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22:3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加强

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闽司〔2005〕135号

各设区市司法局:

为全面贯彻司法部关于大力加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素质,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着力提高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筑牢夯实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基础,为确保基层安定稳定、创建“平安福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二、教育培训的目标

通过抓好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要达到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力争司法助理员队伍能够尽快适应司法行政机关派出机构工作岗位的要求,达到素质高、懂法律、通政策、熟业务、形象好的标准。具备较高的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处化解疑难矛盾纠纷、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成为当地党政部门不可缺少的参谋助手,切实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力争人民调解员队伍能够普遍掌握人民调解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够规范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能够普遍掌握调解民间矛盾纠纷常用的法律政策知识,能够及时排查分析民间矛盾纠纷,并掌握其产生的规律,能提出预防的措施和化解的办法,依法合理合情地调解各种疑难、复杂的民间矛盾纠纷,充分显示群众

自治组织的重要作用。

三、教育培训的内容

教育培训的内容以司法部编审的•全国司法助理员基本素质教育

培训纲要‣、•人民调解教程‣作为对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统一教

育培训的主教材;并根据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增添新的政治理论、法

律法规、业务工作常识;思想政治、纪律作风、职业道德和党风廉政

教育等相关内容也要列入培训内容。

四、教育培训的办法和要求

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省厅负责示范培训,培训的对象是

设区市司法局基层处(科)长,部分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股)

长以及优秀的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代表;设区市司法局负责培训

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股)长、司法助理员、辖区内大中型企

业、区域性、行业性、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骨干调解员、首席调解员;县(市、区)司法局负责培训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

委员和村居企事业单位等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司法所负责培训村居

(社区)和其他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

要建立岗前培训制度。新任命的司法助理员和新聘任、选举的人

民调解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岗前培训的主要任

务是帮助新任职的司法助理员和新聘任、选举的人民调解员了解工作

岗位性质,熟悉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方法,初步具备开展工作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岗前培训应当相对集中进行,司法助理员岗前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0天,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时间

一般不少于5天。

要进一步完善年度培训制度。年度培训是对在岗的司法助理员和

人民调解员进行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强化培训。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司

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及时了解有关的新法规、新政策,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交流新经验、新做法,提高工作技能,不断适应工作发展需

要。司法助理员每年培训时间合计应不少于5天,人民调解员每年培

训时间合计应不少于3天。

五、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的教

育培训工作,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会议关于加强“两所一庭”

建设和中办、国办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

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2‟23号)的重要举措,是

加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确保司法助理员、人民调

解员队伍具备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要

充分认识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

力造就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队伍,推

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健康顺利发展。

(二)统筹部署,周密安排。各地司法局应当根据本•意见‣要

求,结合本地实际,由政工部门会同基层工作部门拟定本地开展司法

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基层工作部门

要切实担负起组织教育培训的具体职责,政工、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

要积极配合参与,共同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在培训经费方面,要在从

现有的工作经费中调剂的同时,积极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支

持。要依据司法部、财政部•关于修订†司法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的通知‣([85]司发计字第384号)中关于培训经费的规定,积极协

调,争取财政部门落实并不断增加培训工作经费。各地对培训要严格

管理,对培训材料、培训师资、培训效果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师资

队伍要有专业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要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考试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个人完成培训任务和年度工作考核的依据。

(三)加强督查,确保实效。各地对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督促检

查,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的。各地进行培训要有培训

记录,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将作为当地司法行政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

内容。各地要及时向省厅反映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在每年年终,要进行书面总结上报当年完成教育培训任务的情况。省厅已经把教育

培训工作要求列入全省司法所和调委会规范化检查验收标准,并将把

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检查结合到今后的各项检查工作中去。各地也要加

大检查力度,确保每次培训工作都能收到实效。对责任落实较好、培

训业绩突出的单位和部门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对教育培训工作责任

落实不到位、敷衍了事的单位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OO五年七月五日

主题词:司法 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 教育培训意见

抄送:各县(市、区)司法局福

建省司法厅办公室2005年7月5日印发

第二篇:基层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个人事迹材料

我叫黄本有,1948年--月出生,1970年10月参加工作,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从事司法行政兼人民调解工作,现任商洛市镇安县青铜关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兼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九年来,我先后调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398起,其中疑难纠纷41起,防止“民转刑”案件8起,群体性事件3起,调解成功率达98,较好地履行了一

个基层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九年中,党和政府也给了我许多荣誉,连续五年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多次受到市司法局,县委、县政府和县司法局的表彰奖励。今天我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工作,心里很不平静,我只是尽了司法助理员应尽的职责,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回顾几年来,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我的体会是:

树信心,立规矩,规范执法行为

1997年,当组织让我到青铜关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亲朋好友都反对。一方面认为青铜关镇位于镇旬两县结合部,撤区并镇由原来的4个乡合并而成近2万人口的大镇,时逢西康铁路建设,社会治安相当复杂,另一方面认为都快五十的人了,干司法调解整天与哭天抹泪、扯皮打架的事情打交道,没权、没利、没地位,有啥好干?因为这之前,我在公安上工作了好多年。但我不这样想,让我做司法调解工作,说明组织上相信我的能力,镇大民情复杂,说明那里更需要我,我二话没说就走马上任了。上任后,首先利用一个多月时间,跑遍了全镇的15个村79个村民小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了长达20多页的社情调查报告,专题向镇党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在当时镇机关住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给我安排了一套间房子,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在随后的工作中,我结合实际,专门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和廉洁制度;及时修定完善了《人民调解员守则》、《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等20多项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创新绘制了《青铜关镇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动态示意图》,用不同颜色标注了矛盾纠纷重点区域,排查调处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这些制度和示意图,因经费原因,都是我亲手书写,绘制上墙,虽然不太好看,但却十分实用。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前提下,针对全镇村民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按照“四五”普法宣传教育要求,自己结合具体案例,汇编了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讲稿20余份,采取以会代训方式,九年来共召开群众会近百场次,有近万人受到了普法教育。为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打下了基础,也使镇司法所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前几年,无论什么事,只要村干部解决不了的,群众都要找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不立马解决就不肯罢休。2002年4月,镇政府所在地的铜关村六组60多岁的杨老汉三番五次找领导,大喊大闹要求处理镇教办老师李某侵占其承包地和核桃树,毁其小麦苗等问题,天天纠缠不休,闹得领导不安,无法办公。当我得知后,就主动介入此事,经过实地勘查,调查了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向镇领导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平息了事态,杨老汉不再找镇政府,类似这样在别人眼里的“小纠纷”,我每年都要接待40多件,每件都能当作司法所的“大事情”。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这样,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群众解难。镇书记常说,司法所就是关键时候顶大事。为此,镇司法所的牌子也渐渐亮了起来,老百姓有事就先想到找司法所“老黄”了。

快出动,细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在乡镇司法所工作,几乎天天、时时都要面对和调处矛盾纠纷,其间的苦辣酸甜,局外人是很难明白和体会的,许多看似细小的事情,鸡毛蒜皮的纠纷,一旦调解不及时或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导致上访,引发矛盾激化,甚至酿成流血事件,有些竟会闹出人命来,影响社会稳定。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决不能叫矛盾激化,更不能让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2002年3月,兰坡村一组单身汉朱昌明与本组村民倪世娥发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仇怨积深,朱昌明还准备了雷管、炸药、导火索和汽油,扬言要将倪世娥全家炸死烧光,一场恶性事件随时将会发生,当我获知情况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兰坡村一组,先稳住双方情绪,控制事态发展,又从法律角度、道德角度做双方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天还住到单身汉家中,以法摄人,以理服人,做耐心细致的工作,通过几天的工作,终于使事态转危为安,该朱在组群众会上承认了错误,向倪世娥赔理道歉,并当场赔付倪医药费150元,自觉交出了爆炸品和汽油,避免了一桩流血事件,村民们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人民调解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既要耐心细致,又要有恒心,更要有宽厚包容的仁爱之心。尤其是对刑释解教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安置帮教,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青铜关镇共有刑释解教人员25人,几年来协调相关部门和村组,都一一进行了妥善安置,并帮助解决了实际生活困

第三篇:司法确认制度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

司法确认制度 困龙山女神

一、司法确认制度的含义

司法确认制度是指对于涉及到的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经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经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签字盖章后,或双方当事人签署协议之后,如果双方认为有必要,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其法律效力的制度。

二、司法确认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按照颁布的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三、司法确认程序 2

(一)管辖

当事人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由主持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管辖。

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委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委派的人民法院管辖。

双流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调解,由双流人民法庭管辖

(二)程序的启动

1.前提——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对民事纠纷调解后达成的具有给付内容的协议。2.启动——当事人申请。

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申请书、调解协议和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证明材料,并提供双方当事人的送达地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

特别注意:不得委托代理人。3.申请的时间

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3

4.立案条件

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向法院提出申请。

(三)不予受理的情形

1.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或者不属于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

2.确认身份关系的; 3.确认收养关系的; 4.确认婚姻关系的。

(四)人民法院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情形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3.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的; 4.损害社会公序良俗的; 5.内容不明确,无法确认的;

6.调解组织、调解员强迫调解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的;

7.其他不能进行司法确认的情形。

(五)司法确认决定书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确认决定后,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作出确认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司法确认的费用 4

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意义和作用

对人民调解组织达成的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必须确保人民调解组织在调解过程中达成的协议在程序上合法,其内容不违反相应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人民调解协议因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这无疑对调解组织及调解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而具有强制执行力,是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最直接的肯定,可以提高人民调解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维护人民调解员的公正形象。对当事人而言,通过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然后申请司法确认,不但省钱,而却省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诉累,也能达到强制执行的目的。

司法确认申请书格式

申请人:(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申请人:(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申请人 因 纠纷,于 年 月 日经(调解组织)主持调解,达成了如下调解协议: 1.2.3.(写明调解协议内容,或者将调解协议作为附件)

现请求开阳县人民法院依法对上述协议予以确认。

申请人出于解决纠纷的目的自愿达成协议,没有恶意串通、规避法律的行为;如果因为该协议内容而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愿意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其他法律责任。

此致 开阳县人民法院

附:……(人民调解协议书及有关证明材料)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签章)

年 月 日

×××人民法院

确认决定书(决定确认用)

(××××)调确字第××号

申请人:(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申请人:(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本院于 年 月日受理了申请人关于确认调解协议的申请。本院依法指定审判人员审查此案,现已审查完毕。

申请人 因 纠纷,于 年 月 日经(调解组织)主持调解,达成了如下调解协议:

(写明调解协议内容)。

本院现依法确认上述协议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自觉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决定书自即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审判员

年 月 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人民法院

受理通知书(受理司法确认申请用)

(××××)调确字第××号

(申请人):

你请求本院确认调解协议的申请已收到。经审查,你的申请符合条件,本院决定受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人应当积极配合本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应当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如实回答问题;

二、在本院作出是否确认的决定前,申请人有权撤回司法确认申请;

三、如果本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本院决定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效力,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就相关纠纷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之间有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四、其他: 7

年 月 日

(院印)×××人民法院

不予确认决定书(决定不予确认用)

(××××)调确字第××号

申请人:(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申请人:(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本院于 年 月日受理了申请人关于确认调解协议的申请。本院依法指定审判人员审查此案,现已审查完毕。

经审查,申请人 于 年 月 日关于纠纷达成的调解协议,因(写明不予确认理由),不符合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的条件。据此,本院作出如下决定:

对申请人 于 年月日达成的调解协议效力不予确认。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就相关纠纷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之间有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审判员

年 月 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第四篇:司法助理员培训提纲[模版]

司法助理员培训提纲

第一部分基层司法所

一、司法所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根据《司法部关于创建规划化司法所工作的意见》(司发通[2004]27号)规定:“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单位,是基层政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落实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也就是说:司法所是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实行的是市、县区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对于司法所这一性质的规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精神实质:第一基层司法所是县区司法局建设的有机部分,它履行的各项职能是县区司法局职能在乡镇(街道)的延伸;第二,基层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工作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第三,基层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法庭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政法体系,形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基层政法工作运行机制。司法所一般按乡镇行政区划单独设置,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设置一个司法所。根据工作需要也可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牧区、大型集贸市场等区域设置。司法所应当由三名以上人员组成,实行所长负责制。

2.司法所的地位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在司法行政体系中,司法所是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区县司法行政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负责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在基层政机建设中,它又是乡镇人民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和执法机关,在在基层政府垢领导下行使管理本辖区司法行政工作的职权,加强司法所建设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基层政法机构体系中,基层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公安派出所、法庭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政法体系,成为我国司法运行机制不可 1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中,它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综治、维稳工作重要成员单位,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

3.基层司法所的作用:司法所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三点:1.首先,在基层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中发挥着骨干和助手作用。基层司法所是基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依法治理的骨干队伍。如承担本乡镇普法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培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第二,基层司法所是基层政府信法行政的得力助手。如通过为党委政府的政务决策、建章立制和行政执法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基层政府强化执法检查、监督机制,以及采取法律手段处理各种涉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通过协助基层政府制定依法治理规划,积极开展依法治乡镇、村、社区、依法治企、校等活动,多层次地推进依法治理进程。2.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个方面可以从履行职能几个方面体现:首先,通过履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发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其次通过履行代表基层政府处理矛盾纠纷的职能,化解大量复杂疑难纠纷,为社会汉安状况的根本好转起于是了重作用。第三,通过组织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第四,通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以及各类“严打”专项治理等工作,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据我所知,这项工作在司法助理员的工作是占很大比例。3.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中发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本乡镇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利用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便捷的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供各种法律服务,为保障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成为我国法律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

二、基层司法所的主要职能及业务范围

具有九大工作职能:1.指导管理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非监禁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的安置帮教工作;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九大职能中,涉及基层的主要业务工作有:指导管理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履行指导管理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这项职能的业务范围指:指导村(居)委会和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城乡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纠纷多发的毗邻地区建立健全调解委员会和调解网络;指导辖区内各类调解组织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建设;对调解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水平;指导辖区内各类调解组织开展民间纠纷排查和专项治理活动,参与重大疑难和易激化民间纠纷的调解,做好预防矛盾纠纷、防止纠纷激化工作;主动向本地党政领导、政法部门反映社情民意和民间纠纷情况,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解决实际问题。

履行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职能是指:根据上级司法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负责规划、指导、监督本乡镇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巩固健全基层法律服务机构;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积极争取乡镇政府支持,不断改善办公用房以及装备设施; 指导法律服务所充分认真履行法律服务职能,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律服务,拓展业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基 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执业监督检查,保障其依法执业,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履行代表乡镇人民政府开展民间纠纷处理工作职能是指:代表乡镇政府及时受理调处群众要求政府解决的纠纷或调解委员会解决不了的疑难纠纷;主动协助相关部门,努力解决纠纷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及时向乡镇政府请示汇报对重大疑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的调处情况,对随时可能激化的纠纷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和恶化;监督当事人自觉履行已做出的纠纷处理决定,对事后反悔拒不执行又不起诉的,可以采取法律许可的措施督促执行,或动员帮助当事人诉诸司法程序解决。

三、我市司法所基本情况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

(一)我市司法所建设基本情况:80的代初,司法行政恢复重建以后,我市各地即配备了专、兼职司法助理员,1993年,全区建立第一司法所,至2000年全市建立了212个司法所(乡镇区划没调整)。其间,乡镇司法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一直未明确,2002年,在市司法局的努力下,市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乡镇司法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调整的通知》文件,对我市的司法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予以明确,使我市的司法所建设在“机构独立、编制单列”方面率先于全省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乡乡镇镇建立司法所。但司法所仍没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基本是与乡镇综治办等机构合署办公。随着国家对大西部开发的号角吹响,为加强中西部基层乡镇司法所建设,2004年,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联合发文,部署做好中西部地区司法所规划和建设工作,即由中央安排国债资金建设中西部无房司法所,就此拉开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批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省发改委下达我市的共有五批司法所建设项目,从2004的开始实施,2009年结束。2004年至2009年,我市司法所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上。通过六年的努力,目前,我市186个乡镇全部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所办公场地,平均每所面积达100余平方。现有专项司法助理员编制219名,通过公开招录,全市实有专职司法助理员208名。至此,我市全面完成了司法所阵地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职司法助理员配备达每所1。18名。按照“建设一个,规范一个,巩因一个”的要求,我局在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即争创省、市级规范化司法所称号,目前,全市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达标率为60%,市级为80%。通过加强司法所建设,使基层司法行政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司法所年均参与调解疑难复杂纠纷近4000件,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3000余件,为基层政府提出司法建议700余件,制定规范性文件700余件。

(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所建设的工作任务

1.以健全机构和理顺体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组织建设。要把乡镇司法所组织建设同基层政权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健全司法所组织机构,不断扩大司法所工作覆盖面。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将司法所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尚未解决司法所机构设置的地方,要紧抓机遇,尽快予以解决;已经解决的地方,要按照“机构独立、编制单列、职能强化、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司法所建设整体水平。

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支持,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实现司法所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大力加强对理顺体制后司法所的组织管理,确保司法所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确保县区司法局与司法所形成上下协调、运转有序、灵活便利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司法所的指导,进一步增强司法所和基层干部服务党委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司法所要立足基层、植根乡镇,自觉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导,自觉为乡镇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党委政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2.以落实编制和提高人员素质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其核心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四川省组织部、政法委、司法厅、财政厅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司法助理队伍建设的意见》、司法部《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工作的意见》、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助理员调配使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实改变编制不足,力量单薄;管理不规范,岗位不专注;结构待调整,素质需提高;职级待遇低,队伍难稳定的状况。第一,要切实管好用好现有政法专项编制,进一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特别要将力量充实到维稳工作任务重的广大农村乡镇司法所。积极争取人事、编制等部门支持,进一步增加专项编制。继续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积极利用地方编制充实司法所,以确保司法所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二,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司法所工作力量。健全完善县(市、区)司法局与司法所的干部交流、锻炼和任职对接机制,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那些政治业务素质好的机关干部和监狱、劳教干警到司法所锻炼或任职。整合系统资源,从上级司法行政机关选派干部支持指导司法所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志愿者队伍,帮助乡镇司法所开展相关工作。第三,要建设一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司法所干部队伍。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广大司法所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司法所干部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有机统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2008—2012年工作规划》,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教育引导司法所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 6 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司法所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确保司法所干部教育培训目标全面实现。要在落实司法所人员编制中,合理调整工作人员,优化队伍结构,特别要按照懂业务、知民情、善管理,熟悉法律、作风扎实、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认真选好配好乡镇司法所长。

3.围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司法所业务建设。乡镇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组织,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自觉把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全局中,积极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司法所要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为政府部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服务;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力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管理,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认真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调处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积极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按照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的要求,改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衔接管理,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要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教育、监督与管理,进一步提高矫正质量,把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要积极参加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收费低廉的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大援助力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要认真贯彻“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基层社 7 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要协助基层政府依法处理好本地区的重大经济、社会事务,当好基层政府的法律参谋和助手。

司法所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协作联动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立足本职,发挥部门优势和工作优势。要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超越职权范围,办理依法应由其他部门办理的事务。要联系和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工作,不得从事侵犯群众利益、加重农民负担的活动。

4.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树立基层司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当前,在已完成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是抓好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观标识,达到“两个统一”,即统一规范使用司法行徽,要求端正悬挂在司法所正门上方显著位置。其大小按标准规格(直径70CM)执行,也可结合办公用房的实际,按比例缩放,但不得改变司法行政徽图案、颜色和比例。统一规范司法所办公场所标识,即标牌全称为**县司法局**(司法所所在地)司法所,规格为长200厘米,宽慰2厘米,白底黑字,粗黑体。二是管理规范。做到所务公开,制度上墙,功能布局合理。同时,司法所办公场所应保持整洁美观,庄重大方。除悬挂司法行政徽、司法所标牌外,不得悬挂其他任何标牌、标识。

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司法所保障水平。认真贯彻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制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制订完善司法所经费保障标准,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积极落实《中央政法委员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逐步建立“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政法经费保障新体制,推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司法所经费动态增长机制。认真制定业务装备配备标准,管好用好中央政法补助专款,改善司法所办公条件和设施装备。

(三)司法助理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司法助理员应当具备如下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一)司法助理员的政治素质要求: 司法助理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要与党中央紧密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虑和处理一切问题都要从有利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要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不断改造世界观,主动接受“八荣八耻”教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形象的典范;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和理论业务修养,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工作中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标准,高标准、严要求,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做人民群众的表率。

(二)司法助理员的业务素质要求

司法助理员应当具备如下七种能力:

一是依法行政的能力。作为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基层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司法助理员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无论是为基层党委、政府当参谋助手,还是为人民排忧解难,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二是不懈的创新能力。司法助理员创新能力是司法行政工作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司法助理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修改完善自己的工作计划,主动吸取他人经验和办法,勇敢地接受挑战;要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使司法所工作紧紧围 9 绕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取得实效;要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不要平平庸庸,碌碌无为,要创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三是较强的思想工作能力。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自愿原则。是否接受调解、接受调解后是否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是否履行义务,完全由当事人自愿决定,司法助理员在其中只是起到“中间人”的媒介作用,他们不能像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那样作出裁决,更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他们的唯一武器就是自己的两片嘴皮——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当事人消除隔阂,达成和解。实践证明: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其他方法技巧在化解矛盾纠纷中起到相对决定的作用;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思想工作和方法技巧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司法助理员要调处好矛盾纠纷,就要懂得充分利用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原因等因素,掌握多种方法和技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攻心为上,突破当事人的种种心理障碍;不仅要依靠法制宣传和依法调解,更要重视依靠道德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良知,用基本的道德观念去规劝、疏导、教育、挽救,达到化解积怨、息事宁人。司法助理员在调处矛盾纠纷中要做思想教育工作,在履行其他职责,如法制宣传、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等,同样也需要思想道德教育。

四是较强的协调能力。司法助理员工作涉及面宽、范围广,需要司法助理员在交往中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处理好各种关系;需要司法助理员对人民群众要主动接触,用心办事;对同事要以诚相待,用心沟通;对领导和上级要认真负责,当好参谋。

五是敏锐的洞察能力。调处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是司法助理员的工作职责。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需要司法助理员具有在蛛丝马迹 10 中发现矛盾纠纷苗头、洞察事物真相的能力,便于对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六是娴熟的文字能力。司法助理员少不了和文字打交道。例如办案需要调查取证、调解纠纷需要草拟协议、从事法律服务需要代写各种法律文书,以及总结汇报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司法助理员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

七是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办公无纸化在世界范围内是发展趋势。电脑的运用,能提高办理各项司法行政工作的效率。随着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系统以及其他办公系统的开发应用,随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日益繁重,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电脑来完成。电脑在司法行政工作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二部分 人民调解工作知识问答

1、什么是人民调解?有哪些特征? 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具体来说,它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连接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人民调解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特征:

一是人民性。人民调解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调解员是经人民群众选举,由有政策法律知识的人担任;调解的民间纠纷是人民内部矛盾;调解 11 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调解的目的是平息人民群众之间的纷争,增强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民主性。人民调解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不强行调解;调解运用说服教育、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协商的方法。

三是群众司法性。人民调解是在法定的组织形式上进行的司法活动,不是群众自发的活动,它是依法调解。人民调解还接受司法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的指导与监督。

2、什么叫人民调解受理范围? 人民调解受理范围是指人民调解组织负责调解哪些类型、哪种性质、什么内容的纠纷。明确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的范围,可以确定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职责界限,使各种民间纠纷在不同的组织范围内具有明确的归属,使不同的问题在各自范围内有一种合理解决的具体途径,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

3、人民调解组织受理民间纠纷的范围是什么?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进一步对民间纠纷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纠纷,一般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邻里、同事、居民、村民等社会成员之间,因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而引起的纠纷。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十分广泛,农村村民与农村合作组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之间因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服务中的合同,划分宅基地、财务管理等 12 方面的纠纷。企业职工与所在企业之间,因企业转制、租赁、兼并、破产、收购、转让,或者因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等发生的纠纷。城市居民与城市市政管理组织、施工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因城市街道市政建设,危险房屋改造等引发的纠纷等等。

4、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的纠纷有哪些?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下列纠纷:

(一)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

(二)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

具体划分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有:

(1)法律有明文规定由有关部门管辖或处理的。

①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如工商管理引发的纠纷,税务纠纷等等。

②已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

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但是,以上②、③种情况,如果法院认为以人民调解方式解决更好的,移交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2)人民法院已经审理完毕的。

(3)已经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或处理完毕的。(4)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5)因抢占强住房管理部门管理的公房,以及公房的租赁分户引起的纠纷。

因上述原因导致斗殴、伤害及损害赔偿的纠纷,应以房屋管理部门为主,会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由房屋管理部门作出书面核定,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6)在集贸市场因摆摊设点,强买强卖等引起斗殴、伤害及损害赔偿的纠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当地派出所调处。但在个体协会中已成立调解委员会或由工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组织联合调解委员会的,亦可调解此类纠纷。

(7)涉及违章建筑引起的民事纠纷,由规划、城建、房管、公安部门按各自分工范围负责处理,都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职权范围。但在城镇因搭建房舍而引起的相邻关系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配合房管部门进行调解。

5、一般民间纠纷该怎样确定受理的人民调解组织?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22条第1款规定:“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根据这一规定,一般民间纠纷的受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按照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来确定受理纠纷的调解组织,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应处于同一辖区或单位内。“当事人所在地”是指当事人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以居住地为准。如果当事人是成年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则应以其家长或者监护人的所在地来确定。如果纠纷当事人是企业职工,并且纠纷当事人是企业职工,并且纠纷发生在其工作单位的,则应由双方当事人所在单位的人民调解组织来受理。

二是以双方当事人的纠纷发生地为标准,来确定受理的人民调解组织。属于这种情形的包括:因侵权行为发生的纠纷,可以由侵权行为地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因不动产产生的纠纷,可以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因遗产继承所产生的纠纷,可以由被继承人生前户籍所在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因民事合同产生的纠纷,可以由合同缔结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等等。

6、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民间纠纷的方式有哪几种?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23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根据这一规定,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组织递交书面申请材料,也可以口头申请。二是调解组织主动调解。

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即已经到公安部门或法院的纠纷,公安或法院认为更适宜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移交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但是,不论通过哪一种方式受理纠纷,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对于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接受调解组织调解的,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7、随着改革的深入,民间纠纷的新特点有哪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间纠纷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生产经营性纠纷增多

随着各类生产责任制的产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及专业、承包户的增多,各种生产经营纠纷也增多了。正确分析、解决这些纠纷,对于促进商品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情况复杂、涉及面广、解决起来相对难度较大。

(2)婚姻纠纷增加很快

由于西方思想对东方文化观念的冲击,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婚姻纠纷显著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有的是受资产阶级思想的浸蚀。妥善处理好婚姻纠纷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应认真对待。

(3)继承纠纷日益增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继承纠纷也越来越突出,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4月,我国颁布了《继承法》,人民调解工作要严格按该法调解继承纠纷。

(4)房屋宅基地纠纷不断增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裕了的农民要盖新房。在城镇,随着房屋政策的落实,大批私房还给个人,还有一些房屋要折旧换新。所有这一切,都很容易引起房屋宅基地的纠纷。这些问题形成的历史较长,调解纠纷一定要重证据,讲政策,结合实际,求得圆满解决。

(5)违反社会公德引起的纠纷增加

当前,有些地方没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而导致违反公德的纠纷不断增加。这类纠纷没有法律方面的约束,所以社会公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调解这类纠纷需足够的耐心和恰当的方法。

16(6)公民与经济组织、管理部门、单位、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变动,民间纠纷出现了较大变化,除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婚姻、家庭、邻里、抚养、赡养、借贷、宅基地等方面的纠纷外,还表现在公民与经济组织、管理部门、单位、集体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生产经营性纠纷、劳务纠纷、拆迁征地纠纷、施工扰民纠纷等等,这此纠纷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不好极易激化,由此引起的群体上访事件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行为激烈,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行为激烈,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解决这些矛盾纠纷,不仅需要说服教育的方法,又需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积极主动参与这些矛盾纠纷的调解,并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8、怎样做好调解工作? 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调解工作,必须做到:

(1)思想上要重视。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调解,是贯彻人民调解工作方针的首要环节,是进一步搞好预防的前提和基础。

(2)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水平。只有依法调解,矛盾纠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才能够得法院的认可和支持。

(3)要掌握调解技巧。针对不同当事人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调解方式和调解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4)工作上要努力。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调解人员不仅要为人公正,更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样才能在调解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打击报复,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做好调解工作。

9、怎样妥善处理纠纷调解与预防工作的关系?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任务和“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中,要求处理好调解与预防工作的关系。预防工作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预防矛盾激化,即预防民间纠纷激化为自杀、刑事案件和恶性事件。调和防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既要调解,更要预防,要立足于调解,着眼于预防,在预防思想指导下进行调解,在调解工作中抓紧预防;另一方面是预防新纠纷发生。要求调解人员要及时进行调解,正确解决纠纷,特别对那些有激化可能的纠纷、更要抓紧工作,积极疏导,妥善解决,切实防范。如果纠纷一时解决不了,也要稳定情绪,控制事态,避免矛盾激化。预防纠纷发生的工作做好了,消除纠纷,或使纠纷尽可能减少,这是一种最好的调解。调解、预防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10、怎样才能把预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着眼预防,就是强调预防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针中的重要地位,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都必须十分重视预防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到:

(1)认识预防的重要性。人民调解工作的调与防,是辩证的统一,但就二者关系来说,预防是第一位,防重于调,防的工作做好了,调的工作就可以免除,至少可以减轻和缓解。

18(2)认识纠纷的突发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有些纠纷的发生和发展,是突然发生的,如不及时预防,则会迅速恶化。所以,要认识纠纷的突发性,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果断措施,加强对突发纠纷的预防。

(3)认识预防的艰巨性。预防纠纷的发生和激化,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所以,必须充分认识预防的艰巨性,深入调研,措施得力,才能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4)认识预防的长期性。民间纠纷是会反复的,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会使已经解决或者缓和的纠纷,又重新出现甚至趋向紧张。因此,预防工作是长期的,必须充分估计到,坚持不懈。实践证明,调解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绝不能轻视预防的长期性,要树立反复抓,抓反复的长期调解思想。

11、人民调解委员会怎样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要做好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法制宣传工作,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通过调解工作进行宣传

通过对纠纷的调解进行宣传,调解哪一种纠纷,即宣传哪一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的道德规范,采取以案释法、就事讲道德,把法律与道德结合起来。通过典型案例宣传,针对性强,当事人和有关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便于记,收效会更显著。

(2)针对纠纷发生的规律进行宣传

民间纠纷的发生,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一般有规律性,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掌握,调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农村,春节前后结婚多、赌博多,容易发生婚姻家庭纠纷;年终结算分配多,容易发生赡养纠纷;农忙季节生产活动多,容易发生争水、争农机具的纠纷;农闲季节建房多,容易发生房屋宅基地纠纷等等。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善于掌握这些规律,在不同时期,针对纠纷发生的规律,进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

(3)配合普法进行宣传

普法教育是全民性的法制宣传教育,规模较大,持续时间久。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抓住时机,针对民间纠纷的具体情况,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公德的教育,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12、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建立哪些工作制度? 建立和健全必要的人民调解工作制度,是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建设,提高调解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保证。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的建立,应当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有利于纠纷的及时正确解决。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制度建设作了原则规定,《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19条根据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制度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统计和档案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组织、队伍和业务建设。”此外,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工作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还可以建立其他工作制度,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13、什么叫人民调解工作岗位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岗位责任制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的核心。它是通过明确规定调解人员的职能和责任,确定具体任务,使责、权、利密切结合的一项制度。岗位责任制的内容很多,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三定一奖惩”,即定人员、定任务、定指标,完成任务奖励,完不成的扣发一定比例的报酬或者奖金。贯彻岗位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奖惩分明,有利于激发和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做好工作。避免出现由于职责不清,任务不明,而遗误、影响工作的不良现象。

4、人民调解员应该遵守哪些纪律?

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规定,人民调解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纪律:

(1)不得徇私舞弊

所谓徇私舞弊,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委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偏袒一方的行为。对谋求私利、不秉公调解;对当事人不一视同仁,庇护亲戚朋友;对因怕触犯权势人物而抛弃原则,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行为,应当坚决禁止。

(2)不得对纠纷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在调解纠纷过程中,有时当事人一时情绪偏激,提出些不合情理的要求,说些不适宜的话,甚至恶语伤人,蛮不讲理。这时,调解人员应坚持耐心说服教育,向当事人宣传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帮助当事人分清是非,提高思想认识,促使当事人双方互相谅解,自觉自愿达成合情合理的协议。对当事人提出的意见和批评,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1 的精神,虚心听取,对正确的批评应诚恳接受,对错误的意见要耐心解释,绝不允许采取任何方法进行威胁、压制和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所谓对当事人侮辱、处罚,是指调解人员对纠纷当事人的人身或财产权利加以损害的行为。调解人员解决纠纷只能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使双方自愿接受调解,绝不允许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不能对当事人罚款,不能查封、扣押和拍卖当事人的财物,更不能没收当事人的财产。人身方面,不能对当事人进行搜查、捆绑、打骂、变相体罚及其他侮辱性行为。应充分认识到上述行为是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是社会主义法制所不能允许的。

(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民间纠纷的隐私,要比刑事案件中的隐私,在内容和涉及面都要大得多。例如当事人的男女两性生活不能泄露,对一般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子女之间、妯娌之间等的家庭纠纷以及对财产的分割和遗产的继承等纠纷,当事人要求保密的,调解人员只有尊重本人意愿的义务,而无点滴泄露的权利。不仅在调解纠纷过程中要遵守,调解终结后仍应遵守,以取信于民,维护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信誉。

(5)不得吃请受礼

有些当事人为了想让调解人员替自己说好话,拉拉关系,请吃请喝;也有的当事人由于纠纷得到妥善处理,为了表示对调解人员的感谢而送礼物。对此,作为人民调解员应坚定 22 明确地加以拒绝,并向他们宣传调解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15、人民调解员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18条对人民调解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人民调解员履行职务,应当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质和调解技能。”人民调解员首先应该以公民道德准则要求自己,做遵守公民道德的表率。在履职过程中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公平、公正,不徇私情。努力服务于民,取信于民,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

16、人民调解员怎样寻求保护? 在调解工作实践中,人民调解员因调解纠纷,有时受到辱骂、挨打、报复,甚至家庭财产被损坏、家人受到牵连的情况。为此《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18条规定:“人民调解员依法履行职务,受到非法干涉、打击报复的,可以请求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保护。”

17、未能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调解的怎么办?

凡是达不成协议,调解不能成立而结束调解的,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应根据情况分别告知纠纷当事人,争取如下方式处理:第一,可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第二,如果是村、居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可以申请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调解;第三,属于仲裁机关管辖的纠纷,可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关申请仲裁;第四,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这些途径只供纠纷当事人参考,由本人自愿选择。必要时,应劝告纠纷当事人冷静、理智、正 23 确对待,依法办事,不可感情用事,扩大纠纷事态,更不可采取过激行动使矛盾转化为刑事犯罪。

18、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期限有什么规定?

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33条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一个月内调结。”这是国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不同于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多是通过简单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程序较为简易,便利快捷。同时这样规定,有利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迅速地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纠纷久拖不调或久调不决,导致纠纷激化。

19、怎样理解民间纠纷的可防性? 在我国的人际关系中,基于人民群众之间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和谐、协调、友好成为人际关系的主导方面,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正常平稳地形成和发展。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护社会安定和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秩序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普遍、大量的矛盾和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不融洽关系,并非个别和偶然现象。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中的和谐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民间纠纷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矛盾的必然反映。纠纷当事人的意识、心理、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荣辱观念、法律意识、道德品质等差异和特点,是纠纷发生的内在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时间、地点、环境是纠纷发生的外部条件。由于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互相作用和影响,酿成了复杂多样的民间纠纷。在亲朋关系、家庭关系和相邻关系及职业关系中,因财产分配、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生产经营和社会交往等,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纠纷,甚至导致纠纷的激化。这种纠纷,不仅大量发生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发生在个人到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既涉及到公民之间的个人关系,也影响到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正常发展。

民间纠纷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在这一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方法加以控制和预防的,就是说,民间纠纷有其可防性。

20、人民调解的特殊预防功能有哪些? 我国的人民调解是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是运用其特别的调解功能处理社会矛盾的基础工程。它具有特殊预防纠纷的功能,表现为早期预防,大系统预防和最大可能预防。

早期预防,是人调解的特殊预防功能之一。民间纠纷的发生是当事人思想矛盾转化为行为冲突的过程。一般多经历潜伏、萌芽、形成和激化等演变阶段,每个阶段反映出不同的征侯和迹象。人民调解组织及其成员植根群众之中,居于纠纷发生的第一线,具有对纠纷实施早期控制和预防的天然优势,事发前明察细访,及早防范,事发后快速出动,及时调解,防止事态扩大。

人民调解可实现大系统预防。人民调解在法制系统工程中,是一个巨大的控制工程,其机构、人员的数量居于其他法制系统之首。它分布面广,遍及城乡的每个角落,控制覆盖面最大,可达到预期效果。

人民调解要以发挥最大可能的预防作用。民间纠纷发生于群众之中,交错在个人与群众的交往过程中。它和社会的风俗民情、精神风貌是不可分离的。人民调解对纠纷的有效控制,是法理和情理的统一,只要将法理和情理融为一体,绝大多数民间纠纷是能够行以调解和预防的。

20、《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于哪一年施行?

2008年11月21日,《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记者:眉山人民调解工作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21、怎样认识《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出台的重大意义?

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元性、多样性、复杂性,影响稳定的因素将持续增多,尤其是因各类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纠纷逐步上升,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原有的人民调解组织形式、工作范围、队伍结构、人员素质、经费保障等,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化解各类纠纷的需要。《条例》赋予了我省人民调解应有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已经迈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条例》的制定出台,适应了新时期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执政在位的客观需要,结束了我省人民调解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历史,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不断规范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2、《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有什么特点?

《条例》针对新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对人民调解的性质、调解矛盾纠纷原则、调解机构设立、人民调解员的推选聘用、调解工作程序、工作纪律、法律效力、经费保障等作了明确规定。在四个方面有新的发展:

一是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有新发展。《条例》把调解委员会的设立,从原来的村(居)、企事业,扩大到了乡镇(街道),同时将人民调解组织设立范围延伸到了区域、行业,使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

二是人民调解工作范围有新发展。《条例》把原来调解局限于公民之间的民间纠纷,拓展到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民事争议,同时明确人民调解可以接受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的委托,对进行诉讼程序和一般行政争议进行调解,这大大发展了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

三是调解对象有新发展。原来人民调解的对象只有公民,但近几年来公民与法人、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实际上人民调解参与化解了许多这类纠纷案。这次《条例》把人民调解参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纠纷的调解,以法的形式加强明确,为人民调解依法参与这类纠纷的化解打下了基础。

四是经费保障有新发展。长期以来人民调解的经费保障得不到落实,是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次《条例》明确司法行政指导人民调解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对调解委员会的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的补贴经费做了明确规定,而且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增加予以提高。这对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发挥重大作用。

23、我市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应重点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狠抓《条例》的贯彻落实,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诉讼纠纷、治安纠纷委托和邀请人民调解制度。2009年,在基层法庭、派出所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健全联系、考核、保障等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调解员培训机制。认真按照《条例》的要求,在进一步巩固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企业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范围。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选任、聘用、培训机 27 制,积极推荐优秀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加大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逐步推行人民调解员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力争五年内使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和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三是着力抓好经费保障。紧紧抓住《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全面落实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经费,努力为广大调解员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人民调解

第五篇:人民调解员培训通知

若羌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文件

若 羌 县 司 法 局

若司法〔2012〕78号

关于举办2012年人民调解员培训班的通知

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各乡镇调委会: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提升人民调解员妥善化解调处矛盾纠纷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好人民调解在维稳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和县司法局将举办一期人民调解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12年8月1日,为期一天。

二、培训地点:

若羌县党校四楼会议室。

三、参加培训人员:

全县各调解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调解小组组长及全体人民调解员。司法局、(各乡镇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

四、培训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知识;案例分析及相关法律法规;

3、人民调解卷的制作

五、培训方式:

采用维汉两种语言,集中脱产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授课。

六、参训要求:

1、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接此通知后,要高度重视,安排一名分管领导,及时组织调解员按时参加培训,确保此次培训班的顺利进行。

2、培训期间,参训人员要遵守纪律,不允许迟到、早退、缺席、请假,不办理与学习无关的事宜。

3、此次参训情况将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考核内容。

4、联系电话:7100859 联系人:支宏生 后附:参训人员名单

若羌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若羌县司法局 二0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下载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doc(★)

    一、人民调解相关知识 (一)人民调解工作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化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

    人民调解员培训总结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员 培训活动总结 一、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为使培训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效果,我社区从2012年2月15日开始就积极协调镇党委政府及相关职......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

    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 开创新时期人民调解新局面 大家好,《人民调解法》已经颁布实施一年多了,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项法律,今天我与大家来共同学习一下该法。 2010年8月28,第十一......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

    依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解材料 一、人民调解相关知识 (一)人民调解的涵义和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

    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总结

    人民调解员培训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乡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深入宣传《人民调解法》,根据长顺县司法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我乡人民调解工作实际,我司法所在前一阶段对全......

    人民调解员培训计划

    人民调解员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基层司法助理员、调解员的法律素质和政策水平,进一步搞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调解工作,尽快熟悉和掌握人民调解业务知识。结合司法所和辖区工......

    人民调解员培训教案

    (二)人民调解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联系。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人民调解员培训教案

    人民调解员培训教案孙淑萍一、人民调解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联系。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