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柳家圈小学潘丽
我校自开展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 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上更注重学生长期积 累,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注重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思想正在形成,并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立足大语文意识,培养高效语文课堂 立足大语文意识,(一)培养探究习惯,让学生“动”起来 我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 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熟悉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索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 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 因势利导,让学生 对问题充分思索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 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是无穷 的,无论多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 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 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 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 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感悟,让课堂 “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 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 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出色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出色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 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 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此外,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 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注重课内外阅读结合,让知识“连”起来。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 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练习与课外行为练习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 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今天,孩子 们 的语文素养正在有序提高!
(四)加强知识积累,把知识“加”起来。在教学中,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诵读 积极性,每早上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朗读,周五下午开设大阅读课,师生共读主题 课本,进一步升华课本知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校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班级读书文摘等形式 进行展示。在阅读语文主体学习教材时,要求学生不要走马观花,只看故事情节,而要把自己认为好词佳句摘抄在读书记录本上,或读书卡上,把字工工整整写端 正,这样既练了写字又积累了语文知识,两全其美。
二、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改革教学,需要发挥智力优势,更需要物质的保障。
我校组织各年级根据需 要购买潍坊教育局编写的主题学习丛书,保证满足学习需要。同时发动学生和家 长自己购买有关图书资料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几年来,我校每学期 征订《主题学习丛书》的数量都在全校人数的 80%以上,保障了实验的顺利开 展。
三、取得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提升内涵 1.情意融融,上好每篇课文 在解读一篇文本时,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就是老师不断唤醒学生生命的过 程。对一篇课文来说,对显而易见的主题,教师一定要以学生情动为基础,将鲜 明的主题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冲击。一篇课文的 主题让学生在动情中感受,在感受中动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焕发生命的活 力,为单元主题的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2.多元解读,感悟升华主题 阅读教学在把握文本内涵中,提倡个性化感悟,多元解读,在单元主题教学 中对于文本也应有教师、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单元主题的提升,将单元主题与个 人的生命意识培养结合,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就成了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过程。在 教学中教师就应从多元感悟中升华主题,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成长、发展。资料拓 展与学生共同提升文本主题:关爱生命,享受生命,关注亲情,关注人与自然和 谐。在这样的多元感悟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提升,让学生更广阔地了解文章的背 景来丰富文本内涵。3.整合文本,连接完善主题 如果说一篇课文的主题在浓浓的情意中学生有所感受,那一组课文主题的连 接,则将会给学生情感强有力的冲击。教材中一组课文一个主题,这几篇课文表 面是独立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是不相连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教学 时要教一篇看全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同一主题的陶冶和升 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
(二)用好“课外“场,让主题升华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语文能力。如果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也以“主题”形式出现开 展系列活动,学生就不仅在实践语文,而且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悟、延伸,在实践主题,运用主题中,将主题思想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此时,课 堂四十分钟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主题性学习活动的加油站,一个动力资源库让 学生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1.多元辐射,丰富活动形式 对于主题学习而言,采取的方式要适时而变,灵活多样。采取的方式要依据 所确立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题”实践活 动可以向其他学科、向课外阅读,向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有层 次、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2.体验过程,享受主题熏陶 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是渗透性的,是润物无声的。语文教育要让主 题内化成内在的,动态的,人格化的精神力量,就要在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过程 体验,要尽一切力量将语文实践与学生的生活连接。
A.选择方法,投入学习对于课外主题学习的研究,学生的研究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查、画、编、赏、谈等几种。如何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学习置关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尤其注重学生方法的选择。例如,在教完“爱祖国”这一组 课文时,我布置让学生课外去上网收集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图片,浏览祖国 的名胜古迹,主要通过以“查”来阔学;又如在学完保护环境这一组课文时,我又 布置学生课外去编一编保护环境的拍手歌,学生很乐意,效果也不错。可见,选 择恰倒好处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外研究,更能有效地使学生将研究进行 到底。B.交流探讨,开阔思维 交流探讨是一种
最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课外研究后,肯定有了许多的新发现,也有了不少的研究经验,这时让学生交流是是最好的时 机。如:学完第三册“爱科学、学科学”主题单元时,布置学生去找一找你身边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它们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收集一些关于宇 宙、太空或科学家的故事,学生自行准备。几天后,不少学生已经耐不住心中的 欲望,急切地要将自己发现告诉老师、同学。于是我们又上了一节热火朝天的交 流探讨课,效果很好。因此,适时的对研究的主题进行一次交流探讨,集中谈谈 你的新收获,说说你的新发现,这时的学生最起劲,说得也很棒,整个研究氛围 可是如火如荼。C.注重评价,多元参与 评价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开展课外主题评价时,首先是多员参与评价,教 师、家长、同伴、社区人员、自己都是主题学习的参与者、评价者,从不同角度 发表各自的看法。其次是多纬度评价,在每次活动给学生发放课外学习卡,学生 在学习中如实记载自己的学习收获、疑惑、感受等,给每位学生建立课外学习登 记卡,详细摘录学习活动的点滴成功或教训,这些都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体验、活动成果都是评价的内容。让学生在记录、交 流、评价中表达情感,提升情感,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运用,得到精神的满 足和智慧的提升。
(三)处理好关系,让“主题”服务语文 1.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主题 学习”中教师往往会因为关注文本的主题,而忽视语文工具性特点的体现。应该 依据工具性的语言训练,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主题,提升主题,让主题内化为人格 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为“主题”而进行“主题学习”。2.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个性与共性是指一篇文本的独特内涵和 一组文本的共同主题。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整组课文的主题前后的连接,而且珍惜 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悟和文本本身具有独特的内涵,让学生全方位感悟文本的美 丽,丰厚人文积淀。3.上好一篇与学好一组的关系 “主题学习”是凭借教材一个单元一个主题进 行的。在实施“主题学习”时应把握整组,进行有计划的“主题学习”系列语文实践 活动安排,达成整组学习的“三维”目标。就一篇课文应在完成总目标之外还要有 本课教学的语文“三维”目标。4.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根据“主题学习”的特点,不是在一次两次的练习或学习中就可以完成的,它是在一组课文的完整学习中进行的,并且有的主题不仅在 一个单元中集中体现,而且还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有相同主题出现,这时教师既 要把握好学生一篇、一组课文的短期主题学习,又要考虑不同年级间的长期主题 学习。5.自主学习与教师、家长指导的关系 在学生课外的“主题学习”中,根据低 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水平,教师、家长的适时指导是不可少的,但指导 的“度”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四、实验中产生的几个问题
实验中产生的几个问题 中产生的 语文教材是智慧的结晶,是语文教育专家思想的“化身”,具有“经典”性。教 师要将生命教育和阅读教学融合一体,在以体现单元主题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要 促进读者和作者达到情感的交流,读者与读者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在情感交流 中感受生命,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能力。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发挥校本 教材研究的传势,将当地的风俗人情、历史典故、传统故事纳入学生课外探究学习的范围。1.实验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幅度不大,课堂形式还不利于主题学习丛 书这套教材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主题丛书的时间仍然比较少,方式比较单一。2.实验过程中虽然能够做到把语文教材和主题学习丛书结合起来,但是敢 于开展进行单元
授课的教师不多,不敢放开
第二篇: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府谷二小 张晓琴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开展以来,我校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校和教师大胆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减少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独立阅读时间,将课堂变为学生喜欢的乐园,在教学实验活动中也总结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现总结如下:
一、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大力改革课堂教学,为主题学习提供可操作的办法;以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来实现语文学习大突破。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质量。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学生广泛的阅读涉猎,因此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好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我们借着“主题学习”的东风,充分利用主题学习丛书教材,增加了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丰富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学生对人、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使之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感悟人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自助互助合作型课堂
在语文课堂“主题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成为课堂最主要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任务和要求阅读课文,有目的有针对性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力争在有限时间阅读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相似、相近甚至相对、相反文章,及时发现疑难问题,作为小组内互相的依据,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发现,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支撑,达到对文本的真切解读与感悟。学生针对各组在主题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进行一下探究,力争在顾及全篇、单元、课文主题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可结合重点语句品读、赏析进行,可对文章的整体赏析进行展示,让学生说感悟、谈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加强研究,总结经验。
探索出语文课堂“主题学习”的新模式。我们在主题学习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总结出我们自己的经验,并把它们加以整理、总结,扩大规模,使这项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我们更加关注其它学校的一些好经验,以实验通讯为平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使这项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获得成功地喜悦。
(一)、积极倡导“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校园”
一直以来,学校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开展了“倡导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校园”和书香进家庭活动。学生诵读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百篇》、《弟子规》、各年级主题学习丛书等。
(二)、积极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首先,推荐读物。
阅读内容的选定遵循“指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趣味性”、“广泛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另外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和学生自主选择等形式,拟定和推荐了《小学各年级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分为必读和选读2种,必读书目除主题学习丛书《幸福的种子》以外,还选择了一些著名的优秀诗歌、散文、童话、小说,开学初将书目印发给学生。
其次,广开渠道,解决书源。
我们尽可能创造条件,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不断增加书刊,供学生自由选择;还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方便学生阅读:
1、在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每学期初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书,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资源共享。
2、读书节增设了图书跳蚤市场,互相购置喜欢的书,使学生闲置在家的书能够流通起来。
再次,师生携手,将学习进行到底。为使学生的主题学习阅读成效更显著,在阅读指导课上,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认真上好“篇目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交流评论课、读书笔记辅导课”等。在阅读方式上,我们开展了“涉猎性阅读”:在阅读的数量上“多多益善”;在阅读的质量上“不求甚解”——总体感悟,大局把握;在阅读方法上“一目十行”——跳读为主,理解为辅。有时又进行“积累性阅读”,“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为了更好地达到“积累”之旨,阅读时我们要求学生辅之以列提纲、摘录、作卡片等手段。
3、开展主题阅读专题性活动。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更能激发学生阅读丛书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课上,我们教研组开展了童话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佳作欣赏会、精彩片段诵读交流会等活动。
最后,多种活动推动学习。
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交流主题学习读书“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创新。这一阶段的操作方式有:
1、健全评价机制。我们设立了“读书笔记优秀奖”“读书笔记进步奖”“谈天说地能手”“优秀手抄报员”“小书迷”“小博士”“小科学家”等奖项,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变得异常高涨。
2、积极开展竞赛活动。如: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等。开展一次主题学习丛书和古诗诵读竞赛活动,达到以赛促练的效果。
第三篇: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语文主题学习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了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有成效,也有不足。主题学习的理解与实践尚处在学习借鉴阶段,现在将目前这阶段语文主题学习借鉴的一些做法,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以课本为主体,以主题学习为辅导,以点带面。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研读文本。然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对整册所有课文进行整合与分类,重新确定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一般确定一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同时拓展阅读3---5篇此主题下的阅读材料。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不但能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扩大了阅读量,同时也能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进步习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精讲的课文少了,需要略讲的课文多了。
二、重视朗读感悟,让课堂“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翩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地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文中的出色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出色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此外,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体现教学的开放与综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主题单元的教学也是个例子,更似“引子”,我们将引领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去触摸经典,感受经典的脉动。去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进行主题单元的教学,教师更应该树立开放、综合的意识,只有如此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主题教学的独特魅力。我们把教材作为很好的范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之能自己阅读拓展读本,我们将对读本上的文章进行精心分类,哪些是精读,哪些是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读,哪些可以略读等。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将结合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一惟实用的阅读方法。
四、趁热打铁,举一反三。
在精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应及时总结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用此方法自主、高效地学习本单元内的略读课文,同时进行相关主题下的拓展阅读。另外,学生在理解课文后,教师还应及时引导提升到总结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上。如写人的文章,一般可以总结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等,然后还可以紧跟上一个小练笔。学生掌握了各类文章的写法之后,就能够较好地运用于以后的习作当中,进步写的水平。
本学期开展的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尚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而在语文教学方面,我的经验也很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展示,尽快的构建和完善语文主题学习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魏北京
第四篇: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总结
新学期开始,我们一年级实施了语文“主题学习”计划。一年级关键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识字、朗读、写字、诵读经典等语文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及语文素养。这段时间以来,我也和孩子们共同阅读、共同享受、一同感动过„„阅读让我和孩子们分享了快乐!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主题阅读学习”的实施不仅要求老师的思想要跟上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而且要求学生的思想也要与课改同步。所以我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意识的教育。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在课堂上我会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激发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合作探究,提高自主阅读质量,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拼音教学中有很多插图极富人文性,我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他们编成一个个的小故事或一段话说出来。并鼓励学生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同时 对知识丰富,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及时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还要经常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比,让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在老师的检查评比中化为自己自觉的实际行动。通过内在的、外在的激励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主人意识”,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阅读学习,健康地成长。
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鼓励学生生活中识字。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这也需要老师根据识字教学的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
1、在生活中识字。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这样只靠课本的识字量是不够的。开学前开家长会时,我就对家长讲明了识字的重要性,明确告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识字。如:电视上、食品包装上、报纸上或自己查字典认识的,也可以从广告牌上认识„„另外当孩子学了拼音之后,让孩子试着去自己读书,去广泛的接触汉字。家长并且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到识字的乐趣。
2、经典诵读。一年级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强,我会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让学生背诵古诗及《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在背诵的同时对字也有了一定的印象,长时间相信孩子会认识很多字的。通过这些资源的开发,学生们的识字量一定会大大增加。
3、课堂延伸。在学习生字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想出了许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于是创造性的识记方法,如:学生认识了“木”时,接着让学生知道二木为林、三木为森。背诵完了《画鸡》这首诗后,认识了“鸡”,接着我就把带“鸟”子边的生字全教给学生。如:鸭鸦鸡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本课的字,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识字面。
三、合理利用主题阅读丛书
主题阅读丛书《假如我是雪花》,仅仅围绕教材内容而设,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可以说是为实现“大语文”的教育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语文主题中,力求做到让题知识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会继续努力,让学生自主、主动地阅读学习,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语文主题学习总结
“主题学习”让广大语文教师教学轻松,得心应手;让每一个学生喜爱语文,喜欢语文课,爱读书,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达到了潍坊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追求的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主题学习”,实现大量阅读
“我们以前有过不少教改,也有很多阅读材料和阅读系列的书籍,但大都强调课外阅读”,把读书放到课外,强调课外阅读的根本原因在于教材的学习占用了太多的时间。
二、“主题学习”给我们的启发
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观、育人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改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一)将学生的“学”落到实处是前提。
“主题学习”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学会,会学。“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习得能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得不到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难以实现的。为了体现“探究性学习”,无探究价值的问题也讨论个没完;书还没有读好,却一会儿唱,一会儿演,一会儿画,挤占了有效学习时间;媒体演示替代了通过文字感受等。
(二)阅读教学的提速、增容是关键。
大幅度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使“主题学习”课堂,在教学模式上、结构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内容的学习要实现提速,教学必须由繁琐走向简单;大量的阅读内容引进课堂,学生的自主阅读得到了有效保障。
从阅读教学的“量”入手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可能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但是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处在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认识到了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但把大量阅读放在课外;一方面是在现有教学模式上,着眼于技术层面的改革,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
三、“简简单单教语文”很重要。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过于繁琐,因此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呼吁“简简单单教语文”。但是,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大的改观,“挖地三尺”“挖得冒出火星”现象屡见不鲜。
不搞繁琐的课文分析,不盲目追随“新”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完成课堂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主题学习”实验在“教”这一方面的特点。简单并不代表“没有”,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狠抓落实,体现在引导、点拨上,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以一种不知不觉地方式进入了课堂。讲得多,教得多,不代表学生学到的多;教师讲得少了,占用的时间少了,只要引导有方,学生的学习更有保证。
四、要重视自学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主题学习”实验中,学生个体的自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结合得很好,取得了“1+1〉2”的效果。“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视语文的实践性,要做到教师精讲,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讲得少,学生才能有实践的机会、自学的时间。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自学,合作学习成为需要;合作学习开展得好,使自学的效果更有保证。这不仅体现在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上,还体现在互相鼓励、互相督促上。我们看到的合作学习为什么常常是“无效劳动”?大多是因为教学设计还没有做到从学生的“学”出发,不是带着需要合作学习的任务“合作”,不是在真正需要“合作”的时候“合作”,使之流于形式。
五、“主题学习”实验才刚刚开始,还不够成熟,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首先,目前的阅读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教材中课文的教学,要真正抓住重点、难点,加强落实,避免简单化的倾向。另外,目前的配套读物中基本上是短文。读短文与读整本书,无论在读的方法上,还是读的体验和收获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已取得的成果,充分发挥课堂大量阅读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有更多的收获。
其次,整个小学阶段的实验还局限在高年级,需要做好全盘规划。如,高年级课内大量阅读的实现,是以学生比较高的识字量为前提的,低中年级如何进行?或者说,为顺利实现“主题学习”在各年段的实施,低中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另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要重视想象力的培养和激发,低年级读什么也应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再次,语文课程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读”,仅在“读”上下功夫够不够?如,写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很重要,怎样把读与写、读书与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六、“主题学习”是一线教师开始实验的,可以说具有比较强的生命力。首先,它不破坏现有的教材体系,在学好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大量阅读,便于逐步推广。
其次,教学方法不复杂,单元整组设计、学案引领这样的方式,适合全年级教师共同备课,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案、学案设计出来后,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并不高,有广泛的适用性。其最大困难可能在于读物的配备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潍坊市教育局取得了政府财政支持,这一做法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