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青岛理工大学承办,《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地铁公司、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青岛岩土基础工程公司等单位协办。会议于2011年18日至20日在青岛海滨花园大酒店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等单位210余名代表。
开幕式由青岛理工大学王在泉教授主持,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健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冯夏庭出席并致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子新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词。闭幕式上颁发了大会优秀论文奖,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雄耀教授致闭幕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冯夏庭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山东大学李术才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郑宏研究员以及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佘诗刚研究员,南京大学地质工程学科李晓昭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分别做了“岩爆孕育机制与动态调控方法”、“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和灾害治理理论和方法新进展”、“不连续变形分析的互补方法”、“岩土类三大学术期刊历年论文被引用分析”、“岩石裂隙系统的识别与建模”的特邀报告。青委会姚爱军教授、王成教授、张子新教授、薛强研究员、谢雄耀教授、陈益峰教授、周辉
研究员、高玮教授、梁卫国教授、刘新荣教授、朱万成教授等48位代表分别作了大会报告。专家们精彩的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提问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265篇,录用论文126篇,论文集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正刊及增刊形式出版。大会评选出李攀等10位青年代表获得优秀论文奖。
2011年11月18日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章程,在进行老委员推荐提名基础上,按程序进行了第六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增补。会议由张子新主任委员主持,大会增补孔亮教授、陈仁朋教授、朱万成教授、林鹏副教授为副主任委员。通过青委会审查符合委员资格共83名。青委会全体委员经讨论、不记名投票确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2013年在广州召开,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确定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2015年在武汉召开,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办。
第二篇:《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版总结
《岩石力学与工程》内容概要总结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为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地质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化及风化膨胀性一类岩体的总称。工程软岩: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性变形的工程岩体。声发射:材料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贮存的应变能快速释放产生弹性波,发生声响。
岩石岩石地下工程:地下岩石中开挖并临时获永久修建的各种工程。
围岩:在岩石地下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锚喷支护:锚杆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的简称。
边坡: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岩石:自然界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
容重: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根据含水情况将岩石的容重分为天然容重、干容重、饱和容重。孔隙性:天然岩石中包含着数量不等、成因各异的孔隙和裂隙。
孔隙率: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分为总孔隙率、总开孔隙率、大开孔隙率、小开孔隙率、和闭孔隙率。孔隙率愈大,岩石力学性能越差。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岩石破坏形式: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这种破坏形式是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单斜面剪切破坏。这两种破坏都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极限引起的。拉伸破坏:横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极限引起的。
流变破坏: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莫尔强度包络线:同一种岩石对应各种应力状态下破坏莫尔应力圆外公切线。直线型、抛物线型、双曲线型。
点载荷试验:试验所获得的强度指标值可以用做岩石分级的一个指标。点载荷实验装置是便携式的,可带到岩土工程现场去做实验。点载荷试验对试件的要求不严格。缺点是要根据经验公式进行换算。抗拉强度: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拉伸试验分为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两类。间接试验著名的有劈裂试验。抗拉强度一般为抗压强度的1/4到1/25平均为1/10。
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外力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发生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延性。扩容:岩石在载荷作用下,在其破坏之前产生的一种明显的非弹性体积变形。
各向异性: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现象。弹性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率。
泊松比:岩石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泊松比将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直到0.5停止。滞回效应:卸载曲线不走加载曲线的路线滞回曲线:在反复作用下岩石的荷载-变形曲线记忆性:岩石在荷载超过上一次循环的最大荷载以后,变形曲线仍沿着原来的单调加载曲线上升,好像不曾受到反复加载的影响似的,这种现象称为岩石的记忆性。
塑形滞回环: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所形成的环。水楔作用:当两个矿物颗粒靠的很近,有水分子补充到矿物表面时,矿物颗粒利用其表面吸着力将水分子拉到自己周围,在两个颗粒接触处由于吸着力作用使水分子向两个矿物颗粒之间的缝隙内挤入的现象
结构面:不同成因、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的统称。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整合面、不整合面、层理、劈理、节理、断层、结构体:被各种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岩体结构: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单元在掩体内的组合、排列形式称为岩体结构。岩体结构单元:结构体和结构面。
裂隙度:沿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
切割度:岩体被节理割裂分离的程度。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法相变形、剪切变形、抗剪强度。为什么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岩石不同是因为结构面的存在。
水力学性质:岩石的渗流特性及在渗流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质。质量指标(RQD):长度在10cm(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
地应力方法:直接测量法扁千斤顶法、刚性包体应力计法、水压致裂法、声发射法。间接测量法:全应力解除法、局部应力解除法、孔径变形法、孔底应变法、孔壁应变法、空心包体应变法、实心包体应变法。
流变: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材料变形过程中具有时间效应的现象称为流变现象。包括蠕变、松弛、弹性后效。
弹性后效: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受某一不变载荷作用,其弹性变形随时间缓缓增长的现象岩石强度理论:研究岩石在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的理论。
表征岩石在极限应力状态下的应力状态和岩石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数值分析常用方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有限差分法、加权余量法、离散元法、刚体元法、不连 续变形分析法、流形方
真三轴:真三轴加载试件为立方体,1为主应力,23为侧向压力,六个面均受摩擦力,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伪三轴加载试件为圆柱体;轴向压力1的加载方式和单轴压缩试验时相同,但由于有了侧向压力,其加载时的端部效应比单轴加载时要轻微的多。侧向压力23相同,侧向压力均匀的施加到试件中。
刚性试验机:由于传统试验机的刚度不够大,在试验过程中试件受压,试验机受拉,试验机产生的弹性变形以应变能的形式存在机器中,当施加的压缩应力超过岩石抗压强度后,试件破坏,机架迅速回弹,以便回到其原始位置,并将其内部贮存的应变能释放到岩石试件中,从而使试件急剧破裂和崩解。而刚性试验机提高了自身刚度,机架变形小,就不会引起试件的突发性破坏。采用液压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有一个反馈信号系统,它检查当前施加的载荷是否事先确定的变形速度,否则它会自动调整施加载荷,以保持变形素的的恒定。地下水对岩体的物理作用:1.润滑作用,使岩体的摩擦角减小;软化和泥化作用,使岩体的力学性能降低,内聚力和摩擦角值减小。主要表现在对岩体结构面中充填物的物理性状的改变上,岩体结构中充填物随含水量的变化,发生由固态向塑态直至液化的弱化效应;结合水的强化作用,处于非饱和带的岩体中的有效应力大于岩体的总应力,强化了岩石的力学性能。
有限元步骤:确定计算模型,根据对称性、材料性质和所关心部位的边界尺寸等确定计算模型;划分单元;选择位移函数;建立单元刚度矩阵,并进行坐标转换;形成总体刚度矩阵;载荷等效移置,确定节点力列阵;列出有限元基本方程,并根据已知位移对方程进行修正;求解总体方程,可获得节点位移;利用几何关系和物理方程计算单元的应变和应力;绘制计算结果图,以便直观了解分析结果,给出定量的评价。维护岩石地下工程稳定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挥岩体强度;改善围岩应力条件;合理支护;强调监测和信息反馈。地应力的组成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的未受扰动的天然应力。构造应力场和重力应力场是主要组成还有比如: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引起的应力场;地幔热对流引起的应力场;由地心引力的应力场;岩浆侵入引起的应力场;地温梯度引起的应力场;地表剥蚀产生的应力场。基本规律:1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2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3水平应力普通大于垂直应力;4平均水平与垂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5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也随深度呈线性增长关系;6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大,显示出很强的方向性;7还受地形、地表剥蚀、风化、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性质、温度,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形和断层的扰动影响最大。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有试件尺寸、试件形状、试件三维比例、湿度、水、温度、风化程度、加载速率、围压大小、各向异性等。试件尺寸增大,岩石强度值降低。宽高比大的试件比宽高比小的试件所测得强度指标值要高。湿度大的岩石强度值会降低。1.水。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连结作用。束缚在矿物表面的水分子通过其表吸引力作用将矿物颗粒拉近,接紧,起连结作用;
2)润滑作用。导致颗粒间连洁力减弱,摩擦力减低,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3)水楔作用。一是使岩石体积膨胀,二是水胶连结代替胶体及可熔盐连结,产生润滑作用,岩石强度降低;4)孔隙压力作用。减小了颗粒间的压应力,降低了岩石的抗剪强度;5)溶蚀及潜蚀作用。渗透水流动时溶解可溶物,并带走小颗粒,使岩石强度大大降低6)冻融胀缩作用;2.温度。每增加100米温度升高3度,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3.加载速度。加载速率越快,测得的弹性模量愈大获得的强度指标值建议加载速率为0.5到1MPa/s加载时间为5到10分钟;4.围压。随着受力状态的改变,其脆性与塑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风化。1岩石风化降低岩石结构面的粗糙程度并产生新的裂隙,分裂岩体;2风化过程中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3并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大大恶化了岩石的力学性质。
全应力-应变曲线应用:.全面显示岩石在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特别是破坏后的强度与力学性质变化规律;1.预测岩爆。如图,以峰值强度C为界,可以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部分面积(A)表示达到峰值强度时试件内部积累的应变能,右半部分面积(B)如图,表示从从破裂到整个破坏消耗的能量。若A>B,说明岩石破坏后还剩余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突然释放就会发生岩爆。若A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变性特征1)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段)试件中原有张开性结构面或微裂隙逐渐闭合,岩石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性变形,曲线呈上凹型。2)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AC段)该阶段应力-应变曲线呈近似直线型,其中AB段为弹性变形阶段,BC段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3)非稳定皮破坏阶段(CD)C点是岩石从弹性变为塑性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进入本阶段,微裂隙的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破裂不断发展直至试件完全破坏。试件由体积压缩转为扩容,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速率迅速增大。4)破裂后阶段(D点以后段)岩块承载力达到峰值强度后,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时间基本保持整体状。到本阶段,裂隙快速发展,交叉且相互联合形成宏观断裂面,试件承载力随变形增大迅速下降,但并不降到零,说明破烈的岩石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地下水对岩体的影响1)地下水对岩体的物理作用:润滑作用、软化和泥化作用、结合水的强化作用。2)地下水对岩体的化学作用:水和岩体之间的离子交换、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作用以及超渗透作用。3)地下水对岩体的力学作用:主要通过空隙静水压力和空隙动水压力作用对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施加影响,前者减小岩土体的有效应力而降低岩土体的强度,在裂隙岩体中的空隙静水压力可使裂隙产生扩容变形;后者对岩土体产生切向的推力以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
第三篇: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
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原创)
离天天翻腾全球各大高校的网站,选择导师的那个苦逼时候已经有段时间了,趁等签证的空隙,总结一下自己以前物色学校的经历和经验,分享出来供以后的欲出国读博的学弟学妹们借鉴。由于自己喜欢的方向主要偏向岩石边坡工程和岩石地下工程,因此在申请的时候主要关注了全球在此方向有研究的高校。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方向相关的申请参考资料较少,希望本文能对欲从事和已经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并有意向出国深造的童鞋们在找外导的时候有所帮助。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但请手下留情。1.英国
提到对岩石力学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到英国。而提到英国就不得不提到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当今全球岩石力学领域的大牛可以说一大部分都曾在帝国理工学院工作或者学习过,像E.T.Hoek和E.Brown,Hoek曾经担任过帝国理工学院的教授,Brown在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后并任教。也正是那时,两个人合作提出了著名的Hoek-Brown强度准则。此外像提出Q分类系统的N.Barton,和E.Hoek合作编写过Rock Slope Engineering 的John Bray,前任过国际岩石力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J.A.Hudson,现任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副主席的Jian Zhao(赵坚),岩石结构面研究的S.D.Priest,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Brady B.H.G(和Brown合作编写过Rock mechanics for underground mining一书)等都曾博士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的Rock Mechanics Group。可以说上世纪70、80甚至90年代,帝国理工学院都是岩石力学的天下,创造了国际岩石力学领域近半数的研究成果。然而现在这些国际大牛中的一大部分要么转投他校,要么退休在家养老,帝国理工学院在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势头和研究的密集程度已远不如当年。仅留的部分教授现在都在搞数值方面的研究,唯一剩下从事工程岩石力学研究的J.Harrison教授也于2010年去了多伦多大学(Harrison曾与Hudson合编过著名的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一书,这位也将是我未来的老板)。瘦死的骆驼终归比马大,现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Engineering的主编依然是帝国理工学院的Robert Zimmerman教授。
利兹大学的Prof.Steve Hencher,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的副主编,不过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香港,即使申请到他的博士,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时间带。
此外诺丁汉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等都有相关领域的学者,但是由于规模和人数比较少,不再列举,感兴趣的可以搜索其网站。
英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读博的话只需要三年,而且雅思成绩要求也不高,像帝国理工学院这样的牛校,雅思也只要求6.5,其他大部分学校6分就够了。对于雅思暂时考的不是很理想,而且想赶紧博士毕业了去工作的,英国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2.北欧
本人对北欧国家没有太多的关注,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欧大部分高校的英文网站信息不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几个。德国的话可以关注下慕尼黑工业大学。想去荷兰的同学可以关注下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世界上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并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的话可以看下瑞典皇家工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的Lanru Jing(井兰如)教授,研究方向偏向岩石水力学,曾经跟中国地质大学的潘别桐教授合作过,也算是此领域的大牛。此外挪威的挪威科技大学、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GI)等都是地质工程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3.瑞士
瑞士最有名的应该算是苏黎世联邦理工(ETH)和洛桑联邦理工(EPFL),瑞士以其极高的可研水平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的青睐。苏黎世联邦理工的在全球排名应该可以进前十,Simon Löw教授有一帮非常庞大的科研团队,主要集中在岩石边坡和隧道工程的研究。还有一位忘了名字的教授,主要偏向隧道工程方面的研究。想去瑞士留学的同学都可以尝试申请,而且瑞士没有明确的英语成绩要求,一旦被录取就可以享受本校工作人员薪资待遇。洛桑联邦理工Jian Zhao(赵坚)的研究团队主要集中于岩石动力学,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可去其网站上查阅。总体来说瑞士学术水平很高,不过申请难度也很大。4.西班牙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港巴塞罗那,风景美丽,气候宜人,雅思要求6分。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Sciences 的教授主要偏向土力学和滑坡领域的研究,与岩石力学相关的教授较少。马德里理工大学也有一位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年轻副教授Rafael Jimenez 从事岩石力学研究。对斗牛和足球等西班牙风情着迷的童鞋可以大胆申请。
此外像葡萄牙、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家在岩石力学领域也不乏国际级的大师,但本人关注较少,不再列举。5.加拿大
加拿大作为采矿工程和石油工程的重镇,在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研究领域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排名第一的多伦多大学(UT),此校培养了一大批的大牛,E.Hoek曾是这里的教授,这里也是著名的Rocscience Inc.的研发后盾。现在还在这里工作的教授有Prof.Will Bawden(Support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n Hard Rock的作者,和Hoek合著,专著于岩石地下工程的支护方面的研究),Prof.John Hadjigeorgiou(偏向slope stability, tunneling的研究),Prof.Paul Young(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副校长,Itasca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数值、岩石破裂和地震岩石力学等方面研究),Prof.John Harrison(帝国理工学院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以前是帝国理工的教授,前文已提到),还有个华人副教授Kaiwen Xia,主要搞岩石动力学,手下有一帮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温哥华校区的Department of Earth and Ocean Sciences有两个相关领域的教授,Erik Eberhardt是一位年轻的professor,博士毕业后十年内就评上了教授,还经常组织一些国际会议,绝对的论文高产者,岩石边坡和地下隧洞都有所涉及。Prof.OldrichHungr在国际滑坡和工程地质领域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方向跟边坡、滑坡和泥石流相关,不过貌似不怎么招博士生了,连培的学生还是可以尝试一下。UBC的Okanagan校区的Prof.Dwayne Tannant,博士毕业于阿尔伯特大学并在此校担任多年的教授,很率直、很给力的一个教授,看了他的网站就知道了,不解释,本人因最后选择了UT的Prof.Harrison而不得不拒了他的offer,现在还觉得欠他一份人情。
阿尔伯特大学(UA)由于地处石油大省Alberta省,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和油砂研究方面相当领先,曾经也是在岩石力学研究领域极其显赫的大学,据说后来闹了内讧,好多教授都走掉了,实力不如从前。像Prof.C.D.Martin,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前任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P.K.Kaiser,这个几乎可以和Hoek齐名的大牛,还有D.M.Cruden也是这个学校的教授。
麦吉尔大学的Prof.Hani Mitri是一个搞岩石力学的大牛,创办了Mcgill大学的Mine Design & Numerical Modeling 和Rockbolting实验室。
滑铁卢大学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Prof.Steve G.Evans主要搞滑坡,有几部跟滑坡相关的著名专著出版。
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有两个相关的副教授,虽然是副教授,但是可研水平不可小觑。Prof.Hutchinson(女教授)和Prof.Diederichs,研究领域集中于滑坡、边坡和隧道。
西门飞沙大学(SFU)的Prof.Doug Stead,国际大牛,研究领域专注于岩石边坡。前述的UBC的Erik Eberhardt是他的学生。
戴尔豪斯大学Department of Civil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的Dr.D.H.Zou, 华人,研究领域为Rock mechanics & ground control, mine design, numerical modeling, mine backfill, tailings and drill cuttings disposal, non-destructive rock bolt testing.位于矿区Laurentian University的M.Cai(华人)和P.K.Kaiser,都有大量的相关领域论文产出,感兴趣的可以查阅他们的相关论文。
加拿大各大高校在此领域的研究实力有目共睹,也是中国留学生云集的地方,大部分学校的雅思要求是7分(UBC和UA为6.5),同等条件下建议考托福。6.澳洲
与岩石力学相关的采矿工程(Mining Engineering)据说在澳洲是最好移民的专业,澳大利亚由于地域资源的不同,同样的采矿工程专业在东部和西部的专业偏向也不同。东部以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为代表,主要偏向采煤方向,它的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专业和试验设施齐全,个人觉得此校的Mining Engineering更适合想去读本科或者硕士,并且毕业后有移民倾向的同学关注。然而此校更多关注工程实践,近年来在此领域论文发表相对较少,对于在祖国学术大跃进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出国读博士意向,而且想论文高产的童鞋们不是个理想的选择。
对于澳大利亚西部来说当然非西澳大学莫属了,西澳省丰富的资源和大量采矿工程需求已经使西澳大学成为全球岩土工程和采矿工程研究最密集的大学之一,Australian Centre for Geomechanics也在西澳大学。采矿工程的实力无可置疑,在岩石力学领域拥有一大批实力较高的教授,Prof Arcady Dyskin(岩石断裂力学,论文及其高产)、Guowei Ma(马国伟,华人,主要搞Underground technology and rock engineering)等。此外,珀斯优美的环境气候条件正在吸引大量的中国有志青年在此留学。
科廷大学有西澳大利亚矿学院(Western Australian School of Mines),据说岩石实力也还不错,就业前景较好,值得关注。
此外还有阿德莱德大学、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大学都有从事岩石力学研究的教授,由于人数和研究规模较小,不多阐述。
澳洲气候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各大学雅思的要求一般都是6.5,相对加拿大来说,比较容易达到。7.东南亚
日本的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等知名学府都有从事岩石力学研究的教授,由于语言等原因,本人在申请之初就没有去日本的打算,关注不多。
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有一位毕业于MIT的年轻教授也搞得如火如荼。此外现在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Jian Zhao也曾在南洋理工大学工作多年,不过前几年转到了瑞士的洛桑联邦理工。8.美国
把美国放在最后是因为本人没有GRE成绩,所以在申请的时候对美国没有太多的关注。像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Goodman教授,MIT的H.H.Einstein等这类级别的国际大牛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些学校在此领域的研究实力。此外亚利桑那大学、科罗拉多矿学院等也都是岩石力学研究的国际顶尖名校。
第四篇:中华放射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中华放射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
征文通知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及上海长征医院承办的中华放射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定于2012年5月11-1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现在开始征文,欢迎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及相关学科医师踊跃投稿及参会。
一.征文内容
胸部普通X线、CT、MRI、核医学、心胸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分子影像学、放射学管理、质量控制及放射技术学等方面的论著、讲座、述评、综述、短篇报道、病例讨论。
二.征文要求
1.按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约要求撰写800字左右的标准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2.已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大会将不再采用。3.截稿日期:2012年4月15日。
三.投稿方式
1.网络投稿:请登陆中华放射学会网站,注册后投稿。
网址: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网http://
3、联系方式:关滢 021 81886036,***
李华 021 81886028,***
地址:上海市凤阳路415号,上海长征医院影像诊断科
邮编:200003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
上海长征医院
第五篇: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精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充分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动科普工作更好地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是依靠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传播现代科技信息的有效载体。
第二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
第三条
申报对象
凡从事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的,符合相关规定,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场馆、设施或场所,均可申请成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第四条
申报条件
(一)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具有独立开展科普活动能力的单位。
(二)所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科普内容,能发挥向公众开展科
-11-普教育、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三)重视科普工作,愿意承担科普工作义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有分管领导,有具体部门管理,有长远的科普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四)科普经费列入单位预算,保证科普活动开展;
(五)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设施和相对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例如科普馆(展厅)、科普画廊(栏)、科普图书和科普演示设备设施等。
(六)有稳定的专兼职的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和科普讲解员。第五条 申报材料
(一)填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工作计划、以及主管或推荐部门的推荐意见。
(二)提供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及相关特许许可证的影印件和科普工作管理制度。
第三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
第六条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科普教育基地评审小组,负责对申报单位的评审。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和现场考察,提出具体认定意见。
第七条
经评审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会颁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证书、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经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自动成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
-12-程学会学会的团体会员,必须遵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管理规定”,按时缴纳团体会费,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第四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
第九条
科普教育基地要以《科普法》为指导,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开展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宣传普及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知识,要充分体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培养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反映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
第十条
博物场馆类科普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80天;科研院所实验室、陈列室、研究基地和科技企业类科普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50天,年接待公众不少于2000人。对学生参观团体实行免费或半价优惠。自然保护区类基地在划定区域内向公众常年开放,注重利用保护区内的特有科普资源制作科普宣传品。
第十一条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要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板、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手段,采用科普专题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评奖、咨询等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有一定影响的科普活动。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要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类普及岩石力学知识的活动。每年参加“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活动”等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对学会会员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十三条
与所在社区、乡镇、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联合,走出去请进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专题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的科普工作。
第十五条
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基地科普工作的宣传。
第十六条
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不断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第五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包括推荐科普讲座专家、岩石力学专业技术专家、提供有关岩石力学知识的资料和信息、组织学会会员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基地科普经验交流培训会等。
第十八条
科普教育基地接受我会的科普工作指导,我会不定期组织有关单位或人员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检查与指导。
第十九条
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要及时向我会提交活动文字、影像资料以及公众参与的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
第二十条
科普教育基地每年11月底之前向我会报送本科普工作总结和下科普工作计划。
第二十一条 对我学会所命名科普基地每两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择优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荐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享受国家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对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14-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撤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
(一)违反国家法律的;
(二)宣传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
(三)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已不具备科普基地条件的。
(五)有违反或不履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一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