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我校各专业均兼招委托培养研究生。需要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请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注明。
二、具体招生规模及推免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三、我校实行师生互选制,报名时只需写明专业,不填导师姓名,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具体研究方向以当年参加师生互选的导师情况为准;联合培养单位兼职导师是否指导研究生,以当年双选时确定的导师名单为准。
四、标注▲符号的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另:中医学一级学科为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的三级学科中医肺病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及中医内分泌病学科、针灸学、药用植物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五、601药学综合一(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602药学综合二(含中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603药学综合三(含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含中药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六、考生网上报名时,请在备注栏注明复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注明加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专业课科目相同。
004药学院
100701药物
化学
①101政治理论
01药用材料
和药物制剂
新技术
02药物设计
及合成工艺
研究
03天然药物
活性成分现②201英语一 20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或603药学综合三 复试专业课:药物化学或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①无机化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药物研究所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
代分离技术 04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 05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 100702药剂学 01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研究 02中药新制剂新工艺研究 03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新工艺研究 04缓释控释制剂与生物药剂学研究 05临床药剂学研究 06天然药物与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6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与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安泰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军医大学、皖西学院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复试专业课:中药化学或
生药学,同等学力加试:①中药学②药事管理学
复试专业课:药剂学,同等学力加试:①分析化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药检所、上海药物所、安徽省新星药物研究所、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医工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36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或603药学综合三
100703生药学 01中药质量分析研究 02生态中药
探索 03中药资源与质量研究 04药用植物生态、结构与质量研究 05生药微性状研究 06中药资源化学研究 07中药生物技术研究 08中药商品化研究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02中药及复方的药理学研究 03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 04中药炮制研究 05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06中药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研究
或603药学综合三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35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或603药学综合三
复试专业课:中药化学或中药药理学;同等学力加试:①药理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药检所、第二军医大学、安徽科技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北大世佳研究中心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
105600▲中药学(专业学位)01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02中药加工与提取分离 03中药制剂与生产 04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 05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06中药药事与企业管理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复试专业课:中药药理学;同等学力加试:①分析化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中国中医研究院、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安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药品检验所、安徽省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
安徽中医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七版)熊曼琪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金匮要略》(七版)范永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温病学》(七版)林培政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方剂学》邓中甲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骨伤科学》本科“十五”规划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骨伤基础》、《中医正骨学》、《中医筋伤学》,以上为人民出版社出版。《临床骨科学》;《骨科手术学》
《中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儿科学》:新版统编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熊大经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田勇泉主编,第7版《针灸学》梁繁荣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系统解剖学》第六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第六版,金惠铭、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第六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6版,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影像学》五版,吴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机化学》五版,倪沛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无机化学》铁步荣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分析化学》第五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物理化学》第五版,侯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剂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四版,郑汉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用植物学》姚振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本科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药理学》刘青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药理学》吕圭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六版,本科药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尤启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药事管理学》邹延昌主编,泰山出版社。
第二篇:安徽工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安徽工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产业经济学(020205)电话:2311653
招生人数:10 研究方向:
01 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 02 政府管制理论与实践 03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0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4数学四
④881西方经济学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科目:
产业经济学 参考书目:
《现代产业经济学》杨公朴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现代产业经济学》刘志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统计学 参考书目: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刘竹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数量经济学(020209)电话:2311653
招生人数:8 研究方向:
01 数量经济技术模型及应用
02 现代公司管理决策与资本运营分析 03 现代金融理论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81西方经济学或882统计学原理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统计学》刘竹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复试科目:
计量经济学 参考书目:
《经济计量学》张保法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计量经济学》王围国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统计学(初试科目选择《西方经济学》的考生)或西方经济学(初试科目选择《统计学》的考生);
2、多元统计分析。参考书目:
1、《统计学》、《西方经济学》同上;
2、《多元统计分析》余修林主编,统计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电话:0555-2311241
招生人数:16 研究方向:
01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02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④801思想政治教育学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复试科目: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青年学基本理论 参考书目: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5版;
《青年学通论》熊建生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 参考书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许启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应用数学(070104)电话:0555-2311492
招生人数:8 研究方向:
01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渐近分析与计算 02 应用微分方程模型研究
03 概率论极限理论与可靠性统计分析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11数学分析
④811高等代数 参考书目: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或复丹大学编;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科目:实变函数 参考书目:《实变函数》程其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复试加试科目: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常微分方程 参考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微分方程》王高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力学(080104)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 6人 研究方向:
01 工程结构的多学科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 02 智能算法与高性能算法的工程应用研究
03 密集频谱校正及非线性动力系统分岔混沌问题的研究 04 冶金设备的力学行为分析与研究 05 仿生机构设计及动力学研究 考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22材料力学或823结构力学 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力学》包世华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1.机械振动(限线性系统);* 2.弹性力学基础(限平面问题);** 说明:“*”为机械类毕业生复试科目;
“**”为土木及相近专业毕业生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振动学》
程耀东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弹性简明教材》(第三版)徐芝纶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普通物理》
程守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工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10人 研究方向:
01 数控技术 02 再制造技术 03 虚拟制造及装配 04 工业设计与产品造型 05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62机械原理或86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或86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
《机械原理》孙
恒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王益群、钟毓宁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曾志新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1.机械设计;* 2.PLC控制;** 说明:“*”为机械类毕业生复试科目;
“**”为相近专业毕业生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
濮良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PLC编程及应用》 廖常初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基础》
卢玉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测试技术》
柳昌庆、王启广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12人
研究方向:
01 数控理论及应用
02 机电液系统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 03 机器人
04 电液伺服控制 05 物流自动化
考试科目、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电话:0555-2311545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02 仿生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 03 机械CAD/CAE 04 轧钢机械力学行为与性能 05 机械振动、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06 设备运行性能与状态研究 07 机械系统虚拟设计与仿真 08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考试科目、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电话:0555-2311570
招生人数:39 研究方向:
01材料微结构与性能
02纳米晶、非晶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03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04现代材料计算与设计 05先进薄膜材料与技术 06材料表面化学与技术 07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 08先进金属功能材料
09材料设计、表征与模拟
10新型陶瓷、耐火材料与粉末冶金技术 11磁性材料
12纳米材料及涂层 13新型能源材料
14金属塑性成形理论与工艺 15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与仿真 16模具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17金属板管成形研究
18金属塑性成形过程的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 19先进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20铸造合金及凝固理论与技术 21焊接现代控制及计算机应用 22先进热处理技术 23激光材料加工
24先进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10物理化学或815材料科学基础或
816金属塑性成型理论 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赵志业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第2版(塑性加工力学和塑性加工金属学部分内容)。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无机化学
或
金属材料学
或
金属塑性成型工艺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金属材料学》
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
王廷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2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材料分析方法
2、金属学与热处理 参考书目: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周玉,武高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金属学与热处理》
崔忠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冶金工程(080600)
电话:0555-2311875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冶金新工艺与新理论 02钢铁冶炼新技术 03 冶金过程模拟仿真
04 新型耐火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 05冶金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06 冶金熔体热力学
07 冶金与材料合成物理化学 08 冶金与材料计算物理化学 09 特种外场冶金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2金属学原理或817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1.《物理化学》,梁英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 2.《金属学原理》,李超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钢铁冶金学 参考书目:《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或冶金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钢铁冶金原理》,黄希祜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修订本)。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A、B任选一组):
A组(选择A组则复试专业科目课考试科目为“冶金物理化学”):
1、冶金传输原理,参考书目:
《冶金传输原理》张先棹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2、钢铁冶金学,参考书目: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B组:
1.材料科学基础,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5月; 2.金属材料学,参考书目:
《金属材料学》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10月
热能工程(080702)
电话:0555-2311875
招生人数:10人
研究方向: 01热工过程系统仿真与最优化控制 02高效余热回收设备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03热工设备与冶金炉窑新材料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3传热学或814流体力学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工程热力学或燃料与燃烧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流体力学或传热学
2、工程热力学 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工程流体力学》李文科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燃料与燃烧》韩昭全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3版)。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6人 研究方向:
01 优波功率变换技术及应用 02 新型变流理论及应用装置
03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04电力传动与运动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1模拟电子技术或842自动控制原理 参考书目:
《模拟电子技术》 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线性部分)王孝武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自动控制原理》 夏德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参考书目: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王兆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1.电路理论 2.电机拖动基础 参考书目:
1.《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机与拖动基础》 顾绳谷,机械工业出版社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2人
01 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02 复杂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 03 控制、决策与管理一体化技术 04 非线性系统分析、建模与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2自动控制原理或843信号与系统或844常微分方程
参考书目: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线性部分)王孝武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自动控制原理》夏德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版 《常微分方程》 蔡燧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复试专业课考试书目:
计算机控制技术或数字逻辑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数字逻辑》毛法尧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电机拖动基础
2、电路理论 参考书目:
1、《电机与拖动基础》,顾绳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信号检测与智能仪表 02 光电测量与控制 03 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3信号与系统或851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852微机原理
参考书目: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 杜维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周荷琴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过程控制系统或数字逻辑 参考书目:
1、《过程控制系统及设计》朱鳞章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
2、《数字逻辑》毛法尧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传感器原理
2、电路理论 参考书目:
1、《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刘迎春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2、《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电话:0555-2311438,2311735
招生人数:12人 研究方向:
01 图像处理与分析 02 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 03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42自动控制原理或843信号与系统或852微机原理 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夏德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周荷琴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数字逻辑或数据结构 参考书目:
《数字逻辑》毛法尧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电路原理
2、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
1、《电路》(第四版)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 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电话:0555-2311848 招生人数:30人 研究方向
01 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 02 嵌入式系统
03 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 04 算法及理论 05 计算机网络 06 中间件技术 07 数据库管理系统 08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09 人工智能与多Agent系统 10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11 自然语言处理 生物芯片分析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61数据结构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C语言版)秦锋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例题详解与课程设计指导》秦锋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微机原理 参考书目:
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周明德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C语言程序设计
2、数据库概论 参考书目: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070302)
电话:0555-2311807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电分析化学 02 光谱分析 03 色谱分析
04 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1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④825有机化学或831 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第四版或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综合化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有机化学 或 物理化学
2、无机化学 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化学工艺(081702)
电话:0555-2311807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炼焦煤资源化与环境友好研究 02 高炉焦炭质量控制研究 03 煤料预处理与转化技术 04 煤焦油化学与加工机理研究 05 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
06 新型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30化工原理 或 831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陈敏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1、化工原理
2、有机化学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陈敏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燃料化学
2、化工热力学 参考书目:
《煤化学》(第二版)虞继舜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化工热力学》陈新志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用化学(081704)
电话:0555-2311807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功能配合物合成与应用 02 新型催化剂制备与应用 03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 04 药物化学与天然产物化学 05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25有机化学或831 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综合化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分析化学
2、无机化学 或 有机化学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分析化学》(第四版或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市政工程(081403)
电话:0555-2311862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 02 微污染处理技术 03 城市给水管网优化 04 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05 道路工程结构
06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与耐久性研究 07 桥梁结构检测与实验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23结构力学或832水力学 参考书目:
《水力学》吕文舫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结构力学》包世华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给水工程或结构设计原理 参考书目:
《给水工程》严煦照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3版;
《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A、B任选一):
A组:
1、排水工程,2、建筑给排水工程; B组:
1、材料力学,2、路基路面工程。参考书目:
《排水工程》张自杰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3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王增长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5版;
《材料力学》(上、下册)孙训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路基路面工程》邓学均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电话:0555-2311862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 热湿交换理论与应用 02 室内空气品质与控制 03 建筑可持续系统与评价 04 工业通风、净化理论与技术 05 建筑安全技术与建筑环境安全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3传热学 参考书目: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3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暖通空调 参考书目:
《暖通空调》陆亚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工程热力学
2、流体力学 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版;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周漠仁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3版。
环境工程(083002)
电话:0555-2311862
招生人数:12人 研究方向:
01 水处理反应动力学与虚拟设备研究 02 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
03 环境监测规划、评价与管理技术 04 环境优化与系统节能
05 室内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 06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修复
07 清洁生产和冶金固废的资源化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32水力学 参考书目:
《水力学》吕文舫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 参考书目: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蔡建安等编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水污染控制工程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参考书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高廷耀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电话:0555-2311851
招生人数:15人 研究方向:
01 工业工程与管理 02 物流工程与管理 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4 知识管理与创新工程 05 管理系统工程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71管理学或873物流工程或874计算机专业基础或86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物流工程》齐二石、方庆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软件工程》齐治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曾志新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运筹学基础或控制工程基础 参考书目:
《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控制工程基础》王积伟、吴振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1、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工程 参考书目: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系统工程》汪应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会计学(120201)电话:0555-2311829
招生人数:20人 研究方向:
01 会计理论 02 审计理论 03 财务成本管理 04 会计信息化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③304 数学四
④872 会计学综合 参考数目:
《中级财务会计》张俊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或《财务会计》,陈信元,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修订版)(或《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
《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或《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财务管理或会计学 参考书目:
《中级财务会计》张俊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或《财务会计》,陈信元,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修订版)(或《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
《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3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或《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2006年或2007年版):
1、中级财务会计
2、成本会计 参考书目: 《中级财务会计》张俊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成本会计》,罗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企业管理(120202)电话:0555-2311829
招生人数:8人 研究方向:
01企业战略与运营机制 02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 03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04资本运营及财务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③303 数学三
④871管理学 参考书目: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陈传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市场营销学 或 人力资源管理学 参考书目:
《市场营销学》(第二版),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月; 《人力资源管理》,瘳泉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技术经济与管理(120204)电话:0555-2311829
招生人数:8 研究方向:
01 项目管理与风险分析 02 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 03 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 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③303 数学三
④871 管理学 参考数目: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陈传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技术经济学或运筹学 参考书目: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项目管理》,王维才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运筹学》(第三版),《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 生产与运作管理 参考书目: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第三篇:2013年安徽高校严控招生专业目录
13个专业招生计划将在2013年被严控: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临床医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运动训练、摄影、贸易经济、广播电视新闻学、绘画等专业为“省控专业”,在2013年的招生计划安排上将有所限制。
截至2012年6月,安徽省33所普通本科高校、11所独立学院共设置266个本科专业、1647个本科专业点。其中,布点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具体包括: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36个;市场营销、艺术设计各34个;电子信息工程31个;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各29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5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24个;自动化、应用化学各21个;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动画各20个;网络工程、旅游管理、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各19个。
第四篇:安徽中医学院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
一、中医学(临床医学)专业
(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依托国家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的优势,培养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有较高的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教学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中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
本专业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中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大平台,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方式。学生入学前两年学习中西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第三年开始,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志愿,部分学生进入国际交流、妇产科学、新安医学临床特色等方向学习,根据各方向的人才规格要求,着力强化专业方向素质培养。
主要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急诊科学、传染病学等。
2、专业方向课程
(1)国际交流方向
大学英语(听力)、大学英语(阅读)、大学英语(口语)、中医药英语、医学专业英语等。
(2)妇产科学方向
妇产科学(含围产医学)、妇产科护理学(含助产)、儿科学、中医妇科各家学说及古籍选读、皮肤性病学等。
(3)新安医学临床特色方向
新安医学概论、新安医学方药、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新安医学临床经验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中医院、中医教学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中医涉外教育医疗服务,或从事中医妇产专科临床工作。
二、针灸推拿学专业
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依托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与明显的专业优势,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熟悉现代医学知识和相关科学技术的中医针灸推拿高级人才。为适应针灸推拿学科日趋活跃的对外医疗服务、教育、科研等工作,以及针灸推拿学科建设不断深化与拓展的需要,本专业还通过强化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高级针灸推拿人才;通过强化骨伤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具备骨伤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针灸骨伤人才。
培养模式
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采用2+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不分专业方向,统一进行专业基础教学。第三年开始,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志愿,部分学生进入针灸推拿学(国际交流)、针灸推拿学(骨伤科学)专业方向学习,根据各方向的人才规格要求,着力强化专业方向素质培养。其中两年专业理论课学习,一年临床实践。
主要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康复医学、推拿手法与功法学、推拿治疗学等。
2、专业方向课程
(1)国际交流方向
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读、基础英语(含听力、口语)、专业英语等。
(2)骨伤科学方向
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中医筋伤学、骨伤手术学、实验骨伤科学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中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境)外中医医疗机构等单位从事针灸推拿骨伤医疗服务、科学研究、教育等工作。
三、康复治疗学专业
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立足现代医学平台,突出中医养生与康复优势,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熟悉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康复专业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生理学、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康复工程学、内外科疾患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康复学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各类医院的康复科、专业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机构、康复疗养院、运动队以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康复治疗、科学研究、教育等工作。
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基本技能,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为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本专业通过强化全科医学、预防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复合型全科医学人才;通过强化美容医学、美容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兼具医学临床和专业美容能力的复合型美容医学人才;通过强化保险学、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兼具医学临床和保险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医疗保险人才。
培养模式
根据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采用2+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统一进行专业基础教学,第三年分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美容医学和医疗保险等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其中两年专业理论课学习,一年临床实践。
主要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西医诊断学等。
2、专业方向课程
(1)临床医学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中医临床基础等。
(2)全科医学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社区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护理、计划生育与优生学等。
(3)美容医学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中医美容学、美容化妆护肤学、美容保健营养学、美容心理学等。
(4)医疗保险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医疗保险学、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核保核赔原理、保险营销学、社会保险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各类医院及相关单位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卫生服务工作;或在各级医院、美容机构从事专业美容工作;或在医药卫生机构、保险公司从事医疗保险工作等。
五、护理学专业
学制四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现代护理知识和相关医学、人文社科等理论,培养掌握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胜任中西医临床各科护理和整体护理,并具有医疗管理能力和一般诊疗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科研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突出中医护理、社区护理的特色,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就业渠道宽广。
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习护理学和医学的相关专业平台课程基础上,前期一致,后期分化出临床护理方向和涉外护理方向,注重加强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和英语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管理学等。
2、专业方向课程
(1)临床护理方向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老年病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等。
(2)涉外护理方向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老年病护理学、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护理专业英语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各类医疗单位、教学单位、科研机构,从事护理临床、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涉外护理方向的毕业生除从事以上工作外,如有去国外就业机会,可申请参加国际护士资格考试。
六、药学专业
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药学类最早开办的专业。根据21世纪人类健康与药学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品生产、分析鉴定、营销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药学创新人才和高级药学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在充分融入药学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树立大药学教育理念,按照前期相同、后期分化;基础主干相同、专业方向分化的原则,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三年级开始分药品生产与研发、药品检验与监督管理、药物应用与经营3个专业方向,并根据所设定的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
主要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药用基础实验化学、生物化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2、专业方向课程
(1)药品生产与研发方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合成反应、新药研究与开发、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
(2)药品检验与监督管理方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中药分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商品学、中药商品学、药物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等。
(3)药物应用与经营方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经济学、药物商品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国际医药贸易概论等。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分析及检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究开发及药品监督管理等工作。
七、中药学专业
(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药学类办学历史最长、实力最雄厚的专业。根据21世纪人类健康回归自然与中药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生产、分析鉴定、营销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中药创新人才和高级中药学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我校药学类学科专业齐全及我省中药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促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中药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按照前期相同、后期分化;基础主干相同、专业方向分化的原则,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三年级开始分中药生产与研发、中药资源与利用、中药商品与临床3个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
主要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基础实验化学、仪器分析、医药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2、专业方向课程
(1)中药生产与研发方向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方剂学、中药分析、分子生物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工程学等。
(2)中药资源与利用方向
植物生理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品种学、药用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中药材加工学、植物遗传与育种学基础、药用植物栽培学等。
(3)中药商品与临床方向
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养护学、国际医药贸易概论、中药商品学、药物经济学、医药市场营销学、中药安全性评价等。
就业去向
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分析与检测、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及药事管理、医药营销管理等工作。
八、制药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校在全国开办最早的培养制药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具备医药学、制药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医药、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基础实验化学、医药学基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工业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自动控制、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中药工程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生产、科技开发、工艺及工程设计、工程应用研究和相应的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九、药物制剂专业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唯一培养药物制剂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基础实验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药工程原理、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及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
十、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贸易)专业
学制四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唯一的以医药贸易为专业方向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培养具备经济贸易学、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医药科学基本理论,具备医药市场策划、医药贸易与营销、药政管理、药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医药市场和药品流通、使用、管理领域从事医药贸易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医药贸易概论、发展经济学、会计学原理、金融概论、经济法概论、医药商品学、医药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公关与商贸谈判、药理学、药剂学、营销心理学、高等数学等。
就业去向
主要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国内外医药贸易、药品市场营销、医药广告策划、药事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与医药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十一、应用心理学专业
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应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心理咨询与诊治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不仅具有一般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同时还具有医药院校的特色,毕业生将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认知心理学、高等数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临床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
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机构、大中小学校、司法、体育运动等单位以及与心理科学相关的咨询、教学与科研单位。
十二、人力资源管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省医学院校中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
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医药人力资源的测评、招聘、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经济学、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测评、组织理论、雇佣与培训、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心理学、现代医药企业管理、普通心理学、统计学原理、公司财务管理、劳动法规等。
就业去向
在企事业或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工作,或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等。
十三、公共事业管理(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扎实的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公共事业管理基本技能训练,熟悉基本的医药卫生科学知识,具备比较全面的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具有利用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科学管理和科学研究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等数学、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卫生统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卫生政策、管理信息系统、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医院管理学、管理文秘等。
就业去向
医药企业或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政管理、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十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药软件开发)专业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一定的医药学和生物医学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医药管理部门、医药企业、医疗保险机构及相关的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医药学基础、中医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微型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
就业去向
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药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药科研院所、软件开发公司等。
十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尤其是医药卫生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学、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
就业去向
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药卫生机构、各医药企业、金融、保险行业、科研机构、各类信息机构。
专科专业:
一、推拿学专业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以学生具备从事推拿职业技能为目标,强调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中、西医学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推拿学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实用型推拿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西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推拿功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针灸学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以及商业保健机构等从事推拿技术服务工作。
二、护理学专业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中西医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熟练地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护理,胜任中、西医临床各科护理和社区护理,并具有医疗管理能力和一般诊疗技能的专门护理人才。
主要课程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人际沟通等。
就业去向
在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以及商业保健机构等从事临床各科护理工作。
三、医药营销专业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经济学、药学与管理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医药经营、市场策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药品流通、使用、管理领域从事医药营销等方面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宏微观经济学、药理学、高等数学、药用基础化学、医药商品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公关与商贸谈判、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国际医药贸易概论、等。
就业去向
各种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企业从事医药贸易及管理工作。
四、药学(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分析和药品质量监控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中药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就业去向
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及新药研制等领域从事药品质量分析检定与评价工作。
第五篇: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安徽工程大学 201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拟 招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 学 考试科 生 究方向 制 目 人 数 005 管理工程学院(0553-2871256)087100 管理科学与 工程 15
参考书目
复试 同等学力加 科目 试科目
参考书
《企业管理学》(第二版),杨善 01 工业工程与物流 101 政 林主编,高等教育 管理 治 出版社,2009; 02 管理决策与系统 201 英 《管理学》(第(1)生 《生产与运作管 管理 三 语 三版),周三多主 企业 产管理 理》(第二版),15 301 数 编,高等教育出版 管理(2)运筹 陈荣秋等,高等教 03 技术经济与知识 年 学一 社,2010 学 育出版社,2007; 管理 880 管 《运筹学教程》 04 金融工程与投融 理学(第三版),胡运 资管理 权主编,清华大学 05 工业经济与产业 出版社,2007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