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格投资主体(股东)的研究
1.公务员及其亲属
个人认为:公务员如果是在公司上市后通过证券交易市场购买股票成为股东的情况是允许的。若要讨论公务员成为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发起设立股份公司时认缴股权)的情况是否被允许,那么公务员作为发起人之一认缴公司股权的行为是否属于“从事或者参与盈利性活动”就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公务员若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那么根据股份公司的相关分红制度,公务员即使不参与实际的公司经营,其亦能得到分红,仍然属于营利性活动,其行为是违反《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十四项的规定的。但是,公务员即使以第二种情形成为拟上市公司的股东,其并不违反《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并不构成公司上市的障碍,而是构成公务员自己可能被所在机关处分的原因。
目前没有对禁止一般岗位公务员及其家属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或买卖股票的规定。但是对于特殊岗位上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买卖股票行为做了一定的限制,具体情况见《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五条及第六条的相关规定。
附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三)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四)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五)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六)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七)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八)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
(九)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一)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十二)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十三)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十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十六)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第三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可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第四条 上市公司的主管部门以及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单位的主管部门中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买卖上述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第五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买卖股票。
第六条 本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任职的,或者在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授予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任职的,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买卖与上述机构有业务关系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2.国有企业职工、领导人员
目前没有规定。
3.证券公司从业人员
关于证券公司从业人员能否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我觉得下面网址的链接的文章比较值得关注:
http://nf.nfdaily.cn/21cbh/content/2010-11/04/content_17305478.htm
附法律依据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第58号令)第五条第三款 保荐代表人及其配偶不得以任何名义或者方式持有发行人的股份。
《证券法》第四十三条 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赠送的股票。任何人在成为前款所列人员时,其原已持有的股票,必须依法转让。
4.职工持股会和工会
具体分析参照之前写的《关于职工持股会和工会持股的法律问题》。
5.事业单位(大学、研究所)
个人认为,若要讨论事业单位能否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的问题,要解决的是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行为。而要解决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的问题,必须研究该事业单位是属于什么事业单位。
根据所查的资料,存在《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部部属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科学院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各地市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自身制定的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等等。通过查看上述相关法律条文,大致都将“买卖期货、股票”作为其不得从事的对外投资事项。
6.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作社)
参照一些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管理工作的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哪类投资行为为禁止性的,而且也将有价证券作为与现金、银行存款等投资入其他经济主体的方式之一;但是也严格规定了对外投资的报批程序。
7.外商投资性公司
附法律依据
《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商务部2004年第22号)第十四条 投资性公司可以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或持有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上市流通的法人股。投资性公司也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持有境内其他股份有限公司未上市流通的法人股。投资性公司应视为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起人或股东。
《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补充规定》(商务部2006年第3号)
8.有限合伙企业
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私募基金公司以有限合伙企业为其组织形式参与到对股份公司的投资中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有外资成分的有限合伙企业的问题
关于设立的法律依据:
《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
关于再投资的法律依据: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
《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第二篇:应届大学生系适格劳动合同关系主体
应届大学生系适格劳动合同关系主体
2006年2月,季小莉获悉江苏省海门市升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欲招收一名办公室文员后,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发给的《2006届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前去报名应聘,双方于2006年2月27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季小莉担任职务为办公室文员;合同期限一年,从2006年2月27日至2007年2月27日止;其中试用期三个月,从2006年2月27日至2006年5月27日止;试用期月薪500元,试用期满后,按季小莉技术水平、劳动态度、工作效益评定,根据评定的级别或职务确定月薪等。合同订立后,季小莉即在升海公司上班。此时,季小莉的毕业论文及其答辩尚未完成。2006年4月21日,季小莉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未到公司上班。季小莉在治疗和休息期间,经学校同意,以邮寄方式完成了论文及答辩,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毕业。
2006年11月8日,季小莉向劳动部门提出认定劳动工伤申请,同时升海公司也向劳动部门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海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7年4月20日作出了海劳仲裁字(2007)第1号仲裁裁决书,认为季小莉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仍属在校大学生,不符合就业条件,不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其与升海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协议书自始无效。遂裁决:升海公司与季小莉于2006年2月27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协议书》无效。季小莉不服此裁决,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协议书》有效。
海门市人民法院认为,季小莉已年满16周岁,已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何况,季小莉已取得学校颁发的《2006届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已完全具备面向社会求职、就业的条件,双方就应聘、录用达成一致意见而签订的劳动合同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也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因此,该劳动合同应当有效,应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判决:季小莉与升海公司于2006年2月27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协议书》有效。升海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称:季小莉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系在校大学生,其行为还需受所在学校的管理,完成学校交给的学习任务,与社会上的其他务工者是有差别的,因此他并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资格。劳动主管部门也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的行为作出相关认定,认为在校大学生并不是合格的劳动关系主体。故海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海劳仲裁字(2007)第1号裁决书是正确的,一审判决认定劳动合同有效不当,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关于争议焦点一,季小莉与升海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协议书”时,已年满21周岁,具备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关于争议焦点二,在招聘、应聘过程中,升海公司对季小莉应聘的办公室文员一职并无学历方面要求,季小莉尚未拿到毕业证书不影响合同生效,何况季小莉已于2007年7月取得毕业证书。因此,比照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涉案劳动合同不存在无效情形,依法应为有效合同。
综上所述,季小莉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其与升海公司所签劳动合同依法有效。
2008年4月1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
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予以免交。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是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标准问题。根据我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无效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主体不适格,是指劳动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劳动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即劳动者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或者用人单位不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具体讲,劳动者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达到法定年龄,二是身体健康。第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包括受欺诈和受胁迫两种情况。第三,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第四,显失公平,即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劳动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希望相关的立法部门能进一步完善应届大学生劳动合同关系的生效、确认等问题方面的法律。为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法律的保障。
第三篇:不动产 登记错误,谁是适格应诉主体
不动产 登记错误,谁是适格应诉主体
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到位之后,各地登记机构都或将面临司法诉讼这一考验。当登记错误引发诉讼时,当事人应该以谁为适格被告?这关系到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的问题。作为一家之言,本文从登记行为主体应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有可取之处,但并未就登记错误本身进行分析,因此难免有所模糊,值得商榷。
在一次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课题论证会上,有律师坦言,撇开理论不谈,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如果出现登记错误,当事人应当告谁?
问题其实涉及谁登记和谁负责,也就是当不动产登记发生错误、引发诉讼时,谁是适格被告。这一问题,确实需要先讨论清楚。因为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是否确认,直接关系到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否顺利地行使诉权并及时有效地获得相关救济,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登记的行为主体,应是政府部门。
中编办《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后,各地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文件也陆续出台。从文件内容来看,均明确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辖区不动产登记工作。不动产登记是国家专门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将不动产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不动产登记簿应公之于众并可供公众查阅,从而达到申请人公示不动产物权的法律效力,因此不动产登记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有公法性质。现行法律、法规均明确,具体某项不动产的登记,需要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核实后才能作出。因此,不动产登记含有国家行政机关对不动产物权的行政确认成份。国家行政机关是不动产登记的主体,不动产登记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不动产确权的行政行为,国家公权力介入了不动产登记,赋予不动产登记强大的公示效力。
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条,政府组成部门的增减变动,应当遵循必要的报批程序,而非政府部门如事业单位的设立,则是另一程序。《条例》的规定是依精简、效能原则,在不新增设政府部门的前提下,允许各级政府在现有组成部门中确定一个部门作为不动产登记机构。综上,对于“部门”应理解为“政府部门”,而非广义上的政府机构。
从改革的具体情况来看,《条例》规定由作为政府部门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全面承担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职责较为适宜,部门登记符合中央关于不动产登记职能整合的相关要求。由政府部门进行登记,更加符合权责一致原则的要求,有利于对登记行为形成监督,提高登记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从过去房地产统一登记的地方实践来看,重庆市、上海市、深圳市和珠海市等地的登记机构普遍为政府部门。
作为登记主体,应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动产登记作为一种以服务为目的的公权力行为,其行使主体只有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依据《物权法》第21条、《条例》第29条以及2010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等的规定,无论不动产登记机构是隶属于政府,还是属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前提都应是通过法律或者法规授权获得了行政主体地位,使其能独立行使不动产登记职权并独立为登记行为承担责任。
各类不动产登记,除登记簿和权属证明样式、记载内容、登记要素统一外,权证印章还应进行统一。《国土资源部关于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纸质介质的《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应当加盖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不动产登记专用章”。不动产登记机构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统一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部门。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内设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不动产登记局(处、科、股),不能作为不动产登记机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直属的事业单位可以经授权办理具体的不动产登记事务,但不能作为不动产登记机构对外行使行政职能。因此,如果不动产权证书加盖“××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专用章”,在不动产登记行政诉讼案件中,应以“××国土资源局”为被告。如果加盖“不动产登记局”公章且该“不动产登记局”为“××国土资源局”内设机构,仍应以“××国土资源局”为被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即被告应当是设立或组建他的政府或行政机关。
并非所有的不动产管理纠纷,都以不动产登记机构为被告。行政诉讼是不动产登记异议的救济途径之一,根据《物权法》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登记机关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当在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衔接的指导意见》,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既要有序衔接,同时又要合理分工。如北京市规定,网签、限购、存量房交易平台、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含登记、解除、变更备案)、交易资金监管、商品房现房销售备案、现房网签及注销手续、存量房房源核验、存量房网签及注销手续、房产测绘(含预测和实测)成果审核、预查封及网签数据查询等房屋交易管理工作仍由市住建委负责;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档案查询,不动产查封,因不动产登记引起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信息公开,各类历史遗留及疑难登记问题的处理等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这意味着,今后不动产行政诉讼案件要根据相关机关的职责来确定被告,并不是所有的不动产管理案件都是告国土部门,应注意区别纠纷是否“因不动产登记引起”。
统一登记前所颁发权证出现错误,应诉主体遵循职权继受原则。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机关的撤销、合并、分立等情形时有发生。《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该条第6款还规定,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该法律条款规定的是职权继受原则。所谓职权继受,是指一行政机关行使的全部或部分行政职权因发生特定的法律事实无法行使,而由另一机关继续行使。职权继受的主要法律特征为行政职权的继承性。故而,如果政府公告了本行政区域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则之前颁发的不动产权证而产生纠纷时,因不动产登记职责转移,应列新组建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为被告,如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实施后,原由人民政府颁发的房屋权属证书引发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即改列政府房产管理部门为被告。原文敬请关注《中国不动产》2016年第1期
第四篇:股东投资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
丁方:_________
经上述股东各方充分协商,就投资设立_________(下称公司)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拟设立的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
1、公司名称:_________
2、经营范围:_________
3、注册资本:_________
4、法定地址:_________
5、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二、出资方式及占股比例
甲方以_________作为出资,出资额_________元人民币,占公司注册资本的_________%;
乙方以_________作为出资,出资额_________元人民币,占公司注册资本的_________%;
丙方以_________作为出资,出资额_________元人民币,占公司注册资本的_________%;
丁方以_________作为出资,出资额_________元人民币,占公司注册资本的_________%。
三、其它约定
1、成立公司筹备组,成员由各股东方派员组成,出任法人代表一方的股东代表为组长,组织起草申办设立公司的各类文件;
2、出任法人代表的股东方先行垫付筹办费用,公司设立后该费用由公司承担;
3、上述各股东方委托出任法人代表方代理申办公司的各项注册事宜;
4、本协议自各股东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_________份,各方股东各执一份,以便共同遵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丙方(盖章):_________丁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五篇:股东投资协议
股东投资协议书
甲方:身份证号:乙方:身份证号:丙方:身份证号:丁方:身份证号:经上述股东各方充分协商,就投资设立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拟设立的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
1.公司名称:
2.经营范围:
3.注册资本:
4.法定地址:
5.法定代表人:
二,出资方式及占股份比例
甲方以作为出资,出资额人民币,占公司注册资本的%
乙方以作为出资,出资额人民币,占公司注册资本的%
丙方以作为出资,出资额人民币,占公司注册资本的%
丁方以作为出资,出资额占公司注册资本的%
三,其他约定。
1.成立公司筹备组,成员由股东方派员组成,出任法人代表一方的股东代表为
组长,组织
起草申办设立公司的各类文件。
2.出任法人代表的股东现行垫付筹办费用,公司设立后该费用由公司承担。
3.上述各股东委托出任法人代表方代理申办公司的各项注册事宜
4.本协议自各股东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份,各方股东各执一份,以便
共同遵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丙方(盖章)丁方(盖章)年月日年月日