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

时间:2019-05-12 21:2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

第一篇: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

编者按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试点企业在推动自身创新能力建设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企业普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从研发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队伍、健全创新管理和机制、营造创新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逐渐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内生动力。在此选编“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以期通过试点工作,打造出一批企业创新巨人,成为千百万企业的竞相效仿的样板,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在企业内部形成“赛马”机制

国家电网公司

2月13日,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正式带电投运,这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地是国家电网公司重构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取得的重要成果。

自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来,公司根据制定科技规划,明确科研重点,加强项目的组织和策划。2006年公司科技投入64.8亿元,同比增长34.4%。公司还把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各单位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公司按照“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总体部署,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契机,明确了直属科研院所功能定位,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运作协调的自主创新体系。自2001年以来,公司所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5家直属科研单位相继完成企业化转制,但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不够明确,相互主营业务存在一定交叉,科研资源整合缺乏有效整合,难以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对此,公司重新明确直属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力争将其分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大电网技术、特高压技术、电网自动化技术、电网建设技术、电网技术经济的研究中心。一年来,在特高压、大电网安全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公司“十一五”相关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中,5家直属科研单位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协同攻关,在短时间内提交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资源整合的效果。此外,公司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电网发展重点领域和世界电力科技前沿,确立了16个重点技术领域,组织并启动了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等12个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为全面推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强化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公司制定了内部“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在公司系统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命名工作,鼓励公司系统各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赛马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创新氛围识。通过构建“创新型企业”建设最佳实践库,择优命名创新型标杆企业,引导公司系统各企业逐步走上依靠创新取得持续发展,激发公司整体创新活力。

提升技术创新体系软实力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后,宝钢制定实施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确定了宝钢今后5—15年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方向,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快公司发展的中心环节,通过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2006年,宝钢R&D投入明显加大,同比增长50%。成立了以公司高管为组长牵头的汽车板、电工钢等九个产销研工作推进组,以一体化协同为目标,全面提升产品系列跨单元统筹能力,公司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巩固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至2006年11月,宝钢累计生产汽车板1500万吨,实现了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同步发展;X120管线钢试制成功,跻身全球最高端管线钢生产企业行列。

2006年,宝钢启动了知识产权战略蓝皮书编制工作,旨在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推进知识资产工作实现三大转变,即在公司知识资产管理单位规模上由小向大转变;在专利发展重点上由重数量向量质并重转变;在知识产权业务定位上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防御、进攻全方位战略型转变。今年,宝钢将以创新型企业试点为契机,持续全方位推进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成知识产权战略蓝皮书编制。

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宝钢建立了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实施技术资源的共享和移植。通过产品一贯制项目的技术推广,优化公司的品种结构,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整体赢利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推广,有效地导入现代化管理,提升了公司软实力。2006年实施产品一贯制技术推广22项,移植了中高档钢种26个,通过产品技术的推广带来的产线新增效益12.6亿元。

去年,宝钢和上海交大、钢铁研究总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建立更深层次、更高起点上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可持续发展的新品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中长期科研合作项目指南,力求把产学研合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宝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推进与亚太区域、北美区域、欧洲区域三大板块的技术交流和合作。2006年宝钢聘请了8位在相关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国内外专家作为首批“宝钢教授”,提升宝钢技术创新水平和国际化合作层次。

追求研发深度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海信明确地将“追求研发深度”列入经营方针,确定研发工作应向四个方面延伸,一是向产业与技术前端延伸;二是要向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技术方延伸;三是要向更能控制质量和成本的方向延伸;四是要向系统集成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延伸。同时,研发规划一定要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相契合。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海信的研发工作在继续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研发工作基础和产学研合作的条件,瞄准国家产业前沿的重大课题,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全年共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0项,其中科技部项目1

1项,包括863重大专项1项,科技支撑计划2项;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共申报各类知识产权707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软件登记167项;截至2006年底,海信共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83项。去年,海信“信芯二代”———SOC级电视芯片完成流片。在信息产业部知识产权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海信在数字多媒体技术领域的最关键的数字音视频技术研发实力排在国内企业第一位。

人才是企业第一竞争要素,海信尤其重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目前,海信已经拥有了一只2000多人的研发队伍。海信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用“求人、用人、育人、晋人、留人”五大主题来完成一个“人本海信”。通过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中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创新提案和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造就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氛围;通过特有的双通道专家路线,规划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和成长路径,留住人才并使人才在企业成长、发展。

此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成为海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2006年,在站博士中有3名博士申请首批山东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并均获得支持。海信通过重点实验室与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一体两翼,累计培养工程硕士75名,接收工程硕士毕业设计实习学生39名。

海信集团下一步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开放、合作、交流与共享的研发运行机制,继续加强产业前沿领域的研发工作,突出前瞻性研发组织的建设,力争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国大公司,跻身世界工业企业强手之林。

把专利写入标准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认按照国家三部委的要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前进。

中兴通讯坚持产品、标准和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战略,不断提升专利水平,增加国际标准话语权,并最终服务于产品研发,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来拓展企业的市场空间。

为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公司设立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由总裁、副总裁、研究所所长、法务部部长组成。法务部知识产权科拥有50多位专门职员,把知识产权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部门,以保证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执行。

中兴通讯不单纯追求知识产权数量,而是坚持“专利布局”、“质量核心,数量适度”、“知识产权国际化”的原则,加强产品研发、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

2006年中兴通讯申请专利2800件,增幅100%,其中发明专利占90%,位居全国首位。累计申请专利6700余项,国际专利申请超过750项,其中相当比例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下一代网络(NGN)、光传输等领域的核心专

利。手机专利申请超过500项,居国内手机厂商之首。

中兴通讯确定了“从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的标准化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将自主研发技术及时转化成国际标准,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兴通讯设立以公司领导为首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及专门的标准研究部门,组织一批技术专家牵头实施标准研究工作,并投入千万元资金作为标准研究专项资金。

2006年,中兴通讯向ITU-T等国际标准组织提交文稿1000多篇,内容重点涵盖移动通讯、NGN、终端、网络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通过这些文稿,逐步建立自己的基本专利库。

目前,中兴通讯已有100多名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其中12名专家在国内、国际业标准化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包括ITU-T两个副主席和4个大会报告人职位,取得了17个国际标准的编辑者席位和起草权,其中3项国际标准(包括3G、光传输等)已在全球正式发布。

集成创新打造产业竞争优势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外国耗子的才是好猫。”作为中国领先的ADLSMODEM(俗称“A猫”)供应商,星网锐捷在业内素有“中国猫王”的美誉。然而,当2006年进军俄罗斯市场时,由于当地通信市场的运营模式、通信制式、功能需求都与国内不同,产品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窘境。在星网锐捷网络通信研究院的攻关下,迅速推出了适应当地应用需求的产品,很快,俄罗斯市场终于被来自福建的“中国猫王”拿下了。不仅如此,“中国猫王”还相继在土耳其、泰国、印尼、新加坡等海外市场纵横驰骋,2006年星网锐捷通信产品的海外销售因此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年销售比2005年增加了近3倍。

2006年,星网锐捷被评为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之一,创新成为深深植入公司的DNA,成为推动企业高速发展的源动力。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和副总组成的创新试点专项组,制定了公司的创新试点实施方案。试点方案的实施与公司经营的市场策略、产品开发、品牌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进行了无缝的融合,创新试点各项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创新与成长是星网锐捷2006年工作的两大基点。2006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8.8%,比上年增长近63%,公司研究院人数由年初600多人增长到了800多人。建立了6个区域研发中心,与AMD公司成立了“AMD-星网锐捷联合技术中心”。申请成立了“福建省下一代网络工程实验室”,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近10项,申请专利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

2006年,星网锐捷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强集成创新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推动技术发展,加速技术和应用的融合,在网络、终端、通讯、视

讯等产品方面全线高速成长。网络产品锐捷网络在万兆刚刚普及的时候,就在全国率先推出面向10万兆平台设计的新一代IPV6高端核心路由交换机新品,成为业界的先行者。终端品牌升腾资讯,在2006年登顶中国瘦客户机市场第一品牌,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近30%,并连续8年蝉联中国图形终端市场销量第一。2006年,星网锐捷研发出各类新产品50多种,公司销售收入增加43%,利润增长47%,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

今后要继续完善以公司研究院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纳入项目组统一管理,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争取在未来一年内公司申请国家各类专利的数量比同期增长50%以上;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使其占销售收入9%%以上。

由“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

法尔胜集团公司

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以来,法尔胜集团公司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企业建设方案并迅速付诸实施。法尔胜认为创新文化建设是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创新文化建设,实现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根本性转变。

为此,公司于2006年9月召开了建设创新型企业动员大会,并组织集团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以“励志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讨论,使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对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形成了共识。公司还以“法尔胜”报为依托,发动广大职工围绕创新型企业建设进行深入讨论。

法尔胜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法尔胜有“三不”。一是树立企业危机感,不满足。二是树立民族自尊心,不服气。三是树立历史使命感,不停步。法尔胜人深知创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持续创新,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持续提高,拳头产品输送带用钢丝绳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

围绕创新型企业建设,公司成立了以总裁为组长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创新工作办公室,保障了集团公司创新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为创新型企业建设确立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公司还设立创新基金,统一用于核心技术、重大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开发,培养和壮大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目前已完成了组建国家金属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组建省级光通信材料重点实验室工作。此外,公司还投资

1.5亿元创建了江阴市高新技术创业园,以吸收海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为集团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半年来,公司先后开发重大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13项,申请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目前正在新制订国家标准2项,修订国家标准5项,正在申报二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多项省市级科技攻关计划。

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并充分

利用银行信贷、社会资本、个人资本等多种方式,形成联合投入机制,并积极争取政府对公司创新工作的支持。优化创新管理体系,公司将致力于内部机制建设,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内部机制,将理念、制度、规范转化为人的行为方式和习惯,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机制。

打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钢铁研究总院

钢铁研究总院作为国家第一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围绕试点方案实施,调整了战略定位,确定了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从产学研创新机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创新试点工作。

2006年“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顺利启动,以此项目实施为契机,依托于国家引导资金及政策,钢研院联合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共11家作为联盟发起单位,研究筹建“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家科技部及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建座谈会”,成立了联盟筹备小组,经过多次交流协商,起草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战略联盟组建方案(草案)》《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战略联盟协议书》等文件,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该战略联盟瞄准国家战略目标,以钢铁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为重点,大力提高钢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行业在资源、能源、环境方面的瓶颈问题,开发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重大技术和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保证钢铁行业持续健康跨越发展。

通过组建技术战略联盟,以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创新相结合,建立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整合钢铁工业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建立在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基础之上的有机整合产业科技资源的机制,推动行业共性、重大前沿技术发展。探索在国家政策与资金引导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成为面向行业的、开放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经过3—5年的努力,争取基本形成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开发出若干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突破资源、能源、环境对钢铁工业的发展制约,全面提高钢铁产品质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两级创新体系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推进,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和支撑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中,全院积极推进和探索机制创新,走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新路子,建设定位明确、开放运行的创新体系、联盟和平台。

全院共设有17个独立研究所(中心),围绕创新型企业试点目标,在企业内部打造“共性上移,应用下沉”分工明确的两级创新体系。院级以“国家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草原畜牧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

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平台,稳固一支高素质研发队伍,围绕农业装备关键共性与战略性重大技术,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集成创新能力,面向全行业开放、服务,引领行业发展;在院产业部门,以下属企业为主体,建立与产业、市场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产品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产业发展。两级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定位于国内领先、支撑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功能上逐步向具有农业装备技术、产品输出能力的国际区域性技术中心转变。

通过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2006年,与国家电网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共建“国能—中国农机院生物质能工程技术中心”,把我院在生物质收储运装备领域的先进技术迅速注入其直燃电厂炉前作业,并对“十一五”期间150座电厂建设提供技术开发和装备服务;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与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共建“天拖—中国农机院企业技术中心”,转化农业急需的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产品技术、工艺装备技术,当年实现小批量销售,并已展开纤维、油料作物收获技术的开发工作。

2006年全院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了一番,居行业1723家规模以上企业前10位;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在国资委连续三年考核中名列前茅,达到5.12%%,为中央企业和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本报记者刘恕整理)

第二篇: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申请创新型试点的企业要把创新作为根本战略,结合技术创新规划制定试点工作方案(草案)。试点工作时间2-3年,主要内容包括:

(一)试点工作总体目标

结合企业实际,提出通过2-3年试点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要求体现企业特色。

(二)试点工作主要任务

1、确立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及合理的技术路线。

2、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科技创新项目,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科学普及。

3、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技术开发和工程配套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和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创造条件对外开放。

4、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职工技能培训。

5、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做好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建立专业性专利技术信息库,主持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

6、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实行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制度,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7、推进管理创新和创新文件建设,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

根据试点目标,企业可在上述内容中选择4-5项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三)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

企业根据发展规划的周期,自主设定起止时间、工作进度、阶段目标。一般为2018.1-2019.12或2018.1-2020.12。设定的阶段目标应可以考核评估。

(四)保障措施

为完成试点工作各项主要任务所采取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人员、经费、内部机制、政策等方面。

(五)试点工作组织和目标任务分解

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牵头的组织机构,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成员的目标任务分工,指定专人(科技专员)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联系。

第三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摘编

以思政课建设为引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

北京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取得了积极进展。

坚持首善标准,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谋划推动工作

北京高校具有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良好传统与工作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首善标准,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进一步构建工作的大格局。一是抓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学科建设、思政课改革和专职教师激励等制定有力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大力推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抓关键少数。组织60所北京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进行为期两周的脱产培训,专题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高校主要领导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三是抓投入保障。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5亿元,全面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以开放的视野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要办好思政课,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我们聚焦教学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这一突出问题,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加强建设、推进改革,让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一是凝练教学内容。建立定期教学研讨、教学难点问题联合研究、理论与实践交互深化等日常性、基础性机制,帮助教师讲深讲透重点问题。二是破解难点问题。建设20个教学改革示范点,支持高校围绕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关键问题探索创新,创造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有益经验。三是集聚优质资源。开展“名家领读经典”活动,邀请名师大家为大学生共上一门思政课。

坚持党管人才,以有力的举措打造高层次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党必须要建好、用好这支队伍。一是注重全员培养,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开放研修平台”,提高学习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二是注重名师引领,建设15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三是注重激励保障。2016年起按照人均每月2000元的标准为全体一线专职思政课教师发放补贴,实施青年教师“扬帆资助计划”、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为各层次教师成长发展提供支持。

坚持主动引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开展理论创新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过程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肩负着重要任务。北京市注重整合资源和力量,积极做好引领工作。一是强化协同创新。二是强化正面发声。三是强化成果培育。强化思想引领,创新方式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浙江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思想政治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突出政治意识,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

历届浙江省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省委主要领导一任接着一任亲自抓。2005年,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主持下,浙江省委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和定期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

一是抓方向,明责任。2015年,省委高规格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级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省领导带头通过上讲台对话、进入课堂听课、深入公寓交流,掌握一手信息,见微知著,查找问题,点睛明题。在省委的示范带动下,地方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积极创新载体,改进作风;高校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真正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立校办学中的重要地位,狠抓落实,提高实效。

二是抓细节,重实践。2012年,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从抓好学生公寓环境做起,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工作。4年间,全省高校累计投入10多亿元改善学生公寓。

三是抓短板,促改革。制定了《浙江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了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实践育人机制建设为重点的“双十”举措,出台了领导干部讲课听课等制度,并将思政理论课改革列入省委201422项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通过一系列改革,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68.8%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82.6%。

着眼实际实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本身就是一部鲜活教材。我们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辅助教材体系。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等地方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初步形成了根植于浙江大地、立足于浙江人民实践、具有浙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教材体系。二是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实施“百校联百镇”“双百双进”工程,遴选100个乡镇(街道、社区)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定点实践基地,校地长期合作育人。建立以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厅局级干部为主的特聘导师师资库,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三是开展文化校园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传承校训、传唱校歌活动,推动建好校史馆、博物馆,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做到师生对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目前,我省文化校园建设正在12家试点高校的基础上,向全省高校全面铺开。

落实主体责任,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陕西省

陕西省委、省政府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收到良好成效。

强化党的领导,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省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省委制定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要求省级领导每年至少到高校作一次报告。二是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陕西省委决定单设高教工委,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创造性地开展高校巡视诊断工作,逐校把脉问诊,一校一策开药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三是足额选好配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按照1∶200标准,核定增配高校专职辅导员编制1763名,并努力缓解高校思政课教师紧缺问题。高校辅导员职称评聘“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延安精神是陕西突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一是推动延安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把延安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大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用民族文化、革命传统和现代精神哺育青年学子,教育大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组织大学生到延安、照金、马栏等革命旧址体悟革命传统,在今昔对比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在校园文化创建中凸显红色基因。各高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新内涵,精心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精品项目。

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是发挥延安大学辐射源作用。在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延安大学建立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枣园、杨家岭、南泥湾等红色教育景点开展现场教学,重温党的历史。二是精心培育典型,彰显延安精神的时代特色。先后推出了全国重大宣传典型西北大学理论物理学家侯伯宇教授、优秀党员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小麦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航天教育奠基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家陈士橹院士、见义勇为大学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吴树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用师生身边的榜样激励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回应学生关切。充分发扬延安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同步解决。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具体举措。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打造又红又专的引路人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党委一贯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又红又专、爱国奉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化,确保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贯彻到位。

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堡垒

学校注重占领思想政治工作制高点,拓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是推动教师提升思想政治认识高度。党政班子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带头学、领头做,打造“不漏气发动机”,为抓好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延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频谱广度。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政治立场、立德树人表现作为教师聘用考核先置要求。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学生价值引导的核心内容。三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深度。坚持用“清华师德”教育全体教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写入学校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以教师为主力组建网络引导队伍,在热点事件中积极发声,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言论。

以党建为龙头引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清华全校199个教师党支部全面覆盖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党员达2179人,党员比例占63.3%。

一是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明确规定教师党支部的设置组成、职责要求及组织生活的次数、内容、形式。选齐配强党支部书记,九成以上支部书记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二是激励教师党员当先锋、作表率。选树身边的优秀典型,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按照“四讲四有”标准,深入开展新时期清华大学共产党员行为规范大讨论。三是“不断线”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始终将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为党委工作重点。党委班子成员直接联系重点教师发展对象,党支部选择学术带头人担任学术骨干中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和介绍人,发挥“学术导师”和“政治导师”的引导作用。

重点抓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思想引导。通过成立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研究会,设立专项党建研究基金,组织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支持思政课教师赴境外研修交流等,不断深化青年教师对党的理论、国情社情和学校传统的认知认同。

完善涵育机制。完善党务部门和院系党委的沟通机制,定期通报研判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引导。统筹整合“清华思客”“青椒乐享会”等渠道,帮助青年教师学习理论、感受文化、提高认识。

强化发展支持。在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名额、周转房等方面制定措施向青年教师倾斜,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抓责任落实、方法创新、示范引领,做好高校基层党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责任落实、抓方法创新、抓示范引领,让学院党组织强起来、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持严守规格、下足功夫,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学校党委构建了“学校党委把方向出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学院党委强化保证监督、发挥主体作用,党支部主动发力、发挥主心骨作用,党员把自己摆进去、发挥主人翁作用”的责任体系。

学校党委始终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强化院(系)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业主责意识;切实保障党支部发挥主心骨作用;不断激发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主人翁意识。

坚持创新方法、围绕师生榜样和重大任务建支部,锤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支部作风

学校党委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中心任务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渗透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到哪里。

施行“大师+支部”模式,围绕党员专家建支部;施行“项目+支部”模式,围绕重大项目建支部;施行“教师+学生”模式,在教研室、研究所设置师生联合党支部;施行“榜样+支部”模式,围绕先进典型建支部。

坚持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推动全校形成了牢记总书记嘱托、成就国家和民族希望的浓厚氛围和自觉行动

学校在基层党委全面推行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的有效做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坚持精神引领。认真组织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教育教学,持续开展航天精神、铁人精神、马祖光精神等行业、地域和校本特色精神育人活动,面向新生上好入党启蒙第一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充满校园。学校每年有2000余名毕业生投身航天国防。

二是坚持品牌带动。实施基层党建品牌战略,每年开展品牌立项200余项,产生了航天魂、学雷锋小组、学风督导队等一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传承性系统性、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完善了在重大攻关、急难险重、爱岗敬业等关键任务和日常考验中选树典型机制,创新设置了校、院(系)、支部三级榜样库,始终坚持先进事迹报告会制度,每年在重大时间节点评比表彰2000余人次,每年精选300多名师生进入榜样库,并从中按需遴选组合出各类先进事迹报告团,每年推出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余场。

统筹育人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价值引领核心作用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把思政课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将思政课建设成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

深化课程内容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学校以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为重要突破口,挖掘整合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拆除“学校和社会之墙,各学院、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学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逐步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一方面深入研究教材,发挥中央马工程统编教材优势,组织教师深入系统研究思政课统编教材,鼓励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不断增强理论说服力。另一方面开展集体备课,校领导全程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备理论”“备学生”“备热点”“备教学方法运用”,遵循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特点,将党的创新理论有计划、分专题地进入课堂,根植于大学生思想深处。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一支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引导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让教师想教好、能教好的工作机制。

聚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构建“立交桥”式培养体系。我们一方面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每年选派思政课教师交流访学。这些教师既传播了中国声音,也将世界视野引入思政课堂。

首创“项链模式”,实现多学科师资协同育人。坚持探索在思政课堂引入名师大家、党政领导、企业高管等各条战线优秀人才,建立了思政课特聘教授资源库,将教师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战。

依托同城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014年起,上海市在我校试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城平台计划”,我校专门设立招生名额,邀请全市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博导、硕导,组建联合导师团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水平。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用问题导向增强教学有效性

学校强调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意识,逐步构建形成从案例导入到理论分析、从实践探索到问题解读的“四板块”知行统一教学模式。

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方法改革,在实践中收集整理学生原始问题近10万个,建立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课程教学问题库,编撰出版《思考与解读》《释疑与解惑》《教学与实证》等系列教学研究成果。注重话语体系转化,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帮助教师树立“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的教学理念。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贴近学生接受习惯。建立思政课“微课程”视频库,形成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满足学生自学需要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

抢占互联网阵地,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抢占网络新阵地,按照“知行合一、自主发展、为人师表”的育人理念,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

学校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多年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建立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库,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对广东147所高校近200万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进行追踪分析。

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学校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打造“晚安华师”“紫荆青年”等“校媒群”,引导培育优秀教师和学生开通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牵头组建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搭建杰出校友与在校生网络交流平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构建起了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的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

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

学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持续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整合学校历史故事、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有形载体,组织师生开发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吉祥物“萌小兔”、各类表情包、主题漫画、微视频等阳光文化产品,及时传递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造出一个学生喜闻乐见、时时处处受教育的网上精神家园。

突出师生双主体,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

针对网络社交平等、互动的特点,学校构建起“教师引导、朋辈引领、知行合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建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主动触网、善于用网、借网育人,通过网络空间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发声发言,发挥专业优势进行释疑解惑。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指导学生参与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形成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为人师表的新型育人机制。

创新党建联动机制,拓展立德树人渠道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抓关键,发挥好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分解为五大类22项,细化为56个指标,建立学校党委“三重一大”决策等内控管理标准化流程31个,明确任务要求、质量目标和评价标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构建起党建工作全程跟踪、全程记录、全程检查、全程考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主要领导自觉遵守末位发言的议事规则。

注重抓基础,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学生社团、公寓、实践基地,建在科研平台、实验中心和课题项目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专业建设、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把优秀教职工培养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能手的“双向培养工程”。组建了以教师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6支网络媒体团队,搭建起“三网、两微、两台、一报、一屏”九大宣传平台,挖掘身边典型。组织师生党员突击队,参与抗震救灾交通“生命线”抢通、重建等重大任务。组织师生党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公路勘测、渡口调查和桥隧检测。学校各系党总支结合专业优势,为贫困地区免费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260余名适龄学生和帮扶对象受益。

加强主渠道建设,发挥好课堂育人功能

学校改革考评办法,从主观努力度、行为实践度、知识掌握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崇德尚能的思想道德素质。制定专业课的教学、育人“双大纲”,建立“学业导师+辅导员”制度,在专业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到既授业又树德。实行素质教育学分制,把思想道德、职场素质、就业创业、基础能力、健康与安全细化为42个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加强主阵地建设,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开展大学生艺术节、宿舍文化节、校园读书节和创新创业大赛、技术技能大赛、百科知识竞赛等“三节三赛”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端正“先修身、后修路”的职业态度,激发“蜀道天堑变通途”的职业信念。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勤工助学、“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理念,把学生宿舍建成“思想教育、文化交流、行为养成”的素质提升基地。充分发挥“易班”综合互动社区的作用,建成“党旗飘飘”微信群、网上团校等网络教育平台,定期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及时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四篇: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总结参考提纲

附件⒈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一、综述

二、创新型企业试点的实施情况

主要包括:研发能力建设、研发投入力度、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基地开发共享机制、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创新机制等方面。

三、主要成效总结

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

四、存在问题、困难及原因分析

主要从政策制定、机制管理和企业内在需求等方面分析。

五、今后工作构想与相关建议

主要包括:今后工作构想和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需求及相关建议。

第五篇: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草案)

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草案)

(2015年10月-2017年9月)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靠单一的产品是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作为企业就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根据现有条件,制定创新型企业未来两年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试点工作总体目标

公司在每年的年终均制定下一的技术创新规划。2015~2017年公司技术创新主要内容是:准确把握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导向,瞄准世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大力研发推广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通过不断的研发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服务万千中小企业并助力中小企业发展,首创中小企业网络综合服务模式,逐步把公司打造成国内企业全营销行业的领航者。具体表现为:

1.以渠道网为核心,通过虚拟网络技术促使渠道商和企业通过渠道网完成在线交流、进行互动聚集人气,同时利用多层次的媒体资源为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渠道商提供营销推广服务,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最新的商机信息,并以市场为导向,给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搜索体验,满足多样化的搜索需求。

2.通过线上线下的信息交互平台,聚集积累大量的客户数据资料。通过公司的调节整合,进行精准、互动的双向沟通,协助企业发现有价值的客户和商业机会,通过丰富的数据分析来帮助企业寻找到最想要的且最有价值的客户,同时为其匹配更适合他的企业类型和层次,帮助企业和客户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为企业和客户发现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3.安徽渠道与国内各大互联网媒体(如新浪,搜狐,腾讯,百度,凤凰网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是这些媒体的高级合作伙伴,并与数百家垂直网站,地方网站长期合作,构建了跨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媒体传播集群。公司利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客户服务可以为用户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营销推广。

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需求也将与时俱进,会更加多样化,要求会更高。安徽渠道将其视为公司发展的机遇,将秉承诚信,务实,创新的理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创新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新的服务运营支持模式。

二、试点工作主要任务

1、要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管理和研发技术,确定自主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核心地位,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创新文化,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服务:①实行持续发展战略,实行战略技术创新协调发展战略,创造性的提出“企业全营销”理念,为企业提供营销综合服务,打造企业营销一站式服务。②研究和发展制度化,制定研究和发展的有关规范,拥有一支稳定的、有实力的研究和发展的队伍,建立功能齐全的技术研发中心。

2、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创新,资金投入是保障。为保证公司技术研究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公司为技术中心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开发费用。近年来,公司把技术开发费用纳入企业预算,足额提取,按需供应。2013年公司研发投入1770.16万,占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的6.35%,2014年研发投入共计2138.2万,占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的7.1%。为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未来两年企业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目的顺利完成。计划2016年企业申报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3000万元,计划2017年企业申报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4000万元。

3、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关键,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一是吸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二是整合充实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的途径,造就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三是积极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措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创新方法培训、继续教育及职工技能培训。

企业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创新人才升、降、去、留的政策措施,建立薪酬、培养人才的办法。创造尊重知识、爱护人才、鼓励创造的氛围。让创新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安心为企业创新,乐为企业奉献。在收入分配方面要将创新人才的成就与收入挂钩。实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并与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评审结合起来激励创新,对取得重大突破有突出贡献的创新骨干和项目负责人要给予重奖。在人才流动秩序上要规范,防止恶性循环,特别是要防止核心人才流失,把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带走,使研究项目失败和知识产权外流,给技术创新带来损失。有计划的对企业领导、科技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凝聚一批创新人才,形成一支稳定持续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注重培养企业职工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文化,组织企业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创造发明活动,努力使其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复合型的高素质职工,充分发挥他们创新主力军的作用。

4、公司秉持“科技领先、诚信经营、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追求“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精益求精,谋求更好的成果水平。

企业着重开发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代表企业形象、体现企业经济实力的知名品牌,目前积极宣传推广的78.cn创业商机网、渠道网、2958精品商机网,都是将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紧密相连,努力在价值链高端寻求高利润。未来我们将打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逐步走上品牌运营和提高自主创新的发展轨道,把自主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来经营,创造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品牌经营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不但在国内得到青睐、有较高知名度,而且争取走向世界,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5、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实行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制度,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领导职工的科技创新热情,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和科研项目的奖励制度,科学、规范、正确的引导技术人员及研发机构的工作,积极有效的激励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机制优势,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技术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制度和措施,为研发工作构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公司将软件研发、技术储备和市场推广转化为一体的系统管理,由公司高层组织召开定期的技术工作联席会议,适时将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进行总结并转化,让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成效,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明确科研项目负责制,加强科研项目从项目立项、经费预算、执行和推进、验收到项目科研成果的评审,并将创新激励制度更进一步进行完善。

6、推进管理创新和创新文化建设,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对外:积极与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如:皖西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进行联合,开展产、学、研活动,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为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对内:企业将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创造出“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创新文化氛围,广泛深入地开展自主创新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使创新理念深深地根植在每个员工的心中,形成“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良好创新风尚。

三、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 1、2015年10月-2016年6月:2015年,渠道网络将开启的重大创新变革,即渠道网络“招商云”的发布。招商云是渠道网络开发用于企业及个人网络招商一体化的后台,后台包括6大体系,集合pc官网、手机无线网站、微网站、手机APP、SEM数据分析、CRM数据统计等一体化后台,秉承方便快捷,安全稳定的原则为个人及企业免费开放的一款综合后台软件。

整合渠道网络从硬件到软件、从线下到线上的资源积累,建站云、营销云、微信云、管理云、电商云五大功能模块共同构成“招商云”的综合服务能力。“招商云”是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依托技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云服务,希望用户以最简单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享受IT服务,快速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该平台以渠道网络专为中小型企业量身打造的系列解决方案为核心,帮助企业顺应技术变革,转变传统思维,从多方面帮助企业构建、拓展渠道,实现可持续的增长。随着“招商云”的上线运行,数以万计的中小微企业,都可以“驾云”发展,轻松把握互联网新技术时代企业转型发展的机遇。2、2016年7月到2016年底:在“互联网+”的新局势下,传统企业面临着渠道建设与拓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等问题,渠道网络将为渠道商和投资创业者搭建好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精准高效的渠道搭建、全面立体的网络平台与展会招商,形成线上线下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全方位地助力企业的成长,进而帮助企业成功向互联网转型从而实现“互联网+”经营模式。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能够作为新引擎促进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并将带动新一轮创新驱动型产业布局和投资。渠道网络也将继续致力于帮助传统企业摆脱互联网困局,使传统企业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相融合后的优势,实现三方在互联网时代下互促互赢的新商业局面,让“互联网+渠道+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大步向前,稳步发展。3、2017年初到2017年6月:互联网用户向移动端迁徙已成定局,车联网也在无声改变出行,在线教育涌入江湖,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碰撞势不可挡。渠道战略将全面拥抱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针对消费群和一致的需求,开展营销渠道的全面拓展,让分销效率更高,消费成交更容易,更加便捷、高效的达成销售,实现企业品牌营销在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产生乘数效应,开启营销全渠道时代。4、2017年6月到2017年9月:企业互联网化范围逐渐延伸,大数据呈现一片蓝海。目前公司内部,渠道网络将大数据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及网站的优化,在对外服务方面,渠道网络只对厂商提供大数据服务,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与搜狗、百度等各大主流平台的交流,共同拓展在PC搜索、无线搜索、竞价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在搜索和移动互联网战场“智慧启航 共赢未来”。

四、保障措施

为实现未来2年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渠道网络将采取下列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公司在原有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创新型企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公司自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的制定和部署,研究落实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的政策措施,负责公司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管理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强协同合作,联合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发挥专家咨询机制作用,保障工程顺利实施与自主创新总体目标的实现。

2、人员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每年都从社会、高校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和本科以上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各个岗位。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互联网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团队,专门从事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及计算机智能硬件设备的研发,几年来已取得23个由国家版权局认证并获其颁发软件著作权证书的软件产品,目前尚有更多软件产品正在研发和申请认证过程中。人才是项目研发活动的实施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只有拥有了具备创造力的高级人才、核心人才,企业才有开展自主创新的可能性。因此,要进一步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快高技术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引进力度,抓好自主创新人才梯队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经费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实力得到显著加强和全面提升,公司为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每年提高研发费用比例,计划2016年企业申报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3000万元,2017年企业申报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4000万元.4、内部机制

主要是要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组织和技术预测机制。一是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建立企业人才保障机制,就必须把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在企业实施“人才工程”,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的重要工作,制订出系列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让技术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环境,让人才愿意在企业做技术创新工作。要为技术人才建立良好的事业平台,知人善用,让每一个技术人员各得其所,有用武之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奖励机制,让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和成就感,还要把技术人才的成就与收入挂钩,让每一个人的劳动得到尊重,得到回报。规范人才流动秩序,防止人才竞争的恶性循环,特别要防止核心人才的流动,把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带走,给技术创新带来损失的现象。在企业内部要培养企业家、科研人员的创新观念,培养企业的创新文化,促进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结构,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观。

二是组织保障。公司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一个独立的组织平台。建立健全技术预测机制。进一步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跟踪已纳入“2年目标”规划的科技领域和重大项目,为科技规划的滚动实施和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健全技术预测制度,促进技术预测规范化;建全技术预测机构,建设技术预测队伍,广泛吸收社会科学领域、产业界和科研管理部门专家参与技术预测;完善技术预测方法,保证技术预测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五、试点工作组织和目标任务分解

安徽省渠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积极建设创新型企业,成立“安徽省渠道网络创新工作组织”,试点工作负责人张振杰,试点工作联络员王文祎,明确了各成员的目标分工,具体分工如下:

1、组长

张振杰,CTO,是整个工作组的负责人和总指挥,指导和运筹整个工作组的开展和实施,并解决工作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保证工作组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工作组负全责。

2、副组长

王忠波,总监,具体负责相应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的建设工作。刘博,总监,监督领导系统部,保证创新工作流畅有序的进行,并对研发技术人员的组织、指导和培训等具有决定权,3、成员

李然,总监,负责整合创新工作,发展线上及线下相关事业 安冉,系统专员,协助王忠波总监完成有关试点工作中有关科技创新工作

郭明明,副总监,指导员工完成公司安排的科技创新工作。陈岩,经理,负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予以监督,以确保试点工作的完成。

冯波,产品专员,负责研发中心产品咨询服务。

王保卫,系统专员,负责维护科技创新软件系统的正常运作,解决日常问题。

王文炜是工作组的联络员,主要负责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联系,编制工作组及其成员的工作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负责材料和项目的申报。

下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南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附件1 云南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

    创新型试点企业典型案例撰写

    附件四: 创新型(试点)企业典型案例撰写模板 案例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副标题: XX企业创新案例 一、企业概况 对企业概况的客观陈述,内容包括: 企业全称/成......

    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湖北省科学技术厅(2008年 12月23日)为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企业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形成一批......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发言摘编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发言摘编 《人民日报》(2010年05月27日16 版)实施“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中共北京市委 中央“千人......

    创新型企业人才

    雇用学习或自我积累:创新型企业知识积累方式研究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积累方式:纯粹自我积累或雇佣其他企业的人才(挖墙脚) 对雇佣人才的使用:雇佣或合伙(激励理论) 要关注专利法 模型......

    创新型企业学习稿

    文章标题:创新型企业学习稿据报道,日前,由共青团中央等组织开展的“首届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奖”评选活动揭晓,全国共有50名为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的青年企业......

    如何建设创新型企业

    所谓“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是一个经济组织高峰状态的良性运行系统,是一个合理配置各类要素,激发生机活力,打破陈规陋习,争取超常效益的运行系统。根据国内外技术创新领先者的启示......

    创新型企业学习稿

    据报道,日前,由共青团中央等组织开展的“首届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奖”评选活动揭晓,全国共有50名为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的青年企业家被授予首届“中国青年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