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法 单选
单选
(1946)年国际劳工组织成为与联合国建立联系的第一个专门机构,成为联合国系统负责劳动事务、社会
事务的专门机构。
(劳动就业权)在各项劳动权力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利。
(D)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D.18周岁
《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要求,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备用金的数额不得低于(A)。A.50万
《劳动法》第41条规定,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l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
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B)。B.3小时
《劳动法》第61条规定:“对怀孕(D)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D.7
个月
《劳动法》第63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B)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
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B.1周岁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A)的有关事项。A. 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A)。A. 提出意见
《劳动法》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D)。
D.赔偿责任
《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B)的工资报酬”。
B. 200%
《确定儿童受雇用于工业工作的最低年龄公约》(第5号公约)是确定准予就业最低年龄的第一个国际公约,它颁布于(B)。B.1919年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
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B)。B.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的时间是(C)。C.1995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B)B. 企业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C)起施行。C. 1995年1月1日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A)一般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A.《学徒健康及道德法》1900年,世界上最早的《劳动合同法》诞生在(B)。B.比利时
1918年12月,苏维埃政权颁布另外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法,这部法律的名称是(B)。B.《苏
俄劳动法典》
1944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了(C)。C.《费城宣言》
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C)的形式出现的。C.工厂立法
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D)。D.劳动成果的多少
按照争议发生的法律依据,劳动争议可以分为(B)。B:合同争议与法律争议
北洋政府于1923年公布了(B)。B.《暂行工厂规则》
承办人员的回避,由(B)决定。B.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
从(A.)角度分类,可以将劳动关系分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型劳动
关系。A.工人运动
从1995年5月1日起,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D)小
时的工作制度。D.40
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B),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B.60日以内
调解委员会主任由(B)担任。B.企业工会代表
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种一般应当签订(B)。B.无定期劳动合同
对于阻挠、刁难、殴打劳动监察员、妨碍监察公务等情况,劳动监察机构有权对责任人员进行(C)。C.行政处分
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要求职工赔偿经济损失如需分期扣除的,每次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超过职工本人月工
资的(B)。B.20%?
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C)仲裁委员会受理。C:职工当事
人工资关系所在地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标准是(D)。D.支付不低于本
人日或小时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以下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表述错误的是(D)。D.对具有危害性职业的劳动者实
行提前退休制度
根据《劳动法》第44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
时工资标准的(B)支付劳动者工资。B.150%
根据《劳动监察规定》和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不属于劳动监察范围的有(D)。D.用人单位负责人的领
导能力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
企业主管部门,企业所在地劳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报告,最迟不得超过(B)。B.24小时
根据《企业职业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对职工的最高行政处分是(D)。D.开除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B)内可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行政性收费。
B.3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劳动者工资范畴的劳动收入是(A)。A.加班加点工作额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B)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B:15年
根据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是基本医疗保险费由(D)负
担。D.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应当是(A)。A.用人单位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5条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D)。D.企业全体职工,包括没有参加工
会的职工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时间的时间不得超过(B)小时。B.36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实行加班加点工资制度的工时制度是(D)。D.不定时工时制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在集体协商中,职工民主推举的谈判代表,须得到(D)以上职工的同意。D.半数 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的具体长度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而定,但最短不得少于(A)。A.半小时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C)。C.16周岁
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C)。C.19世纪上半叶
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成立的时间是(C)。C.1919年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B)。B.《国际劳工标准》
国有企业的(C)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
决议的执行。C.工会委员会
劳动法规定,对未成年劳动者和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检查所需的费用
由(B)负担。B.用人单位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D)。D.《宪法》
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B)。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C)。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A)。A.用人单位
劳动法中对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体现了(B)。B.法定责任优先的原则
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A)
中独立出来的。A.民法
劳动合同的鉴证机关是(A)。A、各级劳动行政部门
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法定条款的是(D)。D.试用期条款
劳动合同缺少下列哪一条款并不影响其成立?(B)B、工作内容
劳动行政部门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应自决定受理之日起(C)日内处理完毕。C、30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C)。C.16周岁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公民在年满(C)周岁时同时产生的。C.16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D)。D.拒绝执行
劳动者所享有的福利包括社会福利和(D)。D.集体福利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B)。B.《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A)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A.英国
前苏联于1918年通过了第一部(A)。A:苏俄劳动法
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C)。C.劳动
如果劳动者未经培训即上岗从事特种行业工作而发生事故的,事故责任由(B)承担。B.劳动者
如果劳动者未经培训即上岗从事特种行业工作而发生事故的,事故责任由(C)C.用人单位承担。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B)。B.职工
世界上最早出现集体协议的国家是(A)。A.英国
为防止集体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第11条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
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D)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D.5年
违反劳动法责任的规则原则主要有(A)。A.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未成年工是指某一年龄段的劳动者,下列劳动者属于未成年工的年龄段是(A)。A.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我国《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B)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
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10年
我国《劳动法》规定,未成年工是指(D)的劳动者D.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我国《劳动法》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A)。由当地人民政府
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各方协调处理
我国劳动法采(A)形式。A.成文法
我国劳动法的生效时间是(C)C.1995年1月1日
我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C)周岁的未成年人。C.16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劳动者连续工作(A.)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A.1年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劳动者连续工作(A)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A.1年
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C)的未成年人。C.16周岁
我国现阶段在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试行的年薪制,其适用范围是(C)。C.企业的经营者
我国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的(B)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B. 推销人员
下岗职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与原用人单位签订 “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藉此变更劳动合同,替代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协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C)。C.3年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劳动法中所指劳动的特征的是(D)。D.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所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亦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下列退役军人中,不被列入国家安置就业的退役义务兵的是(B)。B.原是农村户口的退役义务兵,在服
役期间荣立三等功者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是(D)。D.企业全体职工,包括没有参加工会的职工
下列选项中没有正确描述我国劳动纪律特征的是(A)。A.劳动纪律是由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B)。B.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有三个基本渠道:国家财政补贴、用人单位(或雇主)和劳动者缴纳保险费,其中最
主要的来源是(A)。A.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依法从劳动者工资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B)B、20%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B)。B.6个月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D)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
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D.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依照《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应当由(B)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进行审查。B.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
以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中,不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是(A)。A.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
位单方面拒绝续约
以下关于我国工会法律地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C.所有工会都具有法人资格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C.劳动法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
以下说法错误的有(C)。C.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旧法规长期闲置而无效
因工残废依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不同,分为10级,其中(A)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A.1—4
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A)承担举证责任。A.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不可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的情况为(D)。D、应债权人请求代扣欠款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A)。A.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的一定比例发给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这一比例是(C)。C.50%
与劳动法相邻近的法律部门最密切的是(D)。D:社会保障法
在19世纪率先颁布最低工资法的国家是(D)。D.新西兰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D)。D.国家意志
在我国集体协商中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了事先未料到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
商,但中止协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D)天。D:60
在下列情形中,仍然适用最低工资的情形是(D)。D.劳动者回家乡探亲期间
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B)通过。B:半数以上
职工民主推选的集体协商的代表,必须得到(B)职工的同意。B.半数以上
最低工资标准的构成不包括(D)。D:劳动者为满足一般社会劳动要求而不断提高劳动标准和专业知识水平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道试题,共 40 分。)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2.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工厂立法)的形式出现的。
3.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
4.4.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55.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劳动法中所指劳动的特征的是(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所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6.6.从(工人运动)角度分类,可以将劳动关系分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利益
协调型劳动关系。
7.7.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8.8.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
(民法)中独立出来的。
9.9.与劳动法相邻近的法律部门最密切的是(社会保障法)。
10.10.(劳动就业权)在各项劳动权力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利。
11.11.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12.12.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国家意志)。
13.13.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
14.14.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15.15.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种一般应当签订(无定期劳动合同)。
16.16.职工民主推选的集体协商的代表,必须得到(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
17.17.下列退役军人中,不被列入国家安置就业的退役义务兵的是(原是农村户口的退役义务兵,在服役期
间荣立三等功者)。
18.18我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19.19.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劳动成果的多少)。
20.2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劳动者工资范畴的劳动收入是(加班加点工作额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21.21.根据《劳动法》第44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
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2.2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实行加班加点工资制度的工时制度是(不定时工时制)。
23.23.从1995年5月1日起,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的工作制度。
24.2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25.25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26.26.劳动法规定,对未成年劳动者和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检查所需的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27.27如果劳动者未经培训即上岗从事特种行业工作而发生事故的,事故责任由(劳动者)承担。
28.28.《劳动法》第61条规定:“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29.29 下列选项中没有正确描述我国劳动纪律特征的是(劳动纪律是由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
30.30 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职工)。
31.31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有三个基本渠道:国家财政补贴、用人单位(或雇主)和劳动者缴纳保险费,其
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32.32.根据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是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
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33.33.以下关于我国工会法律地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所有工会都具有法人资格)。
34.34.国有企业的(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
促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
35.35.违反劳动法责任的规则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36.36.对于阻挠、刁难、殴打劳动监察员、妨碍监察公务等情况,劳动监察机构有权对责任人员进行(行
政处分)。
37.37.承办人员的回避,由(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
38.38.按照争议发生的法律依据,劳动争议可以分为(合同争议与法律争议)。
39.39.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
仲裁委员会受理。
40.40.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A2.B3.A4.D5.B6.A7.C8.B9.C10.A
1.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A)。
A.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B.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安排有就业愿望的人员
C.为方便照顾残疾人,应该统一、集中安排他们的工作
D.义务兵退出现役后,国家、政府应该根据其个人意愿安排工作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每月向劳动者支付(B)。
A.1倍的工资B.2倍的工资C.3倍的工资D.1倍的工资
3.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A)。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私营企业D.所有企业
4.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D)。
A.工会会费B.救灾捐款C.希望工程捐款D.养老保险费
5.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B)。
A.10 天C.30 天B.20 天D.40 天
6.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费用由(A)。
A.用人单位承担B.劳动者个人承担 C.政府财政承担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7.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前休假一般为(C)天。
A.7C.15B.10D.30
8.国家(B)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A.规定B.鼓励C.强制D.支持
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投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发生在(C)。
A.6个月内的B.1年内的C.2年内的D.3年内
10.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A)。
A.不予受理B.应予受理C.驳回起诉D.告知其按普通民事争议起诉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A)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根源在于(B)。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国家对雇用关系的干预
C.劳资矛盾发展的结果
D.法律社会化的产物
3.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D)。
A.独立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
B.独立实行市场调节就业的方针
C.独立实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D.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4.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
B.劳动合同是双务合同
C.劳动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D.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5.我国第一部《工会法》颁布于(A)。
A.1950年
B.1978年
C.1992年
D.2001年
6.地方总工会(C)。
A.无独立法人资格
B.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D.受地方政府领导
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属于劳动者工资范围的是(D)。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加班工资
D.职工福利费用
8.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A)。
A.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B.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4小时
C.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5小时
D.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8小时
9.下列关于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免除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责任
B.劳动者本人不得基于任何动机放弃职业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C.除劳动者书面明确同意外,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不得被排除
D.劳动合同中免除用人单位保护责任的条款和劳动者放弃保护权利条款一律无效
10.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劳动强度的劳动。
A.第二级
B.第三级
C.第四级
D.第五级
答案:
ABDCA CDACC
C)体力
第二篇:劳动法小抄单选已按字母排序整理
1802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纺织工厂使用()。A.9岁以
下学徒
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C)的形式出现的。C.工厂立法
B不得安排哺乳未满()婴儿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B.12个月
C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缴纳失业保险费。”A.1%
C从2006年1月1日起,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
个人账户,其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B.8%
C从教育目的上与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点是()。A.基础性
C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B.2年
D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
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A.不予受理
D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A.具
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D地方总工会()。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D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费用由()。A.用人单位承担
F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
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A.1年 F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B.按小时计酬
F负有对职工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义务的主体是()。A.用人单位
F负责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和监督监察工作的部门是()。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
G个体劳动合同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B.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G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
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以上。D.25%
G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
工总数的()。B.1.5%
G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A.职工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G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需要实行不定
时工作制的,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D.40小时
G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C.劳动监察
机构
G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1个月
G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是()。D.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G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前休假一般为()天。C.15
G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
费义务满(),且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即可领取失业保险金。A.1年
G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未成年工人须持证上岗,其证是指()。A.未
成年工登记证
G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是(B)。B.边远地区企业 G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较大死亡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B.3人以上10人以下
G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特别重大死亡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D.30人以上 G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一般死亡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A.3人以下
G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重大死亡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C.10人以上30人以下 G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C.3年 G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C.3年
G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的规定》,已婚职工探望父母,间隔一定年限,给予探亲假一
次,具体的间隔年限是()。A.4年
G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
()。B.15年
G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工资的支付形式是()。A.法定货币
G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C.第四级
G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的婴儿期间从事国
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B.12个月
G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视为劳动争议中集体争议的条件除了劳动者一方具有共同的理由,对
人数的要求是()。C.劳动者一方人数在10人以上
G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带薪休假范围的是()。D.事假
G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有()。C.一次24小时不
间断的休息
G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
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A.1小时
G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以下节日中不放假的是()。D.教师节
G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C.20%
G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职工个人缴费
工资的()。C.8%
G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实行加班加点工资制度的工时制度是()。D.不定时工时制 G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属于劳动者工资范围的是()。D.职工福利费用
G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C.24个月
G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对残疾人就业实行()的方针。D.就业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
结合G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全体人民共同的法定节假日的是()。D.解放
军建军节
G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年休假()。B.10天 G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年休假()。A.5天 G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享受年休假()。C.15天
G工伤保险赔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B.无过错责任原则
G工资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法
G关于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职工民主管理权的实现需要劳动者
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协商和合作
G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C)。C.19世纪上半叶
G国际劳动组织成立于(C)。C.1919年
G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B)。B.《国际劳工
标准》
G国家()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A.提倡
G国家()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B.鼓励
G国家基本保险的费用由()。D.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合理分担
G国有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D.职工代表大会
G职工请事假累计()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职工不享有当年的带薪年休假待遇。
D.20天
G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对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
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D.300%
H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其日或小时工
资标准的()。D.300%的工资报酬
J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
工作()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A.1年
J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D.工会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
J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仲裁员仲裁。A.1名
J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B.劳动合同
K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超过()的应当设置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300人
L()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
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L《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C.36小时
L《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C.必须 L《劳动合同法》有关约定试用期次数的规定是()。D.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
约定一次试用期
L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后应建立档案。档案资料应当至少保存()。B.3年
L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劳动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检查时,应当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
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并不得少于()。A.2人
L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经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实行()。B.审验
L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C.60个工作日内完成L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调查完成,作出行政处罚或者撤销立案决定的期限是()。B.15
个工作日内
L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投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发生在()。C.2年内的 L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根源在于()。B.国家对雇用关系的干预
L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A.宪法
L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A.劳动法律事实
L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中独立出来的。A.民法
L劳动合同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度()。D.劳动关系协调法
L劳动合同解除时的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
()。B.1个月工资
L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B.2个月
L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B)。B.15周岁
L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效是自收到仲裁裁
决书之日起()。B.15日内
L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产
生的争议,如已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B.应予受理
L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
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D.10年
L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C.80%
L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3日
L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用
人单位提出订立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则()。
C.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L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中午用饭的休息时间一般不得少于()。A.30分钟
L劳动争议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D.10日内
L劳动争议一般由()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D.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 L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设首席仲裁员,仲裁庭由仲裁员组
成,人数是()。A.3名
L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A.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L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
申请人。B.5日内
L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满()以上的,享受年休假。B.12个月
L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D.50万元 L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是()。C.2年以上 L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A)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A.英国 M某厂与李某等20名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于生产任务适应客户要求而调整,致使该厂
与李某等6名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该厂经过与李某等6名工人协商,仍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此种情况下,该厂()。A.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日通知李某等人,或者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M某女职工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产假应不少于()。C.105天
M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费()。D.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M目前,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D.6%左右 M目前,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费率一般为()。B.本人工资收入的2%
N《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
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A.30分钟
Q企业如果遇有重大事项,经厂长、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的提议,可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临时会议。B.三分之一以上
R人民调解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由()。B.3至9人组成S《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缴纳失业保险费。
A.2%
S社会保险对象是()。A.职工
S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B.职工
S社会保险制度的存在基础是()。B.劳动风险的客观存在S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时间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C.60日内 S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现场的报告后向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报告的时间
不得超过()。A.1小时
S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逐级上报,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B.2小时
S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的,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D.48学时 S生产经营单位的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D.24学时
S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D.24
学时
S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C.36
小时
S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出现于()。C.英国
S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B.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T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C.未成年人
T特种作业操作证每()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B.2年
T提供职工福利的义务主体是()。B.用人单位
T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A.国有企业 W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B.20天
W我国(包括香港、澳门等地区)劳动法渊源表现形式有()。D.既有成文法的形式又有
判例法形式
W我国《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
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C.3个月内
W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D.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
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W我国《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
工作时间工资的()。B.150%的工资报酬
W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C.7个月
W我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D.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W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因生育而享受的产假不少于()。B.90天
W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自当事人知
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C.1年
W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D.工会成员
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W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C.45日内结束
W我国第一部《工会法》颁布于()。A.1950年
W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至少()。A.每半年召开一次
W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B.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W我国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订立,()。A.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W我国现阶段在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试行的年薪制,其适用范围是()。C.企业的经营
者
W我国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方针是()。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X下列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各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宪法
X下列各项中关于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政府投资开发
公益性岗位兼具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特征
X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A.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X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工资的是()。C.婚、丧假工资
X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关系双方约定试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非全
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X下列关于劳动法上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
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X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劳动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X下列关于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除劳动者书面明确同意外,职
业安全卫生制度不得被排除
X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保险费只由用人单位缴纳的是()。B.工伤保险费
X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B.我国公民在境外
设立的独资企业
X下面关于我国劳动合同形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已建立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
未在法定期限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X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B.200%的工资报酬 X以下关于我国工会法律地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所有工会组织都具有法人资格 Y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C)。C.19世纪初
Y一般认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最早始于()。C.19世纪初
Y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的长短、次数一般可以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主决
定,通常劳动者在连续工作()后应当安排一次休息。B.4小时
Y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C.6个月 Y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
位负担。C.30%以内的Y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
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B.20%
Y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C.当
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Y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
超过()。C.3小时
Y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的时间是()。B.1871年
Y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
A.2年以上备查
Y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B.2年
Y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A.养老保险费
Y用人单位确需经济性裁员的,应当提前()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D.30日 Y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向
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的标准是()。C.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
Y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履行()程序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C.与工会和劳动者协
商同意
Y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1个月
Y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须向所在地的()以上劳动行政
部门办理登记。B.县级
Y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每月向劳动
者支付()。B.2倍的工资
Y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危险因素存在,生产经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或人为的直接危及劳动者
人身安全的危险情况时,劳动者享有()。D.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Z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A.外勤人员
Z在标准工作时间下,劳动者在连续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得少于()。C.16小时 Z在工伤保险中保险费用由()。C.用人单位负责缴纳
Z在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从裁减人员之日起,()内需要新招人员的,应当通知
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本单位被裁减的人员。C.6个月
Z在劳动法的渊源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B.宪法
Z在企业不定时工作时间适用于()。D.高级管理人员
Z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
用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C.90天 Z在我国,集体协商中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了事先未预料到的问题时,经双方同
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但中止协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C.60天
Z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C.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Z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做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C.过半数通过
Z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可享受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数额是()。C.24个月
Z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
超过()。C.12个月
Z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其住院伙食补助费发放标准是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
助标准的()。C.70%
Z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保护范围是()。D.劳动过程
Z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国之一,其参与的时间是(D)。D.1919年巴黎和会
Z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确定最低工资的因素发生变化,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
准()。C.每2年至少调整1次
第三篇:劳动法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发 文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
【颁布日期】2010-12-20
【实施日期】2011-01-01
【标 题】工伤保险条例(修改)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二、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三、第九条修改为:“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四、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五、第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六、第十二条修改为:“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七、第十四条第(六)项修改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八、第十六条修改为:“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
(一)故意犯罪的;
“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九、第二十条修改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九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
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期限,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十一、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三十条,第四款修改为:“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款修改为:“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一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十三、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十四、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二款修改为:“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十五、第三十五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十六、第三十七条改为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十七、第四十条改为第四十二条,删去第(四)项。
十八、第四十一条改为第四十三条,第四款修改为:“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十九、第五十三条改为第五十五条,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二十、第五十八条改为第六十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一、第六十条改为第六十二条,修改为:“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二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十三、第六十一条改为第六十四条,删去第一款。
二十四、第六十二条改为第六十五条,修改为:“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此外,对条文的个别文字作了修改,对条文的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工伤保险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本条例施行后本决定施行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依照本决定的规定执行。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河南省实际,制定的条例。经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5月31日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目录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5月31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1号)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七年六月一日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1]》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不属于财政拨款支持范围或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和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伤政策执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依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城乡劳动者。但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除外。
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将本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名单、缴费工资、工伤保险费缴纳、工伤事故等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接受职工监督。
第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省辖市实行全市统筹。
中央驻豫单位和省属驻郑单位以及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特殊行业,实行省直接统筹。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特殊行业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工伤保险业务经办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努力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者得到康复和从事适合身体状况的劳动,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
编辑本段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工伤保险费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费率。
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工伤保险费率的规定和行业特点,确定农民工较为集中行业的费率标准和具体缴费方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职业康复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伤保险费用的支付。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他用。
第十条
省、省辖市建立两级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各统筹地区储备金按当年本地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总额的百分之七提留:百分之二上解作为省级工伤保险储备金,百分之五作为省辖市工
伤保险储备金。当工伤保险储备金滚存总额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时,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减少储备金提留比例,并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后实施。
储备金主要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及工伤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的支付。统筹地区储备金不足支付时,同级财政部门应当先垫付,再申请省级储备金调剂。
第十一条
职业康复费用按不超过当年结存的工伤保险基金四分之一的比例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提出用款支出计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列入下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下据实列支,用于工伤职工职业康复。
第十二条
在保证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费、职业康复费用足额支付和储备金留存的前提下,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可以按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征缴总额百分之五的比例提出工伤预防费使用计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主要用于统筹地区参保单位工伤保险工作的宣传培训、工伤案例分析、工伤事故预防等。
编辑本段第三章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三条
职工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前往疫区工作而感染该疫病的,视同工伤。
第十四条
职工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认定职工伤亡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应当以法定职权部门或者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书面结论为依据。
第十五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
对工伤认定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移交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的具体事务。
第十七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办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一)超过法定时限提出申请的;
(二)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没有管辖权的;
(三)不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权范围的;
(四)受伤害人员是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十日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用人单位在接到书面通知二十日内不提供相关材料或者不履行举证义务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于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同时抄送经办机构。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发给《工伤证》,不收取费用。
《工伤证》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省、省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根据医疗专家组提出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编辑本段第四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尚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用人单位应当先行垫付治疗费用。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后,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报结算;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该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的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职工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二十三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其标准按护理鉴定结论作出时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第二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至正常退休年龄。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一级至四级工伤伤残农民工,可选择一次性享受或者长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为其安排适当工作。职工难以胜任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或者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领
取数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第二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恢复工作后由于伤残造成本人工资降低的,由用人单位发给在职伤残补助金,标准为本人工资降低部分的百分之七十,本人晋升工资时,在职伤残补助金予以保留。
第二十七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十六个月,六级十四个月,七级十二个月,八级十个月,九级八个月,十级六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五十六个月,六级四十六个月,七级三十六个月,八级二十六个月,九级十六个月,十级六个月。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百分之三十。
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关系同时终止。工伤职工距正常退休年龄五年以上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支付;距正常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每减少一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百分之二十;距正常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按百分之十支付。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不得减少按照失业保险规定应当享受的待遇和按有关规定应当享受的经济补偿金。
第二十八条
工伤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继续享受工伤医疗、生活护理费、辅助器具安装等待遇。所需费用,退休前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退休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原用人单位支付。
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五十四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对属于抢险救灾、见义勇为工亡者,按六十个月发给。
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
第三十条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自申领之日起次月内支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长期待遇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的次月起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自职工死亡的次月起支付。
工伤职工经再次鉴定,鉴定结论发生变化的,应当按再次鉴定结论享受相应待遇,享受待遇的起始时间为原鉴定时间的次月。工伤职工复查鉴定结论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复查鉴定结论作出的次月起,按照复查鉴定结论享受有关待遇,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调整。
第三十一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二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三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四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百分之五十。该职工重新出现的,自出现的次月起停发供养亲属抚恤金,领取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当退回。
第三十三条
因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基数不实造成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并支付差额。
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凭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职工的供养亲属凭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公安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供养亲属身份证明、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无生活来源的证明、民政部门出具的孤寡老人或者孤儿的证明、养子女(养父母)的公证书等有关材料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撤销、破产的,在财产清算时应当按照统筹地区上工伤人员人均工伤保险待遇费用优先一次性缴纳十年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由经办机构负责支付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人员以及已退休工伤人员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待遇的费用;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在财产清算时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标准,优先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三十六条
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
在国内保留工伤保险关系的职工,其境外工伤医疗、康复等费用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编辑本段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省行政区域内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救治特点,制定工伤保险医疗服务管理办法,统筹规划和选择工伤保险医疗转诊机构、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工作需要,在本统筹区域内选择工伤保险医疗机构。
经办机构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选择的工伤保险医疗机构、医疗转诊机构、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包括服务对象、范围、质量、期限及解除协议条件、费用审核结算办法等内容的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签订后,经办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当地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价格等部门依法对本地工伤保险医疗服务进行监督检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对用人单位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或者参保后少缴、欠缴、拒缴工伤保险费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不予颁发、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已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一)违反法定程序的;
(二)因提供虚假证据、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而造成工伤认定的;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错误工伤认定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工伤认定决定的其他情形。
编辑本段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弄虚作假将不符合工伤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的;
(二)未妥善保管申请工伤认定的证据材料,致使有关证据灭失的;
(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四)向工伤认定申请当事人收取工伤认定费用的;
(五)拒不纠正错误或者不正当的工伤认定决定的;
(六)拒不受理上级指定管辖的工伤认定案件的;
(七)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时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
第四十一条
经办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由经办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用人单位依法申报参加工伤保险,无正当理由拒不受理的;
(二)未按规定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记录的;
(三)不按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的;
(四)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五)不为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工办理参保手续的。
第四十二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被挪用的基金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回,并入工伤保险基金;没收的违法所得依法上缴国库。
第四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用人单位不组织抢救、隐瞒事实真相或者拒不履行举证责任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编辑本段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工伤认定调查勘验所需费用列入同级部门财政预算。
第四十六条
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学校学生在实习单位由于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参照本条例规定的标准,一次性发给相关费用,由实习单位和学校按照双方约定承担;没有约定的,由双方平均分担。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告:——性别-,年月日,出生,族,身份证号码,住所:电话:
被告:――有限公司,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性别-,职务:―――;电话:―――
原告因与被告关于劳动争议一案不服――劳仲案(――)第―――号裁决书的裁决,向贵
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请求事项:
依法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
1、由原告垫付的-年-月份、-月份和-份销售费用,合计人民币―――元;
2、拖欠的――年――月份和――月份的工资,合计人民币―――元;
3、拖欠的―――年-月份和-月份的平时加班工资,合计人民币―――元;
4、被拖欠工资总额的25%的经济补偿金,合计人民币―――元;
5、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合计人民币―――元;
6、未按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额外经济补偿金人民币―――元;
7、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的代通知金人民币―――元;
8、――年――月至―――年――月因被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受工资损失合计人民币―――元,并支付应得工资收入的――的赔偿金人民币――元;并支付――年-月-日至本案
审结的工资损失。
9、由被告承担本案的仲裁费用和诉讼费用。
二、事实与理由:
1.原仲裁裁决认定原告侵犯被告的商业秘密是错误的
原仲裁裁决称:“但申诉人作为被诉人业务人员,在被诉人处工作期间,与他人共同出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与被诉人公司同类的营业,侵犯了被诉人的商业秘密”,这一认
定是错误的。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企业的经营信息或者技术信息若想构成商业秘密,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即不为公众所知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物质利益和具有实用性,并要求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法》第六十一条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只有公司的董事和经理负有竞业禁止的义务,对于一般的员工,只有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竞业禁止义务,并由用人单位单独向劳动者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时,劳动者才承担竞业禁止的义务。因此,原告不负有竞业禁止义务。
另外,没有任何 2
证据证明被告公司存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商业秘密,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原告侵犯了被告公司并不存在的“商业秘密”。因此,原仲裁裁决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原告注册成立了与原告经营范围类似的公司,就认定原告侵犯被告的商业秘密是错误的。
2.仲裁裁决认定原告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是错误的原仲裁裁决称:“且申诉人利用被诉人为其提供电脑、办公电子邮箱等工作条件,服务上述公司,并试图以上述公司名义与被诉人的客户洽谈业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这一认定是严重的认定事实错误。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和《宪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被告以侵犯原告通信自由和个人隐私的手段收集的用以证明原告试图以其它公司名义与被告的客户洽谈业务的证据是不具有合法性的。另外,没有证据证明被告制订的所谓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经过了民主程序并进行了公示,根据《劳动法》第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是不能用来作为证据的,原仲裁裁决在没有任何事实证据证明被告又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纪律,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原告违反了“劳动纪律”的情况下,仅仅依据来源非法的证据就认定原告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是严重错误的。
另外,被告不但拖欠原告工资长达几个月之久,并且拒不返还原告垫付的业务垫支费用。原告作为一名普通的业务人员,不仅要供养年迈患病的父亲,还要支付高达――元的住房月供。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原告当时生活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原告真的有被告指控的所谓“――”行为,也完全是由于被告的违法行为造成,是一种求生存的不得已行为,如何谈得上“严重”情节。基于此,原告的行为也不会构成《劳动法》25条的“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基于以上事实,根据《劳动法》、《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民事诉讼法》以及其它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原告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贵院作出公正裁决,维护弱势的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此致
―――人民法院
原告:―――
―――年――月――日
附:
1、本诉状副本1份
2、《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1份
3、身份证复印件1份
4、工商注册登记资料1份
5、社保缴费清单1份
6、出勤卡1份
7、工资条1份
8、银行对账单1份
9费用报销单1份
第四篇:有关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法 辞退
有无补偿金和多少补偿金与自辞、被辞没有直接关系,关键问题要看原因。自辞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1种情形”,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就不需要支付。被辞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情形”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就不需要支付。被辞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补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30天通知就不需要支付补偿金,没有提前通知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作为代通金。被辞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劳动者没有过失的情况下无理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2倍的经济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种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2情形: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篇:劳动法常用
劳动法常用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