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走红色革命路线坚定理想信念11
重走红色革命路线坚定理想信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执法为民能力,7月28日,县委政法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指出,此次活动是县委政法委“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策划此次红色之旅,正是为了让全体党员干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井冈山精神”,全面推动我县政法工作上新台阶。同时,他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参观后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茨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保卫战旧址、黄洋界哨口、毛泽东同志旧居等红色遗址,在追寻红色遗迹中缅怀先烈、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感受到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进
一步营造了县委政法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了队伍的活力,提升了队伍士气和战斗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在今后工作中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真正做到“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第二篇:重走红色路线心得体会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缅怀先辈丰功伟绩,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广大党务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提高水利党建工作的水平,近日,局机关党委组织党务干部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孟良崮等地参观学习,对党务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3月23日—27日,在副局长、机关党委副书记xxx的带领下,水利系统党务干部一行20余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来到孟良崮纪念馆、烈士陵园及遗址区,踏着先辈们的走过的路线,追忆着那段始终不能也不会被遗忘的历史,感受着老一辈艰难曲折的光辉历程,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仔细观看有关的图片、文字、实物等资料,重温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真切体会到革命老前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力挽狂澜、运筹帷幄、扭转乾坤的雄才伟略,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感受了党的成长历程,树立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强意志。
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活动,广大党务干部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重担,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珍惜今天的大好局面,立足本职,开拓开创新,永葆先锋本色,以良好地治水业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第三篇:《红色家书》读后感:坚定理想信念 重拾革命情怀
坚定理想信念 重拾革命情怀
—读《红色家书》有感
刘刚
轻轻翻开《红色家书》,再次以悲恸、追思、崇敬的心情,细细捧读这一封封满含真挚情感的家书,尤其是在抗日和解放战争那段残酷的岁月里,那一封封家书就是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了以写信人为视角的艰辛革命历程和残酷革命斗争。谁说革命同志没有情感,只是,在驱赶黑暗、追求光明的革命道路上,他们隐藏了最柔弱的那部分,在解放全中国这个坚定的理想面前,他们“无情无奈”地“舍弃”了小家,而《红色家书》告诉我们,这一帮可爱可敬的革命者,他们内心有着对亲人最无比的思念及愧疚。正如信中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仔细想想,相较于他们的磨难,我们经历的挫折算得了什么,相较于他们的付出,我们做出的贡献又算得了什么。
五十余篇的家书,更像是对心灵的五十次洗礼,而最让我触动的,是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和赵云霄写给女儿启明的遗书。已为丈夫和父亲的我,是多么能理解陈觉对妻儿的爱恋、不舍。当时赵云霄已有身孕,陈觉自知即日便要被处死,写下了给爱妻的最后一封家书。“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惟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字里行间,透露的全是对妻子的切切之爱和恋恋不舍。两人在苏联求学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形影相随。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和国家需要他们回来进行反抗武装斗争。陈觉和赵云霄毅然决然回国,把革命理想摆在首位,甚至,“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他们接受了去湖南醴陵(陈觉的家乡)的工作任务。直至被捕,他们都没有住在近在咫尺的家。是怎样的一种革命情怀,可以让自己抛却富裕生活而困苦,抛却家庭而不顾,我想,这就是崇高执着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人民而忘却自我,为了国家而抛弃所有。
再来拜读下云霄同志在昏黑的油灯下写给女儿的泣泪之作。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刚当上母亲,没有别人的幸福和喜悦,却要与尚在襁褓的骨肉永别,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的残忍。“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你的母亲不能抚养你,不能不把你交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你不必恨我!”,此刻,想到要与幼女永别,赵云霄只有无尽的愧疚与不舍,她多么想陪着小女长大,教她学问知识,让她在母亲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可是“你是不幸者,你是世界上的不幸,更无父母的可怜者。血泪而书。”作为母亲护犊天性,即使是再不舍,即使是再愧疚,赵云霄依然没有叛党,出卖同志,毅力是多么的坚定。我想,在她与陈觉加入共产党那一天起,她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对自己没有丝毫保留。
读到这,我眼间强忍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下来,这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强有力的震撼。在绝望的环境下依然对生死表现得从容淡定、对党的事业的坚定追求、对亲人的挚爱与不舍,这就是革命者人性的光辉。今天的我们,再读这些家书,要重拾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景仰革命时代先驱们的牺牲精神,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们。
作为新时代的公路人,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与重担,要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的江西,就是要有强而有力的思想武装,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结合起来与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结合起来,挖掘《红色家书》思想“宝藏”,转化为思想动力,在实际工作中当先锋、带好头、表好率,重拾革命先辈崇高品质,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闪耀新的光芒。
第四篇: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
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
最近,我又重新看了《铁道游击队》,书中写日本侵略者对我们中国人非常残酷,打、杀、烧,干尽了坏事。愤怒的人们拿起手中的武器与日寇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斗争。这样星星之火点燃了反侵略,保家乡的抗日烽火,打出了中华民族的气势。
《铁道游击队》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书中那一个个忠勇、朴实、机敏、果断的铁道游击队员,就像在我的眼前战斗和生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丰富斗争经验、沉稳、睿智的政委李正;果断、坚定、像钢铁一样刚毅的大队长刘洪;机敏、沉着的王强;鲁莽、忠勇的鲁汉;耿直、质朴、英勇不屈的芳林嫂等等,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是老百姓心中真正的英雄。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扒火车、搞物品,就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胸膛,人民群众亲切地称铁道游击队为“飞虎队”,打得日本鬼子魂飞胆丧!《铁道游击队》描写的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山东南部地区的一支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对敌斗争,创造了很多惊人的英雄事迹,给予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击。游击队员们在敌人控制的铁路线上搞机枪、撞车头、打票车,闹得天翻地覆,震撼了敌人,真是大快人心。故事主要讲了在1938年6月,山东枣庄沦落日寇之手后,一些铁路工人纷纷起义。1939年的一天,洪振海,王志胜等三人袭击了日本洋行,还扒火车搞到了十几支枪和两箱弹药。不久,工人们纷纷响应,组成了一支大队。1940年6月,铁道游击队一共百余人,活动在临枣支线及津浦铁路上。铁路工人出身的游击队员们,凭着熟悉矿上和铁路优势的特长,与敌人展开斗争。
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出很多英雄,并在人民中间留下很大的影响。当然,有战斗就有牺牲。这让我想起了林忠、鲁汉、老张、冯老头,还有王虎、张兰„„这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和同志。其中老洪飞车搞机枪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老洪从小就生长在铁道边上,练就了判断火车和扒火车的本领,不看火车,依据车轮行走时发出的响声,就能知道这趟列车是客车还是货车,是重车还是空车,并且知道火车的速度。尤其是他能神速地上下正在奔驰中的列车,别人看了都咋舌佩服。为支援游击队的装备,他几乎像飞一样跳上了飞驰的列车上,在极度困难、万分危险的情况下,打开了铁闷车的车门,把敌人的机枪等武器弹药拿了下来,安全地送达游击队的驻地,壮大了游击队的力量,更加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当时代列车驶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过上了安宁、幸福、美满的好日子。看了《铁道游击队》后,知道了鲁汉、林忠等革命英雄的壮烈牺牲,深刻认识到新中国的确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和热爱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当今,时代的列车已驶进了新世纪,祖国和人民对我们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增加了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紧迫感。用原铁道游击队长枪三中队指导员张静波的话说,是因为“铁道游击队的壮丽史诗,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碑,是抗日军民万众一心用血肉之躯铸成的一座无形的丰碑”。以这些文艺作品为载体,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老的传奇!
读到这里,我被战士们那种英勇奋战,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看到这里,我全身热血沸腾了。我在心里自豪地想:现在,我们的祖国伟大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看、欺负我们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每天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可我们想过没有,如果不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革命能胜利吗?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这种坚强的意志深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都要不忘国耻,永远记住这段历史。让我们共同争做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吧!
机制092班 刘永新
第五篇:读红色经典,坚定革命信念。
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容易回忆往事的。这是杨沫写的第一部小说《青春之歌》的经典语录。《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_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_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欣赏完了这部作品后,我感触颇多,在当时这种社会环境下,进步青年敢于投身革命斗争之中的热情应该值得现代这社会中的青年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
近期,我读了杨沫所著的《青春之歌》,颇有感触,随笔记录下来。《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走进了我的生活,我克制不住地欣赏她,喜欢她,甚至崇敬她。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道静生活中的一息息波澜在我的心中翻滚着,久久不能平息。合上这本书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道静不知不觉中代替了新月在我心中的位置。她不像新月那样宁静温婉,但确在无形中,将那个几乎完美的姑娘“比”下去了„„
道静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力量,那种为实现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就是这种力量和勇气,锻铸了一个使人景仰的“女战士”形象,而不只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也就是在这一点上,相比之下,——用个苛刻些的词——新月显得“狭隘”了。我不否认新月有强烈的事业心,但她只是凭着对心爱职业的向往而奋斗,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她的生活始终被各种琐碎的情感笼罩着,从来没有开阔自己的生命,最终还以热爱生活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病态美离开人世„„而道静不在腐化中沉沦,将一腔热血泼洒在革命的战线上„„尽管在故事的结尾,她在游行中身负重伤,生死未卜,但无论结果如何,她都是光辉的,美丽的,因为她是为真理奋斗的先驱而不是生活的牺牲品。
《青春之歌》有一种很激奋人心的力量,我想,或许是由于它没有将生命的意义超脱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没有将人物小小的情感世界丰富到对生活、对人类的博爱。生命的意义何在?各人的价值观不同,答案自会有差异。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总该对真理存在一种执着和热情,即便是没有保尔“为人类解放事业而斗争”的境界,甚至没有道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至少,我们该学会欣赏生活,把自己生命的主旋律定格于健康向上,这样才能不为琐事所困扰!
再说到回忆,虽然如今我们中国的子民们都生活在和平美好,幸福美满的社会里,但我们还是要回忆,因为我们的这一切都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给我们留下来的,所以我们今天的这一切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革命前辈,所以们也应该回忆革命先驱们浴血奋斗的往事。
那些往事就是一种革命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是一种随时准备为革命事业牺牲的气魄,是一种为民族振兴、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伟大的终极理念。
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不断培育、积累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我们党总的政治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但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任务和目标又不尽相同。延安时期,我们党的政治方向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这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高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引领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也是当时全国千万热血青年积极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救国洪流的原因所在。1938年1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题词中提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提出并形成的。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原则。实事求是,就是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清理包括共产国际一些不符合中国发展情况的思想,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可以说,实事求是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的,在延安整风中确立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毛泽东1941年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1942年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开展了整风运动。我们党首先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彻底揭露了党内“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路线的假马克思主义实质,批判其长期奉行的唯心主义思想根源,批判当时在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从而解放思想,确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精神。邓小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他强调,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延安精神的实质核心。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所熔铸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精英,特别是从领袖到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见公仆不见官”,使延安时期成为我党历史上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确定下来,使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培养教育干部的根本指导思想。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延安精神的根本特征,是我们党在艰苦岁月里,同国内外强大敌人斗争中凝聚起来的一种精神力量的总集汇。1935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撰写《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概念。1938年在延安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讲道:“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并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紧密联系、不能脱离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也是我们的传家宝。
延安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在新时期又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于创新现代社会主义大学理念,建设地方一流大学,培育大批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大学理念,主要是指人们对现代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大学理念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到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从“理念”切入,不但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规律如何制约和支持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追求。我们认为,大学理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一般观念体系,而大学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则是先进大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建设的首要问题。著名学者汤用彤先生在1940年致时任北大校长的信中言:“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人不可一日无魂,大学亦不可一时无精神。尤为重要的是,大学精神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象征,更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我校近几年来推行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的实践中,在创新大学理念、确立大学培养目标中,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特别重要。延安精神既是一种历史精神,又是一种时代精神,本身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一、弘扬延安精神是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强大思想动力。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延安精神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作为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成长的一代青年,他们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思维敏锐,积极进取,具备许多超越前人的优点和特色。但同时,他们中的不少人对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对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各种文化形态同时并存,在这种形势下,能否弘扬延安精神,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能否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深植根于当代大学生心中,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近几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把弘扬延安精神与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让延安精神在江大校园生根开花,取得较好效果。
二、弘扬延安精神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春节视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时指出:我们搞干部培训,当然要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联系实际,就是运用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委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调动学生在“三育人”工作中的参与热情,解决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方法手段,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必须统筹兼顾地推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各项工作,包括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弘扬延安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体会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要点,我们一定要全面实施,扎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有用性与就业出路的问题,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学校广大教师按照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学校以密切联系师生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取得新的进展。
四、弘扬延安精神是实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攻坚克难、创造一流的内在风貌。随着时空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如今学校各方面条件比延安时期好得多,艰苦奋斗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这决不能成为否定艰苦奋斗精神的理由。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14日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创业永远是时代的最强音。任何成就,都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的。我们今天的物质条件同以往相比确实有了很大改善,但千万不要忘记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没有改变。即使将来国家发展了,物质条件更好了,也还有更高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继续弘扬延安精神,立足本职,扎实苦干,勇挑重担,克难攻坚,敢于在困难、艰苦的地方大显身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