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婴医院试题
戴庄卫生院爱婴医院考试试题(2013年3月份)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初乳是指产后()天分泌的乳汁。
A5B 6C 7D82、正常分娩的母婴皮肤接触应该在产后()分钟。
A20B30C40D603、产后6-10天的乳汁称为()
A初乳B过渡如C 成熟乳D晚乳
4、初乳与过渡乳中含有较高的分泌型免疫蛋白(),能增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免疫能力。
AIgGBIg ECIgSDIgA
5母乳能提供给婴儿()个月内的全部营养。
A3B4C6D106、为什么女婴出生后几天会有“白带”、“月经”。()
A婴儿从母体带来少量女性激素,出生后随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
B胎儿自体产生的女性激素,出生后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
C婴儿垂体功能异常。D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
1、纯母乳喂养--------个月,断奶时间------------岁。
2、在产科中占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首的是------------------。
3、婴儿处置时间与母亲分开不超过------------------小时。
4、喂奶的姿势有三种,即---------------、---------------、------------。
第二篇:爱婴医院母乳喂养试题
2018年爱婴知识考试试卷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每24h喂哺次数应不小于()
A、10-16次
B、6-8次
C、8-12次
D、6-10次 2.纯母乳喂养该持续多长时间()
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2个月 3.下列哪项不是孕期乳房的变化()
A、于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 B、可见皮纹,皮下浅静脉明显可见
C、孕早中期可有乳汁分泌 D、乳房及乳头乳晕增大,乳头乳晕色素沉着加重 4.乳头处存在的导管数目为()
A、8-12个
B、4-18个
C、15-20个 D、20-25个 5.下列哪项是泌乳素的作用()
A、乳汁产生 B、乳汁喷出 C、促进子宫收缩 D、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6.剖宫产母亲不能早开奶的重要原因是()
A、切口疼痛 B、她们得不到保健人员更多的支持 C、她们没有合适的体位去恰当地将孩子抱向乳房
D、静脉点滴使她们不可能抱孩子
7、以下哪项不是母乳喂养的重要作用()
A.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 B.容易消化吸收C.减少母亲子宫收缩 D保护婴儿免于感染
8、WHO推荐纯母乳喂养可至婴儿()
A.4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9、母亲喂奶体位正确的是()
A.母亲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肩和臀部 B.婴儿的头及身体在一直线上 C.婴儿颈部扭曲着 D.母亲将身体和乳房挪向孩子
10、该婴儿含接乳房姿势不正确的是()
A.婴儿的口含住乳头 B.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应含在婴儿口中 C.婴儿嘴张的很大,下唇向外翻 D.婴儿的舌头呈勺状环绕于乳头及乳晕
11、婴儿无效吸吮的结果错误的是()
A.乳汁过少 B.婴儿总是哭,总想吃或每次吃奶的时间很长 C.母亲感觉良好,充满信心 D.婴儿身长可能不增
12、乳头痛最主要的原因是()
A.婴儿只含接乳头、无效吸吮 B.婴儿吸奶时口腔负压太大 C.婴儿吃奶的时间太长 D.母亲乳房念珠菌感染
13.母婴同室内()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或安慰奶嘴。
A、50% B、80% C、100%
D、90%
14、“早开奶”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多长时间内开始母乳喂养()A、1/2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5、早接触早吸允的全过程需多长时间()
A、不少于15分钟
B、不少于30分钟 C、不少于1小时 D、不少于2小时
16、母婴同室的婴儿因护理或治疗需要分离,24小时内的分离时间不应超过()A、1/2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7、在职员工每年必须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培训()小时,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时间 1
为()小时
A 8,18小时 B、3,18小时 C、6,72小时 D、一天,一周
18、腹泻患儿喂养措施哪项不当()
A、不轻易停止母乳,可缩短每次喂奶时间,增加哺乳频率
B、让孩子吃前面1/3—1/2的乳汁 C、暂停或减少其他辅食 D、婴儿期腹泻建议应用牛奶来源的去乳糖配方奶而非豆奶
19、产后11天—9个月的乳汁称为()
A、初乳 B、过渡乳 C、成熟乳 D.、晚乳
20、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以下何种方式为正确的哺乳方法()A、婴儿发生口腔溃疡后应继续进行母乳喂养,以免发生乳房肿胀 B、禁止母乳喂养 C、杜绝混合喂养,实行人工喂养 D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前可实施母乳喂养
21、预防乳房肿胀的措施不包括()
A.分娩后尽早母婴皮肤接触 B.分娩后尽早让婴儿吸吮乳房
C.按需哺乳,不限制哺乳时间 D.为保证母亲休息夜间将婴儿放在婴儿室
22、有关母乳喂养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母亲一旦发烧,应该停止母乳喂养 B.妊娠糖尿病的母亲,应该鼓励母乳喂养 C.甲乙丙肝病人均不宜母乳喂养 D.母亲吃药,应该停止母乳喂养
23、增加乳量的有效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让婴儿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 B.给母亲鼓励支持,帮助她树立信心 C.乳汁不足的情况下,可在两次喂哺之间增加一次挤奶 D.增加营养,让母亲多吃多喝多休息
24、关于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喂养指导,下列错误的是()A.人工喂养可避免儿童感染HIV,应该提倡
B.混合喂养可增加儿童感染HIV的机会,应该杜绝
C.进行纯母乳喂养时,母亲或婴儿应同时应用抗病毒药物 D.6个月内,如果母乳量不充足,应适当添加奶粉
25、哺乳期用药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非处方药物在哺乳期使用是安全的
B.若母亲所用药物同时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则一般是安全的
C.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选用进入乳汁量少,对新生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D.用药时间长或者剂量较大,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时需要监测婴儿的血药浓度
26、母乳喂养期间用药,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母亲应用抗癌药物或放射性物质治疗时,应禁止母乳喂养
B.乳母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婴儿造成影响,用药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 C.母乳喂养期间可以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
D.乳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惊厥药物期间,禁忌母乳喂养
27、影响乳母乳汁量,乳母方面常见因素哪项除外()
A、营养状况 B、精神状态 C、信心不足
D、乳房大小
28、下列哪项不是早吸吮的重要性()
A、可增加(促进)催产素的释放,刺激子宫收缩,促使胎盘排出减少产后出血 B、可以防止乳头发生皲裂 C、可提高婴儿的抵抗力 D、可增进母子间的情感,刺激母亲乳汁及早分泌
29、母乳的储存哪项有误()
A、母乳在25℃—37℃室温下可保存8小时
B、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母乳不能使用微波炉或冰箱加热 C、解冻后的乳汁未及时食用应立即丢弃不可再用 D、乳汁吸出后放入2℃—4℃冰箱冷藏室可保存24小时 30、手法挤奶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将示指和拇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距离乳头根部3cm的乳晕下 B、将拇指和示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压力作用在拇指与示指间乳晕下方乳腺组织上,有节奏挤压放松,将乳汁挤出。C、放松时,手暂离开皮肤
D、以顺时针的顺序挤压乳头,依次照同样挤奶手法挤压两侧乳房约20—30分钟,将乳晕下方输乳导管的乳汁挤出
31、下列哪项不是催产素的作用()
A 帮助母亲放松 B 可抑制排卵 C 促进子宫收缩
D 促进乳汁分泌
32、造成母乳不足的原因,下列哪项有误 A未早开奶、早吸吮 B母亲对喂养信心不足 C婴儿吸吮次数太多 D未能实施按需哺乳
33、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A、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
B、婴儿体重增长快 C、保证有足够的母乳分泌,减少乳房肿胀
D、上述都是
34、下列哪项不是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的内容()A、母乳代用品系指婴儿配方食品、乳制品和饮料,包括奶瓶和奶嘴 B、母乳代用品产品包装标签上,应用醒目的文字和婴儿图片
C、生产者销售者不得向医疗保健卫生机构、孕妇、婴儿家庭赠送产品样品
D、禁止在传播媒介上进行母乳代用品的宣传
35、乳母在静脉滴注甲硝唑时哪项处理措施有误()
A、在输液前先哺乳 B、输液前挤出部分乳汁保存至冰箱在输液时用勺子喂养 C、输液后停药2小时后再哺乳 D、输液后即可哺乳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
1、患下列哪项疾病时,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A 甲肝急性期 B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C 糖尿病 D HIV 阳性
E 严重心脏病
2、下列哪项是拒绝母乳喂养的原因()A 使用奶瓶 B 哺乳姿势不正确 C 母乳太少
D 与母亲分开 E 体弱儿吸吮协调困难
3、乳头皲裂了,下列哪项宣教内容是正确的()
A 只有乳头含入婴儿口内 B 不必停止哺乳和限制每次喂哺时间
C 可以先喂哺健侧的乳房 D 每次喂奶时留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上 E 保持乳头清洁干燥
4、母乳代用品包括()
A.初生婴儿配方奶粉、B.特别配方奶粉 C.奶瓶、奶嘴 D.婴儿饮料及食品
5、加糖水、母乳代用品的缺点()
A.婴儿有满足感,减少了吸吮刺激,造成乳量不足 C.肠蠕动减慢,易造成胎便迟排 B.得不到初乳中的免疫物质,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D.婴儿易产生乳头错觉
6、含接姿势不当的后果()
A.可能造成母亲乳头疼痛及皲裂 B.无效吸吮
C.乳房持续没有排空,泌乳量逐渐减少 D.喂奶时间长
7、刺激喷乳反射的方法()
A.热敷乳房或热水淋浴 B.按摩颈部和背部
C.轻轻按摩、抖动、拍乳房,刺激乳头皮肤 D.帮助母亲放松,喝些热饮
8、识别新生儿饥饿要点()
A.婴儿寻找乳房 B有吸吮动作或咂嘴唇,伸舌头 C睡觉不安稳 D.烦躁、哭闹
9、以下哪些方法不用于母乳的解冻和加热()
A.喂奶前用温水(38~39℃)隔水加热 B.置于室温下直至融化 C.微波炉内解冻或加热 D.在沸水中加热
10、下列哪项是影响乳母乳量的常见原因()
A 未按时哺乳 B 夜间少喂或不喂 C 使用奶瓶和安慰奶嘴 D 母亲信心不足 E 开奶延迟
11、乳汁多少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婴儿的早吸吮
B 母亲的营养状况 C 乳母的信心及精神状态 D 乳房太小
E 乳腺发育状况
12、人工喂养对宝宝的危害()A 易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 B 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增加 C 易过敏及乳汁耐受
D 可致宝宝儿童及成年期患某些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几率增加 E 智力测试评分较低
13、母亲抱婴儿的要点是()
A.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B.鼻头对着乳头 C.婴儿身体贴近母亲 D.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
14、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有:
A.保证按需哺乳 B.促进乳汁分泌
C.增进母子感情 D.母亲学到母乳喂养的知识,保证6个月纯母乳喂养
15、如何保证母亲有足够的乳汁()
A.频繁有效吸吮 B.实行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C.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D.保证母亲有充足睡眠
16、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A.婴儿的口张的足够大 B.下唇向外翻
C.舌头呈勺状环绕乳头及乳晕 D.婴儿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
17、预防乳头皲裂的措施()
A.母亲正确的抱奶体位 B.新生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C.喂奶后将乳汁涂在乳头上 D.喂奶时间不要太长
18、预防乳房肿胀的措施()
A.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 B.纯母乳喂养 C.按需哺乳 D.夜间不喂奶,保证休息
19、正确的喂哺姿势是()
A 乳母采用舒适和放松的体位 B 婴儿头与身体成一条线 C 婴儿的身体面对并贴近乳母身体
D 婴儿的脸朝向乳房,乳头对着鼻尖,用乳头刺激婴儿上嘴唇而产生觅食反射 E 当婴儿张开嘴,迅速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塞入婴儿口内 20、下列哪项是判断母乳量是否足够的特征()
A 婴儿睡得很安详,常在吸吮中入睡,直至自发放弃乳头 B 每月增重≥750g(500g)C 每天可换及尿布6块或更多尿布,每天有少量或大量一次性软便
D 婴儿眼睛明亮,反应灵敏 E 24小时内婴儿吃母乳次数少于8-12次 三.是非题,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
1、婴儿吸奶早,次数多,乳汁分泌快,乳量也多。
()
2、人工喂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患感染性疾病几率增加,易过敏,智力测试评分较低等。
()
3、母婴分离8小时开始挤奶,每3小时1次,两侧交替进行共持续20~30分钟。()
4、挤出的母乳在冰箱冷藏室内保存72小时内喂哺婴儿是安全的,喂奶前用温水(38~39℃)隔水加热。()
5、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之后在加辅食的基础上,持续母乳喂养到婴儿2岁以上。()
6、放松和舒适的体位,有利于乳汁排出。()
7、哺乳时,刚出生婴儿应托肩背部,脸朝向乳房,乳头对着鼻尖,用乳头刺激婴儿嘴唇而产生觅食反射。
()
8、婴儿慢而浅的吸吮动作及看或听到其吞咽乳汁的动作或声音为婴儿吃饱的征象之一。()
9、按需喂哺时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10、可以免费派发母乳代用品样本予孕妇或母亲。()
11、可以用文字或图片美化人工喂养。()
12、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应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13、新生儿出生后最初3天的胃容量只需每次哺乳5~7ml,3天后胃容量达到10~20ml。()
14、产后数天,产妇开始下奶,产妇会觉得乳房又热又重又硬,乳腺管通畅时,可以看见乳头有乳汁往下滴,这是正常的充盈。()
15、乳量多少与乳腺发育有关。
()
16、乳房胀痛是由于未做到早开奶,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
17、一产妇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应提倡人工喂养。
()
18、母亲一侧乳房脓肿,脓肿引流后,母亲应用抗生素时可在患侧哺乳。()
19、所有抗肿瘤药物均为哺乳禁忌。()20、婴儿睡觉后应待其醒后再哺乳。()
四.问答题(10分)
1、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哪些?
生活情趣、锻造健全和谐的心理状态、6
第三篇:爱婴医院工作计划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6年爱婴医院工作计划
年,为巩固我院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使爱婴医院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执行到位。我院继续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确定的促进母婴哺养目标。围绕长效管理,可持续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动爱婴医院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特制定爱婴医院工作计划:
1、促进母乳喂养政策的实施
(1)制定了书面母乳喂养政策,并传达到了所有的医护人员。(2)贯彻执行本院促进母乳喂养的规定和 “国际双十条”。(3)将母乳喂养的三个十条规定张贴在母婴所到之处。
2、代乳品销售情况
在医院内禁止张贴母乳代用品销售广告,禁止销售母乳代用品,禁止公司向母亲、医护人员赠送母乳代用品和样品。院内无母乳代用品销售广告、资料及样品。均无医务人员向孕产妇及其家属推荐母乳代用品和提供母乳代用品样品等现象。我院拒绝接受免费或低价母乳代用品。
3、落实爱婴医院工作管理制度
坚持母乳喂养制度、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制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帮助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做好母婴早接触、早吸允。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体位、含接姿势和挤奶手法。鼓励母亲进行纯母乳喂养,除非有医学指征,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鼓励按需哺乳,针对每个母乳困难的产妇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杜绝产科病房奶瓶奶嘴,奶粉广告,张贴“三无”(无奶粉、无奶嘴、无奶瓶)标志。
4、加强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产前通过产科门诊、孕妇学校等途径,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教育。住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宣教。
待产时,进行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宣教,分娩时护士必须将婴儿和母亲进行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开奶。产后将母乳喂养纳入查房内容,医护人员在查房时必须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进行宣传、指导母亲喂奶体位和含接姿势、挤奶手法,指导母亲早开奶、勤喂奶、按需哺乳、不限时间和次数、婴儿睡眠超过3小时或奶胀时叫醒婴儿进行喂奶,指导母亲不要给婴儿橡皮奶头作为安慰物,以免产生奶头错觉,加强对剖宫产术后母亲的护理和指导等。责任护士经常巡回病房,了解医护人员在查房过程中是否将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宣传到每位孕产妇。出院后,定时电话回访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5、不断巩固爱婴医院知识培训。2016年对全院工作人员实行复
2016
训3小时,对产儿科及新上岗工作人员人员实行18小时的培训。
6、进一步完善孕妇学校的课程安排,课程表公布示众,给予更全面的孕期保健知识、分娩知识及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的指导。
7、完善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的工作
开展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服务内容包括纠正母乳喂养的错误姿势、乳头皲裂的护理、母乳不足的指导、婴儿吸吮困、产后乳胀的处理、特殊乳房的哺乳技巧等,针对产妇的问题,逐一解答,并完善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记录,将产妇的基本信息、所咨询的问题、联系电话、处理情况、接诊人及回访效果等记录完整,并作好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咨询检测工作,预防母婴传播。
8、完善配奶间配奶工作流程及制度。
按配奶间的管理要求,制定配奶工作流程及制度,并张贴上墙,配奶间设有专人进行管理,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进入配奶室需洗手、带帽子及戴口罩。配奶间每日开窗通风2次,并进行紫外线消毒房间2次,每次1小时,并做记录。
9、健全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帮助社区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开展人员培训。利用各种形式,为出院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支持服务,通过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解决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将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并告知出院产妇。
10、加强产儿科感染管理,确保母婴安全,设置感染管理小组,在院感科的领导下,负责科室内院感工作。
11、设置产房和隔离产房并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房人数,对隔离孕妇按隔离技术规程进行接生和护理,接生完毕后按要求对产房进行擦拭和消毒。
12、对婴儿淋浴用具做到一用一消毒,并使用一次性用品,淋浴完毕,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是一项重要工程,全院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以达到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本制定的爱婴项目目标:
1、一个90﹪ :90﹪以上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2、两个100﹪:100﹪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在母婴同室区,100﹪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或安抚奶嘴。
3、五个80﹪:80﹪以上的产科、儿科医务人员能正确回答80﹪以上的有关母乳喂养的问题;80﹪以上孕产妇能正确回答9个问题中的7个;80﹪以上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除有医学指征,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2016年1月4日
第四篇:爱婴医院相关制度
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爱婴医院知识培训制度
1、对全院职工进行“爱婴医院”基本知识首次培训4-6小时,巩固培训,每年一次,每次1-2学时。
2、产科儿科专业人员首次培训18小时加3小时实习巩固培训,每年一次新知识培训每次2小时,每晨交班后复习母乳喂养知识10-15分钟。
3、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参加18个学时“爱婴医院”知识学习。(根据不同听课对象,决定开课时间及内容)
4、防保科负责社区“爱婴医院”知识学习。
5、以WHO/UNICEF共同制定的18学时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蓝本,对产科,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孕妇学校制度
1、凡经过产前检查的孕妇在产前至少接受一次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家属同时参加培训,同时进行妊早期、妊中期、妊晚期产褥期相关知识培训。
2、宣教人员要有一定业务水平,接受过母乳喂养培训,服务热情周到,有一定表达能力,能让群众了解宣教内容,并能解答提出的各项问题。
3、宣教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婴医院相关知识和妊期保健、产褥期护理及科学育儿。
(1)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意义;(2)母乳喂养的技巧,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含接姿势,挤奶方法等;(3)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4)母婴同室的好处,如何保证充足的母乳;(5)婴儿扶触的好处与技巧;(6)婴儿沐浴程序及技巧;
(7)若孕妇未受过相关培训应在产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系列宣教指导。
4、宣教的形式应多样化,产妇易接受:如讲课、录音、录像、宣传画、小册子、示教、角色扮演、咨询等。
5、在产前门诊、产前病房、产房、母婴同室及产后随访各阶段应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让产妇及家属了解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技巧,提高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6、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进行宣教的义务。
7、孕产妇争取完整地接受系统宣教,达到4次以上。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母婴同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18学时的系统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母乳喂养的新知识。
2、母婴同室要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温度、适度适宜,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3、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4、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孕产妇,介绍爱婴医院基本知识,对孕 产妇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强化宣教,禁止产妇及家属使用代乳品及奶瓶、奶嘴。
5、产妇产后入母婴同室2小时内要协助并教会产妇哺乳的姿势、体位、方法及婴儿含接姿势,做到充分有效地吸吮,接需哺乳。
6、护理人员定时巡视母婴同室,密切观察母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对母婴同室的婴儿进行晨护及预防接种等工作时,母婴分离不能超过1小时。
8、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母婴同室,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每次不能超过1人。
9、母婴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向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计划生育、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安排产妇出院后的随诊工作并进行登记。
10、母婴出院时,主班护士应清点室内和床上用物是否丢失并将污物送往洗衣房,同时进行必要的室内清洁消毒。
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
2、诊治、换药、处置前后均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病室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4、病室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照射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母婴同室环境整洁,舒适。
5、晨间护理,一床一套,湿扫床。
6、保证被服的清洁。脏衣服、脏被服装入污衣袋内,不得随意乱丢乱放。
7、清洁床头桌,要求一桌一布,每日两次,用后用300mg/1含氯消毒液消毒备用。
8、各种治疗器械用后清洗、浸泡、消毒灭菌。
9、产妇所用餐具、药杯必须严格消毒。
10、病室定期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11、如需隔离者,严格按消毒隔离措施进行。
12、产妇出院后病室床单元终末消毒。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1、响应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我国卫生部的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并宣传双“十条”。
2、成立“爱婴医院”领导组,由科主任挂帅制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并监督职工严格执行。
3、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儿科建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病房。
4、产科及儿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18学时的培训,并考试及格方能上岗。
5、在全院范围内不得张贴任何代乳品、奶瓶及橡皮奶嘴的宣传广告、宣传画、挂历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人工喂养。
6、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接受代乳品商的馈赠,不得推销和使用代乳品及奶瓶、橡皮奶嘴等。
7、开办孕妇学校,向所有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
8、促进早吸吮、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开始皮肤早接触及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及按需哺乳。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代乳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9、产后帮助和指导母亲实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以及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10、建立热线电话:指导母乳喂养,并详细做好登记。
11、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做好交接工作以便顺利进行家访,使纯母乳喂养4-6个月。
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1、产后2小时母婴同时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护士与助产士认真交接班。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方法:
(1)播放录音及录像宣传;
(2)个别谈心、解除心理障碍。
3、帮助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
(1)剖宫产的母亲在有应答反应后,护士需帮助婴儿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不少于30分钟;
(2)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帮助母亲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含接方法;
(3)鼓励产妇按需哺乳;
(4)告诉产妇每次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
(5)指导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的母亲保持泌乳,使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
4、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每日婴儿洗澡及医学处理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5、废弃奶瓶、奶嘴及代乳品。
6、做产后体操,每日一次。
7、提供营养丰富之产妇饭,一日五餐。
8、产妇出院时,要将母乳喂养状况介绍给地段保健,并交地段随访、产后访视,热线电话0476-4263735 指导母亲正确母乳喂养。
9、护士每2小时填写母乳喂养情况记录表,医生记录母婴情况一次,出院时做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评价。
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前护理常规:(待产孕妇护理常规)
1、为新入院产妇(孕妇)办理入院手续,入院指导,并通知主管医师。
2、了解孕妇的胎次、产次、有无宫缩、阴道出血、流水等,有产兆者随同病历送往产房(分娩室)并向助产士交接孕妇情况。
3、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者每日测4次,住院一周未分娩者每周测体重一次。
4、注意营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5、向孕妇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哺乳姿势,早吸吮,按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需哺乳及母婴同室的重要性,人工喂养的缺点。
6、注意外阴清洁,督促孕妇每日清洗外阴,禁止坐浴。
7、待产孕妇注意观察胎儿、宫缩、阴道流血、流水情况。二 产后护理常规
1、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时,要交接分娩情况,出血量、血压、小便等排泄情况,分娩方式,有无产软道损伤,是否进行早吸吮等。
2、24h以内注意观察宫缩、出血量。24h以后注意观察恶露性质、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协助指导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喂养姿势,早吸吮,纯母乳喂养。
4、产后6小时以内未小便或排便困难者,用各种方法诱导排便仍无效者,可在无菌操作下导尿。
5、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每日测4次,T38°C以上停止哺乳,报告医师处理。
6、婴儿每日晨沐浴,脐部护理,行预防接种,每日测体温二次,严密观察婴儿情况。
7、每次接触婴儿时工作人员要按洗手程序洗手。
8、乳房护理:哺乳前要用温水洗手,并用清水毛巾或洁净毛巾擦拭乳头。
9、正常产妇产后2h可下床活动,促进子宫复旧,利于按需哺乳。
10、产后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三天无大便者通知医师处理。
11、会阴处理:正常产妇每日用洁尔阴液冲洗一次,有会阴裂伤或侧切者,每日用洁尔阴冲洗二次,并用75%酒精湿敷,外阴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二次。
12、作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产褥期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宣教及出院后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工作。
13、指导好新生儿抚触工作。
母婴同室责任护士岗位责任制
1、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必须经18学时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2、分娩室送产妇回母婴同室时,值班护士要认真交接清楚分娩情况,并主动向产妇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3、产妇入母婴同室后,责任护士(夜班由值班护士)应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喂哺姿势,鼓励按需哺乳,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手法。
4、剖腹产术后作出反应时,立即进行早吸吮,早接触,帮助母亲喂养。
5、责任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鼓励产妇早活动,按照护理程序对母婴进行整体的护理、密切观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处理,鼓励产妇夜间哺乳。
6、认真给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知识,作好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婴儿抚触,沐浴技巧。
7、每日晨护为婴儿洗澡,脐部护理,按时接种疫苗。
8、禁止家属向院内携奶瓶、奶嘴、奶粉等,巡视病房时要认真检查,发现有以上物品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危害,并令其立即拿走。
9、鼓励产妇进行早吸吮、勤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
10、作好出院指导,告知热线电话。
待产室、产房岗位责任制
待产室:
1、参加集体交班
2、共同打扫卫生后,整理敷料,负责消毒物品的准备
3、责任班负责接待新入院产妇,做好各种检查,如B超、心电图、胎儿电子监护等
4、潜伏期内负责待产妇的心理、生理护理
5、要求工作认真,主动热情,面带微笑,服务周到 产房:
1、当待产妇进入活跃期后,由责任班送入产房,由主班负责观察产程,并做各种表格记录,责任班始终陪伴在待产妇身边,充当导乐陪伴人员,持续地给产妇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让她对分娩充满自信心,适时地给予待产妇喂饭,喂水,指导其用力,鼓励排空膀胱,使其尽快结束分娩。
2、婴儿娩出30分钟后,由责任班负责皮肤早接触,早吸吮,使其早开奶,提高母乳喂养率。
3、产后2小时内,由主班负责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待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母婴同室修养。待产室及产房管理
1、产妇临产住院,工作人员介绍爱婴医院常规,并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好处及管理的强化教育。
2、对无母乳喂养禁忌者,不允许携带婴儿奶粉、奶瓶、奶头入院。
3、产程中鼓励产妇吃高营养食物及补充足够水分,以增强体力,准备产后哺乳。
4、新生儿娩出后,擦干皮肤,清理呼吸道,处理脐带后,正常新生儿在生后30分钟内即抑放在产妇胸前行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继续协助新生儿吸吮,观察觅食、吸吮、吞咽情况,有异常情况未能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新生儿,应在分娩记录中注明原因,实施皮肤接触中要注意保暖。
5、剖宫产术后可行母、婴面颊皮肤接触。进入母婴同室,产妇有应答反应者30分钟内正规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皮肤接触至少持续30分钟。
6、对早产、轻度窒息新生儿,由儿科医师决定早接触和早开奶时间。
7、不宜早接触、早吸吮的指征:
(1)新生儿重度窒息、产伤或其他合并症,经新生儿复苏抢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儿病房继续抢救或观察者。
(2)高危母亲抢救者。
(3)剖宫产母亲,麻醉未清醒者。
(4)有母乳喂养禁忌症者。
(5)34周及以下的早产儿,吸吮、吞咽不协调者。
母婴同室管理
1、收住对象
(1)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
(2)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同室。
(3)高危新生儿的母亲,如儿科无条件提供母婴同室,可继续留住母婴同室。如新生儿,则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有条件的医院应尽量将母亲共同转入儿科母婴同室。
(4)母婴同室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传染病需隔离时,应将母婴共同进行隔离治疗。
2、工作人员职责
产儿科医师工作职责:
(1)产、儿科医师分工合作,负责产妇及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
(2)产、儿科医师与护士密切配合,指导母乳喂养。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应诊治工作。
(4)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有关母乳喂养记录。
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1)实行母婴责任制护理,认真执行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2)医护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养工作。
(3)产房及待产室护士协助产妇做好早接触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4)产房护士或助产士与产后母婴同室护士认真交接母婴情况。
3、护理常规
产后6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
(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
(2)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住院号。
(3)观察新生儿呼吸及皮肤、脐带有无渗血、婴儿有无呕吐并注意保暖。
(4)协助剖宫产的母亲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按需哺乳。
(5)协助并指导全部母亲生后6小时内再次喂奶,按需哺乳。
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
(1)每日检查恶露、伤口愈合、子宫复旧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2)每日检查乳房情况(胀度、乳量、乳头形状),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体位、含接姿势及挤奶手法。发现异常情况(如奶胀、乳头皲裂、副乳等)及时加强指导和咨询。
(3)加强心理护理,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母亲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4)指导并提供母亲科学膳食,保证充分营养。
新生儿及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1)记录新生儿及患儿的一般情况,每日测体温、体重、大小便次数及性质、黄疸情况并做好记录。
(2)了解新生儿的吸吮次数及吸吮情况。
(3)每日洗澡一次,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预防接种工作。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加强巡视,了解母亲及新生儿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探视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探视制度,以确保母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疗。
(2)为防止交叉感染,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视。
(3)严格控制探视人数,每次不超过2人。
7、基本设施
房屋环境应舒适、清洁、明亮、安静,温湿度适宜,每一母婴床单位的面积应不少于6平方米。
室内设备:
(1)每个母婴床单位应设有产妇床、新生儿床各一张,床头柜1个,靠背椅1把(方便产妇哺乳)。婴儿床应在产妇床旁,以便产妇随时可以观察新生儿及哺乳。
(2)室内有通风、保暖装置,室温应保持在22-24℃。
病区内设备:
(1)有治疗室。
(2)婴儿洗澡室。
(3)流动水洗手池及盥洗室。
(4)热水供应设备。
(5)宣教室或必要的宣教设施,如电视机、录像机、示教实物、宣传画、板报等。
(6)厕所及污物间。
(7)其他产科、儿科病房必备医疗、保健、抢救药品及设施。
每个医院应设有隔离的母婴同室。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1、医院应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热线电话,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
2、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知产妇如何与医院保健科或社区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围产保健手册。
3、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社区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2年。
4、产后6周复查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咨询和指导。
5、医院、保健组织、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共同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将母乳喂养随访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出院后母亲的母乳喂养问题,及时进行咨询服务。
第五篇:【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目 录
一、爱婴医院管理制度.................................1
三、孕妇学校制度.....................................4
四、母婴同室管理制度.................................5
五、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6
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7
七、母乳喂养护理常规.................................8
八、母婴同室护理常规.................................9
九、母婴同室责任护士岗位职责........................11
十、待产室、产房岗位责任制..........................12
十一、母婴同室管理制度..............................14
十二、探视制度......................................18
十三、母乳喂养随访制度..............................19
一、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1.爱婴医院应建立爱婴领导小组。由医教科牵头,组员由产科、儿科、保健科、护理部、感染科、总务科等部门的人员及有关人员组成。爱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产科主任担任。把爱婴的工作列入全院工作的管理目标,有工作制度、计划、方案、质量考核和总结。
2.爱婴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院所有接触母婴的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母乳喂养新知识的培训,新上岗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接受母乳喂养及哺乳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3.从早孕建卡开始,就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办法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使其熟悉母乳喂养技巧。孕妇学校同时应讲授孕期的注意事项、孕产期营养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性、分娩的先兆等内容,并及时登记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手册》上。4.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应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复训和提问;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要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当婴儿有觅食反射时,助产人员应协助做好早吸吮。剖宫产术产妇,在手术台上可先行母婴手拉手、脸贴脸,术后送回母婴区,产妇能够作出应答后60分钟内,即开始母婴皮肤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并帮助早吸吮。
5.母婴区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对母婴,母婴到母婴区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爱婴区实行母婴同室,当母婴分离时应指导母亲如何保持泌乳,鼓励按需哺乳。6.母婴区实行24小时护理责任制,医护人按要求巡视母婴一次,要有专职人员协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7.坚持产科医生三级查房制度和新生儿科医生每日到爱婴区查房制度。对高危产妇及婴儿应严密观察,重点交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橡皮奶头作为安慰物。
9.不接受任何代乳品的馈赠,不使用宣传代乳品的物件。
10.出院后继续支持母乳喂养,医院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咨询热线电话,建立产后随访制度,将出院产妇转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二、爱婴医院知识培训制度
1、对全院职工进行“爱婴医院”基本知识培训 3小时,巩固培训,每年一次,每次3学时。
2、产科儿科专业人员首次培训18小时加3小时实习巩固培训,每年一次新知识培训每次2小时,科室利用晨交班后复习母乳喂养知识10-15分钟。
3、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参加18个学时“爱婴医院”知识学习。
4、保健科负责社区“爱婴医院”知识学习。
5、以WHO/UNICEF共同制定的18学时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蓝本,对产科,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三、孕妇学校制度
1、凡经过产前检查的孕妇在产前至少接受一次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家属同时参加培训,同时进行妊早期、妊中期、妊晚期产褥期相关知识培训。
2、宣教人员要有一定业务水平,接受过母乳喂养培训,服务热情周到,有一定表达能力,能让群众了解宣教内容,并能解答提出的各项问题。
3、宣教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婴医院相关知识和妊期保健、产褥期护理及科学育儿。
(1)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意义;
(2)母乳喂养的技巧,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含接姿势,挤奶方法等;
(3)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4)母婴同室的好处,如何保证充足的母乳;(5)婴儿扶触的好处与技巧;(6)婴儿沐浴程序及技巧;
(7)若孕妇未受过相关培训应在产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系列宣教指导。
4、宣教的形式应多样化,产妇易接受:如讲课、录音、录像、宣传画、小册子、示教、角色扮演、咨询等。
5、在产前门诊、产前病房、产房、母婴同室及产后随访各阶段应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让产妇及家属了解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技巧,提高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6、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进行宣教的义务。
7、孕产妇争取完整地接受系统宣教,达到4次以上。
四、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母婴同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18学时的系统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母乳喂养的新知识。
2、母婴同室要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温度、适度适宜,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3、每日紫外线照射1次,每次1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4、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孕产妇,介绍爱婴医院基本知识,对孕产妇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强化宣教,禁止产妇及家属使用代乳品及奶瓶、奶嘴。
5、产妇产后入母婴同室2小时内要协助并教会产妇哺乳的姿势、体位、方法及婴儿含接姿势,做到充分有效地吸吮,接需哺乳。
6、护理人员定时巡视母婴同室,密切观察母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对母婴同室的婴儿进行晨护及预防接种等工作时,母婴分离不能超过1小时。
8、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母婴同室,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每次不能超过1人。
9、母婴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向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计划生育、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安排产妇出院后的随诊工作并进行登记。
10、母婴出院时,主班护士应清点室内和床上用物是否丢失并将污物送往洗衣房,同时进行必要的室内清洁消毒。
五、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
2、诊治、换药、处置前后均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病室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4、病室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照射1次,每次1小时,保持母婴同室环境整洁,舒适。
5、晨间护理,一床一套,湿扫床。
6、保证被服的清洁。脏衣服、脏被服装入污衣袋内,不得随意乱丢乱放。
7、清洁床头桌,要求一桌一布,每日1次,用后用300mg/1含氯消毒液消毒备用。
8、各种治疗器械用后清洗、浸泡、消毒灭菌。
9、产妇所用餐具、药杯必须严格消毒。
10、病室定期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11、如需隔离者,严格按消毒隔离措施进行。
12、产妇出院后病室床单元终末消毒。
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1、响应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我国卫生部的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并宣传双“十条”。
2、成立“爱婴医院”领导组,由医教科牵头、产儿科主任、护士长、院感科、保健科主任制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并监督职工严格执行。
3、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儿科建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病房。
4、产科及儿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18学时的培训,并考试及格方能上岗。
5、在全院范围内不得张贴任何代乳品、奶瓶及橡皮奶嘴的宣传广告、宣传画、挂历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人工喂养。
6、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接受代乳品商的馈赠,不得推销和使用代乳品及奶瓶、橡皮奶嘴等。
7、开办孕妇学校,向所有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
8、促进早吸吮、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开始皮肤早接触及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及按需哺乳。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代乳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9、产后帮助和指导母亲实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以及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10、建立热线电话:指导母乳喂养,并详细做好登记。
11、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做好交接工作以便顺利进行家访,使纯母乳喂养4-6个月。
七、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1、产后2小时母婴同时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护士与助产士认真交接班。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方法:(1)播放录音及录像宣传;(2)个别谈心、解除心理障碍。
3、帮助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
(1)剖宫产的母亲在有应答反应后,护士需帮助婴儿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不少于30分钟;
(2)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帮助母亲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含接方法;
(3)鼓励产妇按需哺乳;
(4)告诉产妇每次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 5(5)指导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的母亲保持泌乳,使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
4、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每日婴儿洗澡及医学处理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5、废弃奶瓶、奶嘴及代乳品。
6、做产后体操,每日一次。
7、提供营养丰富之产妇饭,一日五餐。
8、产妇出院时,要将母乳喂养状况介绍给地段保健,并交地段随访、产后访视,热线电话:******** 指导母亲正确母乳喂养。
9、护士每2小时填写母乳喂养情况记录表,医生记录母婴情况一次,出院时做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评价。
八、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前护理常规:(待产孕妇护理常规)
1、为新入院产妇(孕妇)办理入院手续,入院指导,并通知主管医师。
2、了解孕妇的胎次、产次、有无宫缩、阴道出血、流水等,有产兆者随同病历送往产房(分娩室)并向助产士交接孕妇情况。
3、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者每日测4次,住院一周未分娩者每周测体重一次。
4、注意营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5、向孕妇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哺乳姿势,早吸吮,按需哺乳及母婴同室的重要性,人工喂养的缺点。
6、注意外阴清洁,督促孕妇每日清洗外阴,禁止坐浴。
7、待产孕妇注意观察胎儿、宫缩、阴道流血、流水情况。
(二)、产后护理常规:
1、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时,要交接分娩情况,出血量、血压、小便等排泄情况,分娩方式,有无产软道损伤,是否进行早吸吮等。2、24h以内注意观察宫缩、出血量。24h以后注意观察恶露性质、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协助指导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喂养姿势,早吸吮,纯母乳喂养。
4、产后6小时以内未小便或排便困难者,用各种方法诱导排便仍无效者,可在无菌操作下导尿。
5、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每日测4次,T38°C以上停止哺乳,报告医师处理。
6、婴儿每日晨沐浴,脐部护理,行预防接种,每日测体温 二次,严密观察婴儿情况。
7、每次接触婴儿时工作人员要按洗手程序洗手。
8、乳房护理:哺乳前要用温水洗手,并用清水毛巾或洁净毛巾擦拭乳头。
9、正常产妇产后2h可下床活动,促进子宫复旧,利于按需哺乳。
10、产后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三天无大便者通知医师处理。
11、会阴处理:正常产妇每日用洁尔阴液冲洗一次,有会阴裂伤或侧切者,每日用洁尔阴冲洗二次,并用75%酒精湿敷,外阴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二次。
12、作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产褥期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宣教及出院后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工作。
13、指导好新生儿抚触工作。
九、母婴同室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1、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必须经18学时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2、分娩室送产妇回母婴同室时,值班护士要认真交接清楚分娩情况,并主动向产妇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3、产妇入母婴同室后,责任护士(夜班由值班护士)应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喂哺姿势,鼓励按需哺乳,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手法。
4、剖腹产术后作出反应时,一小时内进行早吸吮,早接触,帮助母亲喂养。
5、责任护士按要求巡视病房,鼓励产妇早活动,按照护理程序对母婴进行整体的护理、密切观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处理,鼓励产妇夜间哺乳。
6、认真给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知识,作好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婴儿抚触,沐浴技巧。
7、每日晨护为婴儿洗澡,脐部护理,按时接种疫苗。
8、禁止家属向院内携奶瓶、奶嘴、奶粉等,巡视病房时要认真检查,发现有以上物品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危害,并令其立即拿走。
9、鼓励产妇进行早吸吮、勤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
10、作好出院指导,告知热线电话。
十、待产室、产房岗位责任制
一)、待产室岗位责任制:
1、参加集体交班
2、共同打扫卫生后,整理敷料,负责消毒物品的准备
3、责任班负责接待新入院产妇,做好各种检查,如B超、心电图、胎儿电子监护等
4、潜伏期内负责待产妇的心理、生理护理
5、要求工作认真,主动热情,面带微笑,服务周到 二)、产房岗位责任制:
1、当待产妇进入活跃期后,由责任班送入产房,由主班负责观察产程,并做各种表格记录,责任班始终陪伴在待产妇身边,充当导乐陪伴人员,持续地给产妇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让她对分娩充满自信心,适时地给予待产妇喂饭,喂水,指导其用力,鼓励排空膀胱,使其尽快结束分娩。
2、婴儿娩出60分钟后,由责任班负责皮肤早接触,早吸吮,使其早开奶,提高母乳喂养率。
3、产后2小时内,由主班负责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待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母婴同室修养。
三)、待产室及产房管理
1、产妇临产住院,工作人员介绍爱婴医院常规,并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好处及管理的强化教育。
2、对无母乳喂养禁忌者,不允许携带婴儿奶粉、奶瓶、奶头入院。
3、产程中鼓励产妇吃高营养食物及补充足够水分,以增强体力,准备产后哺乳。
4、新生儿娩出后,擦干皮肤,清理呼吸道,处理脐带后,正常新生儿在生后60分钟内即抑放在产妇胸前行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继续协助新生儿吸吮,观察觅食、吸吮、吞咽情况,有异常情况未能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新生儿,应在分娩记录中注明原因,实施皮肤接触中要注意保暖。
5、剖宫产术后可行母、婴面颊皮肤接触。进入母婴同室,产妇有应答反应者60分钟内正规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皮肤接触至少持续30分钟。
6、对早产、轻度窒息新生儿,由儿科医师决定早接触和早开奶时间。
7、不宜早接触、早吸吮的指征:
(1)新生儿重度窒息、产伤或其他合并症,经新生儿复苏抢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儿病房继续抢救或观察者。
(2)高危母亲抢救者。
(3)剖宫产母亲,麻醉未清醒者。(4)有母乳喂养禁忌症者。
(5)34周及以下的早产儿,吸吮、吞咽不协调者。
十一、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一)、收住对象
(1)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
(2)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同室。
(3)高危新生儿的母亲,如儿科无条件提供母婴同室,可继续留住母婴同室。如新生儿,则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有条件的医院应尽量将母亲共同转入儿科母婴同室。
(4)母婴同室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传染病需隔离时,应将母婴共同进行隔离治疗。
(二)、工作人员职责
(一)、产儿科医师工作职责:
(1)产、儿科医师分工合作,负责产妇及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
(2)产、儿科医师与护士密切配合,指导母乳喂养。(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应诊治工作。(4)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有关母乳喂养记录。
(二)、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1)实行母婴责任制护理,认真执行母婴同室护理常规。(2)医护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养工作。
(3)产房及待产室护士协助产妇做好早接触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4)产房护士或助产士与产后母婴同室护士认真交接母婴情况。
(三)、护理常规:
1、产后2小时母婴同时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护士与助产士认真交接班。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方法:(1)播放录音及录像宣传;(2)个别谈心、解除心理障碍。
3、帮助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
(1)剖宫产的母亲在有应答反应后,护士需帮助婴儿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不少于30分钟;
(2)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帮助母亲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含接方法;
(3)鼓励产妇按需哺乳;
(4)告诉产妇每次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 5(5)指导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的母亲保持泌乳,使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
4、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每日婴儿洗澡及医学处理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5、废弃奶瓶、奶嘴及代乳品。
6、做产后体操,每日一次。
7、提供营养丰富之产妇饭,一日五餐。
8、产妇出院时,要将母乳喂养状况介绍给地段保健,并交地段随访、产后访视,热线电话0476-4263735 指导母亲正确母乳喂养。
9、护士每2小时填写母乳喂养情况记录表,医生记录母婴情况一次,出院时做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评价。
(四)、产后6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
(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
15(2)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住院号。
(3)观察新生儿呼吸及皮肤、脐带有无渗血、婴儿有无呕吐并注意保暖。
(4)协助剖宫产的母亲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按需哺乳。
(5)协助并指导全部母亲生后6小时内再次喂奶,按需哺乳。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
(五)、产褥期的观察护理:
(1)每日检查恶露、伤口愈合、子宫复旧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2)每日检查乳房情况(胀度、乳量、乳头形状),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体位、含接姿势及挤奶手法。发现异常情况(如奶胀、乳头皲裂、副乳等)及时加强指导和咨询。
(3)加强心理护理,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母亲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4)指导并提供母亲科学膳食,保证充分营养。
(六)、新生儿及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1)记录新生儿及患儿的一般情况,每日测体温、体重、大小便次数及性质、黄疸情况并做好记录。
(2)了解新生儿的吸吮次数及吸吮情况。
(3)每日洗澡一次,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预防接种工作。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加强巡视,了解母亲及新生儿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基本设施
房屋环境应舒适、清洁、明亮、安静,温湿度适宜,每一母 16 婴床单位的面积应不少于6平方米。
室内设备:
(1)每个母婴床单位应设有产妇床、新生儿床各一张,床头柜1个,靠背椅1把(方便产妇哺乳)。婴儿床应在产妇床旁,以便产妇随时可以观察新生儿及哺乳。
(2)室内有通风保暖装置,室温应保持在22-24℃。病区内设备:(1)有治疗室。(2)婴儿洗澡室。
(3)流动水洗手池及盥洗室。(4)热水供应设备。
(5)宣教室或必要的宣教设施,如电视机、录像机、示教实物、宣传画、板报等。
(6)厕所及污物间。
(7)其他产科、儿科病房必备医疗、保健、抢救药品及设施。每个医院应设有隔离的母婴同室。
十二、探视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探视制度,以确保母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疗。
(2)为防止交叉感染,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视。(3)严格控制探视人数,每次不超过2人。
十三、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1、医院应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热线电话,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
2、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知产妇如何与医院保健科或社区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围产保健手册。
3、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社区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2年。
4、产后6周复查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咨询和指导。
5、医院、保健组织、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共同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将母乳喂养随访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出院后母亲的母乳喂养问题,及时进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