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经史简答题
你认为古典学派工资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哪里?
从历史角度看,工资作为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之一,其出现是与雇佣关系的出现为前提的,而把工资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则是从古典经济学开始的。古典经济学中有代表性的工资决定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
首先,是最低生活维持费的工资理论。他认为工人工资的水平应以工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为限,由此首开了最低生活维持费的工资理论的先河,也成为古典经济学一般工资理论的基础。
其次,是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的报酬,劳动也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取决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价格,市场价格是根据供求比例的自然作用实际支付的价格。
最后,是亚当﹒斯密的工资决定理论。斯密认为自从有了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后,工资就只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
合理性:
1、关于工资本质的认识。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企业中雇主与雇员是对抗的,工资仅仅是成本。古典经济学家生活的年代,经济还不发达或不很发达,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及科学研究的水平限制人们认识问题的视野、能力及水平。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工资的这一认识是合理的。这一认识的得出,主要是运用逻辑归纳法,即用逻辑推理的方式主观地推导出工资决定的因素。这一方法虽然现在看来有很多不足,但是在当时,也是先进的,值得肯定。
2、古典经济学中人的本质的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封建社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新兴的社会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然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原始积累却是工人阶级不断辛苦劳动创造出来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压榨,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中,工人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使整个资本主义市场得以运转,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工人以及相应的工资进行分析并提出“经济人”的理论观点,认为工人为了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会不停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个问题上来说,人是本质是利已的。对工人的这种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这一观点大体上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上与之前的封建社会制度相比,在社会分工这一概念上,古典经济学家对工人的定位已超越了之前的社会制度中的分工形式,工人是作为独立的自由人而存在的,彼此之间是公平的,自由的,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中的人身依附问题;其次,在伦理上讲,工人可以自由追求自身以及家人的利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使工人工作在以货币制度为基础的工作选择环境,如此,工人具有社会依附性的同时还具有了个人需求的因素;最后,这种理论观点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在经济学家分析人的本质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理论上对分析人的本质以及经济行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古典经济学家们正是不断的研究着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客观的分析了当时的经济活动和市场规律,他们实质上是一边在研究新的经济领域一边和封建社会的残留思想做斗争,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扩大生产力,使社会生产达到规模化,从而完全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所以说他们的研究实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识,有助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一定合理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线索及对我们的启示。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线索及对我们的启示。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线索:
1、威廉﹒配第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开始走向理论化的形态
威廉﹒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命题: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他提出并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配第认为“自然价格”即价值是由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这里,它实际上是用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比较量来确定商品的价值。而“政治价格”则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
2、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的系统论述——劳动价值论理论形态的初现
首先,他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同样也把货币看作知识充当流通工具的商品,用货币表现的价格只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态,把价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来。
其次,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前者是指购买到的劳动;后者则是指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实际上,这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两个尺度,即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外在尺度即为交换价值,内在尺度即为价值。
再次,斯密用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构成的“真实价格”,否认了耗费劳动构成的“真实价格”,用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否定了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形成了价值学中相互矛盾的二元论。
最后,斯密提出了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的思想,这实际上正确论述了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3、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古典理论形态的展开
首先,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试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进一步阐述了二者的关系,说明实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使用价值不决定交换价值的大小。但他和斯密一样没有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其次,李嘉图看到了斯密交换价值决定上的不一致性,认为斯密混同了耗费的劳动和购买的劳动。他坚持认为交换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其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同时,他也批判了斯密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认为交换价值可以分割为工资、地租、利润,但不能倒过来说交换价值由它们决定。
再次,对于价值的决定,李嘉图对不同种类的劳动和物化劳动对交换价值的影响也作了探讨,拓展了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视野。他认识到转移的物化劳动和直接生产耗费的劳动一起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区分了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和转以来的价值。最后,李嘉图也提及到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是由必要的劳动量来决定,即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启示:
1、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科学上的主要功绩,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同程度地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如利润、利息、地租等,还发现了工人、资本家、土地占有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从而初步找到了阶级矛盾与阶级斗
争的经济根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科学与否的标准,也只能是
历史的实际。即我们必须把一种学说至于当时的历史范围之内,看它是否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方面起的作用越大,其科学价值也就越大。以李嘉图为例,他生活的时代,英国正在进行产业革命,工业资本正在为自己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如此,作为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者,它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从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比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能使资产阶级增加财富。而之所以说李嘉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以理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比他的前辈们更为深入、更为科学的解剖,为工业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增加财富,开辟了道路。
试述古典经济学关于国民财富增长的目的与途径
斯密的著作《国富论》的主题就是研究国民财富怎么增长的问题。斯密说,一
国的财富是由它的成员的平均福利来计算的,而不是由总额来计算的—强调人均而非总量。国富来源于民富。何谓国民财富,指一国人均的国民收入。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有二:第一:扩大社会分工。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就是扩大社会分工。(分工理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①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由此斯密提出了相关政策一:内容: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评价: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第二,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强调市场的作用。由此提出政策二: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实行经济自由。但是斯密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斯密认为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
任,实行经济自由。从而实现国民财富增长的愿望已达到富国裕民(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的目的。其本质目的是维护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在一元劳动价值论中也曾论及财富增长的途径:李
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另外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古典经济学关于国民财富增长的目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
虽然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如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的叙述各不相同,但他们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看不见的手”能否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社会与个人都得到利益最大化-通过价格来配置资源,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将价格当成衡量利益的手段,比如生产者用价格衡量投入产出; 理解“看不见的手”,注意:第一,竞争(生产者之间的相互比较和资本转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品种数量选择);第二,反对政府干预,因为政府是浪费的、腐败和无效的;第三,在国际贸易中应自由放任;第四,解决自私与败德问题,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司法体系。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和人们的竞争,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其价格上升,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市场配置资源有许多优点:①市场可以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②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些都促进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产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麻醉品等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其表现在,自发性: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等。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滞后性: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因此,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因此如果仅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也无法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的具体规定。如果没有市场规则的制约,市场交易就会失去公平、平等、公正,就会出现强买强买、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市场就无法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调配。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交易中各种不法行为屡有发生,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乃至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如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中毒事件,2000年河南等地的毒大米事件,2003年安徽等地的劣质奶粉事件,2008年假冒伪劣汽配件事件等等,都是违反市场规则,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恶性事件,不仅不道德,而且必然受到法律制裁。因此要从国家和企业经营者双方在法律制度和诚信观念上规范市场秩序。
古典学派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贡献与缺陷
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魁奈在他的《经济表》中,第一次试图描述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而“纯产品”理论和魁奈关于资本的理论是理解《经济表》内容的基础。
“纯产品”理论是魁奈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的基础。魁奈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展开对“纯产品”的论述。他认为,既然交换是等价的,那末流通
领域不可能是财富的源泉。不过,魁奈把农业视为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认为只有农业生产才会使使用价值增加,而其他部门没有创造财富因此,魁奈提出只有农业才生产“纯产品”。魁奈在他的《经济表的分析》中,以“纯产品”理论为基础对社会成员进行了阶级划分。他根据是否生产或占有“纯产品”为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三个集团,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这三个集团分别为:“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通过地租和赋税的形式,从生产阶级取的全部纯产品的阶级,“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和工人。尽管魁奈对社会阶级的划分是不正确的,但却为他解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课题提供了出发点和前提。在《经济表》中,魁奈第一次对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理论进行了分析,这是魁奈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做出的最大贡献。《经济表》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是:社会上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社会上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之间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三个主要阶级相互间的买卖价格是不变的;货币只在三个阶级之间流通,各阶级内部的流通被抽象掉;不存在对外贸易关系。《经济表》中,是把一年中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作为循环的出发点。魁奈的《经济表》对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表现在:
1、魁奈正确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从社会总产品出发。
2、魁奈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是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服务的,并受到生产的制约。
3、魁奈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消费,以及把工业和农业生产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都看作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4、他运用抽象法,对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本质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使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得出清楚的结论。《经济表》也存在一些错误,从逻辑上看有些矛盾的地方。
斯密没有系统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斯密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分析,是从商品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的错误理论出发的。虽然斯密也看到生产商品要用生产资料,垫付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价值必须从商品价值的实现中得到补偿,但是,他认为,只是个别资本才需要生产资料的价值补偿,社会资本就不需要了。斯密从商品价值中排除了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使得他无法解决社会再生产的问题。但是,斯密的再生产理论还是有闪光点的,在他的论述中,包含着关于两个部类划分的思想。
第二篇:《春秋》经史浅见
史志之学,源远流长。相传初造书契的仑颉、沮诵是黄帝的左右史(宋衷《世本注》刘知几《史通》)。其后,夏有太史终古,商有太史向挚(《吕氏春秋先识》)。其实较完善的始于《周礼春官》,发于《春秋》,成于两汉。《周礼》设五史、小史、外史以掌邦国之志和四方之志,迄今两千余年历史。
《春秋》首创断代史编年体例。正名份,定礼义,隐寓褒贬,明决是非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记,》又独树一帜,穹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奠定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基础,实为千古杰作。《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仿春秋断代,续记传史体和另创别国史自成体系,堪称国之瑰宝。其后,代有新作,可谓史不绝书。
《春秋》成于公元前481年,由孔子据鲁史旧文而成。故司马迁说“约其词文,去其烦重,笔则笔,削则削而成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根据《左传》、《周礼》、《墨子》、《孟子》所引的古史名称:或称《典》、称《志》、称《法》、称《乘》、称《春秋》,不下数十种。春秋也为周代史书之通称,《墨子明鬼篇》所引的“周之春秋,燕之春秋,齐之春秋,鲁国史书也名春秋”。墨子还说,“吾见百国春秋”。韦昭注:“春秋记人事之善恶而目以天时,谓之春秋,国史之法也”《春秋左传诂》孟子也说,“春秋天子之事也。及孔子修成一部春秋后,《春秋》才变为专名”。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因此,较权威的编年史《春秋》一书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春秋和战国,是在平王东迁(公元前771年)以后,史称东周的两个历史阶段。
孔子作《春秋》,以分年纪事。以鲁国为背景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公羊传》、《谷梁传》记到鲁哀公十四年间,十二位国君共二百四十四年的各国大事,共一万七千言。(《说东周,话权谋》第2页)。据鲁史不完全记载;“将近三百年时间里,就有过四百八十三次军事行动,故征伐占春秋百分之四十,与战争有关盟会占百分之廿,朝聘占百分之廿其他如星历、灾异、祭祀、婚丧等占百分之廿,”。《中国历史要籍介绍45页》。
“春秋之中弑军三十六小,亡国五十二。,诸侯失国逃奔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由此可见,春秋,实为各国在一年中之大事记,抑或称为一部政治简史。唯其时,吞并征伐迭起连绵,无时或己,正所谓“春秋无义战”是也。
司马迁引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孟轲也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又作,臣轼君者有之,子弑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司马迁甚赞春秋之功。他说,“春秋辨是非,长于冶人„„”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正之”。莫近于春秋„„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史记》太史公自序)。
“其实,春秋原意是想维持奴隶制度社会秩序„所谓,‘存亡国,继绝世’,王道之大者也”。“创史书笔法,‘隐寓褒贬’借以打击乱臣贼子犯上作乱行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43页。)
春秋、战国之际,是战国的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大变动、大革命时期,因此,春秋、战国之交也就成为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一个界标。然而,新旧两种社会的交替,是通过阶级社会的最高形式—战争实现的。(《说东周,话权谋》3页。)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号召蔡、卫、陈三国一同伐郑,在蠕葛(今河南长葛县东北)战役中,王师大败,从此,打掉了周天子“受天有大命”的牌子,揭开了列国争雄的序幕。通过战争和变法运动,新兴的地主阶级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特权,登上了政治舞台。由于战争的需要,在楚国己发明了冶铁,制出了锐矛利剑,改造了农具,发展了生产,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夺权创造了条件。“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夺取政权的斗争,华夏诸国的争霸与夷狄异族的战争,交帜在一起,连绵不断,打破了过去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己由周初一千八百国到《春秋》只剩下一百多国较大的秦、晋、齐、楚、鲁、郑、吴、越等十四国了。(《古代著名战役》25负)。其后“战国七雄”时期,又以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特点,代替了春秋诸侯割据争霸局面。秦国先以商鞅变法为基础而强盛,旋以张仪“连横”、“远交近攻”策略的胜利,统一了中国。这期间,曾出现了诸子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法家、纵横家、杰出的军事家,展现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推动了社会改革和统一战争的完成。
其实正是通过战争和变法运动,新的生产关系代替了旧的生产关系,政治上由乱到治的统一格局。正如恩格思所说:“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恩格思全集》第七卷562页)。这里,封建社会代替奴隶制社会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从史学观点来看,孔子首先保存了二百四十四年史实又创立了编年体史书道路,更创“春秋笔法,”这是他的重大贡献。
韩愈曾说:“春秋严谨”。“真正有系统古史现存者,当以《春秋》为首。”(《中国史学史》李宗侗)。的确,春秋无论在考证著述上,体例书法上,都是严谨的,可以从以下方面索证。
第一,孔子花了很大功夫考证著述,若《公羊传》所引:“昔孔子受端门之命,使子夏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他说:他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叙述旧事,而不另作。又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箸明矣”。《春秋》原实著当时行事,非空言垂训。可见经文无不因时依事据理而作。孔子原意想编纂一部通史。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夏后封国)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殷后封国)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文献不足,无可奈何,只得就鲁史修了一部二百四十二年的断代史《春秋》,开辟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道路。
第二,《春秋》为编年体纪事,以事系时,且辨物正名,书法精义。如经文:“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日食事也,就是以事系日、月、年。把事系于年月,时间就成了历史的科学考正,这就可考可鉴,成为信史。再如僖公十六年。经曰:“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第三篇:古文阅读 贾谊骚策经史
第四篇 贾谊.骚策经史
其一
《吊屈原赋》[1]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2],意不自得。及渡湘水[3],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4]。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5]。谊追伤之,因自喻[6]。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7]。侧闻屈原兮[8],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9]。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10]。呜呼哀哉!逢时不祥[11]。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12]。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13]。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14]。谓随、夷溷兮,谓跖、蹻为廉[15];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16]。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17]。斡弃周鼎,宝康瓠兮[18]。腾驾罢牛,骖蹇驴兮[19]。骥垂两耳,服盐车兮[20]。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21]。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22]。
谇曰[23]:已矣[24]!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25]?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26]。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27]。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28]?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29]?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30]。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31]?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32]。见细德之险征兮,遥增击而去之[33]。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巨鱼[34]?横江湖之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35]。
【注释】
[1]此赋是贾谊赴长沙王太傅任途中,经过湘水时所作。屈原自沉于湘水支流汨罗江,贾谊触景生情,作此凭吊屈原同时亦以自伤。
[2]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谪(zhé):贬官。
[3]湘水:在今湖南境内,注入洞庭湖。贾谊由京都长安赴长沙必渡湘水。
[4]《离骚》赋:楚辞既称辞也称赋。
[5]汨罗:水名,湘水支流,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
[6]因自喻:借以自比。
[7]恭承:敬受。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
[8]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
[9]造:到。讬(tuō):同“托”,寄托。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
[10]罔极:没有准则。殒(yǔn):殁,死亡。厥:其,指屈原。
[11]不祥:不幸。
[12]伏窜:潜伏,躲藏。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翱翔:比喻得志升迁。
[13]闒(tà):小门。茸:小草。
[14]逆曳:被倒着拖拉,指不被重用。倒植:倒立,指本应居高位反居下位。
[15]随:卞随,商代的贤士。夷:伯夷。二者都是古贤人的代表。溷(hún):混浊。跖: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是大盗。蹻(jué):庄蹻,战国时楚国将领,庄蹻接受楚顷襄王之命开辟云南,后来退路被秦国斩断,他回不来就在云南做了王,客观上背叛了楚国。传说中这两个人成为“坏人”的代表。
[16]莫邪[yé]:古代宝剑名。铅刀:软而钝的刀。铦(xiān):锋利。
[17]默默:不得志的样子。生:指屈原。无故:《文选》注谓“无故遇此祸也”。
[18]斡(wî):旋转。斡弃:抛弃。周鼎:比喻栋梁之材。康瓠(hù):瓦罐,比喻庸才。
[19]腾驾:驾驭。罢(pí):.疲惫。骖:古代四马驾一车,中间的两匹叫服,两边的叫骖。蹇:跛脚。
[20]服:驾。《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中坂纤延,负辕不能上。”骥是骏马,用骏马来拉盐车,比喻糟蹋有才能的人。
[21]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荐:垫。履:鞋。章甫荐履:用礼帽来垫鞋子。渐:逐渐,这里指时间短暂。
[22]离:通“罹”,遭遇。咎:灾祸。
[23]讯曰:告曰。相当于《楚辞》的“乱曰”。
[24]巳矣:“算了吧”之意。
[25]壹郁:同“抑郁”。
[26]漂漂:同“飘飘”,飞翔貌。高逝:飞得高高的。自引:自己升高。
[27]袭:效法。九渊:九重渊,深渊。沕(wù):深潜的样子。
[28]偭(miǎn):面向。蟂獭(xiāotǎ):水獭一类的动物。从:跟随。虾(há):蛤蟆。蛭(zhì):水蛭,蚂蟥一类。螾:同“蚓”,蚯蚓。这两句是说面向蟂獭一类动物隐居,不与蛤蟆、水蛭、蚯蚓一类小虫为伍。
[29]系:用绳系住。羁:用络头络住。这两句的意思是能够停留的地方就停留,就像犬、羊哪样。
[30]般:久。纷纷:乱纷纷的样子。尤:祸患。夫子:指屈原。意思是说屈原自己该走不走,长久停留在那乱纷纷的地方,怎么不会遭祸呢。
[31]历:走遍。相:考察。此都:指楚国都城郢。这是贾谊为屈原提的建议,要他到处走一走,看到有贤君才停下来帮助他。
[32]千仞:极言其高。仞,七尺为一仞。览:看到。德辉:指君主道德的光辉。
[33]细德:细末之德,指品德低下的国君。险征:危险的征兆。曾击:高翔。曾,高飞的样子。去:离开。
[34]污渎:污水沟。
[35]鱣(zhān):鲟一类的大鱼。鲸:鲸鱼。固:本来。《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苦之。”
知识:
1.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在两汉400年间,盛极一时,独领风骚。2.汉赋名篇: 司马相如:《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 贾谊:《吊屈原赋》 扬雄:《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酒赋》 班婕妤:《自悼赋》 刘向:《九叹》 班固:《两都赋》 班彪:《北征赋》 司马迁:《壮士不遇赋》 张衡:《二京赋》 左思 :《三都赋》 曹植:《洛神赋》
其二 《过秦论》节选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 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 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 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知识: 贾谊:(前200—前168,三十三岁去世),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其三
司马迁眼里的贾谊.摘录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文:
太史公说:我读完《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之后,深受屈原情志的感染,悲伤不已。当我到长沙时,特意去看了屈原沉江自杀的地方,不禁掉下眼泪,由此更加想见他的为人。后来读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又责怪屈原以自己超人的才华,若是游事诸侯的话,哪个国家不能容纳他呢?而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读过《鵩鸟赋》之后,把生死同等看待,把官场上的去留升降看得很轻,又不禁默然若失了。
其四
李商隐眼中的贾谊.《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贾生:指贾谊。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才调:才华气质。
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空自。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结尾:
去长沙时,看看贾谊的故居吧,两汉才子,贾生第一。
长沙贾生故居,乾隆时期进士江苏武进人左辅所题的对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如果有兴趣看一看《鵩鸟赋》,你不会后悔的。
第四篇:简答题
简答题:
一、申请入党的条件是什么(资格)?
1、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2、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3、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4、执行党的决议;
5、按期交纳党费。
二、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模范;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模范;
3、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的模范;
4、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三、党员义务的第一项要求是什么?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四、如何理解党员义务的第一项要求?
五、党员的基本条件(ppt)
1、第一,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员标准的本质规定)。
1)共产党员应该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其他阶级出生的人要成为共产党员,就必须放弃原来的阶级立场,自觉地站到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2)共产主义觉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先锋模范作用
2、第二,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做合格党员的一项基本条件。
3、第三、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是要求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防止和克服党员滋生特殊化思想和脱离群众;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于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六、党员权利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保障(ppt)
1、党员权利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2、是党员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
3、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论述题:
一、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履行义务,行使权利?
八项义务、八项权利
要认真学习党章中有关党员义务与权利的规定,深刻理解并时刻铭记在心中。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基本条件。
二、为什么说“党员义务是党员应尽的责任”?
1、党员履行义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2、党员履行义务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需要;
3、党员履行义务是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贯彻执行的需要。
三、邓小平说:“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中的先进分子。”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是要求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防止和克服党员滋生特殊化思想和脱离群众;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于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即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模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四、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共产党员标准的本质特征。
工人阶级立场;共产主义觉悟;先锋模范作用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首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因此,它的所有成员都应当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员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标志,也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首要条件。党员在入党的时候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以高度的革命热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自觉地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思考题:
一、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
二、如何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
1、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2、发挥党员积极性,增强党员的创新活力;
3、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保证社会和谐; 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必须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委员会“的纪律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有哪些?结合实际谈一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2、“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如何做?(不确定)
1、认真遵守党的纪律;
2、以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
3、要自觉同违法乱纪现象做斗争;
4、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
第五篇:简答题 - 副本
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学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师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认识教研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3、什么是乳酸能?
4、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5、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7、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8、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9、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10、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11、青少年时期是速度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简述提高快速跑能力的练习方法.12、简述耐久跑的作用
13、分腿腾越动作要领是什么?请用简笔画描绘动作过程。
14、什么是运动外伤?说出其中两种。
15、中学生体质综合测试和评定的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16、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17、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18、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9、根据《新课标》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 20、怎样预防体育活动发生运动损伤?
21、谈一谈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教师角色的转变?
22、简述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10分)
23、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确定的社会适应目标?
24、简述在支撑跳跃的教学评价中,对优等动作质量的评价标准。
25、什么是“极点”现象?
26、怎样克服“极点”现象?
27、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哪些?
28、简述体育课课堂常规
29、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0、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并说出三种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31、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
32、撰写体育的科研论文(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3、学校每均要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现将编制一本运动会的秩序册。请你简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4、简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35、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36、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38、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
39、简述轮滑直线滑跑的动作要领? 40、乒乓球攻球引拍动作的技术要领?
41、水平一学生的身体健康领域的水平目标有哪些?
42、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哪六个方面的开发?
43、体育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44、如何写好新课程标准下的课时计划?
45、体操的含义以及包含的项目。
46、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几点要求
47、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注意事项
48、开发和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49、教师制订教学方案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那些要求? 50、如何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
51、试述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
5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那些原则?
53、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4、说出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并画出一个铅球场地示意图。
55、在弯道上起跑,你应站在什么位置上?如何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
56、根据新课程精神结合教学实际,你是如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的?
57、在投掷教学中,最应注意的是安全,你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58、请就“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谈谈你的做法?
59、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需制订一个比赛规程,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哪些方面的内容?
60、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认识活动,它与一般的工作总结不同,需要经历一个科学而严密的思维过程,一项具体的课题研究,从选题到获得成果,一般需经过哪几个步骤?
6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64、简述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65、什么是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6、小垫子在体育课教学中经常使用,请你举出4种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合理使用小垫子的方法。
67、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有哪几种?(要求答四种以上)68、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69、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70、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几方面? 71、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
7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73、学生评价内容?
74、请列举五种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的练习方法。75、终身体育的概念
76、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77、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78、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是什么?
79、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形成规律)。80、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性文件是什么?
81、什么是竞技体育?什么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如何? 82、矩阵组织的含义是什么?矩阵组织的优点都有哪些? 83、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84、武术的特点和作用85、什么是体育手段?体育手段的特点有哪些? 86、少数民族体育的特点。87、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88.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这与“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89、“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基本依据、基本要求是什么? 90、简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几种方法。91、简述足踝关节扭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92、简述教师示范的基本要求?93、浅谈情境教学法?
94、确定体育结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95、简述排球双手传球的动作方法:96、简述篮球运球的动作方法:97、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有那几种? 98、民族、民间和乡土体育项目有哪些特点?本市有哪些民间体育活动? 99、举例说明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发展的良好影响 100、一个具体的学校体育目标描述应包括哪些内容? 101、举说明学校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实践的重要影响 102、试述体育课程编制与体育课程设计的区别
103、试述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体育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104、举例说明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策略进行有效的指导。105、为什么在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时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106、简述体育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道德和素养? 107、如何培养创新型体育教师?
108、你认为创新型体育教师应具有哪些特征? 109、你如何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110、什么是课堂教学质量观?
111、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12、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哪些问题?
113、教学评价按功能、评价基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的评价? 114、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主要有哪些功能? 115、为什么要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116、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117、发展性评价的特点?118、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构成要因是什么? 119、如何用五个维度去衡量教材的质量?
120、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121、请写出队列和体操队形中的五个基本术语,并对其中三个进行名词解释。122、根据所任学段的教学特点,谈谈田径或体操教材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123、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124、什么是体育教学方法?说出其中三种。
126、你认为《体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有哪些不同? 127、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128、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
129、谈谈你对目前中小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一现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