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定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

时间:2019-05-12 23:1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规定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规定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

第一篇:北京规定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

针对近期市民关注的“2011年非京籍适龄儿童在京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昨天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就相关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今年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

据介绍,多年以来,北京市在解决非京籍儿童少年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公办学校接收比例逐年提升,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超过70%的非京籍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按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2011年,北京在依法保障平等接收符合条件的非京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努力和基本政策不变。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非京籍儿童入学基本要求不变: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五证,经暂住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确认后,开具在京借读证明,到暂住地就近的中小学校联系借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

另外,“两为主”的政策不变:接收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政策。免费政策不变:在本市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非京籍儿童少年享受和北京市户籍学生同等的“两免一补”的政策;根据有关规定,严格禁止违规收取借读费。

■ 新闻回放

非京籍学生借读政策变化

截至2010年10月,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共有43.3万人,其中70%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据介绍,随迁子女在接受教育等方面,与北京市学生同等对待。

2002年,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接收借读生管理的通知》,提出了所谓“五证”的要求。

2007年,北京市教委公布了非京籍学生在京借读政策,按照教委规定,借读生应缴纳借读费。

2009年1月1日开始,根据“取消和停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文件通知要求,北京市对各类借读生均不再收取借读费。

2010年4月7日,根据文件通知,北京市对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发放宣传卡和入学登记卡。

2011年5月6日,北京市教委对外发布,从去年开始,市教委调整了非京籍学生在京借读条件规定,今后只需提供学生在京居住证明和原籍户口即可。然而,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昨日就相关政策再次进行解读,否认此前关于“两

证”的说法,重新确认为,今年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具体原因尚未透露。

第二篇:非京籍孩子入学如何办理五证

非京籍孩子入学如何办理五证

1.暂住证,派出所办理

2.身份证,户口簿,你应该早就有

3.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大部分是没有和中介签订合同的;直接拿夫妻两个的暂住证去所在的居委会开个证明,居委会都知道怎么开,很简单:)

4.务工就业证明,有在公司或单位上班的,让公司开,主要是盖个章:格式如下:

务工就业证明

兹有我公司员工XXXX,系XX省 XX市XX乡人,身份证号

123456789000,从XXXX年X月至今在在我单位工作,是我公司正式员工,特此证明。

此致

XXXXXXXXXX公司(盖章)

20xx年 X月X日

5.无监护条件证明,到户口所在地的乡政府{民政上或者中心学校(就是管乡镇或街道中小学学校的教办室开)};让老家的亲戚朋友帮着办,先让大队开个证明,要不乡里或镇里可能不给你开,因为没法证明你自己呀,没法呀,社会主义特色,具体格式如下:

无监护条件证明

XXXX(孩子姓名),XXXX年XX月XX日出生,现处于法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因其父母均长期在北京务工,家乡无人监护,拟在贵地其父母身边就近入学就读,便于对小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监护,望贵地教育管理部门给予安排就读。

此致

敬礼

乡镇政府(街道办)盖章

6.拿到上面的五证后,马上去你现在所租房的居住地街道办(不是居委会),开个借读证明。

7.拿到借读证后,自己去联系学校,

第三篇:北京各区县五证要求细则 非京籍家长面临

北京各区县五证要求细则 非京籍家长面临“三难” 北京市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工作即将结束。据记者了解,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今年将根据划片实现就近入学,而非京籍家长虽按要求“五证”俱全,但要顺利为孩子取得学籍却并非易事。

去年,教育部要求给全国2亿中小学生设定唯一的学籍号,学籍号将影响一系列的升学考试。今年,北京符合幼升小条件的适龄儿童都要参加入学信息采集获得学籍号。5月31日采集截止,不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原则上无法入学,也无法获得学籍。

非京籍家长面临“三难”

根据北京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非京籍适龄儿童要在本市上学,父母需提供“五证”,即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证明。为此,各区县4月发布“五证”审核细则。记者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信息发现,今年各区县在细则上“尺度”有松有紧,归纳起来非京籍孩子入学主要面临“三难”。

一是部分区县明确要求父母双方都要在本区县就业,也有的区县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却存在这种倾向。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了石景山、丰台入学政策,据了解,各街道办事处将根据片区学位紧张程度,确定是否需要父母双方同时在京或在本区县就业。

二是多个区县要求非京籍父母在本区县就业、居住,其中丰台区还要求父母双方暂住证是今年3月1日前办理完的。记者获悉,家住海淀区的孟先生在京7年,他的暂住证是今年3月14日办理下来的,但晚于规定的3月1日,因此没能通过审核。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没有提前告知具体要求,他表示很不满。

三是部分区县虽然不要求非京籍父母在本区工作,但要求在本区居住。相较之下,这种要求还算是宽松的。据了解,今年通州区幼升小“五证”审核细则对于家长缴纳社保的地点有明确要求,必须“在我区”,而现实情况是,通州区大部分非京籍家长在其他区工作和缴纳社保。

选择留守家乡还是放弃学籍

目前,仍有一些非京籍家长“五证”没能通过审核。对此,中央教科所研究院储朝晖表示不太理解北京各区县教委在采集信息前一个月才临时出台五证审核细则的做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说,同城孩子要享受公平的求学机会,需要建立市一级的经费保障制度来“保驾护航”。

两位专家均表示,如果非京籍家长不能通过审核获得学籍,可能就得送孩子回户籍所在地读书,令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如果孩子一定要留在北京读书,可能只能选择没有办学资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只是给孩子一个求学机会,并不能给孩子学籍,还面临着被政府取缔的风险;如果不做前两种选择,这些家庭的孩子将面临辍学。(责任编辑:王淼)

本文相关推荐

2014年非京籍小学入学...非京籍户口入学五证 2014年非京籍海淀五证审核 非京籍五证办理顺序。

第四篇:北京重申随迁子女等“五证”不全不予入学

北京重申随迁子女等“五证”不全不予入学

2014年06月28日 15:25:05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2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丁静)北京市教委28日发布《随迁子女入学有关情况的说明》,重申随迁子女“五证”不全不予入学。

这是北京市教委今年入学季以来第三次强调随迁子女等非京籍儿童入学要求“五证”的信息。第一次是在小升初政策公布之时,第二次和第三次都以说明形式强调相关内容。有关人士认为,这是北京市严格非京籍“五证”审核的信号。

《说明》指出,“五证”审核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根据相关政策,学生在流入地必须先具备入学资格,入学后才能建立学籍;在不合格学校就读的,不能建立学籍;没有学籍回户籍地就读的,户籍地学校必须依法接收并建立学籍。北京市将继续坚持非京籍“五证”审核要求。

“五证”包括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2014年,北京市幼升小和小升初被称为“史上最严”入学季。京籍儿童严格就近入学,而非京籍儿童则严格审核“五证”。一些家长反映,被很多人忽视的“暂住证”突然成为审核的“硬杠杠”,让不少家长措手不及。对于从事保洁、小商贩等职业的打工人口,合法的就业证明、居住证明等也成为孩子上学的“壁垒”。

统计显示,今年北京市共有160575人参加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其中非京籍儿童约占三分之一。2010-2011学北京小学入学人数为11.4万,2013-2014学小学入学人数达16.6万,京籍学生、非京籍学生数量都有明显增加。

第五篇:北京幼升小网上信息采集截止 非京籍儿童遭遇入学难

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记者丁飞 实习记者陈思)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晚12点,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信息采集通道关闭了,这宣告着为期一个月的小学入学信息集中采集工作结束。按照《北京市教委关于我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小学入学必须参加信息采集才能完成入学、录取和建档。为什么今年北京市要统一建档?对于家长们来说,这个政策对于孩子未来入学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北京上小学,变难了,还是变容易了?政策又是否会在其他城市也实行来开呢?

6岁,义务教育的起点。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但这句话,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实践中,却是一道比奥数还复杂的思考题。昨天下午5点,北京市今年首次在16区县联网、对小学入学适龄儿童进行的网上信息采集截止。这一步,被家长们称为是“孩子升学前最为关键的一步”。“关键”,首先在于它的唯一性。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登记以后,系统会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唯一的预登记号。同时在登记的系统当中,也会采集学生的身份证号。这两个号都是唯一的,所以说一个学生只能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来进行入学的登记。

这也就是说,要想今年在北京上小学,必须完成信息采集。完成之后,网络会生成一张信息表格,右上角的就是预登记号,一人一号,号码唯一。

樊女士:像往年吧,你的孩子可以填两次。你既可以报了丰台区的,也可以报一下西城的。到时候选择的时候,你看你怎么填报了。但是像今年呢,他要求你一个身份证号你只能对应西城,或者你只能对应丰台。比如我现在填了西城,然后我又想到丰台读书了。你就要到网上去把你在西城的那个给撤下来,然后再填一个丰台的申请。

这是北京的樊女士,儿子有北京户口,今年升小学。她的烦恼,是跨区择校变难了。一边是“就近入学”万一“就”个差学校的担心,一边是跨区找个好学校要递条子找门路的无助。但如今,后一条路几乎被堵死。樊女士:等于就是只有区教委能决定,你想跨区想调剂什么的。原来是跟小学校长商量一下就能定了的事,现在是大家要找人,都说那你直接去找区领导,你只要能找到区领导,能找到领导班子的成员,你就能那个怎么怎么样。

以往学校可以直接给学生建档,校长对录取有较大的权利,这也导致不少校长甚至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赴饭局、收条子。如今市教委收回学校建档权,从这个意义上,大大降低了跨区择校的暗箱操作和学校自主录取的机会。找校长,没用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区领导的权力,谁来约束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最关键的就是整个信息系统是公开的,要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监督。教委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为某些有权的人、有钱的人的孩子提供方便。

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家长,尚且担心的是学校够不够好,而非北京籍孩子的家长,则连能不能留京入学都不敢肯定。因为新的政策要求实行“五证审核”才可以填报信息。那么,这五证分别是哪五证?它又是如何让非京籍孩子的上学变得尴尬?

一个月前,北京市出台“五证审核细则”,作为孩子信息采集的前提。这五证是: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本、在京暂住证和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证明。

非京籍孩子家长段先生:它不五个证嘛,最难办的其实是俩。一个是暂住证,他要求夫妻双方都要有暂住证。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在北京打工他不办暂住证。第二条难办的是务工证。必须夫妻双方都在某个区务工,而且这两个单位必须都得在你那个暂住证的那个区。条件又苛刻了,第三个是你还必须得交社保,他很多单位,尤其是打工人员,他不是正规单位,那些小微企业他本身就没有这个社保登记证,他没法给你上社保。就是,基本上有80%的人,没戏。

这是来北京打工的段先生,儿子没有北京户口,今年升小学。他的烦恼是,根本连证都凑不齐。因为五证审核的要求刚刚出来,而信息采集又已经截止,很多家长都还来不及办理。

记者:这个是不是信息出台的太近了?

段先生:五月份才出了,五月三号问的时候都没有人搭理你,这都没有人知道这个政策。等你五月十来号的时候,已经知道这个政策的时候,你再去办以前的这几个证,就一条暂住证就能卡死你了嘛。记者:没有通过的话,接下来的选择?

段先生:没了,你只能回原籍注册。因为昨天我看报纸上登的是北京市教委的还出来明确了,如果五证不全的话,是绝对不能在北京入学的。

信息采集结束前一天,北京市教委在微博发布十大热点问题的回应。其中提到,在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将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户籍所在地政府有责任接收回乡就读的学生并解决学籍的问题。这意味着,证不齐的在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有一条路,回户籍所在地读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建议:

储朝晖:我觉得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各个区县做好统计,有多少非京籍的孩子,他们属于一些什么情况,他们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要让孩子总是有学上。

不管是樊女士还是段先生,不管是北京籍还是非京籍,网上信息采集都将对孩子的入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根据预测,北京今年小学入学人数将达到17.6万,比去年再增加1万人。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到2015年,也就是明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100%的小学划片实现就近入学。储朝晖认为,教育均衡化仍是就近入学的治本之策。

储朝晖:像北京这样把入学完全用计划的方式控制起来,这个在其他的省市还没有。因为北京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入学的比较多,择校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倒是认为还应该用更大的精力去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问题。一定要把它有效的结合起来。

下载北京规定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规定非京籍儿童入学仍需出具暂住证等五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