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口支援高等学校定向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附件三:
对口支援高等学校定向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协议书(参考样本)
甲方(培养高校):
乙方(定向高校):
丙方(定向生本人):
根据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指标办法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
[2010]4号)的要求,就丙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录取丙方为年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甲方向丙方发放硕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丙方学习期满、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硕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回到乙方工作,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直接转交乙方,由乙方及时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转交丙方。
三、乙方负责管理丙方学习期间的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保证丙方的学习时间。丙方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称)晋升等,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学习期间丙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乙方负责安排丙方工作。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乙方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
五、丙方若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由甲方通知乙方。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退回乙方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甲、乙、丙三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三方各持有一份,按本协议执行全部条款。
七、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高校公章:乙方高校公章:
甲方负责人签字:乙方负责人签字: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第二篇:对口支援高等学校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对口支援高等学校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甲方(培养高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乙方(定向高校): 丙方(定向生本人):
根据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指标办法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0]4号)的要求,就丙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录取丙方为2014年
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丙方学习期满、符合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博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回到乙方工作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直接转交乙方,由乙方及时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转交丙方。
三、乙方负责管理丙方学习期间的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保证丙方的学习时间。丙方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称)晋升等,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学习期间丙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乙方负责安排丙方工作。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乙方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
五、丙方若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由甲方通知乙方。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退回乙方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甲、乙、丙三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三方各持有一份,按本协议执行全部条款。
七、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高校公章:
乙方高校公章: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负责人签字:
丙方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第三篇:对口支援高等学校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
附件二:
对口支援高等学校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协议书(参考样本)
甲方(培养高校):
乙方(定向高校):
丙方(定向生本人):
根据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指标办法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0]4号)的要求,就丙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录取丙方为年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甲方向丙方发放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丙方学习期满、符合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博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回到乙方工作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直接转交乙方,由乙方及时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转交丙方。
三、乙方负责管理丙方学习期间的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保证丙方的学习时间。丙方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称)晋升等,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学习期间丙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乙方负责
安排丙方工作。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乙方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
五、丙方若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由甲方通知乙方。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退回乙方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甲、乙、丙三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三方各持有一份,按本协议执行全部条款。
七、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高校公章:乙方高校公章:
甲方负责人签字:乙方负责人签字: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第四篇:定向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合同
定向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双方于2009年4月30日,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双方根据原国家教委《高等院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88)教研字026号文的规定,经平等协商订立合同如下:
一、乙方为甲方在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定向生)_____________同志壹人。定向生的学制为叁年,自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
二、定向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生源有以下两类:
八、定向生毕业后,乙方应将定向生入学时转入乙方的有关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就业证》直接转交甲方,甲方应予接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由甲方转交定向生本人。
九、甲方应与定向生订立相应的合同,并将该合同的副本送乙方招生办公室备案。甲方与定向生所订立的该合同应包括定向生学习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安排、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转交的方式及时间、最低工作年限、甲方提供定向生在乙方学习期间的待遇、合同有效期限、违约责任,以及其他双方认为必要的内容。
十、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自乙方向定向生发出录取通知书之日起生效,自乙方根据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将定向生的档案材料转至甲方之日终止。在合同有效期内,甲乙双方应忠实履行本合同,非经甲乙双方一致同意或非因法定原因,甲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甲乙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须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甲方:乙方: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
(负责人)签字:常务副院长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第五篇: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湖北大学(甲方)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录取有关规定和初试、复试成绩,决定 录取(乙方)为学院专业定向培养类别的博士研究生。由甲方负责为单位(丙方)定向培养,学制三年。为维护各方利益,现制定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培养单位(甲方)在协议书有效期内应承担的责任:
1、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学习期间,乙方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和必修环节的学习,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甲方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对乙方进行培养,并按甲方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甲方给达到条件的乙方颁发毕业证书并按有关规定授予相应学位。
2、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录取后不转工资、户口关系和人事档案;
3、乙方在校期间除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及公费医疗外,其他均与计划内录取博士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
4、乙方毕业后负责交给丙方分配使用。
二、乙方在协议书有效期内应承担的责任:
1、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被录取后,不需转人事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
2、乙方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若有违反均按《湖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处理;
3、乙方认真学习,按照培养单位(甲方)要求完成学业,毕业后由定向单位(丙方)负责安排工作;
4、乙方按照学校规定交纳住宿费、入学新生体检费等。
三、丙方在协议书有效期内应承担的责任:
1、按照丙方规定,丙方给乙方发放工资以及报销相关费用;
2、乙方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学习时,应妥善安排其工作;
3、应关心乙方在读期间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协助甲方做好对乙方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四、本协议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至乙方毕业时止。如乙方因各种原因未能入学,该协议自动废止。本协议书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公章):乙方:(签名)丙方(公章):湖北大学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通信地址:通信地址:通信地址: 湖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 430062邮编:邮 编: 联系电话:027-88663060联系电话: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