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强集团总裁兼执行长杜书伍: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
管理有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即如何维持组织的公平与正义。经常我们会不解,为何制度推行起来的效果相当有限?其问题往往就出在组织的基础环境,亦即所谓的组织气候不佳,而所有人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公平正义。
那么,是哪些事情在破坏公平呢?在追究组织中产生的问题或纠纷时,常可发现事件回溯起来并非直线地发展,而是牵涉到不止一个人,并在不同的人之间来来回回地逐渐发展下来。此外,也常出现双方对事件经过与责任归属争论不休,而必须由主管进行仲裁的情形。
一般主管最常犯的错误,便是以事件的结果来论定是非,表面上看似相当公平,实际上却在部属心中留下不满,产生积怨。这种情形不仅会让员工心中不再相信组织中有公平正义的存在,甚至让员工误认为会辩解的人,永远站在对的一方,只因为主管只相信最后的结论。事实上,一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阶段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对与错。在对、错参杂的情形下,主管若未从过程的演变去裁决,仅以最后的结论来评断是非,则部属间的积怨便由此产生。
主管更要不得的态度是一切「以和为贵」,不敢碰触问题的核心,对于部属间的冲突不敢处理,对于犯错的一方也避而不谈。粉饰太平的结果,是造成内部的问题在台面下暗潮汹涌,不断延伸扩大。部属也会因此认为,主管不仅未能维持公平正义,甚至是没有担当。因此,以和为贵不但不能带来真正的和谐,反而是种和稀泥的作法。
要面对问题并且妥善处理,势必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状况,因此必须讲求处理的方法。首先,主管必须完整了解事件的始末,从事件的起始点开始,掌握双方互动的整个过程。
许多问题的发生导因于人际间的沟通与互动,而沟通不良又常常来自于「简问」、「简答」。举例来说,某甲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必须寻求某乙的协助,却误认为本身的问题其它人也都会知道,因此对于问题的描述过于简略。另一方面,由于一般人大多把本身的事情摆在较优先的顺位,对其他人的事情相对较不关心,因此,某乙在回答上也过于简单。一来一往之间,很容易便产生彼此间的摩擦与误解,不是某甲认为某乙对其不太理睬,造成情绪上的不满,便是双方对问题的认知产生落差,未获得正确讯息便贸然行事,导致错误的结果。
有几个句子经常出现在上述情况,例如,在追究起责任时,某甲会说「这是他告诉我的!」;而某乙则会说「我当时是说……」,或者「他是问我……」、「他没讲清楚,所以我不知道……」;
甚至可能因为当时某甲的语气不佳,使得某乙的理由会是「因为他说……,让我不高兴,所以我才故意说……」。当然,也会出现某乙有心要更完整地了解对方遭遇的困难,追问更多问题,但某甲却不领情,认为对方啰唆。种种现象都可能发生,也都可能成为错误的因子。
在这种情形下,主管必须分段进行裁决,针对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动作都明确指出双方的对与错,并给予适度的鼓励与责罚。透过这种解析的过程,同一个事件的双方当事者通常都会有对的地方,也都会有错误之处,裁决的结果是「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差别在于各自对、错的比例有所不同罢了。就实际经验来看,通常对、错呈现70/30比例的机率相当高,不过,仍须视个案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部分主管不敢碰触问题核心、不敢进行裁决的主因,在于认为裁决的结果必然是对与错截然二分,而鲜明的对比往往隐含着冲突与对立,况且,对与错之间往往存有许多灰色地带。但从实务上而言,双方都各自犯了些许错误,也都有值得肯定之处,在没有任何一方完全对或完全错的情形下,整体而言,对、错便不再是鲜明的对比了。
另一方面,对于「错」这个字眼过于敏感的人,一旦遭判定是错误的一方,往往就像刺猬竖起背上的锐刺一般,立即产生自我防卫的心理,强调本身也有正确之处。亟思防卫之际,注意力自然也专注于此,使得正确之处产生放大效果,到后来可能不再认为自己有错。相对地,被判定是对的一方,也会忽略掉本身也有不对之处。所谓「一个铜板敲不响」,任何问题、冲突的产生,追究起来,往往是双方都要负一部份责任。
主管的除了帮助、辅导员工之外,仲裁也是主管的责任。一个主管公不公平,是被部属打分数的第一要项。因此,主管必须更用心、更仔细地看待各种事物;另一方面,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爱说话也应该被视为一项优点,主管应该鼓励员工充分表达意见。
「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透过详细的解析,针对不同阶段逐一分辨对错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使组织内部避免「简问」、「简答」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沟通行为的质量。此外,由于仲裁过程中,每一个小错误都会被纠举出来,员工会因而特别小心注意沟通的细节,部门的气候也会更清朗,没有积怨。第三个好处在于,因为裁决的结果是对、错交杂的状态,用「对」来稀释「错」所产生的敏感性,也将使员工更能面对「错」这个讯息,并加以改善。假以时日,组织内的成员都能培养出开放的心胸,雅纳批评与指正,主管也能建立起维持公正的形象,并营造出公平正义的组织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