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9 借“为官五行”说 品官箴 修官德

时间:2019-05-12 03: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1019 借“为官五行”说 品官箴 修官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1019 借“为官五行”说 品官箴 修官德》。

第一篇:20131019 借“为官五行”说 品官箴 修官德

借“为官五行”说 品官箴 修官德

时间:2013-10-23 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报

司马延

官德修养之优劣,关乎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影响社会风尚及民风的好坏。在我国古代廉政文化中,官箴作为历史先贤的为官准则,曾在官德修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九思《三平斋夜话》,提出“为官五行”说,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角度,对为官之德作了精辟概括。笔者长期搜集整理古代官箴,现姑借此“为官五行”说,对散落于古籍中的历代官箴作一粗浅梳理,以之为读者诸君研究廉政文化、加强官德修养提供参考之助。

“为官如金,守沉默之慎,葆至真之性”

成语“谨言慎行”出自《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为官者用言行引导民众,故在言行前应斟酌再

三、顾及后果,切忌凭冲动而鲁莽出言行事。《论语·为政》云:“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意谓要多听、多看,多请教他人,对怀疑之处要慎言,对自信的部分要谨慎地说出和实行,这样才会减少错误和懊悔。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才彰显“沉默是金”的价值。

为政者应出言谨慎,切忌说话不过脑子。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倘言语不慎,影响所及,或朝令夕改、自食其言,或反复无常、不守信用,势必贻误政事,使自己的声誉受损。即如唐太宗所云:“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他还说:“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贞观政要·慎言语》)

“忧患生于所忽,祸害兴于细微。”故为官者须慎言慎行,谨防为政荒嬉。应“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明者视于冥冥,智者谋于未形,聪者听于无声,虑者戒于未成。世之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刘向《说苑》)由此看来,“沉默是金”是一种以退为进、静观其变、谋而后定的为政风格,也是一种审时度势、厚积薄发、大智若愚的为官智慧。

恪守“沉默是金”,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言当其时,言当其是,言中要害;以“葆至真之性”为前提,说真话、道实情,正道直行。倘以此句为循词,当言不言,圆滑世故,那就南辕北辙了。

“为官如木,汲深层之养,持至善之性”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古往今来,文人志士多赞咏松之坚韧与高洁,如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喻艰难困苦中能见人格之高下;荀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将松柏与君子并列;陶铸赞松树“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风格等。追本溯源,松树之所以冬夏常青、苍劲挺拔,傲斗冰雪、顶天立地,在于其植根于沃土之中,“汲深层之养”。以松喻官,为官者应置身于民众的“厚土”之中,汲取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持至善之性”,为民众遮风挡雨,造福百姓。

《国语·楚语下》:“夫从政者,以庇民也。”为官者应如老子所言“以百姓之心为心”,心系民生、关乎忧患,遗爱在民、庇荫百姓,万不可“唯损百姓以适其欲”。见之于河南内乡县衙的多个匾额楹联,当可视为官员“至善之性”的缩影——“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展现了古之官吏以百姓为天、关心民瘼、清廉勤政、潜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唐人魏征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为官者应着眼于“正本清源”,在官德修养上强基固本、端正源头,“持至善之性”,施政以仁,才能实现国泰民安。

“为官如水,知载舟之理,达至清之性”

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历史的经验表明,贪腐误国。“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左传·桓公二年》)若上行下效,贪贿横行,官吏腐败,必然会导致国家灭亡。所以,历朝历代的开明君主无不推崇为官清廉的治吏之道,严于治官,力戒贪腐,以求政权稳固。

为官者是否清廉,事关人心向背、政权巩固和国家兴衰。因为,清廉是德政的前提和基础。古之所谓“公忠仁明”皆源于清廉。元人揭傒斯说:“廉非为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惟廉则欲必寡,欲寡必公。”清廉虽非为政之最,但却是从政之始,是为官者的立身之本。如果为官者连起码的清廉都难以做到,实施德政便无从谈起。

古人对为官清廉“达至清之性”多有论及。宋人真德秀说:“律己以廉。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是大恶。不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他美,莫能自赎。”武则天强调:“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武则天《臣轨》)同时,把官员清廉与否与“修齐治平”相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有“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人尚廉则身正,家尚廉则国安”之民谣。有鉴于此,为官者应谨记“载舟之理”,“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以清廉自持,慎始慎终,“达至清之性”,这样才能赢得民众拥戴,巩固执政的根基。

“为官如火,疾腐恶之仇,存至诚之性”

火者,物体燃烧所发出的光、焰和热也。“疾腐恶之仇”与忠诚坚贞相连,“行之发于至诚”。为官应“存至诚之性”,在于“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忠正者,以慈惠(百姓)为本。”(武则天《臣轨》)以“至诚之性”善待百姓,需要正道直行,秉持公平正义,维护百姓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势必为邪恶者所不容。所以,为官者应对百姓忠诚无私,疾恶如仇、刚直不阿、扶正祛邪,敢于“唱黑脸”,不怕得罪人。

清人汪辉祖云:“得民在去弊,去得一分,即民受一分之福。”为官者应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精诚所至,憎爱分明。即如视民疾苦,心如火焚;关心民瘼,救民倒悬;潜心爱民、除弊兴利;对百姓冤屈之事,仗义执言,主持公道,为民纾难解忧;对邪恶不平之事,怒火中烧,惩恶扬善,为民撑腰;对不法之徒,铁面无私,严肃法纪,严惩不贷,皆是为官者应有的本分。总之,对损害百姓利益的现象,勇于与之抗争,而不能听之任之,更不可退避三舍。“为官避事平生耻”。倘为官者见百姓受难,心如枯井,波澜不兴;面对邪恶,麻木不仁,甚至趋炎附势,与邪恶同流,只能为百姓所唾弃。

由此来看,为官者不能止于清廉,还应视贪腐若仇敌,无私无畏,为民除弊,不辱使命,而绝不能当“好好先生”、做“太平官”。而这种对百姓的“至诚之性”,也是一种难得的高尚情操,即如荀子所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为官如土,承厚道之德,秉至美之性”

《易传·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孕育万物,博大深沉。为官者的“厚道之德”应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容纳百川,容养万物;而唯有品德高尚者,方能担当大任。为官者品德高尚,厚待百姓,才能凝聚人心,成就事业。

厚道,可解为待人诚恳、能宽容、不刻薄,表里如一,不夸夸其谈、不阿谀逢迎等。做人要厚道,为官者更应“承厚道之德”,雅量容人,善待百姓。倘能如此,便如冬之阳光、夏之清风,令人可亲、可信、可敬,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国语·晋语六》:“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意谓厚德与有福相连,厚德者才能服众;若无德而得福,原本就不正常,若再得到多人服从,最终就会受到伤害。

天地间,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之上。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泰是大地母亲的儿子,当其紧贴大地时,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所向无敌;而当敌人设法使其脱离大地时,便死于敌手。官员来自人民,应扎根于民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官者的“厚道之德”和“至美之性”,可集中展现为“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亦如孔繁森所言:“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倘能由此出发,厚待百姓,潜心爱民,多为百姓谋福祉,就能成为人们爱戴的好官。

第二篇:为官就要有官德

官德—从政之本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为人立世之本,而官德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之本。特别是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领导干部更要讲官德。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领导干部修官德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干部队伍现状提出的一个战略要求。因此明确为何修官德是基础、选择修什么官德是关键、把握如何修官德是根本。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做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更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修一修官德。

一、“为民、务实、清廉”是官德的核心、基础和内在要求 “为民”是“官德”的核心。领导干部手中执掌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党的各级干部,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吃的是百姓饭,穿的是百姓衣,是纳税人奉养的人。正因为如此,各级干部理应“为民”服务。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心里想着人民,心中装着人民,可以说是为官者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最大的道德就是为人民服务。为民,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种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掉以轻心的干部,那种食民之禄,却养尊处优,遇矛盾跑、遇困难绕,不为民办事,甚至吃拿卡要的干部,就是没有基本的“官德”,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不道德。

“务实”是“官德”的基础。“唯实是务,所务必实”。为官者,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权力,用好了这些权力,是人民之福;用偏了这些权力,则是人民之祸。五十年代出现的浮夸风造成的严重后果,人们仍然记忆犹新。陈云同志就说过,共产党人要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务实,理所当然地成为共产党人“官德”的一个基本要求。惟有务实,才能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扎 1

扎实实地为民办事;惟有务实,才能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惟有务实,才能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不搞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惟有务实,追求的政绩,才能是维护、实现和发展了人民利益的政绩,谋求的发展,才能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种好大喜功、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图虚名、招实祸的行为,则是没有基本的“官德”。那些好讲排场、爱搞仪式,讲究官仪、官威,热衷于“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文,电台上有声”、喜欢“包装”和“自我推销”的干部,同样也没有“官德”可言。

“清廉”是“官德”的内在要求。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深怀爱民之心、心存为民之想,在工作上求真务实,而在作风上的要求就是清正廉洁。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共产党人,就是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廉,就是要做到“四自”、“四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权、慎独、慎欲,自觉抵御金钱和美色的诱惑,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清廉,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为民、务实、清廉,是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了“官德”的基本内核。只有牢固树立为民的思想,才能做到务实、清廉,只有务实、清廉,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而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最关键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谆谆告诫。

二、加强学习增强自身官德修养

领导干部要权为民所用,德才缺一不可。有才无德的人会乱用权、干坏事,有德无才的人不善于用权、干不成好事。对于领

导干部而言,才能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其官德的修养。因此,德才必须兼修,在讲官德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自己行使职权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官德修养,提高履职能力,必须切实加强理论和法律学习。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要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成熟的基本保证,而政治上的成熟是道德高尚的重要前提。只有掌握科学理论,并且拥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大局,深刻认识并主动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才能目光如炬,识别各种思潮,明辨各种是非;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才能牢记党的宗旨,在权力的运用中和交往活动中,始终坚定清醒,不为利诱所动,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要在做人做事上体现官德

一是要实在做人。做官先要做人,做人是干事的根本。一是要诚实。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她的一切只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决定了党的领导干部做人做官的道德原则和标准,而其中“诚实”则是为官的基本品德。诚实为官是一个从政者必须具有的“道德品性”和“政治素质”。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只有对老百姓讲诚信,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对老百姓讲诚信,才能够树立起政府的威信。诚实表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是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缺少诚实,就会说假话,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虚假政绩,对下愚弄百姓,对上欺骗组织。领导干部要诚实为官,首先要对党忠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话、做事不欺不瞒。其二要正确对待名、权、位,保持平常心,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工作。其三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不

贪功绩、不图虚名,立足本地实情,多办利长远、惠群众的事,在科学发展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二是要清白做官。廉洁从政,清白为官,不仅是事业成功的保障,也是干部成长的前提。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资格。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一些人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经受住考验,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人格、意识、心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二要加强官德修养。无论是在一个地方,还是一个部门,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由于承担的工作重了,关注的人多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口碑。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兴利民之举,永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三要做到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内条规、《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个不许”。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言行臵于党纪约束之下,自觉接受监督,管好自己,带好下属。

三是要尽职做事。一要忠于职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说得是为官者的责任。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最大职责,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体民情、解民忧,真心诚意为群众造福。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职、权、责统一起来,把权力与责任对等起来,时时刻刻掂量权力的重量,时时刻刻体会责任的份量,恪尽职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认真处理,用脑、用心、用力把工作做细做透,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二要扎实肯干。只有实干,才有出路;只有实干,才能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重托。要以高度

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三要坚持创新。创新出思路、创新出办法,创新是保持各项事业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坚决克服因循守旧、患得患失的思想障碍,善于运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各项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使自己的眼光更远一些、视野更宽一些、思考更深一些、举措更实一些。要善于把上级要求和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谋求新发展。

德兴业兴,德败业败。讲官德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党要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以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作为共产党人,就应该心中时刻装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着想,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应该无论环境怎么变,爱岗敬业的品质不能变;无论职务怎么变,保持本色、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变,这才是做人、做事、做官应有的品德和官德。

加强官德教育,增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为官之道健康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天天抓、年年抓,抓出成效来。一个单位政治氛围好,各项业务工作就有成效,这个单位就有活力,就会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就会提升,这是我们每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希望看到的现实。

第三篇:修官德也是使命和责任

修官德也是使命和责任

——读《以德为先选干部—治官之道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官德,就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是为官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中央反复要求的用人标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我们党对各层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

几乎不用搜索,就可以断言,在新的政治生态中,“修官德”已经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使用的一个高频词。从中央会议到网络讨论,从领导讲话到评论文章,官员的道德修养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在互联网极为发达的当下,权力运行暴露在公共空间,微观层面上每一个大小官员的素质德行,都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着执政党的公信力。

相较于一般的职业道德,因为“官”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手中所握有的权柄,“官德”对社会、对民众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明显、广泛而深刻。所以,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有才华“能干事”,“修官德”也是使命和责任。在德与才的关系上,《以德为先选干部——治官之道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认为,“德者,才之帅也”,德是前提,制约着才的发挥方向和发挥程度。一个干部有德无才,难以担当重任;有才无德,会乱用权、干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又不出事。

通读《以德为先选干部—治官之道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掩卷沉思,深入领会书中要旨,作为一个“80后”年轻干部,我收获了许多触动灵魂的感受。机关里的“80后”干部,多是经过千军万马闯独木桥,而获得了大学文凭的天之骄子;更是在百万大军考公务员浪潮中,经历了层层考核、筛选,最终脱颖 1

而出的优秀青年。因为有着“高学历”“高智商”,在单位往往能得到重用。然而作为“80后”青年一代,我们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中、亲朋的呵护中成长,没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张扬的个性、脆弱的自尊、叛逆的冲动、浮躁的性格构成了我们这个特殊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为实现目的可以无所畏惧,可能不会顾及将会发生何种严重后果。近几年频频见诸报端的“80后”干部从“新星”变“流星”,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反面典型。作为“80后”年轻干部中的一员,我倍感“常修为政之德”对我们来讲,不仅重要而且紧迫。

“修官德”是年轻干部的人生使命。很多“80后”年轻干部属于那种出“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又直接进“机关门”的“三门”型干部,因为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不稳定状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坚定政治信念,坚守政治操守,才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声色所迷。对于每一个年轻干部来说,职责的重要使得“修官德”不是小事,更不是私事。年轻干部要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就必须注重修炼官德,培养一心为民、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大度宽容、清正廉洁的品格。“修官德”将使我们更加成熟自信,将使我们获得理性和智慧的光辉。

“修官德”是年轻干部的履职义务。2010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力图对领导干部进行道德约束,集中体现了“修官德”的刚性要求,强调领导干部“修官德”的义务性要求。我以为“修官德”是年轻干部在“为官”的起步阶段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石的过程,也是每个年轻干部应尽的义务。一众“80后”政界“新星”变“流星”,主要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现实警示我们,加强年轻干部道德建

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年轻干部只有常思“修官德”,才能形成强烈的公仆意识,才能逐步学会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谨慎行事,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自己成为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修官德”是年轻干部的生活方式。古代先贤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大事有所作为,必须首先从“修身”这一细节做起。“修身”讲得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为官一时一地,做人一生一世”,年轻干部“修官德”不能与工作割裂,更不能与生活割裂,只有不断地向实践学,向身边人学,才能提升政德境界,才能将“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由口号内化为信念,才能使良好官德修养成为生活的习惯,成为生活的方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轻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以崇高的理想为指引,自觉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努力培养高尚的人品官德呢?官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刻苦修炼的过程,但是我确信,一旦我们年轻干部把“修官德”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将是一番崭新的风貌,我们的人生会是一种全新的境界,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回馈我们以无以替代的全新享受。

第四篇: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

文章标题: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

古文《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运用计谋击败其弟共叔段谋反的故事,其文所叙虽只是封建时代宫庭政变的血雨腥风、王室争权的尔虞我诈,但此文所刻画的三个人物——老谋深算的郑庄公、骄横无恃的共叔段、偏执狭隘的姜太后,形象鲜明,喻义深刻。古人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

可明得失。我认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学习这篇文章,应从反思文中历史人物的性格优劣入手,重人格、重官德、重修养,不断提高从政素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凝神聚力,加快发展。

反思郑庄公:领导干部应摒成见,存宽容

郑庄公作为公叔段的兄长,对姜太后偏爱公叔段耿耿于怀,因此,当看到弟弟骄横无恃的行为不是好言劝诫、防微杜渐,而是视若罔闻、任其泛滥,最终使共叔段犯下不可弥补之罪,其气量之小、城府之深可见一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具备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善于在“不同”中谋求统一,在和谐中凝聚力量,发挥下属的长处,宽容下属的过错,绝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挟嫌报复。

须容人之短。“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智,必有其愚。领导干部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而应对每一位同志多引导、少呵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在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设法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去伸长补短,而不能学郑庄公的听之任之,秋后算账。须容人之长。作为领导干部,要有甘当伯乐的精神,有甘为人梯的胸怀,能容得下人,容得下事,容得下不同意见,尤其要善于同有个性、有才华的同事和属下合作共事。要充分相信下属的能力,挖掘下属的潜力,让下属在舒心和谐的氛围中干事创业。须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对下属出现的错误要宽容对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容人之过,治病救人,帮助其改过,这才是领导干部德行高尚的表现。

反思共叔段:领导干部应戒骄横,求淡泊

共叔段的失败是其贪得无厌、多行不义的结果,在姜太后的溺爱下,共叔段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也为失信于民、丧命于鄢种下了恶果。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认清自己的公仆本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淡泊宁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清心寡欲、谦虚谨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正确对待自己,力戒贪婪之心。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权力面前,必须多一分清醒,少一点侥幸,多一分原则,少一点乖巧。对不该办的事情,宁可伤感情,也不能开口子;对不该突破的禁区,宁可伤和气,也不能“闯红灯”。不能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不能借自己的地位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坚持自重、自省、自警,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一生无悔。要正确对待荣誉,力戒虚荣之心。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看轻得失,平常毁誉,做到公心为本,公正为准,公开为重,公论为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人生短短数十寒暑,一碗饭、一间屋、一身衣足已”,像钟一样,不受外界影响,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律前进;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要正确对待得失,力戒“补偿”之心。观察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有一个四步曲: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这是一种“权期”心态。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去营生,那么做官有可能变成“坐牢”,官场有可能变成刑场。要戒除补偿之心,视荣誉为生命,不因一时糊涂而毁掉自己的一切。

反思姜太后:领导干部应亲贤人,远小人

姜太后作为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生母,待人而异,厚此薄彼,郑庄公即位后,姜太后挑拔离间,助纣为虐,导致兄弟反目成仇,最后兵戎相见,姜太后扮演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角色。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必须做到“亲贤人、远小人”,唯才是举,知人善用,凝聚智慧,激发能量,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明眼察人。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眼光识人,树立“不排外、不偏内”的思想,克服封闭、狭隘的人才观念,广开门路,招贤纳才。要在考察干部才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干部道德修养的考察,把德置于考察之先,对有才有德者要重用,对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者要慎用,对无才无德者要禁用,让“小人”远离自己,让更多德才兼备者向往归附、趋之若骛。公正用人。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首先要从领导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做起,绝不能“以我划线”,“关系至上”,“任人唯亲”,把地区、部门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地”。领导干部要树扎扎实实、埋

第五篇:官德读后感 以德施政 常修为政之德

以德施政 常修为政之德

——《官德》读后感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做好职工群众思想工作、保证单位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基层工会根植于广大职工之中,是整个工会工作的基础,而开展好基层工会工作的关键在于工会主席。身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工会主席,经常会思考:“怎样当好基层工会主席”,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工会主席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党员干部要通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人格魅力,树好官德形象。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和党性看似个人修为,实则影响大矣,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社会的公信度和党的事业兴衰。近期阅读了梁衡先生的《官德》一书,对如何当好领导干部,颇有一些感想。

《官德》一书对官德的要义做了深刻阐述,对官德的实践途径做了有益的探索。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当标杆、做模范。强调要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手抓教育、一手抓规范,尤其要加强监督。对权力的监督,可以让领导干部变成一匹奋蹄腾飞的千里马;对权力的放纵,可能使其变成一个为所欲为的魔鬼。强调要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不良作风、不良品德滋生蔓延的条

件。此外,还要大力树立典型、宣扬先进,引导领导干部“见贤思齐”,使良好品德蔚然成风。该书还列举多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例,证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九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在于有千千万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我们党要继续带领人民前进,必须依靠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给社会一个榜样,使人们“以吏为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吏为师”的习惯,师什么呢?师其德。官德的高下直接影响到民德的高下、世风的高下。德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无形力量。治国先治吏,国败吏先衰。因为官员手中握有权力,任何道德的偏差失衡,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换句话说,官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改革发展与社会进步。这样一个事关国家发展建设的问题,对于身为记者、官员、作家、学者的梁衡来说,对于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来说,自然是无法回避、亟需探索和研究的。

我认为基层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的组织,工会主席是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有别于其他行政领导,不能“官味”太浓;但必须甚重“官德”;工会主席更不能害怕矛盾,要当好工会主席就必须得民心,顺民意,实实在在为职工着想,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通过阅读《官德》一书,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着眼历史脉络,理解传统意义“官德”与新时代“官

德”的联系与区别。

官德是领导干部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德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为政以德”和以身作则:前者讲为官者应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拥护;后者强调官员应以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和感化百姓。唐太宗李世民曾结合汉代刘向的“六正六邪”,按德行将好官分为“高瞻远瞩的圣臣、扶善除恶的良臣、进贤不懈的忠臣、明察成败的智臣、廉洁奉公的贞臣、刚正不阿的直臣”,并以“圣明、贤良、忠诚、睿智、贞洁、正直”作为官德的主要内容。如今,我们共产党人的官德,除继承古代官德中的精华外,又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加以创新和发展,更强调官德的为公和为民,强调官德的自律和他律,强调官德的实践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涌现出许多道德楷模,从周恩来、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各级干部,他们都赋予官德新的时代内涵。

二、着眼官德的本质与内涵,讲清官德的要义与实践途径。

该书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官德的内涵。一是围绕权力和工作,讲清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忠诚老实、勤政敬业、不贪不贿。二是围绕领导干部道德修养,讲清必须坚持人格独立、坚持真理,必须保持谦虚谨慎、宽厚坦荡 的胸怀和品格,必须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在这些论点中,首要的是为公、为民。从政为公是由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决定的。要做到一心为公,就必须过好“两关”:亲情关、亲信关;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不徇私、不结党、敢牺牲。用这些尺子对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就可以度量出一个领导干部的优劣。一心为公是官德的第一要义。对我们党来说,为公与为民是高度统一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着眼现实需要,讲清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倡扬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官德,旨在通过官员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化民众,引领社会风尚。如今,我们重视加强官德建设,是由官德的相对特殊性与重要性决定的,也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呼唤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对此,该书从两个方面作了深刻剖析。一是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突出。面对道德滑坡、诚信失守等社会问题,对群众具有示范意义的官德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影响不可低估。二是官德建设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官德出现滑坡,出现令人担忧的腐败现象。比如,每当权威部门公布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官德就成为人们议论的

热点话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官德问题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为社会所关注。因此,加强官德建设刻不容缓。

四、坚持信仰,以德施政,常修为政之德

共产党员是讲信仰的。这种信仰存在于先进思想的发展之中,共产党员是用先进思想作武装的,她的生命就是信仰。

信仰是官德之母。《官德》虽对官员怎样加强官德修养作了十分详细的论述,但对官德的来源没有作详细的探究,这是一个遗憾。笔者认为,官德有三个来源:一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社会风俗习惯的约定俗成;三是信仰对官员的道德自律要求。前两者是道德他律,后者是道德内律。为什么有信仰的人才有道德,从宗教角度分析,宗教信徒信奉某一神灵,无非是希望神灵保人生平安,灵魂不灭。为了达到此目的,宗教信徒必须严格按照宗教规定的道德来行事。再从马克思主义的教义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员,就必须坚持信仰,不能让信仰和时代脱节、不能让信仰和发展脱节,更不能让信仰和我们的宗旨脱节。坚持信仰,就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用党的最新思想成果武装自己,不停学习,以哲学的辩证关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义务履行党的职责,追求党的事业。两者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得到验证的,因而是科学的信仰,建立在科学信仰基础之上的道

德因而也是科学的、崇高的、牢固的。

理想信念不能丢。近几年,少数高级领导干部因腐败案被查处,一些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现象屡禁不止,根本原因还在于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动摇。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仰动摇,最主要的思想根源在于长期流行当今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干扰。因而笔者建议,在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当今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有力的批判,让党员干部认清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左派、复古主义等思潮的本质特征、主张及其危害。

常修为政之德。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不表示就有了“官德”。“官德”要靠个人来加强修养。佛教徒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是“禅”。古代知识分子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吾日三省吾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这些方法对当今官员加强道德修养提供了较好的路径。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当今官员相对于古代官员有更高的追求。党员干部应该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作为根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张云泉的“三个比较对象”可以作为官员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实用方法。“三个比较对象”即:在理想信念上,要与老红军比;在工作上,要与模范人物比;在生活待遇上,要与困难群众比。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这样比,“官德”就一定能上一个更高水平的台阶。

在新形势下,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工会主席?只要我们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践,以德施政,常修为政之德,紧跟时代潮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也能被广大职工群众所认可的 工会工作的成功之路。

下载20131019 借“为官五行”说 品官箴 修官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1019 借“为官五行”说 品官箴 修官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