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

时间:2019-05-12 05:4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

第一篇: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

现年42岁的**是**县白云乡清泉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党员,可他头上的官衔却挺多:清泉村党支部副书记,清泉村农民技术协会会长,白云乡兴发芽豆生产合作社社长。**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忙人,找他有时很容易,在田间地头,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在种植户、养殖户的家中,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可有时找他却很难,家里人说他早出晚归看不到他的身影,协会的同事说

他刚来就下田间去了,农民说他帮助解决完问题就又被找走了,打他的手机没说几句话他又在抱歉声中匆匆地挂机了……提起**,白云乡及周边乡镇的老百姓都知道他,都感谢他,他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日夜奔波着,操劳着……风雨之后见彩虹

**出生在清泉村,成长在清泉村,他深深地了解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他也知道造成贫穷和落后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愚昧和无知造成的。农村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几亩薄地靠天吃饭。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开明的,孩子能上几年学;条件不好的,只能早早地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环。他记得看过一部记录片,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少年,记者问少年:放羊为了什么?少年答到:挣钱娶媳妇。记者又问他:娶媳妇为了啥?少年答:生娃。记者再问:生娃为了啥?少年想都没想就回答到:长大后放羊。这部片子尽管看过了很多年,可**还是清楚地记得片中的那一幕幕情景。**亲眼看到父母及乡邻们由于不懂农业技术,种地没少费力,没少投钱,可就是不打粮收入少;还有的农户由于看不懂说明,施错农药,造成粮食绝产。而此时的美国等国家已实现种地机械化,一个农场只需几个人来管理,播种、喷药都由飞机来完成。善良的乡亲们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种田,不知道什么是机械化作业,更不敢种植什么高新品种,生怕受骗上当,只能沿袭老一辈的做法,一年又一年地种植着传统品种的大豆、小麦、玉米……

看着乡亲们饱受不懂科学技术的苦楚与辛酸,**心里涌起一股悲伤,他暗暗下了决心,长大后要多学农业技术,传播农业技术,改变农村的贫困和落后,让乡亲们多挣钱,挣大钱,1992年,**在农业广播学校毕业后,回乡务农。对他的这一举动,父亲和乡亲们开始都有些不理解,但凡有点知识的人都视农村为苦海,生怕再受穷,都已远走高飞。**却说,我成长在白云这片热土,我属于这片土地,我要尽我的能力去造福他、改变他。回到村里的**开始认真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他买书订报,查阅各种资料,到县城里听各种农业知识讲座、拜访农业专家。还经常花高价买回一些作物品种,采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自家的承包田里做试验。经常是别人家地里的庄稼收割了,而他地里的作物却收获无几。家里人不理解他,花了那么多的钱上学学知识,种地不仅不比别人多赚钱,反而尽赔钱。有的乡亲笑他傻,学那些知识白学了,种地还不如我们一字不识的,学知识有啥用?有的人给**起了个绰号,叫他“丁大傻子”。

对家人的不理解和一些乡亲的冷嘲热讽,**刚开始没当回事,可时间长了,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他也有喜怒哀乐,他也是一个要种田有收获,要付出有回报,要吃饭穿衣的平凡中人。一次次试验经费的投入,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他气馁过,也悲伤过。可他挺住了,一次又一次站了起来。用**的话说:“试验的投入是有限的,而试验成功后的推广价值是无限的。试验10次,有1次成功,就值。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光想回报哪能不付出点儿呀?”

为了做各种试验,从春到夏,年复一年,**可没少吃苦。他黑天白天都长在试验田里。人晒黑了,累瘦了。感冒了,吃上两片药,不耽误搞试验;实在顶不住了,打个点滴,针头一拔,他又直奔试验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试验田是**的命根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经验与知识的不断丰富,**的试验不断获得成功。他家的地年年都比别人家的地多打粮,年年收入都远远高出村里的乡亲。乡亲们都服了,也都明白了**的良苦用心,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一下子就成了村里的红人,他的家里经常挤满要资料、要种子、咨询问题的乡亲,**不厌其烦地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

**富了,每年家里种植、养殖的收入加起来都在五万元以上。可他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村里人都富了,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把经过实验和试种的好技术、好品种无偿推荐、传授给乡亲们种植和使用。还经常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讲解种地知识和一些好的技术和品种,乡亲们听得是津津有味。看着乡亲们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看着乡亲们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认可,看着乡亲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开心地笑了。

痴迷科技终不悔

俗话说:天妒英才。正当**的事业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时候,噩运开始降临到他的身边。

2000年6月21日,正当**和次子在浇灌实验田的时候,由于水车突然倒翻,将次子砸在车下,爱子

一去不回。妻子因此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几乎也要崩溃了,他陷入了沉重的自责之中。他经常扪心自问:“我要是不搞试验,也就不用儿子同我一起拉水,儿子也就不会遭受这次事故,妻子也就不会因丧子之痛。我对不起儿子,对不起妻子呀,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乡亲们也都纷纷来劝他说:“宝来啊!咱别干了,这么多年,为了搞试验,你钱没少

搭,力没少出,乡亲们都领你的情呀!如今你又搭上了儿子的命。我们都不忍心啊!”

很多人都认为这回**肯定会在打击之下一蹶不振。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又象往常一样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农户的家里,他还是那样热情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熟练地解答各种技术难题。

经过磨难的**比以前更成熟了,想的也更远了。他深知要想农民富裕起来,就得在农村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成果和名特优新品种,而凭着他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做到这点的。肩负着这个重任,2000年12月18日,**任会长的清泉村农民技术协会成立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协会已有会长1人,副会长2人,秘书长1人,技术顾问3人,农民技术员2人,理事7人,会员达到了52人,分布在白云乡及其周边乡镇场等地。协会建立了章程和领导机构,明确了发展方向、组织分工、服务范围。在**的带领下,协会积极组织村民学文化、学技术,向他们推荐科技图书,提供致富信息。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在全乡、全村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高潮。自协会成立以来,**利用冬闲时节带领协会技术人员在白云乡清泉村、新民村、麦海村,五大连池市的朝阳乡等共20个村屯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23期,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协会还先后下发气象资料、科技信息、农业新品种、新肥料、畜牧业养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3000余份。

协会成立后,**多次自费到全国各地考察,了解和学习农业新技术,引进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探索发展畜牧业特色养殖。为了减少新品种试种的风险,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协会为农民引进每一项新品种时都要先在示范田里试验、示范,**同会员们先后在示范田里繁育了大豆018296、0146441、998512和98175等品种;试验了矮杆高梁,嫩选3号谷子,98、99干尖椒(小树椒);试种了饲料胡萝卜、青贮玉米,紫花苜蓿草,为农民大规划种植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几年中,**还发挥协会的优势,集中购肥数百吨,价值数十万元的农药,为农户节省了大量资金。

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畜牧特色养殖。目前,白云乡的养殖户先后养殖了香鸭、乌鸡、火鸡、马鹿、绒山羊等,而且都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协会现有养羊户20户,多年来品种得不到串换,品种严重退化。在**的努力下,经多方考察,养殖户引进了适合本地养殖的德国养利奴种公羊2只,德克塞尔种公羊1只,使品种退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近几年又有1户养羊户从海拉尔引进了100只绒山羊,再次带动了全乡的养殖热潮。

作为一名党员,**大力倡导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的工作思路和做法。2003年,**从乡信息服务中心下发的信息中,看到一篇关于养火鸡能致富的信息。经过多方考证和市场调研,他感到养殖火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在年初,他同协会副会长刘占树从外地购进火鸡雏20只。到2004年春季,他同刘占树饲养的美国青铜火鸡就已存栏600多只。并出栏成鸡450只,每只成鸡市场价100元;出栏仔鸡300余只,每只鸡雏市场价20元,年获利2万多元。在他们两人的带动下,清泉村及周围村屯很快兴起了养火鸡热,养火鸡已成为一部分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全乡各村屯共饲养火鸡种鸡千余只。出栏的成鸡和鸡雏,远销到齐市、克山、黑河等市场,白云乡也成为以齐齐哈尔以北最大的火鸡养殖基地。

**认为,发展畜牧业要想来钱快,就得在新奇特品种上下功夫。经过到外地考察,他发现养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养鹿的经济效益是养牛马的3至4倍。为了带领百姓走养鹿致富之路,**于2004年秋天引进养殖了5只东北和新疆杂交马鹿,并兴建鹿场准备大规模养殖。目前,鹿厂已初具规模。引进的马鹿适应环境,发育正常,骠情也十分喜人。到2005年6月初,**的马鹿产仔长茸,5只马鹿年获利35000余元人民币,光是其中一只公鹿所割20斤鹿茸,市场价就可卖到15000-18000元人民币。

奋斗路上无止境

一个科学技术协会远远满足不了**的“欲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后,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6年年初,白云乡清泉村被确定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又开始规划起清泉村发展的蓝图。

通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发现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危机正在悄然地向人们走来。在农村进行沼气安装和技术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末,**坐上了去安达市的列车,他要去学习有关农村家用沼气的先进技术。他学成归来后马上又走上了课堂,大力向农民宣讲使用新式清洁节能源的方式和方法。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渐渐地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技推广的需要。2005年11月中下旬,**再次南下辽宁、吉林、山东等地进行考察。

考察中,**又把目光瞄准了芽豆生产项目。回来后,他立即投入到创办白云乡芽豆生产合作社的工作中去。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的准备,由**任社长的白云乡兴发芽豆生产合作社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成立。合作社在县科委进行了注册,并取得了合法资格。目前合作社共有社长、副社长2人,社员31人。合作社共推广芽豆种植面积1600余亩,年可获利近百万元。**说,预计到2007年,全乡可推广芽豆种植面积8000亩,年可增收400-500余万元。

十几年来,**共传播各种农业科学技术100多项,培训白云乡及其周边各地村民近万人次。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近几年,白云乡的人均收入逐年递增,2005年末全乡的人均收入为4626元,比2004年末的3016元增长了53.4,知道的人都说,这其中有**的不少功劳呀。当问起**下步工作打算时,**笑着说,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始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充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出点力,多做贡献。

天道酬勤。在2005年清泉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村党支部全体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2005年又被评为黑河市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

第二篇: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

文章

现年42岁的××是××县白云乡清泉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党员,可他头上的官衔却挺多:清泉村党支部副书记,清泉村农民技术协会会长,白云乡兴发芽豆生产合作社社长。××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忙人,找他有时很容易,在田间地头,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在种植户、养殖户的家中,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可有时找他却很难,家里人说他早出晚归看不到他的身影,协会的同事说他刚来就下田间去了,农民说他帮助解决完问题就又被找走了,打他的手机没说几句话他又在抱歉声中匆匆地挂机了„„提起××,白云乡及周边乡镇的老百姓都知道他,都感谢他,他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日夜奔波着,操劳着„„

风雨之后见彩虹

××出生在清泉村,成长在清泉村,他深深地了解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他也知道造成贫穷和落后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愚昧和无知造成的。农村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几亩薄地靠天吃饭。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开明的,孩子能上几年学;条件不好的,只能早早地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环。他记得看过一部记录片,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少年,记者问少年:放羊为了什么?少年答到:挣钱娶媳妇。记者又问他:娶媳妇为了啥?少年答:生娃。记者再问:生娃为了啥?少年想都没想就回答到:长大后放羊。这部片子尽管看过了很多年,可××还是清楚地记得片中的那一幕幕情景。××亲眼看到父母及乡邻们由于不懂农业技术,种地没少费力,没少投钱,可就是不打粮收入少;还有的农户由于看不懂说明,施错农药,造成粮食绝产。而此时的美国等国家已实现种地机械化,一个农场只需几个人来管理,播种、喷药都由飞机来完成。善良的乡亲们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种田,不知道什么是机械化作业,更不敢种植什么高新品种,生怕受骗上当,只能沿袭老一辈的做法,一年又一年地种植着传统品种的大豆、小麦、玉米„„

看着乡亲们饱受不懂科学技术的苦楚与辛酸,××心里涌起一股悲伤,他暗暗下了决心,长大后要多学农业技术,传播农业技术,改变农村的贫困和落后,让乡亲们多挣钱,挣大钱,1992年,××在农业广播学校毕业后, 回乡务农。对他的这一举动,父亲和乡亲们开始都有些不理解,但凡有点知识的人都视农村为苦海,生怕再受穷,都已远走高飞。××却说,我成长在白云这片热土,我属于这片土地,我要尽我的能力去造福他、改变他。回到村里的××开始认真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他买书订报,查阅各种资料,到县城里听各种农业知识讲座、拜访农业专家。还经常花高价买回一些作物品种,采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自家的承包田里做试验。经常是别人家地里的庄稼收割了,而他地里的作物却收获无几。家里人不理解他,花了那么多的钱上学学知识,种地不仅不比别人多赚钱,反而尽赔钱。有的乡亲笑他傻,学那些知识白学了,种地还不如我们一字不识的,学知识有啥用?有的人给××起了个绰号,叫他“丁大傻子”。

对家人的不理解和一些乡亲的冷嘲热讽,××刚开始没当回事,可时间长了,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他也有喜怒哀乐,他也是一个要种田有收获,要付出有回报,要吃饭穿衣的平凡中人。一次次试验经费的投入,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他气馁过,也悲伤过。可他挺住了,一次又一次站了起来。用××的话说:“试验的投入是有限的,而试验成功后的推广价值是无限的。试验10次,有1次成功,就值。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光想回报哪能不付出点儿呀?”

为了做各种试验,从春到夏,年复一年,××可没少吃苦。他黑天白天都长在试验田里。人晒黑了,累瘦了。感冒了,吃上两片药,不耽误搞试验;实在顶不住了,打个点滴,针头一拔,他又直奔试验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试验田是××的命根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经验与知识的不断丰富,××的试验不断获得成功。他家的地年年都比别人家的地多打粮,年年收入都远远高出村里的乡亲。乡亲们都服了,也都明白了××的良苦用心,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一下子就成了村里的红人,他的家里经常挤满要资料、要种子、咨询问题的乡亲,××不厌其烦地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

××富了,每年家里种植、养殖的收入加起来都在五万元以上。可他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村里人都富了,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把经过实验和试种的好技术、好品种无偿推荐、传授给乡亲们种植和使用。还经常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讲解种地知识和一些好的技术和品种,乡亲们听得是津津有味。看着乡亲们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看着乡亲们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认可,看着乡亲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开心地笑了。

痴迷科技终不悔

俗话说:天妒英才。正当××的事业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时候,噩运开始降临到他的身边。

2000年6月21日,正当××和次子在浇灌实验田的时候,由于水车突然倒翻,将次子砸在车下,爱子一去不回。妻子因此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几乎也要崩溃了,他陷入了沉重的自责之中。他经常扪心自问:“我要是不搞试验,也就不用儿子同我一起拉水,儿子也就不会遭受这次事故,妻子也就不会因丧子之痛。我对不起儿子,对不起妻子呀,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乡亲们也都纷纷来劝他说:“宝来啊!咱别干了,这么多年,为了搞试验,你钱没少搭,力没少出,乡亲们都领你的情呀!如今你又搭上了儿子的命。我们都不忍心啊!”

很多人都认为这回××肯定会在打击之下一蹶不振。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又象往常一样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农户的家里,他还是那样热情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熟练地解答各种技术难题。

经过磨难的××比以前更成熟了,想的也更远了。他深知要想农民富裕起来,就得在农村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成果和名特优新品种,而凭着他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做到这点的。肩负着这个重任,2000年12月18日,××任会长的清泉村农民技术协会成立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协会已有会长1人,副会长2人,秘书长1人,技术顾问3人,农民技术员2人,理事7人,会员达到了52人,分布在白云乡及其周边乡镇场等地。协会建立了章程和领导机构,明确了发展方向、组织分工、服务范围。在××的带领下,协会积极组织村民学文化、学技术,向他们推荐科技图书,提供致富信息。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在全乡、全村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高潮。自协会成立以来,××利用冬闲时节带领协会技术人员在白云乡清泉村、新民村、麦海村,五大连池市的朝阳乡等共20个村屯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23期,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协会还先后下发气象资料、科技信息、农业新品种、新肥料、畜牧业养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3000余份。

协会成立后,××多次自费到全国各地考察,了解和学习农业新技术,引进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探索发展畜牧业特色养殖。为了减少新品种试种的风险,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协会为农民引进每一项新品种时都要先在示范田里试验、示范,××同会员们先后在示范田里繁育了大豆018296、0146441、998512和98175等品种;试验了矮杆高梁,嫩选3号谷子,98、99干尖椒(小树椒);试种了饲料胡萝卜、青贮玉米,紫花苜蓿草,为农民大规划种植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几年中,××还发挥协会的优势,集中购肥数百吨,价值数十万元的农药,为农户节省了大量资金。

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畜牧特色养殖。目前,白云乡的养殖户先后养殖了香鸭、乌鸡、火鸡、马鹿、绒山羊等,而且都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协会现有养羊户20户,多年来品种得不到串换,品种严重退化。在××的努力下,经多方考察,养殖户引进了适合本地养殖的德国养利奴种公羊2只,德克塞尔种公羊1只,使品种退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近几年又有1户养羊户从海拉尔引进了100只绒山羊,再次带动了全乡的养殖热潮。

作为一名党员,××大力倡导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的工作思路和做法。2003年,××从乡信息服务中心下发的信息中,看到一篇关于养火鸡能致富的信息。经过多方考证和市场调研,他感到养殖火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在年初,他同协会副会长刘占树从外地购进火鸡雏20只。到2004年春季,他同刘占树饲养的美国青铜火鸡就已存栏600多只。并出栏成鸡450只,每只成鸡市场价100元;出栏仔鸡300余只,每只鸡雏市场价20元,年获利2万多元。在他们两人的带动下,清泉村及周围村屯很快兴起了养火鸡热,养火鸡已成为一部分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全乡各村屯共饲养火鸡种鸡千余只。出栏的成鸡和鸡雏,远销到齐市、克山、黑河等市场,白云乡也成为以齐齐哈尔以北最大的火鸡养殖基地。

××认为,发展畜牧业要想来钱快,就得在新奇特品种上下功夫。经过到外地考察,他发现养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养鹿的经济效益是养牛马的3至4倍。为了带领百姓走养鹿致富之路,××于2004年秋天引进养殖了5只东北和xq杂交马鹿,并兴建鹿场准备大规模养殖。目前,鹿厂已初具规模。引进的马鹿适应环境,发育正常,骠情也十分喜人。到2005年6月初,××的马鹿产仔长茸,5只马鹿年获利35000余元人民币,光是其中一只公鹿所割20斤鹿茸,市场价就可卖到15000-18000元人民币。

奋斗路上无止境

一个科学技术协会远远满足不了××的“欲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后,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6年年初,白云乡清泉村被确定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又开始规划起清泉村发展的蓝图。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渐渐地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技推广的需要。2005年11月中下旬,××再次南下辽宁、吉林、山东等地进行考察。

考察中,××又把目光瞄准了芽豆生产项目。回来后,他立即投入到创办白云乡芽豆生产合作社的工作中去。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的准备,由××任社长的白云乡兴发芽豆生产合作社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成立。合作社在县科委进行了注册,并取得了合法资格。目前合作社共有社长、副社长2人,社员31人。合作社共推广芽豆种植面积1600余亩,年可获利近百万元。××说,预计到2007年,全乡可推广芽豆种植面积8000亩,年可增收400-500余万元。

十几年来,××共传播各种农业科学技术100多项,培训白云乡及其周边各地村民近万人次。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近几年,白云乡的人均收入逐年递增,2005年末全乡的人均收入为4626元,比2004年末的3016元增长了53.4%,知道的人都说,这其中有××的不少功劳呀。当问起××下步工作打算时,××笑着说,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始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充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出点力,多做贡献。

天道酬勤。在2005年清泉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村党支部全体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2005年又被评为黑河市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

第三篇: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精)

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

现年42岁的**是**县白云乡清泉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党员,可他头上的官衔却挺多:清泉村党支部副书记,清泉村农民技术协会会长,白云乡兴发芽豆生产合作社社长。**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忙人,找他有时很容易,在田间地头,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在种植户、养殖户的家中,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可有时找他却很难,家里人说他早出晚归看不到他的身影,协会的同事说他刚来就下田间去了,农民说他帮助解决完问题就又被找走了,打他的手机没说几句话他又在抱歉声中匆匆地挂机了……提起**,白云乡及周边乡镇的老百姓都知道他,都感谢他,他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日夜奔波着,操劳着…… 风雨之后见彩虹

[大秘书网-d找文章,到大秘书网]**出生在清泉村,成长在清泉村,他深深地了解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他也知道造成贫穷和落后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愚昧和无知造成的。农村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几亩薄地靠天吃饭。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开明的,孩子能上几年学;条件不好的,只能早早地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环。他记得看过一部记录片,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少年,记者问少年:放羊为了什么?少年答到:挣钱娶媳妇。记者又问他:娶媳妇为了啥?少年答:生娃。记者再问:生娃为了啥?少年想都没想就回答到:长大后放羊。这部片子尽管看过了很多年,可**还是清楚地记得片中的那一幕幕情景。**亲眼看到父母及乡邻们由于不懂农业技术,种地没少费力,没少投钱,可就是不打粮收入少;还有的农户由于看不懂说明,施错农药,造成粮食绝产。而此时的美国等国家已实现种地机械化,一个农场只需几个人来管理,播种、喷药都由飞机来完成。善良的乡亲们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种田,不知道什么是机械化作业,更不敢种植什么高新品种,生怕受骗上当,只能沿袭老一辈的做法,一年又一年地种植着传统品种的大豆、小麦、玉米…… 看着乡亲们饱受不懂科学技术的苦楚与辛酸,**心里涌起一股悲伤,他暗暗下了决心,长大后要多学农业技术,传播农业技术,改变农村的贫困和落后,让乡亲们多挣钱,挣大钱,1992年,**在农业广播学校毕业后, 回乡务农。对他的这一举动,父亲和乡亲们开始都有些不理解,但凡有点知识的人都视农村为苦海,生怕再受穷,都已远走高飞。**却说,我成长在白云这片热土,我属于这片土地,我要尽我的能力去造福他、改变他。回到村里的**开始认真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他买书订报,查阅各种资料,到县城里听各种农业知识讲座、拜访农业专家。还经常花高价买回一些作物品种,采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自家的承包田里做试验。经常是别人家地里的庄稼收割了,而他地里的作物却收获无几。家里人不理解他,花了那么多的钱上学学知识,种地不仅不比别人多赚钱,反而尽赔钱。有的乡亲笑他傻,学那些知识白学了,种地还不如我们一字不识的,学知识有啥用?有的人给**起了个绰号,叫他“丁大傻子”。对家人的不理解和一些乡亲的冷嘲热讽,**刚开始没当回事,可时间长了,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他也有喜怒哀乐,他也是一个要种田有收获,要付出有回报,要吃饭穿衣的平凡中人。一次次试验经费的投入,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他气馁过,也悲伤过。可他挺住了,一次又一次站了起来。用**的话说:“试验的投入是有限的,而试验成功后的推广价值是无限的。试验10次,有1次成功,就值。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光想回报哪能不付出点儿呀?” 为了做各种试验,从春到夏,年复一年,**可没少吃苦。他黑天白天都长在试验田里。人晒黑了,累瘦了。感冒了,吃上两片药,不耽误搞试验;实在顶不住了,打个点滴,针头一拔,他又直奔试验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试验田是**的命根啊!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经验与知识的不断丰富,**的试验不断获得成功。他家的地年年都比别人家的地多打粮,年年收入都远远高出村里的乡亲。乡亲们都服了,也都明白了**的良苦用心,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一下子就成了村里的红人,他的家里经常挤满要资料、要种子、咨询问题的乡亲,**不厌其烦地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富了,每年家里种植、养殖的收入加起来都在五万元以上。可他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村里人都富了,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把经过实验和试种的好技术、好品种无偿推荐、传授给乡亲们种植和使用。还经常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讲解种地知识和一些好的技术和品种,乡亲

们听得是津津有味。看着乡亲们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看着乡亲们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认可,看着乡亲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开心地笑了。

痴迷科技终不悔 俗话说:天妒英才。正当**的事业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时候,噩运开始降临到他的身边。2000年6月21日,正当**和次子在浇灌实验田的时候,由于水车突然倒翻,将次子砸在车下,爱子一去不回。妻子因此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几乎也要崩溃了,他陷入了沉重的自责之中。他经常扪心自问:“我要是不搞试验,也就不用儿子同我一起拉水,儿子也就不会遭受这次事故,妻子也就不会因丧子之痛。我对不起儿子,对不起妻子呀,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乡亲们也都纷纷来劝他说:“宝来啊!咱别干了,这么多年,为了搞试验,你钱没少搭,力没少出,乡亲们都领你的情呀!如今你又搭上了儿子的命。我们都不忍心啊!” 很多人都认为这回**肯定会在打击之下一蹶不振。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又象往常一样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农户的家里,他还是那样热情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熟练地解答各种技术难题。经过磨难的**比以前更成熟了,想的也更远了。他深知要想农民富裕起来,就得在农村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成果和名特优新品种,而凭着他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做到这点的。肩负着这个重任,2000年12月18日,**任会长的清泉村农民技术协会成立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协会已有会长1人,副会长2人,秘书长1人,技术顾问3人,农民技术员2人,理事7人,会员达到了52人,分布在白云乡及其周边乡镇场等地。协会建立了章程和领导机构,明确了发展方向、组织分工、服务范围。在**的带领下,协会积极组织村民学文化、学技术,向他们推荐科技图书,提供致富信息。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在全乡、全村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高潮。自协会成立以来,**利用冬闲时节带领协会技术人员在白云乡清泉村、新民村、麦海村,五大连池市的朝阳乡等共20个村屯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23期,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协会还先后下发气象资料、科技信息、农业新品种、新肥料、畜牧业养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3000余份。协会成立后,**多次自费到全国各地考察,了解和学习农业新技术,引进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探索发展畜牧业特色养殖。为了减少新品种试种的风险,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协会为农民引进每一项新品种时都要先在示范田里试验、示范,**同会员们先后在示范田里繁育了大豆018296、0146441、998512和98175等品种;试验了矮杆高梁,嫩选3号谷子,98、99干尖椒小树椒;试种了饲料胡萝卜、青贮玉米,紫花苜蓿草,为农民大规划种植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几年中,**还发挥协会的优势,集中购肥数百吨,价值数十万元的农药,为农户节省了大量资金。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畜牧特色养殖。目前,白云乡的养殖户先后养殖了香鸭、乌鸡、火鸡、马鹿、绒山羊等,而且都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协会现有养羊户20户,多年来品种得不到串换,品种严重退化。在**的努力下,经多方考察,养殖户引进了适合本地养殖的德国养利奴种公羊2只,德克塞尔种公羊1只,使品种退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近几年又有1户养羊户从海拉尔引进了100只绒山羊,再次带动了全乡的养殖热潮。作为一名党员,**大力倡导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的工作思路和做法。2003年,**从乡信息服务中心下发的信息中,看到一篇关于养火鸡能致富的信息。经过多方考证和市场调研,他感到养殖火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在年初,他同协会副会长刘占树从外地购进火鸡雏20只。到2004年春季,他同刘占树饲养的美国青铜火鸡就已存栏600多只。并出栏成鸡450只,每只成鸡市场价100元;出栏仔鸡300余只,每只鸡雏市场价20元,年获利2万多元。在他们两人的带动下,清泉村及周围村屯很快兴起了养火鸡热,养火鸡已成为一部分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全乡各村屯共饲养火鸡种鸡千余只。出栏的成鸡和鸡雏,远销到齐市、克山、黑河等市场,白云乡也成为以齐齐哈尔以北最大的火鸡养殖基地。**认为,发展畜牧业要想来钱快,就得在新奇特品种上下功夫。经过到外地考察,他发现养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养鹿的经济效益是养牛马的3至4倍。为了带领百姓走养鹿致富之路,**于2004年秋天引进养殖了5只东北和新疆杂交马鹿,并兴建鹿场准备大规模养殖。目前,鹿厂已初具规模。引进的马鹿适应环境,发育正常,骠情也十分喜人。到2009年6

月初,**的马鹿产仔长茸,5只马鹿年获利35000余元人民币,光是其中一只公鹿所割20斤鹿茸,市场价就可卖到15000-18000元人民币。

奋斗路上无止境

一个科学技术协会远远满足不了**的“欲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后,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9年年初,白云乡清泉村被确定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又开始规划起清泉村发展的蓝图。通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发现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危机正在悄然地向人们走来。在农村进行沼气安装和技术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末,**坐上了去安达市的列车,他要去学习有关农村家用沼气的先进技术。他学成归来后马上又走上了课堂,大力向农民宣讲使用新式清洁节能源的方式和方法。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渐渐地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技推广的需要。2009年11月中下旬,**再次南下辽宁、吉林、山东等地进行考察。考察中,**又把目光瞄准了芽豆生产项目。回来后,他立即投入到创办白云乡芽豆生产合作社的工作中去。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的准备,由**任社长的白云乡兴发芽豆生产合作社于2009年1月23日正式成立。合作社在县科委进行了注册,并取得了合法资格。目前合作社共有社长、副社长2人,社员31人。合作社共推广芽豆种植面积1600余亩,年可获利近百万元。**说,预计到2009年,全乡可推广芽豆种植面积8000亩,年可增收400-500余万元。十几年来,**共传播各种农业科学技术100多项,培训白云乡及其周边各地村民近万人次。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近几年,白云乡的人均收入逐年递增,2009年末全乡的人均收入为4626元,比2004年末的3016元增长了53.4%,知道的人都说,这其中有**的不少功劳呀。当问起**下步工作打算时,**笑着说,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始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充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出点力,多做贡献。

天道酬勤。在2009年清泉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村党支部全体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2009年又被评为黑河市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

第四篇: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云南省第二十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昆明市晋宁县孙家坝村程树才事迹

穷,或许不是穷在资源,而是穷在精神。程树才,一个穷乡村里的当家人,就是凭着无私奉献和敢冲敢闯的拼搏精神,让贫穷落后的孙家坝成为“云南奶牛第一村”。

抵押房产闯难关

晋城镇孙家坝村坐落在滇池南岸,是一个典型的平坝村。在尚未解决温饱的年代里,良好的水土条件使这里成了粮食高产村。改革开放后,由于一无资源,二无工业,三无交通区位优势,有限的土地和单一的种植结构使孙家坝戴上了“高产穷村”的帽子。90年代初,村里虽然有人开始饲养奶牛,但经营没有规模,科技含量低,加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监管,一些奶牛养殖户经常将冷水、白糖、淀粉甚至染料掺进牛奶中出售,致使全村的声誉受到损害,奶价一降再降,经济效益很差。

2000年村两委换届时,程树才当选党总支书记,他下决心寻找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带领群众走出困境。“村里有养奶牛的历史和经验,可以扩大发展,加以规范,将其做成村里的支柱产业。”程树才经过调查研究,孙家坝发展奶牛业的方案了然于心:由村委会牵头,在村中建盖几栋牛舍和一个机械挤奶车间,动员村民分散养殖奶牛,集中机械挤奶。然而,仅牛舍的土建工程就需要20.2万元。当时村委会账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没有钱,到银行贷款吧,拿什么抵押呢?没办法,程树才把自己及弟弟的房产证拿出来抵押,在他的影响下,村主任杨继芬也把自已及妹妹的房产证拿出来,共贷款15万元。

一日三吵为群众

对于这个人多地少、贫穷落后、群众对基层组织几乎失去信心的村,要办成一件事谈何容易。项目的推进总会产生各种矛盾,解决矛盾总会发生争吵。首先,建盖牛厩和车间需要连片使用土地,程树才决定拿出村里原先预留的土地与群众调换。2001年1月初的一天,村委会组织群众进行土地臵换。然而,穷怕了的群众视土地为命根,硬是寸土不让,一位性急的村民甚至抄起锄头迎着程树才闯过来。那段日子,平均每天要发生三次争吵,就是经过这些争吵,做通了群众工作,臵换土地的事情终于解决掉。建盖牛舍和车间时,程树才总是亲自跟车运送建筑材料。一天夜里,他和村主任带着一辆装满基础石料的卡车回到村里。汽车刚拐到村口,看见两块巨大的石头直立在道路中央。两位村干部正准备把石头搬开,忽然,路边吼叫着蹿出一个人来:“车子不准从这里走,会压坏我家的水管……”这位村民站在路中央,死死地拦住汽车的去路。经过两个小时的折腾,事情才算摆平。

牛舍和车间建好后,程树才怀着喜悦的心情请来昆明某企业的负责人参观考察,并说服他们拿出20多万元资金在村里安装一套机械挤奶设备。双方签下了合作协议:孙家坝供应鲜奶,企业收购加工,货款按月结算,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做强做大牛奶产业。牛奶的销路找好了,接下来就是鼓励群众饲养奶牛、扩大规模、保证牛奶质量了。然而,让程树才始料不及的是,群众的反应相当冷淡。没有养奶牛的农户不愿意养,他们担心亏大本;养了奶牛的不愿意加入,他们怕机械把牛弄死掉。一家家的不理解、不合作,一句句的难听话,像针一样刺着程树才的心。两个月过去了,扩大养牛规模、统一挤奶的计划没有多大进展。眼睁睁看着新建的牛舍和车间被闲臵,程树才心急如焚。最后,他决定另辟溪径:邀请附近饲养奶牛的大户到村里实行机械挤奶,给群众作示范;引导有能力有市场眼光的村社干部带头养牛、统一挤奶。随着奶牛数量的增多,牛奶质量的上升,购买牛奶的企业向孙家坝的群众给出了较为满意的承诺:牛奶每公斤1.6元至1.8元。农民最重实惠,他们看到有钱可赚,养牛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全省第一个奶牛合作社终于顺利建成,程树才喜出望外。

从2001年6月开始,不见村民们和干部争吵了,往日出现在村里的不和谐言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与信 3 任。原因很简单,群众从干部的行为上看到了结果,看到了真诚。

开疆拓土创大业

奶牛业发展起来了,饲料又成了问题,农户拿菜叶喂牛,不但奶牛容易生病,而且鲜奶质量受影响,动员群众种植牧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种植上千亩集中连片的牧草,需要大规模调整农户的责任田。从2003开始,程树才又把主要精力放在牧草种植上。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到2005年底,全村种植牧草1373亩,养牛户发展到125户,奶牛存栏1200头,日产鲜奶7吨,他们生产的优质鲜奶主要供昆明市生产学生奶的公司,仅雪兰牛奶公司每月兑给本村养牛户的钱就达34万元,全年400余万元,奶牛饲养户每户平均3.3万元。产业的发展带动了1000多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合理安臵。昔日的“高产穷村”一举成为“云南奶牛第一村”,外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孙家坝奶牛业发展起来之后,程树才又在土地上做文章,大刀阔斧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2006年上半年,经过多方努力,争取上级支持,投资403万元加强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小额贷款,采取“协会+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栽种出口蔬菜,并新建了2个苗木基地,让种田人的腰包也鼓起来。

为了扩大奶牛饲养规模,2010年1月,该村成功收购了县内一家日产鲜奶3.5吨的奶牛合作社,并争得国家标准化示范养殖补助50万元和机械挤奶补助25万元,为孙家坝奶牛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全村奶牛饲养户达到168户,奶牛存栏1875头,日产鲜奶14吨。

群众冷暖挂心间

产业发展了,但制约全村群众共同奔小康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文化生活等问题又日渐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程树才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率领孙家坝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2006年,孙家坝村被上级列为昆明市首批启动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来又被列为昆明市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村。2006年以来,在程树才的领导下,孙家坝村完成了1000余米的进村道路硬化工程,3000余米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了1500米的人畜饮水管道安装和20立方米水池1个,完成了460米的截污管道埋设工程,新建了一个78立方米的截污池,拆除老式厕所156个,新建了324个家庭生态旱厕和8个公厕,在村内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先后新建了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农村综合超市;投资148万元建成集卫生、农科培训、文化阅览、党员活动和村两委办公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并配套了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健身设备;开通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网络视频教育 5 对话平台;通过整顿,完成了4个组的土地流转,使有限的土地再次升值,形成了新的产业化格局。

“孙家坝变了,变富了,变靓了!”这是村里的游子回家时发出的感慨。是啊,整齐的田野,宽敞的道路,布局合理的牛舍……大多数村民不仅扛回了彩电冰箱,开回了汽车摩托,还盖起了小洋楼,小日子过得多滋润。程树才本人虽不算富裕,但他领导群众走上致富路,上级给了他很高的评价,2005年4月他被评为昆明市劳动模范,2006年7月被昆明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被晋宁县委县政府评为“拔尖农村实用人才”。面对群众的信任和上级的赞誉,程树才却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要积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是我们应该永葆的本色。”寥寥数语,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第五篇:致富领路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领路人二

白手起家 “牛贩子”变成了“牛经理”

——记东丰县大阳镇黄牛经纪人ⅩⅩ

ⅩⅩ,44岁,大阳镇得胜村村民,从事养牛、卖牛近16年,这些年,他潜心发展自己的牛买卖,用自己过硬的本领和坚定的信心,战胜牛买卖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今,他的事业正一天天“茁壮成长”,牛棚内头头健硕的黄牛见证着他的养牛致富之路,他从白手起家的“牛贩子”变成了“牛经理”。

贫穷里压出致富经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紧张无法再继续供他上学,ⅩⅩ毅然扛起了家里的重担,面对家里举步维艰的生活,当时年轻的ⅩⅩ没有一句抱怨,而是用坚强的臂膀托起贫困的生活。面对巨大的贫困压力,ⅩⅩ没有一点逃避而是坚持不懈的不断探索,终于在他发现了黄牛买卖中的商机,ⅩⅩ每天起早贪黑开始了自己的“牛贩子”之路。起初ⅩⅩ不懂经商之道,摸不准行情、看不准毛斤,常常亏本,也曾心恢意冷过,但是家庭的现状由不得他轻言放弃,ⅩⅩ开始虚心学习,多次到外地取经,他渐渐会摸准行情,几年下来,ⅩⅩ熟悉了肉牛经商之道,结交了许多客商,2000年他用多年的积累购买了一辆大货车专门用于商品牛的运输,为发展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

诚信养牛为己更为众

ⅩⅩ一直认为作为一位农民,淳朴善良,老实厚道是自己的根本。在是十几年的经营中,诚信养牛,保证经过他手中牛都是放心牛是他不变的承诺。因为他的诚信经营越来越多牛商贩的信任他,愿意与他合作。近几年他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市场,购牛地也由原本的长白县进一步扩展到临江市等地,而销售地也由周边地区发展到辽阳、开源等地,平均月更是达到了近150头的牛购售进出量,一次性育肥黄牛的数量也达了近50头。为了保证育肥牛的健康,ⅩⅩ在严把购牛关的同时,积极掌握养殖防疫一系列养牛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加上自己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喂养、防病方法。为进一步加强防疫灭病,定期请兽医站人员进行防疫,对圈舍消毒达到无病无菌,保证每一位吃到牛肉的顾客的健康,同时经过以上方法也较大程度的降低了自己在养牛过程中牛生病病甚至死亡的风险,降低了自己的养牛成本,加强了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做播撒致富种子的领路人

ⅩⅩ自己富了,他看着自己从前的小土房变成了现在的砖瓦房,家中还摆设着冰箱、电视等现代化电器和家具,但他也看到还有那么多村民和同胞仍在贫困线上挣扎,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这十几年里辛辛苦苦中积攒的丰富的经验方法传授给那些需要它们的群众,帮助他们少走些弯路,尽快走向富裕之路。

他没有高硕修长的身姿,没有傲人的学历,但他却用自己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铺就了自己的致富之路,而他风雨兼程中

晒下的汗水和汗水中结出的果实更为那些正与贫困作斗争的人树立了榜样。

下载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科技致富领路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带动农民致富的领路人比赛演讲稿(5篇模版)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发言的题目是:做带动农民致富的领路人。我叫孙学武,今年46岁,是抚民镇青顶子村支部书记兼村长。几年来,我从特色种植项目的引进和推广上入手,干给群众看、带着......

    科技入户 农民致富

    科技入户 农民致富碾庄镇农技中心李修柱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持。近几年,邳州农委就在碾庄镇启动了科技入户行动。按照计划,今年碾庄镇将在农村新培养120科技示范户,并辐射带动25......

    科技入户 农民致富

    科技入户 农民致富 位于江苏省海安县的士高休闲中心,原本是一片荒地废塘,现已发展成为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休闲垂钓渔业中心。每当有人问韩士高是什么让他的事业发展如此之......

    奋战煤海的领路人(先进事迹)

    奋战煤海的领路人 ---记掘进二队队长xxx同志工作事迹 掘进二队队长xxx同志工作勤奋,作风优良,大胆管理,敢于负责,充分发挥基层管理人员作用,安全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取得了优异成绩......

    农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

    农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在河溪镇阿娜村,有一位享誉四方的科技致富女能人,她就是该村共产党员高七妹。近年来,她依靠科技发展城郊高效农业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被群众誉为“农民......

    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先进事迹

    **,女,45岁,现任**镇**村党支部书记,**市鑫龙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市新儒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会成员。 2003年,她多方筹措资金成立**市鑫龙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打拼,将一个名不......

    乡镇农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

    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先进事迹[定稿]

    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先进事迹 **,女,现年29岁,大专文化,**市**养猪场负责人。 1997年,她从**省畜牧学校毕业后,到**一家兔业有限公司工作,头脑聪慧的她运用所学养殖技术,积极探索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