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如果你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那么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你先爱上你所教授的学科,发现她的美,然后再用你浓烈的爱意感染感动感化学生,从而与你有同样发自心底的情感的共鸣。课堂不是教师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就像我告诉五里初中八年级六班的同学们,你们能从《云南的歌会》中学得东西,还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是成功!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十六课,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的文章,它以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三种不同的情调,字里行间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所以我觉得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可以适当扩展学习范围,用音乐构建平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领略民间文化的巨大魅力。所以我在讲授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时,始终把握这样一条主线: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美传承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
“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勃勃生机,迸射出生命活力。”有感于此,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开头我这样设计:先欣赏一段由云南民歌改编的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并配以优美图片。让学生在听觉以及视觉的美的冲击下,完成预习任务:了解作者,扫清文字障碍。
在整体感知部分,在朗读中感受云南歌会的美,对此,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一、感受歌会:请先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
二、赛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这样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信息,初步让学生领略了文章的美,为下一步重点赏析景物、人物描写打很好的一个基础。
在重点研讨环节,我设计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刻画人物方面你又得到哪些启示。我希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拓展阅读知识面。
而在剩下的两个环节能力提升以及当堂反馈中,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积极用笔书写美的诗篇,用声音歌唱美的生活。与我的目标设置和谐的融合。而作业的布置,我同样花费不少心思,让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土家傩舞》,一是与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积极响应,二是意在让学生一舞一歌,相辅相成,比较全面了解云南的民俗民情。最后在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中,以一首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结束。以歌曲开始,以歌曲结束,前后呼应。
纵观整堂课,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朗读,二是通过细节的揣摩,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激励学生关注民歌之美,感受美好生活。体会云南人民“活”的生活状态、自由性情,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三充分调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中。
首先说朗读。这篇文章语言清丽优美,洋溢着那种纯朴、宁静、远离城市喧嚣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又体现出了生命活力、生活热情。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朗读的训练,课堂上始终伴随着各种形式地读,如对课文中几幅画面的通读,全班读,分组读,个人浏览,跳读等,在朗读中感悟云南歌会的美,感受人物美,环境美,服饰美,民歌美,风俗美。
再说说通过细节的揣摩,感受云南人民热爱生活、歌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和活力。在自己的作文中学会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同时是借此勾起学生课外阅读沈从文著作《边城》的兴趣,以便更全面了解云南风情。
语文新课程还指出:应探究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是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渗透和整会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课,我充分调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中,创造了声乐浑然一体的绝妙之境。让学生在美声中赏析美文,在美文中聆听美声。
课后,我仔细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了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过程过于紧凑,课堂时间仓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
第二、教师的课堂语言虽幽默但还不够精美,有时显得较为啰嗦。
第三、因为时间的限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激发,老师的讲解用时过多,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不够充分。教师与学生的配合不够完美。今后要大胆放手给学生。
第四、学生放声朗读的不够,过于拘谨,以后要多培养学生的放声朗读。
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但从评委那里听到赞赏和中肯的建议,在同行那里收获了很多教学上的东西,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就是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智慧的言语去体会诗意的人生,感悟作品的意义,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整体文化修养,塑造高尚的人格,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路漫漫其修远兮,语文同仁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十六课,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的文章,它以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三种不同的情调,字里行间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纵观整堂课,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
一是朗读,这篇文章语言清丽优美,洋溢着那种纯朴、宁静、远离城市喧嚣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又体现出了生命活力、生活热情。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朗读的训练,课堂上始终伴随着各种形式地读,如对课文中几幅画面的通读,全班读,分组读,个人浏览,跳读等,在朗读中感悟云南歌会的美,感受人物美,环境美,服饰美,民歌美,风俗美。
二是通过细节的揣摩,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激励学生关注民歌之美,感受美好生活。体会云南人民充满活力,淳朴健康的生活状态、自由性情,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云南风情。
三是运用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中,创造了声乐图景画面浑然一体的美妙之境。让学生在美声美景中赏析美文,在美文中聆听美声,感受云南边民的美好风情。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
2、赏析精彩的环境描写,体味其衬托的作用;
3、学习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方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东北二人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小河淌水》动画)
师:同学们现在所听到的曲子是《小河淌水》,素来被称为东方小夜曲,是根据云南傣族的民歌曲调改编而成的。在云南,这样的好歌真是数不胜数,因为那里聚居了我国最多的少数民族,而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歌善舞。在那里民歌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表达男女间的相互爱慕,激发劳动的热情;以歌唱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及对婚姻的祝福;以歌唱来表达胜利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那么今天就让咱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
(师提问,生抢答,多媒体显示复习内容。)
三、学习新课
1、学习山野对歌:
生听读课文,思考:
⑴ 这部分交代了什么?
⑵ 其中对哪方面的描写最多?
生思考回答,师明确:
⑴ 地点、内容、方式、唱歌人。
⑵ 唱歌人(外貌、衣着、性格、动作、神态等)。
小结:山野对歌主写人,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欣赏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多媒体放映)。
2、学习山路漫歌:
指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你喜欢的好词好句,与同学一起分享。
(生随意发表感想。)
师引导生分析,所找句子属于那方面描写。(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生发表自己见解。)
小结:山路漫歌力画环境,这是以优美的环境来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3、学习村寨传歌:
齐读课文,思考它与前两种歌会形式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回答,师明确:
场面盛况空前:表现为:
⑴ 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的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⑵ 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⑶ 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
师提问:
这些特点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也就是说这部分侧重对哪方面的描写?
生思考回答。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有什么特点?
生思考回答。(既有全局描写,又有局部特写。)
小结:村寨传歌重绘盛况,既有全景描绘,又有局部特写,描绘出热闹的场景。
总结:云南真不愧是诗歌的家乡,到处都有动听的歌声。生活中有歌就有美,有歌就有欢乐,真的希望有时间咱们一起去云南看一看。同学们,你们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总结一下。
生谈收获。
同学们说得真好,云南以民歌闻名全国,咱们东北以什么享有盛誉呢?(二人转。)
四、作业:
利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给大家介绍咱们东北的二人转。
【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的特点,来辅助教学。使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比教师干巴巴的讲授好得多。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同学不理解这种方式的实际意义,上课只顾看热闹,结果上课虽然也在听讲,可下课却收获甚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先向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意义,调整好学生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的教学感受,诸多不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第四篇:云南歌会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王开俊 学校名称 贵州省都匀市奉合中心校 课题组成员姓名 许玉葵
学校地址
贵州省都匀市奉合水族乡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0854-8527024
移动电话:*** 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付出,只是徒劳。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需要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的目的,注重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质疑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潜心“育人”。
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育人”根本,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先学后教,遵循人类认知规律,追求循序渐进,讲究养成教育,讲究人人互动和人与资源互动。不科学的价值取向会减弱教师的主体性,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使学生陷入了自我蒙蔽;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实现课堂民主、实现先学后教、实现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并付诸行动,实践之,我们就赢在课堂。谁选择语文课堂走向
都匀市奉合中心学校王开俊 【内容摘要】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付出,只是徒劳。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需要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的目的,注重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质疑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潜心“育人”。
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育人”根本,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先学后教,遵循人类认知规律,追求循序渐进,讲究养成教育,讲究人人互动和人与资源互动。不科学的价值取向会减弱教师的主体性,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使学生陷入了自我蒙蔽;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实现课堂民主、实现先学后教、实现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并付诸行动,实践之,我们就赢在课堂。
【关 键 词】
民主
先学后教
终身学习【正
文】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付出,只是徒劳。《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这是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状态,解决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可行措施。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可回避的,传统的满堂灌仍然没有摆脱。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是封闭化乃至僵化的知识结构需要发生变化,这需要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中是引领者、引导者,作为一个发言的参与者,学生进步的支持者。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笔者从教10多年,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深入思考,在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中发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发展的。传统语文课程和教学都把教与学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教师失去其主体性,他们被动地接受教学大纲,执行教学大纲,依赖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组织教材进行教学,找不到教师主体性;没有教师的主体,学生主体性难以体现或言之不可能体现,他们被动地依赖教师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原本应有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灌输式课堂教学中不断销蚀,师生变成了学习的盲从者和工具。目前,语文教学急需要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的目的,注重学生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质疑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对此笔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实践语文教学民主化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笔者在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一定成果的一所中学参观学习中,实地参与了七年级一个班级《皇帝的新装》教学课。上完后,师生开始对话。老师问:“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回答多种多样。表示要向孩子学习的,占百分之四十多。表示要向骗子学习的也占百分之四十左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骗子只骗皇帝和大臣,是一种“义骗”,他骗的方法很巧妙,是“巧骗”。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表示:“向孩子学习,敢讲真话,很好;向骗子学习,进行‘义骗’‘巧骗’,也很好。”这个教师为什么敢这么说呢?我想可能有一种理念在支持他: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老师不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不能为课堂的任何价值取向负责,也不能为对话的水准负责,教师忽视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着地位,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盲带,没有真正的民主,只是劳作散布、散漫的行动,任由学生无目的地发挥,这是不可取的方式,即便是一时的做法也不行,因为是理念实施中的“人言我言”、“尽信书”的错误思路和思想。案例中的老师,他至少在两个方面处理不当。第一,他离开了《皇帝的新装》的文本实际。安徒生在童话中讽刺了三种人:皇帝、骗子、随大流的群众。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能得手,反衬出皇帝的愚蠢。但是,在安徒生那里,骗子也是“坏人”,他们在道德上是丑恶的。首先,他们骗人,并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其次,他们骗的虽是坏人,但是,骗坏人并不能就变成好人。离开了文本的实质,提出要学习骗子,这在逻辑上犯了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的错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既是传授知识,又是在“育人”,而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了“育人”这个根本。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先学后教
在组织课堂学习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把学生安排在书本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就会被抹杀。笔者有这么个转变做法,上课前让学生在即将学习的内容中先进行自己的学习,把遇到的问题作个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论学生采取调查、访问、观察乃至实验活动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先行建构,然后再把没有解决好或是还是困难的问题带到课堂集体中。在课堂中采取小组、集体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综合学生对已经发现问题的解决小结,之后再提升到师生共同探讨这些困难和学生原本没有发现的问题之中。这是一种习惯,开始实施时有些困难,需要3-5周的时间进行培养,在完成这一阶段的努力后,师生的课堂出现根本的变化,备课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备课建立在结合学生、教材、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自主、自发的内需上。所谓的“先学后教”正如笔者在开家长会时一位姓蒙的家长说“先作业后上课”一样,其本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先自由、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这时需要教师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最后方才进入师生集体的学习中,这里的“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交流对话。包括自己对话、生生对话、小组对话、班级对话、师生对话、资源对话和网络对话等。先学后教,遵循人类认知规律,追求循序渐进,讲究养成教育,讲究人人互动和人与资源互动。
三、提高教师素质
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不会有好的教学质量,我们应树立“育人百年大计,兴师千载功绩”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笔者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离别场面:贵州师范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给学校初三年级学生授课结束后离开。校门内一位姓蒙的年轻老师在里面放声痛哭,连声喊着:“同学们!我舍不得你们啊!„„我给你们的太少了啊!„„你们回去吧!„„别让家里的爸妈为你们担心啊!„„”接着又是一阵痛哭„„旁边有几位年轻老师搀扶着她,叫她回去休息,但是她只是站着不动,非要让校门外的学生先走了她才回去休息不可。没有办法,搀扶她的那几个年轻老师也跟着哭了起来。校门外二十多个男女学生总是不愿回家,一直在那里安慰着这位蒙老师:“别哭了,„„老师,„„你们休息吧!„„明天你们还要赶路呢!我们会走的,„„我们马上走„„”接着又是一片哭泣声。这时门内门外的哭泣声混成了一片。这个场面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多小时,真是令人感动不已。这时,学校门口有位老教师看到这种场景,漠然地说:“这些学生也真是的,教他们十多年了,都没有见他们流过一滴感恩的泪,这些大学生一来,只上了他们十多天的课,居然哭得这么伤心,犯得着吗?”。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到奉合中学“感恩行动”的最后一个晚上出现的一幕感人场面。师生们依依不舍的情景和那位老教师淡然说的话让我想起了“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转变”这一令人深思的问题。
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不能再一味“死教书、讲教参”,要让学生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那么老师自己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和渊博的知识,我们不再只是有“给学生一滴水、一碗水,一桶水”的观念,而应有“江河之水,有源源不断的水”,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才能面对现实21世纪人才的培养。所以,努力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充分发挥自我、学有所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次活动,让接受过贵师大学生假期无偿授学的部分学校学生,请他们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通过学生的发言,各抒己见,由学生自己归纳,最后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①、感觉和他们在一起没有距离感。
②、在我们的心目中,这些老师是我们的哥哥、姐姐、朋友,我们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向他们诉说。
③、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学生不分等次,一视同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可以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④、他们总能在我们伤心时给予安慰,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
这个调查体现了他们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所以说,师生的主体性都不能忽视。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科学运用教学理念于教学之中体现主体性,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外学习活动中努力实践。“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学生的思绪灵动起来,让他们的理想在语文学习中飞翔起来,“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师生主体意识的回归,成为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自主性、体验性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必将万紫千红。
教学中笔者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改革和转变那种“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 的学习方式,这是多元价值的对话与价值虚无的碰撞。不科学的价值取向会减弱教师的主体性,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使学生陷入了自我蒙蔽;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实现课堂民主、实现先学后教、实现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并付诸行动,实践之,我们就赢在课堂。
第五篇:云南的歌会课堂反思[范文模版]
《云南的歌会》里写出了云南淳朴的民风民俗,流露出了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赞赏,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云南的歌会课堂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云南的歌会课堂反思篇1
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里写出了云南淳朴的民风民俗,流露出了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赞赏,唱出了一曲深情的赞歌。文中作者将感情渗透在人物、景物、场面描写中在娓娓而谈里自然透出平淡辽远。
在文章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歌都凸显民风民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云南这个诗歌的家乡别样的风情。比如在写山野对歌情节里,我们看到:那个年轻妇女,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手哑口无言,并没拘泥赛歌过程,重在表现胜利姿态。她 “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负已定,然后“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一点也毫不矫情,不张扬,朴朴实实的歌手也只有在这里才看的到了。所以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三个场合展示出来的人物美,环境美,场面美。由此体会作者对民间民俗文化的赞美, 领略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热情。
不足: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太过于简单。
优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紧扣三维目标来叙述,并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写,对学习这做出分析;开头结尾部分播放音乐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活动六的设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云南的歌会课堂反思篇2
在确定上《云南的歌会》这课时,本着出新的原则,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许多关于这课的教学设计。还翻阅了沈从文的一些书。他在《浅谈湘西的艺术》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于是,我就抓住“美妙有情的歌声”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是,找一找美妙有情的歌声。
二是,说一说美妙有情的特色。
三是,品一品美妙有情的生活。
根据这样的定位,我设计了整节课的内容,探究了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
1、本文的语言既有特色,又非常优美,可让学生在读文中去细细品味其特点,可采用范读、默读、齐读等方法。
2、课外可让学生收集本地或家乡的民风民俗,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传承我国的民间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3、对课文语言的赏析,教师应明确指导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赏析,如赏词应看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析句应看带有修辞的句子,感受应从表达方式上来看,这样学生能够心中有数,赏析起来就能有的放矢。
云南的歌会课堂反思篇3
作者本就是苗族人,他对云南及云南民歌有着不同一般人的感情,在这种感情积淀下,写出的文章,是情真意切的。作者想借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对云南民歌的热爱和赞美,从而歌颂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其次,上课一开始,导语尤为重要。新课标中对语文的学习作出了这样的解读,“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在导语的设计上,我先展示了 “云南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云南风情,引发学生的兴趣,走进云南,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感受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在对文章的分析上,考虑到文章的体裁是散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在问题的设计上,我用一个大问题带动其他小问题,然后在各个小问题的设计上根据课堂的需要灵活调整,这样就使得整节课条理非常清晰,比如,用“找出文中美妙有情的歌声”这个问题,提携整个课堂,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又自然引领学生去细读课文,品位语言,达到“文” “言”的绝妙结合。
第四,整节课,我本着一个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两个“尊重”:尊重文本,尊重学生。
尊重文本,从文章内容出发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理想答案。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见解。比如品析文章时,我就特别尊重学生的发言。有个学生在“生长的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的时候,我提出:从这句话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有个学生回答说“生机”,这个学生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招徕了学生的一片嬉笑,我非但没有一口否认这位同学的发言,而是认真倾听,耐心对这位同学进行引导、点拨、鼓励,最终达成共识。试想如果当时对这位同学的发言一口否决,或是直接进入下个环节,就有可能让这个学生因为这次回答问题的阴影而影响以后上课的热情。打击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自觉性。所以,整节课中我时刻注重尊重学生,张扬学生个性,鼓励有见解性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