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2 05:4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一、拟选的乡村旅游试点村:韩坊村

二、韩坊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韩坊村地处新市镇东约4公里,现有138户人家,人口525人;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深厚,在历史上曾有临邑至济阳的官道,近三十年来踩高跷,鼎盛时达150多人,小迷戏在1978年左右最为鼎盛,当时有四十多人参与;土地宽满,土质肥沃,可耕地面积905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和大棚蔬菜等,该村的大棚菜从1991年就开始种植;土马河横穿本村,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清澈,野鸭、白鹭等水禽众多,鱼类、植被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业条件优越。

三、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定位

结合自身实际,遵循现代理念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韩坊村乡村旅游产品定位于“乡村观光游览+民俗文化体验”。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

以发展观光游览型乡村旅游产品为基础,计划在村内建设一个以农业采摘、渔业养殖、垂钓、餐饮等为一体的高标准生态园,大力规范、引导和发展农家乐、农业旅游园以及现代新农村等乡村旅游产品;以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为特色,深入挖掘农根文化,为游客提供一种真实的、感性的、可观的、可体验、可参与、全方位的本土文化体验空间。

五、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措施

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等,重点解决好土地、资金投入上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环境。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保护投资开发者的各项权益,并列出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旅游业解决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问题。同时,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对重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指导,使其强化自身特色,更好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广泛宣传促销。多与农业、林业、新闻媒体等部门联系,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旅游交易会和旅游推介会等,积极宣传推介韩坊乡村游。同时,加强策划包装,细分客源市场,通过专项促销、与旅行社结盟、与周边景点联动等形式,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泛吸引游客。

(三)优化旅游环境。加大道路、交通、住宿、餐饮、通讯、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乡村脏、乱、差的局面。同时,规范旅游运作,引导和鼓励农民建立乡村旅游发展行业协会,规范乡村游的经营与管理,确保在食、住、行等方面的接待条件符合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四)多渠道融资。积极探索和创新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改变由政府包揽的做法,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机制,消除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障碍,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六、几点请求与建议

一是请县政府确定专人负责来抓韩坊村的乡村旅游工作,并尽快派驻工作组、专家和技术人员。

二是请县建设、交通、土地、财政、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实行对口帮扶,并落实具体项目。

三是建议县政府要以实施“十村百户”工程为抓手,加强对农业旅游的引导和规范管理,不断加强产品的层次性开发和产业链扩张,发挥示范点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

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

(2014年11月4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旅游、文化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镇立足本镇实际,着力挖掘利用镇域内旅游资源,同时加强与周边镇(街道)的交流联系,整合打造“两河”旅游景观、农业观光、遗址收藏三大乡村旅游景点,全镇旅游业发展开始破题上路,实现了较快发展。

一、我镇发展旅游业做法

1、打造“两河”风情游

一是依托我镇紧靠黄河的地理优势,以、、、、景区为着力点,争取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打造以观光旅游、采摘和黄河餐饮为重点的百里黄河风情游。在、、、景区推出了推石磨、石碾、太平车子、挑水等趣味活动。依托、、、蔬菜基地打造具有、、、特色的蔬菜瓜果采摘基地,依托黄河淤备工程桑园种植打造桑葚采摘基地,并学习刘春模式,在沿黄村庄开发渔家乐旅游项目。二是利用小清河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竣工的契机,推出小清河徒步游、自行车骑行游,在后刘村、圣寺村等小清河沿岸推出休闲垂钓游等。组织游客在黄河游后到小清河游玩,观赏体验小清河治理后的发展变迁。

2、打造农业观光游

我镇远离城区、生态良好,发展农业观光游优势突出,在促进农业游方面,我镇打出了“珑珺葡萄熟了”、“杨家苹果红了”、“山东黑牛发源地”等宣传用语,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一是发展珑珺观光、采摘、餐饮一体游。近几年,珑珺葡萄庄园渐成规模,珑珺葡萄通过有机验证,产生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并同时发展鱼类、散养鸭养殖,具备了延长产业链和拓宽发展思路的条件,也具备了发展一体化旅游的条件。二是瓜果蔬菜采摘游。我镇以杨家富硒苹果为代表的经济林果种植向周边村庄辐射。镇内成规模的蔬菜大棚基地3000余个,但一直没有脱离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我们为此专门组织成立了 55 家农民合作社,发展瓜果蔬菜采摘游。三是依托布莱凯特基地的带动作用和全镇 18000头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效应,打造我镇观牛、品牛肉、饮奶等旅游线路。

3、打造遗址文化游

2007年,考古人员在我镇胥家庙挖掘出一座南北朝时期的寺庙遗址。另外我镇还有临济城遗址,王恒村农民王树青建起我县首家个人收藏博物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镇内遗址文化资源,对其历史安排专人进行调查了解,编撰黑里寨文化遗址资料,并整合现有遗址资源,在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会同县内有关部门研讨可行的旅游发掘思路,将各遗址进行连串整合,精心打造古城遗址旅游线路。

二、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我镇旅游存在景点少、景区小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对县内同类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打破区域界限,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周边相邻区县共同建设打造旅游景点。比如,黄河游、小清河游等。

2、我镇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给旅游发展带来的不利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80后旅游主题大部分为自驾游,交通的不便导致他们选择其他地方出行。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力度整修道路,增加公交车次,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三篇:乡村旅游发展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程和示范模板是必要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1.1 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出现的旅游类型,是以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经济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职和回归自然资源等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最早兴起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政府倾向于将乡村旅游看作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种以接待外国客人为主的接待型旅游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市场开始逐渐繁荣,发展成为至今的创汇型旅游形式。旅游消费逐步由以大众观光为主的单一形式发展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生态、探险、自助等多种旅游形式并存的格局。

1.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他利用已有的农田、果园、林地、牧场、养殖场,加以美化、修饰,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建成观光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林场、观光牧场、观光养殖场等观光农业项目,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2)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既不离乡,也不离土”,以地生财,使就业竞争力弱的农民,通过一定的就业职能培训,便可以承担起乡村旅游所需的接待、服务、导游、卫生和管理等工作。

(3)乡村旅游能够提高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度。旅游业是促进人流动的产业,由于人的频繁流动,带动了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给他们带去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使他们摒弃小农经济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素质。

(4)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游客的参与性,游客可亲自参与采集、品尝农产品,农产品就地销售,减少了农产品的营销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5)乡村旅游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是国内农业的普遍现象。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够带动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人和农产品走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

(1)从宏观方面看,中国新农村建设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2006年底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农村家庭28000万户农村人口将近70000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67%,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

(2)从微观方面看,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发展农村的有效途径。

第一,农村有着可观的投资需求。借助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开发农村巨大的投资潜力,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工业企业、学校村镇建设以及各项服务设施等都有巨大的投资潜力。而这些设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不管是“家电下乡”还是“汽车下乡”,这些政策无非都是想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来向下寻求城市不能给予的经济增长。在一切都追求“利内需”、“利分配”、“保增长”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代农村的一种经济产业。当今乡村旅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就当前全球的金融形势来说,还担当着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责任。与其说是重任倒还不如说是机遇,是全球给中国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的机遇。

乡村旅游目前的开发状况

(1)乡村旅游不同于景区旅游。

首先乡村旅游需求量大。随着国内旅游的兴盛,乡村游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城里人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荫足怀旧和对自然的向往的需求。其次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类似的特点。注重休闲和娱乐、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时,乡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复消费的特点。再次乡村旅游强调乡村气息、旅游体验与城市生活方式相结合。乡村气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农村风情等。

(2)目前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①最普遍的问题是政府和开发商盲目的搞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到位。就拿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景观乡村嘉年华”来说,他实际上并非乡村旅游的范畴,因为他犯了乡村旅游开发的致命错误,即空心化开发模式。所谓的空心化开发模式就是圈出一块地,毁掉该划定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设施来重新规划开发。空心化开发模式是广泛应用于景区开发的一种模式,然而景区开发远非乡村旅游开发。怎样开发好乡村旅游是在不违背其本质的前提下来规划的,而不是在一块毁掉了的农村里的一块土地上异想天开。乡村旅游游的就是不同于城市的乡村味,而且这种感觉要真实,而并非是让城里人看一块建在农村的农村公园。

②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更是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由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根本,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成长和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示范模板的必要性

(1)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台湾,农业旅游被认为是面临利润下降、需要新的经济支柱的农民在乡村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选择,是克服低收入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大陆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业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但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一种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

(2)开发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中国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都接种在广大的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繁荣农村,更能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展望。

“98华夏城乡游”,“99生态环境游”等都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标志。2004年胡锦涛视察上海时又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旅游工作年会上也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6年国家旅游局又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宣传口号“新农村 新旅游 新体验 新时尚”。乡村旅游在国内全面启动。结语

乡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在正确认识乡村旅游最大特点的基础上,改正已有的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中的一些错误观念,贯以新的、正确的思路才能把乡村旅游开发成为“点石成金”的朝阳产业。所以开发出一套模板作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篇: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

——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经济部门的的增多,各地区都开始了

不断开发新的经济部门以求得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让各个

地区将经济发展方向或多或少的转移到旅游业这个无污染的第三产

业中来。各个地区无论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区或者丰富的人文景

观都开始了对旅游业的不断探索。旅游业日益获得人们的关注,为社

会创造了渐增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旅游经济的日益成熟化,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旅游模式

具有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领略农村乡

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

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方

式。乡村旅游已成为以乡村为中心内容,汇聚农村田间文化与农家乐

为规划设计,塑造、凸显与传播特定的乡村旅游地“形象的以体现文

化特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并以此吸引游客。为响应党的十六大的号召,我们旅游学院组织了一支志愿伍,奔

赴黄山市太平县的太平渔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同当地村

民就乡村旅游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村旅游已被提上了逐

渐重视的日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快速致富,还可以提

高农村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创造了发展物质与非物

质的双重机会。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日渐增多的自驾车旅游,短途旅游以及自寻旅游景点。而且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寻找回归自然的要求日趋强烈,所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日益成熟。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乡村旅游发展并不是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它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所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民对发展旅游业这项经济形式的认识并不深入,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可度不够大,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够高。第二、农村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够完善,乡村旅游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较多,一旦宣传力度不够会造成信息的流失,更新的进度跟不上。第三、发展乡村旅游仅仅依赖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或者独特的人文景观,这样久而久之新鲜感失去,不利于吸引游客,即旅游产品单一,亟待开发。第四、开发旅游景区时间久了之后就会造成景区的破坏与污染,由于利益新的滋长会造成过度开发景区。所以开发乡村旅游有待于解决较多的问题。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解决现今乡村劳动力剩余过多,涌入城市过量,造成城市化压力大等问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一旦发展起来,可以带动乡村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还可以拉动乡镇化企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正符合城市化的健康发

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农民在本地发展经济,不仅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是对后代教育的一个承担。

农民在本地发展经济,不外出打工,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探讨也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包括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区域、社会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教育与社会关系密切,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内在地要求教育的和谐发展,并通过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所以为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都是为农民

培养下一代所提供的重要方案。所以在乡村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创造催化条件推动其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思想上提升认识,树立大众旅游的观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乡村旅游所获得的益处。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从业者的培训,农民从事旅游业有必要进行专业的旅游知识教育。第三、加强宣传攻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宣传好可以为旅游景区打造品牌效应,便于让更多人接纳。第四、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政府对于农民发展经济有着宏观指导作用,政府之力必不可少。第五、提升文化品位,突出乡村民俗文化特色,不断的更新才能不断的吸引更多的旅游群体。发展乡村旅游既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道路,也是一条推进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有利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光添彩。

第五篇: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1-8-

2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赵琼 黄鑫

[论文关键词]衡阳市 乡村旅游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论文提要]乡村旅游作为衡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促进衡阳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使乡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引起自然环境质量的下降。本文根据生态旅游学理论,对当前衡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旅游资源丰富,以欣赏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僻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为主要内容,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享受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在衡阳快速兴起。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总数已达到了500多个,拥有7000多个床位,直接从业人员4万人左右。2007年接待200万余人次。2008年以来,衡阳乡村旅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急于求成,破坏性开发现象严重。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生态性原则被忽视,主观意志占了上风。在农家乐旅游开发中,要坚决反对绝对商品化,要坚持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生态性和有限性,不能一味地强调经济性。近几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和不科学的盲目开发,许多开发商元视旅游资源承载力,一些地方商业化开发虽然成功了,但各种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农村生态已经失去了原貌。

2.相当多的乡村旅游规划存在“城市化”倾向。农家乐的优势在农字——农村风光,农家饭菜,农事活动。当前,一些“农家乐”定位不准,建筑装饰城市化,乡土环境氛围不足,吃的是城里买的菜,住的与城里价格一样的标准间,多数时间也只是玩牌、聊天,旅游方式缺乏参与性,旅游项目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文化内涵,农家乐活动存在“城市化”倾向,让人感觉乡村出游就跟在城里住行没多大区别,降低了“农家乐”的吸引力、影响力。

3.没有贯彻因地制宜原则。郊区农家乐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忽视农家文化的深度挖掘,造成项目设置的单调性和同质性。经营户普遍各自为政,片面追求面的扩张,各类资源和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农家乐经营项目比较单一,品位不高,局限于展示农家活、农家菜、农家景,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间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局限于“几座茶楼、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如湖岭片区的农家乐项目几乎清一色的提供旅游、餐饮,功能雷同,项目单一。一些农家乐经营户一味寻求规模扩张,大兴土木,弃土从洋,破坏了“农”的环境,失去了“家”的氛围,丢掉了“土”的情趣,脱离了农家乐的内涵。

4.乡村旅游项目设计缺乏地方特色。由于无知和商业的利益驱使,乡村旅游旅游中,“乡、野、土”三昧不浓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一些景点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旅游方式中“瞎编”农家乐;有的开发者为了降低成本,自己想当然的编造农家乐;也有一些地方打着开展农家乐的旗帜,不考虑资源、市场等情况而任意开发、建设,导致农家乐缺乏品位、泛滥化、庸俗化。

5.忽视地域性的生态要求。农家乐旅游资源一经开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就难以复原。如果开发失当,事后再来纠正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各地的农家乐旅游资源蕴藏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景点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经营者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城郊农家乐开发连点成片的地区,生活垃圾没有很好处理。不少的景区不堪重负,特别是在春秋旅游休闲旺季,农家乐景区到处是烧烤,到处是废弃物,污烟瘴气,形成开发一处、损坏一处的恶性循环。

6.农家乐保护与管理的缺位。由于没有统一的旅游开发规划和开发监管机制,政府引导乏力,各地各自为阵,导致农家乐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致使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开发的许多项目雷同,模拟照搬别人的项目较多,把参天大树砍掉,挖几口人工湖、植几棵毛草、放几只野鸭就叫“湿地公园”,盲目无序开发严重。还有一些农家乐景区虽然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但只停留在规划文本上。

7.乡村旅游的同构现象现象严重。由于乡村旅游主要依托衡阳主城区和南岳风景区,使得衡阳主城区周边5区4县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都十分有限,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接待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地方特色不突出,同构性发展现象非常严重的问题,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需求,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明显,削价竞争现象严重,游客的回头率不高。

二、乡村旅游开发问题的成因

1.没有形成旅游产业链。目前,在开发中主要是注重景区景点的开发,没有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机整合开发成旅游产业链,产品结构单一,特别是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2.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衡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导向性投入较少,加之融资渠道不多,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开发旅游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部分重点景区建设滞后,部分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档次低,品位不高,多数资源仍处在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产品。

3.经营管理人才欠缺。乡村旅游是全市各种旅游发展方式中民间参与投资最多的旅游开发方式,也是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最广泛、最积极的一种方式。由于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投资低、规模小、门槛低,经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导致了争抢游客现象时有发生,同一个项目的游览,不同经营点的收费标准不统一。

4.缺乏规划。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明确哪些资源是可以开发的,哪些是不能开发的,可以开发的资源需要讲究什么方式方法?这些宏观指导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衡阳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和规划。开发者急功近利,造成许多非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5.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衡阳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小,农户经营者主动参与整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与旅行社联系疏松,衡阳市28家旅行社在市内游的线路中,对乡村旅游线路和景点景区很少作专门推介,游客对有关信息了解不多,难以产生旅游动机。

三、衡阳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1.先规划后建设,严禁无规划开发。衡阳市旅游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认真编制符合市情的乡村旅游规划。突出城市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项目之间的联动和协调,克服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盲目性,切实做好每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增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好乡村旅游资源,凡列入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景区(没有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必须尽早编制规划),严禁再发生无规划开发的事件,对那些违规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者,应依法给予处罚。

2.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建设。强化衡阳生态环境建设是确保衡阳旅游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开发中要尽量保持生态的原汁原味,反对建造大量的人造景观,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物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沿江绿化、环城绿化和立体绿化工作;强化市民、居民和游客的环保知识教育,搞好环境保护,搞好湘江自净能力建设,确保湘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投入。要采取政府引导、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市场推动的方式广泛融资。市级在生态保护、交通能源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和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搞好政府的引导性投人;精心包装旅游开发项目,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同时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灵活的机制广泛对外招商,通过资本运作,吸引国外资本、大财团大集团资本进入开发;采取拍卖经营权、出让产权、租赁、合资、入股等方式,以资源换资金,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形成以民间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机制。

4.盘活现有人才,广纳外来人才。人才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既要加强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使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积极引进急需的旅游专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造就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知名企业家,实现人才、技术等无形资源的积累。

5.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耕地占用审批严格,违地、补偿、安量开支大。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对耕地的征用。对于处在旅游项目核心位置的耕地,或经营利用非占不可的耕地,应在前期工作尽早规划,并向国土部门咨询衔接,不能随意处置,避免触及政策“高压线”。

6.增加营销投入,注重营销策划。乡村旅游应立足于以市内客源市场为主,以中低档的线路价格为竞争优势,以美丽的田园风光与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相融为特色,开展立体的、多时相的旅游营销策略。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扩大宣传覆盖范围,与农业主管部门联合,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宣传促销活动应以打造有品位、上档次的名牌旅游产品为重点。

7.增加旅游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从旅游发展的趋势看,增加旅游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优化现有产品结构,从传统的观光型产品逐步转变到度假、休闲与观光相结合上来,增加民俗旅游、健身旅游、劳动休闲旅游在乡村旅游中的比重,推出精特节目,提升旅游品位,扩大乡村旅游的活动内容,提高乡村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如植树节、土地日、环境保护日等吸引旅游者参与其中。突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点,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立游客森林,允许游客栽种树木、认养树木,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认同感和再游率等。

下载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大全)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是当前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采访调研活动,对全......

    浅析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以漾濞县为例 摘 要: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首先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郊区附近的乡村蓬勃兴起。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XXX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XXX位于XXX市北10公里处,与XXX市接壤,景色秀丽多姿,文化底蕴深厚,山奇、地绿、水清,堪称:“灵山秀水、林海果园”,先后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旅游强乡......

    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范文)

    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依靠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分析平水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对该村的积极影响和益处,以及成都消费市场的需求,本文认为应该支持像......

    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 依托核心风景区 发展特色“农家乐”——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 积极引......

    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南昌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 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一、为规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发展资金”的导向和......

    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1 一、主要做法(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近几年,我们坚持多规合一的思路,先后编制了“1+4”旅游规划、《“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