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困助残 奉献爱心”活动总结
“扶困助残 奉献爱心”活动总结
中心小学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扶困助残 奉献爱心”活动总结
扶困助残奉献爱心”活动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4月23日,到张良久家劳动,打扫院子,收拾房间等。
二、5月9日到张良久家劳动,打扫院子,收拾房间等。
三、5月20日,看望、慰问残疾人张良久,充分显示浓浓关爱之情。
四、5月15日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的宣讲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到碘缺乏的危害性。
五、通过悬挂标语、横幅等途径进行广泛地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营造了良好的扶弱助残的社会氛围。
通过这次“扶困助残 奉献爱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更加广泛的扶残助残热潮。同时,也增强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
中心小学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扶困助残献爱心捐款倡议书
“扶困助残献爱心”捐款倡议书
安新分公司全体职工: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它既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在全公司全力推进“争先创优”活动的时候,在“队伍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的时候,公司借此契机,向公司全体职工发出“扶困助残献爱心”捐款倡议:
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开心生活,尽情欢笑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工作,畅想人生的时候,您可知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同事经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严峻考验。尚勤磊,卫辉站收费员。2007年9月不幸被查患尿毒症,2008年2月1日在河南中医一附院移植科做肾移植手术。在尚勤磊生病住院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父母不惜负债,花费将近20万元为其治病。如今每天还要服用免疫抑制剂,每月花费要三四千元。王金昌,浚县站收费员,2005年6月的一天,他突然感到全身疼痛难忍,在鹤壁市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2008年4月他再次感到身体不适,经确诊为肝部肿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位三尺男儿留下了眼泪,上次住院的费用刚刚还清,女儿的大学学费还未凑齐,如今又得了重病。魏林江,“绿色通道”验货点验货
员,2010年1月份突发脑出血住院治疗至今,其爱人程玉艳为下岗职工,现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临时工,父母均已七十多岁,常年有病,儿子正在读初中,全家生活来源均靠其爱人程玉艳工作所得,因为魏林江治病,现已欠下十万元债务。“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高额的医疗费用使他们负债累累,使本来就拮据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关心、帮助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爱心无止境,助残见真情。为了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残疾儿童能与我们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让我们大家共同伸出援助之手,以拳拳爱心为残疾儿童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当一个人有难的时候,众人的帮助将是克服困难最大的力量。尽管我们和残疾儿童素不相识,但面对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面对父母真诚的企盼,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用温情点燃特殊孩子心灵之光”,愿我们伸出关爱的援助之手,在能力范围内献出爱心救助有特殊困难的残疾儿童。我们的行动对最需要帮助的残疾儿童来说,无异是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爱心托起孩子明天成长的梦想。
“一人向隅,举桌不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我们全体职工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向他们伸出友爱之手。碎石筑长城,细流积
成海。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支援解万难。公司倡导机关各科室、基层各单位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积极行动起来,模范带头响应倡议书的号召!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您无限的爱意,送去您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先进性,争当爱心排头兵,捐出一份“爱心”,献上一片真情。俗话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您的爱心和真情,好似春风为他们的生活送去一缕最温暖的阳光,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他们心中希望的曙光,愿我们的点滴付出汇成爱心的暖流,让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安新分公司监察室
安新分公司团委
2011年5月25日
第三篇:爱心助残活动总结
爱心助残活动总结
XX年5月18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当天,黎城县黎侯镇李庄村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内欢声笑语,长治市xx公益群的志愿者一行55人走进这所学校,看望慰问这里的特教儿童和老师,用爱心为他们送去了快乐和温暖。
活动中,志愿者们与生活老师一同为孩子包饺子,并参观了教室和学生的作品。在与孩子们一起互动游戏时,“教官”表现突出,孩子们天真烂漫,非常活泼,十分开心。志愿者们的到来,给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播撒了爱的阳光,让孩子们备感温暖。
期间,校长向志愿者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学校的孩子多为残障儿童,一部分孩子大小便无法自理,洗衣量极大,急需四台大容量的洗衣机;目前学校餐厅的桌椅板凳老旧,孩子们使用极其不便,需要更新。听完校长的介绍后,志愿者们都被刘校长自费办学的爱心之举所感动,部分群友表示将利用自己的人脉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注这些特殊孩子,尽力帮助刘校长改善学校环境。
是一个智障孩子的母亲,曾担任过小学代课教师,办学前她和丈夫经营着一间门市,是村里的小康之家。但她始终有块心病,就是不想让自己的智障孩子成为社会的负担,于是便有了办一所特殊学校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她举债60万元。学校自XX年开办以来,从起初的十几个孩子发展到现在xx多名身有残疾、智障的孩子,这些孩子在这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正常教育。
活动结束后,xx带领大家参观了xx的著名景点xx和xx。
活动捐赠物资明细如下:上衣xx件,下装xx件,围巾x条,帽子x顶,手套x副,自动铅笔x支,文具盒xx个,作业本(大)、英语本(大)、生字本(大)、语文本(大)各20本,生字本(小)、数学本(小)各20本,橡皮、铅笔各xx块(支),圆珠笔xx支,圆珠笔芯xx根,以及小贴画若xx张.共计xx件。以上捐赠赠品启用xx公益以往节余捐赠品.同时现场捐赠的有:xx捐赠电炖锅1台,xx捐赠小案板1个,zz捐赠酸奶5件,xx捐款x元.此次活动要感谢以下人员:
1.提供活动线索的xx;
2.活动踩点人员:xx;
3.历次捐赠的朋友及本次活动现场捐赠的朋友;
4.为此次活动提供车标及一次性碗筷的群员xx;
5.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群友:xx
6.特别感谢活动带车的群友:xx
7.最后感谢xx积极供稿.
第四篇:培优扶困活动总结
培优扶困活动总结
本学期在“培优扶困”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扶困”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生或是学困生,现在基本上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将”培优扶困”工作总结如下:
1、发挥优生的作用 :
在每一个班优生无疑是班上的学习骨干,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那就要好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采取“一帮一”活动,抓典型带一般帮教学困生,让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学困生。在班里我非常重视优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大胆的抓好班上的一切事情,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到最好。例如,一些知识点讲完了,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巩固,那我就吩咐了科代表或者成绩优秀的同学,利用午自习的时候,让他们来在全班提问,被提问的人一般是学困生,提问完了,还全班进行听写。这些优生有时候提的问题不是重点,但经过我的指导后,提的问题都很有质量,干得很好!其实这些优生相当于教师的左右手,在学习上,纪律上他们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很有威信,我利用他们这样优异的成绩、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纪律去帮带学困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起码提高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喜欢学习生物,成绩也逐渐有了提高。做得好的班级例如9班、10班和14班,第二次阶段考试的成绩一下子跃进了级里前面的排名去。
2、在班级里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
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例如优生就给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有挑战性的习题给他们,对于学困生,我一般是抓基础,让他们的基础先打稳,再慢慢提高他们做难题的能力。
3、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首先,对学困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其次是个别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了解其生物学习差的真正诱因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生物的恐惧,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再次,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时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欠妥,所以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妥当的教育方法、激励机制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利保障。
第五篇:“捐资助残,奉献爱心”活动小结
东桥小学“捐资助残,奉献爱心”活动小结
2014年5月12日下午,我校各班在政教处的组织与安排下,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了“捐资助残,奉献爱心”活动。
本次活动,老师们与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师生总共捐款767元。有的同学将平时家长给的零花钱攒起来热心捐资助残;有的同学平时一点零花钱都不花,可在这次“捐资助残,奉献爱心”活动中,却倾囊而出······这一幕幕真实感人的事迹让同学们热泪盈眶,很受鼓舞。
201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