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宏胜集团赴桐庐开展美丽乡村考察交流活动(图)(大全)
宏胜集团赴桐庐开展美丽乡村考察交流
活动(图)
秋高气爽,惠风和善。1
1月9日,宏胜集团组织在杭各部
门及分公司部分人员前往桐庐
参观考察“美丽乡村”建设。
此次考察活动由宏胜集团
宗馥莉总裁号召,吸引了集团科
级以上领导干部及青年员工共
30余人参加。活动是以桐庐县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优秀代
表——江南镇环溪村、荻浦村为
考察对象,游览浙江省美丽乡村的较成功典型,感受新乡村的环
境与建设情况。同时在了解该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先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来启发个人的思维,去思考工作中有待改进的环节,?战庵执葱碌墓ぷ鞣绞酱氲浇窈蟮墓ぷ髦腥ァ?
2008年前,环溪村“脏、乱、差”的环境严重影响了环溪村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从08年开始,该村根据自身的地势特点,开展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态河道改造工程。在建设好美丽村庄的同时,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传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
有着宋代的范井,明代的水系,清代的石坊的荻浦村,为能将这些承载历史的建筑物完好地发掘出来,先后投入资金260余万元,实施了旧村改造工程,村道硬化工程和改水工程,有效地提升了沿线村庄的视觉效果,改善了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
参观结束后,公司领导及青年员工同镇、村委委员进行了简单的会谈。镇长和村委书记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江南镇的由来和发展规划,同时分享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因地制宜,谋求发展;不断创新、勇于实践。
通过本次活动,全体员工收获颇多,同时Kelly的“用我们的小眼睛发现大问题”;李总监的“用脑思考、用心改变”,郑部长的“学会自我放松,有自驱力地工作”,童部长的“行动胜于心动”等都给予了全体员工很大的启发。不管是领导的熏陶,还是自身的体会,相信这次考察活动定会为青年员工的思想注入更多的灵感,为工作带来更多的激情!
(报道:郭必晓)
2013-11-14 10:16:11.0
第二篇:20140516主任发言(美丽乡村桐庐考察)
陈主任发言材料
一路走一路看,切实感受到整洁有序、美丽如画的乡村,浙江美丽乡村先行区建设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安吉是200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了一套好的经验。2010年“美丽乡村”建设上升为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并在浙江全省全部推开。桐庐是相对较迟创建的美丽乡村,但由于经济、区位等较好的基础,可谓后来者居上,去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桐庐举办,被誉为“中国最美县”。余杭区良渚文化村让我们感受丰富的江南文化。总体感觉到他们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持续运作多年。他们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持续运作,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呈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效果。二是建立了一套好的工作机制。像安吉县的所有部门都出台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而且所有的工作的都和美丽乡村紧密联系。他们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三是舍得大投入。自古江浙富庶地,他们的县、乡、村经济基础比较殷实,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也是舍得花钱。四是已经实现了良性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提升了村庄环境,也带动了产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非常热门、红火,村民的良好习惯得到培养,整体素质较高。
在看到人家成绩的同时也感到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主抓美丽乡村建设的部门,下阶段,要认真学习借鉴此次考察的先进经验,活学活用,有效提升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1、是持续提升创建水平。浙江每年县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一个主题,如竹茶安吉、潇洒桐庐等,我们也要总结一个响亮的主题,让人容易记住,又具有永春美丽乡村的特质。在乡村建设上,台湾已经积累了很多很好的先进经验,比较适合我们闽南美丽乡村建设,要适时聘请台湾的专家对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休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建设理念等方面进行策划提升。同时,要按照即将文化提升方案,挖掘展示农村特色文化,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创建“四个一”党建综合体、美丽家庭等,有效丰富创建内涵。
2、树立全域创建的概念。我县要从缘起到深化、拓展、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做每年的10个县级示范村,目前我们的创建面还是不宽,仅创建了30个县级示范村,并且有的村效果还很不理想,乡镇级示范村动作不大。要树立全域创建的概念,全县推进,整村整镇推进,每个村都要动起来,基础好的可以先行一步,争取列入第二年的县级示范村,基础差一点的村庄,环境一定要整理清楚,整洁有序就美了80%。同时,要再抓好5个精品村创建的基础上,再先择一批精品村进行创建。要有效推进中部、东部、南部三个示范片区的建设,特别是省市重点示范线蓬壶观山村-汤城村-仙岭村的整治提升。
3、要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当前我县已经有了十联动机制。创建氛围与安吉、桐庐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要进一步出台措施,鼓劲引导每个部门都来支持参与,每个乡镇村都在积极推进,人人都来共同响应,在全县上下营造浓厚的氛
围。
4、要加大资金投入。近几年,我们探索了一套符合永春实际的建设经验,生态理念、“三不”原则等已深入人心。方向找对了,可是创建的基础却一年比一年差。建议县级财政能否加大资金的投入,对乡镇级示范村也要有一定补助,以调动乡镇村的积极性。
5、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要将我县这几年的建设经验,整合提升出一套可学可复制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并努力上升为全省、全国的建设标准。
6、增强发展后劲。美丽乡村建设要建设,产业必先行,才有经济基础支撑。抓好美丽乡村的特色产业建设,突出做好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村级财源建设,发展与美丽乡村相匹配的美丽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篇:考察桐庐美丽乡村心得体会
一路走来,桐庐县的精致大气,环溪、荻浦的秀美和谐,现代化的城乡风貌、错落有致的特色村庄,整洁清新的村容村貌,各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与考察的同志纷纷表示,“桐庐样本”可圈可点、可看可学,将借鉴和学习该县在城建管理、绿化美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和基础。
近年来,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领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细节。
启示一:要因地制宜。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善于挖掘自己的特色,彰显自己的个性美。越剧文化是我市的特色和优势。我们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突出个性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启示二:要重视群众。“和美越乡”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单靠政府唱“独角戏”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要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把宣传工作抓深入、抓到位,把道理讲透,事实摆清,用行动感召,用典型示范,形成全社会多方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和美越乡”建设的良好局面。
启示三:要突出重点。“和美越乡”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全面铺开不现实,一步到位更加不切实际。我们要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就当前来看,农村环境卫生是重点,要转变思路,实施从“重建设”向“建管并举”转变,把“清洁家园”工程作为重中之中来抓。另一个是要打造亮点,要按照丰富内涵、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的要求,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带、示范区块和精品村。
启示四: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从消除一处卫生死角、建好一处垃圾站房、改好一座卫生厕所等细微环节入手,用“纳米精神”,一点一滴抓推进、抓示范、抓落实,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和美越乡”。
第四篇:调查研究:关于赴浙江桐庐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的报告
关于赴浙江桐庐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的报告
3月25日至28日,我随同省委农办组织的考察组,赴浙江桐庐学习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学习考察中,通过现场观摩、听取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开阔了眼界,深受启发。
一、浙江省和桐庐县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自2003年起,浙江省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整治农村环境。桐庐县按照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统一部署,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走在了浙江乃至全国的前列,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区、杭州市城乡统筹示范试验区,先后荣获“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中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称号,富春江镇、环溪村入选浙江省首批最美乡村。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桐庐县召开。
浙江省、桐庐县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努力营造共识。
在考察中,所到之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田园风光秀丽精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源自于桐庐县全县上下牢固树立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共识。在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伊始,桐庐县就大力强化“环境立县”和“全域景区化”理念,提出“宁可各项荣誉少一点,也要合力抓经济;宁可政府支出紧一点,也要挤钱惠民生”,“要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注重与乡村旅游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相继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村庄整治、富民产业培育、改水改厕、下山移民、农居改造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项目,使“环境立县”和“全域景区化”理念成为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强烈共识,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规划先行。
浙江省坚持规划先行、全域规划,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的规划体系。桐庐县按照“四美三宜”(“四美”即科学规划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三宜”即宜居宜业宜游)的总体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以“一套规划、两大节点、三大产业、四个一体化、五个桐庐”为主要内容的“12345”行动(即:着眼全域,科学编制一套彰显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注重规划的阳光民生、落地可行和项目支撑;着眼连线成片,着力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的亮点和重要节点,以突出集聚、突显特色来打造节点,以5条乡村风情带串连节点;着眼富民美村,大力培育有利于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生态工业”三大特色产业;着眼全民共享,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四个一体化,即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环境卫生、城乡文化文明一体化;着眼城乡统筹,致力建设风景桐庐、低碳桐庐、人文桐庐、开放桐庐、幸福桐庐),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围绕总体目标和“12345”行动,县政府相继出台《风景桐庐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秀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183个行政村整治规划,重点细化完善了32个中心村和3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规划,做到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对接”。科学规划,为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长效制度化保障。同时,桐庐县为183个村配备了村级专职或兼职规划管理员,待遇与“大学生村官”相同,村里所有建设活动都需规划员签字,有效保证了规划落实到位。(三)突出产业支撑。
浙江省坚持建设村庄和经营村庄相促进,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拓宽农民创业就业门路。桐庐县把村美与民富有机统一并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和“什么来钱种什么”的思路,推行“一乡一业”工程,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产业和休闲乡村旅游业,形成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2013年,桐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86元,比浙江省全省平均水平高880元。在金融支撑方面,桐庐县给农民住房发放农村房屋所有权证,金融机构允许农户用农村房屋所有权证抵押贷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缺乏抵押难题,同时金融机构也积极开办在核定额度和期限内、基于农户信誉,不需要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创业贷款已成为当地农民创业致富的有力助推器。(四)狠抓环境治理。
整治环境脏乱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所在。浙江省提出,要突出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四边三化”(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桐庐县大力实施“清洁桐庐”三年行动计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及其他民生工程。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5亿元,建成农村污水处理池2000余个,铺设农村污水管网2500公里,建造窨井7万余只,18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全覆盖,率先推行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综合化利用全覆盖,改变了以往“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在污水治理上,桐庐县首创了分散式厌氧加人工湿地、(太阳能)微动力耗氧加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在生活垃圾处理上,桐庐县在农户门前放置分类收集桶,把可堆肥垃圾做成有机肥料,实现了生活垃圾再利用。在桐庐县考察的沿途,无论是集镇还是乡村,无论是大路还是村街小巷,可视之处干净整洁,没有塑料袋废纸果皮等垃圾,没有乱堆乱放现象。同时还了解到,富春江桐庐段出境断面水质已连续6年优于入境断面水质。这些,都得益于桐庐县坚持不懈抓环境整治的魄力和勇气。
(五)着力改善民生。
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人口集聚和促进公共服务相衔接,把中心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节点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载体,加快推进村庄整治从治脏治乱向治小治散并重转型,推动公共资源要素向农村特别是中心镇中心村配置。桐庐县从优化生态人居布局入手,实施农民转移集聚三年行动计划,在县城和4个中心镇开展了7个农民转移集聚项目。每个中心村都按标准规划了新型农村社区,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为优化配套公共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合古村落保护、特色村建设等,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10628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1345户。行政村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农村图书馆、乡镇公办幼儿园等民生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县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开到了距县城40分钟车程的分水镇,林业、国土等22个单位进驻,服务范围辐射周边乡镇13万群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延伸,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仅让乡村的人居环境更美丽,也使农民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二、几点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我深切感受到,浙江省和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做法和好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概括起来,主要的启示有四个方面:
(一)切实强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浙江省和桐庐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同步发展的同时,缩小了城乡差距。这一做法启示我们,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和最终目标。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为统领,赋予美丽乡村建设更深层次的内涵,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政府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辐射与覆盖,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产业和资源集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加速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二)重视走产业带动发展的路子。浙江省和桐庐县把农民增收致富摆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位,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美丽乡村成为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源泉。浙江省和
桐庐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最核心的是要发展生产,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没有生产的大发展、没有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大提升,美丽乡村就不具备基础条件,也难以达到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整洁、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建设目标。只有把富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现代富民产业,日益壮大农村经济,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三)坚持科学编制规划和切实执行相统一。
浙江省和桐庐县在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历来重视规划工作,在村庄整治初期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坚持做到“画饼”与“做饼”相结合,通过规划的引领、规范和指导,使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由此也启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分类推进。在制定规划时必须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条件、人口规模、地域特色等因素,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与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与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使规划符合乡村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真正起到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规范引领作用。同时,必须突出重点,围绕资源聚集和产业发展的优势地区,以新型农村社区、中心乡镇中心村为重点,促进要素流动,集中力量发展富民产业集群,下功夫整治村容村貌,坚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居住、公共服务“三区分离”,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一批示范和样板,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规划一经审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浙江省和桐庐县在乡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考察中所听所看,我感觉,最根本的成效还在于通过治理,改变了农民以往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有了极大提升。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要力量。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兴产业、修公路、建新房、搞绿化、美环境,更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借鉴浙江省和桐庐县的经验,就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文明教育,引导农民改善生活习惯,提倡推行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向现代化转变。同时,注重用行动感召,用典型示范,在政府的主导下,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真正使农民群众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最大限度凝聚共建合力。这一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财政比较薄弱、自然条件差的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第五篇:对于赴某、某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
关于赴 XX、X XX 学习考察“美丽乡村”
建设工作的报告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农经工委及部分镇、街道人大负责同志赴 XX 市、XX 区两地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两天的行程,XX 一行先后到 XX 市双塘镇九墩精品葡萄园、棋盘镇杨庄集中居住区、XX 区三堡街道潘楼村、汉王镇紫山村等处实地查看,认真学习当地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XX 市双塘镇九墩村围绕‚优化基础设施、出台扶持政策、打通种销两头、做好产业服务‛的工作要求,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实现了葡萄产业势头猛、发展快、收益高。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 3700 亩,种植品种有巨峰、夏黑、早夏黑、香玉、拥优一号等葡萄普通品种,还有阳光玫瑰、浪漫红颜等高端品种,上市早,产量高,及早占领市场,抢占先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 20 个省市地区。葡萄亩均产量在 3000斤左右,每亩年纯收入在 6000 至 12000 元,其中高端精品葡萄达到 3 万元左右。
杨庄集居区拆旧建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品质。项目占地 220 亩,整体规划设计 245套房屋,用于安置杨庄、余庄两个自然村,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耕地 400 余亩。项目主要功能有驿站,文化大舞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老年、儿童服务中心,青年创业中心,特色文化街区及村民居住区,同时将手工作坊和文创融入村庄内,使村庄有看点、有卖点,提升村庄内涵,建成后将大大改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乡村公共空间品质,重塑传统农创手工产业,激活乡村休闲生活。项目民居建筑以二、三层楼房为主,以马陵山当地红石、红瓦、实木等中式自然元素为主,形成富有当地地域特征的新中式住宅建筑,重塑居住区整体风貌,与周围 1000 亩田园综合体相互融合,形成‚居住+作坊+文创+旅游服务+体验‛新型农民居住区。
XX 区三堡街道潘楼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了村庄环境,提升了人民幸福指数,被誉为‚苏北小江南‛,多次蝉联江苏省文明村,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全国平原绿化千
佳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最美乡村等。该村先后投入 1600 余万元实施村庄建筑物立面改造美化工程,道路亮化、硬化、铺装工程,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弱电管线下地工程,整体绿化提升环境整治工程,河道水面整理清淤护坡、构建亲水景观平台工程等六大工程。先后打造了潘楼村半亩塘景点、半月亭广场、法治广场、村史馆、文化礼堂,进一步改造提升中心文化广场、绿园、好人园、村史馆等 11项重大项目。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垃圾处理体系,长效整治村容村貌,持续实施‚三绿‛工程(绿色道路、绿色村庄、绿色庭院),做到干净整洁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构建起 XX 南部绿色生态家园。
汉王行政村紫山自然村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紧扣村体外立面改造、道路管网、河道清淤、厕所革命、山体公园、环境绿化等 7 类基础建设,将明清风格和徽派建筑相结合,提升美丽环境。建设过程中完整保留历史古迹、民俗文化和原生态田园风光,注重特色乡村风土人情和传统风貌的保留和塑造,留住乡村的‚魂‛。以美丽环境招引美丽产业、以美丽产业带动旅游发展。打造后的紫山村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民宿及农家乐等富民产业,打造汉王塔等地标
项目,建成张伯英书院、竹坡故里、陌生云居、栖云民宿、紫金小院等 10 余个富民项目,社会治理水平也同步提升。人居环境提升后的紫山村成为全国网红村,2019 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每年迎接各类观摩参观团队 400 余批,接待人员 1 万多人次。中央电视台 7 套相约栏目在此举办;新华社、新华日报多次专题报道;并举办国际村跑、农民丰收节等活动。
二、对我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产业调整方面。XX 市双塘镇九墩村以葡萄产业为支撑,让农民先富起来,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只有乡村先富起来,农民先富起来,政府才有更多资金、农民才有更大积极性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我县陈油坊村从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庄,一跃成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美丽乡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陈油坊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别是陈油坊的葡萄产业声名鹊起,成为了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的拳头产品。但陈油坊的葡萄产业与 XX 市双塘镇九墩村的葡萄产业仍有很大差距。XX市双塘镇九墩村的葡萄最大的特点是上市早,成熟快,足足比我们的葡萄提前 2 个月上市,这其中的缘由是因为新技术的运用,特别是温室大棚采用了 4 膜甚至5 膜,温度上升快,葡萄成熟早,这一新技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二)人居环境整治方面。XX 区实施公共空间治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科学把握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和财力承受度、群众认可度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清理公共空间为基础,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防止景观城市化。为保护村庄的自然肌理,传承历史文化习俗,邀请由规划专家、乡土专家、群众代表参加的规划设计队伍,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形态等,在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的基础上,分类打造‚产业带动型‛、‚城郊旅游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等不同类型村庄,凸显青山绿水、印刻美好乡愁。
今年以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全力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建设新乡村、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项环境整治行动。‚红色革命老区‛大屯街道宋庄
村,通过公共空间整治,将田园风情和红色故事交融在一起,开阔的道路、整齐的垃圾箱、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独具特色的县委旧址、休闲的文化广场一应俱全。正在建设的花田花海、水上运动、军事展览、红色学堂等项目,将生态、生产、生活融入到宋庄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县的公共空间整治与 XX 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首先表现在面上,我县整治的范围没有XX 区面广,XX 区的公共空间整治面广量大,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次体现在点上,XX 区的公共空间整治做的很深很细,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处都可圈可点。而我县的公共空间整治则比较粗糙,大而化之。这就要求我们在下步的工作中做深做细,从细微处着手,彰显整治成效。
(三)民宿建设方面。XX 市宋庄民宿位于棋盘镇王徐村宋庄组,在棋盘镇东部,山水大道北侧,距离镇区 5 公里,属丘陵地带。依托其丘陵山区优越的自然景观及农业资源,结合当地人文,由 XX 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宋庄民宿,项目总投资3000 万元,总规划用地面积 300 亩,改扩建度假别院约 2400平方米,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手工体验馆、会务吧、长廊、咖啡吧等)约 21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运营,为徐州地区第一家精品体验特色民宿;聘请湖南农道设计团队,采取安徽三瓜公社模式,重点发展以乡村振兴为主导的旅游度假项目,对宋庄 100 多户民居进行全面改造,打造乡土气息民宿工程,与精品民宿相辅相成,形成中高低端相结合的旅游度假项目,打造一山一湖一古镇旅游线。宋庄的做法对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民宿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聘请第三方公司来经营是以后发展乡村旅游的趋势。我县要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由政府做好规划及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然后面向全社会,吸引社会资本前来投资,聘请专业的旅游公司,具体负责乡村旅游、民宿建设等方面专业的事。政府发挥好规划引领的作用,其他的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三、对我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开拓工作思路。大力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外出学习参观发现其他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宣传都搞得有声有色、形式多样。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宣传报道,引导鼓励镇街、村组、群众形成共识,广泛参与,主动作为,齐头并进,共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继续在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
觉性、创造性方面下功夫。要用基层党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村里开展建设美丽庭院、爱护村容村貌等各方面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特别是普通群众的个人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对群众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动进行量化积分,与物质奖励利益挂钩。
二要搞好整体规划。继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一是要像城市建设对规划的重视程度一样,对已经出台的规划进行完善,顺着一个总体的思路,一任接一任接着干下去。要将规划向镇街、村居延伸,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二要体现乡村特点,将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区别开来。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具体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抓好落实:‚编制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照搬城镇规划,更不能一个模子套到底。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对当地有特色的树木、河道、汪塘,千方百计留下来。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房子、老建筑、老物件,要进行保护。
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美丽乡村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任何一个工程的滞后都会形成‚木桶理论‛的短板,影响‚美丽乡村‛的形象。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学习借鉴 XX 区的做法即道路交通上建设有车行主干道、步游道、停车场;在给排水系统建设上生活用水按标准集中供给,灌溉用水能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消防用水与灌溉用水为同一管网,在排水方面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进排水规划,确保排水畅通。雨水排放不进入排水系统,直接排入周边自然水体。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在游客活动集中的区域设置化粪池,另外,在旅游厕所附近各设置化粪池一处,污水在此进行收集,并进行统一处理。电力电信方面配电线路采用电线缆,沿道路铺设。道路照明建议采用生态能源、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进行道路照明。
四要建立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来之不易,要在防止反弹方面下一番功夫,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通过政府采购引进物业公司,对农村的卫生清扫、化粪池等进行统一管理,配备垃圾箱、运输车辆、保洁人员,对垃圾统一清运、处理,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就地选址兴建小型垃圾掩埋场。实现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在农村面貌‚表‛的层次得以改变的同时,要逐步向‚里‛深化。新型农村社
区建设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建设循环、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抓好乡村绿色生产。倡导发展农村生态工业,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转向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