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丽水南明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丽水南明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生态是丽水的区域优势,旅游是丽水的新兴产业,人文是丽水的发展动力。丽水要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态屏障,必须充分重视、挖掘、整合良好的生态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特色优势。
丽水被称为“浙江绿谷”,“绿谷”旅游事业的节约、创新、发展之路是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旅游、乡村旅游、和谐旅游。要将有限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促进丽水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南明山旅游资源调查
一、南明山概况:
地理位置:南明山位于丽水莲都区城南2公里处,地处东经119°54’40”,北纬28°6’45”;1985年5月,南明山和丽水市另一处胜迹东西岩共同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之一,命名为“南明山——东西岩风景名胜区”。根据1987年的《南明山——东西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南明山是作为该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风景分区,包括了仁寿寺景区、观音岩景区、和尚弄景区、老虎窝景区、官岩景区5大景区和大梁渠。
历史文化:南明山分区以人文景观著称,以摩崖石刻闻名,为浙南名山。文化底蕴深厚,已形成了南明山佛教文化、摩岩石刻文化,形成了以葛洪、米芾、沈括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
早于东晋就记有葛洪等人开发,山上有石梁、高阳洞等众多石景和摩崖石刻。唐代起,始有园林建筑,宋元以后成为游览胜地。山中有漉
雪亭,爽气亭,流觞亭,千里亭。山中有仁寿寺大殿,建于宋乾德三年(965年),殿后有葛洪井。山上有南宋樟树和榉树各一株,有历代摩崖石刻58处。其中以东晋葛洪所题“灵崇”和北宋米芾题刻“南明山”尤为珍贵。
自然环境:分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常年较温暖、湿润。植被单一,以马尾松、杉树为主的用材林,山地绿化覆盖率较高,但是因它具有优势的山林条件,气候比市区较为宜人。
二、景观资源概述:
南明山旅游集合风景区由南明山和观音岩两个相联的景区组成,位于丽水市市区以南2公里处,与市区隔瓯江相望,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明山属括苍山脉,山势峻秀,以摩崖石刻和寺庙园林为特色,以观光、朝觐为主的山水文化景区。具有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历史上一直是宗教朝拜的圣福之地,至今任留有丰富的人文遗迹,因而可以说南明山景区具有古、幽、珍、奇、秀的风景资源特色。
南明山摩崖石刻:南明山摩崖石刻1981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现有摩崖石刻58处,主要分列于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3处。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刻有题记20处;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宋人遗迹。云阁崖,位于南明山最高处。它是一块高16米,宽66米左右的崖避,崖上建一个四角阁。有石刻12处,在阁后方的崖避上“灵崇”二字,书法遒劲,相传为东晋葛洪所书。还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题写的“南明山”三字。崖上有一口井,名葛井,传说是葛洪当年炼丹用的水井。
三、发展条件分析:
(一)优势
1、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优势明显
丽水位于浙南旅游线路中心,是浙南旅游线路和浙西、浙东、浙赣铁路旅游线陆路连接的必经之地,对外交通极为便利,330国道北至金华,南至温州,复线丽水至缙云段,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均已通车,金甬高速公路也已投入运营,这些有利条件为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契机,分区对外的区际交通非常便利。
2、分区资源优势
南明山有优美的山林、瀑泉、岩石,还有众多人文古迹、寺庙、碑刻、诗文、传说等,特别是摩崖石刻更为丰富。分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资源独特,环境优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休闲、娱乐胜地。
3、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
丽水的古遗迹、古墓、古建筑、古树相当丰富。有建于南朝萧梁年间(505年)的通济堰,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另外还有白云山森林公园、万象山公园,以及江滨公园及其他一些优美的风景点,而且交通便利,大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设施不足
目前分区内给排水、电信、电力、环卫等市政设施缺乏,没有完整的污水排放处理设施,没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观光旅游的服务功能尚缺。分区景点的建设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接待服务水平等有待
完善。
2、部分景区遭到人为破坏,影响欣赏效果
南明石梁有裂缝,龙潭瀑布原落差20余米,瀑下冲击成龙潭,但由于修筑通往大门楼村的道路,使瀑布的水脉被切断,因而现时瀑布水量很小,甚至断流。
3、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外界对分区了解甚少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利用有效的宣传手段把南明山的风景资源推向大众,因而,尽管南明山山清水秀,风景独好,外界对南明山的了解甚少或鲜为人知,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四、景区开发定位及措施
(一)开发定位
南明山的分区定位:以摩崖石刻和寺庙园林为特色,以观光、朝觐为主的山水文化分区。以“山水文化”的自然景观为主要载体,通过景点资源的整合、建设达到提升文化品位的效果。
主要服务对象:从分区的景观资源和特色看,在省内乃至国内吸引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距离城市较近,和市民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南明山分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以本地区市民为主要构成部分,而以外来游客为补充。
(二)开发措施
1、保护为主,避免无序建设对现有景点资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合理分布山上餐饮、休憩场所的地理位置,科学布局。
2、突出人文特色,展示地方文化。
突出体现南明山分区的人文特色,保护现有的摩崖石刻,还应有序的在山中增加摩崖石刻的数量,3、完善交通设施,特别是锦绣谷口的交通地位非常关键,既可分流到仁寿寺、观音岩的游客,也可以将从这两个景点出来的游客运送下山,是山上重要的交通集散点,对于组织游览线路和游览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南明,心神皆醉
秀山南明,绿色飞扬
南明神秀,文史千年
览南明风情,感文化魅力
第二篇:崀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精选)
崀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前言:为顺利完成张群老师布置的专业课题调查报告,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对崀山的旅游资源进行专业调研,包括崀山旅游现状,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旅游线路,可进入性和基础设施等进行专项调研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旅游发展的大潮中,拥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崀山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境内,包括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18处风景小区,已发现和命名的重要景点有500余处,有三大溶洞和一个原始森林,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难得的环保型山水自然风景区。200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攀岩训练基地,2001年10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5月由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1月被列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2008年被入选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六个提名地(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之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资江上游的扶夷江(夫夷水)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的美丽;有青城山的幽静;有泰山的雄奇。
本着立足邵阳实际、挖掘资源特色、提升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发展的调研原则,对崀山景区的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调查内容综合报告如下: 崀山景区的旅游环境:
气候环境:崀山,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资江上游的扶夷江(夫夷水)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的美丽;有青城山的幽静;有泰山的雄奇。崀山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夫夷水常年水流不断,清澈见底。
生物种类:植被茂盛,生长着许多珍稀名贵物种,有“植物熊猫”银杉、珙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锦鸡、灵猫、大鲵等。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地质地貌:崀山的丹霞地貌青年、壮年、晚年各个时期都有发育,是中国丹霞景区中丹霞地貌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最有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全国第一。这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被地质专家们赞誉成为“丹霞瑰宝”。
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题诗:“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
基础设施及接待能力:崀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的湘桂边境,景区距离新宁县城8公里,桂林142公里,邵阳市140公里,永州148公里,长沙395公里,现对外交通主要通过省道S218线跨省南向经过广西资源到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和湘桂铁路进而辐射到国内外各大旅游客源地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崀山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是一个薄积厚发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92-1995)1992年“崀山天然公园”剪彩。1995年5月,湖南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正式挂牌。
发展阶段(1996-2005)1997年5月,省长杨正午视察崀山,指示要打崀山牌。2005年崀山入选湖南“新潇湘八景”。
突破阶段(2006-2010.8)2006年1月16日,崀山正式被列为国家自然遗产。2007年崀山跻身“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2010年8月2日湖南崀山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评价:
摘要:SWOT分析方法是用于客观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产品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情况的,这一方法现被广范地用于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分析上。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崀山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机会与挑战,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崀山旅游开发的几点对策,以提高崀山旅游开发的成功性和效益性。
崀山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 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
崀山是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一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成为拉动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崀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相融交汇,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品位多样,素有“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之称,是湖南山水的佼佼者。崀山风景名胜区属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以丹霞地貌为特色,是继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之后又一新发现的全国最大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是中国丹霞地貌风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之一。景区内丹霞地貌,造型多姿多彩,瑰奇险秀,有形神兼备的将军石、惟妙惟肖的骆驼峰、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巷”、气势磅礴堪称亚洲第一的天生桥、高耸入云而又十分逼真的辣椒峰,还有方圆40多平方公里的常年云雾缭绕在日光照射下犹如“鲸鱼闹海”的丹霞峰林,是一座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博物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5]。崀山景区也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如溶洞、地下河、石芽、溶峰等。在所辖的五大景区,18个风景小区,100多个重要景点里可谓是山、水、林、洞,要素齐全。崀山风景区不但集雄、奇、险、秀、幽、旷为一体,而且有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史前新石器文化遗址和文物,唐代的古窑和陶瓷,清代农民起义的寨堡,晚清重臣刘坤
一、刘长佑、江忠源等的宗祠、墓葬以及七十二佛教圣地之一的玉泉寺等人文景观。此外,在崀山景区还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瑶山风情。2. 气候条件优越
崀山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古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崀山”之说。崀山多年平均降雪日18天,积雪日平均10天,年均无霜期287天,四季可游。崀山植被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达56.16%,加之无环境污染源,富有最佳自然生态环境。3. 区位优势
从大的空间区位看,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湘西南与广西交界处,主要腹地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最密集、消费能力较高的“9+2”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崀山南与桂林相距142公里,东距南岳250公里,北与韶山、武陵源相呼应。这些旅游目的地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如能因势利导,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 劣势(Weakness)分析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旅游投入不足
邵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5年GDP的增长速度全省排倒数二、三位,人均GDP仅400多美元,人均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一。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服务行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与旅游活动的相关配套设施。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投入不足,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很不完善,也给崀山旅游开发带来较大的压力。2 交通制约
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边缘,处于交通网的末梢,仅娄邵铁路“盲肠”一根,东、西、南无铁路入境,往来于京广、湘黔,枝柳线上的游客不能越邵阳一步[3]。洛湛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加强与广东的联系。潭邵高速已经建成,邵怀高速的在建,邵永高速、邵常高速、邵衡高速也将陆续动工开通,以及配套的竹市—城步高等级公路,白仓—塔子寨、新宁—武冈等二级公路的修建,今后景区的可进入性会有所改善。但由于山多地偏,经济落后,交通线的修筑有较大困难,交通状况仍不容乐观。3 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有待提高
由于旅游投入不够,崀山风景区对外宣传显得薄弱,现在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影响远不及其他同类或同级别的风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当低。与湖南省内其他景区的宣传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没有体现其旅游资源的价值。三. 机会(Opportunity)分析
《湖南省加速西线开发1995至2010年总体规划》中把搞好新宁崀山的旅游配套建设作为西线开发的一个重点。2002年,邵阳市就确立了“以崀山为龙头、整合旅游资源、联合打造崀山品牌、创建旅游大市、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崀山继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后,2006年又成功地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这将大大提高崀山的知名度。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国内客源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出游率不断提高,给崀山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四. 挑战(Threat)分析
崀山属于典型的以丹霞地貌为特征的山岳型旅游地。在丹霞地貌的名山中,崀山就其级别而言要逊于以这种景观命名的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武夷山,而在通达性上又要差于同类级别江西龙虎山和安徽齐云山,故在争夺跨国、跨省的大尺度客源上没有优势。有数据表明开发几年来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60%为本市区内游客,近20%为长、潭、株游客,10%为周边县市游客,5%左右为省外游客,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境外游客[5]。崀山的旅游功能主要是游览观光,一般来讲以观光为主要特点的名山游客重游率比较低[4],因此不同于以宗教旅游见长的衡山有一个较为稳定的重游率高的香客市场。
崀山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议: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交通是制约崀山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应当利用当前开发西部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的拨款资助,加大与景区与外界的交通线建设,包括与省内永洲、衡阳、冷水江、怀化等周边地市及省内经济核心长株潭的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加强与广西、广东等周边省份的交通通道建设;还要加大对宾馆、饭店、游乐设施的建设。为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应鼓励投资多元化,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也要鼓励当地企业、居民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准确定位客源市场,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
目前崀山风景区以邵阳市和省内客源为主,近距离市场仍是崀山旅游的主要战场。因此在邵阳市内及下属各县要设立旅游网点,开通专门的旅游班车,对永洲、衡阳、冷水江、怀化等周边县市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客源潜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桂邵旅游合作协议》这一契机,精心打造“长沙—崀山—南山—桂林”黄金旅游线。在长沙和桂林两地可设立专门的机构,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及广告牌等宣传媒介提高崀山景区的知名度,共筑旅游绿色通道,以两市为依托,充分利用其信息和客源优势把崀山推出去。大力开发崀山的多种旅游功能,提高旅游竞争力
充分利用崀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多种旅游功能,以提高崀山旅游的竞争力。其一,扶夷江水绕崀山而流,丹崖、奇峰、怪石、碧水配之以桃林桔园,稻土梯田,农舍竹篱等田园美景适合游览观光和度假休闲;其二,“色若渥丹,灿若明霞”,丹崖赤壁的红色象征着庄重、富贵、吉祥,是宗教崇尚的主色调[6],因而许多丹霞风景名山常是宗教派系禅宗名刹创立的首选风水宝地,宗教旅游功能很发达,如丹霞山、武夷山、齐云山等都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龙虎山是道教名山,而崀山亦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因此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其佛教旅游资源;其三,崀山风景区的丹霞地貌从青(幼)年期、壮年期至老年期的遗迹均有发育,丹霞地貌类型多,且丹霞地貌的“身陡、麓缓、顶平”的基本特征及典型结构(如“一线天”、天生桥)在此表现相当突出,规模大,群体明显,出现频率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此外崀山风景区丹霞—喀斯特混生的奇特性、典型性亦已引起地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很适合在这里开展各个层次的科学旅游。全面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优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使崀山盛产许多名优土特产,如灵芝、胶股蓝、冬虫夏草、蕨粑粉、万峰云雾茶等;北鹿南养也在崀山黄金牧场获得成功,这里开发的梅花鹿茸酒享有盛誉;新宁县还是我国四大脐橙出口基地之一。但至今这些特产的开发与本地旅游业相结合明显不足,在景区没有针对旅游者的营销网点,旅游者知之甚少。将旅游业与当地名优特产的开发结合起来,刺激旅游者的购物消费,亦对带动地方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参考文献:
[1] 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 廖荣华.邵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旅游经济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 [4] 部分数据和资料来源自网络 附图:
第三篇:某山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生态旅游资源情况的调查告 报告 1 一、我县生态旅游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产业,按照“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增 a 添星”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狠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景区打造快速推进。
2015 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 16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8.4 亿元,分别比上增长 30.1%和 37.7%。2015 年 1―6 月,全县接待游客 102.76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8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94%和 24.09%。
(一)景区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龙缸景区通过精心策划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成功开园并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目前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县城至龙缸景观廊道――“百里画廊”,目前已分片区在沿线道路旁栽种部分景观和经济植物;二是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完成了南滨路油化工程、桃园步行街等建设;启动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广场、停车场、征地拆迁及景区绿化工作;三是三峡梯城景区完成了磐石城、龙脊岭公园、登云梯、三峡文物园、下岩寺等景点的硬件建设,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完善,2015 年申报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现已通过验收并授牌。
(二)乡村旅游前景向好 近年来,各乡镇(街道)把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打造,各显特色。一是乡村旅游节庆活动靓点纷呈。栖霞油菜花节、水口荷花节、巴阳枇杷节、宝坪红高粱节、E 草采茶节、平安钓鱼节、盘龙美食节、清水土家女儿会等 10 余个乡村旅游节庆年年举办,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二是以“农家乐”、“果农乐”、“牧家乐”、“休闲茶园”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目前,全县有农家乐 100 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 20 家,日接待能力 10000 余人次。三是从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
品位和服务档次入手,推动了乡村旅游产品生产开发。桃片糕、票草牛肉干、歧阳茶、巴山妹刺绣、中蜂蜂蜜、黑木耳、养鹿草编、云艺木制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10 余家,从业人员 600 余人。我县的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市民及周边区县游客的重要休闲方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旅游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全县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各层次酒店 40 余家,其中已评五星级酒店 1 家,三星级酒店 2 家。旅游产业所吸纳的直接从业人员达到 3000 人,间接从业人员达 1.5 万人;全县有国内旅行社 5 家,旅行社门市部服务网点 7 家,从业人员30 余人;旅游交通运输公司 1 家,旅游专车 6 辆,载客量 171 客位;旅游轮船公司 1 家,星级旅游船 13 艘,载客量 9548 客位;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 10 余家,基本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目前,重庆主城到云阳、利川到龙缸的旅游班车开通,车次不断增加,组团游、自驾游常态化,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
(四)旅游宣传营销成效明显 突出旅游形象宣传效果,在央视第一套节目、重庆卫视投放云阳龙缸形象宣传广告,在重庆日报等主城主流媒体专板宣传云阳旅游,重庆轨道交通等户外亦投放有云阳旅游形象广告,云阳旅游形象影响从主城逐渐扩大到全国。旅游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各种推介活动、节会活动在重庆主城、在周边重点城市不断开展,积极有效地扩展了客源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浓 一是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力量不强、合力不够。全县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部门和人员有限,亟需相关各行各业部门通力合作;二是全县旅游产业的投入较少,没有形成旅游产业导向性的投入机制,导致开发建设缓慢。对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政策不突出。如 XX 县对成功创建 4 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 50 万元,XX 县对成功创建 4 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 30 万元。这些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氛围渐浓,做法值得借鉴。而我县对农家乐创星没有奖励政策,一定程度影响农家乐创
星的积极性。
(二)旅游发展速度不快 一是景区打造较慢,旅游服务系统相对滞后。全县在旅游产业项目前期策划规划、包装、宣传、推介等方面都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景区项目建设推进较慢,精品景区的打造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旅游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功能的建设仍不能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县城缺乏旅游咨询、游客集散中心,其旅游集散功能有待形成。二是乡村旅游发展还比较落后。从全县的层面上看,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缺乏总体规划,“绿色、生态”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不准,开发、保护、规划管理等要素结合不够,造成布局欠合理,农家乐“散、多、小、差”,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造成价格恶性竞争和游客乏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不配套,部分景点、大多数农家乐的建设用地以租赁的方式获得,无法办理土地产权,导致消防、特种经营许可证等行业的审批手续无法办理,经营和发展受到制约;三是旅游业延伸产品不多,没有成有效的产业链。目前旅游人气拉动了部分餐饮住宿业,但效果还不够明显,旅游商品较少、旅游地产迟迟没有启动销售,已明显落后于周边的“万州、利川等区县。
(三)旅游形象知名度不高 一是旅游形象口号不够响亮。我县旅游形象口号代表性和影响力不强,而且频繁变化,对客源市场没有较强的冲击力,游客难于记住云阳旅游特色;二是旅游宣传形式缺少吸引力。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我县旅游对外宣传模式比较单一,规模小且比较散。虽在部分市县举办了旅游推介会和央视、重庆卫视有广告投放,但密度太小,吸引力不强。在报媒、户外媒体投放的广告少而分散,针对的对象不广;三是市场拓展缓慢。目前,我县主要的客源市场还是本县、周边区县及重庆主城,对周边省市市场的拓展较慢,客流量少,离“国内外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大差距。
(四)旅游同质化竞争激烈 目前,我县周边的巫山、奉节、湖北的恩施、利川等地都在加快发展旅游及
其相关产业。他们均位于长江中上游,同属于喀斯特地貌特征,我县的龙缸、奉节天坑地缝、恩施大峡谷等都属于同一类型自然景观。在资源同质的情况下,周边的快速发展对云阳旅游形成了巨大竞争,如何突出重围,放大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我县旅游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面对三峡黄金旅游带这块大蛋糕,沿江城市都想分一杯羹。如果能做出亮点、做出特色,不仅能在三峡游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能让我县其他旅游景点借势营销,后发制人。
(五)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业是一个较长产业链的产业,我县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旅游策划规划、开发建设、宣传营销、行业管理等各方面人才。但编制控制太严,旅游队伍数量严重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稀缺,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中接受系统专业知识培训的人仅占10%。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旅游规划,科学确立旅游发展战略 一是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观念,围绕“两点一线”、“五大园区”的规划,以龙缸景区为核心,进一步打造好“龙缸、张飞庙、三峡梯城”三张旅游名牌。尽快启动彭氏宗祠、南三峡、栖霞宫、彭咏梧纪念馆等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努力形成文物古迹游、生态观光游、康体养生游、运动休闲游、红色旅游五大旅游产品体系。二是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突出乡村本地特色,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利用好现有设施,加强配套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同时,根据我县民俗和地方特色,按照“一乡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乡村旅游产品。具体到村镇,要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旅游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接待户,以充分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强化旅游配套服务,打牢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全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树立“全民兴旅”的大旅游意识。从组织领导、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工作部署等各方面给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一是完善旅游发展体制,进一步研究制定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形成不断加大旅游投入的导向机制,营造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捆绑使用发改委、扶贫、交通、林业、水利、农业、移民等部门的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进度,建设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格局;二是加强现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旅游教育机构、高等院校等平台,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与此同时,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吸纳优秀旅游人才。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是落实好《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出台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解决好旅游企业的用水、用气、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从旅游企业营业额中收取旅游宣传促销费、旅游企业税收优惠等问题,为旅游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强化精品景区打造,提升云阳旅游品牌质量 一是加快打造龙缸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以“4a” 景区为基础,以“天下龙缸、云上草原、石笋峡谷”为主题,将云阳龙缸景区打造为集猎奇探险、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的西部最具吸引力的体验型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县城至清水“百里画廊”建设进度,争取早出形象。二是加快推进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工程。要主动出击,加强联系协调,督促市旅投集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档次,做大规模,加快张飞庙景区广场、绿化、接待中心、消落区整治工程、南滨路商业一条街的建设进度,增加游客参与项目,力争早日实现从单纯的过境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型。
(四)强化宣传营销力度,全力提升云阳旅游形象 一是加强旅游形象宣传。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云阳民族文化遗产,着手筹划在云阳龙缸景区打造一台实景演出,丰富龙缸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办好
“十大乡村旅游节”,抓好旅游宣传“十个一”工程,综合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体系;二是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做好长江三峡陆路深度游这篇文章。借助沪蓉、万州高速铁(公)路的建设和开通,积极开展与湖北利川旅游宣传合作,融入万州、XX 县、奉节大旅游经济圈的宣传营销格局。创新旅游推介方式,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行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营销计划,构筑全国旅行社网络营销体系。三是部门、乡镇联合联动。支持并参与旅游产业大发展。XX 县、酉阳县把旅游发展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集合全县产业发展政策,全民参与旅游,特别是明确任务,实行奖惩,由全县各部门、乡镇组建多个旅游宣传营销团队深入全国重点城市宣传营销的做法值得借鉴。
关于秦岭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情况的调查告 报告 2 目前,陕汽 30 万辆微型车项目落户,标志着我县实施“突破蔡家坡”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蔡家坡建成经济区内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中等城市,这为蔡家坡突破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面对即将崛起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如何发挥秦岭北麓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蔡五地区的“后花园”,为蔡家坡发展创造最佳人居环境已成为超前思考、高点谋划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期,县政协社会与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分两次对我县秦岭北麓石榴山自然生态资源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予以报告,请参阅。
一、基本情况 石榴山又称桃山、二郎山,因神话传说中的石榴神坐化于此,故称石榴山,位于我县南部秦岭腹地,海拔 2160 米,为岐山境内最高峰。由曹家镇西沟村入山到石榴山主峰相距约 35 公里,整个区域地理坐标约在东经 107°31”40“~107°38”40“,北纬 34°08”~34°13“之间,东临石头河库区和我县安乐镇,西与陈仓区毗邻,南接太白县青峰山,北至我县曹家镇,南北长约 10 公里,东西宽约 9.6 公里,可供开发的总面积约 90 多平方公里。石榴山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 726.3mm,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年平均气温 12℃,无霜期 214 天。该山区犹如镶嵌于秦岭山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山、谷、石、林、水诸景皆备,山体由岩石组成,土层薄,含砾量大,林草资源
广,多为我县五丈原林场国有林地,余为曹家镇西沟村土地。森林覆盖率 94.3%,植被覆盖率 93.5%。山峰顶尖设有岐、宝、太三县分界碑,国家测绘总局高点标志。山内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夏季凉爽。山中流水清澈跌宕,庙宇众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七月初一庙会时,岐、宝、太三县徒步进山观光朝庙的善男善女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人数多时有近万人。石榴山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了旅游、休闲、疗养、避暑、观光的天赐宝地,具备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良好条件。
二、开发优势 优势之一:森林植被蓊郁宜人。石榴山区域珍稀动植物保存完好,森林分布茂密,满目苍翠,秀色欲滴,林木依山体而苍翠,景观随四季而不同,由北向南一路陡升,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天然林以栎类次生林为主,散生树种有榆、核桃、白桦、华山松和侧柏等,另有小面积呈团状分布的山杨、青杨、漆树及人工营造的刺槐、油松等,灌木主要有酸枣、胡枝子、胡颓子、绣线菊、忍冬、山杏,地被植物主要有禾草、莎草、蒿类等。森林和植被的覆盖,营造了山谷舒爽宜人的小气候,空气清新,富含氧离子及植物精气,适宜游客开展娱乐休闲、保健度假活动。山体土壤多为褐土,海拔 1500 米以上为棕壤。母岩以花岗岩、片麻岩、混合岩、十枚岩及石灰岩为主,成土母质为坡积母质——残积母质的聚积物,土层厚度一般为 30~60 厘米,PH 值为 7.0 左右。山内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林麝、青羊、野猪、锦鸡、白鹭及鸟类。
优势之二:自然景观沉雄峻秀。远眺石榴山,群峰耸峙,气象万千,山岚蒙面,白云缠绕;走近石榴山,林草葱郁,水清泉幽,白日寂静,夜晚更幽。顺山谷而前行,只见山体依蓝天而巍峨,河谷依山体而深邃,悬崖峭壁与岩石造型并存,高耸山峰与深切峡谷相依,石河、石海气势壮观。途中的石罐子瀑布及石坝水库,造型别致,石坝水库水面约 16000平方米左右,遇山雨充沛,坝面形成天然瀑布,落差 20 余米,瀑布旁边石崖中部有一圆形石罐,积水深不见底,传为瀑布流水长年冲刷所致,甚为奇特。走近石榴山山麓,山体裸露众多岩石,人称诸葛石,均石尖指向山巅,煞是壮观,实为奇景。如若细观,秦岭北麓特有的急陡山势,使森林的景色,随山而变,顺水而移,山涧清澈的流水时而跌宕在浑白的巨石上欢歌,时而在柔草浅滩上细语低吟,山渐高,只见青青翠竹,摇曳生姿,颇有几分南国的韵味。特有的森林气候造成山内时而天高云淡,时而雾云遮天,时而倾盆大雨,时而阳光明媚,非常神奇迷人。据《岐山地名志》记载,石榴山雨量充沛,气候差异大,如山腰出云,若雾若烟,弥满山巅,必然淋雨,俗谚有:“石榴戴帽,农夫高卧”。
站在石榴山的顶峰,若天空晴朗,放眼望去,西秦大地,如锦似绣,渭河蜿蜒,龙行东去,城镇村庄,颗颗明珠,渭北平原,冯家山水库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神、奇、险的自然景观,为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优势之三:人文景观内涵丰富。石榴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内涵丰富,具备了优于其它生态旅游胜地的人文优势。位于途中的大柳坪圆通寺,占地 10 余亩,建有佛教大雄宝殿。该寺院气势恢宏,设有五尊主
佛神位,颇具规模,民间在此从事佛事活动已有数年,近年佛事频繁,在岐、宝、太三县影响较大。山间还另有山寺道教圣地一处,设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众多神位。同时,还有汉代光武帝刘秀系马桩、清末明初黄家院遗址、华林寺古庙等人文景点多处。行至石榴山顶有桃山庙一座,设有玉皇大帝、太白神、二郎神、娘娘等诸多神位。庙内原有的一尊铸铁佛像和铸铁大钟文革时惨遭损毁。90年代,民间在重修庙宇时,电闪雷鸣,一声炸响,山顶东侧一重达百余吨的立条石被雷电击中裂缝,民间称天公开山,至今石缝仍清晰可见。
优势之四: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石榴山与蔡家坡、五丈原近在咫尺,可以说是蔡家坡的后花园。7.25 万亩的天然栎类、阔叶混交林,充沛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风光,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山内原有拉运林木柴头的简易砂石道路,可通到各个景点,70 年代,曹家公社(今曹家镇)在石榴山山腰(当时的公社中药材厂)召开“三干会”时,农用拖拉机可行至山腰,现因封山育林,简易公路仅通到瓦房沟管护区,再向上部分需步行上山。山口处距即将在五丈原要动工建设的郑西专线客运站 5 公里,距西宝高速公路蔡家坡出口处仅 8.5 公里,距陇海铁路蔡家坡火车站仅 10 公里,距 310 国道(西宝南线)仅 7 公里,距五丈原诸葛亮庙 5 公里,距西安市 120 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105 公里,距宝鸡市 50 公里,处于西安与宝鸡都市圈的中间地带。关中旅游环线的建成通车,又将石榴山与北部的法门寺、崛山、周公庙,南部的诸葛亮庙、钓鱼台、红河谷、汤峪口、太白山等旅游景点紧密相连,这些都为石榴山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优势之五:前景诱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业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兴起,走进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原始纯情已成为当代人生活的新时尚,而蔡家坡地区云集机械制造、电子、纺织、制药、建材等行业,企业密集,且对周边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麟游、太白辐射影响较强,是未来宝鸡大城市的副中心、50 万人口的西部汽车工业中心和宜居创新城市,潜在的庞大休闲旅游消费群体,不仅会对石榴山生态旅游提供充足的客源保证,而且会对提升我县旅游品位和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石榴山以大范围的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依托,弥补了周边地区的法门寺有神而无山水,太白森林公园有山水而无神的空白,与诸葛亮庙相互支撑,二者兼备,优势互补,既有传说的神气,又有山水的灵气,特别是石榴山区域内(圆通寺、瓦房沟、华林寺等),大面积的平缓地带比比皆是,为建设别墅度假村、停车场和会议培训中心提供了独特条件。开发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可使石榴山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进一步扩大岐山文化旅游名县的对外影响力,而且将带动石榴山区域的城镇建设和相关产业加快发展,从而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和群众的生活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全县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对我县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快实施“突破蔡家坡”战略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几点建议 1、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石榴山境内山高、弯多、坡陡,地形相对复杂,再加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开发成本很大,因此不宜搞“一窝
蜂”式开发,而应该在做好市场分析、进行景观生态化设计以及理顺生态旅游关系的前提下,用 5—8 年左右的时间,分二至三期工程,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发。一是要科学规划。要把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突破蔡家坡”战略的总体规划之中,高点谋划,统筹考虑,逐步开发建设。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石榴山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科学规划和设计有利于景区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二是要按规划分步实施。旅游项目开发应坚持条件成熟一点开发一点,不成熟就先保护起来,不要盲目上马,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资源环境的破坏。三是要按照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托石榴山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在景区开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项目选择应符合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布局密度、体量、色彩和风格要与环境协调,充分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粗旷古朴的风格,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项目和产品、不断增强石榴山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旅游、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2、加强宣传,积极招商。石榴山的旅游资源优势目前已有一定的知名度,要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用严格科学的准入标准,精心选择开发商,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个人投资开发石榴山景区。同时,要通过签定开发协议的形式,要求开发商按规划有序地开发和建设景区,防止开发商因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的行为。
3、拓宽渠道,多方融资。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首当其冲要建设,庙宇维修不可缺,依据目前的物价和消费水平,预计需要开发资金 2 亿 8 千万元左右(其中:道路 1 亿元,通电 9 千万元,水工程 6 千万元,庙宇维修建设 3 千万元)。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大力鼓励国有、集体、个人、外资等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开发。要积极探索建立石榴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引导县内外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4、落实责任,科学管理。随着石榴山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游客自发进入石榴山进行度假、探险和旅游活动。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规范管理,个别游客的旅游活动出现了一定的破坏性,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景区环境的保护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石榴山景区尚未开发成熟投入市场之前,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运用法律手段对石榴山实施严格有效的保护。一要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二要增强游客自我保护意识。三要禁止非法狩猎、诱捕、毒杀野生动物和出现其它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现象。四要禁止乱砍乱伐林木,禁止非法收购或收集、采挖野生花卉、珍稀名贵树种、中草药材、树桩盆景等,严禁随意放牧。
附件:关于石榴山的四个传说 1、石榴神的传说:相传古时,岐山马江三县寺一樵夫乔德铭骑驴来南山伐薪,见山中树下有两个老者下棋,便在一旁观棋。有一个老者给了他一颗桃,他吃了桃,看完棋后,驴绳朽断,斧把成末。回到家中后,家中的人俱不认识,原来他已在山中待了六十年,给他开门的人已是长成中年人的孙子了,他知道自己已得了道,故又去南山,后在山上坐化为石榴神。时至今日,我县马江一带的人,每年都还要到石榴山去祭拜先人。
2、二郎神劈桃山救母的传说:石榴山又称桃山,相传天界的九莲圣母遭贬被天王流放到桃山,孤守桃园,其子青峰神吴二郎不见母亲的踪影,到处寻找。后来有人告诉他母亲的所在,便到桃山寻母,可既不见母亲,又不见桃树,遂怒劈桃山。石榴山山顶上现在宽约 1 米、长达8 米、深不见底的巨大石缝,相传即为二郎神所留。至今,石榴山上还建有二郎神庙,人行此处皆可感受到古代英雄的神韵和伟力。
3、刘秀系马石的传说:相传汉代光武帝刘秀带兵作战时,行至石榴山,见此地林草丰茂,风景秀丽,便将其战马拴于一方石上休息。时至今日,系马石上仍可见一圆形铁环,传为刘秀当年拴马所用铁环。
4、黄家院的传说:相传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有一黄姓财主在山间的平坝上开工场、办运输、搞商业,大手笔经营,高店(现五丈原)半条街的铺面为他所有,可谓富甲一方。他的骡队也是颇具规模,共有99 头骡子,超过 99 头,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添一头则死一头,增
两头则亡一双。后来,黄姓财主为防盗贼而修哨楼,据说因挖到了龙脉上,家境由此而衰(还有一说是山中发生了一场瘟疫)。直至今日,黄家院遗址上盗墓者仍时有出没,掘得到处是洞,一片狼藉。但当时修建哨楼所用的部分石条依然存在。景由地而生,地因人而名,宝地钟人杰,胜景毓精英,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为石榴山的开发增添无比的灵气。
第四篇: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级:11级资环三班
姓名:齐航
学号:11113337
目录
一
前言
二
调查区旅游区域
三
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
四
旅游资源评价
五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六
参考文献
一、前言
1.调研对象
州市五泉山公园景区 2.调研的目的以及意义
针对调查区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五泉山公园景区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最终结合自身感受和阅历知识,得出个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3.调研的方法
亲身游览景区
询问景区建设相关人员以及当地居民 查询相关网站 搜集文字、图片资料
二
调查区旅游区域
景区结构 五泉山公园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五泉山下广场是来到五泉山公园的第一站。是各类交通工具的枢纽地,仅从市中心直达、经过此站的公交路线就不下10条,方便快捷的出租车更是可以迅速到达。广场前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公交车辆、出租车百余辆。(2)五泉山大门
泉山大门牌楼是各地游客游玩摄影留念必拍之地。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整体翻修,期间笔者数次前往,均被吃了“闭门羹”,相信相较于之前,应该会焕然一新。(3)游乐园、动物园
为了投孩童之所好,景区内有一个座小型游乐场,游玩设施一应俱全。五泉山动物园也是兰州市最出名的动物园,笔者童年时常常前去嬉戏,趣味良多。(4)佛教寺庙
中国的古典建筑一直讲究“深山藏古寺”的隐约美感。五泉山景区内从山脚到山顶,一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点缀其间,比较著名的有嘛呢寺、卧佛寺等。
以上便是五泉山公园景区的主体部分,后面会有更细致的讲述。
景区概况
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五泉山由“三山两涧”组成,山巅海拔1 600米,因山上有五眼分别名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甘洌。《大明一统志》记载:“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甘露泉、掬月泉和摸子泉在中麓,蒙泉在东涧,惠泉在西涧。五泉山因地处第四纪下更新砾石底部的地下潜水露头处,泉水丰沛,明代时山上到处是泉,东西涧瀑布如长河进泄。直到清光绪年间,山上泉水亦可灌溉良田一千多亩。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1000多间,规模宏大。庙宇楼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长廊阁道上下连通,蜿蜒曲折。山间丘壑起伏,林木苍翠,环境清幽,空气宜人,五眼长流不息的清泉,汇成潺潺的流水,曲回而下。公园里有动物园,豢养各类动物上百种;还有各种成人和儿童的游乐设施。
姓中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有意思,叫作“好山多让僧人占了,好衣服尽让女人穿了。”五泉山也是一个佛教名山,里面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佛教殿堂。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是建于明朝的崇庆寺,俗称浚源寺,它建于明朝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除此之外,还有千佛阁、地藏寺、卧佛殿、嘛呢寺等等,使五泉山成为兰州佛教活动的中心。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比如水陆大法会等等,每当此时,整个五泉山上是人山人海。
三
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
说到五泉山,不能不给大家讲一段传说: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汨汨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士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
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在霍去病的传说之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五泉来历的传说:东汉中期,汉桓帝联合宦官逮捕了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的大将军梁冀,论罪灭族。梁冀子孙中有一个名叫梁晖的,侥幸躲过了被杀的劫难,从都城洛阳逃出,一直躲到羌人占据的金城县一带。长期居住之后,他受到羌人的信任,被推举为大头领。当时天灾人祸,社会混乱,在金城呆不下去,梁晖准备率领部下迁徙他乡。当他的部众出发来到金城南山,就是现在的皋兰山暂且驻扎时,却被敌对的其他羌人包围。山上没有水,大家饥渴难耐,眼看就无法坚持。情急之下,梁晖把自己用榆树枝做成的马鞭插到地上,同时宰杀了一只青羊作为祭品,祈祷南山之神保佑他的部众。这一下果然灵验,山坡上顿时有神泉涌出,他的马鞭也刹那间变成无数棵榆树,化作大片的树林。泉水越涌越多,汇成小溪,自南向北,一直流入黄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晖,就把这个神泉称为梁泉。
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可能是从《水经注》中的故事演变来的。人们把兰州的皋兰山误认作霍去病作战的皋兰山,于是也就把梁晖的故事安到了霍去病身上。
而说到五泉山的建筑修复和保护,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物,就是刘尔炘先生。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五泉山人,祖籍山西,生于兰州,是甘肃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书法家。光绪十五(1889)年,刘尔炘考中进士,并先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1897年辞官回到兰州,受聘担任五泉书院讲席,就住在五泉山下,自号“五泉山人”。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近代小学,1911年创立乐善书局,1922年修建五泉书院,为兰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办学的同时,刘尔炘多方筹集资金,募银4800多两,在1919-1924年间对五泉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修建了牌楼、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等景致,修复了倾圮的庙宇楼阁,并在园内题写了130多副对联。这些对联咏物寄情、诙谐幽默、寓意深远,不光有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蕴涵着对人生的体味,对游人的指点,活泼隽永,耐人回味,许多都是语含双关、文蕴两意的佳作。过去,经常有人专门跑到五泉山,来抄录他的对联。五泉山前牌楼就是五泉山公园的大门,是山中所有寺院的山门,“五泉山”三个大字就是刘尔炘书写的。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思是说,不论是游山还是玩水,人总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总能被激发出丰富的豪情。
五泉山上还保存有自金代以来的数百件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铸于金朝泰和二年的泰和铁钟,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还有一尊铜接引佛,铸于1368年,就是明代始皇朱元璋刚当皇帝的那一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清朝字画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
今天的五泉山古建群,已经演变为了以传统文化为主,儒、释、道等为辅的一个重要文化休闲场所,是兰州市极少数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珍贵古建群之一。这里既是兰州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标志,又是兰州人假日休闲和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兰州人心中无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四
旅游资源评价
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古建群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甘露”、“掬月”、“摸子”、“惠”和“蒙”这五眼灵泉各种版本的民间故事加上自身的历史沿革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陇上第一名山的美誉。
甘肃省史志专家张克复介绍,五泉山从汉代就有建筑皇庆寺(今浚源寺),经过明代、清代的多次扩建、整修形成了规模宏伟的繁华胜景。当时,整个建筑群有着以佛教文化为主并附之道教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乾隆四十六年,五泉山建筑群遭遇横祸而基本毁于战火之中,仅存千佛阁等不多的建筑。后经过嘉庆、道光年间兰州地方人民的努力再次恢复了生机并在规模上又有所扩展,被称为极盛之时。同治六年八月十六日晚,古建群再一次惨遭历史上最严重的灭顶之灾,战乱中基本上烧光了建筑群,金刚殿等极少的建筑得以侥幸留存。后经过爱国乡绅的全力重建,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宏伟规模。
据五泉山公园管理处主任王富仓介绍,五泉山公园现有泰和铁钟、铜接引佛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木牌楼、山门、地藏寺等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载入《兰州市文物志》的9处历史文化以及古树名木56棵,具有极高的史料、观赏和实用价值。公园建筑群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古建筑1万平方米,亭、廊、轩、榭、牌楼等形式多样,是典型的明清北方风格,汇聚了陇上大部分古建筑的种类和特色。目前,已经被我省列为了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候选单位。
五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五泉山公园景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维修保护。但笔者据了解,现在的五泉山建筑群中,千佛阁、半月亭、太昊宫、地藏寺等民国年间园林建筑年久失修,部分古建已成为了危房,随着雨水淋湿、阳光暴晒,屋面已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加上踏步下沉和山墙的严重风化,对游人的安全已形成了严重隐患。目前,只采取用木椽支顶等措施进行
了加固,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今天的五泉山古建群为何会变成这样一种令人痛心的现状?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的几个原因:
1.30年“久病无良医”。自改革开放后,政府拨款对公园园林古建筑进行了整修,之后的30年里,政府再未大规模投资维修改造,公园每年仅限于有能力的情况下,对个别安全隐患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修补甚至关闭。
2.以园难以养园。由于公园一直坚持低票价运营,每年购票入园人数超过120万人次,门票年收入720余万元。但随着职工工资按照规定调整,门票收入已经不足以维持发放职工工资,“自收自支”出现收支倒挂,发展更是无从谈起。经费来源的不足使公园无力进行全面基建和维修。公园事业性质与“以园养园”的思路冲突日益凸显,门票收入尚不能满足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更何况古建筑的维修保护何来稳定资金来源。
3.驻园单位过多。目前,公园范围内有驻园单位13家,分别是市公安局、城关公安分局、五泉菜馆、城关区地方志办公室、动物园、城关区人防、3家寺院、地震局等,直接影响到公园的整体规划与建设。特别是市公安局占用的蝴蝶亭和城管公安分局占用的太昊宫承包给个体户无照经营,殿内放置杂物而多年来无法维修,更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
市园林局副局长康蓬凯曾表示,作为老园林,五泉山公园的确面临服务内容单一设施老化等多方面问题。在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园的定位后,2005年开始,政府也曾对基础设施进行了逐步更换,2007年还投资2000万元改造道路。作为管理部门的看法,目前对老园林进行公园现代化改造是当务之急。
2006年,公园曾通过市园林局委托上海市政设计院对五泉山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现已经完成施工设计,计划投资总额51461.94万元。虽然前两年被列入城市建设项目计划,但由于资金没有落实,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启动,希望能借助“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之契机,力促公园建设工程上马。目前,公园已提出了“文化立园、文化建园、文化强园”的建设理念,希望在先解决职工吃饭问题的基础上谋求多方面脱困。
参考文献
1.《1000个地理常识走遍中国》 凤凰出版社 黄金亮 主编
2.《兰州市志》、《兰州年鉴》 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3.《刘尔炘楹联集》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刘宝厚 编著 4.《陇原丝路的民俗与旅游》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
第五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学科:旅游规划与开发班级:姓名:况娜学号:
2012级旅游管理3班
20122216013018 1
目录
前言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人员
(四)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
(五)旅游资源调查的要求 第一章 旅游区环境调查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和归属
(二)交通状况
(三)自然资源
(四)人文资源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
(二)旅游自然开发的现状 第三章 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一)自然资源评价
(二)人文资源评价
(三)总体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加强管理
(二)加强宣传
(三)合理开发,特色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旅游资源图》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前言
(一)调查时间
2014年11月15日至2014年11月20日
(二)调查地点
武汉市云雾山风景名胜区
(三)调查人员
况娜
(四)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1、通过本次旅游资源调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填写《旅游资源调查表》 的目的意义,及其要点及方法。
2、通过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使我们了解掌握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及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五)旅游资源调查的要求
1、先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
2、对云雾山景区内旅游资源资源进行调查,并填制《旅游资源调查表》。
3、完成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
享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的云雾山,地处武汉市黄陂区西北部泡桐店境内,距武汉市中心区65公里,距黄陂城关29公里,是一处以山地为主的自然风景区。总面积21.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以上,主峰海拔709米,属武汉市最高峰之一。
(二)交通状况
云雾山景区临近交通网健全。
公交线路
A 线:从汉口新荣村客运站坐到泡桐的旅游专线车,至泡桐以后坐三轮车五分钟可到云雾山景区。
B 线:在汉口火车站坐292路公交到黄陂客运站后,进站转到泡桐的巴士,至泡桐客运站转坐三轮车五分钟可到云雾山景区。自驾线路
A 线:汉口三金潭(刘店)上岱黄高速到黄陂转盘后左转,进入黄孝公路至达义,右转延祁泡公路经李集街到泡桐店延客运站前行三公里左右见云雾山广告牌右转可直达云雾山景区。
B 线:汉口走机场高速经天河经祁泡公路直行,到泡桐店延客运站前行三公里左右见云雾山广告牌右转可直达云雾山景区。
C 线:武汉城区延三环至汉口宏图大首上盘龙大道,直行至横店再经张家店互通上祁泡公路到泡桐店延客运站前行三公里左右见云雾山广告牌右转可直达云雾山景区。
(三)自然环境
云雾山以重峦叠嶂、气势雄伟而闻名江汉,是大别山脉与江汉平原的武汉云雾山过渡地带,武汉市延绵最长的山脉。东至长岭镇山界,南与袁李湾富家冲新塘接壤,西北至孝昌县山界,总面积21.3平方公里。山内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植物种类丰富,有各种树木150余种,中草药材 600余种,奇花异草,四时交替,森林覆盖率95%以上。水体资源更是丰富,河溪纵横,泉瀑相间,滩谭点缀。
(四)人文环境
云雾山有着突兀雄踞山颠的龙王古寨,12公里的干砌石墙,逶迤环抱着700亩城堡,依山遍布的千余间石屋,俨然天上街市,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几百年前的古老故事。云雾山还有着淳朴、秀美、奇特的本土民俗风情,精彩纷呈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神奇优美的故事传说,以及历代兵家博弈所遗传的古代城寨。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云雾山原名矿山,在长江流域第一古城殷商盘龙城北,有一个迷人的世界:它闪耀着商代的灿烂文明,说它奇,孤峰兀立于群峰之巅,古寨连绵于峭壁之险,说它野,奇花异草苁生,珍禽异兽成群„„难怪有人赞曰:何处飞来缥缈仙峰,一耸云树插天葱。不识生态真面目,只缘身在矿山中。它就是楚北名区,盘龙陲障矿山。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山上蕴藏有丰富的矿藏而得名,一说系古代诸侯为争地盘曾在此混战造成生灵涂炭,荆棘丛生,旷野苍苍荒无人烟,故名“旷山”即“矿”为“旷”的误用。据《龙章记》载“矿山由来西陵祖,环川西陵共其中,”清代黄陂县志亦云,:“矿山在县西80里,至巅10里许,上有古寺,复有井,二水扫黑白二色。”的确,矿山丰富的文化内涵,曾经来无数专家学者前来考证。
(二)资源开发的现状
黄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拥有“盘龙殷商”、“木兰传奇”和“工程力学”三大文化名片。依托木兰文化,将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当中,打造和推广“中国木兰故里,四季休闲黄陂”品牌是黄陂旅游区的核心概念。为开发云雾山的旅游资源,帮助山区脱贫致富,在各级领导的指导支持下,武汉云雾山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03年开始投资开发建设云雾山郊野公园,拟用六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会议度假、健身疗养及宗教朝圣为一体的现代城市郊野公园。全部建设分四期进行规划。
第三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云雾山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主要包括8个主类,17个亚类,25个基本类型。详情见附表。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一)自然资源的评价
云雾山景区的自然资源总体呈优秀,有明显的区域划分,种类多,且保护度较好,各个部分与整体衔接性良好,部分资源呈现出良好的形象,尤其是以杜鹃花为主的花径,很吸引人。
(二)人文资源的评价
云雾山景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有着著名的木兰文化,有名的宗教圣地——竹林寺,明永乐时,由能济和尚在原小庙遗址上修建了竹林寺。寺周围奇竹环抱,传说这四季常青的矮竹原是观音身上的紫纱变成。寺前有三生桥,命名前世、今生、后世之意。景区内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各个人文资源与自然相融合,还有各种提示标语,以及在景区门口设立停车场等。
(三)总体评价
云雾山景区的基本资源价值很高,但在开发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其景区管理人员不够,管理十分混乱,在旅游旺季时,景区卫生不能及时处理,护栏、石墙上乱刻乱画现象严重,在杜鹃花花季时游客随意折断杜鹃花带离景区,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游客的不良感受。从某种角度而言:云雾山景区具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
(一)加强管理
云雾山景区在管理上还有很多问题,管理力度不够。其中包括对劲舞的管理力度不够以及对游客的管理力度不够。景区对环卫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导致景区内卫生状况不是很好,垃圾随处可见。游客环保意识不够,乱扔垃圾现象严重。因此应该加强对公园管理的力度,不饿能任其发展。加强管理应该做的一些事:
1、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2、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3、向游人宣传环保知识,提高游人环保意识;
4、科学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得永续利用。
(二)加强宣传
云雾山景区有独特的地理优越性,本身旅游资源比较良好。但外地真正来游玩的游客是非常少的,几乎是本地居民与学生。可见她的宣传做得不是很好,我们应该利用自身的条件适当加强宣传是比较好的。个人建议:
1、利用网络等媒介多方面来宣传;
2、利用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来宣传。
(三)合理开发,特色发展
云雾山景区的开发措施以政府的规范为主导,过分要求“绿”,植物的种植没有科学合理的搭配。这样反而大大降低的土地利用对旅游资源的贡献。所以,云雾山景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可持续的、科学的、特色的发展。不能过分要求指标建设,应该多方位考虑。
主要参考文献
1.《武汉市旅游发展总有规划》(2004-2020)
2.崔风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本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