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之二
就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
之二
三、如何就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通过调查我们总结,结合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就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托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养殖业、精细蔬菜种植、培育观赏苗木花卉和多种经营发展庭院经济等。安顺市七眼桥镇汤官村1995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发展养鸡,从最初的3户发展到65户形成了“养鸡一条街”,每年向贵阳、安顺等市场出售肉鸡30余万只,养鸡业带动了养猪业,全村户均养猪三头最多的户均60头,养猪业又带动了屠宰业,有23户从事屠宰行业,全村专门从事养鸡、养猪、贩运、屠宰的劳动力30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高妇女劳动力的参与程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平坝县城关镇陶关村,全村共有218户953人,妇女占全村总人口的42.7%,96年以来参与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妇女占妇女总数的81.3%,妇女创造收入占该业收入的73.1%;养殖业中妇女的参与率为61.2%,创造收入占该业收入的82.2%;运输和加工业中妇女的参与率为42.5%,创造收入占该业收入的30.9%;劳务输出中妇女的参与率为32.7%,创造收入占该业收入的25.8%。
第二,发展利用农村能工巧匠的带动作用,发展农村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二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建筑业、旅游业等,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普定县白岩镇管小村发展农村手工业,全村408户有150户从事缝纫加工,该业吸纳妇女劳动力195个,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16.22 %,占妇女总数的32.72%,月加工总量37500套(件),年利润56.25万元,仅此一项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增加收入467.79元,是利用农村手工业发展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事例;紫云县猫云镇翁弄村,过去是一个人均吃粮不足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的极贫村,近年来利用传统技术以户为单位全家在外搞米粉加工的有24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5.5%,从业人员8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61.5%,其中:常年在外的55户333人,有30户迁移户口进城“农转非”。在他们的影响下目前全村从事个体经营的27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每年 1二、三产业的收入达500多万元。全村272户有存款,其中:50至100万元1户,30至50万元3户,10至30万元10户,1至10万元228户,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关岭县城关镇龙滩村小兴哨村民组,90%的农户利用传统技术加工棕垫,每年户均加工棕垫150多床,有80%以上的劳动力参与了该业生产,既培育了传统产品又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带动,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民经纪人带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平坝县天龙镇天台村,有289户1139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但他们依靠贵阳、安顺的农头企业发展酸辣椒生产,每年加工销售酸辣椒400多万斤,收入420多万元,占全村各业经营总收入的78%,净收入289万元,户均一万元,最高户达16万元,在加工业的带动下,又发展了辣椒生产,289户农户,户户种辣椒,从生产到加工销售从事该业经营的共计65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57%,目前已跨入小康村的行列,被誉为“乡村中的都市”;安顺“黄果树市场”有114户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占总经营户的88.4%,有1000多人从事该项业务,其中有一半的是农民;有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普定的高铝球厂,镇宁红蝶钡盐厂等等。
四、抓好就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具体措施
对不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扶持和支持政策。对于第一产业,应引导和鼓励它们尽可能地选择资本密集型的技术,以期推动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对于第二产业,则应鼓励其采用劳动密集和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对于第三产业,则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要为我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非公有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环境。首要问题是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证,确立其法律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制定保护和扶持政策提供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在税收、审批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放宽限制,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开辟合理的融资渠道
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支持,包括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应当建立
“就业补贴”和“研究与开发补贴”制度,给予就业多的企业补贴以及技术研发的资金扶持;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建立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适度放宽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地方财政应对这类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
(三)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引导
政府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法规和政策;颁布有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技术选择等;发布行业发展趋势信息,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进入或退出有关市场和领域以保证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发展。
(四)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要认真贯彻“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采取“岗前”与“岗后”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农民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就业培训;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搞好就业信息服务;应逐步以居住地登记制度和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户籍制度,取消“三证”、“五证”限制;清理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和规定,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拖欠民工工资、外出就业农民子女上学等问题。
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并将性别意识纳入工作决策中。要从根本上改革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创造一个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这其中,首先要取消依据户籍的就业限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就业竞争不再被身份所制约,使农民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其次要取消对不同劳动力进行资源配置的差别,使就业竞争不再被地区和所有制限制;第三要取消城乡、新旧用工体制对不同劳动力进行分配时的机制差别,加快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要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切实保护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权益;第五要考虑吸纳劳动力的企业方和接收地区的利益,实行鼓励接收的政策。针对农村妇女,要搞好思想教育、非农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工作,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技能上进入市场,提高外出创业能力。要巩固和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主体,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抓好信息化服务,为组织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可靠的根据。
第二篇: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中共东胜乡委员会
东胜乡人民政府
东胜乡共有5个行政村,27个自然屯;3014户,1.4万口人,耕地面积12.7万亩。全乡现有劳动力7562人,其中男劳动力425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6%。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已成为全乡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2009年常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达3275人,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43.3%,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实现2275万元,人均增收1625元。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一部分劳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越来越多,有限的土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乡党委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乡村干部中进一步统一了“欲富民,先少民”的思想,在努力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来增加收入,并在此项工作中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
一是宣传引导,算好经济效益帐,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为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乡村两级干部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做思想发动和宣传引导工作。通过算帐对比,让农户认识到外出务工不仅可以挣一份钱,土地合理流转后还能挣一份钱,这样可以得到双重收益,要比单纯在家里种地收入高这一事实,从而认识到外出务工经商确确实实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2009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土地合理流转面积35000余亩,相当于在家的农户户均增加10亩耕地,人均增加3亩地。仅土地流转一项,农民 1
就可增加收入500余万元。如东民村农民宋喜忠到山东威海开发区经商,开始在那租了一个小吃部,只有4张桌。经过几年努力,现已成为拥有营业面积180平方米,摆放26张桌子的中档饭店了,年收入可达到15万元以上。外出经商后他把自家的42亩承包田转包给本组农民宋喜福耕种,宋喜福每年可增收6000余元,不但靠扩大种植规模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有了存款的他又在村里开了个熟食店,几年来逐渐走上致富道路。
二是典型引导,转变观念,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为了转变大多数村民故土难离,牢守田园,宁可半年闲,也不愿意走出去多挣钱的保守观念,我们抓住每年春节期间外出村民回家过年探亲的机会,及时组织召开了外出人员座谈会,让他们讲述在外务工或经商期间的经历、感受以及收入等情况。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人、身边事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既消除了部分村民心中外出不赚钱的疑虑,也进一步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在很大程度上也转变了他们固有的想法。如东民村村民唐宝宁在90年到山东靖海开发区打工,开始在渔船上的工作,由于干得出色,熟练掌握了渔业技能,三年后便当上了船长。后来,他就租了一条渔船自己经营,越干越熟的他已经不再满足于现状,在2002年,他先后筹集资金买了一条160马力的渔船和一条拖网渔船,现在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东民村农民赵永福到秦皇岛打工,先是买了一辆桑塔纳开出租车,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拥有一辆出租车、一辆大客车和一家汽车配件商店,固定资产达80余万元,年收入超过30万元。发展较快的还有王玉林、阮成广在山东威海开发区搞起了养殖业,年收入都超过10万元。在听到这些人创业经历的讲述
后,村民们深受启发,感触颇深,信心大增,纷纷表示真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闯一闯。
二、加大转移力度,在拓宽就业渠道上下功夫
在转移劳动力工作中,我乡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既注重向外输出,又注重就地转移,并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依托我乡地缘优势,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我乡毗邻部队农场及农林牧场,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乡党委积极引导种植大户扩大种植规模,为他们提供包地信息、种植技术等方面服务,从而实现增收。同时,在农忙时节,还鼓励有剩余劳力的家庭到附近的农场、林场为包地大户代铲、代耕、代收。据统计,2009年全乡仅在附近为包地大户打短工人数就达到1800人次,为全乡增加收入100万元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劳动力向其它产业转移。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乡党委提出了“六型经济”这一发展思路。作为六型经济中的庭院经济因其切合实际、项目多、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等特点,很快得到农户普遍认可,也成为解决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乡在搞好以养殖奶牛、黄牛、绵山羊、生猪等为主的传统畜牧业的同时,引导广大农户以养殖大鹅、本地鸡、獭兔、貉子等为主的特色养殖和以棚式蔬菜、食用菌生产、粘玉米种植等为主特色种植。并在特色种植和养殖上实现了规模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乡各类特色养殖户发展到208户,庭院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三是依托市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势,抓好围城经济来增加收入。几年来,我市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良好的势头,用工单位不断增加,劳动力出现暂时短缺现象,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乡党委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围城经济这篇文章。鼓励广大剩余劳力到市里务工,尤其做好那些有子女在市区就学的年轻人的思想发动工作,引导他们到市区务工经商。据统计,全乡在我市务工经商人员由过去每年不足300人增加到现在的1150多人,提高了近4倍。其中举家搬迁到城里定居的就有155户。这些人中有的从事交通运输行业,有的从事餐饮行业,有的从事建筑行业,有的从事服务行业。截止目前从事各种经商活动的人员就已超过200人,这些经商务工人员每年收入可达到800万元以上。如东和村村民程艳玲,开始到北安市一家饭店打工,经过几年自己学到并积累下丰富的餐饮业经营经验,于是2005年靠贷款在电业街开了一家饭店,由于会经营,懂管理,饭店开业后一直很火,每年收入都不下10余万元,不仅当年还清了贷款,而且现在还在文化家园购买楼房。
三、加大服务力度,在机制保障上下功夫
一是及时掌握用工信息,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外出打工。为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盲目性,乡党委充分发挥乡村党员干部的“四友”(亲友、战友、学友、朋友)关系,积极为想要外出人员牵线搭桥,千方百计保证他们出得去,还能挣回钱。如东和村支部书记李国清,有一亲属在河北遵化开工厂,为了解其用工情况,他亲自到河北对接,并达成用工协议。从2005年开始,村里每年都有20余人到那里去务工,平均每人一年能挣回1万多元,而且
钱款都是由工厂邮寄回村里,再由村里负责把钱送到打工者家中,避免了在外挣钱拿不回钱的情况发生。原东岗村贫困户赵国才在村里帮助下连续几年来都到该厂打工,净挣回4万多元,很快还清了欠款,并彻底摆脱了贫困。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出务工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缺乏技能的务工者大都赚钱困难或从事极难险的工种。而且由于外出务工者盲目性随机性较大,自身素质又不高,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法律常识和安全意识,经常存在赚钱少或根本赚不到钱的现象,上当受骗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在每年的农闲季节,我们充分利用乡农民素质学校和市职业技术学校等有利条件组织开展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做到形式多样和高效实用,既有各地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分析,也有外出打工应注意的事项。既有劳动技能的讲解,又有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培训班上邀请外出成功创业人士介绍经验,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对那些有外出意愿的村民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截止目前,乡村共举办这类培训班32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参训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得到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一致认可。
三是加大服务管理力度,拓宽就业门路。为提高劳动力转移工作效率,真正把此项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我乡抽调专职干部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对全乡各村劳动力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分类建立了档案,并录入微机实行流动管理,建立起一套月月有报表、年终有总结、定期有信息、输出有秩序的管理机制。办公室除定期与外出人员沟通联系,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情况外,还协助解决他们家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够真正放心走出去、高兴回来赚到钱。同时,为充分发挥外出人员的带动引导作用,我们开展了以“带出一批劳务、带回一条信息、带动一方产业、带活一个市场”为内容的“四带”活动。通过他们反馈所在地劳务市场用工信息,并为有外出意愿的人员牵线搭桥,真正能带出一批就业人员;通过他们外出或返乡后,真正带回和带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或技术,进一步带动乡域经济发展,带活一方市场。“四带”活动开展以来,全乡有67户外出务工经商大户参与此项活动,共带回有价值致富信息31条,带出410名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同时,乡党委积极制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再加以因势利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东利村村民韩勤1994年到天津市靖海县养殖奶牛,在自己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还带动了村里的7户村民去当地搞奶牛养殖,也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2006年,在我市养殖奶牛的优惠政策的招引下,乡里积极与他们取得联系,介绍了我乡奶牛养殖的优惠政策,其中3户回到村里后又搞起了养殖奶牛。还有东胜村农民冯长春,在山东务工的两年中,精心求艺,掌握了过硬的肉鸡饲养技术,2004年返乡后,在北安市开办了养鸡场,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第三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新时期、新的形势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以自发的跨区域流动为主,以从事简单的非农行业为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务工劳力为X万人,占农村劳动力X万人的X%,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X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X%,小学占X%,初中占X%,高中占X%,中专占X%,大专及以上占X%,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X%。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本市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市城镇化水平为X%,低于重庆X%的城镇化水平,多数镇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肯定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得到放宽,但农民在就业、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城镇就业成本大。二是土地制度制约。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的分散经营既束缚着农业劳动力的手脚,不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六)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据调查,我市X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组织的转移仅占X%。这表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全力推进“XXX工程”。大规模发展pIC生猪、葛、水产等产业和其他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X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X%,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返乡现状。
我县现有农业人口76.38万人,农村劳动力48.2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26.1万人,输出到县外13.8万人。主要的外出务工地区为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地区,占总劳务输出人数的77%。据本次在全县范围内对外出务工返乡的调查结果,截止09年1月底,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共返乡36156 人,其中因此次金融危机导致裁员返乡13190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9.6%。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已经影响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返乡农民工的数量仍将有扩大的趋势。
二、采取措施,提前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
我们针对当前面临宏观经济影响就业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稳定就业工作,我们成立了**县返乡民工就业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掌握我县农民工返乡动态情况、人力资源供需变动情况,制订应急措施,帮助返乡民工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
(二)建立报告制度,实行动态监控
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管理,我们建立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的长期监测制度。通过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对本辖区的返乡民工随时进行摸底、登记,定期上报。随时掌握全县的农民工返乡状况。对一次性返乡超过100人、一天内返乡超过1000人的,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
(三)主动搜集本地企业的用工岗位。
采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困难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和信息发布宣传栏、电子大屏、手机短信发布等方式多渠道发布信息优势。依托**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等新闻媒体发布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和招聘会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就业信息,使返乡的农民工能与用工企业及时对接。大力开展服务项目多、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服务效果实的大中型招聘会,春节前,我们召开了2次返乡民工的专项招聘会,共召集了86个企业,提供2000余个岗位,当场匹配成功800余人。2009年2月24日,我们联合无锡、徐州市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2009年春季返乡农民工招聘暨南北劳动力交流大会,此次招聘大会,18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211个就业岗位进场招聘,吸引了1.5万名求职务工人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612人,有效地促进了我县返乡民工的就业,得到了省、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全面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一是对返乡民工和本地企业失业人员开展基本素质的培训。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聘请教师、发放教材,对现阶段企业经营困难而被裁减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择业知识和必备的务工常识、法律法规。二是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努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应该把金融风暴引发的民工返乡的不利影响看成是培训人员、提升素质的有利契机,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从营造创业培训氛围、保证创业培训质量、强化创业培训服务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水平和创业成功率。通过培训返乡民工促进就业升级。
(五)搭建创业孵化园,引导创业,促进返乡民工就近就地再就业。
为提高创业者的成功率,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优先选择手中有一定资金或门路的失业人员作为突破口,在经济条件相对好的镇建立农民创业园。在园内设立办公室,成立劳动服务站,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创业手续,搭建创业促进就业平台,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片就业,形成以就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格局。柳新镇机械加工创业园、马坡镇玻璃制品创业园和黄集镇家禽孵化、养殖创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共吸引39家企业进入,带动就业2000余人。
通过多方努力,全县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返乡的农民工目前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重新就业,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现 “保就业、保增收、保稳定”的目标。
三、几点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带来的冲击,“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关键在农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2、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建议把新增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保,努力做到“即征即保”;
3、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门槛,简化手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4、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创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对有创业愿望的人进行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扶持,使更多的人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并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增加收入,拉动内需。
5、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五篇: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 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将从对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入手,通过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特点,剖析存在的问题,以探讨进一步促进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全国的小康。而农民要实现小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文化程度占5%;从收入来看,平均每人每年收入8000多元。
劳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有效地推动了清水县劳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清水县经济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人民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交通和通讯发展滞后,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难度和成本都较高,地理环境严重影响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清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输出规模看,增速较快。据统计,2010年全县外出打工人数为5.96万人,2011年达到6.5万人,增长速度较快。
(二)从趋向分布看,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居多。特别是广东、新疆、苏州、杭州、上海、山东、内蒙古等几大城市居多,约占外出总人数的90%。而且这些集中分布的情况大都与“亲缘、地缘、情缘”有关,75%以上的都是“亲靠亲”介绍去的,劳动等中介组织介绍的较少。
(三)从就业工种看,从业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以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为主,从事管理和一定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员较少,不足打工人员总数的5%。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生产工人约6.1万人,占打工人员总数的95%以上。
(四)从经济效益看,2011年,全县外出打工人员人均80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高出4850元。
(五)从学历与待遇比例上看,学历高、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待遇
经济,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通过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由于当地农业、乡镇企业等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清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有的回到家乡参加经济建设,自主创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低下的不足。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活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实质上也是城镇化建设向前迈进的过程。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镇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职业,并在小城镇定居下来,其示范效应又带动周边农民进入小城镇。另外,部分外出打工者回乡在小城镇创办实业,也吸纳了一些农民进城务工。这些农民群众共同构成了农村城镇化的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教育、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劳动力没有任何技能特长,只能从事一些形式单
一、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岗位,导致就业不稳定,收入低,流动性大,与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要求极不相称,农民工就业空间仍然很小,市场就业竞争力较弱。
(三)兼业性、季节性转移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不稳定,兼业农民非农收入不稳定性使他们难以彻底离开土地。农村劳动力在转入非农产业的过程中仍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使用权,他们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脱离土地,有大部分劳动力只是季节性转移,忙时务农,闲时务工或经商。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而就业和日常生活又在城镇,在农村和城镇都拥有生产和生活设施。一旦非农产业出现问题,就再度向农业回流,具有“两栖”的特点。这种兼业性、季节性的转移使劳动力供需双方都抱着一种临时心态,谁都不愿在技能、素质方面增加投入,这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劳动力转移市场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四)信息闭塞,信息收集和跟踪管理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长期生活在贫困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导致大量的用工信息不能多渠道及时地发送,农民无法了解劳务市场需求状况,也就无法加入到政府组织输送的队伍中来。同时由于缺乏资金,对用工单位的考察、跟踪管理不够全面到位,给核实劳务信息、护送务工人员和加强劳务输出后续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留守”家庭子女教育、社会治安存在问题。
社会中介就业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劳务输出的格局。同时,加大对现有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依法规范或取缔不合理的中介组织。三要全面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底子。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普查,将劳动力按年龄、学历、技能水平、性别等分梯次输入微机,建立信息资源库,实现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的动态控制,为搞好转移提供科学依据。四要强化目标考核。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从严考核,真奖实罚,确保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指标,形成全县上下通力配合抓劳务的运行机制。五要落实保障经费。每年政府都应预算安排劳务专项经费用于劳务考察和组织输转工作,可以对在培训期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对分工分业后的农民创办新企业提供贷款补助等,从经费上保证劳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
针对清水县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的实际,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及甘肃省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一二四”增收工程(即每户输转一人,农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每年稳定培训转移就业40万人,实现脱贫致富40万户),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一要研究制定相关办法,建立起农民工培训经费由政府投入机制,确保培训经费足额到位。二要把劳务培训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结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打工过程中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懂得了管理、掌握了行情的民工回乡创业从而制造和带动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活跃城乡经济,加速小城镇建设,进而有效提高劳务输出的水平和收益,繁荣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搞好信息服务,可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县乡农业部门要结合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拓展服务领域,作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为其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要逐步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档案,掌握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分布与就业状况。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引导农村服务中介组织,多渠道开展劳务信息服务。
(五)关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消除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家长的照顾,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的温暖,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和形成不良习气,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加强乡村两级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老师应和孩子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孩子的父母也能够在外安心务工。留守老人一般年纪已高,体弱多病,生活孤单,有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乡村两级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敬老院,完善管理体制,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留守老人,从而消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务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