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电教媒体运用与创新精神培养
论小学英语教学之电教媒体的运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阆中市城北小学校佘正友
阆中市田公中心校邓贵芬 众所周知,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创新勇气、树立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向学生介绍英语历史、英美国家文化习俗、英语童话故事等,向学生展示英语的美妙和乐趣,帮助学生揭开创新的神秘面纱,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勇气。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闪烁和色块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制作CAI课件,在画面上巧妙设计“Information gap”——信息沟,鼓励、启发并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创设创新情境、诱发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创新学习的基础,是创新的最大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交替不时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利用或制造这些矛盾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因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如教《What’s the time?》一课,利用多媒体的演示,通过观看琳琅满目的钟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里,领悟到学习和掌握时间的实用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设计出不同地区在同一时刻的时差显示的课件,让学生在学习巩固时间表达法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地的时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乐学的状态,达到诱发创新欲望的目的。
再次,提供创新素材、指导创新实践。
创新离不开实践。提供创新素材,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新活动的素材,把握时机,利用各种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如给故事配音、想象故事结尾、猜谜语、唱歌、游戏活动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堂四十分钟的课,确实很难始终如
一、高度集中注意力,尤其在课堂临近结束时,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一节课进入尾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对话场景,让学生自由对话,然后看动画,随着画面的变换给动画配音,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焦急性练习,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事物、善于运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同时实现创新目标,体验创新乐趣。
最后,评价创新成果、提高创新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赞赏来体现的。
在课件设计的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符号、声音、文字等)生动有趣的评价,每当学生答对时,电脑屏幕上就出现喜羊羊的“笑脸”及“Very good!”或一阵热烈的掌声;当学生答错时,电脑就会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还会鼓励学生“Don’t worry,try it again.”“不要泄气,再试试。”等等。例如,在教学“Colours”一课,做巩固练习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设计出颜色各异的种子,让学生按电脑录音提示的颜色选种子。如果选错了,地面则会出现一个怪物说到:“种子被我吃掉了,请再种一次”;如果选对了,地面上就会长出那一颜色的花朵,并发出“Very good!”的声音。只有这样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学生才会自觉地去创新,自觉地提高创新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积极运用电教媒体,利用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索,从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姓名:聂菊英
单位:江西省铜鼓县第二小学
邮编:336200(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能够使文字变成画面,抽象的化为形象,复杂的变得简单,静态的变为动态,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大力实施课改工作,电教媒体进入了课堂。如何使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取得最佳效果。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应用电教的一些体会。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一、导入
1.音乐激趣导入
我的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学生齐读课文后,即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它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又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月光曲》的欣赏,也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创设情境导入 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例如:古诗《凉州词》,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播放投影,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丽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导入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景。教师激励学生:“读书吧,它会使你得到新的知识。”学生满怀情趣,投入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又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讲授
1.设疑启思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读、划、思、议。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主题、提示中心的作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词句,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一词是课文最后通过周瑜的话出现的,这是周瑜自叹不如的感慨之言,也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高度概括,光理解“神机妙算”一词,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性格,悟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借箭过程中去理解。故此应围绕“神机妙算”启发思考: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同时配合使用复合投影片。讲“去借箭时”,推上底片。投影出现一支船队连接向北岸开去。“受箭时”,放下复合片,呈现的是船队头西尾东一面受箭的情景。诸葛亮下令调转船头时,把投影片翻过来映出,出现的是船队头东尾西另一面受箭的情景。投影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借箭的全过程,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引读,学生各抒己见的议论,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井然有序。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在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谋划,进而体会到,诸葛亮能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他运筹帷幄文治幄文治武功的经天纬地之才,及其胸怀天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气魄。借助电教手段,既省时又省力,突出了重点内容。
2.突破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很多,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是理解教材重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五彩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五彩池池水颜色成因这一难点,我借助电脑展现阳光在池水中折射的动画,并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和谐可亲的解说,这样色光交融,视听结合,帮助学生在语言信息和图形信息之间搭建起相互转化的桥梁,使这一原本深奥的物理学中光的折射原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
3.情景交融
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燕子》一文,借燕子赞美春天的美丽。教学时,可配以flash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如燕子的外形特点作一番描述之后,教师可以边映出flash幻灯图象,边朗诵:“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课文插图绘制成“早春”的底片,覆盖上“细雨”片子映出,当读到“青的草……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可以翻去细雨复片,换上桃花盛开,百花争艳,柳树抽出枝条的覆盖片。当读到“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时,可以将画有小燕子的flash幻灯片在画面上来回作飞翔的演示,然后请学生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说说最欣赏这段中的哪几句?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录音,练习表情朗读。4.化难为易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还可以凭借现代技术向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使他们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这就大大缩短了教学进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理解课文是那圆明园中过去辉煌的描写时,因为课文中的描写比较概括,学生不易理解,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示,学生对圆明园的景色和文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它的毁灭感到无限的惋惜。
5、激发情感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低沉的音乐,一边观看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走进了熊熊大火的圆明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之情,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又如《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那古老的木桥、潺潺的溪水、绿荫中若隐若现的农家小院。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乡村的宁静美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抓住电教媒体运用的适时性,最佳时机运用电教手段,把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单位:江西省铜鼓第二小学
作者:聂菊英
第三篇:适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英语教学艺术性
适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英语教学艺术性
西流河一中
何银平
只是单一,单调重复的话,就没有艺术!
艺术基本上有两个功能,第一功能是使人激动,使人思考,使人奋起。第二功能是能让人放松,使人宁静,使人感悟。在英语课中,教学环境与条件比较狭窄,难免要造成语言环境与生活环境脱节,导致“聋哑”英语的产生。为了充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使英语全方位开放,不受时间、空间、教材的限制,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们不妨适当运用电教媒体。
一.善用电教媒体,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
语言是一种说的艺术,交流的产物,语言的优美,声调的活泼,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播放一些原版的英文歌曲,英文歌曲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唱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我充分利用了一萧条给学生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如《迪士尼神奇英语》《欢乐学英语》《狮子王》等这些动画片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集趣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产生了强烈的动态效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习得语言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兴趣。如在字母教学时我又提供了M麦当劳、KFC肯德基、WC厕所、P停车场等录像场景,这样使学生充分感到优美的视觉享受及英语的实用价值。
唱英文歌曲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一个单词读得多了,学生的耳朵会变得迟钝。嘴巴会疲倦,就很难保持对它的兴趣。如教学单词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时,就可以把这些单词替换成《生日快乐》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使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单词。有一次,我把不同的动物叫声和动画加入到课件当中,声音与形象相结合,语言与前景相交融,使学生仿佛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真实情景。通过耳濡目染,增强了语言实际的运用能力。
二.活用电教媒体,设置悬念,探奇寻胜
“悬念”就是悬而未解的问题。在开讲中提出一个学生凭现有知识无法回答的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新老交替状态,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电教程媒体可创设出图文并茂,声像齐全,生动易懂,新颖多样,情节动人,幽默搞笑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有一课是关于香蕉这一内容,于是我制作了一个Guess game的课件,用它来引出课题。即让学生看大屏幕,开始大屏幕中央是一点点黄色,然后让学生来猜:“What’s this?”这时学生的答案有很多:It’s a pear/lemon/mango/banana……等,然后用右手按动鼠标,黄色的范围渐渐扩大,再让学生猜,这时学生的答案也有多种,最后,再次按动鼠标,学生基本上可以看到香蕉的全貌,猜对的学生兴趣盎然,欢呼着喊道:“Yeah”,学生情绪高涨。
如教学above、below、beside、across、from等这几个单词时,可充分运用课件,将梳妆台、电视、图画、鞋、订,这些实物都用卡通形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像动物一样蹦来蹦去,让学生在边看边仔细听。(The picture is above the bed)一图片跳着出现在床上面,并且不时闪动。(The slippers are below the bed)把鞋蹦到床底下,此是图片停止闪动,然后设置闪动时间长一些,继续让学生猜Where Iis…? It’s…。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这种悬念设计富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悬念未解时察觉到前方仿佛有光,产生探奇取胜的求知欲望,主动展开思维,调动知识设备,为获取新的知识而创造性地去听讲,质疑和答问。
三.巧用电教媒体,有机输入文化意识
根据新课标,教师应补充相关的语言背景知识,使学生观察到西方的文化风情,从中了解中西言的文化差异,了解到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扩展国际视野。巧妙利用电教手段,能创造出让小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环境氛围,小学生观看后,不仅可以锻炼说,而且可以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真实生活,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我教Where are you from?这课,我利用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我出示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的国旗,还出示各国具有代表情的东西如中国的长城、天安门、故宫,美国的白宫、纽约华尔街,日本的东京,日本妇女的和服、木屐,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格林威治天文台,学生大开眼界,感觉豁然开朗,这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很快掌握了新知识,再加上一系列与生活实际切实有关的场景,如展示圣诞节的场景,学生觉得很新鲜,学英语更有东趣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四.乐用电教媒体,创设交流情景
语言和情景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而且语言形式所表示的意义也是有情景决定的。由此可知,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创设和模拟各种生动活泼的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宛如置于某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能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用曲语表达感情的欲望,学生就会感到所学英语的真实性,在英语教学中运用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嫖体教学,能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它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在这种极富创新的窨中,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更自学更有兴趣地进行英语语言交际活动,进而点燃学生创新火花,比如在教“up与down”这一对反义词时,我在课件上展示一片美丽的草地,太阳在慢慢升起,小男孩在放着风筝,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可小男孩的风筝断了线,掉了下来,可旁边的一个小女孩的一只气球突然松开了手飞上了天,学生充分想象,造出了许多句子:The sun is up.The red sun is up.如在教:“Who is this? This is …”我用扫描仪把班里同学的照片扫描下来,又从网上找了一些名人,有国家领袖: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有体育方面的冠军:伏明霞、姚明、孔令辉、田亮、孙文;电影明星如赵薇、周迅、巩丽;本的名人如刘氏三兄弟、徐霞客等。首先由于是自己或自己的同学出现在电脑上,他们感到英语是为生活服务的,这激发了他们说的热情,因而变得很活跃,兴奋点提高。当他们亲口把名人介绍给同学时别提有多神气了,他们俨然是一个个小解说员。除了用本课句型外,还不时冒出一两句令人叹为观止的话,如I like sports.Would you like to play pingpang? Let’s go to the movie, OK? 学生曾对这样一段韵文十分感兴趣,常吟诵于口,乐此不疲: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I see the blue bird looking at me.下面一个学生接上去:Blue bird, blue bird.What do you see? I see the green frog looking at me.下面接着说:Green frog, green frog.What do you see? I see the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然后又说:Yellow duck, yellow duck.What do you see? I see the white cat looking at me.下面还说:Black dog, black.What do you see? I see the red dog looking at me.这段动物之间的一些拟人化的形象对话,让学生能说、乐说。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应多从人性上进行开发。人性就是要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灵性,没有思考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任何艺术性都是空谈。那就从电教媒体入手,抓住人性,让艺术性落到比较坚实的基础上并有所提高。
第四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中都中学 邢青红
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最高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同时对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充实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创新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多媒体进入语文教学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媒体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种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应用于教学中,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地激发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强化了科学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养成。多媒体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创新素质首先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优秀的多媒体可使学生从课文中获得一般性形象,使之升为感性形象,并通过联想和想索,把感知性表象和过去中以有的经验性表象,以及想象中所产生的创新造性表象,以及想象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表象三者结合起来,使之上升为源于感知而高于感知的概括性表象,这种概括性表象如果在记忆中保存下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进一步促进感知,在理解课文内容,挖掘课文内涵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充分利用录像的情感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正是创新意识起点。根据课文内容剪辑录像教材,并设计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用饱含着浓郁炽烈的情感把学生引入北京的封闭的胡同文化,这样学生的心就会随着生动形象,激情昂扬的语言,加上适时播放的录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中心,使教育学产生共鸣。
通过电教手段消除冗余信息的干扰,缩小观察范围,集中观察点,运用字幕,解说进行强化,使学生维持与之相适应的情绪激动水平,并在多媒体创设的氛围中提出思考,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内部因素,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意识是良好学习态度与自我发展态度的最高表现,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作为外部因素去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及能动性,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正如教育学家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多媒体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思维的逻辑性、创造性和深刻性实际上是人的素质的核心,而多媒体就具有容纳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丰富内涵。如诗歌常用夸张、象征、比喻等手法,寓于深刻的哲理,抽象难懂。因此教学是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抽象事理为具体生动的形彖,帮助学习理解内容。例如,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全诗的高潮。学生对此感到惘然,理解困难。先出示曹操“临石观沧海”的挂图,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 “临石观海吟诗” 的片段,这样动静结合,把学生带入到形象生动的画面之中,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图画,表现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大海吞吐宇宙之势的博大胸襟,至此学生也不难理解此句诗是用夸张手法表现其韵意的,从而达到了学生理解其实含义的目的。又如教学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出示“大草原”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大到下仔细观察草原的广袤及草茂牛肥的景色,体会“天苍苍,野茫茫”之意境,理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真谛。作者抓住大草原特有的景物特征来体现民歌“讴歌草厚,牛羊,赞美家乡生活”的主题,寥寥2 0来个字描绘了一幅壮丽富饶的生活画面,写作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又如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教学时,出示教学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断肠人”在夕阳之下眼前所遇之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可‟九个景点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通过观察分析,学习不难理解藤枯、树老、鸦昏,暗示其凄惨;小桥、流水、人家反衬其孤独;古道、西风、瘦马暗示其惆怅、失意。这九个景点又一脉相承揭示了游人垂暮之年,漂泊在天涯,无家可归的极度悲戚之情。这样借助教学挂图即培养了观察能力,又理解了内容,对学生创作也有深刻的启迪,这样的媒体展示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己能抽象地概括出人们在看问题时,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结论就不一样,以后看问题要从多方面去看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宽松的时空条件和心理空间,使学生能自由的想和做,产生新的欲望和活力,同时,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此看出,多媒体对于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很大。
多媒体具体形象的屏幕再现,图文并茂,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此产生无数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发挥其感受性、新颖丰富的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就青少年来讲,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方面,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们产生一种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求知欲望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好奇心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导致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和发现。可以说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可以成为促使学生创造一睁活动的主要动机。而许多教育技术的很大优势就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形象逼真、形象新颖,可谓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就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为其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交互性的优势,碧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主体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有了主体性,才会主动学习,才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也才谈的上创新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又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计算机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有丰富的交互界面。利用这种交互性,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舌自己学习曲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而巳能给与学生更多的操作、交流和评价的机会,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过去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利于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织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
发挥教学信息网结化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尊重个性、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的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这钟尊重表现在尊重其人格和个性上。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较普遍地存在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固材施教,又不利于个性特长的培养,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刚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初次遇到新的问题,表面看起来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是新的,但是通过联系旧知,开动脑筋是自己可以解决的,但往往有部分学生怕当众亮相,如果做得不对怕丢了面子,从而使已具有的冒险精神被自我扼杀,点燃的创新火花被熄灭。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网络化的优势为问题解决提供契机。根据计算机网络化的特点,教师只需坐在终端计算机前就可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情况,借助信息传输网络及时的对某个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困难,同时,由于师生问的交流其他学生听不见,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对其个性的尊重。对于那些学有余力或有独创见解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和教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这样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尊重和爱护。这是传统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多媒体使课内和课外课堂和社会有机的结合,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指显示能够不断主动的获取、选择、批判与结合、加工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学生学习能力应体现为思学、好学、会学和善学,而创新能力突出表现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的有机结合上。
培养语文能力过程,语文教师应该拓展多媒体的运用空间,使其由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理解、表达、鉴赏、评价等能力。具体做法是:一是课后给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电影、戏剧、电视剧录像,使他们扩大阅读面、深化课文的理解;二是运用多媒体组织语文知识竟赛、进行优秀作文鉴赏、组织学生习作评改等;三是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朗读、复述、口头作文、演讲录下来,事后给他们播放,让他们研究自己的语言,从语言、语音、语调、语速、语气、音质等方面找出毛病加以改进。有时可将一些片断在班级中播放,组织学生讨论,教师作点评,让学生再生动活泼的训练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强调师生问的交流,进行点对点教学,资源高度共享、于教师的针对性反馈,增强了课堂师生信息传输的密度。这样,师生通过网络进行对话,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受到事倍功半的功效,有利于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多媒体进入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手段。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它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评价的机会,组织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过去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活动和实际操作、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同时也促进了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五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如果把枯燥无味的教学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而具有多种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突现教学的重点,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运用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导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成功的导入,具有艺术性、启发性、趣味性,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如果说,导入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而电教媒体则是奏响这一音符的精美钢琴;如果把导入比作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那么电教媒体则是支撑这座桥梁的最主要的桥墩。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祖国各地风光名胜的课文,而这些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其认识存在着缺陷,从而也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地理位置,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即时进入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