额达293645元。
6、举行多场招聘会,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年初,我局就“2011春风行动”专题向政府作了汇报,利用大量农民工返乡过春节为契机,在中心城区祁馨广场举办了两场“祁门县2011年农民工就业暨人才招聘会”。整个活动期间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1次,72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1980个就业岗位,达成初步录用意向1746人,服务各类劳动者4600人次。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124户,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162人,帮助113名就业援助对象实现了就业,本次活动基本上满足了年初以来各企业用工需求。
7、开展企业用工调查,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为及时掌握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解决好企业用工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上半年我中心抽调了专门人员,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开展用工需求专项调查,并且组织召开了企业用工需求座谈会。为帮助工业园区企业解决招工难题,我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年初举行了“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为部分重点企业举行专场招聘会、在电视台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向乡镇和社会发放招工简章等等。同时,根据市局要求,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工作,成立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做好企业用工监测、定期收集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举行招聘会搭建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双向交流的平台、为企业员工进行上岗培训等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
8、积极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就业和失业登记行为,我局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目前已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4709本,使持证人员及时享受有关就业优惠扶持政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全力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后续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基础数据库,确保各项基础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比如针对部分受访对象号码有误,回答培训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制定核查方案,对今年每一个培训对象,进行电话普查,确保每个农民工技能培训人员基础信息齐全准确。对自主培训单位提出要求,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知晓率和满意度。同时,按全市民生工程档案参考目录的统一要求,收集整理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档案资料。
2、进一步加大《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力度。结合2011社会保险缴费及社会保险补贴办理工作,加快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同时,继续抓好各项就业援助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3、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工作,主动深入各类用人单位,了解掌握其人力资源需求及配臵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第三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社发〔2012〕38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粤人社发〔2012〕38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局,顺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迳向我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反映。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科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创新型广东建设步伐,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原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本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一)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含集体奖,以署有申报者姓名的获奖证书、证明材料为准,下同)。
(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以上。
(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前5位。
(四)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或实用新型专利金奖或外观设计专利金奖发明人排名前2位。
(五)获“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称号。
(六)获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七)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八)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九)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十一)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十二)获“南粤功勋奖”、“南粤创新奖”的个人或团队带头人。
(十三)入选“广东引进领军人才”的个人或“广东引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带头人。
(十四)申报8月31日前5年内,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前3位。
第三条 申报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人员,可根据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申报晋升相应专业高一档次或最高档次的专业技术资格。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继续教育不作为申报必备条件。
(二)申报人出现如下情况之一的,不列入申报范围:
1.弄虚作假,谎报业绩成果,用欺骗手段取得上述荣誉、称号和奖项的。2.不具备本办法第二条所列荣誉、称号和奖项相称的基本政治思想条件的。3.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受刑事处理的。4.未经所在单位同意出国(境)定居或出国(境)逾期不归的。
5.获得本办法第二条所列荣誉、称号或奖项后,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6.在党、政、群机关工作(除国家明文规定的会计、审计和公安、安全系统的部分专业工作等可开展职称申报评审外)或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党政领导后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已取得本专业系列最高档次专业技术资格的。
第四条 申报材料
(一)取得本办法第二条所列荣誉、称号、奖项等的证书复印件;(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三)业绩、成果材料;(四)著作、论文;
(五)近3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五条 申报时间与程序
(一)受理申报材料时间与我省每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时间同步进行;(二)申报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按规定缴付评审费。由所在单位将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评审材料在经公示无异议后,按现行申报评审程序,经省直职称工作主管部门或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顺德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第六条 评审组织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设立省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按照省的有关规定组建评审委员库,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评委会主任委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当申报人员相关专业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家组成。评委会成员不少于11人,专家委员人数不少于委员总数的五分之四。
评委会负责审核评议申报人的业绩材料,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七条 通过评审的人员按《广东省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第八条 获“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称号者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报后,可不经评委会评审,直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认本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九条 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原广东省人事厅于2004年8月20日印发的《广东省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法》(粤人社发〔2010〕306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
法》的通知
粤人社发〔2010〕306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人力资源)局,顺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做好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工作,现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迳向我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反映。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增创吸引人才新优势,规范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确认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职称政策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是指通过单位调入、军队转业安置和个人来粤自主创业择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来粤前取得的省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条省外来粤人员依据本办法,申报确认广东省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确认的资格应与其在省外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系列、专业、级别相同。
第四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简称省人社厅,下同)为省直单位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确认机关,并委托各地级以上市人社局负责对本市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确认,由省人社厅核实颁发通过确认人员的《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
第二章确认条件
第五条申报确认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原省外取得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必须是按照国家的职称政策规定经评审通过并被核准的专业技术资格。
2.来粤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半年以上或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并阶段性完成了专业技术工作一项以上,经单位考核表明其具有所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相应档次的任职能力和水平。
3.与现工作单位依法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或在我省企事业单位缴交了社保。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确认:
1.来粤后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或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与原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不一致的;
2.未经省人社厅同意和办理委托评审手续(含本人户口在省外的),自行在省外申报评审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
3.提交确认材料不完整、不真实的;
4.违反国家、省职称政策和不符合确认其他情形的。
第三章确认程序
第七条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程序:
(一)个人申请。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确认申请,提交符合规定的确认材料;
(二)申报人所在单位核实。申报人所在单位应对申报人提交的确认材料认真核实,并将其提交的《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申报表》(附件1)置于单位显著位置,公示7个工作日,填写公示情况表。公示无异议的,连同确认材料上报。
(三)主管部门核实报送。所在单位属省直的,经省直主管部门核实报送省人社厅;属地级以上市直的,经市直主管部门核实后,报送市人社局;属县(县级市、区)的,经本级主管部门、人社局核实后,报送地级以上市人社局。
非公有制单位的人员,须由其档案挂靠管理或负责其人事代理的县以上政府人社部门批准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经核实符合条件的按管理权限报送。
(四)资格确认机关核实确认、发证。
(五)确认结束后,确认材料按原报送渠道退回。
第四章确认材料
第八条申报确认提交的材料:
(一)申报人须提交如下材料:
1.《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申报表》(附件1),或《成建制划归广东省管理的国家部委(军队)驻粤单位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申报表》(附件2);
2.《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信息录入表》(附件3);
3.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及人事档案保存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原件或复印件一份;
4.依法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原件一份,或由我省社保部门加具业务专用章的社保凭证原件一份。通过单位调入、军队转业安置的人员还须提交政府人社部门的调令和行政介绍信(当地军转办开具的部队安置证明)复印件一份;
5.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及近期正面免冠大一寸彩色相片1张,并填写贴资格证相片页(附件4)。
(二)申报人所在单位须提交如下材料:
1.申报人提交的经审核通过的确认材料;
2.《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公示情况表》(附件5)。
成建制划归我省管理的国家部委(军队)驻粤单位还须提交成建制划归我省管理的政策文件。
(三)各地级以上市人社局和省直主管部门须提交如下材料:
1.《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发证表》1份(附件6)及职称系统生成的上报数据;
2.贴资格证相片页(附件4)。
省直主管部门还须提交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1至4及第二款2的材料。
第九条凡提交确认材料的复印件,须由档案管理部门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复印件各页面上出具核实意见,并由核实人签名,加盖档案管理部门或所在单位公章。
各相关部门在受理和核实确认材料时,根据申报人的工作实绩加具客观、准确的核实意见,如对申报人提交学历(学位)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真实性有疑问,可要求申报人出具相关的鉴定证明。提交的原件经资格确认机关查验后退回。
第五章工作纪律
第十条申报人所在单位、核实部门、人社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申报确认工作中,应认真、如实审核。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包庇偏袒、打击报复等违纪违规行为的,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申报人提交弄虚作假确认材料的,一经查实,不予受理确认申报或取消已确认的资格,并从申报下一起3年内,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第六章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通过确认取得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时间,从省外通过该资格之日起计算。原省外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仍由申报人保存。
第十三条省外来粤人员须经确认取得我省的专业技术资格后,方可在我省申报评审晋升。转系列评审的,按我省现行职称政策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成建制划归我省管理的国家部委(军队)驻粤单位的人员,应由所在单位在划归后一年内一次性统一办理申报确认。
第十五条省外来粤人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确认,参照本办法执行。中级资格的确认,申报人所在单位属省直的,由省直主管部门核实后报省人社厅确认发证;属市、县的,报地级以上市人社局确认发证。初级资格的确认,由县(县级市、区)、地级以上市人社局或省直主管部门确认发证。
第十六条本暂行办法由省人社厅负责解释,自2010年11月30日起施行。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省外引进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和发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职[1998]18号)、《关于调整省外引进调入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和发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粤人发[2001]219号)、《关于来粤流动人员确认和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7]196号)、《关于贯彻落实粤人发[2007]196号文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7]258号)、广东省人事厅《关于来粤流动人员省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确认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7〕364号)、《关于成建制划归我省管理的国家部委驻粤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核发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函〔2008〕2317号)停止执行。
附件1.《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申报表》;
2.《成建制划归广东省管理的国家部委(军队)驻粤单位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确
认申报表》;
3.《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信息录入表》;
4.贴资格证相片页;
5.《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公示情况表》;
6.《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发证表》。
第五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创业故事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10〕520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创业故事有奖征文
活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10〕520号)
(2010年10月11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要求,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服务,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氛围,帮助一大批劳动者走上创业之路。为生动反映各地创业带就业,特别是创建工作中的创业典型,使全社会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创业,促进创业工作进一步开展,部就业促进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就业促进会决定联合开展“创业故事”有奖征文活动。现就此项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弘扬创业精神 书写创业历程
二、征文对象
征文对象以创业者个人为主,兼顾从事创业教育培训、创业指导服务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创业案例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
三、征文内容及要求
征文来稿应反映真实创业经历,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关键要素不得虚构杜撰。内容应重点反映创业及促进创业者的真实情况,有启发性、激励性、借鉴性。文笔要求生动活泼。
征文来稿篇幅应控制在3000字以内,可配3张相关图片,图片格式为JPG(JPEG)格式,尺寸在1600×1200以上;投稿人须提供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以便于联系及核实;征文来稿版权归主办单位和作者共同所有,主办单位有权使用作品。
四、征文评选与奖励
对本次征文来稿的评选,将采取读者评价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读者评价,即由主办方将征文来稿上传至中国就业网()等网站,在规定时间内接受读者评价。专家评审,即由主办方邀请有关方面专业人士组成征文专家评审组,在规定时间内对征文来稿进行评审。
对读者评价优秀且专家评审优秀的征文来稿,将获得优秀征文奖。在此基础上,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所有获奖征文,将在国家级媒体上刊登,同时将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结集出版。
五、征文活动时间安排
征文活动从即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截稿(以邮件、传真、信函发出当天日期为准)。2011年1月,将对征文来稿进行评选。2011年2月,将公布征文来稿评选结果。
六、相关工作要求
(一)请各地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包括高校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者、农民工在内的各类创业群体以及从事创业教育培训、创业指导服务和创业案例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确保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一批高质量的投稿。
(二)征文投稿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电子邮件。请将投稿邮件发至lmxz@mohrss.gov.cn,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创业故事征文”,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
2博客。请将参加征文的博客文章的网络地址通过电子邮件发至lmxz@mohrss.gov.cn,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创业故事征文”。
3传真。请将投稿传真至(010)84661160,并在首页题头处注明“创业故事征文”。
4信函。请将投稿邮寄至北京市朝阳区育慧路3号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705室(邮编100101),并在信封背面注明“创业故事征文”。
各地在组织开展此项活动中如遇有本通知未明确的问题,请径向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咨询。
联系人:李红俊、刘静
电话:(010)84661163、84661168
二○一○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