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情 生命 励志——论刘墉创作的三大主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亲情•生命•励志
——论刘墉创作的三大主题
王卉娟
摘要:刘墉是台湾当代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在十大畅销书作家中高居榜首。他以“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二十年来,笔耕不辍。他的文章清新俊美,如诗如画,或抒情、或议论,都能在平实之中显现出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叫人奋进,对青年学生影响深远。其作品始终贯穿着亲情、生命、励志三大主题。他以真情感染人,无论是谈亲情、谈生命体验,还是谈励志处世都强调一个“真”。本文结合台湾散文作家的创作特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分别对刘墉创作的亲情、生命、励志三大主题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刘墉文学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刘墉“墉体散文”亲情写作生命体验死亡励志处世
自1972年至今,刘墉的作品涉及文学、绘画、文艺理论、译作、有声读物等诸方面:他在1985-2001年间不断刷新着畅销书排行榜,在十大畅销书作家中高居榜首,其“超级畅销书作家”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如果说余华是为作家而创作的作家,那么刘墉就是为大众而创作的作家,正如作家所说:“几岁的孩子到八十岁的老人从中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趣味和结论。它是一扇门,向读者敞开着,进门之后的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则请各位细细寻找、自己游历了。”【1】
他“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刘墉将这一切带进创作中,他用画家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艺术家的心灵感受生活,用作家的手写作生活,其作品自成一体,虽篇幅短小,却耐人寻味,蕴含深刻的哲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墉体散文”。
“无论季节如何更换,世事如何变化,刘墉固执地在字里行间全新营造他的温情氛围——他一如既往的谈情爱、谈尘世、谈励志;他抚慰受伤的心灵,舒缓绷紧的神经,分享生活的快乐。他更是一位用细腻的心去感受尘世的积极乐观生活的实践者,温馨而有情调生活的演讲者。他身体力行地拥抱生活,然后在用俊秀简约的文字与读者一起共同体味人生百态,分享每一种情趣、生活种种。”【2】
一、亲情写作
说起刘墉,我们不能不提到台湾散文,几十年来,台湾散文在台湾特定的时代氛围、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中孕育、成长和繁荣起来。有些奇怪的是,台湾散文给人的印象最深的不是旅游风光,不是流着雨水的芭蕉叶,不是想象中应有的热带热情开朗的性格和浪漫的生活。台湾作家善于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身边的琐事或日常生活。母爱、亲情、爱情、友谊等人性中间向上向善的部分是其着力弘扬的主题,成为传统文化亲情的凝聚与延续。
孝亲观念,是中国道德的本位,对血缘关系的高度注重,是中国人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自古以来,以抒写伦理亲情为内容的散文不乏佳作,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脉,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持久的传统文化亲情,在台湾散文家笔下也源源流淌着。刘墉作为台湾当代最受欢迎的作家,承续着感性散文一脉,把散文作为传统文化亲情的意义载体,鲜明地体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学传统精神。
刘墉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3岁时,家中失火,在废墟上,母子二人搭了个草棚,相依为命。幼年的经历,使刘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可贵。这在刘墉的作品中鲜明地体
现了出来。
刘墉笔下的亲情不像张亚秀、林海音等老一辈台湾闺秀作家那样抒写儿女情长;也不似顾肇森、徐锦成那样在笔端流露着师友亲人浓浓的追忆之情,刘墉不仅写出了中国式家庭式家庭生活的和谐、温馨,而且更多地将亲情融入社会,在社会大环境下将亲情展现在众多读者的面前。正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家族为本位的国家,温情更多地存在于亲情之中,那么写亲情如何与整个社会相衔接,并写出个性和深度来,这就取决于作家能否创造性地选择素材,提炼主题。刘墉取材范围很广,自身的体验,朋友间的交谈,道听途说的故事,报纸杂志的新闻都可以成为他的创作素材。他将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串成一个个温馨的小故事,娓娓道来,在不经意间浓浓的亲情便流淌出来,在作品的结尾,一语道破却又不突然。在《漂泊的人生》中,刘墉就曾经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苏俄亚美尼亚大地震中,一对被困长达八天的母女奇迹般的被救出,年轻的母亲为了年仅三岁的孩子刺破手指,让孩子吮吸自己的血液,汲取养分,维持着孩子的生命。伟大的母爱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震撼人心。刘墉这样写道:“上帝创作的最伟大的东西,不是万物,不是宇宙,而是爱!我十分不合逻辑,甚至固执的认为,上帝在创造一切之前先创造了爱,而那爱中最崇高的则是——母爱。”【3】
在作品中,刘墉将亲情表现为缘和爱两大主题。在《世间未了缘》中,他用深情的笔触写夫妻、亲子、天地及生生世世未了的情缘,写世间的“聚散姻缘”和“生死爱恨”。《在生命中追寻的爱》中,他则更积极地鼓励世人用真实的行动去追寻爱,正向作者所说的那样:“爱是生活,是生命,如果真要付出爱,请伸手去做,别空口说,因为,没有行动的爱不是真爱。我们来到世间,不是来恨,而是来爱;生命是为了学习爱,爱能包容一切!”【4】
由于长期生活在国外,刘墉作品中的亲情自然也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交融。如在对待儿女的态度上,他这样写道:“对儿子,我是以要求自己的方式要求他。他是家里的男人,要帮助我修房子、整院子。当夜里警铃响的时候,他应该立刻跳起来,跑在最前面观察。当他跟女士们出去的时候,对陌生的环境,他要走在前面;到熟悉的地方,他要走在旁边。对女儿不一样,我是以看我太太的方式看她。我希望她能做个快乐的妻子,将来被丈夫疼爱,所以当她说她不知道会不会永远爱她的丈夫,也不知道丈夫会不会永远爱她的时候,我会纠正她,给她祝福:“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深爱你、你也深爱的人。””【5】
总之,亲情写作是刘墉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它上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血脉,近受时代与社会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家庭生活,或是社会生活,都流露出浓郁的文化亲情,显示出深刻感人的情感魅力。
二、生命体验
所谓生命体验,即是以一种形而上学的冲动,从一己他人最富于生命力或饱含人生况味的种种片断(情境)中导出独特的具有哲学色彩的体验了悟。【6】在当代台湾散文中,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于生命存在的诸种形态的感知。
(二)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
(三)对于生与死的思索。
台湾四十年来,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动,西方存在哲学与传统伦理的冲突激荡,个体独立意志与生存危机感的日益加强,唤醒和刺激了散文家的生命意识。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对生、老、病、死等生命情境的感受,对生命形态的剖析和描述,对个体生命出路的追求成为当代台湾散文创作中的一大主题。刘墉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其创作在此方面亦有体现。
然而,刘墉的作品不是一味地哀叹“人生苦短”;不是宣泄人生的寂寞与无奈。他没有像亮轩那样问自己“是孤独是生命变形,还是不孤独早已变形了生命”(亮轩《密语》);也没有像余光中那样用色彩暗淡的词汇,单调、枯燥、重复的句法传达在命运之网束缚下产生的停滞感与沉闷感(余光中《也是水湄》);他是积极的,向上的。正如刘墉所说:“人生至死方知死,知死之时人已死,死前都是生,只要生,就有生之希望,生之创造。”【7】对于
死亡的探索,可以说是对生命存在形态一种最强烈的感知,也是对生命意义上网终极探寻。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讳莫如深,谈死色变,生怕一语成谶。
契诃夫对于死亡曾这样说过:“死神的达摩克斯剑始终悬在每个人的头上,然而,只有敢于面对坟墓的人,才能真正悟出人生之真谛,努力提高生存的质量。”对于“死亡”刘墉从不忌讳,因此他的作品中谈及生死的问题的很多。他描写生命,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悟与生命的启迪,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在《蝉蛹之死》中,他深入的描写了观察蝉蜕壳是那种生死的挣扎,溶人生感悟与自然描绘于一体,为自然界的生命喝彩。他感悟死亡,坦然面对:“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世间的死囚、生命绝症的病患,乃至在“生之战场”冲锋的战士吗?从生就带着死的种子、死的病毒、死的命运!于是何必非等到濒临死亡,才建立我们死的哲学呢?如果生如同摄影的曝光,经过死亡暗房的冲洗,正会有永恒美的呈现,那么摄影取景时,想想冲出来的能有怎样的效果,又有错吗?”【8】在《漂泊的人生•濒死的回忆》中,他将濒临死亡的人的回忆作为描述的对象,甚至将自己少年溺水时的感受写入作品,从而唤起读者对生命,对亲人,对爱人的浓浓之情。
死亡问题的提出,使人们分外深刻的感受到生存时间之可贵为此刘墉创作了《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提出面对有限的今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都要尽力尽责,尽善尽美。在刘墉的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生的愉悦,“只要生,就有生之希望,生之创造”!
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今天,不把死亡看作生命的重要因素,不了解生命的否定实质上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的生理学,已经不被认为是科学的了,因此,生命总是和他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
【9】唯有面对死亡,才能充分展示生命极脆弱又极强韧的丰富内核,而刘墉正是将这种生命体验一点一滴的摆在读者面前,将生命的内核剥给读者看。
三、励志处世
说起刘墉的散文,不能不提他的励志处世文。在刘墉的散文中,“励志”是他别具特色也最具代表性的创作主题。他的这类文章平朴雅致又饱含深意,仿佛一部人生教科书,教青年人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怎样去追求去创造,怎样去爱与被爱… …
中国关于励志的文学自古就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以“刻舟求剑”的寓言告诉我们:人要学会发现变化,适应变化,享受变化。而今天,从《罗兰小语》,到风靡一时的《学习的革命》《心灵鸡汤》,再到如今大行其是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亚的信》… …励志图书炙手可热。然而刘墉以其“励志系列”二十年来维持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其《萤窗小语》至今仍继续出版且持续有新读者的现象,也让人想探究书中究竟包含什么样的素质,可跨大幅变迁的时代仍能拥有新的读者?又能有怎样的企图带领读者成长?他作品的魅力,在于即便屡遭挫折和困顿仍不折其青云之志,在于“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于贯穿于人生追求中的亲切平易、简约精当和朴实无华的文风。
刘墉很懂得90年代青年人的阅读心理。对于这一代热情火爆且自命不凡的孩子们,他把耳提面命式的训导隐藏起来,而代之以在文字里大量引进当代资讯,使读者感到作者离他们非常近,彼此的代沟是微乎其微的,而不是倚老卖老。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刘墉先后出版了《超越自己》(1989),《创造自己》(1990),《肯定自己》(1991),《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1995),《迎向开阔的人生》(1995)等大量励志作品。在书中,刘墉写出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长时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对各种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书信的方式,殷切的叮咛,教导他那走向成年的孩子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如何对待纷杂的社会,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去接受别人的爱。告诫年轻的孩子如何战胜自己的惰性,克服依赖心理,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生存自保之道,并寻求进一步的突破,使自己走向成功。刘墉以他的亲身实践及获得的成功,为青年读者提供了详尽的可具操作的新的范例。在他最新出版的自传《创造超越的人生》里,记录了刘墉由13岁到53岁的思想挣扎。写出了他初中一年级时
怎样由尼采的“精神的三变”收到启示,又在高中时怎样由王国维“人生三境”中有所领悟,而且不断在“现实”与“突破现实”中挣扎,因此也不断地“走出去”。他没有记录自己的生活琐事,而是探讨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为什么要奋斗,又要奋斗到何时。他指出,那些能不断跌倒又再爬起来的成功者,都有引导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是第二个灵魂,当第一个灵魂跌倒时,第二个灵魂还能把你扶起来。他将自己怎样做梦,怎样迷失,怎样思辨,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青年人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观。
在励志小品的创作上,刘墉由浅近生活处谈起,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的道理,用健康的生活情趣,纯朴的人生态度感染读者。如果说,作品的魅力来自于作家的真诚和质朴的话,那么在刘墉的励志小品中,就能够比较鲜明地感觉到这一点。
四、总结
刘墉的文学作品是感性的,温情的。亲情、生命体验、励志不是孤立于作品之中,他将它们糅合起来,注入他的短篇小说、励志处世文、幽默小品、抒情散文中,营造出一种温情的氛围。集合以上的特点,刘墉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体——“墉体散文”。
所谓的“墉体散文”多半是以第三人称,从客观角度写情叙事的,创作中的刘墉发挥了写报告文学和小说的长处,让事情活生生地呈现。而且一次呈现许多相关的故事,再交给读者自己去思索。在这类散文中,大部分是“有我”之文,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感受,个性鲜明,强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由于刘墉本身又是知名的画家,其作品也就带有一定的绘画色彩,于是其文里常见画面。作为艺术家难免多少带有点浪漫的气息,因此,在他的文字中,往往洋溢着唯美的色彩,似乎很少写到人生的阴暗面,即使偶尔提及,也被淡化到几乎没有。
注释:
【1】 刘墉:《点一盏心灯·序》,北京:友谊出版社,1993年7月简体字版。
【2】 刘墉:《刘墉精品书坊·纵横卷》,南宁:接力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页。
【3】 【8】刘墉:《漂泊的人生》,南宁:接力出版社,2002年版。
【4】 刘墉:《在生命中追寻的爱》,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6年版。
【5】 刘墉:《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南宁:接力出版社,2001年版。
【6】 徐学:《当代台湾散文中的生命体验》,台湾研究集刊(厦门),1995年,第一
期。
【7】 《解读刘墉》,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17日网络版。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0页。
参考文献:
【1】 刘墉,创造超越的人生【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2.【2】 刘墉,创造自己【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3】 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王卉娟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基础部221151)
第二篇:李清照词创作的三大主题
李清照词创作的三大主题
[内容摘要]: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来观察她身处的时代。她的词具有独辟蹊径,敢于流露真感情的言情特色。李清照词的创作主要分为青春少女时欢快无忧、少妇时期的幽怨多愁和对家破国亡的担忧三种题材。将相思情爱、婚恋心情、鹏举之志、思乡忧国之苦和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现实的观感及珍惜之情融入词作之中。深刻显示了她独有的审美心理和内心痛苦的审美体验。不同的情感取向使她的情绪、心态具有了不同以往的意义。李清照独特的创作题材,表现了她词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①李清照;②词;③创作主题
Abstract:LiQingzhao as Chinese literature's most famous female poet, with its unique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time to observe her live.Her poetry with inventive, dare to reveal true feelings of romance features.Ci of creation consists of young girls worry when the lively, young woman during the Grievance Duo Chou and family concerns three kinds of death broken country theme.Acacia will love, love heart, Pengju ambition, obsession with suffering homesickness and personal nature of life, perception of social reality and value the feelings into words for being.Depth shows unique aesthetic of her inner suffering psychological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Different emotional approach to her mood, attitude has a meaning different from the past.LiQingzhao unique creative themes, word of her unique performance style.Key words: LiQingzhao;poetry;Creative theme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被尊为“婉约之宗”,其词被誉为“易安体”。清代文学家王士祯之评:“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1] 不同的社会生活与不同的个性心理历程,使李清照的词有少女时期清新鲜丽、聪明活泼的率真美;新婚时婉媚秀逸、真挚缠绵的柔情美;乱世中孤独寂寞、感世伤怀的凄冷美;以及有丈夫气的她在词中所表现的俊爽开朗、超脱豪迈的阳刚美。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词作魅力也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散发出耀眼的光彩。由于李清照的出生环境、成长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女性固有的性别特性,使得她的词作有别于男性词,选材范围较为狭小,但是情感抒发更加真挚深沉,表现女性独特风格。分析其创作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女时期的欢快无忧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是学者兼文学家,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 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因此,她少女时期写出来的词,语言欢乐明快,感情清新自然,具有聪明活泼的率真美。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美丽多情的妙龄少女的形象。词的下片写得细腻传神。少女荡罢秋千之后,突然发现远处有人来了,于是心里着了慌,也来不及穿鞋,只穿着袜子,满含娇羞地赶紧往回跑,头上的金钗脱落来了,显出一副狠狈相。结尾两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更是妙趣横生,一个天真、幼稚、羞怯、顽皮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少女“嗅青梅”之意并不在嗅青梅,而是别有寄托。她是借着梅枝挡住因为惊喜而泛红的面容,只露出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偷看少年的英姿。她最初一见来人,便慌忙地逃跑,这是因为封建社会,少女自应避人,更何况她这样衣饰不整的样子,她怕外人看见她的“放荡”行为。但她又想看清来人到底是谁,于是便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嗅青梅”。“嗅青梅”这一动作描写,把这位天真活泼、爽朗可爱的少女,从急切希望看清来人是谁,到发现令人爱慕的少年郎时那种芳心欲动、心潮难抑的难以言传的内心活动,细致传神地勾画了出来,真是细致入微,做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2]。反映女词人极力想摆脱封建习惯势力的束缚,勇于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心灵颂歌。还有一首《浣溪沙》:“绣面芙蓉 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更加情深意切,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这两首词形象抒情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一个“细”,描写细腻,特别是心理描写。
又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语言明白晓畅,笔调轻松活泼,用“日暮”、“藕花”、“鸥鹭”等一系列客观事物,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的荷花日暮图,又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在这幅画面上渲染上一层迷离动荡的愉悦气氛,把景、物、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唤起读者的美好想像,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率真洒脱的少女。
李清照的词以真情反映现实生活,于真中求美,并以女子特有的细腻心理和艺术手法,成功地开创了一种自然清丽、深婉蕴藉的艺术境界的作品有很多,再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中的“试问” “却道”“应是”六字很妙,把女主人的心理变化、温柔、嗔怪和教养一笔呼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前人评曰:“此词盖用其语点缀,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之意焉。可谓女流之蕴思者矣。‘知否’二字叠得可味,‘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3]此词在语言上具备了精炼凝重的特点,反映了词人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风格,有着浓厚的抒情气氛,创造了美的艺术境界。
二少妇时期的幽怨多愁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很早就确立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角色分工,女子被封闭在庭院之内,她们的劳动是无报酬的义务。宋代社会继承了“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的模式,宋代女性同样被剥夺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她们的全部精神只能栖止于家庭内,她们的人生意愿及种种愿望的达成只能维系于家庭男性成员,她们的生存内容和生命价值始终以男性为中心,这种生命状况使得她们对男性有着强烈的依附心理。而婚姻关系中一夫多妻制、“三从四德”的观念、“七出”的制定更是强化了这种心理。这样的社会心理在宋代女性词人的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她们的题材选择上最突出的就是婚恋主题。这一主题又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1、婚后生活之悠闲,因幸福美满而温馨缠绵的主题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 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像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
爱情使得新婚燕尔的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在诗作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个新婚女子特有的真挚缠绵的柔情。如《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并看。
作者以活泼,清淅,浅俗的话言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的姿容,反映了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婚后的甜蜜,既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2、离别相思主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异性之间爱情最直接、最有意味的表达方式是相思。就中国古代来说,相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也包括思亲念友,狭义的相思才专指男女两性间的情感投注。而“相思主体与相思对象两者间的时空隔碍,构成了相思之所以成立并且升华
2为文学主题的一个重要机制。”○通常,在男女双方缔结了一定的情感纽带后,由于一定的客观原因不得不分居两处,于是某一相思对象成为主体情感投注的特定目标,尽管这本质上仍往往属于一种双向建构,在文学表现形式上却有所侧重,每每体现为一方思念另一方。
常言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古往今来,博取功名,为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这些宏伟大业是男人的专利,而完全依附于男性的古代妇女,爱情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们的人生命运。女人与男人的根本区别是女人可以只为“情”而活,女子的一生最大愿望是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而一旦成婚后,男人就成了女人生命中的全部。思念在外或求学或征战或游玩或为仕的爱人也就成了宋代女词人永不枯竭的创作主题。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举案齐眉的幸福婚恋生活一直为世人所艳羡。但是,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出游,为时较久,这一段时间的分离给清照带来了不尽的思念。她只好把千万情怀、万般思念诉诸于笔墨,流于字里行间。其中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最为著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她不光写自己的思念,而且用想象之笔写出了明诚对她的思念。“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正是说到夫君的心里去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极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抽象的、难以具体捉摸的相思之情,可谓独创之笔。而另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词写一个“愁”字,由思念到忧郁,从忧郁转为深愁,3愈阻隔,感情愈浓烈。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谓神形兼备,诉尽离别相思之苦。
“中国文人情诗,一个极显著的特质,即长于咏唱一种有缺憾的爱,从中表现一种罔罔不甘的情调。通观古代爱情诗词,诗人们极少去吟咏那一份正在爱中的欢乐意识,亦极少以乐观之眼光,去憧憬爱的明天,而是对消逝的往日之恋,一往情深„„”○相思的文学价值就在于要不为阻隔所折损,百折不挠地冲破阻隔,这一过程中,女性个体的磨难、灵魂的挣扎,特别是人的精神价值、人性的光辉,得以较多凸现。
相隔千里,相思难阻,经年累月,“为伊消得人憔悴”○,几多爱与恨,几多情与泪,都化作无法纾解的思君情思付诸笔端。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构成了她的词清丽美妙的意境。李清照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但“花”在不同的时期的意象并不相同。前期《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女主人公的忘情心态油然流露,一幅盛开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的美景图,早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减字木兰花》中的梅花意象表达了作者在爱情中的自信与担忧。《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花落,流水冷月,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象征。少女时的情窦初开的闲愁,在这里,化为了对新婚丈夫的深切的思念。《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前期写花,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思念新婚丈夫的闺中闲情,体现了新婚时婉媚秀逸、真挚缠绵的
17柔情美。
三、家亡国破之愁主题
靖康之乱”后,北方沦陷,宋室南迁,思乡忧国成了宋词描写的一大主题。而宋代女词人面对国仇家恨、动荡社会也开始以词人流离失所、四处飘零的切身感受来反映民族灾难,抒写巾帼亦有须眉志的壮志豪情。
1、思乡忧国主题
所谓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们复杂的、但又是美丽的情感表现。李清照只身赴莱州会任知州的丈夫赵明诚时,途经昌乐县,寄语姊妹作《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描写了姊妹相别时的情景,抒发了词人远离姊妹及故乡的依依难舍之情。孙道绚曾作“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来怀念老友。人活到生命晚秋,经历了许多世事,更感到“多情自古伤离别。”○
离别了故乡的人才会深深地体味到故乡的可亲,失去了祖国的人对于亡国奴的命运才会确认为奇耻大辱。
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无论在心理情感的刻画上,还是在情绪的变化和把握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词中表现的感情是强烈而真挚的,它抒写的是“愁情”,但词人把无形的愁和有形的小舟联系起来,使愁变成了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愁也就具有了可感性。因为词人从心
332理上感到它愁苦压人,也就感到愁有了重量,好像有千斤之重,重到船都载不动了。这个“愁”字是“词眼”,有了“眼”,词的“神”就出来了:全词写的这个“愁”不是个人之愁,而是千千万万人之愁,是国家之愁和时代之愁。最后三句是绝妙之笔,与李煜《虞美人》词写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反映了国家的沦亡、家庭的毁灭给词人带来的痛苦。
一曲《声声慢》将词人忧患余生、孤独无依的凄凉晚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开头连用了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作者在声调艺术上的大胆创新,是宋词中绝无仅有的。其中“寻寻觅觅”四个字音调由平缓转入急促,而“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个字的音调则又由平缓变为急促,结尾前又出现“到黄昏,点点滴滴”,显得格外深沉,如泣如诉,如倾如注,从而在单调上表现出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节奏感。同时,在感情上也层层深入,把人物感情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首词共有97个字,其中舌声字、齿声字交错运用,多达57个字,读起来有一种凄楚悲怆之感。铿锵入耳,抑扬顿挫,急缓长短,错落 有致,获得和谐美的效果。作者正是通过这双声叠韵的音调,渲染出一种冷落凄清的环境气氛,从而表达了的凄惨忧虑与哀愁的心情,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两首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进发出的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2、抒写巾帼亦有须眉志的主题
古代女子由于生活范围的狭囿,视野不开阔,似乎写出来的总限于离愁别恨、夏虫春草、花香雨声之类,充满闺阁习气。但是,李清照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内心深处对不合理制度的诘难、对命运的抗争,及对国家的一片拳拳挚爱之心。
具有丈夫气的她在后期作品中还表现出俊爽开朗、超脱豪迈的阳刚美。沈曾植《菌阁琐谈》曾说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 [4]这个评价指出了蕴藏在李清照闺阁风姿中的特殊气质,她的词既包含女性的温柔灵慧,又有着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和开朗特点。她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起来,使词婉约而不绮糜,柔中带刚,于柔媚中蕴含激昂豪迈气势,傥而有丈夫气。《渔家傲》一词就充分展示了她精神境界雄奇阔大的一面: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一反她词作的清丽婉转、幽怨凄恻的风格,以豪放的笔触,奇伟的想象,对云涛星河之梦作浪漫的描绘,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女子渴望摆脱种种束缚的愿望。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这艘“飞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这样的词笔出自李清照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确实是“惊人”的。
李清照的倜傥有丈夫气,从她的许多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如她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从中我们不难窥视到旷代才女才艺的超群,动感的文思,心灵的高洁,还感受到正直文人忠贞温婉人格的魅力显示其性格刚烈一面。
结语
综观李清照词的创作,由于国家战乱、外敌侵扰,人生经历的坎坷,以及女性固有的弱者特性,使她不能爽快直白地宣泄内心情感,只能把词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借物寄情,婉转倾诉,或感落花,或叹流水,或伤残梅,作品充满了坎坷遭遇和悲愁别绪,所以李清照的词更加真挚、纯净,对情感的体味深而真。
注 释: [1]王士祯《花草蒙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2] 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 《清照词》 [南宋]李清照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4页。
[4]《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2版,第227页。参考文献:
1、《李清照》向梅林编著 海南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第1版。
2、《清照词》[南宋]李清照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3、《李清照评传》 陈祖美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4、罗宗强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从艺术性上看李清照的词》,黄海澄文,《光明日报》1980年2月27日第1期第4版。
6、《李清照诗文词选译》平慧善译注 巴蜀书社出版1990年6月第1版。
2010年5月12日稿
第三篇: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论
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论
李予军
(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部 北京100083)
内容摘要:
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小说艺术手法实验的现代派作家,然而在他不断变化的小说创作技巧之下,掩盖的是他一直关注的重大社会变革主题。本文通过对福克纳主要作品主题思想的分析,揭示了他文学创作追求的目标,剖析了其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深刻内涵和他本人的内心痛苦和矛盾,从而进一步展示了他企图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沟通的愿望,却始终未能逾越这条鸿沟。
关键词: 福克纳;创作;手法;主题
1945年马尔科姆·考利编辑的《袖珍福克纳文集》的出版,成为美国文学界认识与理解福克纳的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萨特、加缪等为代表的法国文学界对福克纳的高度评价,导致了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们的注意。而在其时,他的作品并不受读者们的注意,甚至认为他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殊荣纯属“胡乱安放”的荣誉,但是这毫不影响他终于赢得了普遍的承认。而且在他去逝后,美国以及西方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各国不断翻译介绍他的作品,一些地区的作家或是流派至今仍然受到他的很大影响。福克纳研究已成为世界文学现象。就是现代美国南方作家中仍然有人声称“今天的问题在于如何从福克纳的魔影下摆脱出来”。
一
福克纳一生的创作生涯表明,他既是美国南方作家的杰出代表,又是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家;既是“意识流”小说技巧大师,又能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结合的伟大实验者。人们对福克纳的解读、研究大多着眼于他的作品的“永不雷同的形式”。毫无疑问,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写作手法的实验和探索的作家。授予他的诺贝尔颁奖辞中也主要肯定他在小说形式、艺术技巧上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然而,福克纳从来没有为探索而探索,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坚信形式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作品,而只能是从内部“长”出来的。他认为“故事中的情节决定其风格”,“„„是主题,是故事造成其风格„„”。所以无论福克纳使用哪一种艺术手法创作,都是为了服务于他所选择的创作内容和主题思想,都是为了更自然、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他本人的创作思想,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真正的文学艺术家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创作的主题在他那里始终是占第一位的,而后才是不断创新的外在形式,但这决不是说不重要。相反,他的艺术手法实际上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使作品中的人物,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更加深刻、形象。这表明,福克纳在追求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也是在积极地寻找他要表现的东西——创作主题。这就为我们研究和把握福克纳创作思想的动机和方法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和最基本的出发点。
福克纳一生创作丰厚,决大部分作品人物相互贯通,情节相接,构成一套《人间喜剧》式的“体系”,反映了近200年来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和各阶层地位的浮沉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在他自己虚构的“世系”中,他如同“打开了一个各色人等的金矿„„从而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先辈们血脉里涌动的激情在现代人身上化作了痛苦的思索。他们完全淹没在各种怀疑主义和相对论的思潮中,再也不表现为悲剧,那些曾经摄人心魄的悲剧爱情和传奇已无法说明现代人所面临的严峻状况和精神危机。正是他创作的一部部具体的作品,构成了他独特的风格,表达了他独特创作思想和鲜明的创作主题;也正是从他的主要作品中,我们能够把握其创作命脉和思想的本质,而达到他本人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所在。他常常借助于所熟悉的环境、事件和人物,竭力表现的正是超越地域和时间局限的共性,即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在于写“人类的内心冲突问题”,“人的灵魂”。虽然他对人生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但他仍相信“人是不朽的„„因为人有灵魂,有富于同情,能做出牺牲和忍耐精神。”他的这一思想境界一再出现在其作品中,幻想与现实在他那里很难把自己的道德渴求同冷俊的幽默结合在一起。在把原材料作为经验的“客观对应物”和保存他作为艺术家的思想性方面,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同时代的作家都更为成功。幻想在他是一种完整而独立的存在状态,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客观地不受情绪影响地观察自己另外一个真正的自我。几乎从他的写作生涯一开始,就分明预见到了他的时代人类价值的混乱和丧失。这种感受性,与他能够使自己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的艺术自信心一道,使他写出了一系列不朽的作品。
二
在《喧哗与骚动》中,自然主义占居了福克纳的创作思想。书中的故事起初由班吉·康普生讲述。他生下来就是白痴,只能在生活中接受感官印象,并将这些印象混合到感官反应的流动中。班吉的哥哥昆丁和杰生、姐姐凯蒂如果不是白痴的话,至少都是被激情和环境扭曲的人。他们所处的环境已无法使他们继续掌握自己的命运。人若不象昆丁那样在绝望中挣扎,便会和杰生一样堕落为痛苦不堪的实利主义者,或者成为班吉那样没有思维的可怜的白痴。昆丁是所有人当中最敏感、最有理智、最有人性的一位。他终日沉陷于冥思苦想之中不能自拔,虽然生活在哈佛大学校园,但思想感情却深受南方旧传统的影响,成为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冲突的化身,表现了苦闷、彷徨和绝望的心情。评论者们把他喻为作者本人,而福克纳自己也说过,他是《喧哗与骚动》里的昆丁。昆丁的故事由康普生兄弟轮流讲述,而由于福克纳加入了另外一个层次: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它实际上也发展成了一个关于南方社会的故事。这部错综复杂的小说是一张用回忆精心构织的密网,它没有指向什么,却又意味着一切。作为福克纳另一个自我,他将昆丁安排在另一部作品中时,针对大学同学问他为什么仇恨南方时,他回答说“我不恨南方„„不恨„„我不恨南方”。这个人物比那个复员的飞行员(《士兵的报酬》)更远地脱离自身和现实。福克纳在这个虚构的人物身上表现了他对南方的热爱和对人类愚昧的绝望。他对罪恶的沉思首先在昆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沉思更加具有霍桑的那种叛逆性和加尔文教的良知感,却少有弗洛伊德力量中的种种情结。同昆丁一样,他也是两眼望着过去,为传统的沦
丧而痛心疾首。它象征着人类乌托邦的破灭,象征着过去理想化的民主文化的没落与腐败。
在《八月之光》中,作为象征,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被去掉了人性,而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他的名字同基督徒的明显联系是一个直截了当的讽喻,具有一种深刻的悲剧感——一个被僵死的宗教和经济剥去了人性的现代人,他既不属于白人社会,也不被黑人社会所接受,因身份不明而感到困惑、孤独,经受了黑暗和苦难。这是一个有讽刺意味的描写罪恶的寓言,而这种罪恶既可以发生在新教教堂之内,也可以发生在教堂之外,或者也可以把它看作南方困境的一个缩影。作者在这里想传递的要旨尚未完全理智化,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这是一个不知道宗教是什么人,也无从得知自己是什么人”的人的悲剧。而《押沙龙、押沙龙》里的主要人物昆丁·康普生对萨特本 的态度寓意更为明显。托马斯·萨特本是一个像那些由自身的弱点毁掉了旧南方的人复仇的工具。然而当他无法生出一个同一种族而且清白无辜的子嗣时,他想建立起同一种族家系的努力也就造成了适得其反的结果。昆丁对他耿耿于怀,因为他从他的失败中看出了他自己的问题和南方问题,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在《我弥留之际》里,本德伦一家“奥德修记”式的旅程虽然是为了埋葬死者,却各另有所获,特别是死者丈夫,在亡妻下葬后24小时内就找到了新欢。福克纳用大量的矛盾的不和谐和具有反义的事物表明在现代文明世界里,人的存在没有真正意义,现代人的命运既是一场悲剧,又是一场滑稽的玩笑。纵观福克纳笔下的南方世界,在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迅速解体,一反昔日“充满甜蜜柔情与阳光”的田园情调,而成为危机四伏、人欲横流的现代荒原。人们孤独、恐慌、绝望、荒诞,成为异化的牺牲品,再现了南方社会转型下的世态炎凉和因此造成的人们在心理上的裂变、痛苦和苦闷。旧南方的逝去与新南方的混乱,在福克纳的灵魂深处引起了强烈的震颤。幻想的萦绕和现实的无情使他无法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更在内心深处无法接受这一社会历史进程所带来的种种剧变。然而早已把南方天然古朴的浪漫情调,理想主义溶于自身性格的福克纳始终摆脱不了对南方的那种近乎着魔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他一再将笔触伸向最能反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灵魂深出发生的撞击,企望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梦呓和意识的自然流动来昭示现实,反映现实,以求得对过去眷恋的暂时松弛。他的灵感来自于自然主义,却大量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逐渐脱离了本世纪初现实主义主流,向着梦幻世界探索着,越过一个又一个巅峰,终于在他匠心独运、处心积虑的文学创作中找到了一个最佳的表达方式,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而在这同时,福克纳追求象征主义和纯艺术手法和哲学深度方面都已进入了新领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
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以美国南方为背景,但实际上远远跨出了地域的界限;他也绝不是单纯描写南方风情的地方作家。他的创作题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表现的主题思想却是多义的,多层次的,因而能在不同的文化中引起共鸣。他通过零乱的故事拼接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白,表达了他的创作思想和主题:南方贵族家族的衰落象征整个蓄奴制度的失败和与之并存的传统道德观念的瓦解;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给青年一代造成的内心冲突;他们不愿成为下等人,但不能违反南方传统的道德准则,否则 将要背叛家庭、白人社会和文化遗产,他们在历史的阴影下成长,在矛盾中痛苦地思索和寻求自我;20世纪社会像一片荒原,非人化的资本主义工业和所谓的西方文明使人失去昔日的质朴、善良、忠诚、勇敢等品质;对人的个性以及按个人意愿生活的权利的强调和对现代社会侵犯了人的尊严,扼杀了人的价值的谴责;与社会囚徒相反的是“自然人”,在些简单纯朴、非知识型的人不受社会法规的约束。他们的喜怒哀乐里没有勉强和做作,大自然可以帮助“社会人”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社会人”如能超越法规就可以达到“自然人”的感情境界。正由于这样,尽管生活中充斥不公道、痛苦和残酷,但人定能生存下去。这些主题的展示,使之文学创作越出了文学自身的范围而升华为一种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意义上的思考。福克纳将作品中的人物赋予时代性,刻画生动丰满,个性鲜明,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挖掘,反映出当代人共有的追求、思索和苦闷,同时也反映了他本人的思想和影子。尽管在理智上他竭力同这些具体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批评他们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投身生活的错误,但感情上却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这不能不使人们产生与作者本人的真实情感的共鸣,也充分暴露出他内心的矛盾,特别是理智与感情之间的不克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同他思想上更深刻的隐痛联系在一起就是他对南方及其过去的困惑,无疑这是时常困绕着他而终究摆脱不了的南方情结,欲爱不能,欲罢不忍。
四
福克纳在塑造众多的现代社会理想破灭的具体人物的同时,却无法将源于自身固有的理想和幻想再现于这些人物身上,也就是说福克纳塑造的系列人物很大程度上虽然反映了他本人思想深层次上的保守主义特征即向后看的历史意识,却掩盖了他灵魂深处的另一面即对旧南方先人们罪恶的历史的痛恨,他企图用传统的价值观来批评和否定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以便使他所钟爱的南方永远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种爱恨关系——由于爱而恨,尽管有弊端仍然爱——来自于福克纳的内心深处并且反映了现代南方作家同南方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痛苦矛盾的心理却为反映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上提供了选择,促使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寻找一条跨越心理鸿沟的途径,希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一个奇迹。这种探索导致了他的作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在同类作家之上,而在艺术实践的继承与创新上也走在了同类作家的前列,成为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探索者。他是一个兼有广度、深度、历史感、乡土气息与现代意识的大作家。他既 象巴尔扎克那样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同时又是一个现代意识很浓的现代派作家,他既写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沟通与疏远的问题,更写了人如何追求、保持自己的“本性”的问题,揭示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人性受到扭曲的问题。
福克纳自身充满的矛盾以及要表现的内容也为他选择适合表现的艺术手法提供了暗示。果然他接受了这种帮助和暗示,并很快掌握了这种手法,即非直接性的意识流手法。“意识流”能使思想和感情的激流直接变为文字流淌出来并且通过模糊事实和行动揭示自身。他不是简单地接受和模仿诸如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而是深切地感到旧传统无法提供他所需要的语言,无法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无法描绘他眼中的现实和内心的感受。意识流追求的总体审美意境对于读者来说是空前的挑战。读者很难一下就能把握住诸如《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的总体意象,作品在心理时间无限自由的表现取代了传统小说中作为推理依据的情节结构,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就可以像上帝一样,把这些人调来调去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进入“梦境”或“幻想”进行思维,取代叙事小说的有目的的思维。然而正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作品中人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的思想,听到了作者的心声和看到了充满喧哗与骚动的现实世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意识流”这样一个恰到好处地使福克纳的创作主题在“杂乱”中而不是在“顺序”中得以表现,人们又怎么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本人的创作思想和内心的矛盾呢?实际上无论从福克纳采用的艺术手法还是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主题,福克纳所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已经明朗化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披着一层象征性的伪装,显现了由于肉体的生命力同非肉体的自然力量发生冲突产生的愤怒、困惑和无助,揭示了创作者自身存在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幻想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沟通。这就是从亨利·亚当斯到托·斯·艾略特以来美国严肃文学家所写的中心主题,而福克纳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冲突,而不仅仅是议论一番。
参考文献:
1.R.汉弗斯:《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王冼:《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3.罗伯特.斯比勒:《美国文学的循环》[M],汤潮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M],商务出版社,1994.5.肖明翰:《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6.Joseph Blotner: Faulkner: A Biography [M], Random House,1974 7.Edmond L.Volpe: A Guide to William Faulkner [M], The Noonday Press,1964.On the Theme of Faulkner’s Works Li Yuju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Abstract: William Faulkner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modern American short-story writers.However many critics see him as the one who was accustomed to experimenting with various writing skills in his fictions.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true purpose of Faulkner’s writing: focusing much on the social change of his time.Key Words: Faulkner, writing skills, social theme
作者简介:李予军,男,教授,北京城市学院语言学部,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第四篇:小学生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励志演讲稿
我们总是在河的此岸观望彼岸,在现在观望未来。所有向往是美好的,代表着对生命的希望。黑暗中的希望是一盏灯,指引你走在生命的隧道里。珍惜身边的一切。一起来看看小学生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励志演讲稿范文5篇,欢迎查阅!
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励志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
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天,就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根据我市的实际,决定把本周定为全市学校的“安全教育周”。
今年的宣传教育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据了解,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校园安全涉及到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成年人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学校要贯彻“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是师生幸福生活的保证,安全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安全不仅关系师生本人、关系学校、关系家庭,安全同时也维系着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因此,每一个人都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安全与生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我们学校是泉州市首批20所“平安校园”之一,我们将围绕这一次的宣传教育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希望全校师生都能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作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第一准则,都能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了解一些在紧急状态下的急救、自救方法,努力提高自我防范和安全自救能力。衷心的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从校园做起,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投入学校组织开展的有关安全教育的一切活动。祝愿我们的校园,永远在平安祥和健康快乐的氛围下繁花似锦!
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励志演讲稿2
墙角下这簇无人留意的野草,常使我感动得唏嘘不已。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持续月余的高温和干旱,使得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燥热难安。河畔的垂柳蔫了,苗圃的花儿萎了,就连广场上人工种养的草,尽管不时有人喷水,仍显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当我被暑气所逼,下楼来散散心时,围墙边那株扎根瓦砾、头顶烈日的野草,便定格在我的眼中。
这是一簇怎样的草啊!在这遍是水泥砖石、连小蚂蚁都难觅踪迹的地方,它就这样倔强地生长出来。在它的身旁,既没有鲜花的陪伴,也没有灌木的依托,连它的草类同伴也没有,就那样三五棵,簇拥在一起,你依着我,我靠着你,共同迎接烈日的考验。
没有谁会给它浇水,更没有谁会给它施肥,那漫天飞舞的花蝴蝶,都不愿在它身旁做哪怕短暂的停歇。它没有条件生长娇嫩的叶片,可那细瘦的薄叶,片片精神抖擞,那细小的叶脉告诉你,它生存该是多么的艰难。它那部分裸露在地面的根须,因生存环境的贫瘠,显得坚韧而苍老,但却似柔韧而又坚强的钢筋,向下、向下,一点一点地收集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它仿佛在无声地向你诉说,生机是这样地不可扼制,生命竟是这样的顽强和珍贵。我知道它要向我倾诉什么。无比困厄的环境,无以想象的艰难,无与伦比的勇气,给在红尘俗世中挣扎、跌落、失意的人们以启迪、暗示和鼓舞,生命就是拼搏,就是战胜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
我在想,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株野草,一定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家可归的种子吹送而来,当它面对的不再是黑黝黝的泥土,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墙角旮旯里,它珍爱每一束阳光,珍爱每一滴雨露,甚至珍爱每一缕无微不至却又无处不在的清风。当它迎风霜、顶烈日、遭雨雪,而终于挺身而出焕发生命时,又使周遭的环境有了灵气,让那些生长在广袤田野的同宗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当严冬来临,它就蛰伏地下,悄悄地积蓄力量,等到来年第一缕春风来临,它又会“春风吹又生”,最早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而一旦将它移植到肥沃的土地上,一定会比那些习惯于和风丽日、未经受艰辛考验的同类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生命过程最大限度的展示,这是有限的生命对无限的理想境界苦苦追求的辉煌展现
任何一个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人们,难道会在这样的情景面前无动于衷?面对这样顽强坚韧的小草、这样知难不惧的小草,面对这样令人扼腕感叹的生命奇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感到生命无比充实浑厚,灵魂无比高尚健全……在这样的时刻,任何言语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
属于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这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这正如那不为人知、寂寞生长的野草,只有异常沉重的付出,才能换来无比丰硕的甜美。渺小与伟大、可悲与丰富、失意与重塑、挫折与幸运……只有珍爱生命,把握自己,才能抛弃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拥抱伟大、丰富、重塑和幸运。要知道,生命是这样的可贵,连小草也在不断挑战极限、完善自我呵!
珍爱生命,像墙角的野草一样!
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励志演讲稿3
大家应该都记得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地往外滴着水,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枯竭了。然后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人在娘胎里就离不开羊水,生下来后就更离不开水了。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可以三天不喝水。人体由细胞组成,而细胞时刻需要水的交换来完成新陈代谢,所以说水是生命之源。
现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很少能见到干净的水了,大部分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人们的安全饮水和健康饮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那么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保护好水资源。我们国家的水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因而,我们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水源。其次,人人都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生活中做到随手关水龙头;洗衣、做饭、拖地等用水时不浪费水。
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励志演讲稿4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治也不见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进行了检查。医生并没有给他开药,只送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谚语,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他还到野外和海边渡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
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励志演讲稿5
一个贫穷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孩子放羊,弟弟望着天上飞过的大雁说:“我们要是像大雁会飞就好了,就可以飞到天堂看妈妈啦。”父亲说:“只要想飞,就能飞上天!”弟弟学大雁飞,没有飞起来,哥哥也试了试,没有飞起来。父亲也试着飞了几次,结果同样也没有飞起来。父亲说:“我老了,你们还小,将来经过努力,你们一定能飞起来!”后来,经过努力他们果然飞上了蓝天,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我们总是在河的此岸观望彼岸,在现在观望未来。所有向往是美好的,代表着对生命的希望。黑暗中的希望是一盏灯,指引你走在生命的隧道里。珍惜身边的一切。
第五篇:陈有娟:珍爱生命_励志成才_主题班会
《珍爱生命 励志成才》主题班会
万宝中心小学六年二班2013.6
一、班会目的:
1.学习古人、名人、身边的人珍爱生命,刻苦勤学的精神。
2.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增强认真学习的意识,能以他人为榜样刻苦学习。
二、活动过程
主持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相信爱迪生的这一句名言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有望达到成功的彼岸。
主持2:是啊,有哪个成功的人不是靠勤奋才拥有今天的成就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一词的真正含义.二.讲故事,学榜样。
1、说出自己的勤学警句与格言
2、请同学讲讲了解的勤学事例
(1)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
(2)北京第四残疾人学校19岁学生,汶川大地震后,不幸成为残疾人,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3)内蒙古学生李智华,因家中起火大火失去了双手。她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3、结合以上成功人士做出的榜样,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
4、讨论:我们身边的这些残疾人朋友,有的是先天性的残疾,大部分是因为自己曾经的不注意,然自己变成了他们现在这个样子。
5、为了有一个健康、健全的身体,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6、教师小结:
比起我们身边的这些朋友们,我们是幸运的,感谢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的这些朋友都能够用他们最大的能力不断努力,做出惊人的成绩,那么我在平时的学习中又应该怎样去做呢?
三.谈感受,勤反思。
1、听听班里勤奋同学的心声
2、自由发言,说说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到勤学?
3、反思自己平时的表现,自己做的怎么样,以后应该怎样做?生自由交流。
四、师寄语学生:
同学们,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勤学就是让我们能掌握好学习方式的最好途径,三分天才七分学,所以,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时代和关心我们的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