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房地产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费用税前扣除的问题
关于房地产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费用税前扣除的问题?
我市有一家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已向其它企业和私人借了一部分款项,由于是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并不能取得银行的付息单据,我想问一下支付的利息(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的利率)直接以对方的收据作为记帐凭证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吗?谢谢!
欢迎您的提问: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条规定:“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与税收法规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为准。”房地产企业向其它企业和私人借款支付利息,对方收取利息的行为属于营业税应税行为,应就收取的利息按“金融保险业”税目计征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对方应给房地产企业出具符合税收法规规定的发票,对房地产企业无法取得正式发票的,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4]1024号)规定,可以要求对方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或者房地产企业凭相关原始单据自行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入帐税前扣除。
根据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且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此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以对方的收据作为记帐凭证是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的。
特别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相关法规的规定,房地产企业向个人的借款,支付利息时应代扣代缴个人借款利息收入20%的个人所得税。
第二篇: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支出符合规定才能税前扣除
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支出符合规定才能税前扣除
近日,河南省某市国税局在对某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纳税辅导时发现,该企业有大量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
借款项目主要有:
(一)内部职工一年期的借款利息支出30万元,借款利息为按年息10%(不超过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一次性付清。利息预先在本金中进行了扣除,企业实际收到内部职工借款本金270万元,但按收到本金300万元、利息支出30万元记账;
(二)向有业务往来的个体商户借款100万元,利息也按利率10%处理支出10万元,但是此为口头协议,没有签订合同。另外,利息支出没有原始凭据,仅有代扣代缴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和个人领取利息的收据。
个人借款利息支出合规才能税前扣除
税务人员分析后认为,该企业的个人借款利息支出存在着税收风险,应当及时补充相关证明依据,否则,利息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明确了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企业应正确把握该项税收政策,高度关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操作,才能用足用活自然人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政策。
借款合同需有规范的格式
《合同法》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据以税前扣除的借款合同应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所以,借款合同一般不能实行口头允诺,要有合同可供查询,并且要有相关的条款,才能据以税前扣除。
《合同法》还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借款利息不得预先从本金扣除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该企业应调整计算方法,按实际借款数额270万元计算利息,而不是按300万元计算利息,按270万元实收本金计算,借款利息为按年息10%计算,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也应为27万元。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09]777号)规定,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才允许扣除,该企业向有业务往来的个体商户借款100万元,利息也按利率10%处理支出10万元,但是只是口头协议,没有签订借款合同,也不能扣除。
税务人员提醒纳税人注意:
(一)预先扣除的利息支出不能税前扣除,应以实际借款数及期限确认利息;
(二)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采取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的,应当视为原借款合同失效,企业与个人之间已没有了借款合同,此时支付的利息支出也不能税前扣除;
(三)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此种逾期利息只要不超过国家利率标准,可以扣除;
(四)由于合同规定情况可能存在变化,提前还款的应以实际支付为扣除额,而不是合同规定数。
利息支出应凭发票扣除
针对该企业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没有原始凭据的情况,税务人员认为,利息支出企业应当凭发票扣除。《发票管理办法》规定,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也规定,对应开不开发票、虚开发票、制售假发票、非
法代开发票,以及非法取得发票等违法行为,应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罚;有偷逃骗税行为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企业在付息时应代扣个人所得税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1995]156号)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自然人因贷款取得利息收入属于经营活动,应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凭证是指:
(一)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二)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三)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者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四)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另外,《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同时规定利息项目的税率为20%,据此企业在支付自然人利息时还负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税务人员提醒纳税人,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利息支出要在税前扣除,应当向企业提供利息收入发票。自然人取得利息收入应及时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并申报纳税,此类自然人应了解代开发票的范围、需提交的证明资料、办理程序和手续。企业应关注及时扣缴个人所得税,并且不能为自然人负担税收,如果替自然人支付了代开发票过程中的税金,则属于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不能扣除。
第三篇:企业个人借款利息支出可否税前扣除
企业个人借款利息支出可否税前扣除
请问:企业从个人处的借款,其利息支出可否在所得税前扣除?
回复:企业除向关联方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按照税收规定扣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企业向个人集资应凭真实、合法有效凭证,在税前扣除有关利息支出费用。国税函[2009]777号文件规定,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利息扣除额。
第四篇: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
2010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事项
为帮助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做好2010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现将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汇算清缴范围
凡由城区税务分局征收管理,并实行查账征收或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不进行汇算清缴。
二、汇算清缴的期限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于2011年5月31日前向城区税务分局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应于2011年3月31日前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三、汇算清缴应报送的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报送的资料
实行查帐征收的纳税人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及其附表;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适用于核定征收企业)‣。有关项目按规定须事后备案的,则应同时报送相关备案资料。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 明细表‣及其二级附表,不论各项目有无调增、调减金额,帐载金额除按规定不需填写外,均应如实填写,当年未发生的,帐载金额填写“0”。
(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报送的资料
实行查帐征收的纳税人填报•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填报•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表(适用核定征收)‣。
四、报批类优惠项目
(一)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具体审批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一项审批项目执行
(二)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的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具体审批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八项审批项目执行
(三)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
具体审批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九项审批项目执行
(四)生产和装配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具体审批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十四项审批项目执行
(五)转制科研机构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具体审批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十五项审批项目执行
五、备案类优惠项目
(一)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二项备案项目执行
(二)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三项备案项目执行
(三)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项备案项目执行
(四)动漫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一项备案项目执行
(五)文化体制改革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二项备案项目执行
(六)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三项备案项目执行
(七)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四项备案项目执行
(八)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五项备案项目执行
(九)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六项备案项目执行
(十)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七项备案项目执行
(十一)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八项备案项目执行
(十二)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减计收入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七十九项备案项目执行
(十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八十项备案项目执行
(十四)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八十一项备案项目执行
(十五)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八十二项备案项目执行
(十六)企业实施CDM项目的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具体备案按照•减免税费基金政策汇编(2010年版)‣第八十三项备案项目执行
六、事后备案项目
(一)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
文件依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相关纳税人应在2011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分局报送以下资料:
1、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一份;
2、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3、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4、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5、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
6、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7、•2010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份;
8、•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
(二)企业支付所安置残疾人员就业的工资加计扣除
文件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执行。相关纳税人应在2011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分局报送以下资料:
1、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2、每月缴纳社会保险凭据;
3、实际支付工资凭据;
4、已安置残疾职工名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复印件;
6、•2010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份;
7、•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
(三)安置残疾人单位的增值税退税或营业税减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执行。相关纳税人应在2011年5月31日 前向主管税务分局报送以下资料:
1、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2、每月缴纳社会保险凭据;
3、实际支付工资凭据;
4、已安置残疾职工名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复印件;
6、•2010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份;
7、增值税退税或营业税减税凭据及复印件一份;
8、•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
(四)国债利息收入和免税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执行。相关纳税人应在2011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分局报送以下资料:
1、•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备案类减免税登记表‣(WS055)一式三份;
2、书面申请报告(包括上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情况)一份; 3、2010年12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各一份;
4、•2010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份;
5、•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
(五)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料备案
文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3号)第四、五条规定和•浙江省 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浙地税函„2009‟64号)附件第五条规定。相关纳税人应在2011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分局报送以下资料:
1、书面说明(包括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的说明、企业当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说明、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说明和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说明)一份;
2、•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一式二份;
3、2010年12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各一份;
4、•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
七、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政策
(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
1、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2、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 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
(1)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二)关于租金收入确认问题
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交易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收入。
(三)关于债务重组收入确认问题
企业发生债务重组,应在债务重组合同或协议生效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四)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
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五)关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收入确认问题 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
(六)关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计税基础确定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七)关于免税收入所对应的费用扣除问题
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八)企业筹办期间不计算为亏损问题
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
(九)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业务招待费计算问题
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十)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产品完工条件确认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规定精神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三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开发的开发产品,无论工程质量是否通过验收合格,或是否办理完工(竣工)备案手续以及会计决算手续,当企业开始办理开发产品交付手续(包括入住手续)、或已开始实际投入使用时,为开发产品开始投入使用,应视为开发产品已经完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按规定及时结算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并计算企业当应纳税所得额。
(十一)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 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的专用设备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在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第二条规定进行税额抵免时,如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不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 额;如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应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企业购买专用设备取得普通发票的,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为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
(十二)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
1、企业或个人通过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不需要认定。
2、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或个人应提供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方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照财政、税务、民政部门联合公布的名单予以办理,即接受捐赠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位于名单内的,企业或个人在名单所属向名单内的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接受捐赠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在名单内,或虽在名单内但企业或个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属于名单所属的,不得扣除。
(十三)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
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作为企业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 性扣除。
(十四)关于企业取得财产转让等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 企业取得财产(包括各类资产、股权、债权等)转让收入、债务重组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无法偿付的应付款收入等,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非货币形式体现,除另有规定外,均应一次性计入确认收入的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十五)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
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十六)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
1、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其中:专利技术,是指法律授予独占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的外观设计。
2、技术转让,是指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技术的所有权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行为。
3、技术转让应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其中,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登记,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商务部门认定登记,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需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审批。居民企业技术出口应由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商务部、科技部令2008年第12号)进行审查。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4、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十七)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
1、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
诸暨市地方税务局城区税务分局
2011年2月25日
第五篇:个人向企业借款,企业向个人借款相关问题
个人向企业借款,企业向个人借款相关问题
【个人向企业借款】
企业借款给个人购房、购车或投资人个人从被投资企业借款用于非投资企业经营业务等,虽不是经常、普遍业务,但其中的涉税问题不可小视。
例如:某公司由一法人股东和两名自然人股东A、B共同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两个自然人股东分别从该公司借款500万元,2014年6月归还。2014年8月,该地主管税务机关在日常纳税辅导时发现,该项借款并未用于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责成该公司依法补扣补缴个人所得税200万元。该公司对税务辅导处理意见产生分歧。
个人向企业借款是否征税及怎样征税,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和处理:
一、个人借款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税收政策作出了特别规定: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文规定:纳税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120号文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为个人购买房屋或其他财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财税[2008]83号规定: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应依法征税。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上述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其他人员取得的上述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上述规定:
一是明确了纳税人范围。即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向被投资企业借款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向被投资企业借款的;企业员工向企业借款的三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企业员工向任职、受雇企业借款征税,也只限于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员工个人且借款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征税,除此之外的其他借款行为是否征税并无规定。
二是明确了应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归属。根据不同性质企业和不同借款人,分别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是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即: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借款期限“超过一年”的;对其他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在借款“终了”后未归还的。
四是对借款行为应当征税的前提条件作了明确规定。即所借款项未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
二、借款企业是否按金融机构同期同类基准利率计算并收取利息,应当作为是否征税的另一条件:
上述税收政策虽明确了个人向企业借款超过规定期限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应对其征税,但在实际业务中,个人向企业借款,有无息和有息借款之分。我认为,凡根据借款协议收取了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利息的,应视同企业经营性借款行为,不应视其为个人所得征税,反之,则应按所得依法征税。
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本案例来看,一是股东借款期限近四年,超过了在借款“纳税终了后”未归还的时间要求,其纳税义务早已发生;二是借款后未用于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符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前提条件;三是借款人无偿占用企业资金。在纳税辅导时借款虽已归还,但税法中并没有规定超期后归还的不征税,因此,应按照财税[2003]158号文规定视同分配处理,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补扣补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向企业借款的涉税处理问题,大多发生在事后,有些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比如:对超过规定期限而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企业投资人个人借款,在检查期前归还了的怎样规范处理?对视同分配征收了个人所得税的借款,当企业后期作实际分配时是否抵扣问题等等,急需总局明确,便于税务处理和纳税遵从。
【企业向个人借款】
企业向个人借款,涉及以何种票据入账,企业能否税前扣除,以及企业是否必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向个人借款时,可凭借款收据及借款合同作为记账依据。
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个人在取得利息时,应向企业出具由税务机关代开的“金融保险业”发票。
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申报扣除时,就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的规定,企业向股东或其 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企业作为支付所得的单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定扣缴义务人。
会计处理如下:
(1)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某某。
(2)支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