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
第一章 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0的使用
1、创建简单文档
2、编排公文
3、表格制作
4、处理长文档
5、美化文档
知识点:了解word2000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理解编辑、排版、图形处理等操作的作用,掌握文档的基本操作以及制作表格等的知识。能力点:知道如何使用word2000处理各类文档,会用高级编辑、排版技巧处理文档及使用各种方法美化文档,掌握基本的编辑、排版、打印操作及表格的制作。
第二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的使用
1、建立和编辑工作表
2、格式化工作表
3、公式与函数
4、制作图表
5、管理数据清单
知识点:了解Excel2000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理解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及数据清单的管理,掌握创建和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制作图表 能力点:知道如何使用Excel2000处理各类表格,会使用公式与函数进行简单计划,学会管理数据清单的方法,掌握工作表的编辑、排版
与打印操作以及如何建立、编辑、修饰图表。
第三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00的使用
1、创建幻灯片
2、编辑和处理幻灯片
3、幻灯片中的对象的动画设计
4、幻灯片放映
5、保存、打印演示稿
知识点: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演示文稿、幻灯片、对象和版式等 能力点:熟悉powerpoint2000的工作界面,掌握一份完整的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学习创建、编排和打印演示文稿版方法。
第四章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0的使用
1、创建web站点
2、网页中的文字效果
3、网页中的图片效果
4、在网页中使用表格
5、在网页中创建链接
6、制作框架网页
7、制作表格
知识点:了解web站点的导入和发布、实现动态效果的组件的使用以及表彰的制作;理解web站点的创建及基本操作、框架网页的制作;掌握网页中文字效果和图片效果的制作、表格的创建及使用、超链接的创建。
能力点:知道如何导入和发布web站点、使用组件制作动态网页、制作表单网页;会创建和管理web站点、制作框架网页;掌握制作文字效果和图片效果、创建和使用表格、创建超链接的操作。
第五章 信息和通信管理软件outlook的使用
1、电子邮件管理
2、建立联系人名单
3、使用日历
4、使用日记
5、使用便签
6、使用任务
知识点:了解电子邮件、联系人、日历、日记、便签和任务等项目的相关选项的设置;理解电子邮件的答复、转发、管理和重发以及其他各项目的各种视图查看方式及格式设置;掌握电子邮件的答复、费时设置;掌握电子邮件信息服务的设置、邮件的创建、发送、接受和阅读、其他各项目的创建、编辑和使用。
能力点:知道如何设置电子邮件、联系人、日历、日记、便签、任务等项目的相关选项;会答复、转发、管理和重发邮件、使用各种视图方式查看各个项目及设置视图格式;掌握设置电子邮件信息服务、创建、发送、接受和阅读邮件、创建、编辑和使用其他各个项目的操作。
第六章 网页动画制作软件flash5.0的使用
1、flash5.0绘图工具的使用
2、flash5.0符号的创建与编辑
3、简单的动画制作
4、Flash层的应用
5、导入声音和发布作品
知识点: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flash的帧、关键帧、符号、flash的层、逐帧动画、过程动画等
能力点:熟悉flash5.0的使用界面,掌握简单的flash5.0动画的制作过程,学习创建符号、应用层产生特殊的动画效果、声音的导入和网页发布等具体方法。
第七章 信息处理设备
1、微型计算机
2、笔记本电脑
3、打印机
4、扫描仪
5、数码相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常规维护和故障处理方法。了解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扫描仪的连接、操作方法。了解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方法。
第八章 信息传输设备
1、电话机
2、传真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话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电话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了解传真机的基本原理,这姑娘我传真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传真纸的特点及保管和使用方法,了解传真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第九章 信息复制设备
1、复印机
2、刻录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复印机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复印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肤阴洁各类耗材的特点掌握安装方法,了解简单故障排除方法。了解光盘刻录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刻录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简单故障排除方法。
第十章 其他办公辅助设备
1、投影仪
2、照相机
3、摄像头
4、碎纸机
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投影机的原理、分类、性能指标,脏我投影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照相机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摄像机的原理和主要格式,掌握摄像机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方法。了解碎纸机的重要
性能指标,掌握碎纸机的操作方法。
第二篇: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的思想,以构建“三以一化”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行“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和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为主线,以理顺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改善办学条件为保证,以科研为先导,加强师德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加大教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力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会做人、能做事”的中等职业技术实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二、主要措施
1、专业建设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现有的计算机及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能力教学之路。对原有的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完善其实习能力教学体系,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一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便能较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对其提出的不同要求,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以后我校相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按照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变化和有关行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在计算机专业现有计算机及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增设新的专业。
(2)按照与生产现场同步,满足把“企业引入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的专业教学需要的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特色性的原则,完成国家级计算机实训中心的建设。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3)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和设备优势,把教学和生产、经营、培训及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我校的职业技能鉴定站(点),大力开展社会培训。(4)根据本专业的办学特点,聘请与专业有关的领导、经验丰富的计算机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探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改,进行教学研讨,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指导实习等。
2、培养模式
以培养适应计算机及应用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计算机行业的分析、人才市场的分析为前提,以生源分析和办学条件分析为基点,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检验标准,按照“适应与超前”相结合的原则,培养为IT企业所需用的技能型应用性中级人才。
(1)首先,确定专业目标定位。对不同岗位结构和知识层次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对职业技术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综合素质、知识能力、能力要点”三级模块,构成了主次分明的独特教学体系。同时注重加强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意见,切实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迅速转变传统观念,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把思想和教育教学行为统一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上,打破传统的以学校、课程和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标准的探索与改革,打破常规,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3、课程体系
(1)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要,围绕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结合安排课程。基本素质包括: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强烈的事业心、积极的创新意识以及优雅得体的气质风度等。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力、图形图像制作及处理能力、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计算机及外设维修能力、IT产品营销活动与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2)实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方法 根据专业特点,实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与模块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对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后期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等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以便集中学习、集中训练,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基本功学得扎实、规范。
(3)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针对专业特点,在教学安排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采取课堂操作、观摩考察、强化训练、工学交替,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多种培训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在现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继续与一些信誉高的IT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产学结合,提高教学水平,树立专业形象。
4、教学模式与方法(1)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借鉴一些著名IT企业的管理思想,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全体教学人员和学生中树立“一以行业的需求为中心,行业用人的标准就是我们育人的标准,把学生培养成理念先进,理论功底扎实,基本技能过硬,专项能力突出,能够适应现代计算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理念,并将它渗透到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2)模拟IT企业生产环境,营造IT企业文化氛围
在校园中最大限度的模拟IT企业生产环境,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努力创造一种“企业文化”,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企业意识和理念。比如,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统一着装,形成专业标识;彬彬有礼,养成礼貌习惯;统一出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意志品质;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终生学习的多种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
(3)初步构建计算机系新的课程体系,制订本系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主干专业课程标准。进行以“能力本位”为特征的课程建设,实行“项目(模块)教学”。
5、考核评价
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使学生的评价向多模式、多类型的考评方法转变。积极推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核心的多张证书制,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教学改革时充分考虑职业资格证书所学内容,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中,建立正确的导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保证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为其顺利就业奠定基础。把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技能,纳入教学计划中,进行常规的训练和考核。
组织好技能比武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定期进行全专业的技能比武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在竞赛和考核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求每届学生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证书、计算机平面处理等技术等级证书。
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实现考核评价社会化。教考分离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好地接近企业、行业需求来实施专业课教学,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效保证,是“项目教学”的成果体现。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实施教考分离本着“试点、推广、全面铺开”的原则,首先在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试点,做到成熟一批推广一批,最终实现计算机各专业考核评价社会化。
6、教师队伍
(1)计算机各专业的相关课程都与计算机行业的运营活动有关,并极具操作性,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技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达到:专任专业教师35人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稳定在20%以上,兼职教师稳定在专职教师总数的20%以上,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专兼职教师总数的100%。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2)为使教师能站在IT行业发展的前沿,及时获取该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今后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进入IT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技能、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同时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修研究生课程,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不断从计算机企业中聘用一部分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兼任教师,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教学与企业实际脱节的局面。(3)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加强对本专业教师的培养,使每位教师争当“技术能手”、培养5名左右的“学科带头人”。
7、教科研工作
充分利用我校计算机服务中心的职能,加大产学研工作的开展。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科研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强化教师教科研合作、创造、求真的意识和更新教师的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科研的先进性。
(1)积极参与学校教科室教科研的工作,鼓励本专业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信息技术下处理信息的能力。
(3)建立教师科研评优制度、课改研究课评优制度、教科研课题成果评优制度,建立校级“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例并设立教科研探索奖,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组成考核小组分撰写论文、个人课题研究、课改研究课、网上获取教育信息、教科研成果等几个方面对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全面考核,并列入教师岗位责任基本奖考核,对参与上级课题研究、教科研文章发表获奖、校级或以上课改研究公开课等给予奖励。
(4)进一步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把企业引入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力争开发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软硬件产品。
(5)鼓励教师撰写课改实验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积极参加省级技能大赛。
8、校内实训中心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的三大原则是:一是创新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设计基地建设方案,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按市场规律进行管理。二是先进性原则。实习实训基地具备先进性、超前性,基地配套设备在相关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及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需要。三是逐步推进的原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做到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与时俱进。既立足当前,又有长远的建设发展规划。在“十五”期间已建成的计算机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全面提升实习实训基地的装备、水平、技术含量和总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省内技术一流、辐射周边同类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实习实训基地,逐步推进各实习实训基地独立核算的机制。
至2011年学校计划投入计算机实训专项资金600万元,实训中心使用面积达16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的规模。积极加强与企业单位的紧密合作,主动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建设。
9、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在计算机各专业全面开展工学交替,“教学见习制度”等新的专业培训方式,在现有的合作企业徐州和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徐州拓佳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睢宁移动分公司、睢宁县电视台、睢宁县五色石广告有限公司、睢宁县方圆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等十余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层次与水平。在现有的十余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新的实训基地。
10、为企业培训和社会短期培训
睢宁县职业教育中心技能鉴定站是由徐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专业技能鉴定站点。我部专业教师中具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员资格的有3人。
在加强学生工学交替的同时,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我校技能鉴定站的优秀和条件,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利用学生工学交替期间,教师空闲之际,大力开办社会短期培训,扩大学校社会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
第三篇:计算机专业课程介绍
计算机专业课程介绍
《数据库系统原理》 课程简介:
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应用信息系统的核心与基础。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关系数据库系统,此外还介绍当前的各种数据库发展的新技术,并以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8为实例来讲解。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应用信息系统的核心与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关系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对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方法,用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及简单的应用。同时,了解数据库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发展。
《操作系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初步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译原理》 课程简介:
编译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编译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设计、实现、分析和维护编译程序等方面的初步能力。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将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的思路阐述清楚,因为它们不仅是构造编译程序的依据,而且对开发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也很有用。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有关章节之后,还应该列出一些上机实习题目,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作业可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性,尤其是本课程的知识与计算机应用中很多领域有紧密联系与广泛应用。了解与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将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形式语言理论与编译实现相关的基础概念,了解与掌握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技术,通过练习与实验锻练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语言和工具,并初步具备设计简单编译程序的能力。《 软件工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工程性课程,介绍了软件工程的有关概念、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其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有关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概念和软件工程基本原理,掌握建造软件系统的方法、技术和标准(规范)。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计算机图形学》 课程简介: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一门学科,是目前计算机科学中最为活跃、得到广泛应用的分支之一。该课程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形系统的框架及其涉及的软件、硬件技术,了解图形学的基本问题,掌握图形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与算法,并具有相关的编程能力。
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算法;掌握图形在计算机内显示的全过程,包括:基本图形程序的原理、坐标变换、图形投影、图形裁剪显示。了解有关图形标准方面的知识、实体造型。使学生获得在计算机图形生成与处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来解决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制造中有关图形处理的能力;提高在图形学理论与算法方面的科研能力,为以后开发大型通用或专用绘图软件埋下伏笔,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及毕业设计,以至于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人工智能原理》 课程简介:
人工智能是主要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系统。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也为某些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等所关注。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课程简介:
课程分为两大部分,重点讲解计算机系统的完整组成和提高性能的可行途径。第一部分属计算机组成方面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微程序控制器、运算方法与运算器、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第二部分属系统结构方面的内容,包括流水线技术、存储层次、多处理机。
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双重作用。本课程以计算机系统结构为主线,以计算机原理为重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组成,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观点出发,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与内部运行机理,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功能的合理分配,以及流水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简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主要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接口技术以及扩展技术。通过学习,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单片机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存贮器及其扩展技术、并行I/O扩展、串行通讯、常用外设,熟练运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调试程序,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技术,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概念。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片机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编程及外围电路设计等基础知识,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方法、编程规则及外围电路设计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编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单片机设计和初步的开发能力,为后续的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相关大学生竞赛以及将来从事相关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简介: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计算机软硬件、自控原理、通讯等多科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工程性的课程,对学生从事计算机硬件及应用的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微型计算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技术。主要内容有: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A/D和D/A转换、数据采集、键盘接口技术、LED及LCD显示、报警技术、马达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串行通信及其接口总线、现场总线、数字滤波、标度变换、PID控制、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等。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微型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掌握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交互、数据处理、程序设计、计算机总线、PID调节算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和思想,对微型机在工业过程控制和智能化仪器方面应用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嵌入式系统》 课程简介:
《嵌入式系统开发》是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原理及方法,内容包括:ARM 微处理器结构及指令系统、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等的设计及分析方法。
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开发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具备一定程度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知识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及从事嵌入式系统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Computer Network 》 课程简介:
Computer Network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使用双语形式进行教学,以Internet为切入点,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原理和采用的技术,以及一些新的应用情况。课程内容以TCP/IP模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的体系结构,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组成,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因特网技术和局域网技术,同时还涉及了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等内容。
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先进而实用的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软硬件产品的技术特点、区别、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具备一定的网络方案的设计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运用能力。为今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建立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基础。
《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随着计算机在政治、军事、金融、商业等部门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大,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一旦受到破坏,不仅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每年 因利用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令人吃惊,远远超过了普通经济犯罪的经济损失。因此,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本课程是一门面向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在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机、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学习,培养信息安全防护意识,使学生具备信息安全防护与保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技术。课程总目标
通过学习该课程后, 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加解密,数字签名,认证等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常见的网络安全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安全的防护意识和综合素质.《Linux技术及应用》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主要从Linux的桌面应用、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等几个部分着手系统地介绍Linux的基础知识、安装和配置方法、系统的视窗环境X-window、文本编辑工具、用户帐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系统、网络应用与设置等内容。课程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Linux的基础知识、安装和配置方法,学会使用在Linux上的应用程序、掌握Linux上的用户帐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系统、网络应用与设置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基本应用技能的掌握,学会在Linux平台上编写应用程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软件质量与测试》 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通过对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过程与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讲解与应用,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软件测试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软件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思想和科学体系、软件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及软件测试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的使用,为全面掌握软件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 网络程序设计 》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Java为开发语言,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构成、网络主要协议及通信原理、TCP/IP协议原理及编程技术、网络计算模型,以及网络编程工具、环境、原理和技术的学习,并结合实验,使学生能掌握网络环境下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编程技术的实际能力。课程总目标: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网络环境下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编程技术的实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 2.掌握网络基本知识,网络体系结构;
3.掌握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Socket、TCP/UDP通信等; 4.掌握网络编程的通信机制,能开发客户服务器程序; 5.掌握网络计算模型;
6.了解网络编程新技术JSP编程技术及Java Servlet技术、J2EE、PHP等。7.为今后的其他有关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以至毕业后从事的相关工作等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
《基于.NET的Web开发技术》 课程简介:
Microsoft.NET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框架。.NET的核心技术包括分布式计算、XML与Web Services、组件技术、即时编译技术等等。分布式计算是网络的本质;XML奠定了新一代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正是数据交换使网络计算成为可能;Web Services是一种崭新的分布计算方式,已经成为IT界的关注焦点;组件技术是软件技术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它使程序设计员从大量的API中解放出来,以采用面向对象和面向组件的技术来解决软件问题;即时编译技术使应用程序在运行时,能够根据主机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进行代码优化,并简化代码的发布过程。课程总目标:
通过讲述Microsoft.NET基本概念、ASP.NET构建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并主要让学生学习Web相关技术,让学生们学会构建基于.NET技术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在学习如何做的同时还要掌握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还要知道.NET应用的运行机理,从而掌握.NET技术的精髓和实质。
《Java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简介:
Java语言以其完全面向对象、与平台无关、支持多线程、安全性、健壮性等特点,已成为网络编程的主流工具。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全过程有概要的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构成Java应用程序的基本要素和必备知识。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同时,将实用性强的应用程序穿插在叙述中,以示例体现和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并结合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网络编程的通信机制、数据库编程、JSP技术、J2EE平台等,以便使学生从本课程中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得到实际Java语言编程训练和经验
课程总目标:
Java语言以其完全面向对象、与平台无关、支持多线程、安全性、健壮性等特点,已成为网络编程的主流工具。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学生利用Java语言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能力,为今后的其他有关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以至毕业后从事的相关工作等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
《电子设计竞赛概论》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详细分析了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的类型与特点,系统介绍了电子设计竞赛制作基础训练、单元电路训练、单片机最小系统训练、可编程逻辑器件系统训练、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训练、电子设计竞赛总结报告写作的基本方法,以及电子设计竞赛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
⑴了解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概述、命题原则及要求;; ⑵正确理解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各类题目;
⑶掌握电子产品的装备、拆焊及印制板的手工制作方法; ⑷掌握各种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
⑸掌握51系列单片机相关的硬件软件知识;
⑹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实际应用及相应的编程技术; ⑺掌握综合运用上述知识于电子设计大赛以解决实际问题; ⑻为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打下基础。
《可编程器件及EDA技术》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以近年来新兴的器件-可可编程器件的组成原理和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重点对硬件描述语言做了全面介绍。
PLD的内部结构、特征、以及PLD应用方面的知识。结合Altera公司的PLD芯片,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MAX+PLUSII EDA软件进行开发设计数字应用系统,并通过应用举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在EDA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硬件描述语言—主要讲解了VHDL的起因、语法、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课程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目前最先进的电子设计技术—EDA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其设计中。本课程主要讲述可编程器件(以下简称PLD)的原理、常见低密度高密度PLD的内部结构、特征、以及PLD应用方面的知识。结合Altera公司的PLD芯片,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MAX+PLUSII EDA软件进行开发设计数字应用系统,并通过应用举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四篇: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作者:admin 发表日期:2010-12-23 已经有365位读者读过此文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
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课程体系中,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了如何推进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词】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为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实大配套设施投入,狠抓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提升本专业核心竞争力,为课程改革提供保专业特点决定了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需要形成一定梯度,要紧紧贴近市场,并确定开设的建设更是要不遗余力的加大投入力度。根据计算机专业方向来设置实训室的功能与数设实训教学的配备要求(一般最少同时满足40人/班),例如计算机专业设置为计算算机软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三大方向,在投入建设中可以构建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训室作为公共基础技能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作为计算机网络技实训室,软件开发测试实训室作为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室,多媒体制作训室作为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室,有了这些专用实训室就可以满足该专下来根据专业人数,再确定实训室的数量。
训中心能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实习工位充足,设备配置合理,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定、生产于一体,并向教职工开放,以利于教师业务提高。
地区,各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的学生相对比较多,但建有网络综合实训室校并不多,这些设备的投入也比较大。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实投入多产出。在现有的条件下,除投入少量的路由交换机设备,其它可用公用计算机路由交换机配置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Linux、Windows2003等服务器的配置用以解决网络设备不足,做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到真实环境中动
就轻车熟路,节约了设备的成本。
二、内培外引,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心,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人才支撑 培养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熟悉IT行业最新技术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规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作为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和有效提升专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具体做法如下:
⒈对教师围绕课程改革--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开发使用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如开发《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⒉建立建全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安排教师在寒、暑假到电脑公司、软件公司锻炼等。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
⒊每年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参加省“四新”培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及出国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双师型”教师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紧跟IT行业发展,充分保证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及专业教学的质量。
三、加快和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式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岗位为主线,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
1、重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考虑为:专业群—专业链—专业科—专业目—专业课,也就是项目式—模块化—子模块—任务式—子任务。同时在评价上还充分重视学习者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差异、潜力和兴趣爱好,重视学习者的独特需要,使学习者以一种自己所熟悉的方式学习和内化不熟悉的知识,防止把知识机械地“加”到学习者的身上。
2、科学设置课程。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科与学科缺少横向联系的弊端,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吃力,效果也不好。此次课程设置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并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将理论课有机地贯穿于整个项目式教学中。除此之外,有统有分的课程设置也为系统教学奠定了基础。这种理实一体化、综合化课程让学生彻底摆脱了枯燥的说教,学起来更轻松,更有趣。
3、调整教学内容。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一些知识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迫切需要一批紧贴市场行情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实。学校应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将时代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其中,以保证学生的学习。
4、改进教学方式。(1)采用交互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加强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观念。(2)建立模拟环境,增设真实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的任务,从而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5、建立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课程,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形成“能力构建——评价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国家劳动与社
会保障部提出的八大模块为最终目标,其主要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新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分为: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行为导向→活动探究→活动评价,通过六个方面的循序渐进,构成学生螺旋式上升的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
四、深化产、教、研结合,加强合作交流,推进课程改革纵深开展,全面提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计算机专业办学始终要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努力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持续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课程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课程优化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校应成立产、教结合领导小组,使产、教结合工作有规划、有措施、有成果。利用专业实训基地的优势,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化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
总之,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式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的设计思想,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李锋:浅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广西教育》.2008年第3期
第五篇:计算机专业课程介绍范文
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
⒈高等数学
⒉线性代数
⒊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⒊概率统计
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⒈电路分析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
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
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础
⒋计算机组成原理抽象的数字电子的“可以用来计算的机器”的大原理
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8086的PC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
⒌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86CPU指令系统程序设计
⒌计算机系统与结构抽象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非单指计算机)的原理
⒌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单芯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⒍(计算机)信号与系统从数字电路角度理解的计算机系统的接口与通讯
软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阅读并分析程序(不单指源码);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系统)⒈离散数学
⒈ C语言程序设计或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Pascall语言程序设计
⒉数据结构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启发式,非结论式)
⒊计算方法计算机数值计算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
⒋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管理软件的组成与实现技术
⒌编译原理从源码到可执行代码的翻译过程快速有效的实现方法
⒍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中大批量数据的管理与检索方法
⒍ SQL Server数据库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⒍软件工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软件制造业”的方法
其它方向:
(电子)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
TCP/IP技术
分布式应用原理
图形学
多媒体技术基础
计算机专业课程自学参考
有人说,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程序要比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要好.也许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的,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你在这个方面经验比别人多,研究的比别人深入,那你就比别人专业,所以要相信自己.我本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但是本专业也学过许多计算机课程.准备把没学的补补.下面是计算
机专业课程,供大家自学参考,当然这些都是基础.一: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据通信 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试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普通物理B,电路电子学
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Internet与web编程,Cisio/Solaris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系统
编译原理,数字系统设计VHDL,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七号信令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多媒体技术,UNIX操作系统,计算机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
二:http:///club/showtxt.asp?id=16857
2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
⒈高等数学
⒉线性代数
⒊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⒊概率统计
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⒈电路分析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
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
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础
⒋计算机组成原理抽象的数字电子的“可以用来计算的机器”的大原理
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8086的PC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
⒌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86CPU指令系统程序设计
⒌计算机系统与结构抽象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非单指计算机)的原理
⒌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单芯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⒍(计算机)信号与系统从数字电路角度理解的计算机系统的接口与通讯
软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阅读并分析程序(不单指源码);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系统)⒈离散数学
⒈ C语言程序设计或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Pascall语言程序设计
⒉数据结构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启发式,非结论式)
⒊计算方法计算机数值计算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
⒋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管理软件的组成与实现技术
⒌编译原理从源码到可执行代码的翻译过程快速有效的实现方法
⒍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中大批量数据的管理与检索方法SQL Server数据库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软件工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软件制造业”的方法汇编语言
其它方向:
(电子)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
TCP/IP技术
分布式应用原理
图形学
多媒体技术基础
三.http://edu.sdinfo.net/***96/20030613/1172246.shtml
很多朋友可能跟我一样,想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没机会接受正规的大学计算机教育。在此我作为过来人跟大家谈谈自己自学的感受。
★确立学习方向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很多,就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设置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设计、开发软件能力的软件人才,以满足软件开发、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等多层次的社会需要。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各类开发、研究、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有: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中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实施人员、大型控制系统的应用人员、企业级MIS/ERP建设人员、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数字通讯领域各类应用人员、大中型企业及涉外企业IT部门的工作人员。
三、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本专业以并行处理、容错计算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所开设的课程反映当前国内外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的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以及熟练的以计算机为手段独立研究与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
★如何挑选教材
好的教材对于自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适合自学用的计算机专业教材。
一、数学
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学好数学是学好计算机专业的关键。高等数学课程主要学习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和微分方程,一般高校通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目前已经有了第五版,也可以使用自考教材——西安交通大学陆庆乐编的《高等数学》,可以买一些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解答。
还有两门重要的数学课程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可以分别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济大学编写的《线性代数》和浙江大学编写的《概率统计》。注意:自学一定要多做习题,而且最好一门课有一本习题解答和辅导书。
除了上面数学基础课外,在计算机专业中举足轻重的就是《离散数学》,这门课要多花点力气来学。可以采用左孝凌教授等编的《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也可以用北大、清华的教材,还可以参考左教授编的自学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其他课程还有《复编函数》、《计算方法》等,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学。
二、专业基础课
1.《程序设计》:学习内容一般为C和C++。C语言可以采用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内容比较浅显,C++方面的书推荐钱能编写的《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比较难,可以采用严蔚敏教授编写的《数据结构(C语言版)》,有配套习题册。好好做题,有时间多编几个大的程序。
3.《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这是难度较高的两门课程,选用自考教材相对来说容易些,也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
三、专业课
1.《计算机组成原理》:推荐白中英主编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黄爱英主编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操作系统》:汤子赢编写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还可以参考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教授编写的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3.《汇编语言》:可以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可以用自考教材。
4.《数据库原理》:人民大学教授王珊编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施伯乐老师编写的教材也不错。
5.《编译原理》:国防科技大学陈火旺院士编写的教材十分不错,最新版本是2000年出的,国防工业出版社。
四、选修课
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软件工程、图形学、人工智能、系统结构、图形学等。此类课程的教材可选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或参考各高校所采用的计算机专科和本科教材及配套辅导书。英文基础好的朋友可以用国外著名大学的影印版教材。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教材,网上有许多相关课堂录像和课件,有条件的朋友要充分利用。
我自己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已经考完了计算机本科自学考试的大部分课程,并已通过计算机四级考试,下半年还准备参加高级程序员考试。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总结一下,没学过的课程大概有:
1.*离散数学
2.*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编译原理,*Unix系统
3.*Internet与web编程,Cisio/Solaris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TCP/IP技术
4.综合布线系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分布式应用原理
5.*IT项目管理
6.多媒体
*号的一定会看,其他的课可能会看.除了以上的,其他基本都在本科学过.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有:
1.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微机原理
2.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补充:研一第一学期计算机专业课:
并行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组合数学,高级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理论,高级数据库系统,现代密码学理论与实践,智能计算模型与方法,高级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工具与环境,高性能处理器体系结构,数据库技术前沿,人工智能前沿,软件安全的理论与方法,普适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