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变作文批改评讲的方式方法
改变作文批改评讲的方式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师的全部工作,一大半花在作文批改上,而学生拿到作文本后,至多看一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拉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让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背着学生精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只看看自己得了几分,根本不看老师的批改评语,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则一概不知。
如何让学生找到文中的不足呢?如何让学生喜欢看老师的评语呢?传统的作文评讲形式往往是老师“一统天下”的堂上评讲,教师系统地讲一些习作中的优点与弊端,读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订正一些病句与错别字。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收”,听着老师毫无针对性的大范围评讲。课堂心理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我采用了一些方法:第一步:组内评改。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选择一位同学的作文精改。小组评议、同学佳句摘抄等。第二步:在班中交流推荐这篇文章的理由及修改结果。第三步:学生按照修改意见进行调整,其余同学按刚才的方法进行自改。第四步:习作展览。凡是在课堂上点评比较好的文章,都可以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这样提高学生习作积极性。这样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民主作风,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得到启迪,又有写作的激情。同时注意评语的幽默性。我感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可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着手,引导学生走上作文成功之路。
口语交际·习作三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一是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交流时,学生可以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用简要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辈的事迹,以考验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二是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本组课文有三篇回忆录,因此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相同点。例如,均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各自特点。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灯光》线索清晰,细节描写突出;《一夜的工作》以小见大,叙议结合。还有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论点鲜明,论述缜密,交流时主要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交流时,教师既要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要起到比较好的引领、调控作用。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
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我的理想》作文评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2、让学生对照要求提出意见(好的地方以及需要修改之处)
二、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作文内容要求。写作方法:前后照应。第一、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第三、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2、写作方法要求:前后照应
3、小组互评
4、小组汇报
5、优秀作品
三、概括总结本次学生习作情况
第二篇:第二次作文批改与评讲
第二次作文批改与评讲
作文订正:
1、的、地、得的正确使用;
2、在、再的区别使用
3、是、有、在、了的使用
4、句子的连贯 佳作:
吴珂《那一刻,我明白了失去的滋味》宋景怡《难忘的亲情》 陈思敏《难忘的一节课》毕书雯《悲伤,瞬间涌上心头》黄卓雄《悲伤涌上心头》卢芳《离别,刻在心底的感触》戴锦阳《珍惜来之不易的爱》徐静雯《心灵的创伤》 篇幅不够:郑子玉 吕雯 佳句:
1、我觉得自己的亲人万一离开自己怎么办?突然觉得自己一点用也没有。
2、后来老师又叫我们划掉一个,我无法再画,因为我的眼泪已经在眼角打转了。
3、他成为我一生中最为出色的配角,直到现在,也许直至将来,比永久更久。
4、一滴一滴的从我的脸颊上划过,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班上已经有不少同学流泪了。
5、我哭了,因为爷爷慈祥的面容、几颗松落的牙齿和一头的白发是我永生难忘的。
6、即使在这五个人当中,你觉得最不亲切的人,在你的生命里划去,也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你那脆弱的心灵。
7、在我划去他的一刹那,我内心的不舍和痛楚如同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8、星期四,又是一节作文课。跟平常一样,王老师走进了班级,然而,这节课的内容,却令我们永生难忘。
9、虽然有些人坚持着不哭,但掩饰不了内心的伤痛。
10、……再也无法看见他们的模样,无法听见他们的声音哪怕是严肃的,这将是一种怎样的难过,不,这一定是一种惨痛的折磨。
11、抚摸着小时候与父母的照片,视线变得模糊,朦胧的水雾笼罩着双眼,也浸透了内心。豆大的泪珠滑落在照片上,脸颊残留着泪水痕迹。悲伤的痛瞬间蔓延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12、小时候,他常常牵着我的小手去摘柿子……想着想着,泪水便在眼眶中打转。
13、“请在划去一个人!”我的手已无力抬起。要修改的句子:
一、句意不当、不连贯、模糊、重复
1、爸爸就悄悄地走到房间里帮我把被子盖好,我常常让爸爸生气,可爸爸没有一次骂我……
2、仿佛这支手中的钢笔……
3、心下不了手,手也下不了……
4、如我手上的钢笔,被一个个划去……
5、……我的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妈妈以前风雨无阻地来接我……
6、我非常难过,我很难过……
7、人生不是永远的,有时自己最爱的人都会离开人世。
8、有一次我的哥哥在2014年9月23日晚到我家还买了……
9、我同桌哭了,然后周围的人都哭了,我强忍着自己的泪水不要流,我的眼眶红了。
10、天气晴朗的天空……语气里充满了厌恶……妈妈长满了皱纹和白发
11、无比的温馨,无比的温暖……
二、与事实不符,夸大事实
1、我有种万箭穿心的感觉
2、无情的雨打在我的脸上,就如同无数利剑穿透身体……
3、我的灵魂一下子死掉了
4、我心中那股难过的泪水冲出眼睛……
第三篇:作文批改及评讲的心得体会范文
作文批改及评讲的心得体会
作文不仅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形式,而且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了重要的分值比例。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结合个人的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作文批改应该遵循两个原则:及时性和有效性。
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及时。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都会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看到老师长长的评语。如果时间久了,学生的热情就会消失,再组织讲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对收上来的作文要及时批改。
作文批改除了及时以外,还要讲求有效性。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改的最多的是错别字,标点符号,最后给的评语也相当笼统,如“思路清晰、感情丰富、字体工整”之类,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其实,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如: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就主要问题对学生当面谈,谈完后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可以采用书面批改的方式,不仅要修改错别字、标点符号,对不通顺的语句也要进行修改,最后总评还要点出文章的主要问题。当然,写总评的时候要指出主要缺点,同时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以免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作文评讲
作文评讲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学习本次写得好的文章,给学生指出本次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拿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深入探讨。先由教师朗读讲评的作文,再由学生谈谈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如: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有无明显病句?是否写出了真情实感?开头和结尾好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不同看法,展开讨论,从中学习别人写作的长处。最后由教师总评,对这次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评论,如:题目直接套用话题、开头直接抄话题材料等。从而使学生提高认识。
第四篇:“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作文评讲材料
“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作文评讲材料 2016年1月19日编辑
一、题目回放: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一定要紧扣原材料关键意旨立意,切不可泛泛而议或随便讲一个故事,这是应试作文的游戏规则啊)
1.理解作文材料
材料中的“世界”,既可指独立于自己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可指包含自己的整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己”也是“世界”的一分子。“世界”可以实指具体的物质社会,也可虚指带有主观色彩的作者眼中的某一抽象空间。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意思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变,那么你应该有改变世界的气魄和能力,要有舍我其谁的胆量与胸襟。本句强调的是改变世界,这是一种勇者有魄力的表现。例如:马丁·路德·金不改变自己的理念,一生从事于反种族歧视,改变了黑人的处境;乔布斯不改变自己的性格,开发苹果改变了这个世界;爱因斯坦不改变自己的探究精神,发现了相对论,改变了世界;王安石不改变自己执拗的个性,以变法改变了宋朝的政治;毛泽东不改变自己的意志,缔造了新中国;等等。
“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是指人要主动适应外部世界,世界不能因你而改变,那么你就只能改变自己,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是一种智慧的变通。本句强调的是改变自己,这是一种智者的表现。例如:苏轼不能改变朝廷不重用他的客观现实,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林则徐面对无法改变的朝廷积弱局面,就改变自己投身造福百姓的民生中;刘伟不能改变身体残疾的客观现实,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旭日阳刚面对暂时无法改变的地位,就改变自己用歌声来让自己快乐;等等。
2.立意参考:①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反之亦然);②要想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做起;③无法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④改变不了世界时,我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与“坚持”、“坚守”区别开来);⑤坚持不改变自己,最后也能影响和改变世界。写作时,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就其一点作生动记叙或深刻阐述即可。
三、从哲学角度思考:(何永康先生谆谆告诫:议论文获得高分的秘诀——善于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理性地分析问题)
1.原因:为什么要改变世界(自己),因为世界与自己不相融„„
2.过程:经历破茧成蝶的痛苦,迎来凤凰涅磐的重生;
3.目的:改变自己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4.内外因:“世界”是外因,“自己”是内因,改变自己是向善而不是随波逐流;
5.主观能动性:切实行动,有计划有步骤改变世界;
6.个体与集体:一个人很渺小,但一个个人联合起来却能众志成城;
7.辩证说理:改变不能毫无原则,必须符合道德规范,有底线,向善„„
四、同学例文:
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 2013届如东县中一考生
就是这样的牡丹,她只是轻吐芬芳,绽开芳华,便美丽了世界;当她发现世界已被寒流侵袭,她便改变自己,华丽转身,潇洒落幕。
有幸见过牡丹开后的绝美。曾经对于作为富贵象征的牡丹我是不屑的,认为那不过是一种庸俗的美。但是我错了。那是单独种植牡丹的一小片花园。一冬的严寒让这园子变得萎靡不堪,仿佛整个世界都凋敝了,死气沉沉。没有群鸟的欢鸣,没有蝴蝶的伴舞,这似乎是个被玉帝遗忘的世界。但就在那样的春天,这个世界变了,牡丹开了。她仿佛是一夜之间开放的,开得那样饱满、骄傲、鲜艳,高贵中带着慵懒。一簇簇的牡丹展开华丽的笑颜,懒懒地享受阳光温暖的爱抚。于是这沉寂了一冬的世界突然活过来了。玉帝记起他最爱的小女儿便是在这个时节醒来,群鸟欢啼,蝴蝶伴着鸟鸣上下翩飞,风也忍不住驻足于这个苏醒了的世界。牡丹笑了,她是那么骄傲地知道,是自己的开放给了这个世界这么美妙醉人的改变。她并不奢求其它,她也不屑与其他的花儿争奇斗妍,她只愿有这样一个世界是愿意静心等待她的苏醒的,她只求有这样一个因她的开放而改变的世界。
但美好总是短暂的。温暖总不愿在一处停留太久,牡丹敏锐地感觉到风中那缕与往日不同的寒意。她知道恼人的寒流要来了,她明白这种变化的世界不是她能随意改变的。于是她潇洒地转身,改变自己。牡丹凋落了。她落得干脆。大朵大朵地落下,就像神圣的凤凰脱落的羽毛,吟唱着壮烈的赞歌离去,惨烈却不忧伤。她跨越了委顿与衰老,由青春而死亡,她明白这个世界的温暖不会为她停留,她懂得总有些东西是她无法改变,比如寒冷。既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么就改变自己吧!不固执地守着那无用的坚持,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她要做的,是守着那份高贵,华丽地转身。
我忍不住为牡丹的高贵与洒脱而赞叹。总有一个世界甘为自己改变,那就以最美丽的绽放给世界以最美的改变;总有些事物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顺应自然的发展,以最高贵的姿态华丽转身。她做到了。(全文实有字数789)
简评:本文立意新颖,以牡丹花的盛开与凋谢来诠释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以及不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主题,借物喻理,贴切自然。结构明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语言传神,富有表现力,故评为一类中,65分。
换只蛤蜊敲敲看 2016届高三(1)班
郭佳琪
小丽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可能是因为天生的傲气让她总觉得周围人不顺眼。在她眼里,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难以让人忍受的缺点。小丽很想改变他们,但好像不行。有时她觉得自己很倒霉,遇到的怎么全是这样的人。因此小丽渐渐远离他们,自己却感到孤独。
那天回家,她和妈妈讲了自己公司里同事的事情,觉得自己很不幸。妈妈静静地看着她,拉着她手缓缓地说:“不 谈这些烦人的事,妈今天买了一袋蛤蜊,你去帮我好好检查检查,看有没有坏的。”小丽想了想,“噗”地一声笑了起来:“好啊,我可是位鉴定专家呢!”说着还扬起了下巴,一脸骄傲,妈妈在背后摇了摇头。
小丽拿出一个大碗,准备开始检查工作。检查方法很简单,左手拿住一个蛤蜊,右手捡起其余蛤蜊,一个一个地敲着看。如果敲起来声音是沉闷结实的,就是新鲜的;如果敲出来的声音是空洞沙哑的,不管它的口闭得有多紧,还是只臭蛤蜊。
小丽不停地摸着蛤蜊,眉头越皱越深,手中的动作越来越快。“怎么会这样!”小丽呢喃到。原来这次小丽听到的都是沙哑的声音,没有一个蛤蜊是好的!这就好比一位警察在公交车上抓扒手,结果发现一车人都是扒手。小丽端着一大碗被判死刑的蛤蜊去告诉妈妈。妈妈感到很奇怪:“怎么会这样,那个卖蛤蜊的从来都不会骗我的呀!”
于是妈妈亲自动手检验。结果发现,原来是小丽左手抓的那只蛤蜊竟然是坏的,难怪敲出的声音不对。离开家的时候,妈妈给小丽发了条短信:“换只蛤蜊敲敲,全世界都在发出动人的声音。”小丽好像明白了什么。
回到公司后,小丽开始“强迫”自己,就像“矫正视力”一样,改变自己从前挑剔的眼光,不再用自己的高标准去要求他人了。结果,她不顺眼的看顺眼了,一段时间后,小丽的人际关系大大改善,人也变得活泼可爱了。
后来,小丽在日记本上写道:“生活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很多事情我们无力改变,那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阳光在心中转个弯,折射出另一番美好。”(通过写日记的方式点明题旨,深谙记叙文主题揭示的诀窍)
换只蛤蜊敲敲,你听,全世界都发出了动听的声音。(全文实有字数814)
处世之道 2016届高三(1)班 秦家秋
人处于世,难免会有诸多不顺。于是有人捶胸顿足,有人指天骂地,有人灰心意冷。“老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呢?”“这世界真是对我不公平。”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怪老天不公,怨世界不平,仿佛世上所有人都在针对他、都欠他什么似的。他眼中的世界,永远是黑暗的,邪恶的,他便每天都活在愤怒或悲伤中。
这类人,先是成天想要世界要为他改变,但不久就发现这只是一厢情愿,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世界不能为他(她)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吧?却又以自己渺小而世界广阔,自己再怎么努力都微不足道为借口塞过去。殊不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一个只有16岁的女孩,却努力改变孱弱的形象,用自己果敢的行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个年轻的女孩尚且能如此推动世界的进程,这不是让那些只说不做的人为之汗颜吗? 的确,改变世界需要太大的牺牲,太大的努力,是我们许多单个的人无法做到的。可是,现实世界中,就是有这样的人,同样面对挫折,他们能以微笑面对;不怨天尤人,而能逆流直上,直面困难。我想,这是他们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原因。既然不能让花为自己盛开,那么就走出户外,去赏风赏水赏月!是越王勾践,寄人篱下,屈身为奴,卧薪尝胆,最后成功立业,一雪前耻;是三毛,她将对荷西去世的无尽悲伤,转化到对山水的游历领悟中;是文革中的那些文人,不能为世人所理解,那么就潜心写作,弃羞耻伤痛于脑后„„
改变世界,说明你伟大;改变自己,说明你强大。(写得深刻,又很提气!)世界,就是周边的一切人和事物,它们是博大精深的。能够以一己之力影响它,这是对你超群能力的最好证明,而今后你也能在这改变后的世界中安享成果。自己,是一个人自身最大的敌人。能改变自己,顺应世界,这是退一步的选择,却又是最妥当的做法。
实际上,改变世界还是改变自己只是心态的问题。乐观点儿,就像屈原在江畔遇见的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随事态变化而改变。相反的,便是屈子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有能力,就去改变世界,这会辛苦一些,要考虑周到,可带来的成果却是巨大的;或者改变自己,做那渔夫,优哉游哉地唱着渔歌,隐入芙蓉浦。(全文实有字数825)
改变 2016届高三(1)班 丛枭杰
世间的事物总是在变,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人生在世,总会遭遇到很多事情,有甜蜜,有辛酸,有苦辣。如何在酸涩处觅得人生之蜜,这当中便是一个变字。
变有许多,茧子挣破约束,化成美丽之蝶,是蜕变;某人的良心发现,洗心革面是巨变。不管出自何因,不管结果何在,变都需要勇气,为梦想而奋斗。不变的是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需要变的是外在,这便是所说的改变世界了。(写得深刻)世界那么大,又怎么改变呢?改变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之中可能会有埋怨,会有责备,可是为了一颗坚定梦想的心,不论结果如何,不管胜败与否,我们要做的不是犹豫,拿起你手上的武器,用你的心去感化别人,去感化世界,相信世界在你的坚持不懈下会变得更加美好,自己的人生也会因世界的改变而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价值。
改变世界固然重要,可大多数时候,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过渡自然)临渊而渔,不如退而结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世界的潮流总是在变,任你如何改变,它也不会始终如一。我们要做的便是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融入到社会潮流中去,让自己适应环境,而非让环境适应自己。这当中当然要付出比别人百倍的努力。(“还依稀记得”删去,以免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笑星岳云鹏,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高人一等的财富,可如今却家喻户晓,成为春晚上走红的相声界红人,要问他成功经验如何,我想无非就是个变字。他当过餐厅服务员、邮差,甚至是打扫过马路,一直在苦苦寻觅着适合自己的职业,却苦苦不得。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郭德纲老师,于是一心想拜他为师。想拜这样的大名人为师谈何容易?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相声梦,苦心练习,不断尝试,一次次改变自己,久而久之,满脸的笑容便成了他的当家招牌,终于打动了郭德纲,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在改变自己中寻得人生亮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岳云鹏成功的秘诀啊!(应试作文语言表达的诀窍就是善用排比句、感叹句和反问句)
改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改变世界需要勇气,改变自己需要毅力。“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己因世界的改变而充实,世界因自己的改变而多彩。(结语很重要,明晰了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的辩证关系)(832)
第五篇:作文评讲
作文评讲(思奇)——07年北京高考作文
一、回顾作文题目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 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二、学会审题
1.“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道无言,大爱无言。(着眼于大)——无言的爱(情感道德篇——着眼于小)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从字面上看来,这个成语是对大海、江河、湖泊等水自然现象的描述。简单的说来就是我们看到的水平面,常常给人以平静的的感觉,可这水底下的世界谁也不知有多深?底下有多少东 西?或许还真是一片碧绿静水,或许急流向前,或许有许多旋涡,或也许还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未知世界里,一切都不能知晓。很多情况下,人们是用这个简单的成语来描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
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静水流深,一个平常极为少用的成语,极富内含。想到对外而露着的静水下的另一片世界,谁也不知有多少的劲流在涌动,狂澜。
中国人讲修身,大凡是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这些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中思考,在失败中从容面对,很少言表于脸上,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把这种中国人的思想推到了至高的境界。中国人了不起,能让这么一个自然现象去禅释心灵深处那些轻易不能到达的境界,表达得又是如此的酣畅,淋漓尽致。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
题目:《静水流深》
开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不是细雨无力,亦非闲花太轻,这是力量的另一种展现;不是细雨寂寞,亦非闲花颓 废,这是一种淡定的心境。就如同静水流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淡定的心。
结尾:“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让我们常怀一颗淡定的心,在安静中孕育力量。
静水流深。
3.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需要忍耐与执著等; 注意:此立意重在后面的面对寂寞的态度上。
4.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
立意及失误举例
1.恬淡人生、恬淡无价、恬淡做人、恬淡的生活、恬淡是宝、心怀恬淡、细雨闲花淡人生、真水无香、静水流深
2.无声的父爱,淡淡的爱无疆的情,沉默,爱、花落无声 3.在那里默默付出、做事低调不等于成就低、默默奉献、幕后的英雄、润物细无声、无声非无为、无声无形的力量
4.写寂寞者,立意肤浅。纯写寂寞,没有写出寂寞之后应该如何,面对寂寞,人们应该怎么做。
满分作文赏析
1、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题,引材料,这是材料作文必须要有的,也是防止大家跑题的,防止改卷老师扣不引材料这项的分数的。)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议题,议论评价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提出本文的中心。)
(文章开头要做到,引题、议题、亮明观点。)
时间的巨轮隆隆辗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此句点明要写历史中的人和事。)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此句点明下文要写的事情类别。)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此句点明下文要写另外一件事的类别。)(试想,作者为何写两件事,两个方面?扣材料,扣“细雨”,扣“闲花”)
(联题,本段展开想象,承上启下,过渡到自己平时储备的作文素材中,展开写作。)
(事例一)
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此句是柳宗元的诗句,从小发奋图强希望建功立业,以身许国从未想过谋取个人谋福。),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此句必不可少联材料,联上文),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 井,办了学,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赢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此句紧扣本文的中心“馨香满天”,此处是神扣)
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为了不被误判,再一次明扣中心,保证万无一失。聪明啊)
(事例二)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间成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繁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涨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总结点题,并升华主题)
2、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3、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 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天道无言
大海汹涌,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日出日落,纵然仰望苍穹,高声呼啸,万籁星辰,夫子云:天何言哉?(天道)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人道)
也许东坡读懂了。
于是,天地间突兀出这样的身影,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用心做着自己的烹调。与己乐,与民乐,与山水乐。顾盼间,感悟于天地,颂明月诗,歌窈窕章,何其自由无碍!所以,开始懂得了东坡,懂得了那远离喧华的恬淡,甚至进而感知“闲花落地听无声”,多么潇洒,何等无求„„
东来抒啸,采菊而见南山,陶渊明不也如此;还有那梅妻鹤子之主,采药童子之师;难道不都是超然物外的达者吗?
漫漫红尘外,飘飘天地间,隐者无求,遁乎山水之中,自悟一种清凉,自守一份安逸。
这或许就是昔人爱惜文字,却总爱赞颂隐士的原因吧!可是,终止于一个隐士,真正就像那闲花了吗?又真正领悟了大自然无言的真谛吗?
贤者爱出世,却不知怀出世之心入世。
千百年前,孔圣人不够旷达吗?然而,他不结束生命于山林,而羽化于三千弟子之间。这或许才是真正的闲花,无声而落,落在现实的泥土里,再化香泥,以滋养万代。如今,站立于他高大的身影前,他智慧的眉宇,不就是天道无言之气吗?这便是自然之道,他不是执著讨好什么,也无需刻意回避什么,他是如山不动,照观宇宙的沉稳无息。
佛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胸怀空空,却留有万花出香。难怪老庄不知是蝶化人,还是人化蝶,笑对万物,原来,他已经与万类和合,体悟了天地本无所有,却又含蕴一切的物我真相。
难忘怪他的妻子去世,老庄鼓盆而歌。那不正是高唱闲花无声落地,回归自然的圣歌吗?
细雨湿衣不见,闲花落地无声,来自于自然,归于自然。人也应该与自然相映,花开时,烂漫春天,留香百世,花落时,无声无息,安详长眠。这不就是自然,是天道,是至高的真理吗?
人来与万物共生,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归于自然。天道无言,人道亦无所求。不求一切,更不求逃避一切。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与日月合光,与天地同德!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 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