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教案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一件或几件事反映一位老师的思想品质。
2.初步学会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的作文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习作训练”课文,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确定要写的人和事。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1.抽读“习作要求”,提问:本次习作要求,从选材方面来看,重点是什么?(选一件事或者选几件事反映老师的思想品质)从写作方法方面来看,重点注意什么?(注意详略)
2.联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你认为哪些课文是通过—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哪些课文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分别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质?(生讨论回答)
3.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各是怎样安排详略的?(生讨论,回答)
三、1.抽读“习作内容”。
2.提问:写老师,应该选写:—位你最熟悉、最了解或最尊敬的,你准备选写哪一位老师?(生思考)
四、1.确定了要写的老师之后,要认真想一想:怎么写好这位老师?请大家自学下面的“习作提示”,思考以卜几个问题:
(1)你准备选一件事,还是选几件事来写这位老师?准备写什么事?
(2)你准备反映老师一方面的品质还是几方面的品质?准备反映他(她)的什么品质?
2.生思考后,教师抽答,点拨指导。(学生可以把(1)、(2)两题连起来回答)
五、1.学生们己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2.抽答:交流,点拨肯定。有外貌描写的,可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略写。反映老师主要品质的,要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课内检查部分作文,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
一、学生开始习作。(先打草稿)
二、巡视学生的习作过程,及时发现某些典则性作文。
三、抽读某些典型性作文,师生共同计议。(抽读和评议典型性作文,掌握正面引导、鼓励提倡为上,矫正不足为辅的原则)。
四、学生自己修改草稿。
五、学生誊写作文。
第二篇:《我和老师》教案
我和老师
执教课题:我和老师 执教时间:2017.10.执教班级:7(1)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
2、形成尊重老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
3、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教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尊重老师的劳动。
2、学会感谢老师。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照片里都有谁?在做什么?在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下,同学们在各方面都大有进步,茁壮成长起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和老师》。
2、学文明理。
(1)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0页,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遍课文。
(2)老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你第一次走进校门见到老师的时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指名回答。
老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是不是也像课文中的同学?从同学们走进学校的大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包含着老师们的心血。
3、讲故事。
小组内每人讲一个老师教育自己成长的真实事例,然后进行评议,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参加故事会。
4、探究活动。
(1)老师:同学们这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多么感人,我们的老师用爱心、用行动哺育我们成长,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2)老师:学校工作的人除了老师还有很多,像保安、校医、清洁阿姨等等。你了解他们的工作吗?大家来说一说。
(3)制作礼物。
和大家一起制作小礼物,送给我们心目中的老师。
选择一位老师,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里工作的其他人都可以。自己亲手做礼物上并且写上一句话,应当是自己最想对这位老师说的。
5、我心中的老师:
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过的难忘的事,谈谈感受。
6、教师总结。
老师:是的,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听了同学们的话我很感动,我一定把你们对老师的深情,转达给全校的每一位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健康的成长,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会给老师带来快乐和幸福。希望你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快快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三篇: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
用心观察 真情表达
自己的真实感受。设计理念 :
梁爱梅
五年级习作: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开展想象,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感人的内容。,本次习作教学在组织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和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在习作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度,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尽量少设臵习作的范围和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学目标 : 1.通过写景,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通过接触、描写、赞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习作让学生掌握一定写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课前准备 :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景,观察景。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重点观察。
2.准确地把握景物特点。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者有意识地的在课前让学生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减轻了课堂习作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游玩拍摄的照片)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课件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二、交流信息,激发写作兴趣
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想必你们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我们吗?
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快乐时光,与其回忆,还不如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那样看起来更清楚,对吧?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自己的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做到写作时言之有物。】
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
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生讨论。
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
(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其中一个地点和内容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 2
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臵,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去公园所看到的景物。
4.范文引路。(出示范文)
秋天是迷人的,也是五颜六色的。
记得上次去公园玩,我看到了一片火红的枫林,一片片枫叶看上去那么可爱,那么充满生机,像天边的晚霞,像梦中的油画。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哦,秋天是红色的!
我继续往前走,路旁开满了雪白的百合,闻一下,还带着露珠的芬芳。百合虽然没有菊花的灿烂,也没有牡丹的华贵,但他们清新脱俗,形态高雅,令人百看不厌。哦,秋天是白色的!
我停下来,坐在路边的木椅上想,现在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吧。恍惚间,一幅画浮现在我的眼前:沉甸甸、黄澄澄的稻穗压得稻秆抬不起头,秋风吹过,掀起阵阵稻浪,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哦,秋天是金黄色的!
啊,秋天,我是多么迷恋你!我已经醉倒在你色彩缤纷的怀抱之中了!
(1)同学们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秋天美吗?要怎样写才能把秋天描绘得更美呢?(2)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有了素材,只能解决言之有物,而怎样使文章写得更好,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堂上采用范文引路的方式,对写法加以暗示,使学生明白了该怎样表达。】
四、学生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并适时给予引导。
五、品析评价,升华主题
1、请同学们品读自己的文章,将最满意的句段朗读出来,让他人分享,方便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推荐、评析同学的作品。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刚才,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下面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点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学生自己修改。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4、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6、将最佳作品推荐给老师,并在班级展板上展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互动,将作文臵于一种交际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广泛地交流,抒发了真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板书设计:
用 心 观 察
真 情 表 达
. . . .
教学反思:
张开想象的翅膀 品味人间的真情 梁爱梅
【教学内容】
五年级──看图作文(旧照片)。【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当堂完成习作。
3.利用图片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体会伟大的母爱,继而扩展的人间自有真情在,并学会把它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利用图片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学会观察,提取作文的核心信息,体会伟大的母爱,继而扩展到“人间自有真情在”,并学会把它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人物吗?(演示课件)
有唐山大地震中生命奄奄的老爷爷,有洪灾中被大水冲散的夫妻,有雪灾中归家团员无望的旅人,有海啸发生时许多生命的消逝,有汶川特大地震中一位母亲跪着用自己的身体救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等等。
师: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同学们在观察时发现了吗?
生:他们都和灾难有关。
生:他们都是一些有家不能回甚至是无家可归的人。
师:在他们的言行中,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看图悟情
1.回顾中国的历史,无数的灾难曾使这片神州大地饱受风霜。汶川特大地震,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一位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出示汶川地震的图片)
师给学生留出1分钟的观察时间。
2.师最终把屏幕定在一张照片上(一位母亲跪着保护自己的孩子),给你 5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根据学生发言顺序,引导深入理解。
(1)母亲的动作
生: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那种很奇怪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身体向前倾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只是身体被压的已变形了。
师:就是这样的动作。(板书:动作)表现出了伟大的母爱。在灾难来临前,这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自己怀中仅几个月大的孩子,而她的这一动作已成为了永远的定格。在场所有营救她们的人,看到了这一场面无不潸然泪下。
(2)孩子的表情
生:我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表情。虽然灾难已经降临到了孩子的身上,但因为有了母亲舍命的保护,孩子仍然熟睡着,而且很安详。
师:多么幸福的孩子,伟大的母亲让孩子在灾难面前依然安然无恙,但自己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孩子的表情。(板书:表情)
(3)母亲的语言
生:最先吸引我的是这张图片下写的一句母亲说的话。这位伟大的母亲在灾难降临时,仍不忘在手机上给自己的孩子留下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一定记得我爱你!”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一位母亲伟大的母爱,更让我看后心中一阵酸痛,眼泪也不知不觉要流下了,真是让我感动。
师:说得多好呀!(板书:语言)想想这位孩子她虽然是不幸的,但能有这样的一位母亲他也应该是幸福的。
师出示有关对于汶川地震的文字介绍,让学生能更清楚的了解汶川地震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地震中人们互帮互助、舍命相救的一幕幕感人场面的图片。
师: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聚精会神的样子,一个个眼中都噙满了泪水,老师就已明白这些图片和文字已经牵动了许多同学的心。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吧?那就来简单的谈谈我们刚才所没有谈到的。
(4)周围的环境
生:我还关注到了周围的情况,结合刚才的资料我了解到,地震时,这里在几分钟后就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瓦砾、到处是一片废墟。后来经过了官兵们的营救,有些人才能够脱离生命危险,而有的人却因为种种原 6
因没能被救出,就这样被掩埋在了地底下。
生:很多人在面对家人的离去无能为力,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有很多原本幸福的一家就这样在灾难面前变得支离破碎,痛失亲人,甚至全家人都死了。
生:看着这一幕幕悲惨的场面,我的心在痛,在滴血。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师:是啊,就像这几位同学所说的,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灾难让许多家庭破碎,让许多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
三、情感升华
1.师过渡:同学们,类似这张母亲舍命救人孩子照片,在这次地震中数不胜数,如:母亲临终依然喂奶,女婴含乳头奇迹生还;地震来临,母女致死相拥;谭千秋老师用手臂护住身下的四位学生等等。(出示图片)
2.师:看到这样的照片,除了看到伟大的母爱,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自然灾害实在是太可怕、太残忍了,让许多人死去,没有了家。
生:自然灾害的出现,有时也与人们破坏自然环境有关。生: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伟大的母爱,我还看到了人间的真情。
师:是啊,在灾难面前,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我们也应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四、写话传情
1.师过渡:同学们有人也称照片为凝固的历史,让我们根据大家刚才的交流,把我们从这张照片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出示母亲就孩子的图片)让所有有爱心的人都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位伟大的母亲吧!
2.生独立完成习作,师巡视。
3.同桌交换阅读,互相提出意见。
4.推荐汇报。
推荐一两篇就有代表性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找出优点和不足。
5、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6、学生誊抄习作。
7、推荐可展览的作品。
板书设计:
张开想象的翅膀 品味人间的真情
教学反思:
动作 语言 8
表情 环境
第四篇: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文档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老师是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题目,在指导中要防止学生写空话和套话,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老师写活,突出个体的特点,做到血肉丰满。学生习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指导。
一、创设情境,表达“我的老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都建立在学生“有兴趣”“乐于”“愿意”“有意识”的基础上,同时我们认为言语交际是有目的、原因和对象的。表达什么——内容;向谁表达——对象;为什么表达——目的或原因。这样学生在习作中才能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创造一个“目的、对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
教师导言:同学们,从你上幼儿园到现在,先后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请你回忆一下教过你的老师,我们打算开一次以“我的老师”为主题的班会,请大家认真地准备。届时在班会上把自己热爱、熟悉、具有鲜明特点的老师介绍给大家。
二、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
学生在习作中只有明确了表达“目的、对象”,才能有习作的动力,才能在习作中有责任感,才能自主地进行写作,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抓住这个契机,我们设计了“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让学生在教过自己的众多老师中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介绍给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诗歌。
三、指导写法,再现“我的老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我的老师”后,就应该着手习作,让“我的老师”再现在全班的同学面前,使同学们能认识你的老师,了解你的老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
例文:
我的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大约四十来岁,头发已经稀疏了。他的前额布满了浅浅的皱纹,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眼镜,显得很有学问。刚看到他的人,总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夫子”,教学死板、无味。可是只要听听他的课,保你一定会乐而忘返。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好了,只有刘锋同学还拿着一个瓶子玩,教师看见了,立刻板起了脸,说:“上课了还玩,没收!”说完,他拿起瓶子走上了讲台。同学们顿时吓住了,老师从来也没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呀!谁知,他眼睛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举起瓶子说:“下面根据我手中的瓶子,进行一句话表达。”话音刚落,同学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张地心情一下子松驰了,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师也甜甜地笑了,笑声出教室,飞向天空„„
他就是这样一个提倡活泼教学的人,难怪“听他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了呢。
(1)仔细读例文,想一想作者围绕“我的老师”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交流,通过阅读例文,你学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A.选择的材料要有特点。从“没收瓶子”到巧妙引入教学“一句话表达”,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B师外貌,让人感到我的老师老气横秋,一副老夫子像,但接下来的教学行为却与之大相径庭,使人顿感“我的老师”可敬可爱。
(4)动笔习作。
四、交流评议,共享“我的老师”
2互议。
3准备在全班交流。也可以让各组推荐一名较好习作参与交流。全班同学互相点评。
第五篇:《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老师进行描写,进一步学习写人叙事的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时的良苦用心,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3.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入手,让学生感受作文的乐趣,明确作文过程是就是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东西,从而使学生乐于作文。课前准备:
1、《德育启蒙》。
2、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了解学校老师的情况。
3、教师关心学生成长课件。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同学们,在一个人,无私地教育你,陪伴你,关怀你,但他不是你的父母,是你的老师,他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关怀着你,你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老师,理解老师。
(设计理念: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抓住中年级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一首动情的歌曲,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与教师有关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为写做铺垫。)
蜡烛、太阳下最光辉的人,引入《德育启蒙》。
二、汇报交流调查老师情况
1、导语:
课前同学们已认真地观察、调查过老师的工作等情况,现在就把你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家,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2、学生汇报、学生评价。
生:老师到校比我们早,放学了还要备课。生: 老师给我们上课,改作业。
生:放学后,送我们到校门,我们走了老师再回家。生: 老师生病了还坚持给我们上课。……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写出真实的作文,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观察和生活经历。)
3、老师评价、鼓励。
小结:在汇报交流中,同学们知道了老师每天要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放学护送我们到校门口。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真不容易!看来,同学们对老师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观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认为老师的工作怎样? 生:很忙。生:很辛苦。
三、感悟师爱
师:老师的工作只是忙和辛苦吗?请同学们看: 出示多媒体课件:老师时刻关心着我们成长。
1、学生看录像。交流。师:看了录像,你想到了什么? 生:有一次我发烧了,孙老师带我去看病,还给我补课。
上次我考试没考好,您没批评我,还鼓励我不要泄气,争取下次考好。我的手冻了,您问我疼不疼。…… 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你们知道吗? 生:老师喜欢我们。老师关心我们。老师爱护我们。
师:对,老师确实非常关心、爱护你们。我作为一名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老师吗? 生:喜欢!
师:你们每天和老师在一起,一定有很多故事,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和老师的故事,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进行交流谈感受。
师:谁来结合事例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老师什么事情都懂。有一次,科学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风是怎样形成的”,课下我早已查好了资料。中午就餐时,正好是刘老师值班,我想考考刘老师,结果刘老师略一沉思,就回答出来了,而且答案和我查阅的资料基本一致。从那以后,我更加佩服刘老师了。”
“我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有一次,杜浩杰同学生病住医院了,很长时间没来上课,孙老师非常着急,要到他家去看看,班长建议,全班同学集体送他一张贺卡吧,老师说:“那太好了,同学们应当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在贺卡上老师代表全班同学写了一句深深地祝愿,“愿杜浩杰同学早日康复!早日回到我们中间”,大家都抢着上来,在卡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愿他在病中体验到大家对她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我想他收到这张贺卡心里一定很高兴,病也会一天天好起来,一定会提早来上学的。他在心里一定会深深地感谢孙老师和我们全班同学。”
“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有一次,我和同学闹矛盾了……”
(设计理念:写作,本身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表达。语文教育在创造方面大有作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注重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课件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习作文。)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你可以下位和刚才没有发言的同学交流他们和老师的故事以及有哪些感受。看完后回到座位上,充实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老师工作很辛苦,对我们特别关心、爱护。我们应该怎样报答老师、表达我们的敬意呢?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学生下位进行讨论交流
师:你们找到满意答案了吗?谁来说?
生:我们小组认为好好学习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我们小组准备教师节时给老师送上一束鲜花。我们小组要送给老师贺卡,写上:谢谢你,老师!我们要和老师谈谈自己的理想 ……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地很好,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掌!
(设计理念:每个人都是有境界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变化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可以提升的。学生亦如此,语文教育要结合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妙笔生花——我手写我心
1、导语:师: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关键环节——妙笔生花。给大家几点建议:
作文要求
1、以“我的老师”为作文主题写一篇作文。可根据所写内容自拟题目。
2、体裁不限,可以叙事,也可以写诗歌等。
3、书写规范、工整。
4、语言通顺、有中心、有条理。
5、写完后认真修改。
2、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念:进一步激发情感,前呼后应,沟通说写,力求体现作文思路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导语:各位小作家,请你把自己的作品让同学看一看,向他们征求修改的意见。
1、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适时激励。
3、教师小结:美好的师生情在大家的每一个音节中流动,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从大家的每一个词句中流露出来。我感到你们更懂事、更可爱了。老师喜欢懂得感恩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们!
(设计理念:习作的交流赏评是进行口语交际、渗透习作指导的又一次言语实践。本环节重点是在学生完成初稿后组织、引导展示赏评。教师要围绕预设内容,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在全班品赏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