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作文让思维之树开新花——提出疑问和新见知识精讲
高一作文让思维之树开新花——提出疑问和新见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让思维之树开新花
——提出疑问和新见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力求具有新意和新见,也就是说要能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发表新的主张。当然这个“新意”不能是故意的标新立异,它是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写几篇人云亦云的文章,说几句人家重复了多少遍的话容易,但要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就需要敏锐的目光。
要想有新的见解,必须学会提出“疑问”。那么,这个“疑”从何而来呢?概括起来,大体有这样四条渠道:
一、“质以事实”法。即根据现有的确凿的事实,对某些说法提出质疑。我们经常听到,在某某贪官贪污腐化的犯罪行为暴露后,人们在总结教训时,常会将这归究于受了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大多数人对此没有产生过疑问。但有人就提出了疑问:世界上还没有资本主义的时候,我国古代不也是有许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吗?不也是有许多拥有“三宫六院”、“七千粉黛”的皇帝老儿吗?另外,即便在资本主义已经非常发达的美国社会,那些浸透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市长、州长乃至总统,他们哪一个敢大肆挥霍纳税人的钱财呢?所以,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把贪污腐败归在资本主义思想腐蚀这个根子上。自家封建菜地里也会疯长出遗毒野草,还是要老老实实地省视一下自家,别再总扯资本主义来遮挡自己的腐败了。这段论述怀疑的根据是事实,用的就是 “质以事实”法。
二、“质以事理”法。就是根据事理去推断,进而提出疑问的方法。前些年国内一个知名企业在广告宣传中曾说过:某地农民在使用该企业生产的洗衣机洗地瓜时,导致排水管堵塞,企业得知后,就发明了一种能洗地瓜的洗衣机,结果很受农民欢迎。这个报道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并没有感到存在什么问题。但有人就提出疑问:“到底哪儿的农民消费水平这么高,用洗衣机洗地瓜?企业批量生产了多少这种洗衣机?这种洗衣机有多大市场?”这样简单地一推理,就会发现这则宣传报道太悬了,超出了一般的事理,这就不那么使人可信了。
三、“质以环境”法。就是根据一定的背景来观察事物,或是从特定的环境出发来考察他人的观点。因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前一段有人在报纸上提出,称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为民族英雄不妥,认为我国自秦汉以来,各民族的统一和分裂,只是国内有统一政权和分裂政权之分,而分裂政权之间的关系,不同于跟外国对立的那种关系,而岳飞等只是在民族分裂的斗争中立功的人物。对于这种说法,《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我国自秦汉以来,政权变化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就岳飞抗金而论,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宋、金两方都各自把对方当作敌对的外国,面对屡犯中原的外族,岳飞精忠报国,称之为民族英雄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承认他是民族英雄,并不等于把当时少数民族国家排除在中国的版图之外。这篇文章强调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也就是要确认当时的历史真貌,即当时宋、金都把对方当作敌对的外国。有了这样一个前提,岳飞是民族英雄的结论就不能动摇了。这就是质以环境法。
四、“质以别议”法。有时候单看某种主张、观点,不容易发现它有什么问题;而参照一下其他有关的说法,特别是相反相对的说法,就可以发现矛盾,提出疑问。前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滋长,有人就提出所谓“钱是社会的奖章”。为了批驳这种错误的观点,有人就专门写文章进行质疑,他先是列举了古往今来关于
钱的三种代表性的说法,一种是“钱是英雄好汉”说,二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钱是人类共同的娼妓”说,三是马克思主义的“钱,不过是一种流通与分配的手段”说。在列举正反两方面说法的基础上,作者指出:所谓“钱是社会的奖章”的说法,其实是同“钱是英雄好汉”的说法相去不远,在他们眼里和笔下,钱已经不是那种仅具有流通等职能的货币,简直成了历史的火车头了。如此,人们就要成为金钱的奴隶,人格、良心,难免都要货币化了。这样正反一比较,就看出这种说法的荒谬性了。
学会了质疑,还不能保证写出有“新见”的文章,还要由质疑进一步发展到创新,提出新见解,新主张。怎么由质疑到创新呢?
一是要学会“倒过去想”。就是从原来的说法倒过去想,反过去想,原来说其好,现在从其弊端上去想;原来说其坏,现在从其积极因素上去想,这样的逆向思考,往往就会“逆”出新意来。
二是要学会“进一步想”。在已有的想法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前进一步,往往会形成新的想法。
三是要学会“换角度想”。同一个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侧面去思考,结果也会不同。如果大家都习惯于从某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这时你突然转换了角度,你就可能出新意。
比如:中国有句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只要我的东西质量好,不怕没有买主。有些俗语、格言,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也许是对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已明显暴露出它的陈旧和滞后。有人就这句话就翻出了新意,写了一篇文章《酒香也怕巷子深》。作者谈到,“酒香不怕巷子深”,既反映了商品生产者对自身商品质量的自信,也说明了小作坊生产者对商品宣传的漠视。的确,在生产规模很小的手工作坊时代,一种产品只要能在方圆数十里内被人传扬,产品的销售就不成问题。因此,那时决定工厂成败的关键是产品的质量,只要 “酒香”,必有客来。现在是工业化大生产,产品的数量是以前的几千几万倍,仅凭“酒香”诱人,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对传统的观念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有现代意识。在现代社会,首先追求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必须重视宣传自己的品牌,有了知名度,才会有更大的经济效应。
“作茧自缚”历来是被贬斥的。有人写了一篇文章,《“作茧自缚”新说》,翻出了新意。采用的是“倒过来说”的方法。在作者的笔下,“作茧自缚”,有了一种熠熠闪光的生命力。作者从“作茧——破茧”的过程悟出了其中的实质:自甘寂寞、积累酝酿。进而道出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人生哲理。这道理和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可以说有着同样的妙处。翔实的例证,大量的名言,使这个与以前很不相同的新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有一些几乎已成定论的话,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就可能出新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用来讥讽办事懈怠的。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何妨》一文,却写出了新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换了一个角度,重新梳理了一下“打鱼”和“晒网”的辩证关系,强调“晒网”的合理因素。文章引用了生活中的许多事例,小到中学生的学习,大到国家建设,说明不但要 “打鱼”还要“晒网”,文章就把“劳”与“逸”、“张”与“弛”的关系论述得很中肯,赋予了这则成语以新的含义。
社会上“好好先生”到处都有,见人尽量往好处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经常被人挂在嘴边。人们都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有人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迁就平庸》,在深入思考的层面上有了创新。这篇文章,语言犀利,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深刻性足以让人警醒。的确,我们这个社会太迁就平庸了,以致使我们生活处在“一个低质量的文化环境中”。“我们不应该向劣质的事物和人物致敬,哪怕再‘不容易’,我们也决不迁就。”一语惊醒梦中人,在这个社会中,你该怎么办?做一个得过且过的庸庸之辈?恐怕没人甘心。不能迁就
别人的平庸,更不能迁就自己的平庸。
社会上经常听到有关救人的争议,有不少人认为要看是否值得。文章《“是否值得”和“是否安心”》的新意在于,它“提出”了 “另一个问题”。在众人谈论“是否值得”时,它转换了一个角度,谈论“是否安心”的话题。一个事物、一个问题,不仅有 “这一面”和“另一面”,它往往是“多面体”,可以有许多的观察角度。就像“见死不救”这个话题,文章提到了“是否值得”和“是否安心”两个角度,是否可以再有其他的角度?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从法律的角度,可以提一个“是否必须”的问题。在特定的情况下,见死不救就要追究法律责任。
当勤奋不再成为美德
倪伏笙
近年来,各省的高考“状元”成为一些传媒及出版社关注的热点,尤其是高考成绩揭晓后,高考状元访谈、状元“秘笈”、状元感受、状元经验、状元指路、状元传经说法及状元成功之路等各种与状元有关的报道和书籍纷纷面世。而不知是有意或是无意,在状元的成功经验中,状元们的勤奋似乎被忽略了,勤奋不再成为一种被欣赏的美德。
“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感受到,高三是“熬”过来的,没有“无言独上西楼”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勤奋,就没有高考后“蓦然回首”的欣喜与豁达。北大有一位王教授通过对高考状元的深度剖析,发现高考状元并不神秘,他们的智力和普通人一样,农村孩子、非重点中学的同学、复读生都能够成为高考状元。王教授对北京大学2000年51名状元的调查表明,10人家住农村,11人来自普通中学,4人是复读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状元也都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前几年,有一个地区高考升学率都在90%左右,高考状元屡出不绝,创造出享誉全国的高考神话。究其原因,还是勤奋。据说,该地学生们晚上复习时,为避免蚊虫叮咬,于是一人一只塑料桶,把腿泡在水桶里。————“状元”都是这样熬出来的。状元们能取得优异成绩,当然还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勤奋,只不过是那些高考状元更善于运用勤奋。他们用学习的动力来化解勤奋的疲惫,用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勤奋的方向,用劳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勤奋的效果。
勤奋是千百年来人们成才的法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如今的传媒和状元们却羞于谈勤?我想,这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社会舆论的压力有关。这些年来,谈起教育问题,流行的是IQ、EQ、MQ之类的时髦话语,而提起勤奋,则觉得老土,让人联想起只会读书、“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勤奋也因此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有这样的思想误区,难怪“勤奋”二字学生羞于说出口。
勤奋不再成为美德,勤奋便成为学生的“地下工作”。而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当看到这么多高考状元的成功秘诀时,就会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毕竟,那些成功者似乎更多靠的是勤奋外的因素。
同时,一些高考的成功者因怕被别人扣上“勤奋”的帽子,可能就会违心地说假话,否认自己的勤奋与刻苦。勤奋不再成为美德,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寻求学习的终南捷径,甚至是投机取巧。于是乎,众多有关清华、北大高考状元的“成功秘诀”之类的书刊充斥于大小书摊,高考经济的繁荣可见一般。
天道酬勤。有一首歌唱得很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无论什么时候,勤奋都是一种值得社会称誉的美德。这一点,我们的传媒负有弘扬和正确引导的社会责任。
【小结】
“让思维之树开新花”,也就是要打破习惯思维的程序,有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新见。有
人称这种方法叫“反弹琵琶”,也有人叫“旧瓶装新酒”。要想不人云亦云,写出富有新意的作品,最关键的是找到一个突破口。作为传统的观点既然能流传下来,总有它的合理性,但并非无懈可击,如果找到漏洞,那你就找到了创新求异的突破口。有些观点换个角度,就会找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
练习:
一、1.题目:“扫一屋”与“扫天下”
2.提示:
东汉陈蕃,独居一室而院中龌龊不堪。一日,他父亲的朋友薛勤造访,批评陈蕃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常被人用来教育青少年。但如果换一个思维,以辩证的思维来重新立论,如“不扫一屋,也可以扫天下”等,会收到不同一般的效果。
二、1.题目:“孔融让梨”并非无可非议
2.提示: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一封信中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
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的,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是,妈妈问我和弟弟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妈妈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
【储备题库】
将下列题目写成一篇有新意的文章。
一、不被理解又何妨
二、朽木未必不可雕
精美的黄杨木雕,其原料就是是一块块被虫所蛀的枯树根,它们被精雕细琢之后,化成了翩翩起舞的仙鹤,默默耕耘的老牛„„失足青年,浪子回头金不换„„
三、“以身作则”之我见
“以身作则”这个词,历来都是把它当作正面的东西来宣传、来提倡,指的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作为众人的规则和规范。但换个角度,是否也可以提出疑问? “身”毕竟是个体,以个体来作为群体普遍性的规范,是否隐含着人治、德治对法治的居高临下?当多数个体把目光聚在以身作则的少数个体身上,把事业、甚至国家寄托于他们身上时,自然会滋生“偶像崇拜”乃至“个人崇拜”、“个人专治”。这个角度,是不是挺新,很有道理?
四、我为“东施效颦”叫好
“东施效颦”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深入思考一下,人们为什么要嘲笑东施呢?敢于追求美,敢于借鉴别人的经验和长处,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