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资源》观后感

时间:2019-05-12 06:4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红色资源》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红色资源》观后感》。

第一篇:《江西红色资源》观后感

《江西红色资源》图片展观后感

——江西红色资源之井冈山

摘要:江西也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 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关键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井冈山精神

江西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块红土地上承载着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好基地,品红米饭,尝南瓜汤,听老红军讲传统,在纪念碑前谈职责使命。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教育。重温党的辉煌历程,学习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追寻伟人的奋斗足迹,缅怀英烈的音容笑貌。让思想再次经受历练,心灵受到新的洗礼,进一步领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进一步领悟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生命力,更加坚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江西也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是井冈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荣历史。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在当时是“两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辖)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

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各地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虽然革命的时代已经远走,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之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而且在这期间,毛主席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在井冈山,部队逐渐改掉了旧军队的一些坏习气和带兵方法,成为一支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时,军民团结共同艰苦奋斗,自给自足。当时身为军长的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战士们怕他累着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把自己扁担刻上“朱德的扁担”作为记号。井冈山的建设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1928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界特委。随后,湘赣边界工农民主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10月,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它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实行这种“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和经验,回答了党内和红军内部有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根据地不断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吉安、安福两县一部分,遂川县北部等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

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

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

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事实就是的精神。

5.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的信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井冈山军民艰苦奋斗的作风,是非常突出的,在群众中作为佳话。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

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无可替代的,井冈山的精神也将源远流传。作为后辈的我们要学会积极弘扬井冈山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革命精神的结合。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第二篇:江西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班级:09材成一班学号:200910340130姓名:金坤鹏

乐平市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在国庆节期间,我利用节假日空余时间前往乐平市十里岗进行了红色资源调研。在调研期间我对十里岗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完成了此报告。十里岗乡位于乐平、德兴、弋阳三地交汇处,山高林密,土地肥沃,是革命时期深山战略要冲,有着革命斗争的地理条件。1927年,革命先辈方志敏同志进行革命斗争指导工农联合暴动留下的大量足迹。现保存在篁坞石塘的方志敏故居,由邵式平同志题字,被授予“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省委宣传委员会列为“第二批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十里岗乡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进程中,一是深挖有关革命传统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策划组织“踏历史足迹、瞻革命先烈”、“听革命故事、诵先烈诗书”等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红色旅游”项目,通过经典情景再现,使游客身临其境,寓教于乐。二是立足山区绿色资源,在大力推进特色生态种养产业的基础上,将红色旅游与“农家乐”相结合,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推出农家特色旅游。如“吃农家饭、做农家事、住农家屋”,让广大游客感受该乡独特的红色休闲体验游,并开发一批“山野绿色食品”、“先烈事迹纪念品”等特色旅游商品。三是积极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它结合三地交界地带的地理优势,积极融入“红十军旧址”、“方志敏纪念馆”和“洪岩仙境”、婺源、龟峰等黄金旅游线,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光临。十里岗乡还以红色旅游和生态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品牌旅

游生态环境,逐步形成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互相辉映的山区生态旅游经

镇。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十里岗在开发过程中过于注重了经济的利益而忽视了它对我们这下一代教育方面的意义。我认为红色资源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在我们这一代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少年的教育方面。

首先,红色资源是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载体。要把青少年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 树立“以人为本”和联系实际、力求实效的新思想政治教育观, 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中心,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活动载体和有效手段, 让红色教育资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最终走进学生促使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

其次,红色资源的创新式开发是对青少年政治思想的一种创新式教育。十里岗红色教育资源是青少年思想教育内容创新的重要基础。大力开发十里岗的红色教育资源,让红色教育资源中的优质思想教育资源溶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体和载体。但是据我调研所知:十里岗的红色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很多的教育仅仅是带领学生进行下参观、或者是听下导游的简单讲解,加上各个红色教育基地文史陈列一成不变,我认为这些方

法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展示设备,利用声、光、电和影视模拟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动态展示、场景再现,使参观的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增强亲和力。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新一代的人接受,其教育意义比传统方式有更大的提高。

最后,红色资源应该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中,而仅仅是存在于十里岗这个基地里面。我们可以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让青少年生活在一片红色的环境里。因为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强大的渗透性、突出的参与性和自娱自教等特点,能与传统的思想教育形成互补。使用本土红色进教材,学生更是喜闻乐见。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听革命传统教育课、讲革命故事、参加学雷锋活动、观看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作品,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入情、入理、入心的教育,使青少年在传承与现实中找到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坐标。网路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我们也可以用它作为我们传播红色教育的一种工具。把爱国主义、诚信观念和集体主义等思想道德内容渗透在网络传媒之中,加大网络教育力度,致力构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教育空间。

红色教育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和物质资源,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更应该把其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而不是过于注重于其经济上的开发。十里岗红色教育基地只有通过它的努力使青少年在思想、政治有了一定的提高才不枉其红色教育基地的头衔。假使它有了经济上的收入而没有做到一个红色教育基地的应该做的、最根本的事,那它与一些普通的旅游景点何异。十里岗红色旅游基地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发挥出它最大的红色光芒,使乐平市十里岗红色教育资源真正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第三篇:红色资源

[摘要]山西省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重视“红色资源”研究,并运用其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应该通过政府支持、情感教育、行动教育等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达到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和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它是动员、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实力、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而“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这种精神的真谛所在。因此,运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

一、“红色资源“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1.“红色资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今天,情感已成为人类行动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诞生于中华民族危机与艰难环境中的“红色资源”,包含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祖国浓烈的挚爱之情,他们把满腔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铺洒在国家独立和崛起的坎坷道路上,铸起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座丰碑。这份爱国情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的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成长的一代,物质充裕,生活条件优越,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因此,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可以使他们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激励,更深切地体会和领悟爱国主义的情怀,弥补用传统说教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体现“红色资源”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塑造爱国主义精神中的独特作用。

2.“红色资源”保证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爱国主义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不论革命形势怎样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记录了一些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数字:在367天的长征中,红军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什么让红军将士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最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今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红色资源”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方式。全国各地的红色基地、图片、资料、实物、健在老红军老战士的亲身经历等,使“红色资源”具有直观、贴近的优势。这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为实践体验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地解决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论问题。

二、运用“红色资源”进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对策

运用“红色资源”进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必须有机结合,要根据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生活阅历、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人文历史知识这些特点,努力寻求多种方式深刻挖掘这些“红色资源”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这样才具有时效性。

1.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支持。首先,注重“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陕西“全省具有影响的红色旅游资源共有486处,其中延安360处,榆林37处,西安30处,宝鸡5处,咸阳9处,渭南18处,铜川4处,汉中12处,安康7处,商洛4处”。“红色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毁损,将无法挽回。因此,挖掘、整合“红色资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意味着一种盲目的、过滥的开发,而应开发和保护并重,树立保护第一的观念。陕西省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革命走向成功的新起点,这里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开发“红色资源”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旦开发和保护相冲突、相矛盾时,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而不能以开发为借口,以牺牲“红色资源”为代价。也不能以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住宅新区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为由,毁损“红色资源”。其次,政府对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基地,要逐步对全社会开放,首先是对省内大学生实行免票,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推向外省。因为陕西省高校数量在全国名列前位,吸引众多学子汇集在这里,若能实行对大学生的免票制,就可为大学生开辟一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绿色通道”,真正体现“红色资源”的价值。2.通过“红色资源”进校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疆界变得模糊,必然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使爱国主义情感淡化。”因此,要通过“红色资源”进校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首先“红色资源”进课堂。学校的公共课本身具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这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应充分挖掘这种教育资源优势。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理论讲授、播放影像资料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因为这是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文化给养,“是获得历史知识、承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和来源”。同时,结合实际积极宣传陕西省的“红色资源”,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在陕西13年的艰难岁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一是注重对校园硬件设施的美化工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学校要积极举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多举办专题报告、学术讲座,利用广播、橱窗等宣传媒体开辟爱国主义教育专栏,弘扬“红色资源”中的爱国精神,如“五四”精神、长征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同时,通过征文、演讲、班会、党团组织活动及评选文明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集体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多种渠道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行动教育。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体现,更是一种现实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到爱国主义行动上,这也是运用“红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所在。既要把“红色资源”教育引入课堂教

学,又要精心组织各种方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参观、社会调查、各种纪念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可结合实际,经常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观陕西省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激发大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烈士的缅怀之情,更加珍惜今日的生活,热爱我们的国家;同时可利用学校假期,动员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工农,调查访问,了解国情,使他们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感受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激情,并以此为动力,勤奋努力,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三、运用“红色资源"进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红色资源”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新的途径和手段,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种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而言尚处于摸索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要正确处理“红色资源”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关系。“红色资源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红色资源”包括各种遗迹文物、纪念场馆、历史文献、文艺作品等物化形态,精神“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中所培养形成的价值取向。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炼和升华。一般而言,物化形态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易于被运用和接受,多被重视,而精神领域中的产物较抽象且枯燥不易理解,常常被轻视而不去深入研究,无法收到较好效果。因此,在运用“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既要避免简单说教,又要防止流于肤浅。由于思想具有传承性,因此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挖掘和研究,要充分利用陕西省丰富的物质“红色资源”,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共同进行探讨,凝炼出在爱国主义方面所形成的精神成果,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红色资源”的真谛所在,切实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2.要把“红色资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满着矛盾。如何把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相统一,把爱国之情化作爱国之行?这些问题是当今大学生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崇尚个人主义,在实际活动中漠视班集体的活动,在生活作风上赞成享乐主义,对勤俭节约的行为不屑一顾,在学习态度上急功近利,工具原则盛行,缺乏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考试中作弊行为屡禁不止,混文凭者不乏其人。虽然这些问题只存在于少数学生中,但以这样的作为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呢?爱国思想若不转变成爱国的具体行动,游离于学生成长的轨迹之外,这种爱国主义就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时,要对物化形态成果详细讲解并进行精神层面分析,如对延安诸多“红色资源”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伟大的精神孕育在平凡的事迹中,是无数最普通的革命和建设者,通过把身边的点滴小事做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国家增添了最宝贵的财富,体现出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启发学生去思考并转化成现实的行动,使爱国思想与爱国行动统一起来。

高校汇聚着从全国各地来深造的莘莘学子,他们迈进这座实现理想的圣殿,充满着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这些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浓厚的爱国激情,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此,利用陕西省丰富的“红色资源”加强对本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坚持这项工作。

第四篇:充分运用红色资源

林州市:充分运用红色资源 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今年以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林州市突出红旗渠精神这个特色,安排了“四个一”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攻坚十二五,再造新林州”目标的精神动力。

安排了一台红旗渠精神文艺演出。文化部门精心排演了一场红旗渠精神文艺晚会,内容既包括《推车歌》、《太行颂》、《好人许东仓》(选段)等积极向上的经典曲目,又结合当前活动安排了《老企业,新问题》、《怎样创先争优100问》、《服务科学发展十问(快板书)》等立意深远、引人深思的新编节目,目前在全市各乡镇、企业巡回演出50余场次。

举办了一场红旗渠理论讲座。从市委党校抽调理论功底深厚、教育水平较高的六名教师分六组到全市二十个乡镇街道巡回举办理论讲座。讲授课程除创先争优主题相关内容和规定篇目外,还精选了安阳日报社编的《今日红旗渠》(节选)、《中国有条红旗渠》(节选)等内容,用新的时代精神解读红旗渠,用新的发展理念诠释红旗渠,进一步破除影响林州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以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思难方式的变革,推动林州科学跨越发展。

播出了一系列红旗渠影视节目。针对边远山区党员年龄偏大和企业党员集中学习不方便等情况,自活动以来安排在林州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了《百家讲坛.红旗渠故事》、纪录片《红旗渠》,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等优秀电影电视节目。全市党员干部认真收看,并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科学发展实际,撰写出了深刻的心得体会。

组织了一次红旗渠主题实践活动。各单位纷纷利用休假日等空闲时间,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职工举行“重走千里长渠,追忆修渠历史”主题实践活动,同时请红旗渠劳模现场座谈,追忆当年解放思想、科学谋划、敢想敢干的决策和修渠过程,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截止目前林州在电视台播出红旗渠影视节目共计160余小时,收视人数近10万;举办巡回理论讲座11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5000余人;各单位组织重走红旗渠主题实践活动50余次,参加人数达15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篇:江西红色革命后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责任,卫国为家!江西是红色的土地,在这土地上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血泪史。打来历史的画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其中最为浓厚的一笔。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经有了70年。但是历史却永远都铭记那一刻那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在那一天我们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告全世界。日本侵略者虽然走了,但是它给我们留下的伤痛与耻辱并不会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消失。时光的的流逝可能会冲谈人们的少许记忆,但我们铭记历史,如今我们幸福的生活是多少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的。在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上都留有中华人民永不屈服的坚毅精神。江西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多少英雄儿女不甘辱难义勇向前。他们的心中都认为国家有国才有家。当国家的领土被侵略者所践踏的时候,他们的心也被凌辱踩践。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往日的繁荣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疮痍的腐朽。落后就挨打!不!反抗的声音在中国的大地上洪亮的响起,我们不能在懦弱下去,我们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血气方刚的英雄儿女。革命义不容迟,为了国家,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他们九死一生,可是他们不畏惧,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必胜的信念!江西是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等等。这一个个红色经典的称号与地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已化作一颗颗与日月同辉的星辰,在红色中国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奏响雄浑激越的华彩乐章。据统计,1955年至I965年、被授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籍将帅人物共325位,占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总数的20%。据统计,全省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25万余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无名烈士更难以计数。江西人民前赴后继,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和极其光荣、伟大的牺牲。他们不在乎是否能够名垂青史,他们只是希望将那些卑劣的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土地赶出我们的国家。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有落后与他们,但是我们拥有的是坚毅的心,只要我们还剩一口气我们就就不会屈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革命也不是一天成功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具有其灵魂的。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座古朴的城市——九江。九江地形宜于大部队集结展开,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南有修河、潦河等水系,呈“彐”形西对武汉。这些水域是中国军队的天堑畏途,却是握有制空、制海权的日军的黄金水道,基地设于此不用担心中国军队从背后偷袭。当时公路、铁路都不发达,仅有的几条线路又是中国军队破袭的首选目标,日军大吨位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九江通江达海,有良好的深水码头,部队和物资的运输即使从日本本土起锚,航行7天也可抵达九江。而中国的滇军、黔军想要增援九江,路上至少要走1个多月,物资的运输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日军第11集团军的战役第一阶段目标就是攻占九江。

第11集团军以第6、第9、第27、第101、第106共5个师团和1个波田支队(旅团)为基干,另配置航空兵团、海军一部协同作战。其中第6师团布署在江北,由安徽的望江、宿松,湖北的黄梅、广济自东向西攻击,从北岸确保长江水运的安全;其余5个师团和波田支队及海、空力量全部投入九江战场。

国民政府也在积极备战。淞沪会战时,国军密集兵力布署在狭窄地域,被日军猛烈炮火大量杀伤;南京保卫战时,十几万国军凭城孤守,结果成了日军的瓮中之鳖。汲取以上两次教训,结合武汉无险可守的现状,国民政府制定了新的策略。战役目标是:

1、以空间换时间,争取后方人力、物力、财力的转移;

2、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拖垮其继续攻势的能力;

3、达到以上两项目的后,就主动撤出武汉,保存继续抗战的实力。具体战术是: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逐次抵抗消耗日军。此战役的关键点就在于九江。守住了九江,日军就对武汉鞭长莫及,会战就可以持久打下去;而一旦九江沦陷,再谈坚守武汉就不现实了,那时就放弃武汉,全线后撤,拉长日军战线,稀释日军战力,再寻机歼敌。为此,国民政府将第9战区2个兵团全部投入九江战场。第2兵团张发奎部沿长江南岸东西布防,在彭泽、湖口、九江、瑞昌构筑江岸阵地;第1兵团薛岳部沿南(南昌)浔(九江)铁路线南北布防,并沿鄱阳湖西岸配置兵力。两个兵团呈“T”字形布阵,各自防御纵深都有100多公里,日军要想压破这两根“大弹簧”的张力极限,不会是容易事。

中日双方都看出九江是会战的支点,一场空前残酷、恢宏壮烈的大厮杀就不可避免地在九江暴发了。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九江战斗就打了4个月;日军共投入14个师团,加上战时补充兵员,约35万人,阵亡近10万人,其中大半死在九江;国军共投入124个师约100万人,阵亡近20万人,其中牺牲在九江的达14.35万人。十多万烈士埋骨于九江红土地。“青山有幸埋忠骨”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一代人通过拼搏努力争取来的。我们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祖国的希望!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应该要铭记那些抹不去的耻辱。振兴中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国人我们要具有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在雄起的同时,周边国家对于我们及时忌惮又是有种威胁。在这种竞争压力日益俱增的条件下我们要有着一颗乐观的心,我们虽然面临着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下载《江西红色资源》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红色资源》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西红色之旅有感(范文模版)

    江西红色之旅有感 为表彰优秀党员,增加公司广大党员的爱国主义热情,2011年6月2日,公司共产党员共202人参观学习了江西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庐山的庐山会议旧址等,共同回顾了中......

    红色经典观后感

    红色经典观后感 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英雄?什么是集体主义?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重视团队的力量。团队力量的升华,则是依靠这个团队中的优秀人物来实现。我们的英雄情结是建立在......

    红色经典观后感

    10法学 唐雅丽 风雨同舟,党的精神 作为一名志向于积极靠拢党的学生,我阅读了中国共产党党史。这次阅读经历让我从思想到灵魂都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

    红色经典观后感

    红与不红暑假,闲来无趣,把《亮剑》《潜伏》又瞄了一遍。记不清哪位哲人说过,文学的境界最终拼的是作家的思想境界,同理,红色经典的高下其实也是按思想境界来区分的。我认为,既然用......

    红色经典观后感

    篇一:建国大业观后感2009年9月25日,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临沂的红色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

    莲花县红色资源调查报告

    论文关键词:莲花 红色资源论文关键词:莲花 红色资源论文摘要:莲花县地处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中段,是萍乡这片政治底蕴与经济底蕴深厚的热土的一部分。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县,主要景......

    莲花县红色资源调查报告

    莲花县红色资源调查报告论文关键词:莲花红色资源论文关键词:莲花红色资源论文摘要:莲花县地处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中段,是萍乡这片政治底蕴与经济底蕴深厚的热土的一部分。红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