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打破旧模式小窗口推动大变革

时间:2019-05-12 22:0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思维打破旧模式小窗口推动大变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思维打破旧模式小窗口推动大变革》。

第一篇:新思维打破旧模式小窗口推动大变革

新思维打破旧模式 小窗口推动大变革

今年以来,作为特大城市的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区局在省、市局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绕“八个统一”的工作要求,紧扣洪山特色、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办税服务厅的创建目标,立足高起点,勇作先行者,扎实开展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办税服务厅环境建设和流程简化,“小窗口”的变化推动了税务机关行为方式的“大变革”,纳税服务工作给全局上下带来了深远影响。

一、集思广益,确立办税服务厅建设工作思路

纳税人是税务机关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对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着直观的感受。纳税人的实际需求究竟是什么?税务机关应该怎样创造条件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这是开展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真正全面把握问题症结所在,只有广泛深入开展调研。为此,区局广开言路,群策群力,多渠道了解纳税人实际需求。一是问计于民,先后召开了13次专题工作会议,汇聚内部智慧,探讨工作举措。组织了7次税企座谈会,邀请纳税人代表185人次,开门纳谏70余条。同时开展了纳税服务满意度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98份,收集纳税人意见50余条。二是借助“外脑”,邀请了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名学者、市局、区委区政府领导、大型企业老总畅谈区域经济发展与优化纳税服务举措,聘请了专业设计团队,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专家学者合作,共同开展功能区域划分、标识设计等工作。三是拓展眼界,组织了相关人员到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考察调研,学习办税服务厅建设中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四是沟通反馈,定期向省、市局汇报进展情况,省、市局领导也先后15次来区局调研考察,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

通过广泛收集,发现纳税人普遍反映的办税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排队等候之急,办理一项业务,往往得排上半小时以上的队,最急的是申报期末,不仅人多,系统也慢;二是往返奔波之苦,有的业务,纳税人不得不在税务机关各部门之间往返多次,如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最怕就是找不到人、办不成事;三是多头报送之累,税政、管理、稽查等部门信息不能共享,只能要求纳税人多次、多头报送,最烦的就是三天两头填写表格,一填一大摞。在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区局认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改造,而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进而明确了办税服务厅建设的“三化”工作思路,即通过美化办税环境、优化办税业务,强化内部管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推进,实现办税质效和行政管理质效的双提升。

二、科学布局,营造整洁优美的服务环境

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本质,是通过提供各种便利设施和条件,促进纳税人的自身发展和税法遵从度的提高,实现征纳共赢。为给纳税人提供更加人性化、便利的办税环境,区局从硬件入手,科学设计划分布局,改变办税服务厅的整体形象。

一是划分功能区域,整体布局合中有分。将办税厅划分为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取表填单区、纳税咨询区、资料取阅区、等候区等六个功能区域,为纳税人提供分区服务。实现了办税厅各类人员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提高了办税效率,同时,将原一楼休息室改造为办税厅主任办公室,实行一体化、透明化办公,既方便办税厅主任对整个办税厅工作的统一指挥、审批和综合协调,及时解决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中产生的问题,又有利于加强工作监督,提高窗口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是完善办税设施,服务设计全中有细。充分考虑到纳税人的各种办税需求,力争做到全面、周到,凡办税需要的都设置到,从细微之处做起,不断完善办税设施,提供亲民、便民服务。购置了1台排队叫号机、2台等候进度显示屏、5台自助申报机、21台POS收银机,开发了纳税服务质量评价系统,设置了落地式表格柜、表格样本台、纳税咨询台、信息查询机等便民设施,通过资料架、政务信息公开展示栏、电子显示屏等多媒体信息化手段,贯彻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同时还编写了办税指南和涉税表单样本,涉及常见办税业务27项,表格50个,供纳税人参考查阅。

三是统一内外标识,视觉形象异中有同。使用全国统一的办税服务厅户外标识,并根据户外标识的颜色和风格,以古蓝色为底色,白色为标识名称文字,形成了整套VI设计方案,包括资料架、政务信息公开栏、表格柜、表格样本台、自助申报台、纳税咨询台、服务牌、局长接访日牌、停车牌、办税厅向导牌等。在标识设计过程中,区局反复试验,将古蓝色的色彩配比确定为C(蓝):100、M(红):40、Y(黄):10,与总局发布的色彩一致,使整体视觉形象异中有同、协调统一。

三、大胆创新,实现办税业务的便捷优化

实现简便快捷办税,是纳税人对于税收工作的合理需求,也是区局的职责所在。为了让纳税人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区局以办税窗口为变革前沿,从管理体制、窗口设置、业务流程上全面予以优化,真正实现了“走进一道门,来到一个窗,办完一切事”。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明晰办税服务厅实体地位。将计统业务从原计划征收科剥离,使办税服务厅成为独立的办税服务实体,实行人员统一管理,理顺了办税服务厅管理体制,为做好办税厅标准化建设、有效发挥办税厅职能作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办税服务厅岗位职责,实现了纳税人需要到区局办理的所有涉税事项,全部由办税服务厅受理或办理。

二是整合窗口职能,实行办税服务“一窗多能”。区局在设置申报纳税、发票管理、综合服务三类窗口的基础上,按照省、市局的试点工作要求,对窗口职能进一步整合,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了综合办税和特殊业务两类窗口,其中综合办税窗口19个,特殊业务窗口4个。除代开发票和发票实物发放在特殊业务窗口办理外,申报纳税、报税认证、工会经费代征、普通发票销售、专用发票销售,涉税审批事项的受理、传递、督办、反馈、返还审批件等100项办税业务均由综合办税窗口负责,纳税人可以在任意一个窗口办理相关涉税事宜。区局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摸索,在办税窗口采取了“双卡双机”的运行模式,即一台显示器连接两台主机,分别运行申报认证卡和发票发售卡,利用切换器在3秒钟之内实现两台主机间的快速切换。此外,区局还通过编订岗位培训教材、建立培训辅导责任制、强化上机操作等方式,不断提高窗口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以适应“一窗多能”的工作要求。“一窗多能”的运行模式不仅解决了纳税人办理两项以上业务时重复排队的问题,而且实现了窗口人员工作量的相对均衡,使窗口人员的工作绩效更具可比性,更便于考核,得到了纳税人和窗口人员的一致认可。

三是优化办税流程,实现高效快捷办理。制定了《办税服务厅办理纳税人涉税事项服务标准》,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在梳理、明确规定各项涉税事项的办理环节、审批流程及办结时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办税时间,最大可能优化办税流程。将区局受理的102项办税业务划分为34项即办事项和68项限办事项,每一事项都明确了办理环节及各环节办理时限。其中即办事项由窗口人员当场办结,属于涉税审批的限办事项,按照“窗口受理、后台复核、内部传递、限时办理、窗口出件”的程序办理。纳税人提交完整的办税资料后,只需要按照《税务文书受理回执单》的时间安排,准时到办税厅取件即可,所有流转程序通过科、所、办税厅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内部形成封闭环路,避免了纳税人往返奔波之累,纳税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从8月1日该模式运行到10月27日,区局共受理即办事项17417项,限办事项1283项,其中已办结出件1249项,提前出件率达100%。

四、健全机制,建立系统完善的运行保障体系

业务流程的优化,给纳税人办税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后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办税事项通畅运行,区局建立了以税收管理员主副管制度、衔接转办机制、税收执法行为监督考核机制为三大支撑的运行保障体系。

一是推行税收管理员主副管制度,配备服务“操作员”。区局本着“老带新,熟带生,增强合力,相互制约,激发动力”的原则,在税务所全面推行主副管制度,选拔产生了29名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准的管理员作为主管,负责片区内专业把关和业务事项的签字确认。通过“一主一副”、“一主多副”的模式,优化了基层税务人员配置,推进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能力搭配,变单打独斗为团队作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此外,团队化管理模式使业务操作有了AB角,当团队中一方因休假、培训、出差等原因无法处理业务时,另一方能够迅速补位,不让办税业务链条随之断裂,确保了限办事项的及时办结。

二是建立衔接转办机制,畅通服务“流水线”。实行限时办理后,只要窗口接受业务申请,出件时间就进入了倒计时。为确保在承诺时限内出件,相关的业务流转部门和岗位必须马上跟进,按照办税服务质量标准,像流水线一样将工作传递到下一个作业环节,实现工业化的规范操作。为达到这一要求,区局制订了《办税服务厅与科、所业务衔接制度》,对出件“产品”的内部流转进行规范,确保流转过程环环相扣,“生产线”畅通无阻。建立了资料登记台帐,记载受理的资料种类、受理时间和承诺出件时间,做好源头控制;完善了资料交接双签制度,办税厅每天下午4:00定时向科所传递受理的各类资料,急件实时传递,税务所每天上午9:00定时向科室反馈办结的资料;健全了出件信息预警机制,对快到承诺时限的限办事项进行催办,避免发生逾期现象。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考核,严把服务“质检关”。与现有法律法规相比,区局的68项限办事项共计缩短了工作时限367个工作日。在提高办税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内部流转时限标准的不一致。为适应两种不同的时限标准,确保办税服务标准和衔接转办机制能够一以贯之的坚持下去,区局形成了以法规部门为主导的双轨考核机制:一方面,以CTAIS的系统信息为依据,对每个岗位的执法行为进行点对点的考核;另一方面,以内部流转的资料签收单为依据,对各环节的流转时限、办理质量进行跟踪考核,一旦出现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等问题,立即对该环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过错追究,避免科所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有效提高了流转质效。

五、改进措施,拓展办税服务的渠道和方式

为减轻办税服务厅工作压力,减少纳税人等待时间,区局依托信息化手段,不断拓宽办税服务渠道,加大网上申报、网上认证、财税库行、个体户税银联网推行力度,认真落实“同城申报缴税”,实现申报方式和缴款方式的多元化,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够轻松办理相关涉税事宜。

一是大力开展网上申报。目前,区局一般纳税人已全部实行网上申报,小规模纳税人和纯所得税户已有4499户推行了网上申报,推广率为80.67%。在10月申报期中,区局共有4499户成功进行了网上申报,申报成功率为100%。

二是积极推行网上认证。区局对月平发票认证量在80份以上的60户企业进行了培训,目前,已有47户顺利开通了网上认证功能。10月份,通过网上认证发票3150份,占全局月发票认证量13595份的23.17%。

三是全面推进财税库行。已有7584户签订了财税库行协议。除稽查查补税款外,85%以上的税款通过财税库行划缴入库。

四是广泛推广个体户税银联网。通过全面推行个体双定户税银联网,实现了“以征代报”,既方便了纳税人,也大大节约了办税成本。10月,区局共有个体双定户9739户,其中达起征点6088户;已开通税银联网5588户,通过税银联网成功扣缴税款5019户,扣缴成功率达89.82%。

五是认真落实“同城申报缴税”。自5月份全市推行“同城申报缴税”服务以来,区局成功受理该业务227笔,其中,网上划缴成功46笔,手工开票3笔,共涉及税款51767.48元。

六、顺势而上,推进全局工作的重大变革

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不仅是“纳税服务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好全局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为区局的整体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一是强化了服务意识。充分意识到纳税服务关系全局上下整体工作,而不仅仅关系到办税服务厅一个部门或窗口人员几个人,服务不仅仅在于笑脸相迎,有问必答,关键在于实现办税业务的优质高效。在全局上下牢固树立了“以纳税人为本”的服务型理念,坚持“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的工作宗旨,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让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确保纳税人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上下齐心共同做好“纳税服务”大文章。

二是转变了运行模式。通过建立以办税服务厅为核心枢纽的运行模式,彻底扭转了原来办税厅围绕机关转、纳税人围绕税务机关转的局面,无论是机关科室还是税务所,都必须根据办税服务厅的受理事项和业务流程调整工作安排,实现了机关服务基层,后台服务前台,全局服务纳税人。这一转变撼动了税务机关传统的行为方法,是对税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

三是提高了服务质效。实行限时办理后,纳税人只要提交办理资料和申请,事项的办理就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流转,纳税人只用按期到办税厅取件即可,办税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管理员的工作必须围绕办税厅受理事项来安排,不再以管理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原来可以缓着办、拖着办、压着办的事必须按时办结,纳税人的心理负担也得以减轻。

四是牵动了全局工作。其一,通过事项的限时办结,给管理员念上了“紧箍咒”。管理员必须严格按照受理事项的时限要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限时办理让管理员手中有权更有责,在有效的制度约束下,管理员不得不规矩办事、规范行事,关系税、人情税等现象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其二,通过事项的受理交办,税务所承担了更多的监督和控制职能。原来由纳税人直接向管理员申请办理的事项,所内难以监督和控制,现在则由综合处理岗负责到办税厅领取任务,再分配给管理员,办结后退回至综合处理岗交接给相关科室,加强了环节上的控制。通过建立事项受理和交办台账,所内能够及时跟踪,杜绝了管理员私下办理的情况。其三,通过事项的交接流转,实现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资料的流转,同时也是信息的流转,尤其是限办事项,往往需要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依时序办理。随着资料的传递,事项的交接,信息也实现了实时沟通。

五是展示了国税形象。区局开展的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局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18日,省国税局局长刘勇一行到区局考察时,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岗责清晰,业务规范,制度健全,堪称一流”二十四个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耳目一新,不虚此行”。10月6日,洪山区委吴勇书记在区局呈报的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上批示:“区国税局为全区窗口行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希望在新的起点上,坚持高标准,再创新辉煌。”9月22日,《中国税务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办税服务厅:由水泄不通到秩序井然》为题,对区局办税服务厅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报道。此外,《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在显著位置或重要时段对区局的办税新模式进行了全面报道,在社会上充分展示了国税部门新形象。

第二篇:建设小窗口推动大变革

黄冈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是黄冈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一年来,他们紧紧抓住办税服务厅这年“牛鼻子”,以开展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8152新模式为抓手,在加大办税服务厅硬件设施的配备与完善的同时,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舒适高效、温馨和谐的办税服务环境。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将纳税人需要到税务机关办理的各种涉税事项集中到办税服务厅受理和办理,形成机关围绕基层服务、后台围绕前台服务、全局围绕纳税人服务的全新行为方式。他们开通三条服务通道,为信誉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残疾人等特定纳税对象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二是亲和服务通道,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公开税收政策,公开办税程序,公开定税依据,公开服务电话,发放服务卡等,使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得到反馈,干部职工的违章、违法行为能够及时得到制止和处罚,重点满足纳税人的诉讼需求,真正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招呼暖心,一张椅子让座,生人熟人一样周到、大户小户一样对待”。为了切实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该局狠抓干部培训,做到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专业素质、服务礼仪、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完善。

第三篇:打破旧模式创造新天地(教学论文)

农村中学如何搞作文教学

桃源县漆河镇中学 罗林龙

【摘 要】: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改变的传统作文教学理念,从形式和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上打破传统的、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地抒写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使之成为自我表达的主体,要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放眼社会。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说真话,说真情,做到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作文创新 ;

课堂氛围;

写作素材;

体验生活

写作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作文并形成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实践,是语言与思维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因此写作教学的主体依然是学生,而教师只能作为一个引路人,在学生的写作中起一个催化剂的作用,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就要改变的传统作文教学理念,从形式和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上打破传统的、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地抒写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使之成为自我表达的主体,同时要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放眼社会。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说真话,叙真情,做到我手写我心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师从作文书上摘抄下来一些写法指导,然后结合作文要求进行指导。由于写法指导条条框框较多,学生就会听得枯燥乏味,动起笔来不知所措,实在逼不得已,就拿来作文书,东抄一句话,西抄一段话,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材料虚假,简单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给人印象不深刻.“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果在作文课时教师能够营造宽松、开放的作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学生有这种创作的欲望和激情,学生下笔就会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而作文的头疼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所以教师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境”,即提供自主的机遇,设计自主探究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善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束缚,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思维灵动,笔下生辉。写的文章自然就富有创新,富有真情实感和情趣,而不是以往的以传授写作知识为主,即只注重身体审题,选材,布局谋篇,把学生束缚在一个框框中,一个已经定型的格式中,这样学生鲜明的思维,活跃的个性就不能很好得很发挥出来.语文版七册二单元的要求,要求写一片记人的文章,我觉得这样的题目学生写的很多,而关键是要写出新意,而难点就是写出亮点,要学生写出情感,写出动人之处,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步步为营,层层激趣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创作的自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要求同学们在纸上一次写出五个你比较亲近的人,然后依次把他们划掉,并且说说划掉的理由而同学的表情,也由原来的无所谓变得沉重和严肃,我知道同学们已经开始用心思考,这已经不单纯是一节作文课,而是同学对亲情,对友情的一种重新认识,他们不单单是在纸上对人物进行简单取舍,更为重要得是在情感上进行抉择.当我要求同学们最后纸上只能留下一个人,许多同学都饱含泪水,亲人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我知道他们已经动了真感情.情感的酝酿已经成熟了.这时候大家都情绪激动,都觉得有满肚子的话要说.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点亮,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400字左右。

由此可见,学生的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只要是触动了学生的感情神经,选材得当,命题新颖,相信作文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也会让学生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白话为含蓄,变浅层为深刻,使学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坚持中获得乐趣。让作文课也变得灵动起来。.二、运用多种有效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关键要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形成鲜明而丰富的感性表象,然后用生动确切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观察到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知觉形象。然后指导对所获丰富素材的筛选梳理,要使学生在明白写什么,用哪些最具典型意义的素材去反映,在作文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图画,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资源,这样自然克服学生观察的局限性,挖掘他们平时视而不见的生活内容,加以有序化后再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感情信息,它就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扩大视野,积累素材,并能跨越时空,随时随地地再现多种风俗画面和风景画面,从人生百态到自然万象,无所不包。它既可以显示静止的画面,又可以显示动态的过程,还可以第一个漫长缓慢的变化过程进行浓缩。它形象地揭示:你是否有过相同或相似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呢?这些被忽略的司空见惯的东西都是可以运用的写作素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细致、全面地收集所需要的素材 如在写作《我的家乡》这篇作文时候,为了让孩子更多的了解家乡的全景和风采,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素材,我给孩子放映了《美丽桃花源》的片段,还拍摄了一组图片:巍峨挺立星德山,风景宜人的桃花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上万亩油菜花开的景象,气势雄伟的湘江。。。随着老师一幅幅画面的播放,同学们一个个如痴如醉,沉浸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这样的就让学生获得了一个个鲜活、生动而又富有个性的生活画面。从而也让孩子更多的了解了家乡,比起教师的空洞说教,学生的印象自然要深刻。学生写作起来就更能言之有物,得心应手。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好的完成作文教学。

三、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由于泉源,文章犹于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所以作文课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作文的写作能力。如在开学之初观察校园新貌,在秋天来临之际,走进田间地头观察秋天的景色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美,才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

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得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创新才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作文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加以思考,产生独特的感受,这样才会产生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的个性作文。如写有教育意义类文章,可组织学生出版主题专栏,或利用班会课进行一分钟主题演讲比赛,还可安排学生优生帮差生学习活动和帮助社区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等有意义的活动。如遇到清明节。我向学生提出:人人都要参加扫墓活动,观察人们扫墓情况,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悟。由于这些活动,从头到尾是学生亲自参与的,事前又有老师点拔指导,因此,学生对这些活动倍感亲切,印象深刻,写起来兴趣盎然,感到有话可说,更感到有情可抒,写出的习作质量自然比以前的好多了。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 在课外。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担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谈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总之,在突破作文教学传统模式区寻找新思路,既是当前作文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个性、富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和张扬个性的环境,教师利用身边资源让学生了解生活,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接触社会。学生逐渐学会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丰富多彩的现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大千世界和百味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历练和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逐步走向抒发真情、张扬个性的写作之路

第四篇:小学小学科跨校走教模式推动会材料

迎难而上 积极配合

助推我镇“教师跨校走课”模式的实施

东二营镇中心小学

柴杰 2012年5月

迎难而上 积极配合 助推我镇“教师跨校走课”模式的实施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的发言题目是《迎难而上 积极配合 助推我镇“教师跨校走课”教模式的实施》。下面就把我校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正视问题,突破障碍,喜迎改革

我们东二营镇中心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16名任课教师。多年来,由于教师缺编,除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安排了专任教师外,其它如音、美、劳、信、体等学科,只能甩给班主任兼任。这样就造成了只有主科能保证正常授课,而小科教学就变得有其名无其实了。在近两年的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中,学校为了迎检达标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小科有课不能上、有课上不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要想从真正意义上落实课程计划、上好每一节课,学校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现代化装备的专用教室不能用,看到各年级学生每天只能枯燥的学习语、数、英,再加上迎检时每次都得硬着头皮安排教师临时准备一些小科课程,学校领导都感到自身压力很大,家长对学校的授课安排也多有不满情绪,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从小得到全面发展,托人花钱送孩子到城内学校上学。

去年11月,镇中心校提出了准备在全镇实行小科教学教师跨校走课制模式,以解决确实落实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问题。学校班子成员感到很惊喜,终于找到了解决开齐、开足乃至开好小学科课程的金钥匙。但实现这一做法的前提是需要从学校抽人、抽钱,学校看到了“喜”也产生了“忧”。当时全镇的几个校长都觉得难度太大,很难实施。后来,镇中心校几次召开全镇领导干部会议,反复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并和学校一起反复论证了走课模式的可行性。几经周折,我们几位校长的认识终于统一到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所有课程”这一学校基本使命上来了。

镇中心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后,我校积极组织全体干部教师展开讨论。教师们对以往一检查就调课的做法很是反感、很无奈,而此项举措确实可以改变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我校教师纷纷表示:不管困难多大,也要举全校之力对镇中心校的改革举措给予全力支持。

二、顾全大局,稳妥调配,保证秩序

一是积极做好“走课”教师的抽调工作。按镇走课模式实施方案的要求,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起,小学三至五年级的美术、音乐、劳技、信息技术由镇里抽调教师统筹安排,一二年级的美术、音乐由学校抽调附属幼儿园教师解决,而且相关人员要在寒假期间敲定。可寒假抽调教师、聘请代课教师、重新安排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势必会给学校带来很多困难。镇里要从我校抽调2名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而这2名教师都是班主任,而且教学与管理工作都非常出色。抽调这2名教师对我校的教育教 学工作无疑是一重大损失,但为了全镇的大局,学校必须忍痛割爱,坚决照办。为做通2名被抽调教师的工作,会后我马上找这2名教师谈话,从小学科实施走课模式的深远意义入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两名教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欣然接受了新的使命。

二是精心做好调岗补缺工作。确定被抽调的教师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聘用代课教师、重新调整教师的教学工作。首先学校领导班子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合理调整,其次我校领导协调所属幼儿园教师,在既不影响园内正常教学工作,又能胜任一、二年级音乐、美术教学的幼儿教师中抽调2名。我镇幼儿园由于需统筹资金发放工资,所以人员安排非常紧张,再抽人也十分困难,况且上学、放学以及上课的时间都和小学的时间不一样。最终决定由园长潘虹和另外一位保育教师担任一二年级音乐、美术的教学任务。之后又聘请了2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代课教师到校任教。

三是做好“走课”资金的保障工作。资金的投入是小科教学组走课模式正常运转的保证。为此,镇中心校实施“跨校走课”模式所需经费按学生人数摊派到了中小学各学校,但我校因为迎接现代化建设市级验收花掉了大量资金,经费已经是超支运转了。面对负有外债的我校而言,再往外拿钱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为了全镇整体工作的展开,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没有向中心校讲任何困难,而是通过紧缩开支、精打细算,挤出了资金,确保了小科组的正常开支和运转。

三、强化管理,发挥优势,保证成效

小科教师任课是由镇中心校统一安排的,各校不能随意调整,而且各校要绝对保证小科任课教师按课表上课。如果小科教师有事或因病不能到校上课,小科教师履行请假手续后,中小校长才能予以调课。为确保小学科的授课质量,学校每周还要安排专人听课,提出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建议,并进行交流、探讨,以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授课水平,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境地。

由于要求小科课必须要到专用教室去上,所以学校的专用教室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促进了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实施走课制还促进学校文体活动的开展。根据我校活动开展需要,小科教师积极参与我校的各种文体活动,并积极承担各种文艺节目的指导工作。今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我校就没再为文艺节目以及美术作品犯难,小科的2名音乐教师分别为我校指导了三个大型舞蹈节目。而且受各班教师的邀请,分别利用课余时间指导班级节目,为校园艺术节的开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小科的2名美术教师积极指导各班学生进行书画、手工、摄影作品的指导,使我校美术作品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镇级校园文化艺术节节目展演中,经小科教师指导的三个大型舞蹈、四件美术书画作品全部入选,并直接参加县级的展示。教师跨校走课盘活了枯燥的教学,丰富了校园活动,提高了校园文 化品位。学生得到了专业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走课教师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同时,他们在需要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释放了全部激情,彰显了个性魅力。

各位领导,我镇小科教学走课模式的正常运行虽然才短短的一个学期,但在我校已经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在短时间可能还体会不到小科教学对自己长远的影响,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家长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的美术天赋、音乐才能以及计算机技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这样坚持、完善下去,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计划,就会真正践行我们的办学理念——规范每一天,人人有进步。

谢谢大家!

下载新思维打破旧模式小窗口推动大变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思维打破旧模式小窗口推动大变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