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_电影评论库

时间:2019-05-12 03:2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评《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_电影评论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评《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_电影评论库》。

第一篇:影评《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_电影评论库

影评《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_电影评论库

喜欢看电影,但很少进电影院。但,这次,因为裴gg的演出,便突发奇想,和几个朋友跑到影院,看乐《外出》。

朋友说,真是很闷的电影,太过平淡,没有起伏跌宕,看到开头便猜到了结局。也许吧,确实很平淡,但我觉得有种朴素、真实的美,就象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花,终其一生,也难奢望有大起大落的际遇,它们的结局最多就是随风而逝,在世间也留不下多少痕迹,但是,对小花来说,已经足够,它已经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生命之美,存在之美。同样的道理让我来认真聆听《外出》所讲述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几乎就是韩国版的花样年华,只是没有花样的旗袍,没有华丽的音乐,有的只是淡淡的哀伤还有哀伤中淡淡的爱情。

男女主人公的另一半,在结伴出游的路上,遭遇严重车祸,昏迷不醒,被送进了医院。男女主人公为他们忧心忡忡的同时,却无意中发现了他们对婚姻的背叛,心理遭受严重打击。出于微妙的心理,或许因为同病相怜,或许因为报复心态,或许因为对自己开始不自信,更有可能是两个人的相互吸引(俊男美女唉),男女主人公相拥在了一起。接着,类似恋人般的相处,使他们从每天面对自己另一半时的痛苦中暂时逃离开。

扔雪球、跑步你追我赶、吃饭、玩牌,他们象刚刚恋爱的年轻人一样,沉浸在一丝丝甜蜜之中,女主人公黯淡无光的衣服逐渐变得亮丽,赴约会前,精心梳妆打扮,曲线美好的身材,乌黑微曲的长发,在镜头前一览无遗。男主人公,也许不善言辞,但情不自禁的拥抱,对视,也说明了他心中一点一点与日俱增的爱恋。直到,发生车祸的两人,男的因伤势过重而亡,女的恢复的很好。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天平于是不再平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没有一句话的交代,两个人不再见面。不过,导演并没有直言主人公最终的选择,只是用一场美丽的大雪,发生在春天的大雪来结束这个故事。因为,两个人一个喜欢春天,一个喜欢下雪。也还算是比较浪漫的结局了,呵呵

外出,不知道讲的男女主人公,还是他们的另一半,抑或both。裴gg在里面的表演如果客观地讲呢,略有进步唉,沉思的表情、痛苦的感觉、情感彷徨的样子不错的(hc一下,只看裴gg就值回票价了,哈哈)。但是哩,那种成熟男人遭遇婚姻危机的感觉还不是很到位,情感不是很深入,婚姻失败可不是用借酒浇愁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可能因为裴毕竟是还没有结婚的男人吧,呵呵。孙mm很漂亮,朋友戏称为唯一亮点。演技也不错,比《夏日香气》里成熟多了。

一个普通的故事,闲来写上几笔,随便看看。《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 作者:木头人fans(转载)影评类别: 韩国电影

第二篇:淡淡成景爱情诗歌

是近还是远?

波光潋滟的湖面,悠悠摇曳出万千诗篇,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文字,都是对你的眷恋,或许清清徐来的温柔,触摸不到我的脸庞,很远,那是你的泪水,你的笑颜,醉倒于画中。

也迷醉了我的灵魂,痴痴的,我不知那画面是近,还是远。

近的是蒙蒙的仙音,远的是你的弄音的笛子。

只闻其声,不见影。

是真还是幻?

广阔的天宇,种出了一轮蓝色的月,月儿的深情,想出了一座古亭,亭子约来一湖水,淡淡的影儿,淡淡的诉说。

淡淡空影现寂寥。

没有美景的爱情,也甜蜜;

失去爱情的美景,冷清清。

携一夜的湖光,多想拥你入怀于亭间,然,天涯的你是否心动,乘一飞鹤来,与我约?

是真还是幻?

真的冷月念古亭,幻的幽情在心间。

淡,还是浓?

淡淡的影子弄明月,浓浓的思念,苍白了岁月,多少时刻,思念冷成一朵凋零的花,飘浮在如诗似梦的水面,涟漪渐冷,也低吟不出唯美的春秋。

淡淡的,留恋成美景,浓浓的,窒息爱情!

第三篇:影评_此情可待成追忆--《如果爱》_电影评论库

影评_此情可待成追忆--《如果爱》_电影评论库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伴随着邓丽君一首悠扬甜美的《甜蜜蜜》,黎小军和李翘在纽约街头相遇了。而恰在此时,林见东和孙纳的故事也在北京拉开了序幕。

林是标准的乖男孩,他只想和爱人长相斯守。孙却是典型的不安分女孩,一种出人头地的欲望始终缠绕着她,让她最终离林而去。如果林是个傻子,那么十年以后林和孙的相遇就会像重逢的阿甘和珍尼。可惜他不是,十年后他想做的,只是鄙视和报复。终于,他成功的把她拉回到了十年前,自己却飘然离开。但报复并没有使他得到任何心理上的快慰和宁静。他终于还是想和她一起走回去,但他们回得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她离开他的日子里,文走进了她的生活,开始了另一个“林”与孙的故事。爱情就是这么复杂,就是这么不确定。最后,他们都选择了离开。

林和孙的故事,是典型的青春期恋爱故事,他们共住一个小屋,共睡一张小床,甚至共吃一碗面条。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简单,他们的生活却又如此的快乐。但孙的出走也构成了这个典型青春恋爱故事的典型结局,原因是孙不愿这样生活下去。是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闯出去我才能活过来”。这是孙当时真实的内心写照。她是从小苦够了的孩子,她不愿这样“苦”下去,她要找出路,找一条摆脱自己命运的出路。所以,她“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爱没有,恨没有,只有欲望。最后,她满足了欲望,也丧失了本真。她错了吗?她对了吗?她自己也不知道。但她毕竟还是一个人,当她与文在青海碧蓝的盐水湖畔相依时,她其实也动了真感情,只是她不肯承认,不肯面对罢了。所以对于文,她也愿意这样麻木下去,爱没有,恨没有,只有欲望。欲望是瞒无边际的野火,烧光了真情的小草。但在阳光灿烂的暖春,小草又会发芽,又会生长。在林的周密策划的“阴谋”,孙又想走回去,但她已回不去了。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

林的世界原本是如此平静的,他不是那种执着于理想的人,也没有被欲望所控制。他妥协,他退让,做不了导演,他可以去学美术,学不成美术,他可以去做演员。但孙的闯入,让他有了坚持,对爱的坚持。于是孙第一次跟老外跑,他留在小屋里痴痴的看她在雪地中远去。当孙被老外甩掉,他们相拥在冰河上时,他以为幸福已经到来。然而他控制不了她的欲望,她终于又跟别人跑了,而且是跟他的好朋友跑了。他又一次孤独一人留在小屋里。但他并不死心,他继续等。在漫长的等待中,他把自己每次对爱人撕肝裂肠的思念用录音机记录下来。可是,这一回她再没有回来。虽然,他还在等。起先,他以为他可以永远这样的“爱”下去。日子久了,他以为他可以忘记。后来,他不再爱她,也不能忘记,热烈的爱在等待的煎熬中化为作刻骨铭心的恨。当他在偶然的机会与她重逢时,他选择的是报复。但当他似乎心满意足的报复成功后,他没有任何满足感。最后,他还是想和她一同走回去。然而,他已经走不回去了,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

文和孙的故事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这是导演留给我们的想象。我们只知道那时侯他需要一个伴,而她需要一个能捧红她的导演。于是在青海蔚蓝的盐水湖畔,灿烂的阳光下,油油的碧草地上,他们真的相爱了。可是孙有她和林的过去,有习惯了的向外面的世界狂奔的欲望。因此,他们的爱情也注定夭折。电影中有一个这样一个细节,林和孙有回北京寻旧梦的时候,文也不知到哪里去了。具体的说就是因为文突然不知到哪去了以后,林和孙才有机会一同回北京去。文出走到了哪里?影片没有交代,不过细心的观众都很清楚,他也去寻找旧梦去了。他去了青海,或者是青岛,去了他和孙的故事开始的地方。去干什么?去缅怀,去追忆,切确的说是去祭奠他们的曾经。祭奠回来他便后不再暴躁,而是冷静的选择了离开。决定做出后,他独自来到小饭馆,开心的嚼着面条,他已经明白:他剩下的,还有追忆。他可以让追忆在声光电中延续。他想做的,就是这些。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生命是一个过

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

于是在电影的最后,他们都选择了离开,去开始生命的另一段经历。生命是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不需要重来。让往事都成追忆,珍惜新的开始,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这就是《如果爱》想告诉观众的爱情故事。歌舞只是表象,只是人物内心独白的形象化与夸张。电影要阐释的只是一种人生无法左右的“不确定”。说玄了就叫“缘”的东西。

为了增加的观赏性,电影采用了和戏中戏的结构。让人物的内心冲突通过音乐和舞蹈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为了让观众更容易看得懂电影,影片还专门设置了池珍熙这个类同于旁白的角色。于是,影片的脉络变得明晰,不会像《甜蜜蜜》那样有很多朴实平淡的东西需要观众去猜想,去揣摩。这是陈可辛商业上的成功,也是他艺术上的失败。因为观众需要的或许正是在平淡中去猜想,在朴实中去揣摩。电影其实也代表了一种情感状态,一种创作者在创作阶段特有的情感状态。十年前的陈导,怀揣着理想主义的梦想。所以他将底层的生活诠释得那样温和细腻,让情感的花朵绽放得那样绚烂迷人。十年后的功成名就使他也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充满了中年的惆怅。美好的情感就此成为一种追忆,一种靠音乐舞蹈唤起的追忆。

对照《如果爱》,重温《甜蜜蜜》。我们惊叹,《甜蜜蜜》已成绝唱。我们感叹,《甜蜜蜜》就是《甜蜜蜜》,不必再重复,无须有续集。我们也仿佛看到了纯真的远走,韶华的东去。看到了陈可辛的成熟与妥协,他给简单的情感穿上了华丽的外衣,使草根暴富为大资,让逃避代替了坚持。于是,欲望亵渎了纯真,奢靡掩埋了朴实。我们再也挤不出感动的泪水去为真情喝彩,剩下的,只是浮华背后的一声叹息。也许,这正是《如果爱》想表达的全部„„此情可待成追忆--《如果爱》 作者:小马(转载)影评类别: 香港电影

第四篇:影评_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_电影评论库

影评_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_电影评论库.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影评_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_电影评论库

说起《教父》主角迈克尔的一生,很多人评价是一个由纯良转而走向无边的堕落,进而一步步蜕去人性的外壳的过程。人们似乎总是对老教父津津乐道,说他尽管手段非凡,但依然有温情脉脉的人性,而迈克尔几乎成为凶残,冷血,丧心病狂的代名词。其实,纵观《教父》,迈克尔的命运是我所了解的人物中最具悲剧性的,他一如鲁迅笔下孤独的斗士,在黑暗中踽踽独行。

《教父》三部是以迈克尔的命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的,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历来为人所称道,就其本质作用而言还是展现迈克尔的心路历程的载体。我们且除去迈克尔头上教父的光环,从人的本质角度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他悲剧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孤独。父亲的意外可以说,父亲一直都是迈克尔心目中的一座高峰。迈克尔不像第三代教父文森,本性中并没有狂热的权力欲,他对父亲的爱完全是出于亲情。他曾经说我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我爱他。这种爱之纯粹,使他听说父亲出事以后,不顾一切的去保护自己爱的人。在他赶到医院发现父亲面临再次被枪杀的生命危险时,镜头展现了最动人的一幕:他伏在父亲床头,轻轻抚摸着父亲苍老的脸,说没事的,爸爸,我来保护你,我和你在一起。接着吻着父亲的额头,不能动弹的父亲留下了一行热泪。在整个家族最危难的关头,在父亲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时刻,他可以不考虑自己作出全部的牺牲,毅然担当起除去毒枭和警察局长的重任。请注意,在此之前他从未直接插手家族事务。我们看到,在第二部结束时闪回中迈克尔坚定的弃学参军,对自己的前途已有了规划,可是现在所有曾经积极参与家族事务的人都站到了一边,而由迈克尔以毁掉一生前途为代价来挽回父亲的性命。影片在塑造迈克尔的形象时非常注意眼神的运用,这也是帕西诺这位演员的伟大之处。迈克尔的目光一直都是非常坚定的注视着同一方向的,很多人评价说,你看着他空洞洞的目光,就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但在迈克尔要枪杀毒枭和警察局长时,他的目光是唯一一次散乱的时候。他并没有注视对方,而是低垂着头,像是不断的寻找什么东西,随着窗外火车声的临近,气氛越来越紧张,而迈克尔的眼神也越来越游离,最后,他毅然抬手射出了决定他命运的子弹。这一场的重点渲染主要是为了展现迈克尔在命运最大的转折点时的心理状态,从他眼神的暂时迷茫可以看出他正在进行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他要付出的,是他的一生。至此之后,一如他冷峻的眼神,迈克尔走上了一条无可复加的道路。

父亲一直极力反对他卷入家庭事务,在其伤愈后听说是迈克尔除掉了仇敌时,镜头中出现的是父亲的逐渐暗淡的表情,摇头叹息之余闭上了双眼,作为父亲尚且对迈克尔前途已毁痛心疾首,迈克尔本人要承担多大的痛苦?但是迈克尔从来没有表现出这一点。在老教父与迈克尔花园谈话那一幕中,镜头处理的很巧妙,父子俩人一前一后,预示着两代人最后的交接,在镜头靠前的父亲说:我一直不希望你插手,希望你能出人头地,希望你成为可里昂州长。而处于靠后位置的迈克尔此时思考的问题已经不再单纯,他已经独自担当起了家族的事务。一方面,他要劝慰父亲对家族放心,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父亲一直以来希望他出任头地成为合法世界上层人物的希望,那句我告诉你我能支持的住,我就能需要多大的毅力在背后支撑啊!在父亲逝世以后,迈克尔可以说更加孤独,他在心灵上再也没有与之契合的人,唯一能够理解身处教父位置处境的父亲也离他远去,这种感觉在第二部中迈克尔一次与母亲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房间的色调处理得很暗,唯一的亮光是壁炉的火焰照亮了迈克尔半边脸,预示着他极度矛盾的心理。他问母亲:告诉我爸爸的想法,他是很坚强吗,为这家族坚强,为家族他失败过吗?……这不是我的失去,而是整个家族的失去。母亲说:你不能让整个家族失去啊。可以说,整个家族的重任都由迈克尔一人来承担,他一直努力让自己坚强,为了家族的不失去而坚强,但这种坚强背后隐藏的却是令人心酸的孤独。

关于婚姻婚姻是一种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共同抵御孤独的形式,但迈克尔的婚姻却让他更加孤独。第一次婚姻是形式上的孤独,在被贴身保镖出卖后迈克尔亲眼看着美丽单纯的姑娘被炸身亡。而第二次与凯的婚姻是本质上的孤独。首先,影片设计凯这个形象是为了说明从普通人眼中看到迈克尔的感觉,因为她是唯一游离于这个家族以外的一个人,从凯的角度是理解不了迈克尔的,也就是说,迈克尔是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的。但更深层的意义是,作为更重要的妻子的身份,凯同样不能理解迈克尔,妻子形同虚设。其实最开始她和迈克尔能走到一起说明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凯身上的很多优点迈克尔也有,可是事情是在变化的,凯却用一贯的要求来要求迈克尔。可以说在迈克尔为家族事业苦苦挣扎时,凯没有任何支持,却简单的将迈克尔理解为一个越来越丧心病狂的人,以至于这种看法到了极致凯将小孩人工流产了。最痛苦的是,妻子是迈克尔尽力保护的对象,他越是尽力的保护,妻子就离他越远。这种痛苦是巨大的,但是迈克尔一如既往地自己承受,抱着从来在历史中,这些人遇到可怕的事情,可怕的不义,但他们仍然预期着时来运转,厄运会过去的希望,维系着他们名存实亡的婚姻。只有到了第三部时,迈克尔才第一次向妻子坦言:我要你原谅我,一切,我需要某种更亲近的东西,你不能理解那段日子,我爱我的父亲,我发誓我永远不会和他一样,但我爱他,他有危险,我该怎么办?后来,你有了危险,我们的孩子有了危险,我该怎么办,你们是我在世上最珍爱的人,现在我正在失去你们,我已经失去你了,你走了,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 你得了解我,我对命运做过完全不同的计划,我并非你认定那种人,我在西西里的每一夜,我梦到我的妻儿,以及我是如何失去他们的。但此时,迈克尔已经独自度过了大半生。

我的兄弟姐妹迈克尔是家里的幼子,但他在家族中一直处于孤独的状态,他内敛的性格和对家族事务的淡薄让他和兄弟们一直不能完全的平等的沟通,这一点从桑尼对他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在第二部结尾闪回的内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迈克尔说自己已经报名参军后兄弟们都非常震惊并对他多有指责,后来大家都去为爸爸过生日,只留下迈克尔独自一人坐在偌大的餐桌前思考着什么,这种形式上的孤独反映的是他内心的孤独。虽然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他们不能沟通,但迈克尔确实是从心底爱着他的兄弟。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又怎么能让一个正常的人承受得住呢?兄长桑尼被人当街乱枪扫死,其状惨不忍睹,影片中在迈克尔得知兄长遇害的消息时又一次用到了迈克尔的眼神。迈克尔是个非常坚强的人,他的眼神永远都充满了冷静和坚毅,而他的情绪也从来不会轻易流露,很难从他的外部表现上看出来,无论遇到怎样的状况,他都一如既往,在他几次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候只能从眼神的小小转变上窥得他内心的变化。迈克尔得知噩耗这一场镜头采用的是正反打,迈克尔敏感的意识到有事情发生,坚定的看着带来消息人的眼睛,当他听到哥哥的死讯时,眼神稍稍的下移到对方的胸前,黯然无神,持续了好几秒。这时在他内心翻腾的万般情绪淋漓尽致的体现在眼神这小小的变化中。而自己深深信任的兄长佛雷多的出卖更是让迈克尔碎心,影片中突出表现了迈克尔发现这一事实时的细节:当他职业性的意识到哥哥就是内线时,镜头是迈克尔持续好几秒钟的近景,迈可垂下双眼,下意识地转过身,用手摁住太阳穴,虽然理智告诉他自己的判断不会错,但要他怎么接受这样的事实。而当他在舞会上找到哥哥,他忽然间抱着他的脸,狠狠的吻着哥哥,我知道是你了,我知道是你了,你伤透了我的心!迈克尔一贯都是非常有节制的,这是他受重大打击时幅度最大的一次动作,说明了这件事对他的冲击有多大,无奈而失望的感情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在纷繁的斗争中,自己为了家人付出了一切,而同胞的兄弟却是背叛者,迈可心里的悲凉有谁能知,这在他心里留下的是怎样的伤痕!而于自己的妹妹,由于妹夫卡洛的长期出卖而导致家族失去桑尼陷入困境,迈克尔只能选择牺牲妹妹的丈夫来成全家族,但家族间的仇恨又一次的全部转嫁到了他的身上,而他同时承担的还有妹妹数十年的不理解,而他一如既往的在任何她需要的时候接纳她。迈克尔从年轻时的一种

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心理孤独迈向了更深层次的失去的孤独,而他做的,是代表全部兄弟姐妹维持这个家族。

权利与罪恶的牺牲品如果说围绕家族内部的种种描写只是从个体层面上来展现迈克尔的孤独话,那么影片通过将作为权力牺牲品的迈克尔这一孤独的个体置于家族与社会的一系列关系中则深刻诠释了社会和制度的罪恶。我向来反对将《教父》视为一部黑帮片,黑总是与白对应的,但现实生活中只有灰色的状态,作为社会的存在,制度本身就是罪恶的,有多少顶着光明正大的名号的所谓事业暗中没有充满欺骗,残忍和犯罪?我们的社会在实质上就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的,只是《教父》蜕去了那一层伪装,采用外化的形式揭示了这个永恒的主题,其思想意义和内涵远远超越了暴力的范畴,将主题升华为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交替中的深层意义--权力与罪恶的关系。在最本质层面上,迈克尔的人性悲剧就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他的那些为众人所指责的举动只是符合游戏规则的行为。

让我们来看看迈克尔的事业。迈克尔在家族事业的传承中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雍正皇帝的处境非常相似,作为康乾盛世的过渡,雍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虽然一直备受后人指责,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唯一能够救国于水火的方法。同样,迈可在形式上延续了第一代教父的辉煌,但实际上,他面对的是父亲留下的一个貌似强大但实则岌岌可危的家族,他自己也意识到:时代变了,我父亲那套行不通了。如果说在他父亲的时代尚能够通过局部的人际关系网来生存的话,迈克尔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社会,此时已经不再处于父辈原始积累发家的阶段,而是同时面临由非主流社会向合法社会的过渡问题。一方面,迈可要在从前父亲的圈子里完成接替后的位置重树,另一方面,也是迈克尔一直看到和努力的方向,就是艰难的迈入社会的主流阶层,在这一点上他一如既往的秉承着自己对父亲和妻子的诺言。在这一过程中,影片强烈的揭示了两种不同形式下权力背后所隐藏的同样的罪恶和内幕,不管是喋血街头明目张胆的黑势力还是套上正义公平温文尔雅外衣的主流社会,都是一样的腐败。迈克尔作为游离于两者之间的个体,要不断地做出抉择。首先,在父亲逝世后,他面对的是五大黑势家族对他的彻底清洗,就连在父亲的葬礼上迈克尔也没有权力悲痛,因为葬礼早已成为各派势力摸底的集会,失去父亲的痛苦只能深深的压抑在心中,因为他不能让悲痛冲昏了自己的头脑从而影响自己冷静地分析形势。其次,在无休止的黑帮斗争中,迈可还要考虑另一条发展之路,当他将不合法经营全部盘点出的时候,一场直升机伏击使他险些丧命,他痛心疾首的说:当我以为脱离那一切的时候,他们又将我拉了回去。而在那所谓合法的世界中,迈可面对的是手段更加卑劣的众人,迈克尔曾说:我的一生,我在社会上力争上游,高高在上的事总是合法,正直,但我怕得越高发现越卑鄙,何时才会有终了?国会参议员盖里接受他的教育基金捐款,在大众面前装出一副善长仁翁的社会贤达形象,但当两人在书房中谈生意时呈现出的却是另一种肮脏无耻的面貌。盖里一方面肆无忌惮地向迈可索贿,同时却又大言不惭地奚落迈可的人格尊严。面对这种侮辱,迈可一口回绝了盖里的合作条件。那些西装革履道貌岸然实则手段毒辣的高层人物一方面成为迈克尔在黑道的竞争对手利用合法的指控手段试图扳倒他的工具,一方面又在迈克尔参与国际不动产试图走上合法化道路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万般阻挠,他们奉行着财务就是一把枪,政治是知道何时该扣扳的理念,控制着金融命脉,玩尽了一切政治手段,不惜一切代价要置迈克尔于死地。在影片这一部分中,还集中涉及到教会的问题,虽然三部《教父》中对教会都有涉及,如果说在第一部时迈可在圣水和鲜血的洗礼下成为了两重意义上的教父,其对教会的批判已初显端倪,那么在第三部中更是直接描写教会的黑暗与腐败,这对于希望通过教会来拯救灵魂的人而言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教会已经成为一个附属于社会高层的工具,在它天然的外衣掩饰了多少罪恶!由此可见,《教父》这部影片的矛头暗指着所有的权力中心——黑手党只是一个隐喻,迈可的形象只是整个制度的见证者,也是整个制度的牺牲品,在这个世界行走,还能有

第二条选择吗?迈克尔在将家族事务交给文森的时候曾说:我试过不让事情演变到这个程度,但那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世界里不可能,你会无法回头的,你会和我一样,我这辈子一直想退出,我想让家族退出。

如果说在前两部中,影片是通过外化的表现手段来突现迈克尔的心理冲突,那在第三部中,对社会批判的同时,影片又将主视角回到了迈克尔孤独心理状态的呈现上,从开头霍塔湖萧条的表现,到聆听儿子演唱时回想起以前西西里的一段美好往事,再到向神父祷告的时候流露出的沉重负罪感,直到最后的回忆段落,出现了很多次迈克尔的心理独白,在迈克尔向教士告诫时留下的泪水中,我们是否看到了一个孤寂的灵魂在忏悔,此时的迈克尔已经牺牲了所有属于他的东西,包括他的心。我为何会那么害怕,为什么,我原本也很正直,我原本想做好事,是什么背叛了我,我的意思,我的心?我为何如此谴责自己,我发誓,凭着我子女的姓名发誓,给我一个救赎的机会,我就永远不再犯罪。晚年的迈克尔已经失去了一切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除了子女,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子女,为了让他们以后不再像他当年无奈的走上这条道路。他曾深情地对女儿说:为了你,我的女儿,我宁愿在地狱里忍受烈火的焚烧。对女儿的爱是很等的深沉,但是这深深的爱最后换来的却是亲眼看着女儿死在自己怀里。影片在这里处理得非常巧妙,迈克尔趴在女儿的身上号啕大哭。我们听不见他的声音,音乐将一切都掩盖住了,通过他绝望的神情我们看到他那颗被击碎的心,自己爱的支柱在顷刻间摊倒,终其一身的奋斗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给了凯一个近景,镜头中呈现的是她悲伤中透出一丝迷惑的脸,她在迷惑什么?也许她一直以来都没有看清楚迈克尔对子女会有如此深层的爱,她刚刚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她一直想象的迈克尔。但是,理解总是来得太晚,这一系列的打击使迈克尔撕心裂肺,他最后唯一的支柱已经坍塌,影片最后以闪回的形式将一幅幅照片呈现在迈克尔的眼前,梢纵即逝的画面透含的是时光飞逝,往事历历在目却已成烟云的无奈。接着画面上叠映出迈克尔那张苍老的脸部特写,终其一生伴随着他的孤独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伴随他离开了这个纷繁的世界。

人——教父回顾了迈克尔的一生,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悲剧和孤独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迈克尔的悲剧呢?我想是人与权力,制度和社会永恒的对立关系。人性是复杂的,是因为人总处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不断平衡中。这种平衡涉及到的不只是个人,而有其更复杂的社会的原因。人作为个体,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失掉自己的本性,而迈克尔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他要完成的是从一个纯粹的人到教父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家庭期待社会期待等因素不断促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因素要压制到最小,因为一个人越成为既定规则的一部分,越是要降低自我的比重。在这一转换中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制度,而且教父角色的特殊性使迈克尔必须要面临权力与罪恶这一贯穿于社会中的问题,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个体人这一最无助的角色要面对来自自身群体所构成的最黑暗的深渊,如果不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那只能成为其现实的牺牲品。这个深渊有着宗教的光环,有着触目惊心的血腥,有着文明的外衣,但其中最深层次的却是人性恶的集成。人的群体性是人能从远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难生存到现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展现人性的最好舞台。在群体的关系中,人类建立起一系列平衡制约的制度,但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出于同一本性,这就注定了这一制度的本质。但这种制度对人有强大的约束力,只要不按制度行事就会被淘汰出局,所以人永远都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制度,也正是这一点促使迈克尔不断的失去自己,被抛入更黑暗的境地。如果说在第一部《教父》中康妮的小孩在圣水的涤荡下完成洗礼,那迈克尔就同时在鲜血的洗礼下完成了由个人到教父的转变,如果他不这样做,那他的生命将成为另一罪恶的祭品,这就在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间建立在权力之上的关系。《教父》通过这一个人物要表达的,其实是全人类的问题,个人是无助的,也是不能逃脱的,老教父说他终其一身奋斗的是拒绝成为大人物手中的玩偶,那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所谓的大人物,迈克尔同样遵循了这样一条轨迹,对个人来说的悲剧成为了唯一能生存下去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孤独自然就是永远伴随个体心灵的一种状态了,这也是人在如此环境下还存在良知的唯一来源,这种孤独来源于个体与群体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人不可能因为融入群体而不孤独,因为融入群体的是本我,但自我永远都是潜在心灵中,默默地看着一切,这也是为什么人都是以个体存在的原因。自我受到来自群体的各种因素的挤压,面临着随时以牺牲自己换取平衡的境地。它唯一的支撑来自于人类的血缘关系,这是唯一一种纯自然的关系,一种面临现实困境时理想的出口,总是寄希望于后代,或是为自己所有的行为找到心灵的支撑,这是人类的美德之一,完完全全的无目的的自我牺牲只存在于这样一种关系之中。但是,当人失去了这最后的希望时,一切也就完全回到了黑暗的深渊,孤独又成为了永远萦绕于心灵中的不可逃避的状态。

迈克尔从人到教父的转变过程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呢?也许,人生的悲剧和人性的孤独,真的是人类的宿命。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 作者:伤逝(转载)影评类别: 美国电影

第五篇:影评《海上钢琴师》:钢琴键上的人生_电影评论库

影评《海上钢琴师》:钢琴键上的人生_电影评论库

喜欢钢琴的儒雅与高贵,喜欢琴音或者精致或者激昂的感动你心底的每一寸角落。我从来不会自诩自己有多么高贵有多么艺术,但是但凡听了1900动情的曲调和行云流水般的演奏后,我都不会有丝毫的掩饰:我爱上了这种氛围,虽然不是那么疯狂,那么强烈,却如沁人心脾的芬芳一样挥之不去。在某天不经意的一个瞬间,突然想起。

1900是一个人。或者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个在1900年出生,被而父母抛弃在船上但却拥有惊人音乐天赋的天才。好心的船员收养了他,教他读书,教他写字,教他任何他好奇的东西。童心未泯的他很快就对自己的“父亲”告诉自己的一切产生了怀疑,因为他可爱的黑人爸爸经常会告诉他与报纸上不符的知识。有一天小家伙闪烁着自己纯洁的双眸问了一个任何孤独的小孩迟早都会想知道的问题:“妈妈,是什么呢?”我的心头因为这句话而微微一颤,我看着画面,看着他父亲的眼神,我不知道他要怎样才能完美自己善意的谎言,怎样来保护1900小小的心灵,“知道吗,妈妈是马,是赛场上跑的最快的马!”听了爸爸的话,1900煞有介事似懂非懂的重复了一遍,然后开怀的笑了,笑声中满是天真的味道。我的心暖暖的宽慰了,我突然想起了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一句话:儿童是人类的父亲,他将人的天真性灵举的太阳一般高。1900从一开始就生活在海上,那个虽然封闭却永远没有欺骗和虚伪的世界里,他永远都是天真的,没有一丝的瑕疵,一直到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从来没想过一脸痞子气,在昆汀的调教下不是演卧底就是强盗的TIM ROTH竟然也会深情的落落大方,那绅士般的举止言谈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当长大成人的1900坐在钢琴前,用纤细的双手轻轻滑过琴键的时候;随着海潮的汹涌,随着钢琴的滑轮和悠扬的曲调在大厅里浮动起舞的时候;当他满面陶醉的在下等船舱里,为那些穷苦的人们带去自己的音乐的时候,我的心好像也在其中上下起伏,随着船舱里的调调。随着人们脸上的欣喜,随着外面海潮声。

有的人说1900很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欢的音乐中,伴他左右的是对他没有半点私心的朋友们,不用去担心纷繁与拥扰。可是,只是这样吗?每次停船靠岸时他独自向岸上远处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还有他偷偷的拨通陌生人的电话时那紧张和期待的语调:“你好,也许你不认识我,但,我们能聊聊吗?”尤其是当他听那个路过的流浪人告诉他自己的经历,他愈发的想去体验:站在岸上,听海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奇妙的感觉呢?我不是1900,但我分明可以抓住他心里最细腻的孤独和向往—-他渴望踏上陆地,那个他从没体验过的从没经历过的世界,这让他躁动不安,但又让他莫名的冲动,像我们在孩提时期待生日早日到来一样。

可当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站在下舱梯中间的1900,面对面前陌生的城市。凝视了良久,最终却又回到了船上。我当时并不明白他到底在想着什么,但当结尾时,1900含着泪告诉老友“:在船上,我拥有钢琴,我可以在它的88个琴键上奏出我所喜欢的无限的音乐,在这里,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可当我看着面前那个陌生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恐惧,那是一个无限的钢琴,没有限制,你行走其中,永远都不会知道你要去弹奏什么。在这样的世界,我要怎么去生活呢?”一切疑问像烟云一样散失在他依然纯洁的眼神当中,当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那样去生活,当我们把持着自己的方向拥有着自己的目标向远方的地平线风雨兼程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如果失去了习惯,失去了方向抑或是坚强的信仰,那么面前的远方,是否也是灰暗如是,散发的恐惧是否也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呢?

这样一个超然物外的钢琴师始终没有迈出那跨越的一步,即使岸上有令他谱出无比华美乐曲令他砰然心动的女孩,即使踏上岸能使他听到向往已久的另一种海的声音,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停留,即使这个决定的砝码,是他的生命。

不能说这是一种愚昧,没有脱离生活的你我都无法去揣测1900那颗孤独的心。只是,在他娓娓诉说的琴声最后响起时,那双手在凭空轻轻滑动。只是,1900抬头看看天空时那异常平静的眼神,早就让旧船爆炸时的震耳欲聋,湮没的无影无踪。《海上钢琴师》:钢琴键上的人生(转载)影评类别: 意大利电影

下载影评《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_电影评论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评《外出》: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爱情_电影评论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