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北京奥运会后思想汇报

时间:2019-05-12 23: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8北京奥运会后思想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8北京奥运会后思想汇报》。

第一篇:08北京奥运会后思想汇报

08北京奥运会后思想汇报:珍视北京奥运弘扬的民族精神 >>

08北京奥运,我们国家成功地兑现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承诺,也确保了平安,谁都不能否认它是一届成功的奥运。

北京奥运,火炬穿越了五大洲,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0名运动员参加了302个项目的比赛,打破了近40项世界记录和近80项奥运会记录,超过50个国家获得金牌,共86个国家或地区获得奖牌。无论如何,这些数字在奥运史上本身就是一个记录。

北京奥运,超过40亿的观众把目光投向了中国,100多名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和皇室成员参加了开闭幕式,为中国带来了超过25亿美元的直接收入。更重要的是,中国实现了深藏心底的多年夙愿,金牌第一、独领风骚。中国有23个省的运动员拿到了奖牌,其中有19个省得了金牌。这一切,对中国人来说,毫无疑问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参加的最成功的一次奥运。

但回过头去,北京奥运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西方国家别有企图地政治参与,以**喇嘛为首的西藏分裂势力在拉萨制造打、砸、抢、烧事件,火炬传递中又极尽破坏之力量。更困难的是,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地震,近7万同胞死亡,近2万同胞失踪,近5000万同胞受灾,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为了奥运,我们排除了各种障碍;为了奥运,整个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凝聚,忍住悲伤,继续前行;为了奥运,体育健儿们加倍地练,永不放弃,力争最好的成绩,以告慰亡灵。整个奥运,五星红旗已经50多次在领奖台上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已经50多次响起在北京奥运场馆里。这一切,既证明了一切阻扰中国的企图都注定是要失败的,也释放着中华民族胸中压抑很久的情绪。

北京奥运,我们成功了。虽然我们应该清醒,我国体育在许多方面与体育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金牌大国也并不等于体育大国,举国体制也并不等于全民体育。

但是,中国毕竟赢了,我们没有必要刻意保持低调,让我们尽情享受北京奥运会带给中华民族的巨大快乐、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尽情高呼“中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经过了北京奥运,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心灵都经受了一次洗礼,都感受到了民族凝聚力的功效,都明白了“友谊、理解、宽容”的和谐精神,都沉淀了宝贵的大国国民心态,都内化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追求。这是多么宝贵的民族精神,将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进程中,北京奥运仅仅是锦上添花,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奥运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全力地拼,体育强国、世界强国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一定能赢!

第二篇:思想汇报——北京奥运

思想汇报

——北京奥运

2008北京奥运会就落下帷幕,在短短的16天相聚里,来自全世界的人们打破了语言和肤色的界限,犹如兄弟姐妹般共同庆祝、共同分享。我国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奖牌总数达100枚。这样的好成绩是前所未有的。

我想没有人会忘记北京奥运的,开幕式上的精彩片段每每在脑海中浮现,那中国长卷展开的一刻就可以看出,上下五千年,尽收眼底。那巨幅长卷展开的不尽是中华特色,更给我们带来了盛世中华的万般气象。当其能展现与世人眼前时,怎不令人心潮澎湃呢?毕竟,我们终于真正有机会来告诉世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民。

我始终记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向全世界直播时那么多那么多人的眼泪留下来的情景,那是一种幸福吗?是的,还有激动与荣耀;我始终记得奥运旗徐徐升起时也在把中国缓缓抬起的情景;我始终记得胡锦涛主席宣布北京奥运正式开幕那一刻整个奥运会场沸腾时的情景……这一切,将永远载于历史长河之中,永远发出最璀璨的光芒。

如果说开幕式还不足以让人们振奋,那么我想运动会场上的一幕幕肯定会震撼每一个人的。我们的男子、女子体操队,举重冠军陈燮霞、跳水冠军郭晶晶、羽毛球的林丹,我们的花样游泳队……谁不是英雄呢?是冠军,不是冠军,发挥超常,发挥失常,又怎样呢,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而已。是冠军,那我们应当去探究他们身后的付出有多大,不是冠军,那我们应当更加默默支持。当他们的身影在奥运会场上奔驰时,我想他们演绎的应当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完美生命,还有他们身后的祖国,更应当是代表着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与共同的梦想。在北京奥运会上,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男子体操队。看着他们在获得胜利后的泪水,无不感动着我。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他们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功啊。李小鹏、陈一冰、扬威、邹凯、肖欣,真的让我很感动,好一个卧薪藏胆。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失败,今天的成功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的心酸与汗水,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啊。

当我们用眷恋的目光注视着奥运圣火缓缓熄灭,当我们与朝夕相处了16天的新老朋友依依惜别之后,奥林匹克的脚步也重新踏上了走向伦敦的征途。奥运走了,但气势恢弘的“鸟巢”、美轮美奂的“水立方”,以及新开通的地铁线路等等,永远地留在了北京,成为惠及首都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物质财富。如今漫步在北京街头,人们会发现街道更加宽阔,交通更加顺畅,天空更加湛蓝,空气更加清新,北京奥运不仅让全世界感到满意,也让普通的中国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北京奥运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在本界奥运会上,一些小国、弱国也平等的参与到奥运大家庭中来,有的国家虽然只派出几位运动员参加比赛,但他们的拼搏精神同样感染着我们。让所有来到北京的人在心理或情感上有所收获。北京已成为各国运动员难以忘怀的地方。

北京奥运是充满激情的奥运。那浸透的不尽是运动员在赛场上争分夺秒、勇争第一的劲头,还有千千万万的奥运志愿者,他们在街头、在场馆,或帮助游客指路或引导观众入场,放眼往去,志愿者的身影仿佛时刻萦绕在你的身旁。他们因为能成为奥运志愿者而骄傲。看到他们挥汗如雨,却依旧充满阳光的笑容,我们知道,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也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力。

犹记得,七年前,当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花落北京时,激动的人们走上街头挥舞国旗、载歌载舞。北京天安门广场霎时间成为人的海洋,欢呼声响彻夜空;七年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以多种方式支持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奥运圣火所到之处更是激起了令人震撼的为奥运加油声;七年后,当璀璨夺目的开闭幕式焰火点亮北京夜空,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无不涌动着强烈的自豪。

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给中国的最美好遗产,也是经济发展的见证,更是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是的,只要我们懂得珍惜和更加努力发展经济,不停地追求进步,一起拥抱共同价值,我们期待北京奥运会引领着我们中华民族向着更高更强更快地发展。

第三篇:2008年年北京奥运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值得我们华人骄傲的日子,直到现在那些华丽的画面还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中,2008年年北京奥运思想汇报。虽然5月的时候发生了这么多的悲剧惨痛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举国同哀。灾难中,中华民族汲取了不屈的力量,国人携手发出了“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对于残疾人来说,残缺是加诸个体的一场灾难。而残奥会正是一个宏大的舞台,上演人类残缺的同伴向灾难做出的最强抗争。一个奥组委举办两个奥运会,这在奥林匹克史上还是第一次,思想汇报《2008年年北京奥运思想汇报》。北京奥组委的目标是“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奥运会创办于1896年,残奥会创立于1960年。2000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签署协议,规定奥运会后一个月内,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奥运场地举行残疾人奥运会。与奥运会相比,残奥会的历史、规模、形式,乃至理念都有很大不同。两个奥运追求精彩的目标相同,但精彩的内容,其实大有不同。

奥运会上,全世界的运动精英们在“更快、更高、更强”的旗帜感召下,在力与美的展示中,诠释了人类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人们喜欢用“完美”来形容奥运赛场的较量。

残奥会上,目光所及处首先是“残缺”。然而,从残缺的肢体中迸发出的力量同样震撼人心,更加让人感慨。残疾人用不完美的身躯实践着“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理念,这同样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惨痛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举国同哀。灾难中,中华民族汲取了不屈的力量,国人携手发出了“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对于残疾人来说,残缺是加诸个体的一场灾难。而残奥会正是一个宏大的舞台,上演人类残缺的同伴向灾难做出的最强抗争。

第四篇:如何看待2008北京奥运的思想汇报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的举办使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它象征着我们中国在一天的变的强大,北京奥运的成功,如何看待2008北京奥运的思想汇报。是我国又一个新的开始,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文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与国外的接触也越来越平凡,奥运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要支持奥运。北京奥运也让其他国家了解了我国的文化历史。我们的诚实朴素得到了国外人的好评。

百年梦想今日成真。托举它的是古老中国的巨变、中华民族的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重大问题的全球讨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从“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如期竣工,到“好运某”奥运测试赛的顺利举行;从当初申奥报告表示“某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运会”,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中国要确保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人们期待着生气勃勃的发展中东方大国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最新诠释。

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我要学习的,正是这种“自信、自强、自尊”的精神,思想汇报《如何看待2008北京奥运的思想汇报》。自信心的缺乏,使我丧失了许多机会。记得当初考专升本时,我的志向是华东政法学校的法律专业,然而,就在考试前夕,我退缩了,我可以吗?我真的能够考上吗?正是由于自信心的缺乏,我未能如愿以偿。但我不气馁,我要向奥运健儿学习,要学习女排运动员那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伟大出于平凡,细节显示素质。学习奥运精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行动。摘金夺银的奥运健儿,毕竟是少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然而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创造奇迹,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拼搏和创新。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关键在一个“新”字,要研究新问题,即使是老问题,也要力求拿出新办法、新点子、新举措。要处理好求实与创新的关系,只有踏实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旧瓶装新酒”,应避免无谓的花样翻新。突破陈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学习发杨奥运精神,就要学习他们勇于奉献,甘于寂寞,乐于付出的精神。我一直信奉一句话:“doingisbetterthansaying.”而且我内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是那种喜欢炫耀的人,因而我属于实干型的。但我的一位友人曾提醒我,适时的去争取一下属于自己的荣耀,展示一下自己,否则你会很吃亏。你做了很多事情,只有同学们知道,而老师却不知道,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你不说,老师只会以为那些事是经常在他

们面前晃悠的人干的,而你的事迹也经常会被张冠李戴,你不觉得很亏吗?我只是漠然一笑,“不公平”?世上会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我不在乎这些,我也没有奥运健儿那么伟大,但我只要做我乐意做的事,我就满足了。我不要老师的认可,因为有时那只是官场上的“虚伪”。

虽然北京奥运会只有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她给我们留下的是人类最崇高的奥运精神。是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登,在照亮着我们。我们要时刻发扬奥运精神。她教会我们要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我们要支持奥运,在生活上我们也要有着奥运精神永远自强不息。

第五篇: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摘要:北京奥运会虽没有使中国武术真正实现全球内体育化的梦想。但却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后奥运会时代,将以何种良策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 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深化竞技武术、放眼武术文化、回归大众武术、加强武术教育、开拓武术养生是后奥运武术发展的整体框图。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未来;武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2-0134-04 文献标志码:A

萨马兰奇先生称北京奥运会为“所看过的历届奥运会中最好的一届”和罗格先生赞誉的“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已经涵盖了所有对北京奥运会的褒抑。既不是表演项目也不是正式比赛项目的中国武术在奥运期间以特许的比赛让世界人民了解认识了武术,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魅力。尽管这场北京国际武术比赛诉诸于奥运舞台取得了成功,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毕竟它还没有真正成为奥运会项目,令无数中国人欣喜而又感到缺憾,狂热而又倍感无奈。但对苦苦求进的中国武术来说已是莫大鞭策,因 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一个非奥运赛事颁奖是很少见的。……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对中国武术的尊重。本次比赛无论从比赛的组织规模、赛事等级,还是竞技水平、开 展程度,都是历次国际武术比赛中最高、最好的一次。中国选手遭遇强有力的挑战,原有技术强国一统天下的局面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它是时隔72年后,中国 武术又一次与奥运会的亲密接触。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的思考

北京奥运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战略应当如何调整,如何更科学地、健康地发展,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从文化全球化的高度来思考, 也需要我们用前瞻性思维、横向性思维、整体性思维来审视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与武术形态特征之问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和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来思考未来武 术的发展。

1.1深化竞技武术

历经半个世纪,竞技武术从传统武术中脱颖而出,并逐渐与西方体育科学相结合,演变成一种新的武术文化形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它经历了曲折坎坷、日臻成熟、规范系统化。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竞技武术已成为当代武 术中重要的一支。它是“中体西学”的产物,所处的地位很高,但绝不是武术的全部,也不是发展武术的唯一模式。走到今天的竞技武术,已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 题,也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武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竞技体育与武术形态之间 的关系,只有实现两大关系的有机结合,才能为竞技武术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前景。

毋庸置疑,竞技武术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地解决。诸如观众不多、新闻媒体报道不够、看点不多、精彩程度不高,企业赞助商 参与度低等,都是不能不思考的同题。另外。规则也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之处,对运动员的技术导向、对竞赛机制的健全和对裁判员的科学管理等,都需要认真地研 究和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不是调来几个专家按照指定的任务,集中几天,画画圈圈,修修改改就能解决了的事情,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意见, 海纳百川,甚至需要进行专题讨论、辩论和论证等过程。管理部门应集众人的睿

智和方略,找到真正适合竞技武术发展的康庄大道,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训—— 练——学——研”网络体系。

也许,人们担心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会促使武术文化特征发生变迁,甚至其中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会流失殆尽。其实,对武术实行文化保护的问题与发展竞技武术并不是一回事,文化保护可以有传承人、保护制度和专用经费,甚至有的要进博物馆用竞技武术来保护武术的文化遗产。显然是不妥当的、不科学的。“文化现象的更迭变化不会轻易改变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民族文化的根”。文化不同于文明,文化是动态的,显示出一定的时代性;而文明是静态的,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是任何人都左右不了的。文化必然是在变动中发展的,在流变中生存的,一成不变的文化是不存在的,这种现象在诸多异文化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证明。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说“在革命的时代,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多得多的古老东西在所谓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保存了下来,并且与新的东西一起构成新的价值”。竞技武术是武术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枝。是武术对外传播的 一个窗口,一种主要的形式,当然不代表武术的全部传播形式。时代赋予了竞技武术一种新的时代性和文化性,它有自己的存在空间。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要立足于 规则和技术的研制工作,加强《规则》在动作、难度、质量及演练水平以及音乐、服装、场地、器材等方面的研究,优化比赛规则,深化竞赛机制,使之更加科学 化。从发展战略上讲,竞技武术的目标是进入奥运会,但不是唯一目标,应当调整策略、拓宽渠道。一方面,在不同的国际、洲际运动会上去参与、去展 示、去竞相,逐步得到世界上更多人的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竞技武术不应与传统武术完全断裂开来,要保存它的特色与特点,不可削足适履,而是要放下架子从 民间汲取营养,虚心向民间拳师学习。竞技武术如同艺术一样,要常到民间去“采风”、去“写生”、去锤炼,要在吸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不应是漫无边际地借 鉴一切身体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开拓文化的武术

目前,全球进入了一个文化交融、争夺和共存的时代。早在1950年,马歇尔就将人权发展阶段描述为:19世纪是政治权利的世纪,20世纪是杜会权利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权利的世纪。罗素认为:21世纪要么是文化的发展,要么什么也不是。可见文化在当代是至关重要的。武术要不要提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不是一个观念问题,而是一种信念问题。要坚信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才称得上“国粹”、“瑰 宝”。武术在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工具武术、技能武术的形式存在的。随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武术又汲取之精华,包涵了传统文化的诸 多内容。其中,极具影响的“天人合一”和“克己养心”理念成为了中国武术套路理想化、个人化、理性化的文化源泉,这才使武术套路的演练迥异与赤裸裸的杀戮 术,区分于人兽野蛮的较量与 厮打。它融合了传统的医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武术的文化脊梁和精神内核。其中的崇德扬善、重义轻利、谦和含蓄、自强不息的德 行思想;知行合一、奇正玄合、刚柔相济、避实就虚的技击思想;气宜直养、动静相间、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体用思想;德艺相馨、文武相融、形神兼备、内圣外 王的艺用思想等。都有利于对当今社会中流露出的私欲填壑、骄奢淫逸、空洞苍白、虚情泛滥、冷酷无情等观念的人群,尤其是对青少年起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意义。因此说,武术不应是一个技术概念、项目概念,而是一种身体文化,是一种可以用身体运动诠释中国文化的极具生动的表现形式。域外民族可以通过 文字、语言、图像、艺术来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通过学练武术了解、感悟中国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假如都开设武术课程,就可以使学员文武兼修、艺技兼备。这对武术向世界传播推广来说是一条不可忽视的文化途径。

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实体的文化武术。所谓开拓文化的武术,是指在推广中拓宽视野,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传播和开拓武术。武术不应只是技术层面的文化,还应当包含技术、器物、制度、习俗、思想、法律等文化元素方面。以往我们仅重视竞技武术,以此为“破冰点”,举办了相应的世界、洲际武术比赛,但能参与竞技武术的毕竟是少数人的运动,这极大禁圃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据不少在海外从事武术教学者反映,外国人学习武术的动机不外乎是为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国的发展,更将有不少人由于对中国文化产生好奇和兴趣而追逐学练。所以,在武术的推广方面应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前不久,美国《新闻周刊》联合美英网民选出12个大文化国及各国有代表性的20个文化符号,其中就有“功夫”、“少林寺”。人们不难想像李小龙、李连杰等一批武术优秀人材所塑造《猛龙过江》《少林寺》等中国功夫影视片所产生的文化张力。实际上,我们不少武术运动员、教练员乃至民间拳师参与了相应武术影视设计和技术表演,才使武术技术在影视中得以很好的展示和再现,不妨说其本身就是属于武术文化形态中的一部分,不应囿于其外。

1.3回归大众的武术

大众是指社会、学校等一切非专业的群体,是相对精英而育的,是社会的基础和大多数,和精英一样两者不可或缺。同样,精英的武术与大众的武术也 不是同一概念,从某种程度来看,竞技武术是精英化的武术,而大众的武术是什么形态,似乎并不清楚。让大众去练竞技武术中的各种柔韧练习、规范的基本功和基 本动作似乎太难,高不可攀。只能参与观看欣赏。反过来,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也不可能回归到大众中去,大众去承接传统武术,太繁琐、太枯燥,那是少数传承人 做的事情。大众要有适合自己生活的武术,大众的武术要真正走近他们的生活之中,喜闻乐见,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现成的东西,就要再创造,在继 承的基础上,在茫茫武海中去发现、去提炼、去改革,创造出适合大众习练的武术,使他们“一见就喜欢,一学就上手”。

大众是最大的人群,不解决他们的需要。武术就不能显示出时代性。大众武术不是将竞技武术降低了难度就能解决了的,这样做未必能适合大众的品 味。从清末民初涌出市井,到1916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尚武精神”,再到建国后武术全面进入教育,恰恰说明了原有中国武术的大众功能表现得不够充分。建 国后竞技武术深入到学校。也梳传于民间,民间性而非大众性。现在来看,竞技武术的大众化是行不通的,因为竞技与大众两者功能、价值的分野决定了它们悖而并 行。事实证明,大众武术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有出路。

要回归武术的大众性就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休闲性、娱乐性、时尚性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当然,不应片面地去理解休闲、娱乐和时尚,武 术毕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比较鲜明的技术特征,不应迁就那些只图轻松快乐的人群。有适当的技术要求和难度恰恰会吸引人们从运动中锻炼意志,找到乐趣。总之,大众武术的模式需要探索、试验,在改革创新中求生。推广段位制应是开展大众武术的重要手段,应当积极推行,对武德、武礼、武服的统一规范应当尽快提上研究制订的日程,这原本就是武术固有的,却至今才成为外来武技推广的经验。另外,木兰拳在短短几年中获得了众多女性的认同和青睐,这是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的。

当然,在追求武术大众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处理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育与大众武术的关系问题。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育为大众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大众武 术要想发展,就必须具备雄厚的人才资源,没有人才资源,犹如空中楼阁、天马行空、投有根基。拥有了大众武术的良好局面,才能为从众多的后备人才中遴选武术 精英奠定基础。

1.4改革学校武术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学校,文化的传承也类似。学校是人成长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一个人的教育习惯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养成 的。因此,抓住了学校武术的教育,就等于抓住了武术的未来。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在他们各自的本土学校中开设课程,使两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应 当要从民族的高度来认识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应当仅当作一种体育工具来应对。

学校武术是大众武术的一支。早在1901年(辛丑)马良任职于山西武备学堂时就将自己编的武术“马氏体操”教授给学生。1915年天津召开 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使武术正式进入学校,但真正使武术成为举国教育的是在建国后,它为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目前全国学校 武术教育的状况来看令人担忧,学校领导不重视、缺乏武术师资、教材陈旧、教学模式竞技化等问题都局限了武术在学校的推广。据调查,不少学生反映喜欢武术, 但不喜欢上武术课。为此,要改变学校武术教育的误区,从领导的层面要更新理念。认识武术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把武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真正把中宣部、教育部于2004年3月30日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所规定的“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落到实处。可采用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学校推广武术,如河南焦作市中小学以陈式太极拳取代课间操,上海闸北八中多年坚持在课间操、课外活动中突出武术,这都是很好的例子。据悉,中国武协与教育部门正在合力推行学校武术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措施,让武术真正走进校园,为青少年所喜欢。我们期盼它的早日出台。

要改革学校武术,就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入门要简单、实用、有趣,从单招入手,学会攻防对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再渐成小套。最近,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组织创编的段位制套路中,涵盖打、踢、靠、摔、拿等技法,分层次推行,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内容,可以引入学校武术教 育当中。

1.5开拓养生武术

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急剧发展对农业文明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挤兑,原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困扰着整个世界文明 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日益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给人类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社会牢记树立生态文 明的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各地区或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是构建各行各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圭臬。这是对古典“和谐”生态理念的新诠释与阐述,是对古代“贵和”思想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人际危机和工作压力,使人们在有限的空暇时间里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方式来缓解身心张力显得极为重要,各种各样 户内外运动犹如雨后春笋般油然而生。当人们携带身心的疲惫与焦虑,渴望一种能调整生活压力的活动方式的时候,已有几千年传统文化意蕴的中国武术就应该当仁 不让地在世界休闲健身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众多的经济殷实与精神空虚的矛盾,已不是学校中“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社会的安定性问题了。我们 的武术此时以什么样的姿态来显现、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价值,是武术领域急需解决的命题。

中国养生武术如同其他武术形态一样,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其最大的魄力就是它的健身机制。它是在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下, 积淀了诸多和平的、伦理的、内倾的、审美的文化情结,表现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健身理念,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的、高雅的、智慧的、艺术化文明形态和表现 形式,是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练习方法。

其实,武术的养生和健身功能有的东西是相通的,但不是一回事,通过养生达到延年益寿,使人不仅能够存活,而且有较高质量的生活。健身是养生 的一部份,没有健康的体魄何谈养生。如果说健身是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的话。养生则是通过动静交替来修炼身心。健身偏重于外,注重机体机能的锻炼,所谓“流 水不腐,户枢不蠹”,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而修炼则讲究内修外炼,既要炼身,也要修心养性,注重“生命在于平衡”;锻炼强调的是动作的重复和一定量的强度;修炼在于身心的双向投入。两者既有相关,又有区别,体现了2种不同的观念。

近年来,域外养生运动渐趋升温。在东南亚、台湾养生运动悄然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也

开始体验中国太极拳、气功等修炼方式,诉诸于此能在工业文明的激烈竞争中追寻心灵的净化和平和的生活。

传统的中国武术中有许多适合人们养生的资源,从拳理上它追求的内外合一、德艺兼修,与养生理论是相合的。从另一层来讲,武术技术中不少拳法、功法是适合进行养生的,尤其以太极拳类的运动,清淡、虚静、悠远、舒缓的运动形式,特别适应于养生运动,其他拳种也不乏资源。从本质上看,养生武术延续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法道自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融通自然的处世哲学,蕴涵着人与自然环境的 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它彰显出自然界不是一个超越异己的本体,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客观对 象。在养生武术的修炼时,往往要求习练者将自己融入到一个谧静、清雅的环境中,以“以意养气”、“气以直养”的准则行拳走架,挥剑施棒、忘物忘己、物己合 一,从而达到“虚静”、“无为”的心境,任由大自然的浴沐,得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养生武术“天人合一”思想从另一侧面蕴意着人的道德准则,是指人自己理想、精神、心性的最高觉悟。要求演练者“万物与我为一”,以人为本, 回归至真朴。修炼者在“天人相通”的心境场域中,力求形象与意境的统一,形体与神情的合一,通过“忘形静寂”的身心研摩,“顺遂自如”的直觉体悟,“调息 绵绵”的吐故纳新,“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让动作自然地流动,毫无牵扯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为的状态”,达到一种近似“禅定”、“涅 磐”的境界。在这种“无人之境”、“物我交融”的景象下从容行拳走势,将中和、心境、气韵和意境完美地结合起来,以此达到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互动、和 谐。

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竞争、物欲和金钱等问题,使人们的精神情感和道德跌向低谷,而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终将代替工业文明的竞争与掠夺。养生运动符合未来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是未来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很有光明前景的社会产业。小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先生晚年对人类学前途的感言。他既赞同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又要 求他们去了解对异民族文化了解的优势和美感,同时主张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的和平相处。其中极富哲理、包容之心和宽广的人文情 怀。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应该呈现一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格局。我们大可不必只盯住一个竞技武术去发展,应当在不同人群、不同功能、不同视域下,全 面统筹未来武术发展的整体框图。如果将中国武术文化比喻为一架腾飞的航天器的话,那么竞技武术是张扬民族个性、弘扬民族精神的政治目标,是“机头”,学校 武术是维系文化传承的最佳场域,是“机身”,大众武术则是为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提供文化驱动力的“油箱”,养生武术和文化武术则是宣扬中国武术文化的“两 翼”。它们相辅相承,每一部分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

下载08北京奥运会后思想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08北京奥运会后思想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奥运思想汇报:生命如同马拉松,惜别北京奥运(范文模版)

    昨晚(8月24日晚),圣火在鸟巢缓缓熄灭,北京奥运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伴随着一个类似春晚的大联欢的举行,伴随着我们熟悉的欢庆氛围和热闹气氛,还有那些在我们的电视中格外熟悉的明星......

    两会后入党思想汇报

    两会后入党思想汇报如何写作?下面是一篇两会后入党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三月下旬,我认真收听收看了本次“两会”的新闻专题报道,我深信,随着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产生和开展......

    两会后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sO100我是×××系2002级××班的×××,在2002年我刚刚迈进大学不久的时候,因为受到申奥成功、加入WTO等喜讯的激励,我一入校就迫不及待地递交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

    两会后的思想汇报

    两会后的思想汇报 两会后的思想汇报2007-02-19 14:42:12尊敬的党组织: 我是?系级?班的,在××××年我刚刚迈进大学不久的时候,因为受到申奥成功、加入等喜讯的激励,我一入校就迫......

    两会后入党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新学期初始,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年中,我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着自己。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已经先后两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的......

    两会后的思想汇报

    两会后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我是×××系XX级××班的×××,在XX年我刚刚迈进大学不久的时候,因为受到申奥成功、加入WTO等喜讯的激励,我一入校就迫不及待地递交了我的第一......

    2008年5月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思想汇报

    2008年5月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让国人是无比的自豪,每个人都在期待奥运会能够快点的到来,在圣火传递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人的团结,我第一次感觉到中国是多么的强大,2008年5月北......

    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

    外国人拍摄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史诗般壮丽的经典 你确定在六年前真的看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近日,网络上盛传一组“外国人拍摄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图片,再一次亮瞎了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