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长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我省于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统一思想,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促进我市劳务输出产业大发展。刚才,刘刚同志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作了说明和安排,会
后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下发实施。
下面,我就推进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抗旱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
回顾历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例占绝大多数,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村、农民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城市建设、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和人力保证。改革开放后,虽然历经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而出现了工人大量下岗,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浪潮依然没有停止过。,我国外出农民工人数达1.45亿,对东部沿海、中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贡献卓著。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是肯定的,并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正在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转移农村劳动力,将其摆在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退伍军人安置同等重要的位置来部署。
转移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现阶段的新形势下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收入的一半来源于务工收入,我国新增劳动力转移需求潜力达1.3亿。这组数据表明,由少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创造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劳务输出是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与农民工输出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重视程度、输出工作、输出规模、输出效益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市农民务工收入还不到人均纯收入的30%,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仍然很大。当前全国上下为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在积极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但国家在以上四个方面特别是保增长、拉投资上,重点仍然放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省会以上大城市,大量的投资项目向这些地区集中,为我市加大劳动力输出工作力度带来了机遇。就我市而言,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仍处于一、三产比重大、二产比重小的较低水平。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要求我们调优一产、调快二产、调强三产,逐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调优一产,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调快二产,就是要做大做强工业;调强三产,就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与国家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是互相吻合的。随着我市农业机械的普及、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加大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全市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支撑,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岗位。××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只有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部署,才能最终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秋季以来,全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受灾程度之深为历史上所罕见。截至3月4日,旱灾已造成全市360.95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受灾,占已播种面积的96%,其中绝收超过122.8万亩;全市已有46.22万人、19.7万头大牲畜因干旱而造成阶段性饮水严重困难;全市木本油料作物受灾面积136.1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7%,已枯死43万亩;98座水电站发电量不足,供电紧张。严重旱情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特大旱情的发生,使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强化农民增收基础,推进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任务和“完成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农民收入可能出现持续三十年来上升的逆转,将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抗旱保增收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当前,我国在经历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寒潮”后,经济开始普遍回暖、经济回升向好,东南沿海地区外贸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外部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激活、用工大量增加。最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出现用工荒,许多企业招不到工人,这给我们带来了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良机。因此,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实现农业损失劳务补,既是大灾之年、非常之年全市抗大旱保民生的现实之举,又是提升××劳务经济质量和效益、建立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的长远之策。虽然我市受到人口、产业等因素制约,大规模扩大农村劳务输出数量的能力有限,但仍有潜力可挖,完成省里下达新增5万人的劳务输
出任务完全具备条件,必须坚决完成。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农村劳务输出作为今年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促农保增收的重要举措,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6万人以上,其中:劳动保障
部门要完成培训3万人以上,农业部门要完成培训1万人以上,扶贫部门要完成培训2万人以上。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达45万人次以上,其中:新增转移就业6万人以上,向昆明及省外有序输出1.5万人以上。通过劳务输出全年实现务工收入达25亿元,较去年增长5.25亿元。按全市220万农村人口计,人均较去年增加收入230元,全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1147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
二、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我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与东南沿海一带的部分用工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搭建新的平台,加强对接服务,拓宽输出渠道,不断扩大省外劳务输出规模。一要加大外出务工工作力度。要把组织外出务工作为今年劳动力转移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输出网络,加大工作力度。要依托各级政府、部门、输出中介机构和外出打工成功者,在用工量大的地区建立农民工服务站点,开展信息传递、劳务对接、跟踪问效和权益保护等服务。要积极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重点地区的有关部门、劳务中介组织和大的用工单位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主动邀请当地用工企业和中介组织到我市召开专场招聘会,建立稳定的输出渠道。特别要注重发挥培训基地联结用工需求与劳务供给的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劳务输出,提高劳务开发的有序化和组织化程度。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民间的自发组织、自主管理输出,不断壮大劳务输出规模。要发挥好我市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作用,积极探索向国外进行劳务输出的路子。当前,要以县(区)为单位,组织若干劳务输出小分队,由县(区)领导带队,深入到沿海地区和用工紧张的地方,联系用工需求,有序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要广泛深入宣传,扎实做好组织动员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真正把宣传动员工作做到户、做到人,组织动员更多的农民劳动力走出去务工创业。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11个劳务输出中介机构点多面广、机制灵活的优势,帮助农民输出就业。二要强化供需信息互通。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的职能作用,其工作人员要深入村、组、农户,扎实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摸清辖区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培训情况、职业技能、就业意愿等,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统一台账管理,建立劳务输出档案,努力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数(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据实。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千方百计加大信息收集整理力度,及时掌握省外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重点地区的劳务需求、市场供求状况,及时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实行有针对性的用工服务,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各级劳动保障、农业和扶贫部门要强化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建设,强化县、乡、村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员队伍建设,及时掌握转移动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体系,提高为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的信息服务能力。三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认真落实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的有关政策,吸引和鼓励具有资金、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四要切实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立完善各级劳务市场,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规范中介行为,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市、县(区)劳动力市场要强化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搞好窗口建设,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特别是要畅通劳务信息采集和发布渠道,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力供需洽谈和用工信息交流活动。今年3至5月,市、县(区)劳动力市场每月务必组织一场劳务交流大会,帮助农民工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与此同时,要依法清理非法职介机构,从严处理各种欺诈行为,促进劳务输出健康有序进行。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切实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比例、就业效益和就业周期
农村劳动力能否真正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是关键。要把技能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重点和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管理,注重培训质量,切实提高转移就业成功率。一要整合培训资源,落实培训资金。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调整充实定点培训机构,整合劳动保障、农业、扶贫、教育和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市、县(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学、职教中心、农村中小学及社会办其他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开展培训,让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示范和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这方面,××学院、××医专、××职业技术学校要继续积极探索。今年,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强化资金保障,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就业补助专项资金,并在专项资金中至少拿出15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部门要结合“阳光工程”向上争取培训资金400万元,扶贫部门要结合“雨露计划”向上争取培训资金700万元。二要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扶贫部门要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分口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当前,要重点抓好家政服务、餐饮、美容美发、保健护理、保安、建筑、家电维修、汽车驾驶与修理等专业的技能培训。要坚持培训与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相结合,使经过培训的农民工都能够转移就业,实现培训与输出就业的良性互动。要选择一些优势行业,集中优质培训资源,选拔重点培训对象,有目的地进行重点培训,逐步打造××劳务品牌。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后的技能鉴定力度,严格鉴定标准,加强鉴定管理,增强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权威性、含金量。要在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多管齐下,更加注重思想观念培养,开阔他们的胸怀,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更加注重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使更多具备较高素质的打工者成长为经营者;更加注重生活、社交、礼仪等常识教授,树立良好的形象;更加注重引导他们把家乡观念和组织观念结合起来,增强集体意识、团结意识、互助意识、关爱意识,更好的化解克服群体中产生的矛盾和困难。通过高效开展培训工作,要让××的劳务输出人员“有力气、有主意、有情趣、有纪律”。三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坚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培训内容和培训科目要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特长、文化程度、就业意愿。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培训机构,让农民自愿选择培训单位和专业。要大力推广订单式、定向、工读交替等针对性强、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形式,鼓励和支持校企、校乡、校校联合,把培训向两头延伸,一是把培训重心下沉,在乡镇和大的中心村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切实降低农民参训成本,吸引更多农民参加培训;二是把培训阵地向城市延伸,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促进进城务工农民技工化、高技能化。四要规范培训机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凡是市内的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都要对培训专业、培训能力和培训资源等建立台帐,实现信息化管理。各级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履行管理职责,引导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合理设置培训工种(专业)、培训时间和培训计划。技能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要与技能鉴定合格率、转移就业率相挂钩,对培训质量优、转移就业率高、农民和企业满意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培训质量差、转移就业率低,特别是弄虚作假的,要取消定点资格,切实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诚信服务机制。
四、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一要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投入保障、检查督促、行政问责“六个到位”,切实抓好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农村劳务输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重点任务的落实。党政一把手是劳务输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定期听取汇报,专题进行研究,及时解决问题。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靠前指挥,深入前沿,具体指导。二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总协调,市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发改、教育、科技、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要主动协调、相互配合,形成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强大合力。市委农办要切实履行综合协调责任,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计划下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经常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和采取对策措施。市财政局要做好上级补助资金下拨和配套资金落实工作,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核把关,确保政府补贴资金真正用在农民身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要切实负责好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市教育局要着力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组织系统内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转移工作,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第一线,解决好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市建设局要认真制订实施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有关方针政策,突出解决好建筑单位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安全防范等问题。团市委、市妇联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村妇女参与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对应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三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前工作需要,及时足额拨付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资金,保障正常工作开展必要的工作经费,积极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信息网络等建设,保证培训转移目标任务的落实。市劳动保障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要积极向省里对口厅、局、办加强请示、汇报,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专项审计。四要建立关怀服务机制。农民工在外打工,殊为不易,要从多方面给予关怀。一要重视政治关怀,要在用工量大的地区建立农民工服务站点并以此为阵地组建临时党组织,加强对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体现政治关怀;二要给予身心关怀,要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身心健康,配合当地政府、群众组织和用工企业丰富外出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引导农民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三要做好家庭关怀,要依靠乡、村、组和各级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做好对留守家庭就医、就学、赡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四要加强跟踪服务,要及时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五要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尽快建立情况通报、领导联系挂点、部门信息通气、工作进度督促检查、绩效评估等制度,继续把劳务输出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认真进行年终考核。要切实将今年培训6万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分解到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扶贫部门,将转移4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分解到五县(区)。各县(区)也要相应把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抓好工作落实。
在此,还要强调几件事:一是要不断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农村劳动力资源基础台账。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和新农办要召开会议、出台文件要求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二是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财政、农业、扶贫、教育等部门配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制定全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十二五”规划。三是从今天会后开始到5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信息实行周报制,每周周末由劳动保障、农业、扶贫等三部门自下而上,分别报送有关报表信息,最后由市劳动保障局将全市情况汇总后,分别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农办,6月份开始转为月报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办、市扶贫办要联合驻保通讯服务企业通过手机短信等各种方式,及时发布劳务用工信息,引导好劳务输出流向。四是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下发《关于实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方案》,并及时组织实施。五是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行动,扎实抓好抗旱减灾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全力打好抗灾保民生、保春耕、保增长攻坚战,切实做到早谋划、早落实、早见成效。
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难攻坚、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局面,为抗大旱保民生、圆满完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目标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我省于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统一思想,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促进我市劳务输出产业大发展。刚才,刘刚同志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特别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作了说明和安排,会后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下发实施。
下面,我就推进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抗旱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
回顾历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例占绝大多数,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村、农民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城市建设、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和人力保证。改革开放后,虽然历经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而出现了工人大量下岗,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浪潮依然没有停止过。,我国外出农民工人数达1.45亿,对东部沿海、中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贡献卓著。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是肯定的,并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正在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转移农村劳动力,将其摆在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退伍军人安置同等重要的位置来部署。
转移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现阶段的新形势下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收入的一半来源于务工收入,我国新增劳动力转移需求潜力达1.3亿。这组数据表明,由少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创造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劳务输出是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与农民工输出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重视程度、输出工作、输出规模、输出效益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市农民务工收入还不到人均纯收入的30%,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仍然很大。当前全国上下为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在积极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但国家在以上四个方面特别是保增长、拉投资上,重点仍然放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省会以上大城市,大量的投资项目向这些地区集中,为我市加大劳动力输出工作力度带来了机遇。就我市而言,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仍处于一、三产比重大、二产比重小的较低水平。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要求我们调优一产、调快二产、调强三产,逐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调优一产,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调快二产,就是要做大做强工业;调强三产,就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与国家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是互相吻合的。随着我市农业机械的普及、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加大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全市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支撑,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岗位。××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只有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部署,才能最终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秋季以来,全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受灾程度之深为历史上所罕见。截至3月4日,旱灾已造成全市360.95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受灾,占已播种面积的96%,其中绝收超过122.8万亩;全市已有46.22万人、19.7万头大牲畜因干旱而造成阶段性饮水严重困难;全市木本油料作物受灾面积136.1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7%,已枯死43万亩;98座水电站发电量不足,供电紧张。严重旱情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特大旱情的发生,使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强化农民增收基础,推进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任务和“完成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农民收入可能出现持续三十年来上升的逆转,将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抗旱保增收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当前,我国在经历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寒潮”后,经济开始普遍回暖、经济回升向好,东南沿海地区外贸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外部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激活、用工大量增加。最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出现用工荒,许多企业招不到工(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人,这给我们带来了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良机。因此,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实现农业损失劳务补,既是大灾之年、非常之年全市抗大旱保民生的现实之举,又是提升××劳务经济质量和效益、建立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的长远之策。虽然我市受到人口、产业等因素制约,大规模扩大农村劳务输出数量的能力有限,但仍有潜力可挖,完成省里下达新增5万人的劳务输出
任务完全具备条件,必须坚决完成。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农村劳务输出作为今年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促农保增收的重要举措,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6万人以上,其中:劳动保障部门要完成培训3万人以上,农业部门要完成培训1万人以上,扶贫部门要完成培训2万人以上。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达45万人次以上,其中:新增转移就业6万人以上,向昆明及省外有序输出1.5万人以上。通过劳务输出全年实现务工收入达25亿元,较去年增长5.25亿元。按全市220万农村人口计,人均较去年增加收入230元,全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1147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
二、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我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与东南沿海一带的部分用工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搭建新的平台,加强对接服务,拓宽输出渠道,不断扩大省外劳务输出规模。一要加大外出务工工作力度。要把组织外出务工作为今年劳动力转移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输出网络,加大工作力度。要依托各级政府、部门、输出中介机构和外出打工成功者,在用工量大的地区建立农民工服务站点,开展信息传递、劳务对接、跟踪问效和权益保护等服务。要积极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重点地区的有关部门、劳务中介组织和大的用工单位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主动邀请当地用工企业和中介组织到我市召开专场招聘会,建立稳定的输出渠道。特别要注重发挥培训基地联结用工需求与劳务供给的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劳务输出,提高劳务开发的有序化和组织化程度。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民间的自发组织、自主管理输出,不断壮大劳务输出规模。要发挥好我市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作用,积极探索向国外进行劳务输出的路子。当前,要以县(区)为单位,组织若干劳务输出小分队,由县(区)领导带队,深入到沿海地区和用工紧张的地方,联系用工需求,有序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要广泛深入宣传,扎实做好组织动员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真正把宣传动员工作做到户、做到人,组织动员更多的农民劳动力走出去务工创业。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11个劳务输出中介机构点多面广、机制灵活的优势,帮助农民输出就业。二要强化供需信息互通。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的职能作用,其工作人员要深入村、组、农户,扎实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摸清辖区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培训情况、职业技能、就业意愿等,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统一台账管理,建立劳务输出档案,努力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数据实。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千方百计加大信息收集整理力度,及时掌握省外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重点地区的劳务需求、市场供求状况,及时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实行有针对性的用工服务,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各级劳动保障、农业和扶贫部门要强化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建设,强化县、乡、村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员队伍建设,及时掌握转移动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体系,提高为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的信息服务能力。三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认真落实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的有关政策,吸引和鼓励具有资金、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四要切实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立完善各级劳务市场,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规范中介行为,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市、县(区)劳动力市场要强化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搞好窗口建设,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特别是要畅通劳务信息采集和发布渠道,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力供需洽谈和用工信息交流活动。今年3至5月,市、县(区)劳动力市场每月务必组织一场劳务交流大会,帮助农民工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与此同时,要依法清理非法职介机构,从严处理各种欺诈行为,促进劳务输出健康有序进行。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切实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比例、就业效益和就业周期
农村劳动力能否真正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是关键。要把技能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重点和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管理,注重培训质量,切实提高转移就业成功率。一要整合培训资源,落实培训资金。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调整充实定点培训机构,整合劳动保障、农业、扶贫、教育和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市、县(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学、职教中心、农村中小学及社会办其他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开展培训,让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示范和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这方面,××学院、××医专、××职业技术学校要继续积极探索。今年,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强化资金保障,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就业补助专项资金,并在专项资金中至少拿出15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部门要结合“阳光工程”向上争取培训资金400万元,扶贫部门要结合“雨露计划”向上争取培训资金700万元。二要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扶贫部门要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分口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当前,要重点抓好家政服务、餐饮、美容美发、保健护理、保安、建筑、家电维修、汽车驾驶与修理等专业的技能培训。要坚持培训与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相结合,使经过培训的农民工都能够转移就业,实现培训与输出就业的良性互动。要选择一些优势行业,集中优质培训资源,选拔重点培训对象,有目的地进行重点培训,逐步打造××劳务品牌。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后的技能鉴定力度,严格鉴定标准,加强鉴定管理,增强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权威性、含金量。要在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多管齐下,更加注重思想观念培养,开阔他们的胸怀,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更加注重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使更多具备较高素质的打工者成长为经营者;更加注重生活、社交、礼仪等常识教授,树立良好的形象;更加注重引导他们把家乡观念和组织观念结合起来,增强集体意识、团结意识、互助意识、关爱意识,更好的化解克服群体中产生的矛盾和困难。通过高效开展培训工作,要让××的劳务输出人员“有力气、有主意、有情趣、有纪律”。三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坚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培训内容和培训科目要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特长、文化程度、就业意愿。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培训机构,让农民自愿选择培训单位和专业。要大力推广订单式、定向、工读交替等针对性强、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形式,鼓励和支持校企、校乡、校校联合,把培训向两头延伸,一是把培训重心下沉,在乡镇和大的中心村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切实降低农民参训成本,吸引更多农民参加培训;二是把培训阵地向城市延伸,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促进进城务工农民技工化、高技能化。四要规范培训机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凡是市内的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都要对培训专业、培训能力和培训资源等建立台帐,实现信息化管理。各级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履行管理职责,引导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合理设置培训工种(专业)、培训时间和培训计划。技能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要与技能鉴定合格率、转移就业率相挂钩,对培训质量优、转移就业率高、农民和企业满意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培训质量差、转移就业率低,特别是弄虚作假的,要取消定点资格,切实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诚信服务机制。
四、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一要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投入保障、检查督促、行政问责“六个到位”,切实抓好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农村劳务输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重点任务的落实。党政一把手是劳务输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定期听取汇报,专题进行研究,及时解决问题。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靠前指挥,深入前沿,具体指导。二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总协调,市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发改、教育、科技、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要主动协调、相互配合,形成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强大合力。市委农办要切实履行综合协调责任,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计划下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经常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和采取对策措施。市财政局要做好上级补助资金下拨和配套资金落实工作,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核把关,确保政府补贴资金真正用在农民身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要切实负责好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市教育局要着力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组织系统内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转移工作,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第一线,解决好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市建设局要认真制订实施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有关方针政策,突出解决好建筑单位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安全防范等问题。团市委、市妇联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村妇女参与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对应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三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前工作需要,及时足额拨付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资金,保障正常工作开展必要的工作经费,积极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信息网络等建设,保证培训转移目标任务的落实。市劳动保障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要积极向省里对口厅、局、办加强请示、汇报,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专项审计。四要建立关怀服务机制。农民工在外打工,殊为不易,要从多方面给予关怀。一要重视政治关怀,要在用工量大的地区建立农民工服务站点并以此为阵地组建临时党组织,加强对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体现政治关怀;二要给予身心关怀,要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身心健康,配合当地政府、群众组织和用工企业丰富外出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引导农民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三要做好家庭关怀,要依靠乡、村、组和各级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做好对留守家庭就医、就学、赡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四要加强跟踪服务,要及时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五要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尽快建立情况通报、领导联系挂点、部门信息通气、工作进度督促检查、绩效评估等制度,继续把劳务输出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认真进行年终考核。要切实将今年培训6万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分解到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扶贫部门,将转移4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分解到五县(区)。各县(区)也要相应把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抓好工作落实。
在此,还要强调几件事:一是要不断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农村劳动力资源基础台账。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和新农办要召开会议、出台文件要求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二是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财政、农业、扶贫、教育等部门配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制定全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十二五”规划。三是从今天会后开始到5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信息实行周报制,每周周末由劳动保障、农业、扶贫等三部门自下而上,分别报送有关报表信息,最后由市劳动保障局将全市情况汇总后,分别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农办,6月份开始转为月报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办、市扶贫办要联合驻保通讯服务企业通过手机短信等各种方式,及时发布劳务用工信息,引导好劳务输出流向。四是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下发《关于实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方案》,并及时组织实施。五是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行动,扎实抓好抗旱减灾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全力打好抗灾保民生、保春耕、保增长攻坚战,切实做到早谋划、早落实、早见成效。
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难攻坚、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局面,为抗大旱保民生、圆满完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目标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我省于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统一思想,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促进我市劳务输出产业大发展。刚才,刘刚同志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特别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作了说明和安排,会后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下
发实施。
下面,我就推进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抗旱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
回顾历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例占绝大多数,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村、农民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城市建设、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和人力保证。改革开放后,虽然历经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而出现了工人大量下岗,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浪潮依然没有停止过。,我国外出农民工人数达亿,对东部沿海、中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贡献卓著。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是肯定的,并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正在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转移农
村劳动力,将其摆在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退伍军人安置同等重要的位置来部署。
转移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现阶段的新形势下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收入的一半来源于务工收入,我国新增劳动力转移需求潜力达亿。这组数据表明,由少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创造的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劳务输出是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与农民工输出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重视程度、输出工作、输出规模、输出效益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市农民务工收入还不到人均纯收入的30%,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仍然很大。当前全国上下为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在积极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但国家在以上四个方面特别是保增长、拉投资上,重点仍然放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省会以上大城市,大量的投资项目向这些地区集中,为我市加大劳动力输出工作力度带
来了机遇。就我市而言,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仍处于一、三产比重大、二产比重小的较低水平。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要求我们调优一产、调快二产、调强三产,逐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调优一产,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调快二产,就是要做大做强工业;调强三产,就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与国家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是互相吻合的。随着我市农业机械的普及、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加大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全市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支撑,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岗位。××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只有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部署,才能最终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秋季以来,全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受灾程度之深为历史上所罕见。截至3月4日,旱灾已造成全市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受灾,占已播种面积的96%,其中绝收超过万亩;全市已有万人、万头大牲畜因干旱而造成阶段性饮水严重困难;全市木本油料作物受灾面积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7%,已枯死43万亩;98座水电站发电量不足,供电紧张。严重旱情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特大旱情的发生,使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强化农民增收基础,推进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任务和“完成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农民收入可能出现持续三十年来上升的逆
转,将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抗旱保增收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当前,我国在经历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寒潮”后,经济开始普遍回暖、经济回升向好,东南沿海地区外贸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外部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激活、用工大量增加。最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出现用工荒,许多企业招不到工12全文查看
第四篇:市长在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X X 同 志
在全市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春节以后我们迅速抓工作的全面启动,一方面抓企业复工、项目开工,一方面抓重点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前几天我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今天上午召开城建工作会议,下午还要召开服务业工作会议。在今天的城建工作会议上,丁市长就“十一五”全市城镇化、市区城建工作和“十二五”特别是开局之年的城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部署。昨天上午,我们研究了今年城建资金盘子,对重点项目进行了会办;下午,我们坐船沿串场河一路看下去,一直到新洋港,对市区的水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现场会办。今年大市区城建重点项目排了170个,总投资达到700亿元,当年要完成300亿元,去年项目总投资为517亿元,当年完成200亿元。可以看出,今年工作量是创历史的,任务很重,压力加大。
当前,我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势头很好。“五年大变样”任务,我们已经做了四年。前不久市委全会、市“两会”都对“十一五”的发展做了全面的总结。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我们“十一五”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成效最明显的一项工作。一方面,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城市化步伐在加快,城市化工作成绩非常明显;另一方面,经过这几年实践的锻炼,我们培养
新的理念展示;深圳也是一个走在前列的城市。看看人家在做什么,关注些什么,研究些什么,大家很受启发。盐城这样一座城市,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很大,我们这茬人担负着打基础工作。基础打好了,我们交给后人,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做下去,就会越做越好。否则,就是把一堆城市发展的问题交给了后来人,那是不负责任的。现在,我们首先要把新城市的目标研究透,也就是说“新城市”包括了哪些具体内容。我先就此谈点认识。
(一)构建新的城市体系。构建新的城市体系,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过的。这个体系包括中心城市、中等城市、新港城,还包括城乡统筹试点镇村的新镇区、新社区建设。新社区建在农村,它是农村里面的城市,是要让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包括西方发达国家走到现在,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有这样三句话: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盐城城市化的进程可能很长,我们现在一定要把新城市体系的架构搭好。
(二)加快城市产业重构。这里面说两个层面问题:一是优化大市区和各县(市)城产业布局。2006年,市政府迅速对市区产业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整,现在回头看,东部的通榆河以东搞开发区;西面把西南片区让出来做城市,把工业调整到宁靖盐高速以西去做;新洋港以北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把亭湖的工业调整到沿海高速以东,这样形成了市区大的产业布局。同样,各县(市)、各镇让工业与城市有合理布局,不要走重复搬迁的老路。二是对城市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指出,新一轮的江苏经济是
今年将把机场跑道从2.3千米延伸到2.8千米,为申请日本、台湾等地的航班航线做准备。水运方面,在抓沿海运输的同时,抓内河包括通榆河等内河运输。管道交通在外围也开始启动,有好几家做管道的大企业都进来了。同时,要把各种交通整合在一起,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包括换乘)。第三是城市道路服务化、系列化。以大市区为例,包括高速公路、“田”字型快速道路系统、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后街巷道等,让行人和不同的交通需求各行其道。像市区,过往型交通可以走新204国道,从城市的东端到西端长距离通过可以走快速路,短距离平面移动你就走主次干道,这样的交通比较便捷、合理。第四是立体空间的利用,也就是主体交通建设问题。我们到广州考察,最大的启发是立体轴线的建设。今年我们将在城南的南纬路开工建设立体交通体系,全长2公里,第一层做市民广场,第二层做地下商业街,第三层做机动车辆移动停放。我们要把这样一种新的交通体系构架引进到这个城市来。建军路今年也将开工建设地下商业街,把人流往地下引,把所有商业体通过地下来连接。我们要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上走在别人前面。第五是静态停车问题。静态停车问题在全中国城市都没有解决好,大家在研究城市时,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考虑进来。三年前,我们比较早地定下居住小区1:1.5车位配建比例,当时开发商反映较多,现在看来是十分必要的。几年后,谁家里不会买车?第六是交通管理。交通组织光有硬件没有管理不行。盐城的交通管理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现代化管理的手段还比较薄弱,路面交通各种机动和非机动车混杂的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三轮车比县城
去的一座城市,它把过去城市的很多功能聚合在一起,用城市商业、区域商业、社区商业构架来整合城市服务功能,使城市人流的移动合理化,让人不需要为了买东西跑很长距离。河东、城西南都要规划建设自己的城市综合体,就近解决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接受公共服务问题。人的就业也随之发生变化,因为就地就业的空间扩大。现在,来盐城发展的大公司、大企业都是做城市综合体的。各个县城在引进企业时要注意抓大,小企业干不了这件事。
(五)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我市城市信息化已经开始启动,包括数字城市建设,但目前各地做得都比较零碎。我们主张做整个城市的信息化综合管理体系,包括城市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行政管理等。市政府准备在市行政中心C座建设盐城市市级信息化管理中心,把所有的管理单元尽可能集中起来,为整个城市管理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各县(市、区)也要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联网共享,实现整个城市的信息化管理。要研究推行“市民卡”制度,将医疗保险、公交出行、电费水费缴纳等功能集中起来,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六)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宜居主要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是节能低碳。办公楼要节能低碳,居住小区也要节能低碳,地热利用就可以夏天和冬天不使用空调。各个地区都要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地热能,建设节能小区。现在我们对太阳能利用的载体做得不好,屋顶太阳能设置很乱,影响城市形象,要从设计上加以改进。与屋顶材料一体化。第二是环保。核心是企业排放控制和生活垃圾回收处理问题。我们的整合。
二、坚决打好市区“五年大变样”收官之仗
2006年我们部署了市区“五年大变样”工作,这几年一直在抓推进,今年要打好收官之仗,实现城市的大变样。各县(市、区)也要参与到这样的工作中来,回去以后,把今年城建工作的任务部署下去。那么,怎样才算“五年大变样”呢?要明确这样几条要求:
第一,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框架的形成从形态上讲,一个是轴线,一个是组团。大市区的主城区今年要形成一环、一横、三纵的格局。我们的快速路道路交通已经开工,BRT建设已经成环线;一横包括世纪大道,随着今年世纪大道跨通榆河大桥在5月18日前建成,世纪大道作为城市框架性轴线将全面形成;纵向的是指人民路、解放路和开放大道。在城市组团建设上,现在盐渎公园、内港湖、先锋岛等几大板块基本成型,我们主要寄希望于亭湖新城、开发区的东部新城和城西南片区的新城建设,今年要有大的动作,要新上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使新区能够拉开框架,这样,“五年大变样”的城市框架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各县(市、区)也要注意抓住轴线建设和新区建设,包括统筹城乡的试点镇村建设,确保在新城市建设中取得成效。
第二,新区建设要出形象。大市区的城南、城西南、城东、城北片区,各县(市)新区和统筹城乡试点镇村,今年都要出形象。城南新区今年要把190亿元投下去,大力推进盐渎公园组团、内港湖组团、南纬路市民广场组团、串场河古镇、科技园以及伍佑镇的新社区等组团建设。盐都在城西
成使用是“五年大变样”的重要体现。各县(市、区)、各投融资平台在手项目要全面加快建设进度。市行政中心两侧辅楼今年要主体建成,金融服务中心要加快开工建设,市博物馆、城南医院、文化艺术中心、广播电视塔、体育中心“一场四馆”等公共设施项目年内要基本竣工。欧洲街要在今年夏天做完,杂技大世界、美术馆、名人公园、城南新的商务中心要全部开工建设,有明显的形象进度。总之,项目能收口的收口,能做完的做完。要把今年的续建、新开工项目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来推进。
第五,群众居住条件要有明显改善。今年要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住房问题是全国性热点问题。面对商品住房市场的风云变幻,我们一直还算比较主动。我市实行房价备案制已经快一年了,现在南京等城市还采取了限购措施。我们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不一样,房地产市场发展还不充分,不能限得太死,能保证市场健康就行了。今年我们要突出抓好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类住房建设。加强对安置房建设体制的研究,加快在建的几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各县(市)的老城改造核心问题也是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其中的关键有两点:一要基本做到先安置后拆迁,二要让老百姓拆迁补偿的钱基本可以买到新房。这两条做不好,老城改造的压力是很大的。要根据需要,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房的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要落实到位。
第六,城市综合管理要上水平。城市综合管理包括城市的秩序管理和绿化、亮化、美化,许多县(市)是做得比较
1二要提高规划设计质量水平。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但要做到不容易。我们各级干部要加强这方面问题的研究,要做行家里手,把城市做好,把每个项目都做成精品。花同样的钱,做出不一样的事,这要作为我们的一种追求。
三要抓好工程组织推进。要继续按照节点式要求推进项目建设。各有关责任主体要按照“5.18”、“10.18”和年底三个时间节点,认真抓好项目建设任务的细化分解,续建项目要进一步加快进度,新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各项工作,尽快组织开工。要通过抓好上半年、抓好一季度,迅速解决项目规划、国土和资金问题。我们希望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做方案时,把拆迁做好,一步一步衔接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同志们,城建工作是新城市、新产业、新农村的基础工作,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今天大市区这样一种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的良好势头,是因为更多地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变化和潜力,看到了这样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活力,这样才吸引了更多的大客商到这里来。没有新城市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新农村。没有城市实力的提升,农村发展就没有动力。城市发展是“三新”工程建设的基础,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更加重视城市建设,加大精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同时,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多思考、多学习,多做一些务实性的推动工作。我和大家一样在一线做事,以四个字和大家共勉,就是“盯住不放”,道道就这些,关键是抓落实。希望各地各部门会议以后迅速把今年的城建项目排好,确保全面完成“五年大变样”各项工作任务,使盐城的城市面貌发生更大变化。
第五篇: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
X X 同 志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还堂市长对“十一五”的“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做好“十二五”以及今年“三农”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会议还安排3个县(市、区)和1个镇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上还对“三农”工作比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上,赵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盐城是农业大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经过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们做好“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沿海发展、创新发展与人才强市、生态立市五大战略,扎实推进新产业、新城市、新农村“三新”工程。我们对“十二五”作了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现在重要的是将“十二五”的一些重要目标任务加以分解。要深化一
根本改变,2010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已扩大到11403元,相对差距也由2005年的2.16:1上升到2010年的2.32:1。同时保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同步的难度也很大,虽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出GDP增速1.4个百分点,但“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速比GDP年均增速低2.1个百分点。从农村的面貌变化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在全省较早地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思路、政策措施,但总体上推进不快,特别是试点镇村突破不大。由于历史上农村村庄建设缺乏规划,目前布局很不合理,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村庄形态不完整、不明显,推进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到2010年底,我市城市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2个百分点。我市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比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差距较大。今后五年,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乡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这几年,我们在推进新产业、新城市发展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突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我们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路,在今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市制定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意见》和《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示范镇村基本设施配臵参考标准》获得“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奖”,建湖县政府《关于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获得“新农村建设创新奖”。新农村建设从“十一五”之初提出至今已有五年了,我们在这方面其实不缺思路,但实事求是地看,工作上目前仍然缺乏工作的突破、工作的落实。“十一五”三农工作发展很好,“十二五”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这几年我们围绕
农业基地。要坚持以园区化方式推进农村“一户一棚”发展,确保每年新增设施农业户10万户以上,新增设施栽培20万亩。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逐步使每个县(市)都能形成1-2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全力打造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接二连三”,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52:1,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大多以粗加工为主,差距很大,潜力更大。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围绕把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千亿元级产业的目标,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力度,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三大载体”是由盐城先提出来的,但我们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工作上不来,要防止墙内开花墙外香。重点要依托现有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确保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每年至少有3个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全市打造出一批年产值超50亿、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同时,要围绕各地优势农产品,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产业化项目,着力打造生猪、家禽、啤酒大麦、粮油食品、淡海水产品、出口创汇蔬菜、林木、茧丝绸、奶制品、甜料香料等年销售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加工集群。三是努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以农业“三大载体”为依托,路,加快形成布局相对集中、建设风格新颖、功能不断健全的城乡建设新格局,吸引更多农民向新镇区和新社区集聚。农民的集中居住,不但可以节约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而且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宅基地产权流转。要全面启动农民新居建设,一要支持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进镇购买商品住房;二要在镇村集中建设农民居住小区;三要由县(市)和镇统一规划居住点,鼓励农民自建房或由村代建房。为了保证新建设农民住房的标准,市规划部门要在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免费为广大群众设计出“庭院式”、“一层单体式”、“两层以上的农民别墅”等多种建设形态的房屋样图,供自主建设新房的农户进行选择。农民住房要姓农,县以上住宅以多层为主,适当安排一些小高层(市区以小高层为主,适当建一些多层);镇以多层为主,适当搞一些农民别墅。要切实提高农民建房质量,在全市农村开展农民新住房活动,也可叫运动。目前,我们盐城农民住房太分散、老房子多、农民新建房不快,而且新建房千篇一律。要通过政策臵换推进农民住进新房,不要让农民花太多的钱,等面积的不要农民花钱,如要两套,新增的一套要花钱。要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和农民住房建设,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土地问题,现在我们的做法已经比较成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等,要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的精神认真贯彻好。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目前有一些大公司愿意做新农村建设的事,如南通有三、四个县已经由大公司承建,先把道路搞起来,然后搞农民住房,政府在建设土地指标上适当
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农民合作组织扶持政策,研究新形势下农村行政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相融合的有效形式,鼓励支持村委会、支委会党员干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二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流转,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要继续进行探索和完善。要加快建设促进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放活农民生产和投资自主权。尽快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创造条件。稳妥推进土地整理,严格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要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实现集体闲臵资产的增值。三要建立健全“三农”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央和省今年提出的“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要求,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的激励机制,规范有序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微型金融服务组织,保证涉农贷款增量逐年增加,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这里要提出的是要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