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征文:有关常伟豪救人事迹的感受
暑期征文范文:有关常伟豪救人事迹的感受
细微之处出英雄
有一个词在我们的心中总是伟大的,让我们感觉遥不可及,这个词就是英雄。的确,在人类历史中有无数的人诞生,而英雄又出现过多少呢?但,英雄也是触手可及的,细微之处出英雄。有一位就在我们身边的人诠释了这句话。
和我们一样,常伟豪也只是一名学生,每日匆匆行于上学路上,每天正襟危坐于课堂、欢乐运动于操场,有着很好的家庭环境。在仔细查看了有关于他的资料之后我发现,他成为英雄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就是他平时的习惯,我发现他的课外活动很广泛,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经常运动的习惯确保了他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助溺水者。常伟豪平时乐于助人、面对困难时能保持较为清醒的状态也是他能够在此种情况下救助溺水者的很大原因。第二方面是运气,因为虽说事在人为,但能遇到有人溺水的时候的确是极少的。同时我发现,在第一方面中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这一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如果没有帮助别人的想法,就算我们体力很好、游泳技术好、遇到困难头脑清醒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我觉得除了乐于助人之外其他的习惯都是很好养成的,而乐于助人这一方面却并不好明白。从故事中雷锋顶着大雨帮助他人将孩子送回家到学校宣传片中的义务指路、捐助贫困学生的种种事迹总会让我们联想到帮助他人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财产来帮助他人,但乐于助人绝不仅仅限制于这些行动。
其实,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雷锋精神并不意味着勇救溺水者、与犯罪斗争等离生活很远的事情,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就能够帮助他人。在车上让座给需要帮助的人、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学校中帮助同学都是在乐于助人的范畴内的。我们做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很多时间、付出很多努力。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社会中如果人人都做到了,那么融洽的气氛将会充满我们的生活,我们一直追求的和谐社会也会达成。所以,我们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乐于助人,我们都是英雄。
第二篇:向常伟豪同学学习争做美德阳光少年主题班会
向常伟豪同学学习 争做美德阳光少年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常伟豪同学的先进事迹,再一次掀起学习雷锋活动的热潮,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完美品格,人人争做有道德的人。活动方式
讲故事、诗朗诵、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有关常伟豪的图片和他亲身经历的有先进代表性的真实故事。
2、准备几则《雷锋日记》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本次班队会主题:
1、师生共同欣赏一些与常伟豪相关的图片。
2、先请个别同学畅谈自己对常伟豪的了解,然后由辅导员向同学们补充介绍常伟豪的事迹,让全体学生了解常伟豪同学的先进事迹。
3、请同学读有代表性的事迹,其他同学集中精神,认真听后简单概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向常伟豪同学为榜样,学习他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英雄气概;学习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他淳朴善良、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热爱生活、积极锻炼的人生态度。
二、如何才能做个美德阳光少年,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三、找一找”身边的好少年,“夸夸”他(她)们好在什么地方。
四、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五、诗朗诵
主持人:就是这样,雷锋„„一个共产主义的新战士,短短20 几年的人生旅途中,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短暂与长久在你的努力下时刻并存,接下来请听诗朗诵《雷锋之歌》。„„
主持人:英雄已逝,精神长存。身为21世纪新少年的我们更要做好接班人的责任。
六、合唱
主持人:最后,请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全体少先队员演唱)
主持人:下面请中队辅导员讲话。
辅导员:这次“学习雷锋好榜样”中队活动搞得很成功,我们从
各个方面了解到了雷锋同志的感人事迹,学习到了他舍己为人,奋发向上的“钉子”精神。都说雷锋已离我们而去,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歌中所唱我们要时刻学习雷锋好榜样,保卫祖国继续当21世纪的四好少年。主持人:今天的主题班会课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希望我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行动并不因此而结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来争当学雷锋的四好少年, 把“雷锋精神”认真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构建一个优秀文明的和谐校园。
第三篇:[2013暑期征文]亲近诗,用心灵去感受美
[2013暑期征文]亲近诗,用心灵去感受美
亲近诗,用心灵去感受美
——《繁星·春水》读后感
故乡的海波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摘自《繁星》
如果童年可以用色彩来描绘,那么冰心奶奶的童年一定是蔚蓝色的。因为她自小在烟台的大海边生活,常看见蓝衣的水兵,灰白的军舰。常听见呼呼的海风,响亮的军号„„
童年的我,曾在乡下外婆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到门前的小溪捉鱼儿,喜欢用一大把一大把的花铺成好看的形状。楼下的小哥哥放学后,他便会牵着我的手到田野上奔跑。有时候,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数着蜂蝶,落花„„
当我在《繁星·春水》字里行间穿行时,那些沉默的文字仿佛带着神奇的魔力,使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坠入记忆的漩涡,又或是浮想联翩。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我想起了慈爱的妈妈,她总是在我受到挫折的时候,微笑地鼓励我,让我又鼓起勇气面对困难;“我不会表现万全的爱/我只虔诚的祷告着”。我仿佛看见温柔的月光下,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双手叠在胸前,微笑地祝福着;“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是在委婉地告诉我们: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
走近冰心奶奶的诗集,一首首精妙的小诗,给我带来阅读的乐趣。我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我品味到了富含哲理的语言,我捕捉到了“童心童趣”与“人间真情”。它悄然打开我心中那扇想象之门,我不经意地为之震撼——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亲近诗,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纯净如水晶色的诗心,犹如一朵素洁的花朵。此时,正在我心中静静绽放„„ 初二:李菁
第四篇:小圩小学“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小圩小学“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
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徐德文
副组长:张桂磊
组员:张严
赵明英
张红艳
吴庆松
张素
王爱萍
张海燕
刘建 岳德恒 程俊英 王亚娟 谢东燕 谢树灵 李文静
小圩小学“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
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月6 日,宿州市灵璧县80 后留守妇女彭伟平,不顾身孕6 个半月双胞胎的危险,毅然跳入近2 米深的水塘,勇救落水女童,被誉为“最美孕妇”。是我们安徽人的骄傲,更是我们灵璧人的骄傲!根据县教育局关天于“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校方案,具体如下:
一、工作主旨
以学习“最美孕妇”彭伟平为契机,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心,紧贴教育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留守儿童。给广大留守儿童送安全、送学习、送欢乐、送帮扶、送抚慰、送礼仪,引导他们向上向善、健康快乐成长。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志愿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
二、活动主题
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
三、活动时间
2012年7月1日 ~2012年8月31日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好“六送”活动。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开展送安全、送学习、送欢乐、送帮扶、送抚慰、送礼仪的“六送”活动。
(二)“留守儿童之家”正常开启。学校“留守儿童群”正常打开,每天接受不同孩的不同心声,使更多在家留守的孩子,有地方娱乐,有地方长知识,在一个安全、愉乐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并争取部份的学生也同时参与此次志愿服务中来。
(三)认真组织学习陆荣飞的精神,让其模范事迹在校园的每一个老师心中扎根。
五、工作具体安排
第一周7.1~7.7 组织老师学习陆荣飞老师的先进事迹 第二周 7.8 ~ 7.14 学校、教师制定志愿服务方案
第三周 7.15~7.21认真学习彭伟平同志先进事迹
第四、五、六、七周7.22~7.28
认真落实服务方案,开展好“六送”活动。
第八周 8.26 ~ 8.31认真做好总结汇报工作,写好总结。
第五篇:李场小学关于开展“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 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
李场小学关于开展“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
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
李场小学
2012年7月13日
李场小学关于开展“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
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
彭伟平不顾身孕勇救落水女童,被誉为“最美孕妇”,入选中国好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彭伟平是灵璧人的骄傲,是安徽人的楷模。根据省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等七部委的决定,按照中心校办公会议精神,李场小学制定了开展“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主旨
以学习“最美孕妇”彭伟平为契机,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心,紧紧结合我校基础教育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留守儿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给广大留守儿童送安全、送学习、送欢乐、送帮扶、送抚慰、送礼仪,引导他们向上向善、健康快乐成长,普及学雷锋、奉献他人、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志愿服务、育人理念和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
二、活动主题
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
三、活动时间:2012年暑假。
四、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好六送活动。结合我校实际,深入开展送安全、送学习、送欢乐、送帮扶、送抚慰、送礼仪“六送”活动,把“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向深入。
(二)为保证我校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建、管、用的质量,做好省统一配送的“留守儿童之家”配套设施设备接收、分发、安装等准备工作。我校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建好留守之家,确保我们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处于全镇领先的位置。
(三)以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灵璧县留守儿童“爱心爸妈”典范——黄湾中学教师陆荣飞同志为契机,把“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向高潮。教育部长袁贵仁,省委书记张宝顺、市委书记李宏鸣等先后签批向陆荣飞同志学习,全国学习陆荣飞的精神,教育部授予他“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彭伟平、陆荣飞同为全国的典型,同为我们灵璧人的骄傲!学习英雄事迹,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人,尤其是每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四)暑期留守儿童之家经常性开展活动。创造性地发挥学校留守之家“心理咨询室”、“心语信箱”、“视频聊天室”、“爱心广播站”、宣泄室等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心里话有地方说,委屈有地方诉,心结有地方解!真正让留守儿童可以信赖、能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与成材,让务工群众真正可以放心地创业发展。暑假期间,立足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全覆盖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模式”,一是校内留守之家定期开放图书室、各活动室等,有效补充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与学习;二是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暑期留守儿童托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问题,努力推动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等再上新台阶。
五、工作要求
全体教师学习彭伟平同志的崇高品质和大爱情怀,积极、主动参加到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我校务必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全员参与,快速行动。全体教师对开展“学习彭伟平事迹、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要做到迅速行动,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文明和谐的暑假。
2.强化组织,重在落实。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高质量成立志愿者队伍,深入学习彭伟平事迹,把关爱留守儿童这件好事办实、办好。
3.及时上报信息,将活动开展、推进情况、特色做法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上报中心校。
4.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常规化。这项工作要抓在平时,落到实处。深入开展暑期家访、送教下乡、志愿者队伍关爱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急民所急,办民所需的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李场小学
201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