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03: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第一篇: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摘 要: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论证了对话、理解和共识的可能性,找到了多元主体获得内在统一性的根据与现实途径。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的生成与彰显成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走向主体间性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提供了现实路径。

关键词: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学生公寓文化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主体间平等话语权、交往、共识观念的缺失致使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困境。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基于对人类主体性膨胀的反思逐渐成为走出主体性极度膨胀的根据与现实途径,这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视野。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的生成与彰显

主体性式在西方哲学的人学转向中由笛卡尔、康德等近代哲学家基于对人性的肯定与褒扬而确立的一种哲学范式,指人的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哲学范式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中,强调主体相对于客体的优先性和至上性,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个体存在形式。这种哲学范式把人“从地上扶起来”的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单一中心论”和“自我中心论”,导致“主体性”的极端膨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不断强势,使原本平等的主体关系异化为主客关系,于是“主体性的伦理道德观”逐渐丧失它的力量,“衰落的主体逐渐走向黄昏”。

主体间性哲学是以胡塞尔而、哈贝马斯、海德格尔等哲学家从主体性极度膨胀的反思中,从认识论、交往理论以及现象学角度阐释了主体间性哲学内涵。主体间性,该词发轫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几经发展,出现了“共在”、“视域交融”、“对话”、“交往”、“面对面”、“交往共同体”等著名的哲学理念。迄今为止,多数学者仍然倾向于“主体间性”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他我、他人、既涉及到我与你或我与他的关系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我与我们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及其沟通性的可能性,其实质是一种关系思维方式。主体间性哲学是对人类优秀伦理道德思想的继承与

1发扬。在中国古代有关伦理道德的经典中,许多先哲都曾有过主体间性的思想意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就是倡导在道德行为、规范尺寸的把握上主张调和的方法,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以儒家为代表的“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思想,墨子“视人以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非攻”等伦理道德观都从不同侧面闪耀着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的光辉。

主体间性最初虽然只是哲学范畴,但是作为一种崭新的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人学理念的世界观具有普遍意义,必然成为和谐伦理道德观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就是要使道德教育与文化建设重新回到人与人的关系中。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强调真正的主体存在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与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人关系的淡漠及信任危机等现状的补救。主体间性是构建和谐伦理道德观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消除以主体性为哲学基础的现代性社会在伦理道德观上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与人的异化问题,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得以协调。因此,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形成了自身的特征:(1)对话性与开放性,即主体间性中任何一方主体都向其主体相互开放,与其他主体展开对话;(2)沟通性与交互性,即主体间通过沟通与交互达成合作与协调,寻求共存,互利发展,主体间相互关联,相互交流,相互融通,在沟通中求同存异;(3)非构成性与实践性,即主体与主体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主从关系,而是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的平等的主体间关系;(4)共在性与现实性,即每个个体都是主体,他们共同存在与一个现实生活中结成共同体,实现主体间本真的生活状态。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主体间情感、观点、认识、思想的交往与沟通过程;主体间重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重塑自己的思想道德内涵,最终外化为道德的行为方式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理应为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的生成与彰显。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现实路径:走向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论证了对话、理解和共识的可能性,真正突出了在当今社会历史多元主体的作用下,承认各个主体的内在差异的同时,找到了多元主体获得内在统一性的根据与现实途径,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1、健全、科学的制度供给: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生成与彰显的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公寓作为一个地域共同体,其本身就具有多主体性的特点。公寓管理中心、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后勤物业公司、公寓区商业网点、公寓党团组织、院校思政工作系统等都承担着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使命,为构建高品质公寓文化的愿景形成的文化建设共同体。没有共同规则约束的“共同体”只能是虚拟的,难以达成共同规则,构建高品质公寓文化也是空谈。高校和社会化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相互协商的基础上结成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在学生公寓区开展教育、服务与管理,既具有经济的特点,又担负教育的使命,经济和教育的双重特性决定了经营主体不能盲目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服务和市场的可变性不可避免带来双方合作的矛盾,这就要求双方以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为准绳,展开平等对话、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相互理解融洽的关系

因此,健全、科学的制度供给是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生成与彰显的保障。制度文化是学生公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就必须建构在主体间性关系思维下,做到制度内容与实施中的人性化、规范化、公开化、系统化,在融洽的基础上通过互识达成共识,真正发挥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功能。

2、构建交往式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模式:对话、理解与共享

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要求通过主体间的对话、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在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照下,学生不在是驯服的工具,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与管理。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是地位平等的主体,这就要求构建以对话、理解与共享为核心的交往式文化建设模式。

首先,转变服务与管理观念,提倡对话。对话是公寓文化建设主体间伦理道德观的重要形态。从存在论的视角看,对话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对话是唯一的现实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公寓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交往,语言是交往的手段,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对话意识的形成的关键是公寓文化建设中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学生的心理需求,消除话语霸权,倾听学生的声音,吸引学生建设公寓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搭建沟通平台,促进相互理解。许茨提出了“生动的同时性理论”、“视角互换理论”等为核心的主体间性沟通理论,也就是在对话中通过移情体验,在对方中发现自我、理解对方。这就需要在公寓文化建设中搭建平台,强化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活动和网络信息空间为平台。如近年来各高校开展的公寓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网络聊天室的开通、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等都在不同程度彰显了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为基础的公寓文化建设。

再次,共享交往的成果共同发展。在学生公寓文化动态生成中,主体间作为独立精神主体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致力于公寓文化建设,在相遇的境遇中共同创生经验、智慧与意义和价值。在师生及生生平等交往过程中,学生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身人格价值的彰显,不仅可以激励自己,同时相互激励他人,创造一个能鼓舞每一个人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公寓建设的凝聚力。同时,学生公寓的教育、服务与管理者在充分引导公寓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体验了主体间性公寓文化建设的成就感和主体间交往的愉悦心理体验,树立了教育、服务与管理的自信心,进一步全身心地投入的公寓文化建设中,为师生交往不断深化提供了心理保障。

3、高品质学生公寓文化的标志:自组织性的生成自组织性是指在复杂、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系统中的一种自我生成的有序状态,自组织是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优化的最佳路径。具有自组织性文化是学生公寓高品质文化的显著标志,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走向主体间性是其自组织性生成的路径。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是主体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是人际间真情实感的直接流露与显现。主体间性伦理观具有共在性、现实性、沟通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促进学生公寓文化自组织性的生成必然成为高品质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诉求。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本身具有开放性、内部元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的特点学生公寓建设的自组织一样需要干预,而这种干预是软干预,即是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学生公寓文化营造需要长效机制做保障,构建以主体间性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方式为特征的优良公寓文化,通过主体间沟通、协商、融合,强化情感教育服务与制度管理的整合,促进大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由“从众”心理转为“为众”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学生公寓文化强大的感召与影响力,从而有效实现学生公寓建设的教育与管理伦理价值和效率价值。

同时,学生公寓文化的自主性的生成有赖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学生宿舍自我管理体系的建设。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德育注重自治,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而是在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实行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以学生社团为抓手,构建“社团——各部学生干部——学生;“楼长——层长——室长——室员”的双线自我教育体系,以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种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公寓文化自组织性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朱葆伟、李继宗,交往,主体间性,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2(2):19,28.[2]吴桂韩,主体间性哲学——和谐社会伦理道德观的积极成分[J].党政干部学刊,2007(4):10-1

2[3]马闻钧,教育管理中的自组织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P63-65.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倡导高雅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加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表现在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化积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在高校的体现和延伸,是社会主义文化与校园精神相结合、在社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一种文化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承担着创造和传播,知识、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社会职能,保持校园文化的健康性和高品位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引领功能。校园文化培养师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教师在其社会活动中都无形地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他人,使大学文化所代表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从而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培养和生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反过来通过文化“反哺”的互动,又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同时,还要通过积极开展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其他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操,抵制低俗和非理性文化的倾向,引导校园文化向高雅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一般是在青年大学生耳濡目染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深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员工,在年龄结构上整体趋于年轻化,庞大的学生群体更是使校园文化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但这一群体的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如何帮助大学生甄别“优劣”文化成分,走出心理和思想上的误区,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取向,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和影响,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是大学自身精神的体现,而大学精神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需要历史的积淀。需要不断继承和创新。纵观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每所成功的大学都离不开大学精神的支撑,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赋予学校生命力、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和风格、职业理想、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等的综合反映,具有十分强烈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而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就是校园文化。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在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中能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振奋精神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深刻影响,铸就出既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自身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凝聚力。

2、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即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化办学环境,优化办学条件是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健康优美的教学环境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

域内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校园整体规划设计、学校大门、学校围墙、标志性的雕塑,都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等,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3、坚持倡导高雅文化,净化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倡导高雅文化,让严肃、高雅的艺术筑起校园文化的殿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建设高雅文化,另一方面,面对大众文化也不能简单地抵制或急于批评,而应该思考如何积极适应。基于此,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对立统一,正视大众文化流行的现实,善于学习大众文化的有益成分,做到高雅文化通俗化、通俗文化高雅化;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大众文化的弊端及其给大学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功利性对大学高雅文化的排挤,在提升大众文化人文价值和格调品位的同时,把直接发展高雅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造就能够懂得高雅文化、欣赏高雅文化、创造高雅文化的大学人,为高雅文化的生产繁荣、消费创造积极健康的环境。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做好流行文化的宣传、介绍,提高广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同时要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中反动、黄色、暴力、腐朽等方面的内容予以坚决清理、打击,要常抓不懈,保证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4、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和学校各级组织对校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以及使这种外在制度内化为师生个体意识的过程。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第一,要制定适应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各种校园文化制度。校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体现国家的政策,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也要体现科学性、教育性、可行性。第二,要把制度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校园制度的建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作用功能是体现在是否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加强对学校制度的宣传,并用以指导师生的行动,加强检查,强化管理,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外在文化尽快向内在文化的转变,从而真正发挥校园制度文化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3]龚刚,《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1期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甘肃兰州

第三篇: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高校“四有”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途径分析(本站推荐)

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高校“四有”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途

径分析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特殊性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师风乃教师的教学、学术作风也,是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的道德、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师德师风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同样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教育风气问题。师风是一个教师,乃至整个教育行业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范。师德是师风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师德作为土壤,就不会孕育出良好的师风;同时,师风又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师风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左右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师德师风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师德师风在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特殊性

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高校“三项使命”的完成在根本上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同时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高校教学过程是以高深、专门、实践性区别于其它教育类型。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的学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思想具有自主性强的特点,高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相比相对要少,而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又有强烈的自主性。基于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口头的宣传或是某一次活动的展开,而更应该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沟通当中,将师德、师风的建设常态化。

二、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体间性转向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一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以往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途径主要从教师这一单一主体入手,基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理论而建构的,往往忽略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教师间的互助与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社会环境等其他主体性要素。随着国家、社会对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三严三实”等理念的推进以及社会文化的多元与开放,原有强调单主体取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主体间性理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主体性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性是在“主体-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主体性是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我。因此,主体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二)主体间性

所谓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它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积极扬弃。基于主体间性的观点,主体、客体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而是向“主体-主体”或“主体-媒介-客体”的模式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主体和主体共同分享着经验,这是一切人们所说的“意义”的基础,由此形成了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主体之间在“对话”“交往”和“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冲突或达成某种共识与认同。在实践中,主体与主体共享社会生活、实践的经验,构成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某种共识与认同或是形成冲突,形成一种交流的平台,使得交往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得以确立。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动态、多元化的过程,随着社会、文化、信息的开放和多元化,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师风建设已经不能再适应未来的发展,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强调高校师德、师风的发展与建设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

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是围绕着教学活动而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因为“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产生着不同形式和程度的互动,对于教师个体自身发展和师德、师风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培养,不应仅从教师个人的角度出发,而应融入多方主体的共同力量,共同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展。

(一)施教者主体

教师主体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在高校师德、师风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主体师德、师风的建设应该从强调教师自觉承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严谨治学、精心教学、潜心钻研、严守学术道德等方面做起,并结合社会环境新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在新的时期,应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将争做“四有”好教师的四个目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当中。

(二)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

高校教师有着共同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宣传和交流平台,激励高校教师相互交流师德、师风学习体会。通过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能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增强高校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新时期国家对“四有”好老师建设目标的实现,通过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宣传师德、师风良好的“先进典型”,营造学校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通过教学比赛、观摩等形式,来促进教师之间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促进教师的学识方面的成长。

(三)社会、舆论主体与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营造一个方向明确、气氛浓厚、声势浩大的舆论环境,以有效发挥宣传的积极作用,让全社会都关注甚至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来。社会、舆论环境对于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与监督与促进作用。

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价值引导作用,让社会认识到高校教师工作重要性,同时通过社会的力量,对于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监督,同时,积极征求社会对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容的提议。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学生的独立性,很多高校教师上课即来下课便走,没有和学生深入交流和沟通的时间,而师德、师风建设的也往往脱离学生。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表现,如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沉迷、过多投入课外兼职工作而忽略专业学习等。因此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新问题和特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关注新时期,高校学生群体的普遍性问题和特点,在师德、师风建设内容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进行调研,及时补充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并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用日常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向往的热情,并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全方面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真正做到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来引领高校学生的发展。

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强调的是摒弃“主体-客体”关系中单一主体的自我中心范式,转向以“多主体、主体间互动”的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但更加强调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学习,强调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容与方式的与时俱进,与学生充分接触,了解在新的时期,如何给学生更好地做表率,在师德、师风的建设过程中,强调社会、舆论的主体性作用,为新时期高校“四有”好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起到监督和指引。

下载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体间性伦理道德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